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pdf
第4 0 卷第1 0期 2 0 1 2年 1 0月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C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Vo 1 . 4 0 0c t . No .1 0 2 01 2 我 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李建民,耿清友,周志坡 开滦 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河北 唐 山0 6 3 0 1 8 摘要 简述 了我 国煤炭综采技术发展历程 ,在介绍 当前我 国有代表性的液压支架、采煤机 、输送 机等先进现代化综采设备 的基础上 ,总结 了我国在薄煤层、中厚煤层、充填开采以及复杂地质条件 下的综采工艺和应用情况,分别从 大采 高一次采全高、分层开采和综放开采的角度分析 了厚煤层综 采技术 ,最后比较 了我 国综采技 术与采煤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 综采技 术;综采设备 ;充填开采;机械化开采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3 2 3 3 6 2 0 1 2 1 0 0 0 5 5 0 6 Ap pl i c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u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Co a l M i n i ng Te c h no l o g y i n Ch i n a L I J i a n m i n , G E N G Q i n g y o u , Z H O U Z h i p o K a i l u a n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L t d .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1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p a p e r s t a t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r y o f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h i n a .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n t h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hy d r a u l i c p o we r e d s u p po ,c o a l s h e a r e r ,c o n v e y o r a n d o t h e r a d v a n c e d mo de r ni z e d f ul l y me c h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g e q u i p me n t i n Ch i na,t h e pa pe r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f u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g t e c h n i q ue a nd a p pl i c a t i o n s i n t hi n s e a m,me di u m s e a m a n d b a c k 一 6 U mi n i n g a n d u n d e r t h e c o mp l i c a t e d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v i e w o f t h e h i g h c u t t i n g f u l l s e a m o n e p a s s mi n i n g .s l i c i n g mi n i n g a n d f u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g mi ni ng i n di v i du all y,t h e p a pe r a naly z e d t he f u l l y me c h a ni z e d c oa l mi n i ng t e c h no l o g y o f t h i c k s e a m. Fi na l l y,t h e p a pe r ha d a c o mp a r i s o n t he d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Chi na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a nd t he c o al mi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i e s i n a d v a n c e d c o u n t rie s . Ke y wo r dsf u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i ng t e c h n o l o gy ;f u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i ng e q u i p me nt ;b a c k fil l mi n i ng; me c h a n i z e d mi ni n g 综合机械化采煤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炭工业的面 貌 ,世界主要产煤 国家在 2 0世纪 7 0年代实现了综 采机械化后 ,完成 了矿井大型化 、生产集中化的技 术改造 J 。进入 8 0年代 ,发达采煤 国家纷纷致力 于以大功率 、高可靠性 、长壁综采技术 为核心 的 “ 一 井一面”或 “ 一井两面”生产模式的高产高效 矿井建设 ,使得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得到了大幅度 提高。综合机械化、机电一体化 、安全集约化生产 是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 向,矿井 规模 E t 益扩大 、 生产 日益集 中、系统 日益简化成为发展趋势 ,高产 高效综采设备的发展趋势是 向大功率 、高强度 、高 速度 、高可靠性和机 电一体化 方 向发展 。实现 采煤工作面高效开采可采取 2 种技术途径①通过 加大采煤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提高开机率来实现单一 煤层的高效开采 ;②针对储量 大的特厚煤层采 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技术和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成 套技术 。1 9 7 0年 1 1月 2 8日,我国第一套全综 采设备在大同煤峪 口煤矿 8 7 1 0工作面开始工业性 试验 ,1 9 9 2年开始进行高效矿井建设工作 ,之后 , 高产高效矿井数量逐年增加 ,建设质量逐 年提高。 1 9 9 7年 ,我 国煤矿 建成高 产高效 矿井 8 0处 ,到 2 0 0 9年 ,建成高产高效矿井 3 5 9处 ,产量 1 0 . 2亿 t 。近年来年产千万吨和 1 i n以下含坚硬夹矸 薄 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标志着 我国煤矿现代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向世界展 示了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6 0 8;责任编辑 张扬 作者简介 李建 民 1 9 5 7 一 ,男 ,河北丰润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 士 ,现任开滦 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副总经理。 网络 出版 时间2 0 1 2 1 0 - 1 8 0 93 23 4 ;网络 出版地址 h t t p / / w w w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1 1 . 2 4 0 2 . T D . 2 0 1 2 1 0 1 8 . 0 9 3 2 . 0 1 4 . h t m l 引用格式李建民,耿清友,周志坡.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 J ] .煤炭科学技术,2 0 1 2 , 4 0 1 0 5 5 6 0 . 5 5 2 0 1 2 年第1 O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4 0 卷 1 国内先进现代化综采设备 1 液 压 支架 。我 国 自主 研 发 了 支 护 高 度 0 . 5~ 8 . 0 i n ,工作阻力 2 0 0 0~1 8 8 0 0 k N,支架宽 度 1 . 2 5 、1 . 5 0、1 . 7 5和 2 . 0 5 m,立柱缸径最大达 6 0 0 m m,适应倾角 06 0 。 等 5 0 0多种架型 的液压 支架 。典型液压支架主要参数见表 1 。 表 1 典型液压支架主要参数 2 采煤机。我 国 自主研发 了割煤高度 0 . 8~ 7 . 0 m、总装机功率 2 3 8~ 2 5 0 0 k W、适应倾角 0~ 6 0 。 的 系 列 电 牵 引 采 煤 机 ,牵 引 速 度 超 过 2 0 m / rai n ,最大落煤能力达 6 0 0 0 t / h ,并装备了以微 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监测 、监控、保护系统 ,采 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传感技术 ,实现了机 电一体化。典型采煤机主要参数见表 2 。 表 2 典型采煤机主要参数 3 刮板输送机 。我国 自主研发 了槽宽 6 3 0 1 4 0 0 m m,功率 2 1 1 0 3 1 5 0 0 k W,运力 5 0 0~ 4 5 0 0 t / h的 l 2种系列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完全 可满足单一工作 面年产煤 6 0万 一1 0 0 0万 t 的要 求。典型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主要参数见表 3 。 表3 典型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主要参数 4 带式输送机。目前 ,我 国研发的煤矿带式 输送机带宽可达 2 . 4 IT I ,装机功率可达 6 6 3 0 k W, 运力达到 2 3 9 0 0 t / h ,固定 带式输送 机带 速可 达 6 . 5 m / s ,工作面巷道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带速可达 4 . 5 m / s ,单条运输距离达 6 0 0 0 m以上,完全能 够保证单一工作面年产煤 1 0 0 0万 t 的运力要求。 D S J 1 6 0 / 3 0 0 / 3 5 0 0 3 x 5 0 0型工作面巷道可伸缩带 式输送机主要参数如下 总功率/ k W 3 o o o 运输 能力/ t h 3 0 0 0 带速/ m s 4 . 5 带宽/ mm 1 6 0 0 运输 长度/ m 6 0 0 0 带强/ N mm 2 5 0 0 5 智能型乳化液泵站。智能型乳化液泵站主 要 由自动配液系统和 自动供液系统组成。典型智能 型乳 化 液泵 站 主 要 参 数见 表 4 ,其 中 B R W3 1 5 / 3 1 . 5 K- X R 3 1 5 / 2 5乳化液泵的进 口压力为常压 ,公 称压力 3 1 . 5 M P a ,电机电压 6 6 0 1 1 4 0 V,安全 5 6 阀和卸 载 阀 出厂 调 定 压 力 分 别 为 3 4 . 7~3 6 . 2 、 3 1 . 5 MPa 。 表 4典型智能乳化液泵站主要参数 2 我 国综采技术 的应用 2 . 1 薄煤层综采技术 我 国薄煤层资源 分布广泛且煤质较好 ,在近 8 0个矿区中的 4 0 0多个 矿井 中赋存 7 5 0多层薄煤 层 ,保有工业储量 9 8 . 3亿 t ,可采储量 6 1 . 5亿 t , 约 占全部可采储量 的 2 0 %。薄煤层综采技术 主要 有薄煤层滚筒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 的综采技术 ,刨煤机与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 李建民等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2 0 1 2年第 1 0期 的综采技术 ,以及螺旋钻综采技术 。 山东新查庄煤矿选用型号 为 MG 1 0 0 / 2 3 8 一 WD 的采煤机 ,采高范围0 . 7 5~1 . 2 5 m,装机功率 2 3 8 k W,适应倾角小于 4 5 。 ,截深 0 . 6 3 i n;液压 支架 选用型号 为 Z Y 2 0 0 0 / 0 . 6 5 / 1 . 3 ,其工作阻力 2 0 0 0 k N;刮板输送机选 用型号 为 S G Z 6 3 0 / 2 2 0 B ,链条 间距为 2 0 0 m m,采用销排反扣式。工作面于 2 0 0 9 年 9 月开始3 个月试产,最高日 产煤 1 4 2 6 t ,最高 月产煤 4 . 0 7万 t ,3个月合计产煤 1 0 . 8万 t ,工作 面推进度超过全国 1 I n以下极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 采记录 ,提高了薄煤层煤炭资源的采 出率。 邯郸矿业集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联合研制了 适合本地 区地 质条 件 的 Z Y 3 0 0 0 / l O / 2 0型液 压支 架 ,并在陶二矿 1 1 8 2工作面应用 。该工作 面走 向 长 8 8 0 m,煤层厚 0 . 8 2 . 0 1 1 3 ,平均厚 1 . 3 m,倾 角平均 1 2 。 ,采用单一煤层走 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 落法 的综 合机 械化采 煤方 法 ,选 用 MG 1 6 0 / 3 7 0一 WD H型采煤机 。通过优化三机配套 ,加强机 电设 备管理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 ,采用机组 自开缺 口、 大流量供液管路 、合理控制采高等一系列措施 ,对 薄煤层综采技术进行 了探索和实践 ,投入使用 以 后 ,工作面单产和工效不断提高,平均单产达到 4 万 t / / 月以上 ,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虽然我 国薄和极薄煤层综采 已经取得 了较好的 成绩 ,但在薄和极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和无人 自动 化工作面成套技术与装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2 . 2 中厚煤层综采技术 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开采困难 、采出率较 低 。在 中厚煤层开采中大部分煤层赋存条件 困难 , 断层较多 ,尤其在快速过断层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 熟 ,过断层方法比较单一 。 充矿集 团济 宁二 号煤矿在 中厚煤层 1 . 5 2 . 5 n 1 开采方面 ,完成了中厚煤 层高产高效 工作 面成套设备与开采工艺研究项 目,在试采期间,累 计生产原煤 8 9 . 6万 t ,最高 日产煤 1 3 4 5 4万 t ,平 均 日产煤 6 8 6 7 . 2 t ,各项指标均有突破 。该项 目的 试验成功 ,标志着该矿在中厚煤层机械化高效开采 整体水平先进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兖矿集团的综 合机械化开采核心技术 。 平煤集团八矿已 煤层的煤层倾角 3 0 。 ,煤层 平均厚度 3 . 5 m,随着综采工艺水平和综采设备的 提高 ,该矿在已 大倾角 中厚煤层进行一次采全高 综采,根据八矿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经验和其 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工作面采长 1 8 0 m以内,选择 Z Z 4 0 0 0 1 8 / 3 8支撑掩护式支架 。试采期 间,工作 面单产平均 7 . 5万 t / 月以上 ,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 效生产 ,满足矿井 的设计产量 3 0 0万 t / a 。 2 . 3厚煤层综采技术 1 大采高 一次采 全高。2 0 0 6年 6月 1 0 日, 我国第一套 6 . 2/ 1 1 大采高设 备在晋城寺河矿 2 3 0 7 工作 面正式投入使用 ,最高 日产煤达到 3 0 1 2 5 t , 年产达 1 0 0 0万 t 以上 ⋯。2 0 1 1年 1 0月 2 8 E t ,在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 上 ,郑煤机展 出了 Z Y1 8 0 0 0 / 3 2 / 7 0 D型大采高液压 支架 ,山西平 阳重工展 出了 Z Y1 7 0 0 0 / 2 7 / 5 0 D型大 阻力两柱放顶煤电液控制大采高液压支架。 冀中能源东庞矿 2号煤层为矿井主采煤层 ,煤 层厚度 3 . 95 . 0 n l ,平均 4 . 5 m,采用 Z Y 5 0 0 0 / 2 5 / 5 0型大采 高支架 。由于 2 6 0 0采 区下部 区域及 三水平区域 2号煤层中间含夹矸 1层 ,夹矸厚度为 0~ 2 . 1 m,如果采用分层开采,采出效率较低。通 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 ,研发 了 6 . 5 m 大采高综采配套设备 ,工作面装机容量达到 7 0 0 0 k W。通过对装备进行改进 与创新 ,实现 了 6 . 5 m 大采高综采设备在工作面大倾角俯 、仰采等复杂地 质条件下的夹矸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安全高效开 采 ,为东庞矿三水平 区域夹矸煤 层的开采乃至 国内外相近条件的矿井提供 了成熟的配套装备。 2 0 0 9年底首个 7 m大采高采煤工作面安装在 神东补连塔煤矿 2 2 3 0 3综采工作面 ,该工作面煤层 平均厚 7 . 5 5 i n ,设计采高 6 . 8 0 m。选用 7 L s 7 6 2 9 型采煤机 ,装机功率为 2 3 3 0 k W,截深 0 . 8 6 5 m; 选用 Z Y1 6 8 0 0 / 3 2 / 7 0型液压 支架 、D B T的 3 1 0 0 0 k W 型刮板送输机 、D B T的 5 2 2 k W 转 载机和 5 2 2 k W 破碎机 。该 工作面平 均月产煤 1 0 7 . 3万 t ,实 现了千万吨工作面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的成功运行 。 2 0 1 1 年 8月 ,陕煤集 团红柳林 矿业公司投入 使用 Z Y1 8 8 0 0 / 3 2 . 5 / 7 2 D型电液控制掩护式液压支 架 ,再次刷 新 了工 作 阻 力 和 采高 的记 录,截 至 2 0 1 2年初 ,所在工作面共推进 1 5 6 0 m,累计 出煤 4 1 6万 t ,最高 日产 达 4 . 0 9万 t ,最高月 产达 1 0 6 万 t 。 随着大采高工作面的不断涌现 ,大采高综采工 作面煤壁片帮控制 问题 日益凸显 ,加快推进速度 , 5 7 2 0 1 2 年第l 0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4 0 卷 减少压力对煤壁的影响 ,更好地控制顶板越来越成 为大采高工作面的一个难题。 2 分层开采。我 国厚煤层产量 占原煤总产量 的4 5 %左右。 自1 9 7 4年在开滦矿务局唐 山矿成功 试验厚煤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金属网假顶综合机械 化采煤法 以后 ,分层开采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又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是我 国厚及特厚煤层 的主 要采煤方法之一。在大中型矿井得到普遍采用 ,积 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如大同矿区特厚煤层主要赋存 在煤峪 口、忻州窑等煤矿 ,煤层厚度一般在 7 . 0~ 8 . 0 1 1 3 ,由于 “ 两硬”的特点 ,特厚煤层开采一直 沿用分层开采技术 。煤峪口煤矿 1 1号煤层 8 8 1 0下 分层网下放顶煤综采工作 面 ,选用 Z F 4 6 0 0 / 1 9 / 3 0 型低位放 顶煤液压支架 ,配套 MG 3 0 0 / 6 9 0型采煤 机和 S G Z 一 7 6 4 / 4 0 0型 刮板输送 机,采用 头 尾 斜切进刀,双向割煤往返 1 次进 2刀割煤工艺;平 煤一矿戊组煤层为主采煤层 ,井田范围内大部分区 域戊 8 、戊 9 、戊 1 0煤层合层 ,成为戊 8 1 0复合 厚煤层 ,各分层问有夹矸层 ,夹矸厚度 0 0 . 6 I n 。 研究表明分层综采优越于放顶煤开采。平煤一矿在 高产高效矿井建设 中,逐渐形成了分层综采设备配 套 的4种方案,其 中利用 Z Y 2 4 0 0 1 4 / 3 2型两柱掩 护式支架 、MX A 3 8 0 E型电牵引采煤机和英国 L W一 8 0 0 / 7 5 0型侧卸式刮板输送机 ,年产煤达 2 0 1 万 t 。 3 综放 开采。综放开采技术起源于 2 0世 纪 5 O年代的欧洲。我 国 自2 0世 纪 8 0年代 引入综放 开采技术以来 ,先后在沈 阳、窑街 、新疆 、兖州 、 潞安 、大同等多个矿 区推广应用 。经过 3 0余年的 发展 ,我国综放开采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工 作面单产从 9 0万 t / a 到 1 1 0 0万 t / a 不等。形成了 三软 、两硬 、大倾 角、高瓦斯 、易燃 、边角煤 、小 块段、较薄厚煤层等典型模式。 综放开采技术主要是提高放顶煤开采采 出率技 术 ,包括放顶煤开采设计 ,放顶煤支架选型,放顶 煤工艺参数确定 ,放顶煤初采与收尾方法 ,区段平 巷布置及煤柱尺寸确定 ,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技术 等。随着对综放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的深入以及 我国煤机装备水平 的提高 ,借鉴我国大采高综采、 综放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成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近几 年 提 出大采 高 综 放开 采 方法 ,将 割煤 高 度 3 . 5~ 5 . 0 m的综放开采定义为大采高综放开采。 采煤高度加大后 ,针对新的开采方法应用中出 5 8 现的技术难题 ,国家启动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 “ 特 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 ,以 推动此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该项 目以大同塔山煤 矿为试验基地 ,已在井下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取得 了明显技术经济效果 ,实现了工作面最高 日产煤 5 万 t 。我国典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参数与设备配 套 见表 5 。 表 5 我 国典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参数与设备配套 2 . 4充填开采技术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解决矿 山污染、资源 浪 费、地表塌陷的一个行之有效 的方法 ,促进了绿色 矿山的建设 _ 】 。一般 包括膏体充填采煤技术 、矸 石充填采煤技术、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 、部分充 填采煤技术。 济宁太平煤矿在 8 3 0 9区段膏体充填开采的成 功实施 ,证明了该技术 的可行性 ,因此在对充填开 采技术进行改进后对 8 3 1 1工作面采用采空 区全部 充填法进行 回采。该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 艺,主 要 设 备 有MG 1 5 0 / 3 7 5一W 型 采 煤 机、 Z C 2 0 0 0 / 1 6 / 2 4 Z型充填 支架 、S G Z 6 3 0 / 2 6 4型 刮板 输送机、S G D 7 3 0 / 9 0型转载机。采煤工艺采用走向 长壁后退式综采采煤法,双滚筒采煤机割煤 ,四刀 一 充填 ,其基本特征是 “ 地面造浆 ,充填泵加压 , 单管道输送 ,在顶 板未垮落前及 时充填全部采空 区,实现绿色开采 引。 开滦集 团唐 山矿铁三区地表建筑物多 ,为了实 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 ,保护好地面环境 ,利用矸 石充填采空 区进行 开采沉陷 的控制 。充填设备为 z Z C 7 o 0 0 / 2 0 / 4 0型四柱支撑式充填液压支架 ,支架 本身带有压实机 ,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 、充填开 李建 民等 我 国煤 矿综 采技术应 用现状与发展 2 0 1 2年第 1 0期 采运输机 、压实机配套使用 。 整个系统是将地 面矸石 、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 物通过地面充填站的投料孔从地面垂直 向下直接投 料 ,进入矸石缓冲仓 ,由矸石仓放入带式输送机等 运输设备将其运输至充填工作面,借助 自夯式充填 综采液压支架等关键设备用 固体充填物料充填工作 面采空区 ,并靠固体充填物料的支撑作用对采空 区 的岩层进行控制 ,减少顶板的下沉和垮落 ,实现建 筑物下安全开采。 2 . 5复杂条件下的综采技术 复杂的地质条件也是影响综采技术 的关键因素 之一 ,能够科学准确地对 开采 的地质条件作 出评 价 ,才能使综采技术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其中以浅 埋、断层 、复合 顶底板 、急倾斜 煤 层 、富含水等地质 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1 浅埋煤层快速推进工作 面在矿区得 到广泛 应用。神东矿 区各大 采 区煤层 一般 集 中于 1 0 0~ 1 5 0 m以内的浅部 ,属于典型的浅埋煤层 。大柳矿 2 0 6 0 4工作面,埋深 8 0~1 0 0 m,煤层平缓 ,煤层 平均厚度 4 . 5 m,工作面煤壁长 2 2 0 m。采用 6 L S 一 0 3型采煤机 ,配合 WS 1 . 7型液压支架快速推进工 作面 ,达到正常生产条件下 日推进 2 2个循环 ,平 均 日产煤 2万 t ,最高 日推进 3 4个循环 , 日产煤 3 . 7万 t 。该工作 面通过加快推进速度 ,来 减缓工 作面的压力 ,对顶板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工作面过断层技术得到巩 固发展。孔庄煤 矿于 2 0 0 2年将采煤工艺改为综采和综放技术 ,并 在 7 7 3 8工作面综采放顶煤 回采试验取得成功。煤 层平均厚 4 . 6 m,煤层倾角 1 9~2 8 。 ,该工作面共 揭露断层 1 4条 ,其 中 f a 4 、f a 7 、f a l 3煤层对 工作 面 回采影响较大。开切眼内有 2条落差 0 . 5 m的小 断层 ,开切眼外 2 0 m处有 1 条落差 2 . 5~ 3 . 1 m 的 断层贯通全工作面。该工作面通过在断层处放震动 炮、断层处 不放煤或多轮少量 放煤、增大放 煤步 距 、出现顶煤破碎时利用前伸梁托住 ,并及时采用 大板或金属网,并适当挖底板 留底煤 ,控制输送机 坡度等技术取得实质上进展。 3 复合顶底板综采技术得到长远发展。煤层 顶底板岩石的强度 ,是综采技术 的重要地质条件。 土城矿的 1 2号煤层属于 “ 三软”煤层 ,顶板不稳 定 ,底板有 0 . 4~ 0 . 6 m 的泥层 ,遇水易膨胀 ,巷 道出现明显底鼓 现象 。在 1 4 1 2 7 、1 4 1 2 8综 采工作 面回采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顶底板 比压问题 ,选择 合理的液压支架 ,避免支架陷入底板泥岩,月推进 1 0 0 m以上 ,月单产 6万 t 左右 ,解决 了综采技术 在破碎顶底板工作面回采难的问题。 4 急倾斜煤层 开采技术取得有效进展 。七 台 河新铁煤矿 ,煤层倾角大,属于极难开采煤层 ,给 开采带来 了较大难度 。该矿 4 6 0 5 1 采煤工作面开采 五采区 5 O层左七片 区,煤层平均厚度 2 . 9 m,平 均倾角 4 2 。 ,工作面长 9 8 m,走 向长 3 5 0 I T I 。对急 倾斜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进行 研究 ,在 回采工艺 、装备配套 、输送机防滑 、支架 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 ,取得 了较好的 效果。改进传 统综采工艺 ,从 巷道设计 、设备布 置 、输送机位置控制 、劳动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 , 成功实施 了不 规则块段综采 开采 延架 、缩架 、对 接、旋转开采技术 ,提高了综采应用范围,解决了 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问题_ 1 。 5 富含水层工作面 回采技术进一步完善。开 滦集团东欢坨矿 3 3 0 8综采工作面,煤层厚 2 . 4 0~ 4 . 7 0 m,平均 3 . 3 5 m,煤层平均倾角 1 9 . 8 。 。该工 作面上有煤层顶板水和 5号煤层砂岩顶板强含水层 水 ,下有本煤层底板水 ,工作 面正 常涌水量 3 . 9 4 m / m i n ,最大涌水量 5 . O 0 m / m i n ,严重影响工作 面的正常生产 。通 过增设泄水 眼、振 动筛煤水分 离、设立沉淀池和排水站、减少运道和泄水巷水煤 流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证 了工作 面 的高效 回 采。 目前 ,该工作面 已回采完毕 ,自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1 年 9月原煤产量保持在 1 2万 t / , 月以上 ,最 高月产达 1 7 . 4 7万 t ,月推进 1 6 2 . 8 m,共开采煤 炭 2 1 3 . 0 7万 t ,未因涌水量大出现水害事故。 3我国综采技术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综采技术的应用状况 ,可以发现我国 在综采技术和综采机械化水平方 面取 得 了很大成 就。但与采煤发达国家 ,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依然存 在着一定的差距 。 1 综采设备。我 国的综采设备装 机功率小 , 工作性能差,成套能力薄弱 ,设备可靠性差 ,尤其 是使用寿命 问题最为突出,而且在新技术上的使用 也存在 明显差距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 综采技术。国外一些采煤强国致力于发展 超级综采工作面,其特点可以概括为 工作面宽度 5 9 2 0 1 2 年第1 0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4 0 卷 上接第 2 9页 2 发现了简易测温方法测量冻土层厚度存在 误差 ,并计算 出误差修正值 为 2 0 m,得到实际天 然气水合物埋深 ,并绘制了疑似天然气水合物单孔 累计厚度分布图。 参考文献 6 0 钱伯章 , 朱建芳.天然气水合物 巨大的潜在能 源 [ J ] .天 然气与石油 , 2 0 0 8 , 2 6 4 4 7 5 2 . 李桂菊 ,庄新 国.天然 气水合物 资源潜力评 价[ J ] .海 洋 地质动态 ,2 0 0 4 ,2 0 1 0 1 9 - 2 2 . 雷 怀彦 ,王先 彬 ,郑 艳 红 ,等. 天然 气 水 合物 地 质 前 景 [ J ] .沉积学报 ,1 9 9 9,1 7 s 1 8 4 6 - 8 5 2 . 申宝剑 ,黄智龙 ,刘 洪文 ,等 .天然气气 源对 比研究方 法 进展 [ 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 0 0 7 ,1 8 2 2 6 9 2 7 4 . 史斗 ,郑军卫.世界 天然气水合 物研究 开发 现状和前 景 [ J ] .地球科学进展 ,1 9 9 9,1 4 4 3 3 0 3 3 9 . 蒋 国盛.天然气水合物 的勘探 与开发 [ M] .武 汉 中国地 质大学 出版社 ,2 0 0 2 . 黄兴文 ,陈建阳 , 于兴河 ,等.天然气水合 物的地震识 别方 法及研究趋势[ J ] .天然气工业 , 2 0 0 5, 2 5 3 5 8 6 O . 贾承造.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方 法 [ 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2 0 0 7 . [ 9 ] 全志利,伊尧国,孙 良传.开发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 探 讨 [ J ] .天 津城 市建设 学 院学报 ,2 0 0 1 ,7 3 1 9 9 2 03 , [ 1 O] 卢振权 ,S U L T A N N a b i l ,金春爽 ,等.天然气水合 物形成 条件 与含量影响 因素的半定 量分析 [ J ] .地球 物理学报 , 2 0 0 8 ,5 1 2 1 2 5 1 3 2 . [ 1 1 ] 王佟 , 刘天绩 , 邵龙义 ,等.青海木里煤 田天然气水合物 特征与成 因[ J ] .煤 田地质与勘探 , 2 0 0 9 , 3 7 6 2 6 - 3 0 . [ 1 2 ] 曹代勇 , 刘天绩 ,王丹 ,等.青海木里地 区天然气水合物 形成条件分 析 [ J ] .中国煤炭地质 , 2 0 0 8 , 2 1 9 3 6 . [ 1 3 ] 许俊 良,薄万顺 ,朱杰然 .天然气水 合钻探取芯关键技 术 研究进展 [ J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8 ,3 6 5 3 2 3 6 . [ 1 4 ] 吴华 ,邹德永 ,于守平 .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的形 成及其 对钻井工程的影 响 [ J ] .石油钻探 技术 ,2 0 0 7,3 5 3 9 1 -9 3. [ 1 5 ] 公衍芬 ,曹志敏 ,郑建斌 .天然气水合物 的特征及其识别 标志 [ J ] .地质 与资源 ,2 0 0 8 ,1 7 2 1 3 9 1 4 7 . [ 1 6 ] 刘怀山,韩晓丽.西藏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特 征识别与预测 [ J ] .西北地质 ,2 0 0 4,3 7 4 3 3 3 8 . [ 1 7 ] 潘语录 ,田贵发 ,栾安辉 ,等.测井方法在 青海木里煤 田 冻土研究 中的应用 [ J ] .中国煤炭地质 ,2 0 0 8,2 0 1 2 7 9. l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