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pdf
第 3 5卷第 1 期 2 0 1 0年 1月 煤 炭 学 报 J OURNAL OF CHI NA COAL SOCI ETY Vo 1 . 35 No. 1 J a n . 2 0 1 0 文章 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0 0 1 0 0 0 1 0 6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 缪 协兴 , 张吉 雄 , 郭 广礼 1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徐州2 2 1 1 1 6 ; 2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室 ,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 3 .煤炭 资源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实 验室 ,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摘 要 简要 回顾 了充填采矿的发展历程 , 指 出了开发 充填采煤技术的两大难点 , 即建立充填采煤 的岩层控制理论和解决将充填体进入采空区的空间、 通道和动力等技术途径; 建立 了固体充填采煤 岩层移动控制和地表沉陷预计的等价采高方法; 提 出了能与传统综合机械化采煤技 术相适应的综 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原理和方法 , 并介绍 了自行研发 的相关充填采煤 系统和装备 。工业性应用实践 表明 , 综合机械化 固体充填采煤除具有密实充填严格控制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优点外, 还能实现高 产、 高采 出率采煤等 良好 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充填与采煤 ; 固体充填采煤 ; 等价采 高; “ 三下” 采煤 ; 固体充填装备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7 文献标志码 A St ud y o n wa s t e - fil l i n g me t h o d a nd t e c hn o l o g y i n f u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 i n i n g MI AO Xi e . x i n g , Z HANG j i x i o n g , G UO Gu a n g l i 1 . C h i n a U n i v e m i o f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1 1 6 , i n a; 2 . S t a t e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G e o m e c h a n i c sDe e p 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 3 . S t a t e K e y Lab o r a t o r y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Mi n e S a f e t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de v e l o p me n t c o H r s e o f ba c k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wa s br i e fly r e v i e we d, a n d po i n t e d o u t t wo d i ff i c u l t i e s i n 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t e c h no l o g y, t h a t wa s t o b u i l d t h e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t h e o r y i n fil l i ng mi n i n g a n d t o s o l v e s o me t e c h n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e s o f t r a ns p o r t i n g b a c k fil l t o t h e g o a t “ , t h e t r a n s p o r t p a s s a g e, t h e p o we r a n d S O o n. F u r t he r mo r e, t h e e q ui v a l e n t mi n i n g he i g h t me t h o d o f t h e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i n s o l i d fil l i n g mi n i n g a n d t he g r o u nd s u bs i d e n c e pr e d i c t i o n wa s b ui l t . T h e p ri n c i p l e a n d m e t h o d o f s o l i d fi l l i n g i n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S F F MC Ma d a p t e d t o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F MC M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p r o v i d e d a n d t h e fi l l i n g m i n i n g s y s t e m a n d e q u i p me n t s e l f - d e v e l o p e d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t l e n g t h. I n d us t ria l t e s t s s ho w t h a t b y u s i n g t h i s t e c h no l o g y no t o n l y c a n a c hi e v e t h e s o l i d s t o wi n g t o c o n t r o l s t ric t l y s t r a t a mo v e me n t a nd g r o u n d s u b s i d e n c e p r e d i c t i o n b u t a l s o c a n a c h i e v e t he e c o n o mi c be n e fit wi t h h i g h pr o d u c t i o n a n d h i g h r e c o v e r y a n d e nv i r o n me n t a l be n e fi t . Ke y wo r ds f u l l y me c ha n i z e d fil l i n g a n d c o a l mi n i n g; s o l i d fil l i n g mi ni n g; e q ui v a l e n t mi n i n g h e i g h t ; t h r e e un d e r g r o un d c o a l mi n i n g; s o l i d fil l i n g mi n i n g e q u i pme n t 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 , 由于近年来我 国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 , 加上煤炭资源 分布不合理、 地质开采条件差 、 东部人 口稠密等原 因, 大部分东部矿井煤 炭资 源接近枯 竭 , 多数 已为 “ 三 下” 压煤。另一方面 , 我 国煤矿现在每年要 向地面排 放4 . 5 亿 t 以上的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 不仅占用大 量土地 , 而且还会不断污染环境 。因此 , 我 国学者提 出了发展绿色采 矿技术的科学采矿理念 1 J , 其 中包 括利 用矿 区 固体废弃 物 矸石 、 粉煤灰 、 黄土、 黄沙 等 直接充填回收“ 三下” 压煤的固体充填采煤技术。 在此科学采矿理念指导下 , 笔者在巷采矸石充 填技 术 、 普采矸石充填技术以及简易的机械化矸石充填技 收稿 日期 2 0 0 9 1 1 3 0 责任编辑 常琛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 础研究 发展计划 9 7 3 资助项 目 2 0 0 7 C B 2 0 9 4 0 0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5 0 8 3 4 0 0 4 ; 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 项 目 B K 2 0 0 8 0 0 7 作者简介 缪协兴 1 9 5 9 一 , 男 , 江苏江阴人 , 教授, 博 士生 导师 , 博士 。T e l 0 5 1 6 8 3 9 9 5 5 1 8 , Em a i l x x m i a o c u m t . e d u . c n 2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术基础上 , 研究开发了高效综合机械化固体 废 弃物 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 , 并在工程实践 中得到了 推广应用。 1 充填采煤方法研究概况 发展现代化充填采煤技术 , 须满足 3点要求 ① 高效、 高采出率采出煤炭 ; ②严格控制岩层运动与地 表沉陷; ③先进机械化装备与安全保障。因此, 科学 总结充填采矿发展历程 , 是研发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 采煤方法与技术的重要前提。 虽然充填开采在国际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 但最 早有计划地进行矿山充填的是 1 9 1 5年澳大利亚 的塔 斯马尼亚芒特莱尔和北莱 尔矿应用废石充填矿房 。 近 6 0 a来 , 充填开采技术在国内外贵重金属和非金 属矿山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先后经历 了废弃物干式充填阶段 、 水砂充填阶段 、 细砂胶结充 填阶段和以高浓度充填 、 膏体充填、 块石砂浆胶结充 填、 全尾矿胶结充填等为代表 的现代充填采矿阶段 , 取得 了显著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J 。近年来 , 许 多学 者研究把在非煤矿山应用比较成熟的膏体充填以及 其他现代充填方法用于煤矿充填开采 , 中国矿业 大学、 中南大学等与有关矿山合作进行的煤矿膏体充 填和胶结充填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 但已进行的工业性试验表明, 由于存在着技术工艺较 复杂和成本过高等问题 , 使其推广应用程度和范围受 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 0世纪 4 O 5 0年代 , 欧洲采煤 国家利用水砂充 填进行了建筑物下采煤试验 , 波兰采用密实水砂充填 技术成功地开采了城市下压煤。我国抚顺 、 新汶等煤 矿区从 2 O世纪 6 0年代 开始采用水砂充填进行 了建 筑物下采煤试验 。对地表沉陷控制效果最好 的密 实水砂充填 要求砂的含泥率低于 1 0 % 一 2 0 %、 压缩 率为 5 % ~ 6 % 的地表下沉系数仅为 0 . 0 6 , 一般的水 砂充填开采的地表下沉 系数为 0 . 1 2~ 0 . 1 6 。但 由于 其采煤效率低 、 经济成本高和河砂充填材料严重不足 等原 因,目前 水 砂 充 填 技 术 在 国 内外 已很 少 使 用 。 煤矿矸石充填方法主要有矸石 自溜充填、 矸石简 易机械充填、 矸石风力充填和人工矸石充填等 4类。 矸石自溜充填只能在急倾斜煤层中应用, 淮南、 北京、 北票及中梁山等矿区曾应用过这种充填开采方法。 矸石风力充填对充填系统、 设备和充填料 的要求比较 高 , 适用范围较小 。国外在 2 0世纪 8 0年代曾开展过 煤矸石充 填采 空 区的研 究 卜H J 。我 国在 2 0世 纪 6 O 0年代进行了矸石充填采空 区试验 , 结果表明 简易的矸石 充填 开采地 表下 沉系数 大致 为 0 . 4~ 0 . 5 。以前的矸石充填开采机械设备简陋, 是其沉陷 控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 因。同时, 由于缺乏岩层控制 理论指导和完善的充填设备支持 , 充填工艺落后 , 充 填作业对采煤生产影 响很大 , 生产效率低 , 工人劳动 强度很高 , 使矸石充填开采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 和推广 。 事实上 , 煤矿充填开采采用 冶金 矿脉 矿山充 填原理和方法是其技术发展的误区。因为 , 矿脉被采 出后的矿坑 留下了较好的实施水砂充填 或膏体充填 的空间和通道, 再加岩体运动控制并不要求十分严 格。而煤炭资源分布在沉积岩层中, 长壁垮落式开采 采空区覆岩随采随垮 , 难以维护充填所需 的空间与通 道。因此 , 煤矿充填开采必须建立相应的充填采煤岩 层控制理论和克服实施充填所需的空间、 通道和动力 等技术难点。 2 固体充填采煤的岩层控制理论 可以推测 , 随着地下采煤活动的出现 , 人们对煤 炭采出后的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就开始了, 至今 , 各种非充填开采 的岩层运 动控制理论 和地 表沉陷预计理论 刮已基本形成。但是, 充填采煤的 岩层运动与地表沉 陷规律必须要有相应 的研究。理 想的岩层运动控制是采出多少煤炭后充入等量体积 的固体 , 即岩层绝对不运动, 地表无任何沉陷变形量 , 而用现有人工办法是无法做到的。然而 , 充填开采的 工业性实验多数在“ 三下” 压煤状况下开展, 完全依 靠实测的办法来研究岩层运动规律是不现实的。因 此 , 这里提出计算固体充填采煤 的等价采高方法 。 图 1为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预计 的等价采高 模型。假设充填开采的采高为 图 1 a , 由于充 实率 充填不接顶 和松散体碎胀率 充填体没压实 等因素 , 采空区覆岩顶板总会有一定 的下沉量 图 1 b , 因此 , 由于实施固体充填的原 因, 实际采出煤 层厚度 日最终等价于采高 。根据等价采高模型, 可以得到等价采高 的计算公式为 H h k一 日 一h 1 式中, h 为充填体距顶板高度 ; k为充填体 的松散系 数; 为充填体的压实系数; 为实际采高。 所谓等价采高, 就是经过长期压实流变以后的等 量最大开挖高度, 采用传统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分析 方法, 由等价采高 日 计算预计出的岩层移动和地表 沉陷量即为最大极限量 , 这正是工程实践中所要的预 测指标 。 在式 1 中 , 日和 是 已知数 , 而 k和 k 可 以通 第 1 期 缪协兴等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 过岩石力学实验方法测得 。图 2为破碎 岩石松散与 压实性能测试系统 , 其 中破碎岩石松散与压实装置 由 我们 自行研制 图 2 a , 其装置还可测定松散岩体 压实过程中的渗流特性。该装置与常规岩石力学实 验机 例如 MT S 8 1 5实验系统 组合就成 为综合实验 测试系统 图 2 b 。 /呷 , /, ,/ ,/, / // /, / / / -- 一/ -- 一 / -- -- , 一 / -- , / / -- ,一 7 一 , 一, 一,一 , 一, , -- / , ⋯●⋯●一●一●一●一● 二 ._ . _ 二 二 一、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 一 ■睦圜 ■_ ■ _ _二-_ _ 一 一 利用图 2所示实验系统完成了大量 的与矿区固 体废弃物 充填体 相 关 的松 散碎胀 与压 实特性测 定。例如 矸石、 粉煤灰 、 黄土、 黄砂 以及矸石与粉煤 灰 、 矸石与黄土等相关碎胀与压实性能的测定 。图 3 是某矿区矸石 由不 同颗粒 大小级配 g 、 g 、 g 后 的 碎胀与压实性能曲线。 a 充填开采粟高 b 项板 沉总 c 等价采高 图 1 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预计的等价采高模型 Fi g .1 Mo d e l s o f e q u i v a l e n t mi n i ng h e i g ht i n s t r a t a mo v e me n t p r e d i c t i on i n s o l i d fil l i n g mi n i n g a 破碎 岩石松散与压实装置 b 综合实验测试系统 图 2 破碎岩石松散与压实性能测试 系统 F i g . 2 Te s t s y s t e m f o r t h e l o o s e a n d c o mp a c t i o n c o e f fic i e n t o f b r o ke n r o c k d l M Pa a 碎胀系数与压应力的关系 0} MP a £ b 孔隙率与压应 力的关系 C 应力与应变 的关系 图 3 矸石碎胀 与压实性 能曲线 F i g . 3 Cur v e s o f t h e bu l ki ng a n d c o mp a c t i o n p e rfo r ma n c e o f g a ng ue 根据“ 三下 ” 开采岩层运 动的设 防参数 , 总能得 岩层运动的实质性技术控制 。 到一个建筑物 能承受 的最大 的开采极 限厚度 因此, 固体充填开采的等价采高 日 必须满足如下判 别条件 , 即 日 ≤ 2 从前面式 1 中可看到 , 的表达式 中除了几何 和材料常数外 , 充实率和压实率都是可以通过 固体充 填技术得到人为控制的, 因而固体充填开采可实现对 3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原理与方法 所谓综合机械化 固体充填采煤 , 是指在综合机械 化采煤作业面上同时实现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作业。 实现充填采煤的技术难点是要解决实施充填 的充填 空间、 充填通道和充填动力 问题 。 水砂充填是 由水作动力 , 将砂通过管道运入采空 4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第3 5 卷 区。风力充填是将矸石磨碎后由风作动力, 将粉碎矸 石通过管道吹人采空区。膏体充填是将细小的 固体 颗粒加人工材料后制成膏体, 通过管道用高压泵挤入 采空区。这些已有 的充填技术除 了材料来源和成本 外 , 都由于技术本身的原因而较难与现有高效的综合 机械化采煤技术 系统 相匹配。 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 中, 笔者用如下方法解决 充填采煤的三大技术难点 1 拆除传统综采液压支架的掩护斜梁 , 代 以水 平短梁, 将固体直接充入水平短梁掩护的空间内, 而 不是采空区内; 2 由带式输送机将充填固体运至挂在掩护短 梁下面的刮板式充填机 , 形成充填 固体的连续输送通 道 ; 3 充填固体 由 自重从刮板式充填机开 口中落 人掩护短梁的掩护空 问内, 再加压实机 辅助动力 将充填体向采空区压实 , 实现固体密实充填。 图g为综合机械化 固体充填采煤作业原理 支 架 与综合机械化采煤作业原理的对比情况。 a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支架 水平短梁 b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 工作面 支架 图4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与综合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对比 F i g . 4 W o r k i n g f a c e c o mp a r i s o n o f S F F MCM a n d F MC M 4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系统与装备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可实现在同一液压支 架掩护下采煤与充填并行作业 。采煤与运煤 系统布 置与传统综采完全相 同。为实现高效连续充填 , 一般 充填 固体 矿区固体废弃物 需从地面运至充填工作 面, 因此需布置一个从地面至充填作业面的固体充填 物运输系统 。该运输系统需建设一个投料井 、 井下运 输巷及若干转载系统, 最后将充填固体输入刮板式充 填机。固体充填采煤的核心机械装备如下 1 投料井与相关机械系统 图 5 ; 2 自压式固体充填与采煤液压支架 图 6 ; 3 刮板式固体充填输送机 图 7 。 图5 固体充填投料井及机械装备 F i g . 5 F e e d d ri l l i n g a n d me c h a n i c e q u i p me n t i n s o l i d fil l i n g s y s t e m 图6 自压式固体充填与采煤液压支架 F i g . 6 H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i n s e N - t a mp i n g s di d fi l l i n g mini n g a 刮板式充填输送机结构 b 刮板式充填输送机井下工况 图7 刮板式固体充填输送机 F i 7 T h e s c r a p e r c o n v e y o r i n s o l i d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5 工业性应用效果分析 这里简单分析某矿区综合机械化固体 矸石 充 第 1 期 缪协兴等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 5 填采煤地表沉陷控制与采场矿压实测效果。实验采 区工作面布置在村镇建筑物下面 , 平均采深 5 0 0 m, 实际采高 2 . 1 m, 在没有实施人工辅助压实下 的充填 等价采高已达到 0 . 6 m, 煤炭采出率达 9 5 %。 表 1 为充分采动后村镇下综采矸石充填地表移 动预计与实测情况。从表 1可 以看 到 , 如不充填 , 地 面建筑物将达到 Ⅱ级破坏程度 , 而充填开采 的实际效 果则为轻微的 I 级 , 建筑物无需做任何修补就可正常 使用 。图 8为该采区地表沉陷预计与实测对 比曲线。 图9为充填工作面与同类地质采矿条件下非充填工 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对 比曲线。从图 9中可以看到 , 在 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对 比曲线 中, 无论支承压力的影 响范围还是峰值 , 充填开采都显著 低于非充填开采 , 峰值仅为非充填开采 的 2 0 %左右。再 由巷道变形观 测对 比得到 , 充填开采 的收敛变形明显低于非充填开 采 , 巷道断面的最大收敛变形面积仅为非充填开采 的 3 0 %左右 。 表 1 村镇下综采矸石充填地表移动预计 与实测 Ta bl e 1 Es t i mat i on a nd i n- s i t u m e as ur e me nt o f s ur f a c e mov e me nt i n wa s t e til l i ng d i s t r i c t unde r t o wns O - 4 0 0 - 8 0 0 1 2 0 0 距离 / m 图8 村镇下综采矸石充填地表下沉对比曲线 F i g . 8 Gr o u n d s o / f a c e s u b s i d e n c e c o mp a ris o n i n f u l l y me c ha ni z e d mi n i n g wi t h wa s t e f i l l i ng u n de r t o wns 6 结 语 目前,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发展很快, 已经 完成了第四代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液压支架和固体物 料垂直连续投料系统的设计论证工作 , 该项技术已得 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实际使用效果看 , 该项技 术有如下特点 1 综合机械化 固体充填采煤适用 于可采 用传 图9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对比曲线 F i g . 9 Gr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c o mp a ri s o n b e t we e n fi l l e d a n d u n f i l l e d b e f o r e w o r k i n g f a c e 统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同类地质采矿条件 ; 2 虽然增加了固体充填的直接成本 , 但 比较容 易实施沿空留巷 , 实现无煤柱开采 , 大大提高采 出率 , 从 中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 3 将矿 区固体废弃物 矸石 、 粉煤灰 、 黄土、 黄 砂等 充填至采空区 , 一方面实现 了固体废物的循环 利用 , 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矿区环境和土地。 参考文献 [ 1 ] 缪协兴 , 钱呜高. 中国煤 炭资源绿 色开采 研究现 状与展 望 [ J ]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9 , 2 6 1 11 4 . Mi a o X i e x i n g . Q i a n Mi n g g a o . R e s e a r c h o n g r e e n mi n i n g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C h i n a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f u t u r e p r o s p e c t s [ J ] . J o u ma 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9 , 2 6 1 11 4 . [ 2 ] 张吉雄, 缪协兴, 茅献彪, 等, 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煤柱矸石置换 开采 的研究 [ J ] . 岩 石力学 与工程 学报 , 2 0 0 7 , 2 6 s 1 2 6 8 7 2 6 9 3. Zh a n g J i x i o n g, Mi a o Xi e x i n g, Ma n Xi a n b i a o, e t a1. Re s e a r c h o n wa s t e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s t r i p e x t r a c t i o n c o a l p i l l ar mi n i n g [ J ] . C h i -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7, 2 6 S 1 2 6 8 72 6 9 3. [ 3 ] 缪协兴, 张吉雄. 矸石充填采煤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J ] . 采 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7 , 2 4 4 3 7 9 3 8 2 , Mi a o Xi e x i n g, Zh a n g J i x i o n g .An a l y s i s o f s t r a t a b e h a v i o r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o al mi n i n g b y g a n g u e b a c k fi l l i n g [ J ] . J o u r n al o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7, 2 4 4 3 7 93 8 2 . [ 4 ] 张吉雄, 缪协兴. 煤矿矸石井下处理的研究[ J ] . 中国矿业大学 学报 , 2 0 0 6, 3 5 2 1 9 7 2 0 0 . Zh a n g J i x i o n g, Mi a o Xi e x i n g. Un d e r gro u n d d i s p o s al o f wa s t e i n c o al mi n e[ J ] . J o u rnal o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3 5 2 1 9 7 2 0 0 . [ 5 ] 刘同有, 蔡嗣经. 国内外膏体充填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J ] . 中国矿业 , 1 9 9 8, 7 5 1 4 . L i u T o n gyo u , C a i S i j i n g . S t a t u s q u o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of p a s t e矗 u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h i n a and a b r o a d [ J ] . C h i n a Mi n i n g Ma g a - z i n c , 1 9 9 8 , 7 5 1 4 . [ 6 ] 周华强 , 侯朝炯, 孙希奎, 等. 固体废物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 [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 0 0 4, 3 3 2 1 5 41 5 8 . Z h o u Hn a a n g , Ho u C h a o j i o n g , S u n X i k u i , e t a1. S o l i d w ast e p a s t e 6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第3 5 卷 fi l l i n g f o r n o n e - v i l l a g e - r e l o c a t i o n c o a l m i n i n g [ J ] . J o u r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4 , 3 3 2 1 5 41 5 8 . [ 7 ] 王建学, 刘天泉. 冒落矸石空隙注浆胶结充填减沉技术的可行 性研究 [ j ] . 煤炭开采 , 2 0 0 1 1 4 4 4 6 . Wa n g J i a n x u e. “u Ti a n q u a n. F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 o n s u b s i d e n c e r e d u c -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b y fi l l i n g wi t h g r o u t i n g c e me n t i n s p a c e o f c a v i n g g u a n g e [ J ] .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1 1 4 44 6 . [ 8 ] 黄玉诚 , 孙恒虎 , 时召兵 , 等. 似膏体 充填建筑 物下采 煤可行性 探讨 [ J ] . 煤炭科学与技术 , 2 0 0 3, 3 1 1 0 5 1 5 3 . Hu a n g Yu c h e n g, S u n He n g h u, S h i Zh a o b i n g, e t a1. Di s c us s i o n o n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c o al mi n i n g u n d e r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wi t h l i k e g y p s u m m a t e r i a l b a c k fi l l i n g[ J ] . C o a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3 , 3 1 1 O 5 1 5 3 . [ 9 ] 孙晓光 , 周华强 , 王光伟 . 固体废物 膏体 充填岩层控制 的数值模 拟研究 [ J ] . 采 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7 , 2 4 1 1 1 71 2 1 , 1 2 6 . S u n Xi a o g u a n g, Z h o u Hu a q i a n g, Wa n g Gu a n g we i . Di g i t al s i mu l a t i o n o f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b y s o l i d w a s t e p a s t e l i k e b o d y fo r b a c k f i l l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Mi n i n g&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7, 2 4 1 1 1 71 2 1 , 1 2 6 . [ 1 0] 邹友峰 , 邓喀 中, 马伟民. 矿 山开采沉陷工程[ M]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 Z o u Yo u f e n g, De n g Ka z h o n g, Ma W e i mi n .M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e n g i - n e e ri n g [ M] . X 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m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Pr e s s , 2 0 0 3 . Ka r f a k i s M G, B o wma n C H , To p u z E. Ch a r a c t e ri z a t i o n o f c o a l mi n e r e f u s e a s b a c k fi l l i n g m a t e ri a l [ J ] . G e o t e c h n i e al and G e o l o gi c al E n - g i n e e r i n g , 1 9 9 6, 1 4 2 1 2 91 5 0 . S e n y u r M G. F a b ric o f c o al- mi n e r e f u s e as b a c k f i l l i n g ma t e rial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t o g r a i n - s i z e d i s t ri b u t i o n p ara m e t e rs[ J ] .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A f r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a n d M e t al l u r g y , 1 9 9 8 , 9 8 1 3 9 4 8. S i riw a r d 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