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及采煤方法的选择.pdf
第4 6 卷第l 0 期 2 0 1 4 年第1 0 期 煤炭工程 CO AL ENG I NEE RI NG Vo 1 . 46, No . 1 0 No .1 0, 2 01 4 do i 1 0 .1 1 7 99 /c e 2 01 41 00l 0 我 国厚煤层 采煤 技术 的发展及采煤 方法 的选择 孟宪锐,吴昊天,王 国斌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 0 0 0 8 3 摘要针对 目前我 国厚煤层开采方法的现场生产情况,重点论述 了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方 法近年来在技术经济上的现状及发展 。同时,针对大采高存在的煤壁片帮与设备下滑问题 ,提 出 了在开采技术上应该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 ,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和研制的 两柱式放项煤液压支架的支护特点及使 用情况等 ,进行 了分析研 究。文章从开采技术以及设备研 制与生产现状等方面对厚煤层 开采的采煤方法进行 了分析 ,并根据 目前我国厚煤层 开采现状及 国 家的相关技术政策 ,探 讨 了厚煤层开采技术与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与选择原则。 关键词 厚煤层开采;大采高;放项煤 ;分层开采 ;适用条件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2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2 0 1 4 1 0 - 0 0 4 3 -05 De v e l o p me nt a n d M e t h o d Se l e c t i o n o f Thi c k Co a l S e a m M i n i n g Te c h no l o g y i n Ch i n a ME NG Xi a nr u i ,W U Ha ot i a n, W ANG G u ob i n 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j i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s t a t u s o f t h i c k s e a m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i n C h i n a,t h e p a p e r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c o n o my o f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o f l a r g e mi n i n g h e i g h t mi n i n g a n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 p r o p o s e d e f f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r i b s p a l l i n g a n d e q u i p me n t g l i d i n g i n l a r g e mi n i n g h e i g h t p r o d u c t i o n ; a n a l y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t h e s u p p o f e a t u r e s a n d s e r v i c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wo l e g s c a v i n g c o al h y d r a u l i c s u p p o , w h i c h d e v e l o p e d q u i c k l y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s t u d i e d t h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of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m f r o m t h e v i e w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e q u i p m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an d s e l e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t h i c k s e a m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me t h o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i c k s e a m mi n i n g a n d r e l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p o l i c y i n Ch i n a . Ke y wor dst h i c k c o al s e a m mi n i n g; l a r g e mi ni n g h e i g h t ;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s l i c e mi n i n g;a pp l i c a b l e c o n di t i o n s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 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我 国的煤炭储量中,厚 煤层 厚度t3 . 5 m 的储量约占全部煤炭储量的4 _ 4 % ,厚煤 层的产量也占总产量的 4 5 %左右。厚煤层资源广泛分布在 我国的大部分产煤省、区与各大煤炭集 团公司,目前厚煤 层开采已是我国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主力技术,我 国千万 吨级的矿井均以厚煤层开采为主。 l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 2 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厚煤层开采均采 用分层开采 ,当时的厚煤层的开采技术、装备、理论也都 是针对分层开采的,由于分层开采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复 杂,人工假顶铺设和管理难度大,同时存在安全条件差和 生产成本高等很多不利 因素 ,因此我国厚煤层分层开采方 法在进入 2 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放顶煤和大采高 一 次采全厚开采方法取代。 自从沈阳蒲河煤矿在 1 9 8 4年成功的进行了综采放顶煤 工业试验以后,由于放顶煤 自身的优点和煤炭企业当时经 济状况,放顶煤开采可 以较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 增加开采效益,因此放顶煤开采技术在 2 0世纪 8 0年代后 收稿 日期 2 0 1 40 42 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 0 1 1 Y Z 0 7 作者简介孟宪锐 1 9 5 1 一 ,男,北京市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从事矿山压力、矿山设计、开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 E ma i l me n g x r c u mt b. e d u. e n。 引用格式 孟宪锐,吴昊天 ,王国斌.我国厚煤层采煤技术 的发展及采煤方法的选择 [ J ] .煤炭工程 ,2 0 1 4,4 6 1 0 4 3 4 7 . 4 3 煤炭工程 2 0 1 4年第 1 0期 期至 2 1 世纪初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经过不 断地努力提高设备配套的生产能力和开采技术的创新能力 , 使我国的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大采高开采技术在早期由于受到支架、采煤机和运输 机等设备制造水平的限制,加之设备运输 困难、投资多, 因此大采高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大 采高设备制造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以及相关技术 的解决 , 加之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好转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方法 已成为我 国 3 . 5 6 m左右 中硬 以上厚煤 层实现 高效 开采 的 主要技术选择,在 内蒙、陕西、山西等矿区条件适宜的厚 煤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 ,我国厚煤层中大采高、放 顶煤 、分层三种开采方法均有应用 的局面 。 2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技术及装备的新进展 2 . 1 大采高采煤方法的特点与现状 目前,大采高工作面一次开采煤层 的厚 度为 3 . 5~ 7 . 0 m。由于大采高工作面设备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适用于 倾角不大的煤层,工作面一般装配成套设备,其特征是工 作面落煤设备均采用大功率的大直径双滚筒采煤机,运煤 设备一般采用强力双中链刮板输送机和双伸缩两立柱支撑 掩护式液压支架配套组成。工作面配套设备具有初期投资 大,辅助运输难度大等缺点,但是,这样的配套设备具有 产量大、效率高、生产高度集中等优点。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已在我国多个矿区得到广泛 应用,在煤层厚度、倾角、强度等主要条件较适合时,均 能够取得安全高效的效果 ,我国部分年产量超过 3 Mt 大采 高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及倾角条件的统计见表 1 。 近年来,我国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技术不断取得创新 成果,首先在 2 0 0 7年研发了最大高度为 6 . 3 m的大采高支 架,并在神东矿区采高为 6 m厚的煤层 中成功的进行了应 用。2 0 0 8年在神华集团万利一矿煤层平均厚度 4 . 8 m的条 件下,使用全套国产装备实现了年产原煤 1 0 1 5 . 5万 t ,工 作面回收率达9 3 . 6 %的好成绩。2 0 0 9年神华集团采用国产 7 . 2 m大采高支架与进 口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进行配套 ,在 补连塔 矿平均 厚度 7 . 5 9 m 的煤层 中,创 出 了年 产原 煤 1 2 0 7 . 4 3万 t 的好成绩,刷新了矿井、工作面两项厚煤层年 产世界纪录。2 0 1 1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套高度在 7 . 2 m 以 上的Z Y 1 8 8 0 0 / 3 6 / 8 0 D两柱掩护式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并与 MG 1 1 5 0 / 3 0 0 0一 WD电牵引采煤机配套。该支架的支撑高度 为 3 6 0 08 0 0 0 ra m,工作 阻力 1 8 8 0 0 k N,初撑力 1 2 3 6 4 k N, 支 护 强 度 1 . 3 8 MP a ,支 架 中 心 距 2 0 5 0 ram,立 柱 缸 径 5 0 0 mm,具有完善的多节护帮装置,如图 1 所示。 表 1 我国部分年产量超过3 Mt 的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强度、厚度、倾角条件 图 1 Z Y1 8 8 0 0 / 3 6 / 8 0 D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及护帮装置 近年来 ,我国在大采高开采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取得 了飞速进步 ,我 国万利一 矿应 用 的国产大 采高综 采成 套设 4 4 备与 国外 同类型先进设备 的技术对 比分析见表 2 ,一系列 的 数据表明,我国在大采高成套设备方面已达到 国际先进 水平 。 2 0 1 3年,晋煤集团金鼎公司采用 “ 割放联合” 的大采 高综采工艺,成功的实现了7 . 5 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 该开采工艺采用的新型小滚筒大采高 “ 8 G ”采煤机 ,其滚 筒直径仅有 2 m,前、后滚筒分别沿顶板和底板截割大采高 工作面煤壁的上、下煤体,同时让中部煤体靠重力及采动 的影响自然垮落。该工艺不仅降低了采煤机的截割功率, 还减少了煤壁片帮的发生 ,并将原煤的块煤率提高 2 0 %左 右。该工艺突破了我国 1 2 0万 t 以下大、中型矿井的厚煤层 由于技术经济原因难以应用大采高开采方法的难题。该工 艺方法在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厚煤层中,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2 . 2 大采高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 大采高综采 时 ,采空 区空 间因采 高大 而增 加 ,容 易造 2 0 1 4年第 1 0期 煤炭工程 成垮落的直接顶破碎矸石填不满采空区的状况,因此会在 基本顶下方出现一定 的空间。基本顶下沉断裂后 ,在靠近 直接顶附近的空间中很难形成 “ 砌体梁”结构,因此在基 本顶断裂回转的运动时将造成对下位岩层和工作面支架的 冲击载荷 ,同时在工作面前方的煤体中造成较高的集 中应 力 ,引起工作面强烈的矿压显现。造成了大采高工作面来 压更加强烈,极易产生煤壁片帮和局部冒顶的矿压显现规 律。为此 ,在大采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应该采取如下主要 的技术措施 表2 国产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与国外同类设备对比 1 初采高度的控制。为了有利于工作面设备安装,开 切眼高度一般尽量控制在 3 . 5 m以下 ,开切眼高度与初采高 度应该保持一致。工作面开采后应首先保持初采高度推进, 直到直接顶初次垮落后,再将采高逐渐加大至正常割煤高 度,不要提前加大采高 ,以免顶板断裂时,造成支架和煤 壁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2 加强煤壁片帮的防治。大采高工作面在采煤机割煤 后应及时带压移架 ,并及时打开护帮板支撑煤帮;通过作 业方式的优化,使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加快 ;可采用快硬膨 胀水泥尼龙绳或树脂及玻璃钢等可切割锚杆等对煤壁进行 加固,也可以采用聚氨酯等化学树脂注浆加固煤壁 ,使煤 体的自身强度得到加强 ;保持并提高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和 工作阻力,从而达到控制工作面顶板离层,减少顶板下沉 量和减轻煤壁片帮的目的;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俯斜开 采方式。 3 液压支架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开采时要严格控制 回采高度,尽量使支架顶梁直接支撑在煤层顶板上;当出 现冒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填充冒落空间,有效控制顶板, 防止在支架上方出现空顶现象;用千斤顶将工作面排头、 排尾的各三架支架进行联接和锚固,防止支架下滑与倾倒 当工作 面倾 角较 大时 ,在中部支架还要增设 防倒滑 千斤 顶 , 在工作面煤层倾角 l 0 。 时,应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一个支架设 置斜拉防倒滑千斤顶;工作面倾角较大时,应选择大采高 工作面的专用端头支架 ,该端头支架可以实现 自移、推输 送机机头和转载机的功能,同时要求其能够适应平巷断面 形状和支护形式的要求。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在工作面技术管理中,只要抓 住初采过渡时期的采高控制,煤壁片帮的防治,支架的防 倒防滑,就会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目标。 3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3 . 1 放顶煤 开采方法的特点及现状 放顶煤采煤法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 方法之一 ,目前在我国放顶煤和大采高开采已基本取代了 分层开采 ,仅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目前全国就有 2 0 0多个, 近年来我国部分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参数与产量统计见表 3 。 表 3 我 国部分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参数与产量统计 近十几年来 ,我国综放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在井型大、煤层厚、储量高、地质条件简单、煤层瓦 斯含量低、煤质中硬以下等有利于综放开采的条件下,综 放工作面单产和效益取得了大幅度增长。“ 十五”期间兖州 矿业集团兴隆庄煤矿通过 “ 6 0 0万 t 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 技术研究” ,创造了世界上综放开采单产、功效和采出率 3 项最高纪录 ,配套的全部 国产装备实现了工作面年产 6~ 8 M t 的纪 录。潞安 矿业集 团屯 留煤 矿采用 国产 Z F 7 0 0 0 / 1 9 . 5 / 3 8型液压支架 ,创造出工作面最高 日产 2 4 . 2 k t ,最高 月产 1 8 5 . 9 k t ,平均采出率达 9 0 %的好成绩。2 0 0 8年,平朔 安家岭二矿 3 0 0 m长的综放工作面创造了日产 5 4 . 1 k t ,月产 1 . 1 8 Mt ,年产 1 0 . 3 9 Mt ,回采 工效 4 5 0 W工 的综 放 记 录。 2 0 1 1 年大采高放顶煤支架在大同塔山矿三个月的工业性实 验中,工作面推进了 4 6 3 m,最高 日推进量 8 m,累计 出煤 2 . 7 3 8 M t ,最 高 日产 量达 到 3 9 . 4 k t ,具 有年 产千 万 吨的 能力。 另外,在部分矿井中,由于存在复杂地质条件或一些 难采厚煤层 ,例如,“ 三软” 、“ 大倾角” 、“ 较薄厚煤层” 、 “ 两硬” 、“ 高瓦斯” 、“ 特厚”等,也成功的应用了放顶煤 开采 。形成 了具 有 我 国特 色 的放顶煤 开采 典型 经验 ,几 乎 45 煤炭工程 2 0 1 4年第1 O 期 涵盖了我国厚煤层赋存现状的绝大部分煤层地质类型,同 时我国在解决放顶煤采出率、瓦斯、自燃、粉尘等问题方 面也取得了进展,使得放顶煤技术和设备渐趋成熟完善, 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 2 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大采高技术的快速发展,放顶煤开采技术在近 几年来利用了大采高和放顶煤开采技术的优点 ,在厚度 1 4 ~ 2 0 m的特厚煤层中成功的进行了大采高放顶煤开采。这 一 技术的应用使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采放比过大的问题得 到了解决,同时在顶煤冒放性与煤壁片帮这一对矛盾问题 上 ,也得到 了充分 的协调 。 2 0 0 8 2 0 0 9年平朔安家岭矿创工作面月产 1 3 0万 t 的 新记录;2 0 1 0年 9月,同煤集团在塔山矿 8 0 1 5工作面进行 大采高综放开采的工业性实验,机采高度为 4 . 0~ 4 . 3 m, 顶煤采出率达到8 4 %以上,实现了高产高效大采高综放开 采。Z Y 1 7 OO0 / 2 7 / 5 0 D型两柱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 如图 2所示 ,支架高度 2 7 0 05 0 0 0 m m,宽度 1 9 8 02 1 5 0 m m, 中心距 2 0 5 0 m m,支护强度 1 . 4 5 MP a ,初撑力 1 2 3 6 3 k N,工 作阻力 1 7 OO0 k N,推移步距 8 6 5 mm。 图 2 Z Y 1 7 O o o / 2 7 / 5 O D型两柱 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 mm 大采高放顶煤技术发展的核心是研制了两柱支撑掩护 式大采高放顶煤支架,与普遍采用的四柱支撑掩护式综放 支架相比,两柱大采高综放支架工作 中呈现出更好的增阻 状态,能够更好的发挥支架的支撑力,提高了支架的支撑 效率。某矿统计所得的两柱与四柱放顶煤支架工作末阻力 的阻力区间分布图如图 3所示,其 中两柱式支架的额定工 作阻力为 6 8 0 0 k N,四柱式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为 6 2 0 0 k N。 从图 3中可以看出,两柱式放顶煤支架的末阻力主要集中 在4 0 0 0 k N以上 ,其中大于额定工作阻力 8 0 % 5 4 0 0 k N 的 O ~ 2 O 2 0 4 0 4 0 6 0 6 O~ 8 0 ≥ 8 0 支架相对于额定工作阻力所占比例 图 3 两柱与 四柱式放顶煤支架 的阻力分 布对 比 占3 4 . 9 8 % ,而四柱式放顶煤支架 的末 阻力主要集 中在 3 2 0 0 k N左右 ,其中大于额定工作阻力 8 0 % 5 0 0 0 k N 的只 占 1 4 . 2 9 %。综合比较 ,两柱式放顶煤支架的循环末阻力平 均为5 3 5 6 k N,比四柱式放顶煤支架高出2 8 . 4 %,从 中可以 清楚的看出两柱式大采高放顶煤支架在发挥支护效率方面 具有优越性,两柱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已成功的在澳大利亚 综放工作面应用。 4 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合理选择 4 . 1 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 4 . 1 . 1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方法一般适用于以下条件① 煤层厚度 3 . 5~7 m,厚度变异系数小,设计采高应满足工 作面煤层的最大厚度 ,确保回采率达到要求;②煤层倾角 最好小于 1 2 。 ,最大不超过 2 0 。 ;煤层倾角过大时,工作面 大型设备将会产生下滑,造成推移困难 ,且在工作面推进 过程中设备受到阻力加大,造成移架推溜速度缓慢;③地 质构造简单,煤层顶底板稳定,顶板应有一定强度 ,不会 因顶板破碎造成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煤层底板不宜过软, 防止重型支架及输送机的推移困难;④煤质较硬有一定强 度 厂 值最好大于 1 . 5 ,煤层稳定性好 ,煤壁片帮可以得到 有效控制;⑤矿井生产能力大的大型矿井 ,辅助运输及提 升条件能够满足重型支架的运送要求。 总之,厚煤层 中当煤层埋藏较浅、倾角小、强度大、 节理裂隙不发育时,宜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4 . 1 . 2 放顶煤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 放顶煤采煤方法的适用条件 ①煤层厚度为 51 0 m最 佳 ,上限一般为 1 2~1 4 m,采用大采高综放开采时,上限 最大可达 2 1 m;②煤层的坚固性系数 值 在不采取任何顶 煤弱化技术的条件下 ,一般应不大于2 . 5 ,否则需先将顶煤 进行弱化 ;采用大采高放顶煤的煤层硬度系数可随割煤高 度的增加而适当提高,同时为防片帮_厂 值最低不得小于 1 ; ③开采煤层的赋存深度应大于 1 0 0 m,当煤层的节理裂隙发 育程度差时,煤层的埋深还应该有所增加;④顶煤中含有 硬夹矸的厚度最好不要超过 0 . 4 m,同时,多层夹矸的总厚 度所占比例应不超过 1 5 %的煤层厚度;⑤直接顶板应保持 一 定的厚度,可随顶煤放出而下落,垮落矸石的松散高度 起码能够大于工作面的割煤高度;⑥对于 自然发火期短、 瓦斯涌出量大、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的煤层 ,要采取相应的 措施后才能采用放顶煤采煤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采放 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的煤层,以 及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区域,禁止使用放顶煤开采; 如果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 ,煤层倾角应小于3 0 。 。 4 . 1 . 3 分层开采的适用条件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厚煤层放顶煤及大采高 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厚煤层开采 中原来广泛应用 的倾 斜分层开采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近年来,在部分赋存有 ∞ 如 加 m O 窖皿 姐 2 0 1 4年第 1 0 期 煤炭工程 特厚煤层的矿井 中,也出现了分层放顶煤或分层大采高进 行开采的情况。 目前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倾斜分层开采方法的适用条 件如下 凡是不具备大采高或综放开采条件的厚煤层,均 可以考虑选择分层开采工艺。对于中小型矿井、瓦斯涌出 量较大、煤层稳定性差、地面需要缓慢下沉的 “ 三下”矿 井,应该首先考虑选择分层开采方法。在坚硬煤层,其厚 度超过 7 m,可考虑采用大采高分层开采;在中硬以下特厚 大于 1 4 m 可考虑采用大采高放顶煤分层开采。 4 . 2 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 厚煤层分层开采方法在我国经长期使用具有技术成熟、 经验丰富的优点,但其存在着铺设人工假顶困难和巷道掘 进率高,生产组织较复杂用人多 ,采下分层时容易造成煤 层 自然发火。因此与厚煤层分层开采相比,大采高一次采 全厚开采的工作 面产量和效率明显高于分层开采;同时, 回采巷道的掘进率也 比分层开采减少一半以上 ;另外 ,不 用铺设人工假顶,减少了工作面的搬迁次数和费用。但是, 大采高工作面的设备投资和巷道断面要求比分层开采高。 厚煤层分层开采与放顶煤开采相 比,具有采出率高的 优点。但是当采高增加到一定高度后,液压支架、采煤机 和输送机的重量都将较大,增加了装备搬运和安装的困难。 同时,对于开采过程 中防治煤壁片帮和采取设备的防倒、 防滑措施等也增加了一定难度,而放顶煤开采的采高容易 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了在分层开采采高较大时带来的难题。 煤层厚度和煤层强度与厚煤层开采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如 图 4所示 。 煤层坚固性系数/ 图 4 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 选择厚煤层开采的采煤方法应该首先根据具体煤层开 采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在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的条件下,对于瓦斯不大和通过抽放瓦斯可以满足生产安 全的需要,煤层硬度不大、厚度在 4~1 4 m,最好优先采用 放顶煤开采方法。对于厚度在 3 . 57 m的煤层、当其硬度 较大 1 . 5 、煤层倾角不大的煤层 ,可 以选择采用大采 高开采,以利于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对 于煤层厚度超过 7 m,其煤层 自身强度又较高,可考虑选择分层大采高开采; 对于一些特厚煤层 ,其厚度在 1 0~1 4 m以上 ,甚至达到 3 0~5 0 m时,可以考虑综合选用上述几种开采方法的组合, 例如采用分层大采高、分层放顶煤或大采高放顶煤等进行 采煤方法的合理的选择。 5结语 近年来,厚煤层开采技术在我 国得到了飞速 的发展, 产量和效率屡创世界纪录,目前厚煤层大采高和放顶煤开 采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厚煤层开采技术 目前在 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采高开采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 选取 ,工作面端头支护与顶板控制技术等问题 ;放顶煤开 采提高顶煤的回收率 ,采空区瓦斯的处理等问题 ,均需要 进行深入 系统的研究和解决 。 任何一种采煤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根据我国煤层 地质赋存条件各异的情况,对于厚煤层 的三种开采方法, 在应用前均应该认真地进行技术经济 比较分析。开采方法 的比较选择程序在厚煤层开采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要环节 。 厚煤层采煤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我 国厚煤层开采矿井 提供了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的基础。同时,对这些 矿井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厚煤层开采技术研 究的不断深入 ,厚煤层采煤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将更加完善 和成熟。 参考文献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孟宪锐。李建民.现代放顶煤开采理论与实用技术 [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1 . 王家臣 ,仲淑桓.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 的关 键问题 [ J ] .中 国科 技 论 文 在 线 ,2 0 0 8,3 1 1 8 2 9 8 3 2. 天地科 技采 矿技术研究所 .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 新发展 [ c ]/ / 综放开采 3 O 周年科技论文集.北京煤炭 工业 出版社 ,2 0 1 2 . 尹希 文 ,闫少宏 ,安宇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特征分析 与应用 [ J ] .采矿 与安全 工程学报 ,2 0 0 8 ,2 5 2 2 2 2 2 2 5 . 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局.关 于修改 煤 矿安全 规程 第 6 8条和第 1 5 8条的决定 [ z ] . 孟宪锐 ,温星 星,董 明磊.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与发 展现状 [ C]/ / 煤炭 开采新 理论与 新技术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 出版社 ,2 0 1 2 . 责任编辑郭继圣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