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对泉的影响(1).pdf
第 2 2卷 1 期 2 0 1 0年 1月 中国煤炭地质 C0AL GE0LoGY 0F CHⅡ A V0 1 . 22 No . 1 J a n . 2 0 0 9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4 - 1 8 0 3 . 2 01 0 .0 1 .O 7 文章编号 1 6 7 4 1 8 0 3 2 0 1 0 0 1 0 0 3 2 0 5 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对泉的影响 马雄德 , 王文科 , 范立民 , 杨泽元 , 朱蕾 1 . 长 安 大学 环 境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陕 西 西安7 1 0 0 5 4; 2 . 陕西 省 煤 炭地 质 测 量 技 术 中心 . 陕西 西 安71 0 0 0 1 摘要 陕 J 匕 榆 神 府 矿 区 地处 毛乌 素 沙 漠 和黄 土 丘 陵 两大 结 构 系 统接 壤 地 带 , 是 典 型 的生 态 脆 弱 带 。 矿 区沙 漠 区 多有 泉水出露 , 泉的分布对陕北煤炭基地供水 , 维持矿 区生态环境及揭示矿区水文地 质条件变化 . 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 采煤后典型泉域地下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 将矿区煤炭开采对泉的影响分为四级 强烈影响 、 较强影响 、 中等 影响和轻微影响 , 并从采煤后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 、 地下水流场变化和地下水 位变化三个方 面探讨了煤炭开采对 泉的影响机理 , 提 出了在保 护生态水位条件下科学采煤思路 关键 词 泉 ; 分布特征; 煤炭 开采 ; 影 响程度 ; 影响机理 生态脆弱矿区 中 图 分类 号 P 6 4 1 . 7 文 献标 识 码 A Coa l M i n i n g I mpa c t i ng on S pr i n g s i n Ec o l og i c a l l y Fr a g i l e M i ni ng Ar e a Ma Xi o n g d e .W a n g W e n k e .Fa n Li mi n .Ya ng Ze y ua n a n d Z hu Le i 1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a n g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 S h a a n x i 7 1 0 0 5 4 ; 2 .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i a 1 C o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i n g F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e n t e r , X i a n , S h a a n x i 7 1 0 0 0 1 Ab s t r a c t T h e Y u l i n S h e n mu F u g u mi n i n g a r e a i n t h e n o r t h e ru S h a a n x i i s l o c a t e d a t b o r d e rin g a r e a b e t w e e n t h e Mu Us d e s e r t a n d l o es s hi l l s t wo s t r u c t u r a l s y s t e ms .a nd i s a t y p i c a l e c o l o g i c al l y fra g i l e z o ne .Ma n y s p ring s a r i s e i n d e s e rt a r e a o f t h e mi ni n g a r e a a n d pl a y a n e x t r e me l y v i t a l r o l e i n n o r t he r n Sh a a n x i c o a l ba s e wa t e r s up pl y ,ho l d o u t mi n i ng a r e a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t a nd mo n i t o ring v a r i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o f t y p i c a l s p r i n g c o mp l e x u n d e r g r o u n d r u n o ff a mo u n t c h a n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d u ri n g a n d“a f t e r mi n i n g d i v i d e d t h e c o a l mi n i n g i mp a c t i n g e x t e n t o n s p r i n g s i n t o f o u r g r a d e s s t r o n g , r a t h e r s t r o n g , me d i u m a n d s l i g h t ,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i mp a c t i n g me c h a ni s m f r o m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mo v e men t a nd de f o r ma t i o n pa t t e r n,g r o u nd wa t e r fl o w fie l d v a ria t i o n a nd g r o u n d w a t e r l e v e l v a ri a t i o n t h r e e a s p e c t s , p u t f o r w a r d s c i e n t i fi c mi n i n g t h i n k i n g t o ma i n t a i n g r o u n d w a t e r l e v e l t a l l y wi t h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 Ke y wo r d s s p ri n g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e a t u r e s ; c o a l mi n i n g ; i mp a c t i n g e x t e n t ; i mp a c t i n g me c h a n i s m; e c o l o g i c a l l y f r a g i l e mi n i n g a r e a 0 前 言 榆神府矿区煤炭储量大 、 开采条件简单 . 是我 国重要 的优质 动力煤 和 出 口煤基 地 。然 而矿 区地处 毛乌素沙漠与黄 土高原过渡地带 , 干旱少雨 , 水资 源 贫乏 , 植 被稀 疏 , 生 态环境 脆弱 。区 内具 有供水 意 义 的地 下水 赋存 在 萨拉 乌 苏组 和烧 变 岩含 水 层 中 , 并 往 往 在 沙漠 与 黄 土 粱 峁 、 黄 土 粱 岗交界 处 、 沟 谷 的沟 脑 及 沟侧 部 位 出露 并 形 成 泉f l _ , 单 泉流 量 最 大 可 达 2 1 4 9 5 m3 / s 袁 家 沟泉 。 武选 民 1 9 9 8 [ 1 1 、 寇贵德 2 0 0 3 [ 2 / 等对榆神府矿 区泉 的 分 布 、 水 文 地 质特 征 、 开 发 利用 方 式 和 保 护 对策进行了分析 . 指 出了榆神府矿 区泉存在的生态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 0 4 7 2 1 3 1 ,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 目 G1 9 9 9 0 4 3 6 0 6 , 陕西省软科学计 划 2 0 0 8 K R 5 8 。 作者简介 马雄德 1 9 7 9 一 , 男 , 青海互助县人 , 博士研究 生, 二 I 程师 , 从事水文地质研究T作。 收 稿 日期 2 0 0 9 1 1 1 6 责 任 编 辑 . 樊小 舟 意 义及 其与 煤炭 开 采 的正负 关 系 。然 而 , 受 特 殊 的 地质 及 水文 地质 条件 的控 制 . 区 内煤 炭 资 源开 发 已 经诱 发 了一 系列 水 文生 态负 效应 1] 】 , 如 地 面变形 、 植 被破坏 、 土地沙化 、 水资源枯竭 、 泉流量衰减 以及水 污 染 等14 1 , 其 中 以 萨拉 乌 苏 组含 水 层 的破 坏最 为严 重 , 区内诸 泉也受 到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如 大柳塔 矿 区第 四系地 下 水位 近 年下 降 了 1 0 ~ 1 2 m,萨拉 乌苏 组 含 水层 已 基本 被 疏 干 窟野 河 较 大 支 流母 河 沟 采 前 月均 流量 为 0 . 5 x 1 0 m 3 / d , 、 双 沟 采 前月 均 流 量为 0 . 7 3 x l O 4 m 3 / d 、 王渠 、 三不拉沟等从 1 9 9 7年以 来 陆续 干涸 , 窟野 河 从 2 0 0 0年起 出现 断流[ 5 1 。鉴 于 此 , 王双 明 、 范 立 民[6 , 7 1 2 0 0 3 , 2 0 0 5 从 煤 炭 资源 开采 和水资源保护的辩证 关系出发 , 率 先提 出了“ 保水 采煤” 的新理念 , 即通过适 当的途径 , 因地制宜地实 现陕北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炭资源开采 的 “ 双赢 ” 。田山岗等 2 0 0 8 t 8 / 对包括本研究区在内的 晋陕蒙 煤炭 开发提 出 了战略思路 。这些 都为指 导榆 神府矿 区“ 水资源一生态环境一煤炭资源 ” 可持续 1 期 马雄德 . 等 生态脆弱矿 区采煤对泉的影响 3 3 发展 提供 了科学 依据 ,也 为 区内煤炭 开采 条件下 泉 的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 , 地矿、 煤炭等部门围 绕着 陕北榆 神府 矿 区水 资源 可持续 供 给和提 升煤 炭 开 采 效 率两 个 核 心 问 题 在 陕 北 地 区做 了 大 量 的 工 作 , 并在典型矿 区 大柳塔等 开展了开采引起 的水 工环问题的相关研究 ,为指导该地 区煤炭资源进一 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 , 由于开采条件的复杂 性加 之研究 深度不 够 ,目前 矿 区内煤炭 开采 对泉 的 影响过 程及 机理 尚不 明确 , 开 采沉 陷 、 地 下水 资源 破 坏、 泉流量衰减仍在继续。 本文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开 采后典 型泉域 地下 径流量 的变化特 征 ,并 从 煤炭 开 采后上覆 岩层 移动 变形规 律 、地下 水流场 变 化和地 下水位 变化等 三个 方面探 讨 了煤 炭 开采对 泉 的影响 过程和机 理 。 1 泉的分布特征及作 用 1 . 1泉 的分布特 征 榆神 矿 区泉 群大 多分 布在毛 乌素 沙漠 与黄 土梁 峁黄 土梁 岗交界 处 的沟谷 、沟 脑部 位 ,呈 E N S W 方 向展 布 , 大体上 为一 条带状 。 泉水 出露 的 冲沟上游 均 有大 小不 同的沙 漠滩 地分 布 , 多呈 椭 圆状 、 碟状 . 滩地地 形起 伏不 大 , 并 在泉水 分布 的一侧 形 成开 口. 冲沟切 割 了滩 地堆 积物 或煤层 自燃 破碎 带 .滩地堆 积物 以第 四系上 更新 统 萨拉 乌 苏 组 冲湖 积 沙 为主 . 其次为现代风积沙 ,萨拉乌苏组和烧变岩是该 区主 要 的含水 层 , 由此可 以将 泉分 为两种 类型 . 一是 出露 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与下覆隔水层的接触带 如母 河沟 , 另一类出露于烧变岩 如彩兔沟 。从水力特 征来 看 , 诸 泉并 不处 于一个 统一 的水 文地质 单元 , 而 是有 各 自的补给 、 径 流 、 排 泄系统 。 1 _ 2泉的作 用 陕北地区浅层地下水大多赋存在侏罗系煤系地 层之上 的萨拉 乌苏 组含 水层 中 ,从 垂 向来 看 ,煤 在 下 , 水 在上 . 从 而形 成经 济发 达区一 能源 开发 区一水 资源相 对丰 富区一 生态 环境脆 弱 区 四位一 体 的空 间 格局 王文科 , 2 0 0 6 , 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 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 , 泉的存在对 区内煤炭 资源开 采 、维 系泉 域生 态系统 功能 和 了解 流域 水 文 地 质条件 变化 等有 至关重 要 的作 用 。 1 _ 2 _ 1提 供供水 水源 神北矿 区 目前 已经初步形 成了 5 0 Mt / a的生产 能力 , 榆神矿区的建设规模初步确定为 5 0 . 4 Mt / a . 后 期将 达 到 l O O Mt / a .同时配 套 建设 大 型 坑 15火 电厂 和其他工业体 系如煤炭液化生产线等。 据初步测算 , 神府矿区开发初期需水量为 1 9 x l O 4 m 3 / d ,后期将达 到 5 0 x l O n m3 / d 。 在矿区开发过程中, 本着就近取水的 原则 , 应该充分利用矿区附近的泉水资源嗍 , 采取积 极 措施 , 保 护 地下 水 资源 。研 究表 明[ 8 1 , 秃尾 河 流域 和 窟 野 河 流 域 的 彩兔 沟 等 泉域 水 源 地 可 开采 量 约 5 9 . 0 3 x 1 0 4 m3 / d . 基本 可 以满足矿 区 开发的 初期用 水 。 1 _ 2 . 2维 系表生 生态环 境 本 区植被 稀疏 , 生态 环境 脆弱 o t 。 研 究查 明 , 本 区内的 灌木 沙柳 、 沙蒿 、 柠条 和花 棒 集 中分 布在壕 掌 地 、 平 坦 沙 地 、 平 缓 沙 梁 沙 丘 , 草 本 植 物 沙 生 禾 草1 广泛 分布 于 全 区 , 在 正 常降 水 4 0 0 m m 或不 太严 重 的干 旱 条 件 下 , 都 能 维 持 其正 常 生 长⋯ 1 。而乔 木 小 叶杨 、 旱 柳 主 要 分布 存河 谷 两 岸滩 地 、 沟谷 , 是 泉域 生态 系统 的优势 植物 ,其 生长 对泉水 的依赖 很 大 如双 沟泉l 5 l沟长 5 . 6 k m , 上游 有水 地 约 2 7 h m 和 大片 的杨 树 、 果 园等乔 木 。 1 9 9 3年开 始开 采 该泉 域 范 围内 的煤层 , 1 9 9 7年泉 眼干 枯 , 泉水 断 流 , 杨树 大 面积枯死 , 水地变为旱地。 又如母河沟泉因地下采煤 于 2 0 0 3年 断 流 , 生 长在 沟谷 的旱 柳 出现 衰 败 、 枯 梢 和 死 亡 现 象 , 死 亡率 达 到 6 0 %以上 死 亡 珠 数 占总 株 数 的 比例 由于泉水 流量 衰减 或断 流 , 泉域生态 系统 呈退 化趋 势 。 1 _ 2 . 3反映流 域水 文地 质条 件的 变化 出露于沟 脑接 受上 更新 统萨 拉乌苏 组含 水层补 给 的泉 水 .实 际上 就是 所在 泉域地 下水 的天然 排泄 量 ,并在 长期 的补 给和排 泄过 程 中形成 了一定 的动 态平 衡 ,这 使 泉 口以上 沙漠滩地 之 含水层 中的地下 水位 始终 维持 在一定 埋深 水平 ,并 维系着 泉域 生态 系统 的发展 和演 化 。因此 , 采动 引起 的含水 层结 构 , 地下水位 , 地下水的径流 、 排泄条件等的变化都将引 起 泉水 流量 的 变化 ,因此 可 以通 过 泉水流 量 的变 化 对 其做 出预测 和判断 。 以母 河沟 和双 沟泉域 为例 , 母 河 沟 和 双 沟 泉 于 2 0 0 5年 以来 相 继 断 流 , 2 0 0 9年 7 月 调查 , 仍然 处 于断流 状态 , 这 是 由于采 煤 产生 的导 水 裂 隙带 使含 潜水 含水 层结构 遭 到破坏 ,原来 以水 平径 流 为主 的萨托 乌苏组 潜水 ,变 为沿 导水 裂隙 的 垂 向渗漏 ,并转 化 为矿坑 废水 被废 弃地 下水资 源量 减少 , 使地 下水 位大 幅下 降所致 。 2 煤炭 开采对泉的影响机理分析 2 . 1煤炭 开采对 泉 的影 响 随着煤 层 的开采 ,煤层 上 覆岩层 不 断 向上发 生 冒落 , 并 形成 冒落 带和 裂 隙带 , 使 含水层 结 构和地 下 水径流 、 排泄条件发生根本的变化。 第四系松散层潜 水 由水 平径 流 、 排 泄为 主将转 化 为垂直 渗漏 为主 , 地 下 水位 大幅 度降低 , 对 泉流量 产 生很大 的影 响 。 受 煤 层上覆岩层组合以及开采条件等因素的控制 ,煤层 开 采对 泉的影 响程度 有 很大 的差异 。本 次研究 以地 下径流模数变化率为基础,将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对 泉的影响分程度为 4个级别 表 1 。 3 4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第2 2 卷 表 1 煤炭开采后地下径流模数变化分级表 Ta b l e 1 Gr o u nd wa t e r r un o ff mo du l u s v a r i a t i o n g r a di n g d u r i n g a n d a f t e r c o a l mi m n g 2 . 1 . 1强 烈影响 . 泉水 断流 主要为母 河沟 图 1 、 双沟 图 2 。母河 沟泉域 是一个完整的第四系地下水流含水盆地,萨拉乌苏 组是泉域唯一的含水岩层 , 泉域汇水面积 1 4 . 2 5 k m2 . 泉平 均 流量 为 0 . 5 9 6 x 1 0 4 m3 / d , 分 布 在大 柳塔 矿 。大 柳塔矿 地质结 构简 单 , 采 用长壁 式综合 机械 化采煤 . 年 均 产 量 8 一 l O Mt , 2 0 0 3年 达 1 1 . 3 Mt 。矿 区开 发初 期 ,一直 以母 河 沟 泉域地 下 水 为矿 区的供 水水 源 。 1 9 9 6年后 ,该 泉 域 地 下 水 含 水 层 水 位 不 断下 降 , 1 9 9 7年探 测 的地 下水 位 已下降 到基 岩面 附近 . 表 明 萨拉乌苏组地下水 已被基本疏干, 主泉口已断流 . 母 河沟泉流量也不断减少 , 2 0 0 6年 8月测得流量为 0 , 泉水衰 减达 9 0 %以上 图 1 。 0 0 . 0 . ∞ 删 0 . 臻 0. 0 O 一 0. 0 . 嘲 斌0 0 . 图 1 母 河 沟流 量 动 态 曲线 图 Fi g ur e 1 Dy na m i c flo w o f M u h e g o u s p rin g 观测期 1 观测期2 观测期3 观测期4 图 2 双 钩 泉 流 量 动态 曲线 图 F i gu r e 2 Dy na mi c flo w o f S h ua n g g o u s p r i n g 此外 ,密集 分布在 矿 区内开采规 模各异 的小煤 矿对泉的影响也十分严重l l 2 1 。 由于其面积广 . 数量多 4 0 0多座 , 且多数位于贫水区, 虽然矿井排水量不 大 。 但对砂层 、 黄土层 、 砂岩等裂隙潜水影响尤其严 重 , 往往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 , 使众多小泉消失。据 张 大 民 2 0 0 6 等 人 的研 究 , 2 0 0 6年 与 1 9 8 8年相 比 较 。 原 张家 沟 、 海 湾井 田泉 点数 量 减 少 8 8 . 7 %。 泉流 量减 少 9 5 . 7 %, 并 有 四条支 沟干涸 。 2 . 1 . 2较 强影 响 。 泉流量 衰减较 大 典 型泉 为哈拉 沟 。 哈拉沟位 于哈拉 沟矿 区 , 该矿 建矿 初期 为房 柱式 开采 , 2 0 0 2年后 逐 渐 向长壁 式过 渡 . 目前 已建 成“ 百人 千万 吨级 ” 矿井 第 四系河 谷 冲 积层 为主要 含水层 , 富水 性 中等到强 。 开采前 哈拉 沟 泉流量为 0 . 1 2 1 1 1 1 3 / S , 由于区内煤层埋藏浅 。 开采规 模 较大 ,上覆 含水层 受采 动影 响较大 ,流量迅 速降 低 , 2 0 0 6年实测 流量 为 0 . 0 4 4 m3 / s , 减少 了 6 3 . 7 8 %。 2 . 1 . 3 中等 影响 。 泉流量 比较稳 定 采煤对敏盖兔沟 、 砂沟 、 柳根沟的影响中等。分 别 属 于大海 则矿 区 、 瓷窑 湾矿 区和石圪 台矿 区 . 受地 形 、 地 貌及基 地构造 的制 约 , 三个 矿 区含水层 富水性 较 低 。 由于 采矿规 模较小 , 均采 用房柱 式开采 。 因此 开采造 成 的覆 岩破坏 较小 . 泉水 流量衰 减较小 . 地下 径流模数 变 化率为 3 0 %~ 6 0 %。 2 . 1 . 4轻微 影响 . 泉流量 保持不 变 饮马泉 、 须眉沟以及秃尾河的支沟 如彩兔沟 等属 于此种类 型 。 饮 马泉是 神东 公司 的供水水 源地 , 由于 水源 保护 区的建 立 以及 水源 治 理工 程 的实 施 , 使其流量基本稳定。须眉沟以及彩兔沟位于未开采 区 , 因 此 , 泉 流量 基 本保 持 不 变 图 3 , 地 下 径 流模 数变化 率 3 0 %。 2 . 2煤 炭开 采对 泉的影 响机理 在 天然状 态下 ,一个 泉域 即构成 一个完整 的水 文地质 单元 .在地下 水径 流和储 水条件 不变 的情况 下 , 或 者在地 貌 、 植被 、 构 造等条 件不变 的情况 下 , 泉 水 流量 的变化 受控 于补 给量 的变化 .补给量增 I I I I 泉流量 增加 , 反之亦 然 。 1 0 l 1 1 2 1 2 3 4 5 6 7 8 9 1 0 l l 1 2 l 2 3 4 5 6 2 0 0 0 2 0 0l 2 0 0 2 时 间/ 月 图 3 彩兔沟流量动态曲线 据李 连娟 F i g u r e 3 D y n a mi c fl o w o f C a i t u g o u s p r i n g a f t e r L i L i a n j u a n l 期 马雄德 , 等 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对泉的影响 3 5 当采空 区形成 以后 ,采场 周 围岩体将 产生新 的 应力分 布 , 使 煤层 上 覆岩 体 产生 变形 、 移 位 和破 断 , 形 成 冒落带 和裂 隙带 。 通 常情况 下 , 潜水含 水层 与采 空区之 间有 隔水岩层 存在 , 二 者并无 水力 联系 , 伴 随 着 冒裂带 的形 成 ,煤 层顶 板岩层 增加 大量 的垂 直张 裂隙, 并逐渐导通上部潜水含水层 , 含水岩体产生孔 隙水压力释放 , 使含水层的渗流状态发生改变 , 从而 使地下水位降低 , 泉流量衰减 , 甚至干枯 。 2 - 2 l 1覆岩 移动 变形 与破坏 随着工作 面的推进 , 当采 空 区达到一 定 尺寸 时 , 采空 区上方 岩体 的主应 力分 布将 发生变 化 ,并 出现 拉应力 、压应 力集 中及 压应力 降低 等应 力传递 转 移 等 , 煤层 上覆 岩体 随 即发生 冒落 , 并 随着 工作 面的推 进不 断 向上发 展 , 呈 现一 定 的规律性 。 图 4是 大柳塔 矿区某 工作面 随着 工作 面推进 煤层 上覆 岩层移 动动 态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从 图上可以看出, 随着 采 动工作 面 的推进 ,上覆 岩层破 断过 程 的总体趋 势 是 由下 而上逐 步 发展 的_ 1 2 I 图 4 a ~ f 。在 工作 面推 进 过程 中 .直接暴 露于 采空 区的上 覆岩层 不再 受到 下 部煤层的支撑作用 , 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 沉 降、 离层 。 当工作 面推进 到 3 5 m 时 , 直接 顶发 生 冒顶 。 当 工作面推进到 4 5 m时 图 4 b , 工作面推进距离再次 达到 老顶岩 梁 的极 限跨 度 , 老 顶发 生垮 落 图 4 d 1 。 这 时 , 虽然 随着 开采 的逐步进 行 , 采动 裂隙 由下往 上在 不 断 发 展 , 但 破 坏岩 层 冒 落带 与裂 隙带 高 度 没 有 达 到含水 层高度 , 没 有为地 下水 渗漏创 造导 水通 道 , 含水层水只是在岩层 内部缓慢渗透。当工作面推进 到 7 5 m 时 图 4 f 1 , 覆 岩破 坏 高度 深入 含水 层 , 开挖 引 起的采动裂隙形成地下导水通道 .地下水势必沿着 此通 道流入 采空 区 , 使 地下水 位 大幅下 降 , 地 下水 流 场发 生变化 。 矿井 涌水量 增加 1 。 2 . 2 - 2地下水 位 的变化 在煤层浅埋 区 , 煤炭开采产 生的 冒裂带极 易穿过 . 一 - 霪 罄z 鬻甏 强a 鬣嚣 毫_ | 曩 萋 一 a 释 | 糯 擐 爨 鬈} |鼹 顶板基岩导通含水 层 , 甚至 直达地表形成 地 面变形 破 坏 地面沉降 、 地裂缝 、 地表塌陷等 。其结果是 一方 面煤 层上覆含水层 中地下水 大量涌入矿 坑 , 造成井 下 突水事故 。 另 一方面 , 造成大量水 资源浪费 , 破坏矿 区 水环境 。二者共同反映在地下水水位降低上㈣。 在 冒落 带及导 水 裂隙较 发育且 松散 层富水 性较 强 的地 区 , 地 下水位 主要 反 映为持续 下 降 , 并形 成 下 降漏斗 , 导致泉流量衰减 ; 在胃裂带较发育且松散层 富水 性较差 的地段 ,地下 水位 主要 反映 为含水 层被 疏干或降至基岩顶板 , 引起水井干涸 , 泉水断流。 2 . 2 . 3地 下水 流场变 化 煤 层开 采过 程 中 ,地下 水 流场改 变 主要 发 生在 在两 个时 期I 1 5 ] , 一是 实施 疏水 降压 工 程时 , 采 区地 下 水 的天然流场将形成以疏水降压孔为中心的降落漏 斗 , 形 成新 的瞬 时 流 场 图 5 b ; 一 是 随着 工 作 面 推 进 , 采空区煤层上覆岩层发生 冒裂 , 当导水裂隙带导 通含水层时 . 疏水降压形成的瞬时流场又被打破 , 形 成以工作面为降落中心的新的流场 , 而且 , 随着 回采 工作 面 的推进 , 地下 水流 场不 断发 生变化 图 5 c 。 以大柳塔井 田 2 0 1 工 作面为例 , 该工作 面上部含 水层为第四系萨拉乌苏组 , 属母河沟泉域 , 沙层厚度 2 0 5 0 m。 含水 层 厚 0 ~ 3 0 m, 富水 性 中 等至 强 , 是矿 区 有供水意 义的水 源地之一 。疏放水前 。 地下水 以母河 沟泉为排泄点 , 受基岩面形态控制 , 由东、 南 、 北 3个 方向向古冲沟区运移汇集 图 S a 。由于实施切眼部位 的疏降水工程, 增加了地下水的排泄点 疏放水钻孔 , 在疏 降水工程接近尾声 时 , 地下 水流场发 生了显著变 化 ,地下 水除 一部 分继续 沿 原流场 向母河 沟排 泄 以 外 . 其余部分在疏水孑 L 周围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降落 漏斗 , 排 泄方 式变成母河 沟泉和泄水矿井 图 5 b 。随 着工作面 回采推进 , 采空区覆岩 冒裂 , 导水裂隙导通 松散含水层 , 地下水 的排泄方 式变为母 河沟和矿 坑排 水 。 使原流场状态又一次被打破 , 形成以采空 区和母 图 4 煤 层 开 采 后 覆岩 变形 移 动 过 程 图 F i g u r e 4 Ov e r l y i n g r o c k d e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m o v e m e nt c o u r s e du r i n g a n d a f t e r c o a l m i n i ng 3 6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第2 2 卷 a b a 初始流场; b 疏水工程结束后流场 ; c 采煤结束后流场 图 5 地 下 水 流场 变 化 图 Fi g u r e 5 G r o u n dwa t e r flo w fie l d v ar i a t i o n 河沟泉为排泄对象的新的流场分布 -1 5 o 3 结 论 ①榆 神府 矿 区地处毛 乌素沙 漠和黄 土丘 陵两大 结 构系统 接壤地 带 , 属生态 过渡带 , 也是 典型 的生态 脆弱带。 泉的分布和存在对陕北煤炭基地供水 , 维持 矿 区生 态环境 和揭 示矿 区水文地 质条件 变化 .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 。 ②在 矿 区开发 和建 设 初期 ,由 于忽 视 了生 态环 境 的脆弱 性 和水 资 源的重要 性 ,引起 了诸 多泉 流量 下降甚 至断 流1 1 6 , 1 。受地质 、 水 文地质 条件 以及 开采 条件 的控 制 ,煤 炭 资源开 采对泉 的影 响程度不 尽相 同, 根据泉域地下径流的变化率 , 陕北矿区煤炭开采 对泉 的影 响可 以分 为 4个 等级 , 即强烈 影响 区 、 较强 影响区、 中等影响区和轻微影响区 ③虽然煤炭资源开发对泉的作用 过程 十分复 杂, 但这可归结为采煤造成含水层结构破坏 进而使 地 下 水 补 排 平衡 状 态 发 生 改 变并 造 成 地 下水 位 下 降, 最终使泉水断流, 生态环境发生退化 。 ④陕北毛乌素沙漠前缘地带泉分布多,也是陕 北、 神东两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主采区, 保护泉的 存在和流量稳定 , 不仅涉及到生态安全 , 也是建设绿 色矿 区l 】 。 - 2 0 ] 、 促进 矿 区和谐 所要 求 的 。 因此 . 应加 强 煤 炭 工业 规 划I 旧, 科 学选 择 采 煤 区域 和 采 煤方 法I 5 l , 保证 采煤 对泉 的影响 降低 到最小程 度 。 参考文献 【 1 ] 武选 民, 杨六岗. 陕北毛乌素沙漠南 缘泉水分布特 征及形成条件 [ J 1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 9 9 8 , 2 5 1 2 3 2 6 . 【 2 J 寇贵德 . 榆神府矿 区大泉形成 的水文地 质条件及保 护[ J J _ 陕西煤 炭 , 2 0 0 3 , 2 2 3 1 4 1 6 . [ 3 】张发 旺, 周俊业, 侯新伟 , 等. 神府矿区煤炭 开发面临的地质生态环 C 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地球学报 , 2 0 0 2 , 3 5 9 6 4 . [ 4 ] 王双明. 煤 田地 质与可持续发 展研究【 M1 .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 出版 礼 . 2 0 0 3. [ 5 ] 范立 民.论陕北煤 炭资源 的适度开 发问题 [ J J .中国煤 田地质 , 2 0 0 4, l 6 2 1 3 . 【 6 ] 范立民.论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中的水 资源问题【 J ] . 国土资源科 技管理 , 2 0 0 5 , 2 2 5 1 7 - 2 1 [ 7 】 范立 民. 论保水采煤 问题『 J J l煤 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5 , 3 3 5 5 0 5 3 . [ 8 ]田山岗, 尚冠 雄 , 李季三 , 王永 康. 晋陕蒙 煤炭开发战略研究一 中 国区域煤炭开发 战略之新探索I J 1. 中国煤炭地质 , 2 0 0 8 , 2 0 3 1 一 l 5 . f 9 1 杨泽元 , 王文科 , 黄金廷 , 段磊. 陕北 风沙滩地 区生态安全地下水 位埋深研究 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0 6 , 3 4 8 6 7 - 7 4 . 【 1 0 ] 王双明 , 黄庆享 , 范立民 , 杨泽 元 , 王文科 , 申涛. 生态脆弱 区生态 水位保护的采煤方法规划f M] / / 孟宪来. 中国地 质学会 2 0 0 9年学术年 会 论 文 摘 要 汇编 北 京 中 国 大地 出版 社 , 2 0 0 9 2 6 7 2 6 9 . [ 1 l 1 侯庆春 , 汗有科 , 杨光等. 神府一 东胜煤 田开发对植被的影 响调查 【 J I .水土保持研究 , 1 9 9 4 , 1 2 1 2 7 1 3 7 . [ 1 2 】白喜庆 , 孙立新. 榆神府矿区煤炭开发对地下水 的影 响及生态环 境负效应f J ] . 地球学报 , 2 0 0 2 , 3 5 4 5 8 . [ 1 3 ] 范立 民, 王双明 , 刘社虎 , 申涛 榆神矿区矿井涌水量 特征及影响 因素[ J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 2 0 0 9 , 2 9 1 7 - 1 l , 2 7 . [ 1 4 】 张后全 , 杨 天鸿 , 赵德深. 采场工作面顶 板突水 的渗流场分析[ J 】 _ 煤 田地质与勘探 , 2 O 0 4, 3 2 5 1 1 7 2 0 . 1 l 5 1 范立 民, 寇贵德 , 蒋泽泉. 浅埋 煤层开采过程 中地下水流场 变化 规律【J J. 陕西煤炭 , 2 0 0 3 , 2 2 1 2 6 2 8 . [ 1 6 ] 范立民 , 王国柱. 萨拉乌苏组地下水及其采煤影 响与保护[ J ] . 采矿 技术 , 2 0 0 6 , 6 3 4 2 2 4 2 5 , 4 2 8 . [ 1 7 】 张大 民. 张家峁井 田内小煤矿 开采对地 下水 的影 响[ J 】 _ 地 下水 , 2 0 08, 2 8 1 3 2 3 3, 3 9 . f l 8 】 钱鸣高 , 许 家林 , 缪 协兴.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 报 , 2 0 0 3 , 3 3 4 5 - 1 0 . 【 1 9 】 王双明 , 范立民 , 黄庆享, 等. 陕北生态脆弱矿 区煤炭 与地下水组 合特征及保水开采『 J ] . 金属矿山 , 2 0 0 9 , Z 6 9 7 7 0 2 , 7 0 7 . [ 2 0 ]王双明, 黄庆享 , 范立 民. 等. 生态脆弱矿 区含 隔 水层特征及保 水开采分 区研究l J 1. 煤炭学报 , 2 0 1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