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pdf
第 2 9 卷增 1 2 0 1 0年 5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2 9 S u p p . 1 M a y,2 0 1 0 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赵兴 东 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 1 0 0 0 4 摘要隔离矿柱是地下开采矿山浅部转深部开采的衔接部分,其合理尺寸选择及其稳定性对深部开采安全极其重 要 。针对谦 比希矿浅部转深部开采 的实际情 况,采用极 限跨度法、经验 公式 法以及极 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原设计 的隔离矿柱尺寸进行验算 ,提 出合理的隔离矿柱厚度为 2 1 m;根据 隔离矿柱尺寸 ,修正原隔离矿柱 留设方案 ,对 所修正的方案应用F L A C 如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隔离矿柱下部回采高度达到 3 3 m时,此隔离 矿柱将完全失去其稳 定性 ,而此时在深部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回采 时,其覆盖层 厚度 已达到 2 8 m 以上 ,这 就不能对深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采场内人员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满足浅部转深部开采平稳过渡安全生产 要求 ,为谦 比希矿隔离矿 柱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同时也为相关矿 山的浅部 向深部开采平稳过渡提供一定 的借鉴意义。 关t词采矿工程;隔离矿柱;深部开采极限跨度理论;经验公式法极限平衡法 中圈分类号;T D 1 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6 9 1 5 2 0 1 0 增 1 2 6 1 6 0 7 S TABI LI TY ANALYSI S OF I NSULATI NG PI LLAR oF EXCA I oN oF CHAM BI S HI CoPPER M I NE I N DEPTH ZHAO Xi n g do n g 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y ,S h e n y a n g ,L i a o n i n g 1 1 0 0 0 4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s i z e a n d s t a bi l i t y o f i n s u l a t i ng pi l l a r ,whi c h a r e t r a n s i t i o n s t r e t c h s h i f t i ng fro m s h a l l o w e x c a v a t i o n t o d e e p mi n i n g , a r e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f o r s a f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d e e p mi n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i e l d e n g i n e e rin g c o nd i t i o n s hi fti n g f r om s h a l l o w e xc a v a t i o n t o d e e p m i ni ng, t 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s i z e o f i n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r i s c a l c u l a t e d a nd a n a l yz e d b y u s i n g me t ho d s o f l i mi t s pa n me c ha n i s m , e mpi r i c a l e q ua t i o n me t ho d a nd l i mi t e q ui l i b riu m m e tho d. Th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for g u a r a n t e e i n g t h e i n s u l ati n g p i l l ar s tab i l i ty the thi c k n e s s o f ins u l a t ing p i l l a r i s 2 1 m. Ac c o r d i n g t o i n s u l a t i ng pi l l a r wi th t h i c k n e s s o f 2 1 m , o r i gi na l d e s i g n s c h e me i s r e v i s e d.FLAC u i s a do p t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tab i l i ty o f r e v i s e d d e s i g n s c h e me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f a i l u r e p r o c e s s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r d u r i n g c a v i n g . Th e nu me r i c a l r e s u l t s ho ws t h a t wh e n mi n e i s e x c a v a t e d 3 3 m h i g h u n de r i ns ul a t i n g p i l l ar , t h e i n s ul a t i n g pi l l ar wi l l l o s e i t s s t r e ng t h a nd f a i l . M e a n whi l e , t hi c k n e s s o f2 8 m o v e r b ur d e n l a y e r i s s a f e for no n - ho l l o w s u b l e ve l c a v i n g, wh i c h c a n g u a r a n t e e t h e s a f e ty o f p e r s o n n e l a n d e q u i p me n t . I t v a l i d a t e s t h e r e v i s e d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r t h i c k n e s s an d c o n d u c t s the p r o d u c t i o n,wh i c h wi l l s u p p l y t h e e mp i r i c a l me t h o d for t h e s i mi l a r mi n e . Ke y wo r ds m i ni n g e ng i ne e r i ng; i n s u l a t i ng pi l l a r ; d e e p mi n i n g; l i mi t s pa n me c ha ni s m ; e mpi r i c a l e q ua t i o n me t ho d; l i m i t e q ui l i br i u m me t h o d 收稿 日期I 2 0 0 81 2一O 1 修回 日期l 2 0 0 9 0 3 0 5 基盒项 目l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H 5 0 5 7 4 0 2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 目资助 9 0 1 0 1 0 0 1 ,9 0 4 0 1 0 0 3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1 I 0 9 1 3 4 6 作者筒介t赵兴东 1 9 7 5一 ,男,1 9 9 9 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矿井建设工程专业,现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岩石失稳及其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 ma i l ..z h a o x i n g d o n g ma i l . n e u .e d u . c n 第 2 9 卷增 1 赵 兴东. 谦 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2 6 1 7 1 引 言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金属矿 山l 】 3 J 随着开采深 度增加 ,地质条件恶化 ,其地压显现 明显 ,巷道破 坏严重、时有岩爆现象发生、采场顶板及上盘岩体 严重冒落,致使矿石损失、贫化加剧 ,甚至造成矿 石无法进行开采 ,诸如金青顶矿区 原乳山金矿 、 桓仁铅锌矿、夏甸金矿等。针对此种情况,提 出在 矿 山进入深部开采时,应提前在某一阶段水平留设 隔离矿柱 。通过留设隔离矿柱I4 J ,可以使浅部开 采与深部开采 同时进行,保证矿山开采矿量稳定和 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利于浅部开采空区处理 ,为深 部采矿方法的改变提供条件,便于深部采准工程施 工,缓解浅部地压 向深部转移速度等,减轻空区冒 落冲击压力,岩爆、冒项等灾害的发生。但 留设的 隔离矿柱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深部开采安全【 6 J , 隔离矿柱一旦发生破坏 ,将可能产生如下情况 1 隔离矿柱突然破坏将会对下部矿体开采造成冲击 , 使下部矿体变得复杂难采造成矿石损失、贫化,威 胁人员设备安全 ; 2 隔离矿柱突然失稳会产生压 缩空气 ,形成冲击气流,直接威胁工人及设备的安 全; 3 对于大水矿 山,会引起浅部开采 阶段的水 向深部回灌; 4 导致上部应力加速 向深部转移, 造成深部采矿地压活动加剧 。 在设计留设隔离矿柱时,如果隔离矿柱留的过 厚会造成矿产资源浪费,回采隔离矿柱的掘进工程 量和投资较大,损失、贫化率大、回采率低,只有 4 0 %左右,甚至更少。因此 ,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 定性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科研课题。采用极限 跨度理论 ~1 、经验公式法[ 】 以及极限平衡方法[ 。 1 确定合理的隔离矿柱厚度。在此基础上,修正隔离 矿柱的留设方案,并应用 F L AC 软件对隔离矿柱 留设合理性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2 工程概况 谦比希铜矿位于赞比亚铜带省谦 比希镇 ,在地 质构造上处于世界著名的非洲 中部赞 比亚~ 刚果 金 铜钴矿带的中部偏南,属于泥质型沉积变质矿 床,是世界上大型的沉积矿床之一。该矿原隶属于 赞 比亚联合铜矿有限公司 ,1 9 6 5年露天矿投产, 1 9 7 4年露天转地下开采并出矿,1 9 8 7年 8月停产, 1 9 9 8年由中色建设集团投资复产,2 0 0 3年 7月底基 本建成投产。矿体走 向 E W,走向长度达 2 2 5 0 1 T I , 矿体平均厚度为 8 m,倾向南,倾角为 5 5 。 。矿体及 上盘 围岩属于沉积板岩 ,层理极其发育,其产状与 矿体产状相同,矿岩稳固性差。矿井 的开拓深度为 1 0 2 6 1T I ,年产矿石 1 . 2 5 1 0 。 t 。 目前 ,在矿岩稳固 的地段主要采用水平分层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 填法,在矿岩欠稳固的地段以分段崩落法为主。 目前 ,为提高矿 山生产能力,保持采掘平衡 , 在 6 9 3 ML ML代表高程,单位 为 m1 留设 1 0 m 厚 隔离矿柱 见图 1 。 在 6 8 3 ML以上为浅部开采,采 用充填法进行开采 2 2 5 0线 以东采用分段空场嗣后 充填采矿方法,在 2 2 5 0线以西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 填采矿方法 ,充填材料为尾砂和废石 ;6 9 3 ML以 下为深部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其结构参 数为 段高 1 1 m, 矿房走向长度 6 0 IT I , 后退式回采 。 而且在 5 3 8 ML以上采用的崩落法 ,导致上盘燧石 含水层 已经进入矿体含水层 中,造成 5 3 8 ML以上 开采采场水特别大 。 6 3 3 ML / ~矿体 隔 离 矿 柱 .充 高度 1 2 m 、 6 8 3 ML 崩落法回采- 7 n 4 M r 6 9 3ML 7l 5ML 段高1 1 m 疗 7 ’ M T 7 3 7 M L 图 1 留设隔离矿柱 的位置 Fi g . 1 T h e s p a c e p o s i t i o n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 r 3 隔离矿柱合理厚度确定 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是谦比希矿 由浅部向深部 开采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的是确定合理的隔离 矿柱厚度确保其深部开采矿房的安全 ,对其隔离矿 柱的稳定性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分析。 3 . 1 极 限跨度理论 首先采用极 限跨度理论 J 分析隔离矿柱 留设 合理性。隔离矿柱的受力情况见图 2 。从图 2可知, 隔离矿柱的厚度主要是由其受 自重应力及其上部充 填体 自重影响。隔离矿柱的厚度 h 为 2 6 1 8 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1 0 年 图 2 隔离矿柱受力示意图 F i g .2 T h e f o r c e d i a g r a m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 r n3 ] 用所产生的应力,并考虑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结 构削弱系数等其他因素。根据以上条件 ,确定浅部 向深部开采转移过程中,隔离矿柱厚度确定为 1 K. B. 鲁别涅依他等人的公式[ 1 2 1 K. B. 鲁别涅依他等人主要考虑到空区跨度及顶 柱岩体特性 强度及构造破坏特性 对安全顶柱厚度 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隔离矿柱上部充填体的作用 力,提 出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K0 “ 2 5 y 2 B 2 y 2 B 2 8 0 0 c r “ s g 2 一 5 9 8 o ~ . 式中 为要求的安全顶柱厚度 m ;K为安全系数; 为顶板岩石容重 t / m B 为采空区跨度 m 1 s K oK3 为在弯 曲条件下岩石 强度极 限,考虑 式中 为矿房宽度 m S t ,S c 分别为隔离矿柱 矿石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MP a ; 为充填料容重 1 0 k N / m ;h为崩落岩石或者充填料堆体高度 m ; n为安全系数,采用崩落法,取 3 。 根据第三极限跨度理论 ,隔离矿柱完全失去支 撑能力 ,即发生完全崩落时的跨度 为 犀 2 其 中, 3 式中 为相当于第三极限跨度 时的顶板厚度。比 较式 1 和 3 可 以看出 3 。 为使矿房顶柱只在承受崩落岩石作用下,不失 去支撑能力所需要的厚度 同样需要 h c 3 。 。所 以,为保证具有足够的,承受崩落岩石能力的隔离 矿柱厚度 ,应为 与 3 之和,即 √ 式中 为安全系数, 取 1 - 2 ; g为顶柱反力,q 。 通过式 4 计算,隔离矿柱的厚度约为 2 7 m。可 以看 出,留设的 l 0 m 厚的隔离矿柱不能确保其稳 定。 3 . 2 经验公式法 为进一步验证留设隔离矿柱厚度的合理性,根 据力 的独立作用原则,分别应用不 同的经验公式 计算在隔离顶柱 内因自重和其上部充填体的 自重作 到强度安全系数 和结构削弱系数 条件下顶板 强度极限 MP a ,K o 2 ~3 , 7 ~l 0 , 为岩 石单轴抗压强度;g 为隔离矿柱上方的充填体对隔 离矿柱的压力 MP a 。 根据上述参数要求 ,谦 比希铜矿项板岩石的平 均容重为 2 6 . 7 k N/ m ;采空区的跨度取为 8 m;岩 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5 9 .9 4 MP a ;隔离矿柱上方的 充填体对隔离矿柱 的压力估算为 2 MP a 。隔离矿柱 的安全系数取 3 ;则根据 K. B . 鲁别涅依他等人的公 式计算隔离矿柱的安全厚度为 1 5 m。 2 1 B . H. 波哥留波夫的公式I J B . H . 波哥留波夫主要考虑了空区跨度,隔离矿 柱岩体特性 抗拉特性 和爆破动载荷的影响,提出 了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的计算公式 皇 竺 g s 式 中 为 由于爆 破岩 体形 成 的动载荷 , r Hr Kn K K n e p , 为梯形高度,, 爆破指数, K P , 。 , , 分别为在进行爆破时的梯段高 度降低系数 、超钻系数、动力载荷系数和矿岩松散 系数 。在考虑爆破震动情况下,则通过 B . H. 波哥留 波夫经验公式计算隔离矿柱的厚度为 2 5 m。 3 平板梁理论推导 假设顶柱是一个两端固定的平板梁结构 ,根据 材料力学的公式 ,推导出安全顶柱厚度公式为 H K 7 2B 7 2 第2 9 卷增 1 赵兴东.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2 6 1 9 式中 为顶柱岩石抗拉强度。则隔离矿柱的高度 为 3 5 m。 4 松散系数理论 假设空区发生塌 陷,只要顶柱厚度大于塌陷岩 石填满空区所需高度就是安全的。由此推算 出项柱 安全厚度公式 玎 柱 8 l 一』 p 式中 如 为空区高度。 通过式 8 计算隔离矿柱 的高度为 1 6 m。 3 . 3 极 限平衡法 隔离矿柱上覆岩层包括上盘围岩、充填体以及 水压作用,可以利用微分条块 的办法划分计算重力 和剪应力,微分条块数量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在 考虑每一微分条块不同物理力学指标的同时,就可 以应用极限平衡’法【 m 估算隔离矿柱极限高度, 隔 离矿柱受力平衡关系见图 3 。开挖后,采空区上覆 m条岩层 对于 i 条厚度 重力与侧边剪力比值 也 定义为安全系数 r / 为 图 3 隔离矿柱上覆岩体受力状态 F i g _3 Ov e r b u r d e n f o r c e d i a g r a m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 r 抗滑 力 滑动力 水平应 力十 矿 柱 自重 一 充填体 自重 水影响 2 ∑ t a n s in O h zi Y i / c o s O 一 9 / 、 \ , I Y A ch cj s in O A w h w I 其中, 1 -/ 警 芸 1 ,2 式中n 2 ,即岩土层包括回填物和围岩,rp , , , 分别为岩层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容重和泊松 比; 为水平应力。由于不同断面的项柱厚度 、顶 柱宽度 、上覆回填物高度 矗 和矿 体倾角 不 同,所以各断面安全系数不同,同时还考虑了 3 m高 的水压作用 ,对上述计算的隔离矿柱厚度的安全系 数进行校核 ,其结果见表 1 。 表 1 各隔离矿柱厚度的安全系数 T a b l e 1 De gr e e o f s a f e t y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r 计算结果表 明,不同隔离矿柱厚度 ,其安全系 数不同, 在隔离矿柱厚度为 1 6 m 以下 时, 其安全系 数均小于 1 ,隔离矿柱必定要失稳破坏;留设隔离 矿柱厚度在 2 5 m 以上时,其隔离矿柱的安全系数在 1 . 5 以上,表明留设隔离矿柱的厚度过厚,势必造成 矿石的永久损失。为此,设定隔离矿柱的安全系数 为 1 . 1 ,则通过极 限平衡法推 断隔离矿柱的厚度为 21 m 。 4 合理隔离矿柱厚度稳定性分析 4 . 1 隔离矿柱留设方案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 当隔离矿柱厚度在 2 1 m时 是稳定的,即在 6 8 3 ML水平 以下留设 2 1 m厚的隔 离矿柱,深部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 矿房沿脉布置,矿房的长度为 4 4 m,段高为 1 1 m, 在两矿房之间留设 4 m宽的间柱,采用后退式开采 见 图 4 。 4 . 2 隔离矿柱 的稳定性分析 4 . 2 . 1计算模型 依据上述方案,应用 F L AC 如 建立三维数值分 析模型 H l 见图 5 ,按照平面应变问题考虑。计 算模型尺寸为 9 6 mX 1 5 8 mx 1 3 5 m 长 宽 高 。模型 分为 5 5 6 2 5个节点,5 0 5 4 4个单元 。只考虑上覆岩 体 自重应力场为 1 8 . 2 MP a ,水平方 向应力为 5 . 5 M Pa [ ,底部水平位移取 0 ,模型两侧 的水平位 2 6 2 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1 0 笠 图4 隔离矿柱留设方案示意图 F i g . 4 T h e d e s i g n s c h e me o f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 r 图 5 F L AC 。数值模型 F i g . 5 Nu me r i c a l mo d e l o f F L AC ’ 。 移取 0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值见表 2 。采用 D r u c k e P r a g e r 准则 ’ 刚 ,分为 3步进行开挖,每步开挖高度 为 1 1 m 分段崩落法开采高度 。 表 2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T a b l e 2 Th e p h y s i c o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 o c k s 械 cm c / MP a p/ 。 / 1 0 ’ MP a 比 4 . 2 . 2数值分析结果 从数值分析结果 见图 6 ,7 可以看 出,当进行 第一步开采 回采高度 1 1 m 时,仅仅是在靠近隔离 矿柱下盘底部位置产生压应力集中,在隔离矿柱上 部的充填采场内的上盘产生拉应力集中,无破坏产 生,隔离矿柱是稳定的;在进行第二步开挖 回采高 度 2 2 m 见图 6 时,在靠近隔离矿柱下盘的位置产 a 最大主应力 单位MP a b 最小主应力 单位i ,l e a c 塑性区 单位/h /I P a 图 6 隔离矿柱 以下开采 2 2m 时应力状态 Fi g. 6 S t r e s s d i s t r i b ut i o n s t a t e u nd e r i n s u l a t i n g p i l l a r whe n e x c a v a t e d 2 2m a 最大主应力 单位Ml a 第2 9 卷增 1 赵兴东. 谦比希矿深部开采隔离矿柱稳定性分析 2 6 2 1 b 最小主应力 单位MP a c 塑性区 单位MP a 图 7 隔离矿柱下开采 3 3m 时应力状态 Fi g. 7 S t r es s d i s t rib ut i o n s t a t e u nd e r i ns u l a t i n g pi l l a r wh e n e x c a v a t e d 3 3 m 生 6 . 4 8 MP a剪切应力 ,隔离矿柱受到的最大主应力 为 8 . 7 8 MP a ,最小主应力为 7 . 5 8 MP a ,Z方 向位移 为 2 6 . 4 mm,此时隔离矿柱局部产生剪切滑移和拉 伸破坏 ,但并没有出现大面积垮塌,充填采场上盘 围岩亦产生部分 冒落区域 。当进行第三步 回采 时 回采高度 3 3 m 见图 7 时,隔离矿柱受到的最大剪 应力为 9 . 7 7 MP a ,最大主应力为 1 4 . 5 6 MP a ,最小 主应力为 1 4 . 0 9 MP a ,此时隔离矿柱发生大面积破 坏,完全失去其承载能力,而且其破坏面积涉及到 其上盘的围岩,即隔离矿柱完全失稳 。 由于隔离矿柱下部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回采,其 地压管理的核心是形成足够的覆盖层厚度。在第一 分层开采结束后 ,为防止隔离矿柱的冒落 ,留 3 0 % 的矿石作为覆盖层, 此覆盖层的厚度为 4 . 5 m, 采场 的暴露面积为 3 9 0 m ,此空区为稳定空区,不会 出 现大面积突然冒落;当回采 2 2 m 时,其覆盖层的厚 度为 1 5 11 1 ,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同时,随着开采深 度 的增加,以及开采时间的变化,覆盖层 的厚度将 不断从保安矿柱的破坏、隔离矿柱以及上盘围岩局 部冒落得到补充,为此 ,在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时覆盖层厚度的形成 能够得到很好的补充。当进行 第 3步回采结束后,覆盖层 的厚度达到 2 8 m,完全 满足安全生产规程规定,能够确保深部开采安全顺 利进行。 5 结论 隔离矿柱稳定性是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一个很 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谦 比希矿 留设隔离矿柱实际 情况 ,运用极 限跨度理论,经验公式法和极限平衡 分析方法对 设计留设的隔离矿柱稳定性进行分析, 提 出留设 隔离矿柱 的合 理厚度为 2 1 m,并应用 F L AC 对 留设 2 1 m 厚隔离矿柱 的合理性进行分 析,分析结果表 明 1 在 向深部开采转移过程 中,留设隔离矿柱 能够有效缓解浅部地压向深部转移速度,减轻岩爆、 冒顶等灾害的发生。 2 在隔离矿柱下首分层开采时,仅仅在隔离 矿柱附近产生应力集中;随着第 2分层回采的进行, 隔离矿柱局部发生破坏,但在第 2分层开采之后上 部有 1 5 m厚的覆盖层;当进行第 3步回采结束之后, 隔离矿柱发生破坏,而此时覆盖层的厚度达到 2 8 m, 完全满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安全覆盖层厚度要求, 证明所留设的隔离矿柱是合理的,为现场安全生产 提供科学依据 。 以上分析计算结果正应用于谦 比希铜矿深部开 采过渡的生产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1 】1 刘 同友.国际采矿技术发展的趋势 .中国矿山工程 ,2 0 0 5 , 3 4 1 3 5 4 0 . L I U T o n g y o u . D e v e l o p i n g t e n d e n c y o f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 J ] . C h i n a Mi n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5 ,3 4 1 3 5 4 O . i n C h i n e s e [ 2 】 古德生.地下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J ] .黄金,2 0 0 4 , 2 5 1 1 8 2 2 . GU D e s h e n g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e n d e n c y o f mi n i n g s c i e n c e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me t a l mi n e [ J ] . G o l d , 2 0 0 4 , 2 5 1 l 8 2 2 . i n C h i n e s e 【 3 】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 等.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 .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5 ,2 4 1 6 2 0 8 3 2 8 1 3 . HE Ma n c h a o , f i e He p i n g,P ENG S h u p i n g, e t a 1 .S t u d y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i n d e e p mimn g e n g i n e e ri n g [ .C h i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n e e r i n g ,2 0 0 5 ,2 4 1 6 2 0 8 32 8 1 3 . i n C h i n e s e 1 2 6 2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1 0 笠 【 4 】 采矿设计手册编写组. 采矿设计手册 矿床开采卷 【 M] .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7 . C o mp i la t i o n G r o u p o f Mi n in g D e s i g n Ma n u a 1 . Mi n i n g d e s i g n ma n u a l d e p o s i t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v o l u me [ M] . B e i j i n g C h i n a Ar c h it e c t u r e a n d B u i l d i n g P r e s s ,1 9 8 7 . i n C h i n e s e 【 5 】 钱鸣高. 矿 山压力及其控 t] [ M1 . 北京煤炭工业 出版社,1 9 9 2 . Q t A N Mi n g g a o . Mi n e p r e s s a n d s tr a ta c o n t r o l [ M] . B e ij i n g C h i n a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P u b l i s h i n g Ho u s e ,1 9 9 2 . i n C h i n e s e [ 6 】 王文杰 ,任风玉,周宗红,等.夏甸金矿采矿方法过渡期临时矿 柱尺寸确定方法研究【 J 】 .中国矿业, 2 0 0 7 ,1 6 4 6 1 6 3 . WA N G We n j i e , F E N F e n g y u , Z H OU Z o n g h o n g , e t a 1 . T h e in t e ri m p i ll a r s i z e d e s i g n me t h o d s t u d y o f mi n i n g me tho d t r a ns i t i o n in Xi a d i a n Go l d mine [ J ] . C h ina Mi n i n g Ma g a z i n e , 2 0 0 7 , l 6 4 6 1 6 3 . i n C h i n e s e 【 7 】 李夕兵,李地元 ,郭雷,等.动力扰动下深部高应力矿柱力学 响应研究【 J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7 ,2 6 5 9 2 2 9 2 8 . L I Xib i n g ,LI Di y u a n,GUO Le i ,e t a1. s tud y o f me c h 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o f H i 曲l y - s t r e s s e d p i l l a r s i n d e e p mi n i n g u n d e r d y n a mi c d i s t u r b a n c e [ J ] .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0 7 ,2 6 5 9 2 29 2 8 . i n C h i n e s e [ 8 】 李元辉,南世卿,赵兴东,等. 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矿柱的稳定 性分析[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5 ,2 4 2 2 7 82 8 3 . L I Y u a n h u i , NAN S h i q i n g , ZH AO Xi n g d o n g , e t a 1 . S t a b i l it yo f b o un d a r y p i l l a r f o r tr a n s i t io n fr o m o p e n p i t t o u n d e r g r o und mi n i n g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5 ,2 4 2 1 2 7 8 2 8 3 . i n C h in e s e [ 9 ]9 汪勇.采空区上方安全境界矿柱厚度的确定方法[ J J .矿业快报, 2 0 0 2 ,f 1 1 71 8 . WA N G Y o n g . T h e c o n fi r ma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n t h e s a f e t yth i c k n e s s o f b o und a r yp i l la r o nt h e g o a tl J ] . E x p r e s s I n f o r ma ti o n o f Mi n i n g I n d u s t r y ,2 0 0 2 , 1 1 7 1 8 . in C h i n e s e [ 1 0 】 任青文, 余天堂. 边坡稳定的块体单元法分析【 J J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2 0 0 1 ,2 0 1 2 0 2 4 . FE N Qi n g w e n ,Y U T i ant a n g . S l o p e s t a b il i ty a n a l y s i s wi t h b l o c k e l e me n t me tho d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1 ,2 0 1 2 02 4 . i n C h i n e s e 谭晓慧.多滑面边坡的可靠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1 , 2 O f 6 8 2 2 8 2 5 . T A N Xi a o h u i . R e l i a b i l i ty ana ly s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