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pdf
第 3 O卷 第 5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2 0 1 4 年 3月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 g ri c u l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Vl0 l - 3 O NO . 5 M a r .201 4 21 1 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徐 良骥 1 , 黄璨 1 , 章如芹 1 , 刘会平 1 , 严家平 1 , He l mu t Me u s e r 2 , L u t z Ma k o ws k y 2 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淮南 2 3 2 0 0 1 ; 2 .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p p l i e d S c i e n c e s Os n a b r i i c k Ol d e n b u r g e r La l a d s t r a s s e 2 4 D- 4 9 0 9 0 Os n a b r i i c k , Ge r ma n y 摘要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分布状况,该文 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 5 0 6 0 ,6 0 7 0 ,7 0 8 0 ,8 0 9 0 c m的 4类试验地块及对照地块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根系分布、长势产 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复垦地块各项指标与对照地块差异显著,劣于对照地块;煤矸石充填基 质土壤理化性质较差;7 0 8 0 c 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较经济合理的覆土厚度。煤矸石复垦地重金属元 素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及煤矸石基质中P b 、Z n 、C r 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大部分监测的 C u 、Ni 、C d 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复垦土壤已构成潜在的威胁性,应予以 重视;覆土厚度 5 0 6 0 c m地块的煤矸石基质中C u 、 Ni 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煤矸石基质中C d元素含量高于 淮南土壤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应予以重视。结果表明7 0 8 0 c m的厚度是煤矸石 充填复垦造地最佳覆土厚度;新庄孜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 家二级标准,未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但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土地复垦;土壤;重金属;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煤矸石充填基质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2 6 8 1 9 . 2 0 1 4 . 0 5 .0 2 7 中图分类号T D8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2 6 8 1 9 2 0 1 4 一 0 5 0 2 1 卜O 9 徐良骥,黄璨,章如芹,等.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J ] . 农业工程学报,2 0 1 4 ,3 0 5 2 1 1 2 1 9 . Xu L i ang j i , H u a n g C an, Z h ang R u q i n , e t a 1 .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nd d i s t r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r e c l a i me d l a n d fi l l e d wi t h c o a l g a n g u e [ J ] . T r an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T r an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S A E , 2 0 1 4 , 3 0 5 2 1 1 --2 1 9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0 引 言 煤矸石是淮南矿 区煤炭 开采和加工利用过程 中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其排放量约 占原煤产 量的 1 0 %2 0 %, 2 0 1 0年淮南市煤炭生产排放的煤 矸石累计堆存达 2 0 0 0多万 t ,占地 9 3 . 1 5 h m2 ,每 年生产的煤矸石 4 0 0万 t 左右u J 。大量煤矸石的排 放导致土地压 占和矿 区生态环境 的破坏 问题 日趋 严重,利用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不仅能恢复开采沉 陷地的利用价值 ,而且能处理消化煤矸石,其经济 环境效益显著。 复垦施工 时如何设计既经济又满足作物生长 需要 的最佳覆土厚度 以及煤矸石 充填基质 是否对 复垦土壤形成重金属污染是煤矸石充填复垦中的 2 个关键 问题 。覆土越 厚越有利于作物 的生长 已被大 众所认 同 。 4 J , 但覆土多厚为最经济还在探索中没有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8 0 8 修订 日期 2 0 1 4 0 1 . 1 7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2 3 7 2 3 6 9 ;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 目 2 0 1 2 . k - 2 4 ;安徽省 自然科学基金 1 2 0 8 0 8 5 Q E 9 1 作者简介徐 良骥 1 9 7 8 一 ,男,安徽潜 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 从事矿山开采沉陷与土地复垦方面教学与研究。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测 绘学院,2 3 2 0 0 1 。E m a i l lj x u a u s t .e d u .c n 1 个相对的标准 J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 合考虑土壤养分、容重、水分、作物根系分布及长 势产量等各项因素,进一步确定煤矸石充填复垦 的 最佳覆土厚度范围,旨在为煤矸石充填复垦工程提 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煤矸石充填基质中含有多种重 金属元素。有研究提出在一定条件下 ,煤矸石充填 复垦是安全的,但随着环境条件 的变化,可能会 引 起污染物的释放 ,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训。因此 需要对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评价 ,这对 复垦区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 . 1 研 究 区域概况 新庄孜矿建于 1 9 4 7年 5月, 面积为 2 0 . 2 3 k m2 ,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 山区东部 。为解决矿区耕地 资源紧张,修复矿区生态环境 ,处理煤矸石 占地问 题 ,2 0 0 5年选择新庄孜矿 l 9 5 4 1 9 9 3年 已开采的 3 2采区、 4 2 采区及4 4 采区B 7 。 一 C 1 3 煤层上方基本稳 定的沉 陷区,利用煤矸石进行回填覆土造地 。复垦 区域地势较平坦, 但覆土厚度不均匀, 厚度范围 4 0 到 9 0 c m不等。复垦面积 2 3 h m , 目前用作耕地 , 2 1 2 农业工程学报 以大豆、玉米、小麦轮作为主,复垦区域按一般大 田进行施肥及 田间管理,但小麦产量较低 ,不 同地 块小麦产量出现显著差异 。 2 0 1 0年 4月, 挖取土壤 剖面,分析得覆土层土壤质地为砂质黏壤土,煤矸 石层为砂壤土,复垦区域地下水水位距地表 4 m。 充填煤矸石来源 于新庄孜矿区地面煤矸石 山 和部分选煤厂矸石,覆土来源于剥离表土 ,首先用 推土机将原地表土推至工作面,然后填充矸石,用 振动碾压机进行振动碾压 ,再用推土机将堆放的地 表土覆盖矸石。在附近正常农 田按照 H1层 0 ~ 2 0 c m ; H 2层 2 0 4 0 c m ; H3层 4 0 6 0 c m 采集土壤样 品,测 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 量,结果见表 1 ,正常农田以及复垦地块土壤分层 情况见图 1 。 表 1 覆土来源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重金属含量 注H1 层 0 2 0 c m;H2层 2 0 4 0 c m;H 3层 4 0 6 0 c m。 N o t e Hl la y e r 0 - 2 0 c m ; H 2 l a y e r 2 0 4 0 c m ; H 3 l a y e r 4 0 6 0 c m . 覆土厚度 5 0~ 6 0 Th i c k n e s s o f 正常农 Ⅲ c o v e r i n 2 s o i l No r ma l f a n nl a n d 5 0 6 0 c m 覆土厚度 覆土厚度 6 0~ 7 0 7 0 ~ 8 0 Th i c k n e s s 0 f T h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i n g s o i l c o v e r i n g s o i l 6 0 - 7 0 c m 7 0 8 0 c m 覆士厚度 8 0~ 9 0 T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i n g S O I l 8 0 9 0 c m _ 一 Z 一 一 一● 士 Z 一 一_ 寸 Z 工 一 一 一 注 H1层 O ~2 O c m;H 2层 2 0 4 0 c m;H 3层 4 0 6 0 c m No t e H1 l a y e r O 一 2 0 c m; H 2 l a y e r 2 0 - 4 0 c m ; H 3 l a y e r 4 0 - 6 0 c m 图 1 正常农田及复垦土壤分层方法 F i g . 1 S o i l l a y e r me t h o d o f n o r ma l a n d r e c l a ma t i o n f a r ml a n d 1 . 2 材料准 备 采用格网法确定覆土厚度调查点,用土壤采样 器确定覆土厚度分别为5 0 6 0 ,6 0 7 0 ,7 0 8 0 , 8 0 9 0 c m 的 A、B、c、D 4类地块,为使结果精 确可靠 ,在不同覆土厚度 的区域选取 3个平行样地 块记为 A1 、A 2 、A 3 、B1 、B 2 、B3 、C1 、C 2 、C 3 、 D1 、D 2 、D3 。每块样地利用采样器采集土样,对 其颜色、质地等观察记录。同时,在附近未沉陷区 正常农 田选取面积大小相 同的对照样地 。为验证煤 矸石充填复垦地覆土厚度 的不 同对小麦产量 的影 响,在上述地块的四边每 1 0 0 c m 划线,纵横线相 交得出多个面积 1 m2 的小块,选择 3个小块 ,观察 小麦长势及产量 。试验地块确定后,播种前施农家 肥 1 0 0 0 g / m2 , 尿素 1 0 g / m2 , 高浓度复混肥 3 0 g / m2 作为底肥 ,其他 田间管理措施同大 田生产 [ 1 5 ] 。试 验样地分布图见图 2 。 覆土厚度 Ov e r b u r d e n d e p t h / e ra ●一 A 5 0 6 0 一B 6 0 7 0 一C 7 0 8 0 一D 8 0 ~9 O 图 2 试验样地 分布 图 F i g . 2 Di s t r i b u t i o n ma p o f t e s t fie l d 1 . 3采样 及分析方 法 本试验中用采样器采集土壤样 品。考虑到充填 基质煤矸石的颗粒大且紧实,无法用土钻取样,采 用挖剖面法采集煤矸石样本 。 1 土壤物理指标分析 各样 地挖取土壤剖 面,A类地块按照 H1层 0 ~2 0 c m 、H2层 2 0 4 0 c m 、H3层 4 0 5 0 c m 、H 4层 煤矸 石分层 ,其余地块按照 H1层 0 ~2 0 c m ;H 2 层 2 0 4 0 c m ;H 3层 4 0 6 0 c m分层, 各层次用环刀采集 4份土壤样 品,土壤样品为 1 5 地块 3层 4份样品,总计 1 8 0个土壤样品,煤 矸石样品为 1 地块 4份样 品, 总计 4 份煤矸石样 品,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 1 6 - 1 8 ] 。采用 “ 塑膜覆坑称 质量法”测矸石的容重L l 。 土壤 自然含水量样 品采集方法及样 品数 目同 第 5期 徐良骥等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2 1 3 土壤容重 ,总计 1 8 O个土壤样 品,4份煤矸石样 品, 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 自然含水量[ 2 ] ,采用 “ 改 良 的重量法 ”测定煤矸石含水量 。 2 土壤化学指标与重金属指标分析 从各地 块选取 4个采样点, 分层方法 同土壤物理指标分析, 总计 1 8 O个土壤样品,4个煤矸石样品,用于测定 土壤化学性质及重金属含量。取样完成后,样品经 过风干磨细过筛即可进行相关试验。p H 值采用玻 璃 电极法检测[ 2 邪]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检 测【 2 4 J ,全氮采 用半微量开 氏蒸馏法【 2 5 J ,全磷采用 Na 0 H 熔融一 钼锑抗 比色 法【2 ,全钾采用 Na 0H 熔融火焰光度法【 2 。重金属指标有 C u 、C d 、P b 、 Z n 、Ni 、C r ,采用盐酸一 硝酸. 氢氟酸一 高氯酸消解法 测定[ 2 6 - 2 7 ] 。 3 农作物指标分析小麦生长发育期 3月一 6月观察小麦长势 ,采用尺量法量取各地块小麦 株高并取其平均值 4次。小麦成熟时期,分别挖取 对照地块 、A、B、C、D地块的土壤剖面,观察记 录土壤剖面分层情况,并量取小麦根系长度 。分别 用环刀按照前述分层方法采集 3个样 品,共计 3 9 份样 品,烘干称量 , 计算根长密度【 2 引 。小麦成熟后, 分别从试验地块和对照地块分块收割采集小麦样 本,共计 3 9份样本 。脱穗烘干至恒质量,称质量 计算小麦产量。 2 结果 与分析 用 t 检验法[ ] 对 4类地块各层位与对照地块相 应层位处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 , 其 中A类地块 H 4层无对照组,未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著性 P 值见表 2 。 表 2 不同地块与对照地块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 T a b l e 2 S i g n i fic a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d i ffe r e n t b l o c k a n d c o n t r o l b l o c k 注地块 A覆土厚度为 5 0 6 0 c m;地块 B覆土厚度为 6 0 7 0 c m;地块 C覆土厚度为 7 0 ~8 O c m;地块 D覆土厚度为 8 0 9 0 c m。H1 层 0 2 0 c m; H2层 2 0 4 0 c m;H 3层 4 0 6 0 c m,下同。 No t e T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A p l o t i s 5 0 - 6 0 c m; Th i c k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B p l o t i s 5 0 6 0 c m ; T h i c k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C plo t i s 5 0 - 6 0 c m ; T h i c k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D p l o t i s 5 0 6 0 c m. H1 l a y e r O - 2 0 c m ; H 2 l a y e r 2 0 - 4 0 c m ; H 3 l a y e r 4 0 - 6 0 c m . T h e s a me a s b l o w. 2 . 1 不同覆土厚度地块土壤容重与土壤自然含水 量分析 从表 2 、3得 出A 类地块土壤容重平均值在 1 . 1 6 ~1 . 6 1 g / c m3 之间,与对照地块土壤容重差异显 著, 变异系数范围为 9 . 9 4 %1 1 . 2 1 %, B类地块土壤 容重平均值在 1 . O 9 ~1 . 5 5 g / c m 3 之间,与对照地块土 壤容重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范围为 5 . 4 1 %~1 0 . 3 2 %; C类地块土壤容重平均值在 1 . 1 1 ~1 . 6 1 g / c 之间, 变异系数范围为 1 . 9 9 %6 . 3 1 %,HI 、H 2层位土壤 容重含量与对照地块无显著差异 P0 . 0 5 ;D类 地块土壤容重平均值在 1 . 1 6 ~1 . 6 5 g / c m 3 之间, 变异 系数 1 . 9 9 %6 . 3 1 %,H1层位土壤容重与对照地块 无显著差异 P0 . 0 5 , 对照地块土壤容重平均值在 1 . 1 4 ~1 . 5 2 g / c 之间,C类地块各层次土壤容重均 值接近对照地块,变异系数较小,无显著差异,说 明 C类地块土壤压实度 比较均匀,优于其它 3类地 块; A类地块 H 4层煤矸石容重 2 . 0 5 g / c m3 , 变异系 数 1 3 . 6 6 %,煤矸石基质容重偏大,压实度不均匀 。 对照地块 H1 、H2 、H 3层土壤 自然含水率分别 为1 5 . 4 %、2 3 . 8 %、2 0 . 9 %,A类和 B类地块土壤 自 然含水量偏低,与对照地块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 P7 .5 p H6 . 5 1 注引自参考文献[ 3 5 . 3 6 ] 。 N o t e C i t e d f r o m r e f e r e n c e[ 3 5 3 6 】 对照表 2 ,复垦地块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对照地 块差异显著 P 0 . 0 5 。表 8为对照地块和各复垦 地 C u 、C d 、P b 、Z n 、Ni 、C r 元素含量 ,对照地块 土壤 C u 、Cd 、P b 、Z n 、Ni 、C r 元素含量低于淮南 土壤背景值 ,处于安全水平 。B、C、D 3类地块 H1 、H2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除 P b元素外,均 高于 H 3层,A类地块 H1 、H2层土壤重金属元素 含量除 P b元素外,高于 H3 、H4层 ,说 明煤矸石 复垦地重金属元素随土壤水分运动及微生物活动 有向上层迁移的趋势。 复垦土壤 P b 、Z n 、C r元素含量低于淮南土壤 背景值 3 0 . 5 、8 0 . 8 、6 4 . 9 mg / k g ,处于安全水平。 A 类地块 H4层 C u元素含量低于淮南土壤背景值 2 4 . 2 mg / k g ,处于安全水平;A、B、C、D类地 块 H1 、H 2 、H3层土壤 C u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 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 3 5 mg / k g ;4类复垦地块 H1 、H 2层土壤 Ni 元 素含量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 2 5 . 7 mg / k g ,处于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范围内 4 0 mg / k g , B 、 C、 D类地块 的H3 层土壤及 A类地块的H3 层土壤 、 H4层煤矸石中Ni 元素含量低于淮南土壤背景值 , 处于安全水平;C 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 0 . 0 6 mg / k g ,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 量二级标准 0 . 6 mg / k g ;C u 、Ni 、C d元素在复垦土壤中含量 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对复垦土壤 已构成潜在的威 胁性 ,应予以重视 。 第 5期 徐良骥等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2 l 7 表 8 不同地块重金属元素含量 T a b l e 8 He a v y me t a l e l e me n t c o n t e n t o f d i ffe r e n t b l o c k 试土 验壤 地层 块位 C u质量分数 Co n t e n t o f C u / mg k g - C d质量分数 C o n t e n t o f C mg k g ‘ P b质量分数 C o n t e n t o f P b / mg ‘k g Z n质量分数 Co n t e n t o f Z n / mg k g “ A v e r a 值 g e St a n d a r d A v e r a ge S t a nd a r d A v e r a g e S 雠 t a n d a 差 r d A ve r a 值 g e v a l u e d e v i a t i o n o f va l u e d e v i a 曲 n。 0t . v a l u e d e v i a 曲 n。 o t v a l u e . v a r i a t i o n / va r l a t l o n / v a r i a t i o n / Ni 质量 分数 C o n n t o f Ni/ mg k g ‘ C f 质量分数 Co n t e n t o f Cr / mg k g S t a n d a r d 。 e n Av c r a 留 c s 诅n d a r d m Av e m s t a n d a r d 。 咖 d e v i 撕 0 n。 of v alu e 。 dc v i 撕 o I l c v alu e 。d e v i 撕 0 玎。 . vananon/va na t l oa / variat i on/ HI 3 5 . O 0 2 . 4 5 7 . 0 0 0 . 2 4 5 0 .0 3 5 1 4 .2 9 1 4 . 0 0 0 . 9 9 7 .0 9 7 2 . 5 0 5 . 7 2 7 . 8 9 3 5 .5 1 .4 9 4 .2 0 6 2.5 0 4 . 3 2 6.9 2 D H 2 3 4 . 0 0 1 . 9 4 5 . 7 1 O . 2 1 5 0 .0 0 6 2 . 7 9 1 4.5 0 1 . 8 9 l 3 .0 3 6 9 . 5 0 7 . 3 8 1 0 . 6 2 3 3 .0 0 4.0 2 1 2 . 1 8 5 5.5 0 7 . 3 3 1 3 . 2 1 H 3 2 4 . 7 4 2 . 4 0 9 . 7 0 0 . 1 1 9 0 .0 0 6 5 . 0 4 1 8 .5 8 3 . O 1 l 6 .2 O 5 3 . 4 5 3 . 6 8 6 . 8 8 1 0 . 5 9 2 .41 2 2 . 7 6 2 7.4 7 3 9 9 1 4 . 5 4 注C K为对照地块。地块 A覆土厚度为 5 0 6 0 c m;地块 B覆土厚度为 6 0 7 0 c m;地块 C覆土厚度为 7 0 8 0 c m;地块 D覆土厚度为 8 0 9 0 c m。 No t e CK i s c o n t r o l b l o c k . T 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A p l o t i s 5 0 6 0 c m;T 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B p l o t i s 5 0 6 0 e ra; T h i c k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 C p l o t i s 5 0 - 6 0 c m; T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 s o i l o fD p l o t i s 5 0 6 0 c m. 3 结论 与讨论 1 同等耕作条件下 复垦地块土壤容重值高 于对照地块,偏碱性 ,土壤 自然含水率及养分含量 低于对照地块 ,小麦根系密度 、根系总长及小麦经 济产 量低于对照地块 ;综合考虑各类地块土壤容 重、土壤含水量、p H 值、土壤养分含量 、小麦根 系密度、根系总长、长势及产量等指标 ,覆土厚度 7 0 8 0 c m地块与 8 0 9 0 c m地块的各项指标优于 覆土 5 0 6 0 c m和 6 0 7 0 c m的地块,结合复垦工 程经济效益得 出覆土 7 0 8 0 c m 的地块最优,即新 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 既经济又 能满足作物生 长要求的覆土厚度为 7 0 8 0 c m。 2 对煤矸石复垦地重金属元素进行监测 ,结 果表 明煤矸石复垦地重金属元素有向上迁移的趋 势;复垦土壤及煤矸石基质 中 P b 、Z n 、C r元素含 量处于安全水平;大部分监测的 C u 、Ni 、C d元素 在复垦土壤中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对复垦土 壤 已构成潜在 的威胁性,应予以重视 ;煤矸石基质 中 C u 、Ni 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 ,煤矸石基质 中 C 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应予以重视。 [ 参考文献] [ 1 】 陈永春, 李守勤, 周春财.淮南矿区煤矸石的物质组成 特征及资源化评价[ J ] .中国煤炭地质,2 0 1 1 ,2 3 1 1 2 O 一 2 3 . Ch e n Yo n g c h u n ,L i S h o u q i n ,Z h o u C h u n c a i .Ma t e ri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f e a t u r e s a n d r e c l a i m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c o a l g a n g u e i n h u a i n a n mi n i n g a r e a [ J ] . C o a l G e o l o g y o f C h i n a , 2 0 1 1 , 2 3 1 1 2 O 一2 3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李树彬.覆土厚度和地形对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J ]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 0 1 2 ,1 1 2 1 4 . Li S h u b i n .T h e i n flu e n c e o f c o v e rin g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t h e t o p o g r a p h y o n p l a n t c o mmu n i t y [ J 】 . T e c h n o l o gy o f S o i , 2 0 1 2 , 1 1 2 1 4 . i n C h i n e s e w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屈晓婉,高照良, 李永红.不同治理措施对秦巴山区渣 场土壤养分与植被恢复的影响[ J ] .水土保持学报, 2 0 1 2 ,2 6 3 8 7 9 1 . Q u X i a o wa n , G a o Z h a o l i ang , L i Y o n g h o n g . E ff e c t s o f d i ff e r e n t ma n a g e me n t o n s o i l n u t r i e n t a n d v e g e t a t i o n r e s t o r a t i o n i n d i ff e r e n t s l a g y a r d s o f q i n b a mo unt a i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o i l and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2 0 1 2 , 2 6 3 8 7 9 1 . i n C h i n e s e w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J i an g J , Ch e n g J G Es t a b l i s h o f t a r g e t s y s t e m f o r r e s o u r c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c o a l mi n e [ J ] . C o a l M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0 2 , 1 6 2 1 6 1 8 . 郭友红, 李树志, 鲁叶江. 塌陷区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覆 土厚度的研究[ J ] ,矿山测量,2 0 0 8 ,2 5 9 6 1 . G u o Y o u h o n g , L i S h u z h i , L u Y e j i a n g . S t u d y o n c o v e ri n g t h i c kn e s s o f r e c l a ma t i o n l a n d fi l l i n g wi th c o a l g a n g u e i n s u b s i d e n c e a r e a [ J ] . Mi n i n g S u r v e y , 2 0 0 8 , 2 5 9 6 1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2 1 8 农业工程学报 2 0 1 4住 【 6 ] 刘会平, 严家平, 樊雯.不同覆土厚度的煤矸石充填复 垦区土壤生产力评价[ J ] .能源环境保护, 2 0 1 0 ,2 4 1 5 2 5 6 . Li u Hu i p i n g ,Ya h J i a p i n g ,F a n W e n . T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o i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i n r e c l a ma t i o n d i s t ri c t fil l i n g b y c o a l g a n g u e wi t h d i ff e r e n t t h i c k n e s s o f c o v e ri n g s o i l [ J ] . E n e r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0 , 2 4 1 5 2 5 6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7 ] P o R e r K N, C a r t e r F S , Do l l E C .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e d a n d u n d i s t u r b e d s o i l s [ J ] . S o i l S c i . S o c . Am. J . , 1 9 8 8 , 5 2 5 1 4 3 5 1 4 3 8 . 『 8 1 G u e b e rt M D,Ga r d n e r T Ma c r o p o r e fl o w o n a r e c l a i me d s u r f a c e mi n e i n fi l t r a t i o n a n d h i l l s l o p e h y d r o l o g y [ J ] . G e o mo r p h o l o g y , 2 0 0 1 , 3 9 3 4 1 5 1 1 6 9 . [ 9 ] 董霁红,卞正富,王贺封.矿山充填复垦场地重金 属含量 对 比研 究[ J ] .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2 0 0 7 , 3 6 4 1 5 3 l 一5 3 6 . Do n g J i h o n g ,Bi a n Z h e n g f u ,W a n g He f e n g . S t u d y o f h e a w me t a l c o n t e n t i n fi l l i n g r e c l a ma t i o n l a n d o f mi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7 ,3 6 4 5 3 1 5 3 6 . i n C h i n e s e w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1 0 ]王心义, 杨建, 郭慧霞. 矿区煤矸石堆放引起土壤重金 属污染研究[ J ] .煤炭学报,2 0 0 6 ,3 1 6 8 0 8 8 1 2 . W a n g Xi n y i ,Ya n g J i a n ,Gu o Hu i x i a .S t u d y o f s o i l h e a v y me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b e c a u s e o f c o a l g a n g u e p i l e d u p i n mi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6 , 3 1 6 8 0 8 8 1 2 . r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1 1 1 F an f ani L . He a v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