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研究与实践.pdf
第 3 6卷第 2期 2 0 1 1 年 2月 煤 炭 学 报 J OURN AL O F C HI NA C OAL S 0C I E T Y Vo 1 . 3 6 No . 2 F e b. 2 011 文章编 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1 0 2 0 3 1 7 0 5 冀 中能 源 低 碳 生态 矿 山建 设 的研 究 与 实践 刘建功 冀 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北 邢 台0 5 4 0 0 0 摘要 基 于煤矿 开采 对 生 态环 境 的扰 动影 响 , 提 出了低 碳 生 态矿 山 的概 念 , 探 讨 了低 碳 生 态矿 山 建设模式及评价指标体 系。依靠技术创新 , 实现 了充填采煤、 保水开采、 瓦斯抽采与利用、 地热源利 用和循环经济等绿色开采与低碳 生态矿 山建设的 目的。提 高了矿 井安全保 障和集约高效程度, 而 且提 高 了资源 回收与 “ 三废 ” 开发 利 用 率 , 达 到减 少 能源 消耗 和保 护 生 态环 境 的 目的。为 低碳 生态 矿山建设与实现提供 了有效技 术途径 。 关键词 低碳生态矿 山; 充填开采 ; 保水开采 ; 地热利用; 瓦斯抽采与利用 中 图分类 号 X 7 5 2 文献标 志 码 A S t udy a nd pr a c t i c e o f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mi n i n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J i z h o n g En e r g y Gr o u p L I U J i a n g o n g J iz h o n g E n e r g y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X i n g t a i 0 5 4 0 0 0,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c o a l mi n i n g di s t u r b a n c e o n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mi n e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o d e a nd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mi ni n g. Re l y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c h i e v e d t he p u r p o s e o f g r e e n mi n i n g a n d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s t r u c t i o n s u c h a s fil l i n g c o a l mi n i n g, wa t e r pr e s e r v e d mi n i n g,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ut i l i z a t i o n, g e o t h e r ma l e n e r g y 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y . Mi n e s a f e t y a nd h i g h l e v e l o f i n t e n s i v e, r e s o ur c e r e c o v e r y a n d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o f“t h r e e wa s t e s ” wa s i mp r o v e d, a c h i e v e d t h e pu r p o s e o f r e d uc i n g e n e r g y c o ns ump t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wh i c h p r o v i d e d a n e f f e c t i v e wa y f o r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mi n i n g c o n s t ruc t i o n. Ke y wo r d s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mi n i n g; fil l i n g mi n i n g; wa t e r p r e s e r v e d mi n i n g; g e o t h e r ma l e ne r g y u t i l i z a t i o n; g a s e x t r a c t ; o n a nd l l t i 1 i z a t i o n 煤矿是生产煤炭即高碳产 品能源企业。长期 以 来 , 煤矿开采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把煤炭安全、 高效 、 经济地采出来 , 对周边的土地 、 地下水系、 环境 的扰动 影 响并 没有 引起 足 够 的 重视 。虽 然 近 年来 增 强 了对 “ 三废” 的治理意识 , 但还 没有找到一种有效 的系统 治理模式 。创新采煤技术 , 转 变发展方式 , 构建环境 友好型现代煤矿 , 以最小 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扰动进行 煤炭生产活动 , 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相融 , 并且在采 煤活动结束后 , 经最小 的末端治理 即可与环境相融 。 因此 , 笔者结合煤矿开采特点 , 提 出了建设低碳生态 矿山的概念 1 - 4 ] 。低碳指低碳排放 、 运行及节能 ; 而 生态矿山建设包括煤矿“ 三废 ” 减排 , 追求零排放 目 标 , 并且把“ 三废” 当作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 建立一种 “ 高碳产品生产 , 低碳排放 、 生产与运行 , 绿色及生态 开采 。 ’ ’ 煤矿建设模式 。这是冀中能源集 团近年来 在大量科技创新及实践的基础上 , 结合 国内外煤矿技 术新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煤炭行业最大 限度 地减少能源消耗 , 减少废弃物排放 , 增加资源有效利 用和废物的回收复用 , 把矿井建成低碳生态矿山 , 以 促进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0 2 1 责任编辑 柴海涛 作者简介 刘建功 1 9 5 6 一 , 男 , 山东沾化人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博士生导师 , 博士。T e l 0 3 1 9 - 2 0 6 6 9 9 9 , E m a i l j i a n g o n g g b o 1 . c o n. c n 煤 炭 学 报 2 0 1 1 年第3 6 卷 1 低碳 生态矿 山建设模式设想 建设思路是把低碳生态矿 山建设技术集成嵌入 到煤矿生产过程, 使其成为煤矿开采的必然行为。 1 . 1 冀中能源煤炭 开发形势及 问题 冀 中能源在河北省 内有 3 8个矿井 , 矿井服务年 限大多 已近 3 0 a , 面临的开发形势与问题 1 地质储量虽较为丰富 7 0 . 6亿 t , 但开采条 件非常复杂, 采深大、 高地压 、 高应力 、 承压水头高 、 瓦 斯涌出量很大 , 给矿井安全开采带来了很大难度。 2 村庄压煤严重。冀中能源 目前有 2 1对生产 矿井分布在平原地区 , 矿区村庄密集 , 村庄下压煤超 过 6 . 0亿 t 。 3 下组煤储量大 , 约 3 0亿 t , 由于下组煤受底 板强含水层奥灰承压水威胁 , 开采后引起底板扰动破 坏, 可能会引发突水事故, 对矿井安全有极大威胁 , 另 外破坏了原有地下含水层会增加矿井排水量。随上 组煤资源逐渐减少 , 进行下组煤开采已势在必行。 4 由于地下水位较深 , 开采后地下水不能沿着 开采造成的裂隙上升到地面 , 使矿区形成大面积集水 区。因此 , 煤矿开采后沉陷农田通过复垦就可较快恢 复 , 但其受环保约束和节能减排困难很大。 5 冀中能源有 3 7座矸石 山, 每年的矸石产 出 量为 6 2 6 . 4 7万 t / a , 利用量为 3 5 9 . 9 5万 t / a , 利用率 为 5 7 . 5 %。灰 渣产 出量 为 1 6 0 . 6万 t / a , 利用量 为 1 1 5 . 7万 t / a , 利用率为 7 2 . 1 %。 1 . 2 低碳 生态矿 山评价 指标体 系 通过将 已试验成 功的若干研究 成果如充填 采 煤 书 ] 、 保水开采 _ 9 J 、 地热利用 、 综采 自动化工作面和 循环经济 等集中应用到几个矿井 , 然后进行集 成 深人应用研究, 建设示范矿井, 并要求达到以下 目的 及指标, 以利于今后大面积推广。① 实现集约高效 矿井 , 实现 自动化综采工作面; 在开采条件大致同等 情 况 下 , 主 要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居 煤 炭 工 业 前 列 , 3 0 0万 t / a 以下 的新 建矿 井全员 工效 达到 2 0 0 0 t / 人 a 。② 应用研究充填采煤和沿空留巷技术 , 实 现资源 高效 回收 , 资 源 回收率 提 高 5个 百 分点 以上 。 ③ 矿井实现低碳 排放 及运行 , 吨煤 综合 能耗 降低 1 0 %。④ 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率采达 到 4 5 % 以 上 , 利 用 率 9 0 % 以上 。⑤ 土 地 复 垦 达 到 9 0 %。⑥ 矿井生产基本实现绿色一 生态化 , 消除产生 环境 、 生态事件主要影 响因素。⑦ 构建矿井循环经 济运行模式 , 使产品结构合理 、 附加值高。 1 . 3示范 目标 规划 1 先规划 建设 6个示 范 矿井 , 将 已有 研究 成 功 技术集成示范 , 发挥不同方面技术优势 , 尽快实现低 碳 生态矿 山建设 。 2 有 5个煤矿要完成应用建筑物下充填采煤 技术 , 消除矸石山对环境 的影响, 解放村庄压煤, 增加 可采煤量。 3 有 3个煤矿要完成应用风源或水源热泵技 术 , 取消矿井锅炉房 , 降低矿井烟尘和 S O 排放 。 4 规划 4个煤矿要完成应用 自动化综采技术 和智能掘进机技术 , 大幅度提高矿井机械化装备和集 约化生产水平 , 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5 规划 5个示范矿井应用保水采煤技术 , 减少 矿井涌水量, 降低排水费用 , 矿井水利用率 1 0 0 %。 2 0 1 1年底前 6个示范矿井基本实现安全保 障程 度高、 资源利用率高、 运行能耗低 、 生态环境影响小的 低碳生态矿山建设 目标 。 2 基于绿色一 生态的充填采煤 自2 0 0 2年邢东煤矿试验成功巷道矸石充填技术 以来 , 又相继试验成功 了粉煤灰与矸石 固体充填 、 矸 石膏体充填 、 矸石似膏体充填和超高水材料充填等适 应不同开采条件的成套充填采煤关键技术, 并实现综 合机械化充填采煤。 目前有 5个煤矿在应用综合机 械化充填采 煤技术 , 已从 “ 三下” 压煤 中回收资源近 2 0 0万 t , 取得 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下面简要论述综 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 1 研 究 思路与 目标 煤矿矸石 山占用土地, 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分解 物 , 对周 边 空气和水 体造成 严重 影响 。在矸石 运输和 提升过程中, 还需消耗一定的电力、 运力资源。对此, 笔者提出井下用矸石置换煤炭资源, 减少地面塌陷的 研究思路与 目标 ① 矸石不升井 , 达到矿井无废渣外 排 , 煤矿不建矸石 山; ② 研究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 , 控制地表沉降, 并形成规模化开采 ; ③ 研究不 同充填 材料 , 适应不同开采条件需要 ; ④ 地面沉降可控。 2 . 2 充填采煤研究技术路线 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 控制岩层移动及保障 “ 三下” 压煤安全开采 , 在邢台煤矿进行综合机械化 充填开采技术试验 , 取得 了充填材料 、 自捣实充填液 压支架 、 配 比 自动控 制及 深孔 3 5 0 n 1 投 料 和充填 工 艺等成套技术突破 。实现 了矸石与粉煤灰井下有益 处理, 地表建筑物正常使用 , 实现煤炭采出率达 8 5 % 以上。其技术研究路线 如图 1 所示。综合机械化充 填采煤技术的成功 , 带来 了低碳生态矿山建设的集群 效应 , 处 理 了大量 的工业 固体 废弃 物 , 提 高 了资 源 采 出率 , 避免了地面沉陷, 保护了农 田和周边生态环境。 第 2期 刘建功 冀 中能源低碳生态矿 山建设 的研究 与实践 3 1 9 建筑物下矸石与粉煤灰 直接充填综采技术研 究 现场调研、资料分析 矸石与粉煤灰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矸 石 与粉 煤灰 投料 及 运 输系 统设 计 投料孔、储 料仓设计 投料缓冲 系统设计 堵孔 、清理 系统设计 投料及运输设 备选型设计 采煤 设备选型 矸石与粉煤灰 夯实机设计 自移式矸石与粉 煤灰转载机设计 采煤 与充 填关 键设 备研 制及 配套 采 煤 与 充 填 工 艺 设 计 采煤工艺设计 充填工艺设计 技术规范制定 岩层移动分析 采场矿压监测 岩层移动监测 地表沉陷监测 岩 层 移 动 控 制 与 监 测 工业性试验 H分析总结 图 1 技术研究路 线 Fi g .1 Re s e a r c h r o ut e o f t e c hn o l o g y 3 基 于生态 理念 的矿井开发利用技术 3 . 1 地热 源利 用研 究 煤矿井下开采的特殊环境 , 形成了温度变化幅度 较小的相对恒温层地热源 , 这是煤矿的一大资源。对 于地下开采的煤矿 , 一般采用抽 出式通风方式 , 利用 主通风机通过 回风井 回风 , 矿井总 回风直接排人 大 气。一般情况下 , 矿井总 回风 的温度、 湿度一年四季 大致保持恒定 , 其 中蕴藏大量 的低温热能 。利用 回风源热泵对这些低温热能进行 回收 , 在矿井 回风源 热泵系统中 图 2 , 矿井 回风换热器将矿井 回风中所 蕴含的大量热能通过喷淋换热方式转 移到循环水里 面, 循环水作为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 , 经过热泵 系统 提取热量后 , 循环水温度有所降低 一般 5 o C , 再重 新送入矿井 回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 , 循环往复。热 泵系统冬天时制出热水 一般 5 0℃ 作 为供 暖、 井筒 防冻、 洗浴热水的热源 , 在 夏天用于制冷。东庞煤矿 北井应用风源热泵技术后 , 取 消了锅炉房 , 每年可实 现节约标准煤 2 0 1 7 2 . 1 t , 按照节约 1 k g 标 准煤 减 排 2 . 4 9 3 k g C O 减排 0 . 6 8 k g碳 的标准计算 , 每年 可以实现 减排 二 氧 化碳 5 0 2 8 9 . 0 5 t , 实 现 减 排 碳 1 3 7 1 7 . 0 3 t 。另外 , 节省运行 费和人工费 , 经济 和社 会效益显著。据测算 , 这项技术若在全 国煤矿推广 , 每年利用的热能折合标准煤达 2 4 8 5万 t , 可减少大 量煤炭消耗及 C O 排放量 。近年来 , 集团公司已有 3 个煤矿研究利用了矿井风源和水源热量 , 用于供热和 制冷 , 实现煤炭企业不建锅炉房 , 不消耗煤炭 , 取得 了 非常好 的效果。 图 2矿 井 回风 热 象 系 统 Fi g . 2 Th e s y s t e m o f r e t u r n a i r f l o w he a t p ump 3 . 2 保水 开 采技术 煤矿开采过程 中破坏 了地下含水层的原始径流 水系, 大量排出地下水。采空区上方导水断裂带与地 下水体贯通 , 形成大规模地下水降落漏斗, 造成 区域 含水层水位下降, 直接影响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保 水开采的 目标是在防治采场突水的同时, 对水资源进 行有意识的保护 , 使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 量 小 于区域 水 文环 境 容 量 。因 此 , 保 水 开 采 的 经 济效益 、 生态效益是巨大的。 开采煤炭资源 的同时 , 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 , 利 开 计 二 输 姗 二 计 一 一 稞 酣 航 一 一 嘶 暇 喊 一 一 黼 桩 一 一 充 送 3 2 0 煤 炭 学 报 2 0 1 1 年第3 6 卷 用技术创新手段实现对水资源 的保护。煤矿的开采 过程中利用先进探测手段查清水系, 科学采煤 , 减少 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 利用注浆技术控制地下 水径流有较大的变化 , 减少地下水涌出; 对特殊地 区 利用充填采煤技术 , 控制含水层下沉, 保护地下水系; 对生产 中矿井涌出的地下水 , 积极开展循环利用 , 通 过净化系统处理达标后 , 用于井上 、 下的生产和绿化, 多余部分用回灌系统注回地下含水层 , 实现对水资源 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梧桐庄煤矿井下通过采取堵 、 截 出水点等措施 , 涌水量由 1 7 . 5 m / ra i n减少至 5 m / mi n , 这 5 m 水经净化处理后 回灌至井 田内含水层 , 实现保水开采。矿井水处理及回灌系统如图3所示。 并 下矿井水 图 3矿井 水 处 理 及 回濯 系 统 Fi g . 3 Th e s y s t e m o f mi n e wa t e r t r e a t me n t a n d r e c h a r g e 由于 矿 井 排 水 量 减 少 , 每 年 节 省 排 水 电 量 2 1 8 7 . 8 1 万 k W h , 按 照 节 约 1 k W h电 减 排 0 . 9 9 7 k g C O 减排 0 . 2 7 2 k g 碳 的标准计算, 每年可 实现减排 C O 2 1 8 1 2 . 5 t 。在煤矿开采过程 中, 地下 水位受到影响较小, 对生态环境维 系有很 重要 的作 用。 目前 , 有 3个矿井开展这 项应用研究 ; 通过水 的 循环利用 , 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 7 9 . 3 %, 地下水抽 取减少 1 4 % , 实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 3 . 3瓦斯抽 采与 利用 通过瓦斯抽采 , 可降低矿井瓦斯涌出和回采空间 中的瓦斯浓度 , 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和含量 , 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是一种优质燃料 , 通过发电等利 用 , 可减少瓦斯对 大气的污染。因此, 减少 瓦斯排放 即是低碳排 放 , 对 环境保 护有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宣东 二号煤 矿是煤 与 瓦斯 突 出矿井 , 瓦斯涌 出量 9 6 . 4 3 m / ra i n和 3 5 . 7 8 I l l / t , 煤层有 自然发火危 险 4 8 d , 瓦斯治理与消突采取瓦斯预抽等方法。瓦斯 抽采采取钻孔和巷道抽采, 效果显著。矿井瓦斯抽放 系统分地面永久抽放 、 井下临时和 移动抽放三大 系 统 , 地面广场永久抽放泵站主要抽放回采工作面或老 空区高浓瓦斯 , 用于高浓发电; 地 面风井永久抽放泵 站 , 主要抽放配采工作面或老空 区低浓度瓦斯 , 用 于 低浓度发电。井下临时抽放系统主要抽放采煤工作 面隅角瓦斯 , 井下移动抽放系统主要抽放采掘工作面 本煤层瓦斯。井下各泵站抽出的低浓 瓦斯与高浓瓦 斯混合供瓦斯电厂低浓发 电。 目前各类泵站总抽放 能力 已达 2 5 6 9 m / m i n 。现有 3个煤矿建设瓦斯发 电项 目, 表 l 是宣东煤矿和大淑村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情况 。 表 1 瓦斯抽 采利 用情况 Ta bl e 1 Ga s e x t r a c t i on a nd u t i l i z a t i o n 4循环经济及其他 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 品, 造成资源浪 费和环境污染。为此 , 运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优化产 业链 , 将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反馈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利用各个产业链内部消解工业废 弃品 , 积极打造消耗废品的下游产业 , 使上一级的废 物 变为下 一 级 的原 料 , 形 成 了矿 井 只 有 煤 炭 产 品 输 第 2期 刘建功 冀 中能源低碳生态矿 山建设 的研究 与实践 3 2 1 出, 无“ 三废” 外排发展模式 。如章村煤矿通过 多年 实践走出了一条“ 煤一 电一 建材” 独特 的循环经济 圈。 矿井生产的原煤首先进入重介洗煤厂洗选 , 优质的洗 精煤作为工业用煤 ; 劣质煤 即洗煤副 产品 煤泥 、 次 中煤 以及煤矸石作 为坑 口电厂的燃料。矿井产生 的矿井水经过净化站处理后 , 一部分作为 电厂 的冷却 循环水 , 一部分作生产用水 , 还有一部分为生活用水。 坑 口电厂产出的电主要满足生产矿井 和水泥厂生产 所需 ; 电厂 的粉煤 灰 和 炉渣 作 为水 泥 生 产 的 配 料 ; 电 厂产生的余热用来供暖 ; 利用水泥生产过程 中回转窑 窑头和窑尾产生的余热发 电, 直接供水泥生产使用 ; 其循环经济特点 1 在煤炭生产这个 主产业链上 向后延 伸, 将上 游产生 的废弃物作为下游 的生产原料 , 形成上下游联 动, 提高煤炭资源的加工转化率。 2 把煤炭资源的一次性外延式开发 , 转变为循 环闭路开发 , 实现污染物 的减量化 、 资源化 、 再利用 ,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 互促双赢” 。 3 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 , 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 值 , 实现产品多元增值 。 4 在循环经济产业链 的整体构架 中, 有些环节 形成 了自成体系的小闭合循环经济。 5 研究重点及展 望 1 深入研究 自动化综采工作面装备及控制技 术 、 煤岩识别等技术 , 实现综 采工作面 自动化 、 智能化采煤 , 实现减人提效。 2 深入研究井下实现煤矸分选 , 降低原煤矸石 含量 , 提高矿井提升效率 。 3 继续开展充填材料 、 矿压及岩层控制基本理 论 、 充填效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4 按照低碳生态矿山的建设模式 , 构建跨产业 生态链 ; 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 实现 由末端治理 向 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 促进工业废弃物的 低碳化 、 减量化和资源化 利用 , 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 放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矸石不升井 、 产煤不烧煤 、 保护地下水 、 瓦斯利用、 低碳循环模式 等低碳生态矿 山建设技术集成示范 , 然后 因矿制宜分类实施 。 5 利 用充 填采 煤技 术 , 提高 复 杂 开 采条 件 下 的 安全保障程度 。如在深井高应力有 冲击地压威胁的 工作面 、 有煤与瓦斯突出危 险工作面 、 易 自然发火煤 层 、 受高承压水威胁下组煤开采等进行充填试验 。 参考文献 『 1 ] 钱鸣高. 煤矿的科学开采 [ J ] . 煤 炭学报 , 2 0 1 0, 3 5 4 5 2 9 5 3 4 . Qi a n Mi n g g a o . O n s u s t a in a b l e c o a l mi n i n g i n C h i n a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0 , 3 5 4 5 2 9 5 3 4 . [ 2 ] 钱鸣 高, 缪协兴 , 许家林. 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 [ J ] . 煤 炭 学报 , 2 0 0 7, 3 2 1 1 7 . Q i a n Mi n g g a o , Mi a o X i e x i n g , X u J i ali n . G r e e n m i n i n g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h a r mo n i z i n g w i t h e n v i r o n me n t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 c ie t y , 2 0 0 7 , 3 2 1 1 7 . [ 3 ] 刘长友 , 汪理全 , 李佃平 , 等. 煤矿 开采新理论 与新技术 [ A] . 中 国煤炭学会开采 专业 委员会 2 0 0 6年学 术年 会论 文集 [ C] . 徐 州 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 4] 王悦汉 , 汪理全 , 翟德元 . 矿井 “ 掘 、 采 、 治 ” 开采技 术体系 的理论 探讨 [ A] . 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 2 0 0 6年学术 年会论文 集 [ C]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1 3 1 7 . [ 5] 缪协 兴 , 张吉雄 , 郭广礼. 综合机械 化充填采煤 方法与技 术研究 [ J ] . 煤炭学报 , 2 0 1 0, 3 5 1 1 - 6 . Mi a o Xi e x i n g, Z h a n g J i x i o n g, Gu o Gu a n g l i .S t u d y o n wa s t e - fi l l i n g me t h o d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c o al mi n i n g [ J ] . J o u r n a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1 0, 3 5 1 1 6 . [ 6 ] 刘建功 , 赵庆彪 . 综合机 械化 充填采 煤 [ J ] . 煤炭学 报 , 2 0 1 0, 3 5 9 1 4 1 3 1 41 8. L i u J i a n g o n g , Z h a o Q i n g b i a o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m e c h a n i z e d fi l l i n g c o a l mi n i n g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1 0, 3 5 9 1 4 1 3 1 41 8. [ 7 ] 翟群迪 , 周 华 强 , 侯 朝炯 , 等. 煤矿 膏体 充填 开采 工 艺 的探讨 [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0 4, 3 2 1 0 6 7 6 9 , 7 3 . Z h a i Q u n d i , Z h o u Hu a q i a n g , H o u C h a o j i o n g , e t a1.D i s s c u s s i o n o n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 p a s t e b a c k fi l l i n g i n mi n e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4, 3 2 1 0 6 7 - 6 9, 7 3 . [ 8 ] 刘建功 , 赵庆彪. 邢 台矿建 筑物下综 合机 械化 固体充填 采煤技 术[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1 0, 3 8 3 1 8 2 1 . L i u J i a n g o n g , Z h a o Q i n g b i a o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w i t h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s o l i d b a c k fi l l i n g un d e r t h e b u i l d i n g s t rne t u r e s i n Xi n g t a i Mi n e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 2 0 1 0, 3 8 3 1 8 2 1 . [ 9] 王社平 , 刘建 功 , 祁 泽民 , 等 . 邢东煤 矿绿 色矿 山建 设集成 技术 [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0 9 , 3 7 1 1 1 2 5 1 2 8 . Wa n g S h e p i n g , L iu J i a n g o n g , Q i Z e mi n , e t a 1 .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g r e e n mi n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X i n g d o n g Mi n e [ J ] . C o a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 2 0 0 9, 3 7 1 1 1 2 5 1 2 8 [ 1 0 ] 邹性前 , 邹 箐. 利用 固体废物生产新 型建筑材料 [ M] . 北京 化 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4 . [ 1 1 ] 冀 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 炭行业低碳运行生态矿 山建设 示范项 目研究与实践[ R] . 2 0 1 0 . [ 1 2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分院. 地下开采 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 进展[ M] . 北 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2 0 0 7 . [ 1 3 ] 张明旭 , 魏振岱 , 彭苏萍 , 等. 煤 矿深部 开采 地质保 障技术研究 与应用 [ A] . 中国煤 炭学会 矿井地质专 业委员 会 2 0 0 8年学术 论坛文集 [ C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 0 0 8 . [ 1 4] 王金华 . 我 国大采高综采 技术与 装备 的现状及 发展趋 势 [ J ] . 煤 炭科学技术 , 2 0 0 6 , 3 4 1 4 - 7 . W a n g J i n h u a .P r e s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t e n d e n c y o f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e q u i p me n t wi t h h i g h c u t - t i n g h e i g h t i n C h i n a [ J ] . C o a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6, 3 4 1 4 - 7 . [ 1 5 ] 王家臣. 厚煤层开采理论 与技 术 [ M] .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