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pdf
第 3 6卷第 1 2期 2 0 1 1年 1 2月 煤 炭 学 报 J OU RNA L OF C HI NA C0 AL S O C I E T Y V0 I . 3 6 De c . No. 1 2 2 011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1 1 2 2 0 5 8 0 6 -_- - _ _ 。 Cj 同 压水射流割缝及 其对煤体 透气性 的影 响 沈春明 , 林柏 泉 , 吴 海 进 1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 2 .中国矿业 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摘要 基于高压水射流割缝卸压增透技术, 对割缝后 瓦斯抽采和煤体透 气性 的变化进行 了研 究; 分析 了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 根据现场实际割缝 工艺建立模型, 采用 F L A C软件 模拟计算 了割缝煤体卸压影响范围的变化特性 ; 采用相似物理模拟 实验的方法建立相似模型, 测定 煤体在割缝卸压 变化过程 中透气性的变化规律 ; 并进行 了现场试验验证与应用。研究表 明 高压水 射流割缝后煤体周围会产生卸压, 煤体透气性随割缝卸压影响而增 大; 现场试验结果显示, 割缝后 煤体透气性增大至原来的 1 1 3倍 , 抽采有效影响半径扩大 1 倍。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 割缝 ; 透气性; 卸压 中图分类号 T D 7 1 2 . 6 2 文献标志码 A Hi g h - p r e s s u r e wa t e r j e t s l o t t i n g a n d i n fl u e n c e o n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c o a l s e a ms S H E N C h u n . mi n g , _ , L I N B a i q u a n . Wu H a i - j i n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0 ,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Mi n i n g,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 2 . F a c u l t y o f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a n d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i n c r e a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u s e d b y h i g h - p r e s s u r e w a t e r j e t s l o t t i n g , r e s e a r c h e d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s l o t t e d c o a l s e a m p e r me a b i l i t y . An a l y z e d t h e e f f e c t o f s t r e s s a n d p r e s s u r e o n g a s p e r me a bi l i t y o f c o a 1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a c t u a l s l o t t e d p r o c e s s t o s e t mo d e l , us i n g F LAC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s i mu l a t e d t h e c ha n g e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t h e r e l i e f e f f e c t s c o p e o f s l o t t e d c o a 1 . Ad o p t e d a s i mi l a r me t h o d o f p h y s i c a l mo d e l 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s i mi l a r mo d e l t o me a s ur e p e rm e a b i l i t y v a r i a t i o n wh e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s l o t t e d c o a l s e a m p r e s s ur e r e l i e f c h a n g e s; a n d c o n d u c t e d fie l d t r i a l s . T he r e s u l t s s ho w t h a t t he p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a r o u n d c o a l a f t e r s l o t t i ng, c o a l p e r me a b i l i t y i n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 e i mp a c t o f 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a ft e r s l o t t i n g. F i e l d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a f t e r s l o t t i n g, c o a l s e a m p e rm e a bi l i t y i nc r e a s e s t o 1 1 3 t i me s o f t h e o rig i n a l , e f f e c t i v e i n flu e n c e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e x p a nd s t o 2 t i me s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l r a d i u s . K e y w o r d s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w a t e r j e t ; s l o t t e d ; p e rme a b i l i t y ; r e l i e f 在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下 ,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 层的瓦斯预抽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难点 , 主要表现在抽 采效率低 , 措施工程量大。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进一 步增加 , 开采条件 和 自然环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 瓦斯预抽效果差越显突出, 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和生 产接替 J 。利用高压水射流进行钻孔 内切割缝槽 , 可 以破除钻孔周围瓶颈效应 J , 卸除煤体应力 , 降低 煤体瓦斯内能, 扩大钻孔周 围煤体裂隙网, 有效提高 煤体的透气性 , 对于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采前预抽效 果十分显著。因此 , 研究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 透气性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l 煤体透气性 的影 响因素 煤体透气性是衡量瓦斯在煤层中流动难易程度 的重要指标 , 直接影响煤层瓦斯的抽采效果 。煤 体透气性 的影响 因素较复杂 , 除煤体本身结构 因素 外 , 还与地应力 、 吸附性、 瓦斯压力等有关 , 其 中煤体 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对透气性影响显著 。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8 1 7 责任编辑 韩晋平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资助项 目 2 0 1 1 C B 2 0 1 2 0 5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1 0 7 4 1 6 1 ; 煤炭资源 与安 全开采 国家 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究课题资助项 目 S K L C R S M0 8 X 0 3 作者简介 沈春明 1 9 8 5 一, 男 , 江苏徐州人 , 博士研究生。T e l 0 5 1 6 8 3 8 8 4 4 0 1 , E m a i l s c mc u m t 1 6 3 . c o rn 第 1 2期 沈春明等 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2 0 5 9 1 . 1 地应力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 在瓦斯压力不变 时, 随着地应力 的 增加 , 渗透率 K开始下降很快 , 当地应力增大到一定 值时 , K值下降变缓 ; 而在卸载过程 中, 煤样的渗透率 K并不是随地应力 的降低而逐渐增加 , 当地应力下 降至某一定值后 , 渗透率 骤然增加 图 1 。因此 , 地应力是煤体透气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 进行煤层卸压 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 。 图 1 加卸载时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 Fi g .1 Th e r e l a t i o ns h i p o f p e r me a bi l i t y a nd e f f e c t i v e s t r e s s wh i l e l o a d i n g a n d u n l o a d i n g 1 . 2 瓦斯压 力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 在地应力 不变的条件下 , 随着瓦斯 压力的增大, 煤体透气性逐渐降低 , 除克林伯格效应 影响外 , 瓦斯压力的增大 降低了煤体 的渗透容积 , 导 致透气性降低 。因此, 降低煤体瓦斯内能可以有 效地提高煤体的透气性。 目 前, 我国煤矿现场实测煤层透气性广泛应用中 国矿业大学的测定方法 , 该方法是在煤层瓦斯 向钻孔 的流动状态为径向不稳定流动之基础上建立 的, 其计 算公式与测定方法 见表 1 。 2 煤体割缝透气性变化模拟实验 2 . 1 割缝煤体 区域卸压影响 煤层卸压是增大煤层透气性和提高瓦斯抽采效 率的有效措施 , 高压水射流割缝能够对煤 体造成卸 压 , 其最佳效果是通过割缝卸压效果的叠加或相互影 响 , 形成区域式整体卸压 , 从而提高整体范围内煤体 的透气性⋯J 。为研究卸压影 响效果 , 运用 F L A C软 件建立模型 , 以现场应 用技术工艺为指导 , 设计建立 排距和列距均 5 m、 钻孔数每排 5个 、 共 3排 的模型 进行模拟 , 模拟计算结果如图 2 、 3所示。 表 l 实测煤层透气性 系数公式 Ta bl e 1 The f o r mul as of me a s ur e d c oa l s e s i D _ ’ s g as pe r me ab i l i t y c o e ffi c i e n t 注 P n 为煤层原 始绝对压 力, M P a ; p 1 为钻孔排瓦斯时 的瓦斯 压力 , 一般为 0 . 1 M P a ; r 1 为钻孔半径 , m; A为煤层透气性 系数 , m / MP a d ; g 为在排放 瓦斯为 t 时钻孔煤壁单 位面积 的瓦斯 流量 , m / m。 d 。 对图 2 、 3的模拟结果分析可知, 割缝后可在煤体 内不 同方 向上产生卸压 , 缝槽上部煤体卸压效果较显 著 , 缝槽问卸压影响相互叠加扩展 , 形成区域整体 卸 压 。通过不同间距缝槽模型模拟对比可知 , 卸压程度 和范围与缝槽参数 和设计 间距有关。实际现场应 用 中, 由于煤体内部瓦斯流动场和应力 场的作用 , 煤体 割缝形成缝槽 的同时其周围煤体会发生运移形变 , 扩 大了裂隙发育, 促使周围煤体卸压范围和程度增强, 更有利于煤体透气性的提高 。 2 . 2 割缝煤体透气性变化相似实验 煤样试件在空气 中的渗透率测试可按式 1 计 算 , 即 K 1 。 2 p p Q H △ t z 1 2 p △ p△ p A 式中, 为渗透 率, 13 1 T I ; P为出 口端气体压力 大气 压 , P a ; Q为渗流量 , m L / s ; H为试件高度 , mm; 为 空气动力黏度, P a S ; a p为渗透压力, P a ; A为试件 横截面积 , m m 。 根据渗透率与透气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 即可求 出 煤岩的透气性系数 , 即 A 2 z l P o 煤样渗透性变化规律相似模型实验考察系统如 图 4所示 , 主要 由压缩 空气钢瓶 、 压力表 、 流量计 、 高 第 1 2期 沈春明等 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6 00 蓦5 0 0 4 0 0 3 0 0 捡2 0 0 1 0 0 O 1 2 3 4 5 时刻 0 , 1 0 O , 2 5 ~ 0 , 3 5 05 , 1 O 1 o , 4 0 0 , 5 0 2 5 . 1 5 3 0 , 2 0 图 5 不 I司时刻流量变化 曲线 Fi g . 5 Th e c h a ng i n g flo w r a t e a t d i f f e r e n t t i me 宽 1 m、 高 3 3 I I 1 的扁平缝槽 , 煤体 内部应力分布发生 变化 , 测点 0 , l o 处于卸压区域 内, 该测点透气性增 加较大 , 是原始煤层透气性的 2 . 5倍 , 其它测点在卸 压区域外部 , 透气性基本不变 ; 2时刻 , 煤体内部形成 宽 2 IT / 、 高 3 c m 的扁平缝槽 , 煤体内部卸压区进一步 扩大, 测点 0, 2 5 也进入 卸压区 , 透气性增 大, 是原 煤层的 2 . 1 倍 , 测点 0 , 1 0 透气性进一步增 大, 变为 原煤层透气性 的 3倍 , 测点 1 5 , 1 0 所在区域处于应 力重新分布后的应力集中区 , 造成了该区域煤层透气 性的降低 , 其他较远的测点透气性变化较小; 3时刻, 第 1 块 石蜡 板完 全熔 化 , 煤体 内部形 成 宽 3 m、 高 3 c m的扁平缝槽 , 原卸压 区内各点进一步卸压 , 澳 4 点 O , 1 0 、 0 , 2 5 所处 区域均有小幅增加 , 同时卸压区 扩大 , 测点 1 5, 1 0 所在区域 由应力集中区变成卸压 增透区域 , 透气性迅速增大 , 为原煤层透气性的 1 . 9 4 倍 , 测点 0 , 3 5 轻微受煤层开挖 的影 响, 变化不大 , 其 中测点 0 , 1 0 已充分卸压 ; 4时刻 , 第 2块石蜡板 熔化以后 , 缝槽宽 3 m、 高6 e m, 测点 0 , 1 0 透气性不 变 , 达到了最佳 的卸压增透效果 , 测点 0, 2 5 、 1 5 , 1 0 进一步卸压 , i 贝 4 点 0 , 3 5 处在卸压区 内, 透气性 变化较大 , 变为原煤层 的 1 . 7 8倍 。最后一块石蜡板 熔化后 , 煤体 内部形成宽 3 m、 高 9 c m 的缝槽 , 此时 0 , 1 0 处区域透气性有所 变化 , 由于煤体 的重新压 实, 其 透气性略有 降低 , 测点 1 5, 1 0 、 0 , 2 5 、 0 , 3 5 卸压已经趋于稳定 , 透气性略有增大 , 其余各测 点透气性基本不受缝槽影响。 从模拟实验可知 , 随着缝槽 的形成和扩展 , 卸压 影响逐渐增强, 受影响煤体的透气性逐渐增大, 缝槽 完成后煤体透气性达到最大 , 由于煤体次应力的再次 作用, 受影响煤体透气性达到最大后会略微降低。由 于实验条件的限制 , 实验采用模拟间接测定法 , 测定 气体流量反算煤体的透气性系数, 定性演化了煤体割 缝过程中透气性的变化规律 , 反映了割缝可有效提高 煤体透气性 , 且割缝卸压影响越大 , 透气性变化越 明 显 3 现场试验与应用 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 主 采的煤层 8 、 9煤均为突出煤层 , 各煤层瓦斯含量和压 力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 4 0 0一- 5 9 0 m标高 范围 二 水 平 8 、 9 煤 层 瓦 斯 压 力 为 2 . 5 9 ~ 4 . 4 3 MP a , 煤层瓦斯含量为 1 8 . 9 5~ 2 2 . 6 7 m / t , 煤层 透气性系数为 0 . 0 2 8 m / MP a d , 瓦斯预抽主要 难题是抽采效率低 、 钻孔施工量大 。针对芦岭矿二水 平特点 , 在矿井 1 1 8 2 1 1底抽巷设计穿层钻孔进行高 压水射流割缝卸压增透技术措施 , 穿层割缝钻孔设计 如图6和表 3所示。 a 剖面 布置 I I 8 2 1 1 瓦斯抽放巷 b 平面 布置 图6 1 1 8 2 1 1 底抽巷穿层钻孑 L 布置 F i g . 6 T h e l a y o u t o f s l o t t e d d r i l l i n g s t h r o u g h b e d s i n b e d p l a t e t u n n e l o f 1 1 8 2 1 1 3 . 1 瓦斯抽采流量和浓度分析 对 I I 8 2 1 1底抽巷 6号钻场的普通钻孔 6 1 、 6 - 7 , 割缝钻孔 2 - 2 、 3 3的瓦斯抽采纯量变化和抽采浓度 变化进行考察 , 考察时间 4 2 d , 每间隔 1 d测试 1次 , 得到单孔瓦斯抽采纯量和抽采浓度变化 图 7 。由 图7可知 , 割缝孔的瓦斯抽采总流量远远大于未割缝 孔 , 割缝孔 的稳定瓦斯抽采纯流量可达 9 6 L / rai n , 未 割缝孑 L 的瓦斯稳定抽采流量 为 2 0 L / ra i n , 割缝孔 抽 采流量是未割缝孔的 4 . 5倍洁0 缝孔的瓦斯抽采浓度 很稳定 , 平均可达 8 5 % , 未割缝孔的瓦斯抽采浓度变 幅较大 , 随着抽采 时 间的推延 而变小 , 稳 定浓度 为 2 8 % , 割缝孔抽采浓度是未割缝孔的 3倍 , 因此 , 采用 高压水射流割缝可有效提高煤体瓦斯抽采效率。 2 0 6 2 煤 炭 学 报 2 0 1 1 年第3 6 卷 图7 割缝与未割缝煤体瓦斯抽采变化的对比 F i g . 7 Th e c o n t r a s t o f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fl o w w i t h a n d w i t h o u t s l o t t e d d r i l l i n g 3 . 2 瓦斯抽采影响半径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观测孔流量影响法测定抽采钻孔 的影响半径。如图 8 a 所示 , 在待测割缝抽采孔一 边按照图示间距施工 4个观测孑 L 。同时, 现场施工 1 个单独的观测孔 , 不受观测孔等的影响, 将 1 4号及 单独观测孔密封并入同一抽采管路, 负压抽采并观察 瓦斯流量变化 , 为了避免 5号孔对 1~ 4号孔瓦斯 流 量的过度影响, 5号孑 L 仅密封不连人抽采管路。在一 定的测试周期内, 对 比 1 ~4号钻孔 与单独观测孔 的 瓦斯流量变化 , 如观测孔的流量 比单独观测孔流量提 高 1 0 %以上, 则该观测孔处于抽采孔的影响范围内。 图9 a 为在 2 6 d测试周期内各钻孔的瓦斯流 量变化曲线 , 由图可知 , 2 、 3 、 4号孔的流量曲线均在 红色 1 0 %标准线上方 , 即 3个孔均在 5号孔的影响 范围内; 而 1号孔 的流量 曲线与红色 1 0 %标准线相 吻合, 不在 5 号孔的影响范围内。因此, 5号待测割 缝抽 采孔 的影 响半 径为 2 . 5~3 . 0 m。同理 , 如 图 8 b 、 9 b 所示, 普通抽采钻孔的影响半径为 1 . 0~ 1 . 5 m。可知割缝钻孔抽采影响半径是普通钻孔 的 2 倍以上 , 有利于减少钻孔工程量。 一 一 e一 一 _ ∈ l f g l 1. , l。 , f f a 割缝孔 l 4 号 1 5 号1 6 号1 7 号 单独观测孔 一 b 普通 孔 图 8 单孔瓦斯抽采影响半径考察设计示意 F i g . 8 T h e d e s i g n o f s i n g l e h o l e i n fl u e n c e r a di u s o f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 .量 吕 ● \ Ⅲ 幔 ll 耀 , .量 g ● \ 、 煺 黑 1 0 2 0 时间/ d a l - 4 号钻孔 时 『司/ d f b1 1 5 -1 7 号钻孔 图9 测试周期内不同测试孔瓦斯抽采流量变化 F i g . 9 T h e g a s f l o w c h a n g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t e s t h o l e s i n a t e s t c y c l e 3 . 3 煤体透气性变化 基于以上煤体割缝瓦斯抽采量数据 , 根据中国矿 业大学透气性系数现场实测法, 对割缝后煤体透气性 系数进行换算 , 由于煤体透气性是变化 的, 由模拟试 验可知 , 通常情况透气性系数先变大后减小 , 故选取 O 0 O O O O 加 8 4 第 1 2期 沈春明等 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 2 0 6 3 瓦斯抽采纯量最大值作为瓦斯抽采流量值 , 瓦斯含量 系数 o t 1 2 i n / i n 。 MP a , 煤层厚度 L 9 1T I , 钻 孔半径 r O . 0 5 4 In, 卸压至测定钻孔瓦斯流量 的时 间 t 5 0 d , 钻孔瓦斯流量 Q2 8 8 m / d , 卸压后钻孔 瓦斯 压 力 P 0 . 0 0 3 MP a , 原 始 煤 层 瓦 斯 压 力 为 4. 2 MPa。 1 求 q 。 q 9 4 . 3 6 In / in d n ,1 2 求 A和 B。 . 1 0. 4 98, B 4 t po A 0 4 98 B 49 1 96 . , P。0 一 P r 3 求 A 。 选用 F 1 0 ~1 0 范围的公式计算 , 即 A 3.1 4 A 。 B南3 .1 7 m / MP a .d 经校检 , 在 1 0 ~1 0 范围内, 公式选用合理 , 计 算结果正确 。 原始煤层在该水平处 的透气性系数为0 . 0 2 8 in / M P a d , 采用高压水射流割缝整体卸压后 , 煤体 透气性系数增大到 3 . 1 7 in / M P a d , 是原始的煤 体透气性 的 1 1 3倍 , 大大提高了煤体 的透气性 , 增大 了煤体 的抽采效率 。现场试验发现 , 割缝过程 中, 高 压水射流破坏煤并将其排除孔外的同时, 对煤体造成 了诱导式喷孔卸压 , 降低 了煤体 内部 瓦斯压力 , 有利 于煤体透气性的提高。 4结 论 1 高压水射流 割缝对其周 围煤体各方 向产生 卸压 , 缝槽上部煤体卸压效果较显著 , 缝槽 问卸压影 响相互叠加, 扩大卸压范围, 形成区域整体卸压。 2 相似模拟实验表明 割缝卸压 区内煤体透气 性随着卸压的影响而增大, 割缝形成后透气性增至最 大 , 是原来煤体透气性的 3倍 , 卸压完成后煤体 由于 受次应力的影响, 煤体透气性会略微降低 。 3 现场试验表明 高压水射流割缝对煤体造成 诱导式喷孔卸压 , 降低煤体 内部瓦斯压力 ; 割缝后钻 孔瓦斯抽采流量和浓度明显提高 , 煤体透气性提高至 原来 的 1 1 3倍 , 与相似试验的结果一致 ; 割缝钻孔抽 采影 响半径扩大 了 1 倍 , 大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 , 减少 了抽采钻孔工程量。 参考文献 [ 1 ] 林柏 泉, 孟 凡伟 , 张海滨 . 基于 区域瓦斯治理 的钻割抽 一体化技 术研 究及应用 [ J ] . 煤炭学报 , 2 0 1 1 , 3 6 1 7 5 8 0 . L i n B a i q u a n,Me n g F a n we i ,Z h a n g Ha i b i n.Re g i o n a l g a s c o n t r o l b a s e d o n d ri l l i n g s l o t t i n g - e x t r a c t i n g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J o u r -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1 , 3 6 1 7 5 8 0 . [ 2 ] 俞启香 , 程远平, 蒋承林, 等. 高瓦斯特厚煤层煤与卸压瓦斯共 采原理及实践 [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 0 0 4, 3 3 2 1 2 7 1 3 1 . Y u Q i x i a n g , C h e n g Y u a n p i n g , J i a n g C h e n g l i n , e t a 1 . P ri n c i p l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 c o a l a n d 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g as i n t h i c k a n d h ig h - g a s s e a m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4, 3 3 2 1 2 7 1 3 1 . [ 3 ] 林柏泉 , 吕有厂 , 李 宝玉 , 等 . 高压磨 料射流 割缝技 术及其 在防 突工程中的应用[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7 , 3 2 9 9 5 9 - 9 6 3 . L i n Ba i q u a n, L fi Yo u c h a n g , L i B a o y u, e t a1.Hi g h p r e s s u r e a b r asi v e h y d r a u l i c c u t t i n g s e a l n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o u t b u rst s p r e v e n t io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0 7 , 3 2 9 9 5 9 - 9 6 3 . [ 4 ] 蔡峰 , 刘泽功 , 张朝举 , 等. 高瓦 斯低透气 性煤层 深孔 预裂爆 破增透数值模拟[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7 , 3 2 5 4 9 9 5 0 3 . C a i F e n g , L iu Z e g o n g , Z h a n g C h a u , e t a 1 . N u m e r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i mp rov i n g p e r me a b i l i t y b y d e e p -h o l e p r e s p l i t t i n g e x p l o s io n i n l o o s e s o ft a n dl o w p e rme a b i l i t y c o a l s e a m[ J ] . J o u m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7 , 3 2 5 4 9 9 - 5 0 3 . [ 5 ] 程远平 , 俞启香. 煤层群 与瓦斯安 全高效 共采体 系及应用 [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 0 0 3 , 3 2 5 4 7 1 4 7 5 . C h e n g Y u a n p i n g , Y u Q i x i a n g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a f e and h i g h e ffic i e n t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c o al a n d g a s i n c o a l s e a m s [ J ] . J o u rna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3 , 3 2 5 4 7 1 4 7 5 . [ 6 ] 林柏泉 , 杨威 , 吴 海进 , 等. 影 响割缝钻孔 卸压效 果 因素的数 值分析 [ J ] . 中国矿业 大学学报 , 2 0 1 0, 3 9 2 1 5 3 1 5 7 . L i n B a i q u a n , Y a n g We i , Wu Ha i j i n, e t a 1 . A n u m e r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e f f e c t s d i f f e r e n t f a c t o r s h a v e o n s l o t t e d d ri l l i n g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n a U n i v e r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y, 2 0 1 0, 3 9 2 1 5 3 1 5 7 . [ 7 ] 杨宁波 , 李兆丰. 钻孔周 围煤体 中透气性 的变化规 律研究 [ J ] . 煤炭技术 , 2 0 0 8 , 2 7 1 2 6 7 6 9 . Ya n g Ni n g b o, L i Zh a o n g . Re s e a r c h o n c h a n g e l a w o f p e rm e ab i l i t y i n c o al s e a m a r o u n d b o r e h o l e s [ J ] . C o al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8 , 2 7 1 2 6 7-6 9. [ 8 ] 俞启香. 矿井瓦斯防治 [ M] . 徐州 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社 , 1 9 9 2 6 2-9 7. [ 9 ] 周世宁 , 林柏泉. 煤层 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 [ M]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1 9 9 7 3 6 3 9 , 1 4 9 1 5 5 . [ 1 0 ] 林柏泉 , 何 学秋 . 煤体透气性及 其对煤和瓦斯 突出的影响 [ J ] . 煤炭科 学技术 , 1 9 9 1 , 1 9 4 5 O 一 5 3 . L i n Ba i q u an ,He Xu e q i u .P e rm e ab i l i ty o f c o al a n d i t s i mp a c t o n c o a l a n d g a s o u t b u r s t [ J ] . C o a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1 9 9 1 , 1 9 4 5 O 一 5 3 . [ 1 1 ] 张萌博 , 张海滨 , 林柏泉 , 等. 穿层钻 割一体化 卸压增透技 术数 值模拟分 析及应用 [ J ] . 煤炭工程 , 2 0 1 0 1 0 6 6 6 8 . Zh a n g Me n g b o , Zh a n g Ha i b i n, I J in Ba i q u a n, e t a1. An aly s i s a n d印 一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u me ri c al s i mu l a t i o n o n p r e s s u r e r e l e asi n g a n d pe rm e a b i l i t y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t e gra t e d t e c h n o l o gy wi t h d ri l l i n g an d s l o t t i n g t h ro u g h s e a m[ J ] . C o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1 0 1 0 6 6 6 8 . [ 1 2 ] 吴海进 . 高 瓦斯低透气性煤 层卸压增透 理论与技术 研究 [ D]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 2 0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