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pdf
2 0 0 5年 6月 石油勘探 与 开发 PETROI EUM EXPI ORATI ON AND DEVEI OPM ENT Vo1 .3 2 No. 3 1 ol 文章 编 号 l o o o 一 0 7 4 7 2 0 0 5 0 3 0 l o 卜O 5 缝洞性碳 酸盐岩 油藏储 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陈志海 。 , 戴勇。 , 郎兆 新 1 . 中国石油大学 北 京 ; 2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 金 项 目 中 国石 化 科 技 开发 项 目“ 塔 河 油 区开 发 动 态跟 踪 与 规 划 部 署 研 究” P 0 3 0 9 3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 碳酸盐岩储集 层 中的次生裂缝 或溶蚀孔 洞是 其主要储 集空 间和渗流通 道。 为更好 地认 识此 类油蔽的开采特征 , 根据储集体 内缝洞之 间的组 合关 系, 提 出 了 6种储 渗模 式。从缝 洞性 储集体 的类型 角度 分析油井的开采特征 , 结果表明 钻遇裂缝溶 洞型储 集体 的油井 一般见 水前高产 稳产, 见水后递 减幅度 最大 ; 钻遇溶 洞裂缝 型储 集体的油井产量中等, 见水后产量递减幅度较 小; 钻 遇 裂缝 基质 型储集体 的油井 对开发 贡献很小 。结 合油 井 开采特征, 用统计方法预测 了储集体 的平面分布。 与储 集层 建模结果对比, 二者 的相关性较好 。图 9表 3参 2 4 关键词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 ; 储渗模 式; 开采特征 ; 裂缝 ; 溶 洞 中 图分 类号 TE3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0引言 据初 步统 计-- , 全球典 型缝 洞性 碳 酸 盐 岩油 气 藏 有 6 8个 , 其 中 我 国 的 1 0个 分 布 在 任 丘 、 四川 E 9 - 1 1 7 、 鄂尔 多斯_ 】 和塔 里 木 。 。这 类 油气 藏 的储 集 层 绝 大多数 以次 生裂 缝 或 溶蚀 孔 洞 为 有 效储 集 空 间 , 而 碳酸盐 岩基 质 基 本 无 渗 透性 , 可 以 起 岩性 屏 障遮 挡 作 用 。国 内部 分学 者 提 出用 缝 洞 储集 体 。 。 的概 念 来 描 述其储 集 层的分 布 。单个缝 洞储 集 体是 由不 同尺 寸 级 别 的裂缝 和溶 蚀 孔 洞 组 成 的 高储 高 渗带 , 其 内 部 组 合 结构 极其 复杂 ; 不 同缝 洞 储 集 体 又 通 过 不 同 方 式 相 互 连通 , 形成 串珠 状 缝 洞 储 集 组 合 体 或 上 下 错 落 叠 置 的 缝洞储 集 组合体 。储 集层 和流 体分 布的 复杂性 决 定 了这 类油 藏油井 开采 特 征的 巨 大差 异 性 。塔 里木 盆 地 塔河 油 田下奥 陶统缝 洞性 碳 酸盐 岩 油 藏是 近 几 年发 现 的 我 国最 大 的缝 洞 性 块 状 油 藏 , 储 集 层 埋 深 5 3 0 0~ 5 7 0 0 m, 原 始地 层压力 5 9 ~6 0 MP a , 地层 温度 1 2 5 ℃ , 原 油性 质差 异大 , 储 集 空间 主要 为裂缝 和溶 蚀孔 洞 , 非 均 质性 严重 , 油 井 产能 差 异大 , 单 井 开 采 动 态 差 异 大 , 井 与 井之 间可 类 比性 差 。本 文 以该 油 田为 例 , 分 析 其 开 采 动态特 征 , 从 开发角 度提 出缝 洞性碳 酸 盐 岩油 藏的储 渗模式 , 进 一步深化对该类 油藏开采动 态规 律的认识 。 1油藏储渗模式 缝洞性碳 酸盐岩油藏 储集 层 内部结 构非 常 复杂 , 是 次生缝洞 与基质系统 的“ 迷 宫状 ” 组 合 。对 于每 个具体 的 油藏或 区域 , 总有某种组合 在开发 中占据 主导地位 , 决 定 油井开采 动态 。 “ 。溶 蚀孔洞包括 次生孔 隙 、 小洞 、 中洞 和大洞 次生孔隙所 占比例很小 , 未作单独计算 ; 巨洞 通 过 钻具 放空 、 井漏 和扩径 识别 。塔河 3区、 4区奥 陶系油 藏有 效储 集空 间体积分布 比例 如表 1 所示 。 表 1 塔河 3区 、 4区有效储集 空间类型体积分布 比例表 区块 3种类型储集空间体积分布比例 溶蚀 L 洞 裂缝 巨洞 笔 者提 出 6 种 储 渗模式 , 包括 3种 基 本模 式 广 义 基质系统、 独立裂缝 网络和独立溶洞 和 3种组合模式 见 图 1 。原生 孔 隙的基 质系 统对 储渗 的贡 献很 小 , 在 储 渗模 式 中不予 考虑 。 孤立的小溶洞 裂缝 网络 交义裂缝 V l U类 I l I 裂缝 . . } l I网 络 i 裂 夫 裂 十十 一 .\ ] r / Ⅳ类_ L _ 麓 v 类 Ⅵ 类 l类 一 广 义 基 质 系 统 ; Ⅱ类 ~ 独 立 裂缝 网络 ; I II 类 一 独 立 溶 洞 ; Ⅳ类 裂缝 网络系统 ; V类 裂缝 溶洞系统 ; Ⅵ类一溶洞系统 图 1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示意 图 1 . 1基本 模式 1 . 1 . 1广 义基 质 系统 I类 广义 基质 系统指 在基 质 基 础 上 发育 的 连通 度 几乎 为 0的小 型溶 蚀 孔 洞 和 微 缝 的集 合 体 , 有 一 定 储 集 能 力 , 但几乎 没 有 渗 流 能力 , 对 开 发 贡 献 很 小 , 油 井 钻 遇 该 类 系统 基本无 产能 。 维普资讯 l O 2 石油勘探与开发 油 田开发与油藏上程 Vo I . 3 2 NO . 3 1 . 1 . 2独 立 裂 缝 网 络 n类 独立 裂缝 网络指 由多条 不 同级 别 裂缝 相 互 连通 形 成 的裂缝 网 络 . 自身 构 成 一 个 定 容 封 闭 系 统 。在 裂 缝 形成 过程 中 , 虽 裂缝 之 间连通 度 很 高 , 但后 期 改 造作 用 使很 多裂缝 被 泥质 充 填 闭 合 , 从 而 形 成 多个 裂 缝 网络 闭合体 , 即 多个封 闭系统 。其储 渗 性 能优 于 I类 , 储 渗 能 力大小 由 自身 规模 和连 通 度 决 定 , 对 开 发 的 贡献 相 当有 限 , 油井 一般低 压低 产且 产量递 减快 。 1 . 1 . 3独 立 溶 洞 Ⅲ 类 独 立溶 洞指一 个规 模较 大 的 溶 洞和 与 其 连通 的 裂 缝 , 自成体 系 . 构 成一 个定 容 的封 闭系 统 。其储 渗 性 能 取 决 于溶洞 和 裂缝 的 规模 , 油 井 的 开 发 表 现 因 规 模 不 同而 不 同。 3种 基本模 式 在缝 洞 性 碳 酸 盐 岩储 集 层 内客 观 存 在 , 岩心 、 钻 井显 示 、 成 像测井 、 地 表露 头等 均可证 实 。 1 . 2组合 模式 缝 洞性 储集 体 的内部 结 构 由更 为 复杂 的 基本 储 渗 模 式 的组 合 体 构 成 。广 义 基 质 系 统 对 开 发 几 乎 无 贡 献 , 所 以不 参 与模 式组 合 。 1 . 2 . 1裂缝 网络 系统 I V类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裂缝 网 络 通 过 大 裂 缝 通 道 或 断 裂 连 接 形 成 的 裂 缝 网络 系 统 , 纯 裂 缝 性 油 藏 的 储 集 层 就 是 由不 同 裂缝 网 络 系 统 构 成 的 。 油井 的 产 能 变 化 特 征 由裂 缝 的 规 模 和 连 通 程 度 决 定 。 但 多 数 井 产 能 低 于 与 溶 洞 系统 沟 通 的井 , 一 般 为 中产 井 , 产 能 指 数 较 小 。 1 . 2 . 2裂缝 溶洞 系统 V类 由一 个 或 多个 裂缝 网络 与 一 个 或 多个 溶洞 沟 通组 合 而成 的 裂缝 溶 洞 系 统 , 是 缝 洞 性 碳 酸 盐 岩 油 藏 储集 层 的 主要 储 渗 模 式 之 一 。 油 井 若 钻 遇 该 模 式 系 统 , 一般 高产稳 产 , 生产潜 力大 。 1 . 2 . 3溶 洞 系统 Ⅵ 类 由两 个或 两 个 以上 的溶 洞 相沟 通 而形 成 的溶 洞 系 统 , 也是缝洞性碳 酸盐 岩油 藏储 集层 的 主要储 渗模 式之 一 。钻遇该模式 的油井产量 与钻遇V类 的油井很相 似。 以 3 种 组合 储 渗 模 式 为单 元 , 平 面 可 形 成 串珠 状 的 多个不 同组 合 , 纵 向可 形 成 多套 缝 洞 系统 或 交 错 叠 置 的缝 洞系统组 合 , 从而组 成 不 同的复杂 储渗 组合 体 。 2油井开采动态特征 2 . 1油 井 的分类 及分 类标 准 笔 者从油 井 钻 遇 的 储 集 层 储 渗 模 式 角 度 , 将 塔 河 油 田 4区油 井 分 为 3类 。分 类 方 法 认 真 分 析 每 口油 井见 水前 的 开采动 态 , 结合 其 钻井 、 测井 、 测 试 等 资料 , 判定 每 口井 钻 遇 的储 集 层 的 主要 储 渗 模 式 , 从 而 对 油 井进 行 分类 。 2 . 1 . 1钻遇 裂缝 溶洞 型储 集层 的 油井 I类 这 类油 井钻 遇 储 集 层 的 储 渗 模 式 为 V类 和 Ⅵ 类 , 钻 遇较好 的缝 洞 发育带 , 且 以溶 洞 为 主 , 裂 缝 与溶 洞 连 通性 好 见表 2 。判 断标 准 ① 有钻 遇大 型洞 穴 系统 的 地 质显 示 , 包 括 钻具放 空 、 钻 井 液漏 失 、 井 涌等 ; ②酸 压 曲线有 沟通 天 然 缝 洞 系统 显 示 , 如 泵 压 急 剧 降 低 或 酸 液 滤失 量大 幅 增 加 ; ③ 油 井 高 产 稳 产 , 地层 能 量 充 足 。 三 者居 其一 , 即 可初步 判定 。 钻遇缝 洞 系统 的井 产能 由其缝 洞 的渗 流能 力决定 。 塔 河 4区的洞穴钻遇率高达 7 8 , 近 9 O 洞穴分 布在 风 化壳 以下 1 0 0 m 范 围 内。判 断 塔 河 4区这 类 油井 有 3 2 口, 占总井数 的 5 2 , 日产量 一般 在 1 0 0 m。 以上 , 采油指 数在 5 0 m。 / MP ad 以上 , 与 4区缝 洞钻 遇率 高 一致 。 例如 4 8井 自然投产 , 油压保持不变 , 生产 长期保持稳定 见图 2 ; 1 9 9 7年底 投 产 到 2 0 0 4年 1月 , 累计 产} 由已达 6 2 . 5 万 t , 产水 6 . 2 万 t ; 见水前平均 日产油约 4 5 0 t 。 表 2 塔河 4区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层的油井产能与钻井显示对比表 2 . 1 . 2钻遏 溶洞 裂缝 型储 集层 的油 井 Ⅱ类 油井 钻遇 的储 集 层 储 渗模 式 为 Ⅲ类 和 Ⅳ类 , 储 渗 空 间 以裂 缝为 主 , 以溶 洞 为辅 , 储 集 能 力 相 对 有 限 , 渗 流 能力低 于 裂 缝 溶 洞 型 。判 断 标 准 ① 测 井 显 示 裂 缝 比较发育 ; ② 岩 心 有 中小 型溶 洞 ; ③ 油 井 为 中产 , 油井 日产量 为 1 O ~1 0 0 m , 采 油指 数 较 小 , 但 能 保 持 较 长时 间 的稳产 或 递 减 率 较 小 。这 类 油 井 在塔 河 4区有 1 3 口, 占总井 数 2 2 。如 图 3所 示 , TK4 5 5井 产 量 相 对 较 低 , 但能 长期 稳产 。 2 . 1 . 3钻遇 裂缝基 质 型储 集层 的油 井 Ⅲ类 油井 钻遇 流体 储 渗 模 式 为 I类 和 Ⅱ类 , 储 集 空 问 以连 通度较 低 的 独 立 溶蚀 缝 洞 为主 , 具 有 一定 的储 油 维普资讯 陈志海 等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 及其开采特征 1 O 3 能力 , 但渗 流能 力几乎 为零 。判 断 标 准 ① 岩 心 和测 井 资料 均显 示裂缝 不发 育 ; ② 多次 酸 压改 造 无 效果 ; ③ 产 能表 现 为 干 井 或 特 低 产井 , 油 井 日产 量 在 1 0 m。 以下 , 油井 累计 产油 量小 于 1万 t 。这 类 油 井在 塔 河 4区有 1 5口 , 占井 数 的 2 5 。 图 2 4 8井 生 产 曲 线 图 图 3 I K4 5 5井 生产 曲线 图 2 . 2不同类 型油 井递减 特征 差异 大 缝 洞性碳 酸盐 岩油 藏 油井递 减 特 征 与孔 隙 性 油藏 和裂缝性 油藏 显 著不 同 , 不 同类 型 油井递 减特 征不 同 。 2 . 2 . 1钻遏 裂缝 溶洞 型储 集层 的油 井I类 这类 油井 见 水 前 产 量 一 般 不 递 减 , 见水 是递 减 的 主要原 因 。因 为缝 洞 发 育 , 油 井 一 旦 见 水很 快 被 暴性 水 淹 , 供油通 道 或 缝 洞 几 乎 被 水 占据 , 只能 出少 量 油 。 油井产 量递减 程度 与垂 向 相连 通 的缝 洞 系统 套 数 密切 相关 。如果 油井 仅 与 一 套 缝 洞 沟 通 , 油 井 见水 之 后 产 量瞬 问 由高产 变 为产油 量 几乎 为零 见图 4 ; 如果 油井 与多套缝 洞 系统 沟通 , 油 井 见水 后 缝 洞 系统 由 下 至上 逐 套被 水淹 , 产量 相应 阶梯 状 下降 , 常规 的 油藏 工 程递 减 曲线很 难描 述 其递 减 特 征 见 图 5 。统 计 塔 河 4区 这 类进 入递 减 阶 段 油井 的产 量 并 归~ 化 处 理 , 油 井 产 量 递减 分 为快 速 递 减 和缓 慢 递 减 两 个 阶段 , 其 年递 减 率 分别 为 4 O 和 1 5 %。 2 . 2 . 2钻遇 溶 洞裂缝 型储 集层 的油 井Ⅱ类 这类油 井 因 为钻 遇 的缝 洞 系统 以缝 为 主 , 控 制 的 储量 相对较 小 , 其导 压系 数 小 于裂 缝 溶洞 型 储 集层 , 所 以 出 现 递 减 是 因 为 地 层 能 量 不 足 和 油 井 见 水 。如 TK 4 5 5 井 , 投 产初 期 采 用 6 mm 油 嘴 生 产 , 生 产 2 3 0 d , 日产 量 由 1 0 0 m。 降为 5 0 m。 , 在 见 水 之前 的递 减 特 征 为 似孔 隙 型 。油 井 见水 之 后 一 般 不 会 出现 暴 性 水 淹 , 产 量 的递 减幅度 小 于钻遇 裂 缝溶 洞 型 储 集层 的油 井 。据 对塔 河 4区这类 油井递 减 的归一 化统计 分 析 见 图 6 , 因地层 能量 不 足造 成 产量 降 低 的年 递 减 率 为 2 2 , 因 见水引起 的产 量递 减年 递减 率为 2 4 . 4 。 图 4 TK4 0 4 井 日产油量与 累计产油量关 系图 图 5 6 5井 日产 油 量 与 累 计 产 油 量 关 系 图 一 『 年递减率2 4 4 % 0 1 0 20 30 4 0 5 0 6 0 7 0 8 0 生产时 问 mo n t h 图 6 塔 河 4区单 井年 递减 率归一化 处理 图 2 . 2 . 3钻遏 裂缝 基质 型储 集层 的 油井 Ⅲ类 油井 产量很 低 , 能 保 持 较 长 时 问 的 低 产 或 问 歇 式 采 油 , 但 总体 对开 发 的贡献较 小 。 2 . 3不同类 型 油井含 水率 变化 呈现 多种模 式 缝 洞性碳 酸盐 岩油 藏 油井 产量 的含 水 变化 特 征 不 同井 差 异大 。 ] 。统计 分 析塔 河 4区缝 洞 性 碳 酸 盐 岩 维普资讯 4 口 J I的 水寺 - 化I I ℃ f t 【 } { 、 1 4奘 i l r l 1 f 水率 化 l l , M ‘ 。 n f 啦『 登 仃 l艾. J £ 淘r ji I J 啦 艇自 足统 【 J 塔洲 区 J l l 汕 , 水串 比韭J n 1 J 敏 J 表 _ I I I I I I 【 I , J 1 , i l l I 。 I . I - 十 图 r 缝 洞性碳 偾 盐岩油 箍 _ 庄 舍水 率变化 模 圜 表 塔 河 I 含 水章 变化 类型 分布 表 ” m 1I 1 n r l m r i I I I . 1 J I I } 1。 十 f E L I ” I ⋯t , , 水淹’ f 址 啦之 lm l 乍 m 以 兆 . } I r / L啦. 儿 I 水 蚀 I 1 I 0~ I } I『. 『 I { ’ 壁为 虹产 一 雠蒲 洲 f l 『 m 岛⋯州 此 耻 阶梯状 I J J f 仆吧 水之 m的 特 与水 沲 旗 似 . 忸 水 三0 . } m 水半 c 赶 『j - l 到 1 、 r 阶 . 皓 _ 脱递 峦J 』 然 后 } 串棉 £f I 阶 .0产段I t . 1 删 1 2 J 中 I q J , 音阶 然J l_ 也 定 . 水毕 - 。 计 干 、 l 仆汕 J I 的 滑陋 水牛 制衍状 L r 1 I I J 阶 I 钠 越 缝 隋i f 睹察 的 油井崭m脱此 健型 . 计 趣涪 i 谨筑 储 集 的汕 十 _ ⋯ 扎 川l l J 水 一 社的 化 扎 虮 幛 川 . H【 ㈨ 禽水早 埋 j L连续悱 I r 1 城 特 艟 E i 裂缝 缎 圳川近似壤 I 的 l l J l ⋯州 踅, 怔 J j } 『 I_ ” 水牛 1 折 i r 1 . 然 J 观1 断 } 一 降的趋坍 I } 丌 _ “淘 目的 水 粒 状 水 体『 】 札俺I 较 小. 随 水 々 , 断 幂 . 水体 稚 岍 t 、 啦体 驱. n川越 求地 . J J 水中 曲 『 降 低 详慨型 . m J 1禽水牛 1 、 断 降低 h - 种 宵眦 _ 也水{ ” } 禽水半寮然 f计 q 毓 i f i 』 f 降 水 化 J 为小淹刊 I 阶 抖 l I 牡『 n _ n 外 计 『 目的储 q 和 } 5 1 『 水休i l j 雀 址 1 _ 似 均 r 1 t 西 产 仆. 赳的似 坦 t 垃浒 一 t 隋/ [ i i l 裂 缝 型 水 业化 墼』 『 1 I I 型 侔 型的 油井 . 淘 t血晌水悼 川 ~川 1 4 I { u j 小 油井 坪录特祉 储集 分布的荧录 r Il l 坪的 1 址缝 州 惴浆层 特f 【 r H T 1 州水打布 是乐的直垃 f 埘 J 宣用 _ _ 述 n泣 叫塔 坩 的 i t l l l 一 世 _ 廿 . 将 果 腱小 械什m帅 面 f 。 { . Ⅳ 『 1 、 同类 型 卓 件旧艟 布范 预 i 结 i 1 建 结 t I j 刊 一扦拥 抱 转 好 固 油 井升娄 法储 隼晨 顸 测目 , l 圈 - 储 集层 建捶 储量 丰度 分布预 围 俯 罐层 莨型 仆为 I { 类 - 矬 洞 捌 溶嗣 裂缝 和 缝 质 型裂缝 溶 洞刊 储集 层分 布 为f 舟产区 . 累 汁, 油 撤 , 足 干力 产 裂 缝 基质 储 集壕 舒 匹的油 能 贡献最 小 . 小 干 蚌的帆率 一断. 苍低产 油带 卅 , 坩比} m仆钻蝎 的储 集 邗 油井 的岔 水尘 维普资讯 2 0 0 5 年 6月 陈志海 等 缝洞性碳 酸盐岩油 藏储 渗模 式及其开采特征 1 O 5 化 特征 , 对 比结 果 表明 油井 含 水 率 变化 特 征与 钻 遇 的 储 集层 类型 有 相 关性 , 钻 遇 裂 缝 溶 洞 型 和溶 洞 裂缝 型 储集层 的油 井 多 表 现 为 水 淹 型 或 阶梯 状 上升 型 , 钻 遇 裂缝 基质 型储集 层 的油井 多 表 现为 先 升后 降 型 或 降低 型 。 4结论 本 文提 出 6种 缝 洞 性 油 藏 储 渗 模 式 , 该 类 油藏 油 井 的开 采特征 与钻 遇储 集 体储 渗 模 式 密切 相 关 。钻 遇 裂缝溶洞型储 集体 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 , 见水 后递减 幅度 最 大 ; 钻 遇 溶 洞 裂缝 型储 集体 的油 井 产 量 中等 , 见 水 后产量 递减 幅度 较 小 ; 钻 遇 裂缝 基质 型 储 集 体 的油井 对开发 贡献很 小 。缝 洞 性 油 藏油 井 含水 率 变 化 的 6种 特征与 钻遇 的储 集层 储 渗 模式 和沟通 的水 体 类型有 关 。利用 对油井 的 分类 结 果 预测 储 集 层 的平 面 分布 , 预测结 果 与储 集层建 模结 果 的一致性 较好 。 感谢 中国石化 石油勘 探 开 发研 究 院 张抗 教 授 对本 文 的修改 和提 出的建 议 。 参考 文献 [ 1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 开发研 究院. 中 国石化开发项 目“ 塔河油 区开 发动态跟踪 与规划部署研究” 阶段成果报告[ R] . 北京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 2 0 0 4 . E 2 ] J a c k Al l a n ,S Qi n g S u n . R e c o v e r y f a c t o r i n f r a c t u r e d r e s e r v o i r s l e s s o n s l e a r n e d f r o m 1 0 0 f r a c t u r e d f i e l d s [ J ] .石油 勘探 与开 发 , 2 0 0 3, 3 0 6 l 2 9 l 3 5 . [ 3 ] 余家人 . 樊哲仁. 任 丘古潜 山油 田碳 酸盐岩储集 层研究[ A] . 碳酸 盐岩油气 田开发E c ]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 9 8 8 . 3 - 1 2 . [ 4 ] 余家仁. 任丘古潜山碳 酸盐岩储集层缝 洞孔 分布规律的探讨 [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 9 8 7 , 1 4 3 5 2 6 1 . E s ] 柏松章. 我国华北 地区碳 酸盐岩油藏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 A] . 碳酸 盐岩油气田开发E C; . 北 京 石油 工业出版社 1 9 8 8 . 1 2 - 2 2 . [ 6 ] 黄代 国. 冀中碳酸盐岩油藏注水采油特性的实验研究[ A] . 碳 酸盐 岩油气 田开发E C ]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8 8 . 7 6 8 4 . E 7 ] 崔辉. 华北地 区碳酸盐岩 油藏 多孔介质 中油水分布 和水驱 油特征 [ A ] . 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 9 8 8 . 8 4 9 4 . [ 8 ]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 华北碳 酸盐岩潜 山油藏 开发[ M] . 北 京 石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1 9 8 5 . 1 5 2 一 l 6 8 . [ 9 ] 唐泽尧 , 孔金祥. 威远气田震旦系储集层结 构特征[ A] . 碳酸盐 岩 油气田开发E c ]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 9 8 8 . 1 1 5 1 2 5 . [ t o ] 唐泽 尧 , 孔金 祥. 四川 i 盆 地低 孔低 渗碳 酸盐 岩气 藏的 地质 特 征 [ A ] . 碳酸盐岩油气 田开发[ c ]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8 8 . 1 2 5 一 l 3 4 . [ 1 1 ] 朱有鉴, 丁传柏. 四川 I 威远气 田震旦 系气 藏开发分析 [ A] . 碳 酸盐 岩油气 田开发[ c ]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 9 8 8 . 1 7 8 1 8 7 . [ 1 2 ] 谢庆邦.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碳酸盐 岩储层特征研究 [ J ] . 石 油勘 探与开发, l 9 9 4 , 2 l 4 1 O 5 1 O 6 . [ 1 3 ] 马振芳, 周树勋 , 于忠平 , 等. 鄂 尔多斯盆地 中东部奥 陶系顶 部古 风化壳特征 及 其 与天 然气 富集 的 关 系 [ J ] . 石 油 勘探 与 开 发, 1 9 9 9, 2 6 5 21 1 2 3 . [ 1 4 ] 王东旭, 王彩丽 , 苟 宏刚, 等. 靖边 碳酸盐岩气 藏储集层 渗透率 模 型建立方法[ J ] . 石油勘探 与开发 , 2 0 0 2 , 2 9 5 4 1 4 3 . [ 1 5 ] 周进高 , 邓红婴, 郑兴平.鄂 尔多斯 盆地马 家沟组储 集层特 征及 其预测方法[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3 , 3 0 6 7 2 7 4 . [ 1 6 ] 张抗.缝 洞储集体类型 与塔河 油 田的勘探开发 [ A] . 塔 河油 田奥 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藏 开发[ C ]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2 0 0 3 . 2 8 3 8 . [ 1 7 ] 谭 承军. 塔河碳酸盐岩油 田储集空间与储集体连通关系初探[ A] . 塔河油 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开发[ C ] . 北京 石油工 业出 版 社 . 2 0 0 3 .5 I - 5 6 . [ 1 8 ] 周兴熙. 初论碳酸盐岩网络状油气藏~以塔里木盆地轮南 奥陶 系潜 山油气藏 为例[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 0 0 0 , 2 7 3 5 - 8 . [ 1 9 ] 张希明. 新疆塔河油 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 型油气藏特征 [ J ] . 石油勘探 与开发, 2 0 0 l , 2 8 5 1 7 2 2 . [ 2 o 2 周兴熙. 再论 网络状油气藏与轮南潜山勘探对 策[ J ] , 石油勘探与 开发 . 2 0 0 2 , 2 9 4 4 - 7 . r 2 1 ] ZHANG Ka n g, W ANG Da r u i . Hu f f G Br y a n . R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r d o v ic i a n o i l a n d g a s p o o l s i n t he Ta b e Oil f ie l d, Ta r i m B a s i n .No r t h we s t C h i n a [ J ] . 石 油 勘探 与 开发 , 2 0 0 4 , 3 l 1 1 2 3 1 2 6 . [ 2 2 ] 柏松章 . 等. 碳酸盐岩潜山油 田开发 [ M] .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版 社. 1 9 9 9 . 3 1 5 3 2 1 . [ 2 3 ] 范高尔夫 拉 特 T D . 裂缝油藏 工程基础 [ M] . 陈钟 祥 , 金玲年 , 秦 同洛 译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 9 8 9 . 3 9 7 4 0 3 . [ 2 4 ] 秦同洛 , 李宕 , 陈元千. 实用油藏工程 方法[ M] . 北京 石油工 业出 版社 , 1 9 8 9 . 1 2 1 1 4 0 . 第一作者简介 陈志海 1 9 7 0 , 男, 山东曹县人 , 中国石化石 油勘探 开发研 究院高级工程 师, 从 事油 气田开发研 究工作。地址 北京 市学院 路 3 l号, 中国石化 石 油勘探 开发研 究 院油藏 所, 邮政编 码 l 0 0 0 8 3 ; 电 话 0l 0 82 31 2 0 4l 。E ma i l c h e n 4 5 0 2 s i n a . c o rn. c n 收稿 日期 2 0 0 4 一 l O O 9 修 回日期 2 0 0 5 0 3 2 0 编 辑王华绘 图 付 改荣 S t o r a g e - p e r c o l a t i o n mo d e s a nd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 e ka r s t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a b e 0i l f i e l d CH EN Zhi ha l 。 。。 , DA1 Yo n g , LANG Zh a o xi n 1 .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J Pe t r o l e u m ,Be i j i n g 1 0 2 2 4 9,C h i n a2 .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x p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o du c t i o n, Si n o pe c ,Be i j i n g 1 0 0 0 8 3。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e s e c o nd a r y f r a c t ur e s a nd s ol ut i o n c a vi t i e s a r e t he mai n s t o r a ge s pa c e s a nd p er c ol at i o n pa t hs of t he I owe r Or d o vi c i a n ka r s t r e s e r v oi r i n Ta he Oi l f i e l d, Tar i m Ba s i n. Si x s t or a ge - p e r c ol a t i o n mod e s a r e d e v el o pe d t o b e t t e r un de r s t a nd t he pr o du c i n g pe r f or ma nc e of t he r e s e r v oi r s ac c or d i n g t o t he c omb i n at i o n of t he f r a c t u r es a nd s o l u t i on c a vi t i e s .The p er f o r man c e i nd i c a t e s t h e pr od uc e r s e nc o unt e r e d t he f r a c t ur e - c a vi t y r e s er v oi r y i e l d hi gh a nd s t a b l e pr odu c t i on b e f or e wa t e r br e ak t hr oug h but t h e out p ut wi l l s h ar pl y d e c l i n e a f t e r wa t e r br e akt hr o ug h, t he pr o duc e r s e n c o unt e r e d t h e c a vi t y f r a c t ur e r e s e r vo i r ha v e a me d i u m pr odu c t i on r a t e b e f or e wat e r br e a kt hr o ugh an d a r e l at i v e l y l ow p r o du c t i on d e c l i n e r a t e a f t e r wat e r b r e a kt hr o ug h, t he p r o du c e r s e n c o unt e r e d t he f r a c t ur e- m a t r i x r e s e r vo i r ma y c o nt r i bu t e l i t t l e t o de v e l op m e nt of t he oi l f i e l d . Ke y wo r ds ka r st r e s e r vo i r; s t o r a ge-pe r c o l a t i o n mod e; pr o duc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c e f r ac t u r e;s o l u t i on c a vi t y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