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pdf
第 2 7卷 第 1期 3 4 8 2 0 1 1 年 1 月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S AE 、 , 0 1 . 2 7 No . 1 J a n .2 01 1 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樊文华 1 ,白中科 ,李慧峰 ,一 ,乔俊耀 ,许建伟 ,李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谷 0 3 0 8 0 1 ;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3 .咸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咸阳 7 1 2 0 0 0 北京 1 0 0 0 8 3 摘要为揭示矿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的污染特征, 采用 Ha k a n s o 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d e x ,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中 C d ,C r ,C u ,P b ,Hg ,As 等 6 种污染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露天煤矿复 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复垦土 壤的综合污染程度范围为 8 . 2 9 ~1 6 . 9 0 ,平均值为 1 0 . 7 2 ,处于中等的污染程度。重金属潜在风险指数在 1 3 1 .4 3 3 3 1 . 0 3 之间, 平均 1 9 1 . 6 8 , 生态风险达到了中等程度, 特别是复垦 1 3年的南排 1 4 2 0退化平台,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 3 3 1 .0 3 , 达到了较高程度。0 ~4 0 c m土层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属于中度的潜在生态风险。H g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对潜在的 生态风险指数所贡献的比例达到了7 2 . 5 %48 4 . 6 2 %。其余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因此,在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中, H g是最主要的潜在污染因子,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 H g的污染。应用该体系对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所 得 的结论同其它研 究结果互为补充和借鉴。 关键词复垦土壤,重金属,评价,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2 6 8 1 9 . 2 0 1 1 . 0 1 . 0 5 6 中图分类号T D8 8 ; X 5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2 - 6 8 1 9 2 0 1 1 一 0 卜0 3 4 8 - o 7 樊文华,白中科,李慧峰,等.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 .农业工程学报,2 0 1 1 ,2 7 1 3 4 8 --3 5 4 . F a n We n h u a ,B a i Z h o n g k e , L i H u i f e n g , e t a1.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f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s【 J ] . T r a n s a c ti o n s o f t h e C S A E , 2 0 1 1 , 2 7 1 3 4 8 --3 5 4 . i n C h i n e s e w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a c O 0 引 言 保持矿业废弃地土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土壤的 质量。在矿山土地复垦研究中,土壤质量评价是其研究 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且涉及到的评价指标很多,重金 属含量 就是其 中之一 。 目前对煤矿 塌陷地粉煤灰 、煤矸 石充填 复垦土壤【 1 】 、泥浆泵复垦土壤[ 1 7 ] 以及废弃地矿 区 污染场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 研究的较多. 对露 天煤矿复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研究较少,秦俊梅等对安 太堡露天煤矿南排土场复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剖面变化 特征进行了研究【 9 】 , 而对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还未见报道。在露天开采过程中, 露天煤矿各层岩土 的剥采 与堆倒 由于受开采成本及 工艺 的限制,常常是无次序的混排,形成所谓的 “ 矿山土” mi n e s o i l , 这完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土壤的层次结构, 给更新植被和种植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上覆岩 层和煤矸石中往往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将这些岩土 收稿日期2 0 1 0 . 0 5 . 1 5 修订日期2 0 1 0 - 1 l - O 5 基金项 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 目培育资金项目 7 0 6 0 1 1 及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 目专题 2 o 0 6 B A c 0 9 B O 2 . 6 作者简介樊文华 1 9 6 2 一 ,男,河北省井陉县人 ,教授,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和土壤质量的研究工作。太谷 山西农山大学资源环境学 院,0 3 0 8 0 1 。E ma i l F WH0 1 2 1 6 3 . c o rn ※通信作者白中科,男,山西省运城市人,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 ,农 业工程学会会员 E 0 4 1 2 0 0 3 7 4 S 。主要从事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恢复、环 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工作。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1 0 0 0 8 3 E ma i l b a i z k c u g b . e d u . c n 堆垫 到地表 ,从而造成土壤 污染 ,影响植物 的生存 ,这 些有 毒有害物质如果 随径流 扩散 ,还将污染更大 范围的 土壤【 】 们 。其中毒性最大的是 C d 、P b 、H g 、A s ,它们不但 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生物作用下放大,大量 富集,沿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慢性中毒, 甚至 能够致癌 、致畸、致 死[ 】 。 因此,进行矿山土壤环境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科 学合 理修复矿 区受损 的生态系统 ,确保矿 区的生产安全、 粮食安全 、生态 安全 、人居安全意义重大 ,矿 区土壤环 境问题及其生态修复已成为中国目前环境污染领域的研 究热点问题之--[ 】 。本文就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 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揭示复 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改进土壤 重构工艺 ,防止 复垦土壤污染和科 学合 理地利用复垦土 壤提 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目前安太堡露天煤矿岩土排弃已形成了 4座相对高 度 4 5 ~1 9 0 m 的外排土场 内排、南排、西排、西排扩 大区;其 中南排土场有 4 个 台阶 分别为海拔 1 3 6 0 、 1 3 8 0 、1 4 2 0 、1 4 5 0 m, 是安太堡露天矿复垦时间最长、 复垦模式最多的排土场。这 4个排土场 自然地理条件相 同,而复垦时间与复垦模式不尽相同。本文根据这 4个 排土场的土地复垦时间以及复垦初期的主要植被配置模 式选择了 1 3个典型复壁样地,每个样地的面积约为 第 1 期 樊文华等 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 险评价 3 4 9 1 h m2 。在每个样地分别按 0 ~2 0 c m、2 0 4 0 c m两个 层次 多点采集土样 ,土样混合后 经风干 、去杂 、过筛 后 供重金属元 素的测定 。另外选择 南排土场 附近 未破坏 的 原地貌土壤作为对 比。各样地概况见表 1 。 1 . 2 测定方法 土壤中A s 的测定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银分光光 度’法【 】 ; Hg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C r 的测定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C u的测定用火焰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 】 ;P b 、C d的测定用 K I . MI B K萃取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 。供试土壤样本的各重金属质量 分数见表 2 。 表 1 土样采样地情况 Ta b l e 1 Co nd i t i o ns o f s a mp l e pl o t s 注表 1中样地名称栏中的数字 如 1 3 8 0 ,1 4 2 0 表示排土场平台的海拔 高度;复垦植被指的是复垦初期的植被配置。南排 1 4 2 0退化平台由于煤矸石出露 地表而发生大规模的自燃现象,现在植被只留下呈斑块状分布的虎尾草 C h l o r is v i r g a t e 。 表 2 复垦土壤重金属分析结果 Ta b l e 2 An a l y z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3 5 0 农业工程学报 2 0 1 1 笠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 由表 2 可以看出,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 C d的质量分数 范围在 0 . 0 6 9 0 . 1 2 5 m g / k g , 平均为 0 . 0 8 8 mg g , 超过土 壤背景值 的样 品数只有 2 个 ; P b的质量分数范围在 6 . 9 ~ 2 4 . 7 mg / k g , 平均为 1 3 . 9 6 mg / k g , 超过土壤背景值的样 品 数有 1 5个;H g的质量分数范围在 0 . 0 5 4 0 . 1 7 5 m g / k g , 平均为 0 . 0 9 2 mg / k g ,全部样 品超过土壤背景值 ; As 的质 量分数范围在 6 . 0 8 1 5 . 1 9 m g / k g 。 平均为 8 . 8 6 m g g ,超 过土壤背景值的样品数有 2 0个;C u的质量分数范围在 2 2 . 6 2 3 7 . 6 8 mg / k g ,平 均为 3 0 . 2 4 mg / k g ,全部样 品超过 土壤背景值 ;C r 的质量分数范围在 4 4 . 9 7 9 9 . 4 5 mg g , 平均为 5 8 . 2 5 mg / k g ,超过土壤背景值 的样 品数有 1 5个。 而各污染元素的质量分数均 小于绿色 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标准所规定的土壤浓度限值。 2 . 2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瑞典科学家 H a k a n s o 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法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d e x ,对 安太堡露天 煤矿复垦土壤中重金属 的潜在 生态风 险危 害进行评价 。 这种方法不仅反映 了某一特定环境 中的全部污染物的影 响,而且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指出了那些应该特别注 意的物质 ,这对 于污染的控制尤为重要【 l ,是 目前此类 研究中比较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_ c f, / , c } , c f . l_ R I ‘ e r ‘ r r / _ 一 - _一 f i 式 中,c 为某一重金属的污染系数 ,c 为不同土壤 层次重金属 f 的实测值, 为计算所需要的参照值;C d 为重金属 的综合污染程度 t h e D e g r e e o f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 为 重 金 属 i 的 毒 性 响应 系 数 t h e T o x i c R e s p o n s e F a c t o r , 反映了其毒性水平 和生物对其污染的敏感程度 ; 为某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F a c t o r ; R / 为综合潜在 生态风险指数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d e x 。 , ,E 和 值 相对应 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参照王莹 】 、 陈峰 【 嗣 、贾振邦㈣等 ,见表 3 。 表 3 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 T a b l e 3 P o l l u t i o n d e g r e e a n d p o t e n t i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2 . 3 各参数的确定 1 评价要素的确定。考虑到当地的污染特点和评价 目的,选取 6种重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即 C d ,C r , Cu, P b, Hg, As 。 2 参照值 的确定 。目前各国学者对参照值的选择各 不相同,有 的 以页岩重金属平均 含量 值作为全球统一 的 沉积物 重金属参照值 ;有 的以当地的沉积物重金属背景 值为参照值;有的以全球沉积物重金属的平均值为参照 值。 而 Ha k a n s o n则提出以现代化工业前沉积物重金属的 最高值为参照值『 l 。一些学者在研究塌陷地复垦土壤时, 采用 了当地土壤背景值[ 2 - 4 ,8 ] 。 为了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复垦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选择了安太堡露天煤矿建 矿 时所在地平 鲁县和朔县所属 的山西省雁北地区土壤背 景值【 l 9 ] 作为参照值 见表 2 。 3 毒性响应系数的确定。金属毒性系数揭示了重金 属对人体的危害和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反映了其毒 性水平和生物对其污染的敏感程度,从 H a k a n s o n 制定的 标准化重金属 毒性系数为评价依据 , 同时参照文献[ 2 ~4 , 8 1 设定了6种重金属生物毒性系数,即元素 C d , C r , C u , P b ,H g ,As 其毒性响应系数分别为 2 0 、2 、5 、5 、2 8 和 1 O。 2 . 4 复垦土壤 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风 险评价 由表 4可知,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 模式下不 同层 次的复垦土壤 的综合污染程度范 围为 8 . 2 9 1 6 . 9 0 ,平均值为 l 0 . 7 2 ,处于中等的污染程度。各 重金属污染系数平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Hg C u A s C r P b C d ,C d的污染系数平均值为 0 . 7 9 ,处于低 的污 染水平 ,P b ,C u ,C r 和 A s元素 的污染系数平均值基本 在 1 左右,处于 中等污染水平 ,而 H g的污染系数平均值 为 5 . 3 8 ,处于较 高的污染水平 ,不 同地块 的不 同层次均 在 3 . 0以上,有的地块达到了 6 . 0以上,特别是复垦 l 3 年的南排 1 4 5 0斜坡、南排 1 4 2 0正常平台2 0 4 0 c m 以及南排 I 4 2 0 退化平 台0 ~2 0 c m土层 H g 的污染系数分 别为 8 . 0 6 ,7 . 8 8 和 l O . 2 9 ,处于很 高的污染水平,表 明安 太堡露天煤矿 复垦土壤 中的 H g污染尤为严 重, 对综合污 染程度贡献最大 。对照地 0 ~2 0 c m 和 2 0 4 0 c m 的综 合污染程度分别为 1 0 . 4 3 ,8 . 5 0 ,处于中等的污染程度。 从表 4还可以看出,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以及复垦 植被类型的不同,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没有一定的 规律 。这也说明复垦土壤 的污 染来源 主要是复垦土壤母 质本身 的含量,还有煤矸石 自燃的影响。 表 5为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各重金属的潜在生 态风险系数和生态风险指数. 考虑到不同土层中的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本研究采用权重法确定各土壤层次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 风险,以对整个研究土层受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P的计算公式为 P ∑ 式中, P为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 为第 i 土层权重; 为第 i 土层评价指标 地积累指数或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第 1 期 樊文华等 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 5 1 表 4 复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系数及综合污染程度 Ta b l e 4 P o l l u t i o n i n d e x e s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p o l l u t i o n e x t e n t o f h e a v y me t a l i n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土壤层次权重 的确定是用杨秀 红等 所用 的方法 , 即 基于 H o r n开发的根 活动区水的衰竭深度 0 . 1 5 2 . 1 o gI 竺 __ l l D √ D 6 _4 5 J 式中 , 为深度在 D 处衰竭水值 ;D 为土 深,c m;R为 总的根深,c m。 在 2个深度 的积分被认 为反映 了该深度区域上的 土壤层权重。本研究采用了杨秀红等【 2 】 的做法,取总的根 深 R为 1 0 0 c m,据此得到 2个土壤层次加权系数,0 ~ 2 0 c m的 0 . 6 3 6 9 ,2 0 4 0 c m的 , O . 3 6 3 1 ,经计算 后 得 出安太 堡露天煤矿 复垦土壤重 金属生态风 险综合评 价 结果,见表 5 。 从表 5可 以看 出,安太堡露天煤矿不 同复垦年限和 复 垦 模 式不 同土壤 层 次 的重 金 属潜 在 风 险指 数在 1 3 1 . 4 3 3 3 1 . 0 3之间,平均 1 9 1 . 6 8 ,生态风险达到了中等 程度,特别是复垦 1 3年的南排 1 4 2 0退化平台,综合潜 在生态风险指数为 3 3 1 . 0 3 ,达到了较高程度,其余的处 于中、低程度。从复垦土壤单个污染要素来看,Hg的潜 在生态风 险指数 为 9 7 . 1 6 2 8 8 . 1 2 ,平均为 1 5 0 . 7 7 ,生态 风 险达到 了较高程度 , 而其 余重金属元素 的潜在 生态风 险指数均C d As Cu Pb Cr 。 从表 5还可以看出,不同复垦年限和不同复垦植被 种植模式下复垦土壤 0 ~4 0 c m土层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 评价均 1 5 0 3 0 0 ,属 于中度 的潜在 生态风 险。如果按杨 秀红[ 、李海霞[ 8 ] 所制定的标准,复垦 1 3 年 的南排 1 4 2 0 退化平台复垦土壤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为 2 7 9 . 8 ,在 2 4 0 4 8 0这个范 围,为重度生态风 险危害 ,需要综合治 理 。另外 ,无论是 复垦土壤还是对照地 ,H g是主要的污 染 因子,其潜在 的生态风险指数所贡献的比例达到了 7 2 . 5 %8 4 . 6 2 %。这一方面是 由于复垦土壤中 Hg 含量较 背景值高许 多, 另一方面与 H g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系数 有关 。 表 5 复垦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T a b l e 5 Re s u l t s o f h e a v y me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转下页 3 5 2 农业工程 学报 2 0 1 1 年 3 讨论 在 土壤 重金属污染评价 中,由于 国家没有规定统一 的标准,对同一对象选用不同的标准,如采用当地土壤 背景值、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G B1 5 6 1 8 . 1 9 9 5 作为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采用当地土壤背景 值法进行判断时得出的结论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I 引 。 安太 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情 况也是如此 。如采用 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作 为评价标 准,安太堡露 天煤矿复垦土壤 中重金属均不超标 ,这基 本与秦俊梅 的 研究结果一致【 。特别是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的 H g ,其 单项污染指数最高值为 0 . 5 0 0 ,就出现在南排 1 4 2 0白燃 退化平台复垦土壤 0 2 0 c m处 , 说明不存在 H g污染。 而 利用 H a k a n s o n 的潜 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则风险指数在 1 3 1 .4 3 3 3 1 . 0 3 之 间,平均 1 9 1 . 6 8 ,生态风险达 到了中等 程度 ,H g成为主要 的污染因子。这也正是利用 Ha k a n s o 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特点,即不仅反映了某一特定环 境中的全部污染物的影响,而且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指出了那些应该特别注意的物质,这对于污染的控制尤 为重要[ 1 8 ] 。 另外 ,安太堡露天煤矿剥离剖面层组从表层到 2 5 m 是第四系的黄土,5 5 7 0 m属于第三系地层,7 1 m处属 二叠系 ,以下 为石炭系 ,Hg 的质量 分数 比较 高的是在 7 1 ~1 0 4 m 以及 1 4 0 m岩土层 , H g的质量分数在 0 . 2 0 5 0 . 5 7 0 mg / k g t 们 ,在矿 山土壤再造过程中,应对可 能构成 H g元素污染的废弃物料进行深层排弃包埋 ,同时,还应 采取增加覆土厚度、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措施,避免造 成 H g 元素污染 。 为 防止新的复垦地发 生矸石 白燃,可采 用分层压 实,周边覆土 的方法 ,对现 已自燃的地块 ,可 采用高压泵注入黄土泥浆和少量石灰浆灭火【 ” 。 4 结论 利用 H a k a n s o n提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彤, 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Hg 、C d 、C u 、 A s 、C r 、P b的质量分数进行 了分析 ,得 出了复垦 土壤 的 污染程度和潜在 的生态风险 。 1 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模式下不同 层次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范围为 8 . 2 9 ~1 6 . 9 , 平均值 为 1 0 . 7 2 ,处于中等的污染程度。从各要素的污染程度来 看, Hg的污染系数平均值为 5 . 3 8 ,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各重金属污染系数平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H g C u A s Cr Pb Cd。 2 重金属潜在风险指数在 1 3 1 . 4 3 3 3 1 . 0 3之间 ,平 均 1 9 1 . 6 8 ,生态风险达到了中等程度 ,特别是复垦 l 3 年的 南排 1 4 2 0退化平台的复垦土壤,其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为 3 3 1 . 0 3 ,达到了较高程度。H g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 9 7 . 1 6 2 8 8 . 1 2 ,平均为 1 5 0 . 7 7 ,生态风险达到了较高程度。 3 不同复垦年限和不同复垦植被下复垦土壤 O ~4 O c m土层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属于中度的潜在生态风 险 。Hg 是主要 的污染因子,其潜在 的生态风险指数所贡 献的比例达到了 7 2 . 5 %8 4 . 6 2 %, 应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 采取措施,减轻其潜在生态危害。 志谢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安太堡露天矿柴书杰、陈建 军,平朔煤炭公司土地复垦部的贺振伟、尹建平等给予 了大力帮助,谨表谢意。 第 1 期 樊文华等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 5 3 [ 参考文献] 【 1 ] 胡振琪,戚家忠 ,司继涛.不 同复垦 时间的粉煤灰充填 复 垦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评价[ J ] . 农业工程学报 , 2 0 0 3 , 1 9 2 2 1 4 2 1 8 . H u Z h e n q i ,Qi J i n z h o n g ,S i J i t a o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a n d a s s e s s me n t o f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fl y a s h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 J ]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S AE ,2 0 0 3 ,1 9 2 2 1 4 2 1 8 . i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2 】 杨秀红,胡振琪 ,张学礼.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风 险评价 及稳定化修复技术[ J ] . 科技导报 ,2 0 0 6 ,2 4 3 3 3 ~3 5 . Ya n g Xi u h o n g , Hu Z h e n q i , Zh a n g Xu e l i . Ri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r e c l a i me d l a n d fil l e d wi t h fl y a s h a n d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r e me d i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no l o gy R e v i e w, 2 0 0 6 , 2 4 3 3 3 --3 5 . i n C h i n e s e wi 协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3 】 王莹,董霁红.狳州矿区充填复垦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 态风 险评价[ J ] . 煤炭 学报 ,2 0 0 9 ,3 4 5 6 5 0 --6 5 5 . W an g Yi ng , Do ng J i ho ng. Pot e nt i a l e c ol og i c a l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f fi l l i n g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s p o l l u t e d b y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mi n i n g a r e a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n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5 6 5 0 --6 5 5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4 ] 陈峰,胡振琪,柏玉,等.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 生态评价[ J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 0 0 6 ,2 5 增刊5 7 5 578 . Ch e n F e n g ,Hu Z h e n q i ,Ba i Yu ,e t a 1 .E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f s o i l s p o l l u t e d b y h e a v y me t a l s a r o u n d c o a l wa s t e s p i l e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A g r o -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 2 0 0 6 , 2 5 S 5 7 5 5 7 8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5 ] 袁英贤,丁少军,李剑友,等,平顶山市煤矿矿区土地复 垦 煤 灰 充填 后 土 壤 的污 染 性 分 析 [ J 1 .能源 环 境 保 护 , 2 0 0 7 ,2 7 6 6 4 0 - --6 4 5 . Y u a n Y i n g x i a n , Di n g S h a o j u n , L i J i any o u , e t a 1 . Co nt a mi n a t i on c ha r a c t e r a na l ys i s of fil l i n g r e c l ai me d s oi l w i t h fl y a s h i n s u b s i d e d l and o f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 J ] . E n e r g y E n v i r o nm e n tal P r o t e c t i o n ,2 0 0 7 ,2 7 6 6 4 0 6 4 5 . i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6 】 董霁红,卞正富,王贺封. 矿 山充填复垦场重金属含量对 比研究[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7 ,3 6 4 5 3 1 --5 3 6 . Do n g J i h o n g ,Bi a n Z h e n g f u ,W a n g He f e n g 。Co mp a r i s o n o f h e a v y me tal c o n t e n t s b e t we e n d i f f e r e n t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s an d t h e c o n tr o l s o i l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ng and t e c hno l o gy, 2 0 0 7 , 3 6 4 5 3 1 --5 3 6 . i n C h in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7 】 马文明,郭鹏,鲁春阳.煤矿塌陷地泥浆泵复垦土壤质量 评价[ J ] . 平顶 山工学 院学报 ,2 0 0 5 ,1 4 5 3 --6 . Ma We nm i n g , Gu o P e n g , L u C h u n y a n g . Q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r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s o i l i n s u n k c o a l mi n e P i n g d i n g s h a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n o l o g y ,2 0 0 5 , 1 4 f 5 3 6 . i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8 】 李海霞,胡振琪,李宁,等.淮南某废弃地矿区污染场重 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J 】 .煤炭学报,2 0 0 8 ,3 3 4 4 2 3 --4 2 6 . Li Ha i x i a , Hu Zh e n q i , Li Nl n g , e t a 1 . I n t e g r a t e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f t h e h e a vy me tal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i n k e y r e g i o n s o f mi n i n g are a i n H u a i n a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8 , 3 3 4 4 2 3 --4 2 6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9 ]9 秦俊梅,白中科,李俊杰,等. 矿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剖 面变化 特征研 究一 以平 朔露天矿 区为例 [ J ] .山西农业 大学 学报 ,2 0 0 6 ,2 6 1 1 0 1 1 0 5 . Q i n J u n me i ,B a i Z h o n g k e ,L i J unj i e ,e t a 1 .R e s e arc h o n c h a n g e c h ara c t e r i s t i c o f e n v i r o nm e n tal q u a l i t y i n r e c l a i me d s o i l p r o fi l e i n mi n e are a t a k i n g p ing s h u o o p e n c a s t m i n e a s a e x am p l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y, 2 0 0 6 , 2 6 1 1 0 1 1 0 5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1 0 ] 胡振琪 ,魏忠义.煤矿区采动与复垦土壤存在 的问题与对 策[ J 】 .能源环境保护 ,2 0 0 3 ,1 7 3 3 7 ,1 O . [ 1 1 ]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等.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及生态 重建技术 [ J ] .生态学报 ,2 0 0 3 ,2 3 1 0 2 1 4 4 21 5 2 . F an y i n g h o n g , L u Z h a o h u a , C h e n g J i a n l o n g , e t a 1 . Ma j o r e c o l o g i c a l and e n v ir o nm e n t a l p r o b l e ms a n d the e c o l o gic a l r e c o ns t r uc t i o n t e c hn o l o gi e s of t he c oa l mi ni ng are a i n C h i n a [ J ] . Ac t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 2 0 0 3 , 2 3 1 0 2 1 4 4 --2 1 5 2 . i n C h i n e s e wi t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1 2 ]白中科,付梅臣,赵中秋. 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 J ] .生态 环境,2 0 0 6 ,1 5 5 l 1 2 2 1 1 2 5 . Ba i Z h o n g k e , F u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