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规定》编制背景与要点.pdf
第 3 6卷第 1期 2 0 1 1年 1 月 煤 炭 学 报 J 0U RNAL O F C t t l N A C OA L S OC I E T Y V0 】 . 3 6 N . 1 J a n . 2 0 1 1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1 0 1 0 0 7 0 0 5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背景与要点 武 强 , 赵苏启 , 李竞生 , 傅耀军 , 尹尚 先 , 刘守强 1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实验窜 巾困矿业大学 北京 , 北京 1 0 0 0 8 3; 2 I 家煤矿安全 监察局 , 北京 1 0 0 7 I 3 ; 3 .煤 炭利 学研究 总院 西安研究院 , 陕西 西安7 1 / / 5 4 ; 4 .中幽煤炭地质总局 水文地质局 , 河北 邯郸0 5 6 0 0 4; 5 .华北科技学院 安全 T 程学院 , 北 京1 0 1 6 0 1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 贯彻落实 煤矿防治水规定 的主要精神 , 提升我国煤矿 防治水整体技 术 水平, 介绍 了 煤矿防治水规定 的编制背景 、 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并针对新形势下煤矿水害防治 存在的问题 , 结合典型重特大水害案例剖析 , 提 出了 煤矿 防治水规定 的编制要点和关键技术标 准 与规程 。 关键 词 煤 矿 ; 防治水 ; 技 术规 定 ; 编制 背景 与要 点 中 图分 类号 T D 7 4 5 文献标 志码 A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 t h e ma i n p o i n t s o f Ru l e o f mi n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d c u r e wa t e r d i s a s t e r wu Q i a n g , Z H A O S u . q i , L I J i n g s h e n g , F U Y a o - j u n , Y I N S h a n g x i a n , L I U S h o u q i a n g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a d Mi n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J , Mi n i n g a t t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j i n g , B e ii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 2 . S t a t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C o a l Mi n e S ty , B e ij i n g 1 0 0 7 1 3, C h i n a ; 3 . X i ’ ㈣ B r a n c h,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X i ’ a n 7 1 / / 5 4, C h i n a ; 4 .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e a l B u r e a u , 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 C o a l G e o l o g y , H a n d a n 0 5 6 0 0 4, C h i n a; 5 .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N o r t h C h i n a U n iv e r s i t y o j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j i n g 1 01 6 0 1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a n d ma s t e r t h e n e w r e v i s e d R u l e o f Mi n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u r e W a t e r D i s a s t e r ,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l e v e l t o p r e v e n t a n d c u r e wa t e r d i s a s t e r i n c o a l U l i n e,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b a c k g r o un d, t h e g u i d i n g i d e o l o g y a n d t h e ba s i c p r i n c i pl e s o f t h e n e w r ul e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h e n, a c c o r d i n g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p r o b l e ms e x i t e d i n p r e v e n t i n g a n d c u r i n g c o a l mi n e wa t e r di s a s t e r i n t h e n e w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he t y p i c a l c a s e s o f I l l a J 0 r wa t e r di s a s t e r s, t h e ma i n p o i n t s a n d t h e k e y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f t he n e w r u l e we r e pu t f o r wa r d. Ke y wo r d s c o a l u l i n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u r e wa t e r d i s a s t e r ; t e c h n i c a l r u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 ma i n p o i n t 1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背景 我 国的原矿井水文地质和水害防治专项技术标 准主要包 括 矿井 水 文地 质规 程 以下 简称 规 程 和 煤 矿 防治 水工 作 条 例 以下 简 称 条 例 , 它们分别 由原煤炭工业部在 1 9 8 4年以 8 4 煤 生字第 5 5 0号文和 1 9 8 6年以 8 6 煤生字第 6 2 9号文 颁 发l 1 2 j 。两项 技术标 准 自颁发 以来 , 在指 导我 国矿 井 生产过程 中的水 害预 测 、 防控 和治 理 工作 等 方 面 , 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 , 目 前的煤矿采掘深度与采掘层位 、 采掘方法与工艺 、 采 掘环境与充水水文地质条件 、 科技发展与审批制度等 与前 2 0多年前相 比, 均发生了深刻 日 . 明 的变化 , 具体表 现为 以下 7个方 面 1 现代化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或一次性采 全高放顶煤综采等 已在煤矿区普遍应用 ~ 。 2 由于浅部和上组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易采 资源储量逐渐枯竭, 浅部或上组煤难采 、 难 啃的“ 硬 骨 头 ” 和深 部煤 炭 以及 下组 煤 资 源 的开 发是 我 国东 、 中部矿区 目前普遍 面临的选择【 6 j 。据不完 全统计 , 我 国 目前 煤矿井 甲均 开采 深度 已达 5 0 0多 m, 且 每 年 正在以 1 5~ 2 0 m平均开拓速度 向深部延伸。 3 矿井充水水文地质条件 日趋复杂, 突水影响 控制因素增多 , 突水机理和类型复杂多变。如许多煤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0 2 5 责任编辑 韩晋平 基金项 目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究课题 ; “卜 一五” 国家科技 支撑项 口 2 0 0 7 B AK 2 4 B O 1 ; “ 十一五” 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 2 0 0 8 Z X 0 5 0 6 0 作者简介 武强 1 9 5 9 一 , 男 , 内蒙 占呼和浩特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T e l 0 1 0 6 2 3 1 4 6 8 1 , E m a i l w u q c u m t b . e d u . c n 第 1 期 武强等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背景与要点 7 1 层底板突水事故绝非仅与水压和厚度两个因素有关 ; 断裂 、 岩溶陷落柱 突水显现 出时效机理 , 其突水类型 表现出延迟滞后特征等 。 4 采掘环境愈来愈 恶化 , 高 水压 、 高 地应力和 高水温的“ 三高” 地质 环境 逐渐显现 , 许多 矿井顶板 面临因浅部关闭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 的小煤矿形成 的老空积水的透水威胁 , 底板槽受着高承压 中奥陶统 碳酸盐岩地下水的突水胁迫 , 即采掘环境处于水害的 “ 顶威底 迫”中, 煤层 中还时有 瓦斯或 煤等 的突 出。 我们每天都是在头顶一盆水 、 脚踩在 高承压水体 的船 上 , 时有有毒 、 有害气体涌 出的恶劣生产环境 中进行 采掘工程活动的 , 稍有疏忽 , 就可能酿成重大矿难 。 5 从 2 0 0 5年以来连续发 生了 7起一次死 亡人 数超过 3 0人的特别重大 突水淹井事故 , 造成重大人 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在 国内外形成 了相 当的负面影 响, 血的教训急需对原技术标准进行修订补充。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矿井防治水理念 与评价预测预报方法 、 水害探测技术与仪器设备 、 防 治水工程与装备等 已经有了长足发展 和进 步 ” 。 例如 煤层顶板水害评价的“ 三图一 双预测法”、 煤层 底板水害评价 的“ 脆弱 性指数法 ” 和“ 五 图一 双系数 法” 等预测预报方法 ; 地 面三维地震和瞬变 电磁等勘 探方法 ; 井下掘进巷道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等超前探 放水方法 ; 井下回采工作面坑透 、 音频 电透视和高密 度电法等; 潜水 电泵的 国产 化技术 ; 井下人员定位系 统 ; 定 向钻进技术等。 7 由于煤炭工业体制 的多次变化 , 有关审批制 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 显然 , 原有 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我 国快速发展 的煤炭工业形势 , 已无法满足现代煤炭安 全生产所迫切需求的技术标准支撑 。 2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的指导 思想和遵 循原 则 2 . 1 指 导思 想 坚持“ 安全第一 、 预防为 主、 综合治理 ” 方针 , 以 国家有关法律 、 法规 为依据 , 突 出“ 预测预报 、 有疑必 探 、 先探后掘 、 先治后采 ” 的“ 十六字 “ 防治水原则和 与其配套 的“ 防 、 堵 、 疏 、 排 、 截” 的“ 五项 “ 综合治理措 施 , 体现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 , 适应煤炭行业体制 改革和市场经济要求。 2 . 2基本 原 则 1 总结近些年来煤矿水 害防控取得 的成 功经 验和所发生的重特大水害事故教训 ; 2 以先进的科 学技术为依据 , 以生产实践为基 础 , 从我 国煤炭行业 目前技术发展水平为 出发点 ; 3 加强矿井防治水 的 基础工作 , 注重 水害 事故 的应 急救援 体 系和预 案 ; 4 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 地质环境相结合为原则 ; 5 坚持 煤矿安全监管监察 部门、 煤矿企业 、 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校相结合 , 做到普 遍征求意见与重点分析研讨相结合 , 充分发挥各 自的 优势 ; 6 体现科学性 、 实用性和全面性 , 适用 于在 中 国境内开办的各类煤矿。 3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要点 3 . 1 原 规程 与 条例内容存在的问题 1 重 复 问题 。在 探 放 水 、 防 隔 水 煤 岩 柱 、 地 面 防治 水 、 注浆堵水 、 疏水 降压开 采等方 面 , 原 规 程 与 条例 的内容存在相互重复 。 2 矛盾 问题。 规程 规定正 常地质块段 临界 突水系数值为 0 . 1 5 MP a / m, 而 条例 则规定其临界 突水系数为 0 . 1 0 MP a / m。两 个技术标准 同时有效 , 却相互矛盾 , 在实际应用中引发了混乱。 3 不妥问题。突水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T p / M 1 Tp / M C 2 n p / M d 一C 3 £ I T p / [ M 一 c h ] 4 式中, 为突水系数 , M P a / m; p为底板 隔水层承受的 水压 注意不是煤层底板承受的水压 , MP a ; M 为底 板隔水层厚度 , 11 “1 ; C 为采矿对底板扰动的破坏深度 , m; M 为各分层厚度 , 1T I ; d 为各分层的强度 比系数 ; h 为导升发育高度 , H I 。 各公式适用条件 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水位降低 在煤层底板之前 。式 1 是我 国在 1 9 6 4年焦作水文 地质大会战期 间借鉴匈牙利韦格弗伦斯的相对 隔水 厚度概念而提出的, 后经多次修改演变为式 2 、 3 和 4 。式 2 考虑了煤层底板扰动矿压破坏带 , 式 3 考虑 了煤层底板矿压破坏带和 隔水层底板岩层 的岩性组合 , 式 4 考虑了煤层底板矿压破坏带和隔 水层底板导升发育高度。 在 1 9 6 4年焦作水文地质大会战期间 , 由于当时 从事矿井防治水工作 的工程技术人员对 矿压破坏现 象和 由此产生 的煤层底板扰动矿压破坏带认识有限 , 因此 , 当时所提出的突水 系数计算公式并未考虑矿压 破坏带等因素。经过焦作 、 峰峰 、 邯郸 、 井 陉、 淄博和 肥城等大水矿区的大量采掘工程和突 涌 水点 的实 际检验 , 总结发现式 1 在正常地质块段计算 的临界 突水系数值为 0 . 1 0~ 0 . 1 5 M P a / m, 构造破坏块段则 7 2 煤 炭 学 报 2 0 1 1 年第3 6 卷 为 0 . 0 6 MP a / m。但在 2 0世纪 8 0年代中期 , 随着从 事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矿压破坏现象 和矿压破 坏带认 识深化 , 以及 矿压破 坏带探 测技 术水 平的提高 , 在 1 9 8 4年和 1 9 8 6年首次编制颁发的 规 程 和 条例 中提出计算式 2 。应该说式 2 更真 实地 描述 了我 国煤 层底 板 突水 的水 文地 质物 理 概 念 模型, 但遗憾的是 , 虽然汁算公式刻 画 l『突水 的实际 物理概念模型, 但提出的临界突水系数值仍然采用的 是 1 9 6 4年 未考 虑 矿压 破 坏 现象 总结 提 出 的临 界值 。 显然 , 这是不妥的, 考虑矿压破坏带得到的临界突水 系数值与不考虑其的临界值肯定不同。 因此, 本次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本着 还原历 史的原则 , 在 目前尚未总结提出考虑矿压破坏带 的大 家普遍可接受的新的临界突水 系数值之前, 突水系数 计算公式仍规定采用式 1 , 将来一旦提出新的临界 突水系数值 , 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还可以重新修订 。 3 . 2 矿 井水 文地质 类型 划分 问题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的 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 地质条件 , 确定水文地质类型, 有针对性指导矿井水 文地质补充勘探和水害预防与控制工作 。由于我 国 地域辽阔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受水 害威胁 的煤炭资源比重大 , 水害类型齐全 , 故水文地质类型 划分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考虑到我 国老空积水分布范围广 、 大部分老空积 水具体位置与形状不清以及近年连续发生 的多起由 老空积水诱发的重特大透水矿难 , 本次 煤矿防治水 规定 有关矿井水文地质类 型划分依据在原有依据 基础上 , 增补丁“ 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 和“ 矿 井突水量” 这两个新依据。 3 . 3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问题 由于我 国目前矿井所有制类型多, 技术管理水平 不一 , 再加上矿井水文地 质基础 资料 涉及 内容较多 报告 、 图纸和基础 台帐等 , 部分矿井 特别是新投 产矿井或非央企矿井等 可能暂时未能编制积累全 部基础资料 , 或根据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不需积累全部 基础 资料 。但 作为 一个生产 矿井 , 最基本 的水 文地质 基础 资料必须 具备 , 它 包 括 3个 报 告 、 5份 图纸 和 l 5 类 台帐。其中图纸和台帐每半年需修正 1次。3个 报告包括 井 田地 质 报 告 、 建井 设 计 和建 井 地 质报 告 。 5份图纸包括 矿井充水性图 、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 关 因素动态曲线图 、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 矿井综合 水 文地质 柱状 图 、 矿井水 文地 质剖 面 图。 考虑到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 已在我国大 部分矿 区得 到普及和应用 , 煤矿防治水规定 第 1 9 条 , 鼓励煤矿企业研发水文地质信息管理 系统 , 实现 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料收集 、 数据采集 、 图件绘制 、 计 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 , 提高防治水工 作整体决策水平 。 3 . 4矿 井水文地 质补 充调 查与勘 探 问题 考虑到 日益发展 的物探和化探等先进补勘方法 和手段, 煤矿防治水规定 分别在第 3 4条 和第 4 0 条增补了地面和井 下水文地 质补勘 中的地球物理勘 探和 水化学 与 同位素分 析等 新技术 新方 法 内容 , 这对 于经济、 快速、 准确确定矿井允水水源和通道以及诱 发近年来多次恶性透水事故的小煤矿老空积水范围、 水量和边界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指出的是 , 鉴于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存在的多解不确定性特点 , 应该采 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 , 以克服多解性问题和 提高物探成果的可靠性 ; 另外 , 物探成果一定要与钻 探勘探成果相结合 , 经相互验证后 , 方可作为矿井采 掘工程设计的依据。 水害防控研究对象不是固体矿产资源 , 而是随时 随地不断流动变化 的地下水 。针对我 国矿区 目前普 遍存在的仅重视矿区 井 尺度水害防控 的具体战术 问题研究而轻视 区域尺度的战略性总体研究的现象 , 煤矿防治水规定 第 2 l条规定 ,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勘探范围应 当覆盖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补给、 径流 、 排 泄条件 的区域地下水系统, 只有宏观 了解包含矿 区 井 在 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空间位置和区域地下水 补 、 径 、 排特征 , 才能 正确分析和揭示局部矿 区 井 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 为 了解 决 因调 杏 勘探 范 围扩 大 而导 致 的调 查 勘 探工作费用和精力等大幅提高的问题 , 煤矿防治水 规定 第 3 0条规定 , 对 区域尺度地下水系统 的补充 调查与勘探 , 其工作量应 以收集资料和水文地质测绘 调查为主, 勘探为辅 ; 而对于矿区 井 尺度的补充调 查与勘探 , 则以水文地质物探 、 钻探和抽 放 水试验 等勘探手段为主, 辅以测绘调查。 3 . 5防水 闸 门问题 由于部分矿井或采 区已经不具备建设 防水闸门 条件 , 如 ① 最高水压力大于 5 MP a ; ② 矿井 已经不 具备耐压试验条件 ; ③ 无法真正实 现分 区隔离的多 水平煤层群开采 的矿井 ; ④ 围岩条件差 ; ⑤ 人性化 管理的推广等。同时考虑到 目前我国现代排水装备 与设备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 , 大流量、 高扬程 的潜水 电泵技术 已经完全 国产化。 煤矿防治水规 定 第 6 6条规定 , 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 极复杂 的矿 井 , 可以选择在井底车场周 围设置 防水闸门, 也可 以 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 大涌水量的潜水 电泵排水系统 。这项规定为确实不 第 1 期 武强等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背景与要点 7 3 具备建设 防水 闸门的水文地质条 件复杂 、 极复杂 矿 井 , 指 出了一个替代 的选择 , 可 以利用 已建立 的卧泵 系统叠加待建潜水泵方案 , 代替传统的井底 中央卧泵 泵房加水闸门方案 。 3 . 6极端气候条件的雨季防洪问题 地球又进入 了新 的活动期 , 近年来 台风 、 暴雨等 极端气候逐渐增多 , 由此引发 了山洪暴发 、 水库异常 泄流 、 河 水 猛 涨、 河 岸决 口和洪 水 淹 井 等 问题 , 如 2 0 0 6年受第 4号强台风“ 碧利斯” 影 响, 湖南省先后 有 2 0 0多家煤矿被淹或局部被淹 ; 2 0 0 7年 “ 8 1 7 ” 一 次死亡 1 8 1人 的山东华源 矿业有 限公 司透水 矿难 ; 2 0 0 7年“ 7 2 9 ” 一次被 困 6 9人 的河南陕县支建煤矿 透水事故。针对这些教训 , 煤矿 防治水规 定 增 补 了第 4 7 、 4 8 、 4 9、 5 0条有关极端气候条 件下的雨季防 洪规定 , 强调矿井在雨季前应进行 隐患排查治理 , 在 雨季应对重点危险区域进行巡视检查 , 在暴雨洪水期 间应建立井下撤人制度 , 并且矿井应当主动与气象 、 水利 、 防汛等部门进行联系 , 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 和 预防机制 , 严 防极端气候条件 下引发 的透水事故发 生 。 3 . 7水体下和周边开采问题 随着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和浅部煤 炭资源的逐渐 殆尽 , 我国在海 、 湖 、 河 、 水库等地表水 体和老空水体 下与周 围的开采活动 日益增多 , 发生了多起重特大透 水事故, 特别是在急倾斜煤层开采区, 如 2 0 0 5年广东 梅州大兴煤矿一次死亡 6人 、 失踪 1 1 5人 、 高峰透水 量达 1 3 6 0 0 1T I / mi n的 “ 8 7”特 别 重 大 透 水 事 故l 】 ; 2 0 0 9年吉林省梅河 口市 中和煤矿 “ 1 1 2 7 ” 重大透水事故等 。鉴 于急倾斜煤层开采后导致顺煤 层向上抽 冒的机理 、 规律 和发育高度 等科学工程 问 题 , 目前认识还十分有限 , 抽 冒的控制措施与方法还 不成熟 , 煤矿防治水规定 第 1 0 7条 的第 3款规定 严禁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 3 . 8废 弃矿 井 闭坑 问题 考虑到大量关 闭的废弃矿井对周 围煤矿生产形 成重大安全隐患 , 特别 是废弃 积水矿井 , 已构成对煤 矿安全生产 的严重威胁 , 发生 了多起重特 大水害 事 故 。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局统计资料 , 2 0 0 6年共 发 生水害事故 9 9起 , 其中一次死亡人 数超过 3人 以上 的 4 5起突水事故均为老空透水事故 。为了从根本 上 解决这个问题 , 煤矿防治水规定 第 1 8条对废弃 矿 井应当提交闭坑报告 和报告 内容 等作 了专 门规定 。 由于历史原 因, 过去 已遗 留的废弃积水矿井已无法提 交正规闭坑报告 , 只能根据后期的专门勘探和评估 等 工作来弥补 ; 但现在必须立 即采取措施 , 防止把废弃 矿井的类似问题 留给子孙后代。 3 . 9审批 制度 问题 考虑到我国煤炭工业管理体制 的历次重大变化 和 目前所处状况 , 煤 矿防治水规定 对矿井水 害防 治工程与设计等 的审批总原则是权力下移 , 除水体下 采煤 的防隔水煤 岩 柱留设和缩小安全煤 岩 柱尺 寸以提高开采上限 , 须经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 批准外 , 对矿井其他水害防治工程与设计等审批均由 煤矿企业 自身审批负责 , 基本分为两级 重大安全 问 题的审批 由企业总工程师负责; 一般安全问题的审批 由煤矿总工程师负责 。 3 . 1 0 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这部分是 煤 矿防治水规定 新增加 内容 , 根据 我国煤矿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 的“ 预 防为主 、 防救结合” 的八 字基 本原则 , 笔者认 为 , 煤矿水害事 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包括两部分 内容 ① 事故发 生前的水灾预测预 防预案 ; ② 事故一旦发生后 的水 灾现场救援与处置指挥 。前者主要包括加强矿井防 治水的基础工作 , 制订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 提高水灾 预兆信息捕捉与辨识能力 , 后者主要包括及时准确按 照有关程序逐级上报灾情 ; 井下遇险人员应采取科学 的自救互救措施 ; 地面现场指挥人员应根据 了解 的突 水地点和淹没水位等信息 , 估算突 出水量 , 分析被困 人员所处位置 , 实施科学 的现场救援指挥和突发事件 的合理处置 ; 井下涉险矿长 、 区 队 长和班组长等要 充分发挥现场管理人员 比较熟悉整个矿井生产安排 情况 的优势和作用 , 组织指挥井下人 员不要慌乱 , 统 一 步调 , 寻找井下距离井筒位置最近的巷道 , 高效有 序撤离危险区域 , 或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的安全地点 , 采取躺卧待救 等正确避险方式 , 做好长期 被 困的准 备 。 3 . 1 1 矿 井 防治水 原 则 问题 我国原有 的矿井防治水基本原则是“ 有疑必探 、 先探后掘” 的八字方针。应该说 , 这八字原则非常正 确 ,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矿 山生产安全的高度重 视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惩罚条例等 , 以及矿 山 企业 自身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 的大幅提高 , 如果 目 前矿井生产现场发现了水害疑点或隐患 , 肯定会进行 综合勘探 , 查清疑点或隐患后再进行采掘。这种安全 意识 , 应该说在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山企业不存在任何 问题 ,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发现水害疑点或隐患 这是矿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 的难题。针对这个生产 难题 , 煤矿 防治水规定 第 3条提 出了我 国矿井 防 治水 的新 的“ 十六字 ” 基本原则 , 即“ 预测预报 、 有 疑 必探 、 先探后掘 、 先治后采 ” , 通过综合分析 已有勘探 7 4 煤 炭 学 报 2 0 1 1 年 第3 6 卷 资料 , 采用科学的预测预报方法 和手段 , 发现圈定出 矿井水害疑点或隐患。 时新的防治水原则指出, 先 探测 还不够 , 应该 先治 理 了水 害疑 点或 隐患 后 , 方 可 实施回采。另外 , 配合新的“ 十六字” 原则 , 煤矿防 治水规定 第 3条还提出了与此配套的 5项水害综合 治理措施 , 即“ 防 、 堵 、 疏 、 排 、 截” 。 3 . 1 2露 天煤矿 防治水 问题 这部分也是 煤矿防治水规定 新增加 的内容 , 主要包括 露天煤矿 防排水计划 、 措施 、 设施 , 采掘场 坑底储水排水期限 , 露天煤矿疏干, 露天采场地下水 观测和疏干排水治理边坡 , 排土场或采场在地下水位 升高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 . 1 3有关 罚则 问题 煤矿防治水规定 是以国家发全牛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的形式颁发的 , 与国家一般 的技术 规程 或 标准 等有所 区别 , 它除了在技术上 的一些规定外 , 在第九章的“ 罚则” 中规定 了煤矿企业如果违反 了该 规定中相关条款 ,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以及煤矿企业 违反 煤矿防治水规定 的行政处 罚实施部门。 4 结 语 1 煤矿防治水规定 的出台, 反映了我国煤矿 目前的开采条件 、 科技发展水平和体制改革等状况 , 基本满足了煤炭工业快速发展之需求 。 2 煤矿防治水规定 编制指导思想明确, 所遵 循的基本原则正确 , 体现 了科学性 、 实用性和全面性。 3 煤矿防治水规定 在煤层顶底板水害评价 、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 基础水文地质资料 、 水文地 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 防水闸门 、 极端气候条件 的雨季 防洪 、 水体周围采掘 、 废弃矿井闭坑 、 审批制度和罚则 等问题方面 , 补充完善了符合我国煤矿现实条件下的 新的水害防控技术标准与规定 , 并且增补 了应急救援 和露天煤矿防治水等新规定 。 参考文献 [ 2 ] [ 3 ] [ 4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煤炭 工业 部 矿 井水 文地 质 规 程 试行 [ M]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 1 9 8 4 . 中华人民共 和国煤炭工 、 部. 煤 矿防治水工作条 例[ M] . 北 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 1 9 8 6 . 武强, 李周尧. 矿井水 灾防治 [ M] . 徐州 中国矿业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2 . 范维唐 , 胡省三 , 成 琪. 采煤 史 卜 一场 深刻的革命我 综 合机械化采煤 3 O年发展述评[ J ] . 煤矿机电 , 2 0 0 0 5 6 - 9 F a n W e i t a n g, Hu S h e n g s a n, C h e n g Yu q i F e e h n i c a l r e v o l u t i o n i n c o a l mi n i n g h i s t o r y 3 0 y e a r s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u a l mi n i n g i n C h i n a [ J ] . C o l l i e ry Me c h a n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a l F e e h n o l o g y , 2 0 0 0 5 6 9. 郑存 良, 陈立武 . 厚煤 层一次采 伞高综采 高产高效技 术 [ J ] . 中 国煤炭 , 1 9 9 8 7 2 9 3 2 Z h e n g Cu n l i a n g, C h e n I i WU . I e c h n u l u g i e s t b i h i g h l y p r o d u c t i v e a n d h i g h l y e f fi c i e n t c o a l mi n i n g in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l a c e s a 【o u e s l i c e c o a l c u t t i n g [ J ]C h i n a C o a l , 1 9 9 8 7 2 9 3 2 . 武强 , 金玉洁. 华北型煤【 口 矿井 防治水决策系统 [ M] . 北京 煤 炭/ J X lk f f 版社 , 1 9 9 5 . 武强 , 张志龙 , 马积福 煤层 底板 突水 评价 的新 型实用 方法 I 主控指标体 系的建 没[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7, 3 2 1 4 2 4 7. Wu Q i a n g , Z h a u g Z h i l o n g , M a J i f u . A n e w p r a c t i c a l me t h o d u l o g y o f t h e c o a l tl o o r wa t e r h o r s t i n g e v a l u a t i n g I Th e ma s t e r c o n t r o l l i n g i n d e x s y s t e m c o n s t n mt i o n [ J ] . .I o u r n a l u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7, 3 2 I 4 2 4 7 . 武强 , 刘金韬 , 钟 亚 平, 等. 开滦赵各 庄矿断裂 滞后 突水 数值 仿真模拟l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2 , 2 7 5 5 1 1 5 1 6 Wu Q i a n g , l , l u J b d a o , Z h o n g Y a p l n g , e I a 1 . T h e n u m e r i c s imu l a t i o n s o f wal e J bu , s l i ng t i me effe ct, I f au l t s i n Zl 1 a t g z l 1 ua “g Coa l M i ne, K a i l u a n , C h i n a l J j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2 , 2 7 5 5 l 1 5l 6 尹尚先 , 吴文 金 , 李永 军, 等. 华北 煤 田岩 溶陷落柱 及其突水 研 究[ M] . 北京 煤炭 业 版社 , 2 0 0 8 . 中 国煤 炭 lr业劳 动保 护科 学技 术学 会. 矿井 水害 防 治技 术 [ M]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2 0 0 7 . 武强 , 黄晓玲 , 董东林 , 等 评价 煤层顶 板涌 突 水 条件 的 “ 三图一 双预测法 ”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0 , 2 5 1 6 0 6 5 Wu Q i a n g . H u a n g x i a o l i n g . D m g D u n g l i n , t、 t a l“ T h r e e m a p s t w o p r e d i c t i o n s ” me t h o d t o e v a l u a t e wa t e r h u r s t i n g e o d i t i o n s o n r o o f e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