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pdf
第 3 5卷第 1 2期 2 0 1 0年 l 2月 煤 炭 学 报 J OURN AL O F C HI NA C 0A L S OC I E T Y V0 1 . 35 De c . No. 1 2 2 01 0 文章编号 0 2 5 3 - 9 9 9 3 2 0 1 0 1 2 - 1 9 6 3 0 6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 冯光明 , 孙春东 , 王成真 , 周 振 1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 2 .冀 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邯郸矿业集 团 , 河北 邯郸0 5 6 0 0 0 摘 要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 , 结合超 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 研 究 出超 高水材料采 空区充填 开采技 术。该技术 包括开放式、 袋式、 混合式和分段 阻隔式 4种充填方式 , 对各种充填方式的充填过程、 优 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井下潮湿、 低温、 封 闭的环境 中, 超高水材料是一种理想 的采空区充填材料 ; 该材料及相应的充填开采方法是未来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 方向之一。 关键词 超高水材料 ; 充填开采方法; 开放式 ; 袋式; 混合式; 分段 阻隔式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7 文献标志码 A Re s e a r c h o n g o a f fil l i ng m e t h o ds wi t h s u pe r h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FENG Gu a n g mi n g , S UN Ch u n d o n g r, W ANG Ch e n g 。 z h e n , ZHOU Zh e n 】 . S c h o o l Mi n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o f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 2 . H a n d a n Mi n i n g G r o u p, J i z h o n g E n e r g y G r o u p C o . , L t d ., Ha n d a n 0 5 6 0 0 0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b a s i c pr o p e r t i e s o f s u p 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g o a f fil l i n g mi n i n g wi t h s u p 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wa s s t u di e d o u t i n o r d e r t o l i be r a t e t h e e o a ]r e s o u r c e s un d e r b ui l di ng s . T he r e a r e f o u r t y p e s i n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l ud i n g o p e n fil l i n g, ba g fil l i ng, h y b r i d fi l l i n g a n d pa rti t i o n fil l i ng . Ev e r y t y p e wa s a n a l y z e d d e t a i l e d l y, c o n t a i n i n g i t s fil l i n g p r o c e s s , a dv a n t a g e s ,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b l e c o nd i t i o n s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s u p 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i s a n i d e a l g o a f fil l i n g ma t e r i a l i n a we t , c o l d a n d c l o s e d e n v i r o n me nt , a n d t h e ma t e r i a l wi t h i t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fil l mi n i ng me t h o d s i s o ne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f u t u r e g o a f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i e s . Ke y wo r ds s u p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 fil l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o p e n; ba g; h y b r i d; pa r t i t i o n 我国生产矿井“ 三下 ” 压煤量约 1 4 0亿 t , 其 中建 筑物下压煤约为 9 0亿 t J 。而这些储量大多集 中分 布于工业基础较好且对煤炭资源需求较为紧迫 的经 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因此 , 大力 研究 和发展 “ 三下 ” 压煤开采技术对充分利用地下资源 , 延长资源枯竭矿 井寿命, 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J 。 采空区充填开采逐渐成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 的 方法之一 , 按充填材料不 同 , 有水 砂充填 、 矸石充 填 和膏体充填 一 等。这些充填方法为解放建筑 物下压煤提供 了较为可行的途径 , 积累 了许多实践经 验 ,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 主要表现在 ① 充填工艺复 杂 , 初期投资高 ; ② 充填料都 以 固体料为主 , 增加 了 井下辅助运输工程量; ③ 劳动强度高; ④ 充填与开 采相互影响 ; ⑤ 充填后采空 区密实效果不理 想。可 见 , 研究和发展能克服或改进这些不足的新型充填开 采技术势在必行 。 1 超高水材料简介 超高水材料是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发明的一种新 型材料 , 由 A、 B两种材料组成。A料 主要以铝 土矿 、 石膏等独立 炼 制成 主料并 配 以复合 超缓 凝分 散剂 又称外加剂 A A 构成 ; B料 由石膏 、 石灰混磨成主 料并与少量复合速凝剂 又称 b D u 剂 B B 构 成。二 者以 1 1比例 配合使用 , 水体 积在 9 5 % ~9 7 %时 , 超高水材料固结体抗压强度可根据水体积和外加剂 配方的不 同而进行调 节 , 且 能实现 初凝 时间在 8~ 9 0 mi n 之 间 按 需 调 整 , 其 2 8 d强 度 可 达 0 . 6 6~ 1 . 5 0 MP a 。超高水材 料 A、 B两主料 单浆 液可持 续 3 O~ 4 0 h不凝固, 混合 以后材料可快速水化并凝 固, 调整外加剂配方可改变材料性能, 固结体初凝强度约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7 ~ 2 0 责任编辑 柴海涛 作者简 介 冯光 明 1 9 6 4 一 , 男 , 山西垣 曲人 , 副教授 。E ma i l f g m 2 0 0 0 4 1 6 3 . e O /l l l 9 6 4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第3 5 卷 为最终强度 的2 0 % , 7 h抗压强度可达到最终强度的 6 0 % ~ 9 0 % , 后期强度增长趋势较慢。超高水材料 固 结体 由钙矾石 、 铝胶和游离水构成 , 钙矾石是其 中的 主要物质。文献 [ 8 ] 将水体积大于 9 5 % 的材料称为 超高水材料 , 而小于 9 5 % 的材料 为普通 高水材料。 超高水材料的水灰 比可达 1 1 1 , 而普通高水材料水 灰比为 2 . 5 1 左右 , 两者用水量相差甚大。 生产超高水材料的原料在我国非常丰富 , 且生产 工艺简单。超高水材料具有早 强快 硬、 两 主料单浆 A或 B浆液 流动性好 、 初凝时间可调等特点 , 生成 的固结体不收缩 , 体应变小 , 在三 向受力状态下有 良 好的不可压缩性。超高水材料惟一的不足就是抗风 化 及抗高温 4 0 0℃以上 性能 较差 , 即该材 料不适于在干燥 、 开放及高温环境 中使用。可见 , 在 井下密闭 、 潮湿 、 低温的采空区中, 超高水材料是一种 非常好 的充填材料。 2 超高水材料充填系统 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 , 超高水材料充填系 统如图 1 所示 。 图 1 超 高水材料充填开米系统 F i g . 1 The s y s t e m o f f i l l i ng mi ni n g wi t h s u p 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A浆液制备系统和 B浆液制备 系统生产设备完 全相同, 系统的配料装置完全 由 P L C 数字运算操作 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控制, 可保证材料配 方 的准确性。该系统可置 于井下 , 也可在地面 , 生产 出的超高水材料浆液进入缓冲池 。待 A、 B缓 冲池分 别储存一定量的单料浆液后 , 同时开启 A、 B柱塞泵 , 经专用管路将 A、 B浆液输送到工作面。随着工作面 推进 , 将超高水材料混合浆液保持在采空区并在可控 时问内凝 固, 凝 固后的固结体支撑上覆岩层。 3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方法 将超高水材料浆液输送至工作面后 , 可通过以下 两种方法将其保 持在采空区并凝 固 ① 利用超高水 材料浆液 良好的流动性令其 自然流淌与漫溢, 直至充 满整个采空区 ; ② 可通过管路将其导 引至预先设置 于采空区的封闭空间或袋包 内, 使其按要求成形固结 体。这两种基本方法相互组合又可形成新 的充填方 法, 其适应性更强。目前 , 超 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开 采技术 主要有开放式 、 袋式 、 混合式 和分段阻隔式 4 种 。 3 . 1 开放式充填法 该方法是指在仰斜开采条件下 , 对采空区不进行 任何调控 , 完全利用超高水材料浆液的自流性将采空 区充满 , 凝固后 的充填体与垮矸 以及 围岩形成一个完 整的结构体来控制上覆岩层活动 , 如图2所示。 填体 2开 放 式 充 填 开 米 不 蒽 Fi g . 2 S c he ma t i c d i a g r a m o f o pe n f i l l i ng mi ni ng 由图 2可知, 直接顶垮落步距大于采空区悬顶距 离时, 充填可使直接顶不垮 , 但开放式充填不考虑直 接顶稳定与否 , 若直接顶垮落, 超高水材料浆液仍可 将垮矸问缝隙充满 , 阻止垮矸被压实 , 由此减小地 表下沉率 。 3 . 1 . 1 充填过程分析 为 了保证充填效果 , 应该尽量防止直接顶垮落 , 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充填工作 1 首先根据充 填开采工作面 围岩条件并结合 同煤层已开采工作面直接顶 的垮落情况估算出该工 作面直接顶垮落步距 , 然后结合煤层厚度、 倾 角以及 赋存条件确定充填可否使直接顶不垮落。 2 若开放式充填能使直接顶不垮落 , 自开切 眼 始 , 工作面推进距离接近直接顶垮落步距时, 必须对 采空区进行充填直至图 2所示状态 , 之后随采随充。 充填结束时 , 两巷起封闭墙 , 将采空区充满。 3 若不能阻止直接顶垮落 , 则可根据地表 的减 沉要求及 上覆岩层情 况 , 进 行若干 据 实际情 况而 定 班采煤后将采 空区垮矸问缝隙一次性充填 。充 填结束时 , 处理方式同上。 第 l 2期 冯光明等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 1 9 6 5 3 . 1 . 2 开放式充填的优缺点 从 以上分析可知 , 开放式充填 的优点 ①充填与 开采互不影 响, 工作面产量不受充填工艺制约 ; ② 充 填工艺简单 , 工作 面支架不需改造 ; ③ 直接顶垮落与 否不影响充填工作 , 人员作业不在采空 区, 充填过程 安全可靠 ; ④ 充填速度快 , 与采煤 同步; ⑤ 人员需求 少 , 劳动强度低 , 易 于组 织与管理 ; ⑥ 充填后采空 区 密实效果很好 , 对采场顶底板突水 、 采空 区浮煤 自燃 以及瓦斯突出有防控作用 。 开放式充填 的不足 当采高较大 、 煤层倾角较小 或顶板条件不好时 , 充填难 以阻止顶板垮落 , 从 而导 致井下充填效果不能直观地显现出来。此外 , 当工作 面涌水较大时 , 对充填效果有一定影 响, 需采取 疏水 措施 。 3 . 1 . 3 适用条件 超高水材料采空 区充填利用了超高水材料浆液 的高流动性这一重要特点 , 工作面的煤层倾角越大越 有利于超高水材料浆液 的流动 , 也有利于提高超高水 材料 的充填率 , 从而更有利于控制上覆岩层活动。但 煤层倾角过大又不利于工作面进行采煤 , 故超高水材 料开放式充填工艺适用于煤层倾 角较 大且可进行仰 斜开采 的工作面。另外 , 在煤层倾角及采空区围岩条 件一定 的情况下 , 煤层回采厚度决定工作面后方的悬 顶距离 , 直接顶不垮或充填减沉率较大时 , 就必须考 虑可采煤厚或采取一定的措施。 3 . 2 袋式充填法 该方法将超高水材料浆液通过管路充人预先在 采空区设置好的充填袋内, 使用凝 固后 的充填体控制 上覆岩层活动, 如图 3所示 。 支架 置 图 3袋式充填不意 Fi g . 3 S c h e ma t i c di a g r a m o f ba g fil l i n g mi ni n g 3 . 2 . 1 充填过程分析 该方法需要专门的充填支架 , 采煤与充填工作协 调进行。 1 根据煤层厚度、 采煤进尺及围岩条件确定并 制作一定尺寸的柔性充填袋。 2 白开切 眼始 , 即在支架后方架设充填袋。 3 用专用柔性管路把混合 好的超高水材料浆 液灌人充填袋 内, 凝 固后形成充填体 。 4 袋 内超高水材料固结体稳 固后 , 采煤并前移 支架 , 回采尺寸和充填袋 宽度 相近时停止采煤 , 支架 后方架设充填袋并充填 。如此循环 , 直至进行完整个 工作面。 3 . 2 . 2 袋式充填 的优缺点 从 图 3可知 , 袋式充填的优点 ① 能适用于现有 大多数采煤方法与 回采工艺条件下 的采空 区充填要 求 ; ② 可直接控制直接顶 , 充填效果直观 ; ③ 受工作 面涌水影响小。此外 , 该方法还可根据需要进行两巷 沿空留巷。 不足 ① 充填袋架设工序与劳动组织较复杂, 工 作量较大, 对作业环节安全要求高 ; ② 充填与回采两 工艺存在相互影响 , 配合管理技术要求高。 3 . 2 . 3 适用条件 与开放式充填相 比, 袋式充填适用性更广 , 特别 是对水平或 近水 平条件下 的煤 层有较好 的适 应性。 但在采高过大时 , 难以架设充填袋 , 不适宜运用袋式 充填开采。 3 . 3 混合式充填法 该方法将袋式充填和开放式充填相结合 , 采空区 部分采用袋式充填 , 只要保证顶板短期 内不垮即可 , 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用充填袋 将采空区未充填 的 部分封闭 , 然后 向内充人超高水材料浆液 , 这种方法 也适合于两巷沿空留巷 , 如图 4所示。 压支架 图 4混合式充填不意 F i g . 4 S c h e ma t i c d i a g r a m o f h y b r i d fi l l i n g mi n i n g 3 . 3 . 1 充填过程分析 1 确定充填袋长度 与充填袋问隔距离 , J , 其 值与采场参数 、 顶板岩层条件 、 煤层倾角和采高等因 素有关 ; 2 将工作 面分成若 干 区域 , 间隔布置充填袋 , 如图 4所示 ; 1 9 6 6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3 视情况对两充填袋之 间的剩余空 间进行开 放式或封闭后充填。 3 . 3 . 2 混合式充填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混合式充填与袋式充填相 比, 减少 了吊挂充填袋 的工作量, 提高了充填效率, 降低了充填成本; 与开放 式充填相 比, 可应用于水平及近水平煤层 , 适应性增 强。混合式充填集合 了两 者的长处 , 改进 了部分不 足 , 但仍存在劳动组织较复杂 、 充填与开采相互影响 等不足。混合式充填也需要架设充填袋 , 适用于采高 较小的充填工作面。 3 . 4 分段阻隔式充填法 该方法是在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 , 在工作面后 方构筑一条隔离墙 , 然后将超高水材料浆液充人被隔 离的采空区内, 如图 5所示。 支架 体 图 5分段阻隔式充填/下意 Fi g . 5 S c h e ma t i c di a g r a m o f pa r t i t i o n fil l i ng 隔离墙可借鉴袋式充填中的方法在工作面后方 设置若干充填体 , 墙体厚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 炮采或普采工作面, 若底板松软或为泥岩 , 又或黏泥 来源丰富方便 , 隔离墙则可用 图 6所示方法进行 构 筑 , 实际效果如图 7 C 所示。 图6 挡板、 塑料布简易隔离墙 F i g . 6 S i mp l e p a r t i t i o n w a l l wi t h b a f fl e a n d p l a s t i c c l o t h 3 . 4 . 1 充填过程分析 1 估算 出直接顶垮落步距 , 为安全考虑 , 按 0 . 7 倍垮落步距 X 对充填与采煤工作进行分段 , 即工 a 1 2 7 0 1 kO l K 作面开放式 b 1 2 7 0 1 k o 5 21 作面下部袋式 C11 6 1 1 工 作 『f I1 分 段 阻隔 式 图 7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后采空区实照 Fi g . 7 Ac t ua l p ho t o s i n g o a f a f t e r fil l i n g mi ni n g wi t h s u pe r h i g h wa t e r ma t e r i a l 作面每推进 0 . 7倍垮落步距进行一次充填; 2 工作面推进 0 . 7倍垮落步距后停止采煤 , 为 充填构筑隔离墙 ; 3 若采用充填袋构筑隔离墙 , 充入袋内的超高 水材料水体积含量需要小于采空 区漫灌 的超高水材 料水体积含量, 以便于提高隔离墙强度 ; 4 若采用图6所示 的简易隔离墙 , 需采用质量 较好的塑料布 , 用黏泥压实塑料布时务必要细致 , 防 止充填时漏浆 。 3 . 4 . 2 分段阻隔式充填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分段阻隔式充填的优点 与开放式相 比, 能完全 阻止顶板垮落 , 充填效果更 直观 ; 与袋式 、 混合式相 比, 对采煤工作 的影响变小 , 劳动组织较简单, 工作量 减小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构筑隔离墙时, 存在安全隐 患, 需要专门的充填支架、 支柱与之配合。因此, 分段 阻隔式充填法适用于煤层顶板比较稳定 , 采高不大的 缓倾斜或倾斜充填工作面。 3 . 5 其他充填方法 充填材料是充填开采技术的核心 , 不同的充填材 第 1 2期 冯光明等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 料所需要的充填工艺系统 和采空 区充填开采方法不 同。超高水材料由于其良好的性能, 不仅有其独特的 充填工艺系统和开采方法 , 而且在传统的充填开采方 法 中也可得到应用。 以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充填骨料 的覆岩离层注 浆充填技术 以及文献 [ 1 ] 提出的部分充填开采技 术 包括短壁问隔条带充填 、 覆岩离层分区注浆 和 条带开采冒落区注浆充填技术 均可将超高水 材料作为充填材料。 4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超高水材料 的发明而新兴的一种新技术。 自2 0 0 8年 9月 以来 , 该技术分别在邯郸矿业集 团陶一煤矿 1 2 7 0 1上 0 1 、 O 2 、 0 3 、 0 5工作面和临沂矿 业集团田庄煤矿 1 1 6 1 1 充填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 , 均采用仰斜充填 开采 。各工作面充填后成本大致相 同, 充填吨煤综合成本增加约 6 6 . 9 2元 , 占充填开采 吨煤总成本 的 2 2 . 5 % , 具体 充填情况如表 1和 图 7 所 示 。 分析表 1 , 并 结合实 际充填情况 可知 1 2 7 0 1上 0 1 工作 面为 国内超高水材料充填首采工作 面, 技术 熟练度较低 , 充填率较 1 2 7 0 1 上 0 3工作面低 ; 袋式充 填在实际充填过程 中, 充填体不能完全接顶 , 充填率 也较低 ; 1 2 7 0 1 上 0 5工作面上部混合式充填时 , 浆液 将下部未充填空 间充满 , 充填率较高。 表 1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情况 Ta b l e 1 Ap p l i c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s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fil l i n g m i n i ng wi th s u p e r h i g h - wa t e r 图 7 a 为 1 2 7 0 1上 0 2工作 面风巷向 0 1工作面 采空区掘进硐室揭露的原 1 2 7 0 1上 0 1工作面运巷下 方垮矸与超高水材料混合体 , 经过半年多 的时问 , 超 高水材料 固结体无返水现象 , 稳定性 良好 ; 图7 b 为 ⋯ 1 2 7 0 1 上 0 5工作 面下部 袋式 充填后 采 空 区内充填 体; 图 7 C 为 1 1 6 1 1工作 面运用图 6方式构筑简易 隔离墙后采空区超高水材料充填凝 固效果。地表移 动变形截止 目前观测结果显示 , 地表基本无变化, 超L 3 j 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完全满足保护地面设施的要求 。 5 结 论 1 在井下潮湿 、 低温、 封闭的采空环境下 , 超高 [ 4 ] 水材料是一种理想的“ 三下” 充填材料 。 2 超高水材料 制浆 系统能生产 出连续 的超 高 水材料浆液 , 该系统可置于井下 , 也可在地面。 3 超高水材料采空 区充填 开采技术具有充填 工艺简单 , 初期投 资低 , 劳动强度低 , 充 填成本低 , 机 械化程度高 , 实际应用与操作方便 , 充填与开采互不 影响, 对煤矿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显著优点 。 4 超高水材料充填对采场顶底板突水 、 采空区 浮煤 自燃 以及瓦斯突出有防控作用 , 也能阻止地下水 系的破坏 。 参考文献 f 1 ] 许家林 , 朱 卫兵 . 李兴 尚 , 等. 控 制煤 矿开 采沉 陷的部分 充填 开 [ 7 ] 采技术研究 [ J ]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6, 2 3 1 6 - 1 1 . Xu J i a l in, Z h u We i b i n g, L i Xi n g s h a n g , e t a 1 . S t u d y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p a r t i a l fi l l i n g t o c o n t r o l c o a l m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6, 2 3 1 6 1 1 . 钱呜高 , 缪协兴 , 许家林 , 等. 论 科学 采矿 [ J ] . 采 矿与安 全工程 学报 , 2 0 0 8, 2 5 1 1 1 0 . Q i a n Mi n g g a o , Mi a o X i e x i n g , X u J i a l i n , e t a 1 . O n s c i e n t i z e d mi n i n g [ J ] . J o u ,a a a l o f Mi n i n g& S af e t y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8 , 2 5 1 1 1 0 . 马树元 , 李报 , 李桂新 , 等. 高德矿 增大水 砂充 填供水 能力 的 研究[ J ] . 阜新矿业学 院学报 , 1 9 9 1 , 1 0 2 2 5 2 9 . Ma S h u y u a n, Li B a o, Li Gu i x i n, c t a 1 . Th e s t ud y o f r a i s i n g t h e a b i l i t y o f w a t e r s u p p l y o f t h e h y d r a u l i c b a c k fi l l i n g i n G a o d e Mi n e [ J ] . J o u r - n a l of F u x i n Mi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1 9 9 1 , 1 0 2 2 5 - 2 9 . 缪协兴, 张吉雄. 矸石充填采煤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J ] . 采 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7 , 2 4 4 3 7 9 3 8 2 . Mi a o Xi e x i n g ,Zh a n g J i x i o n g .An a ly s i s o f s t r a l a b e h a v i o r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o a l mi n i n g b y g a n g u e b a c k fi l l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7 , 2 4 4 3 7 9 3 8 2 . 胡炳南 , 郭 爱国. 矸 石充 填材料压 缩仿 真实验 研究 [ J ] . 煤 炭学 报 , 2 0 0 9 , 3 4 8 1 0 7 6 - 1 0 8 0 . Hu Bin g n a n, G u o Ai g u o . Te s t i n g s t u d y o n c o al wa s t e b a c k fi l l i n g ma - t e r i a l c o mp r e s s i o n s i mu l a t io n『 J ] . J o u m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8 1 0 7 6 1 0 8 0 . 赵才智 , 周华 强 , 柏 建彪 , 等. 膏 体充填 材料 强度影 响因素 分析 [ J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2 0 0 6, 2 5 6 9 0 4 9 0 6 . Z h a o C a i z h i , Zh o u Hu a q i a n g, Ba i J i a n b i a o,e t a 1 .I n fl u e n c e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o f p a s t e fi l l i n g ma t e ri a l s t r e n g t h[ J ] . J o u rna l of L 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6 , 2 5 6 9 0 4 9 0 6 . 崔增娣, 孙恒虎. 煤矸石凝石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 9 6 8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第3 5 卷 [ 8 ] [ 9 ] [ 1 O ] [ 1 1 ] [ 1 2 ] [ J ] . 煤炭学报 , 2 0 1 0 , 3 5 6 8 9 6 8 9 9 . C u i Z e n g di , S u n He n g h u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p e r t ie s o f c o a l g a n g u e b a s e d s i a l i t e p a s t e - l i k e b a c k fi l l ma t e r i a l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e t y , 2 0 1 0 , 3 5 6 8 9 6 8 9 9 . 冯光 明. 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 D] . 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 , 2 0 0 9 . Fe n g Gu a n g mi n g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u p e r h i g h wa t e r p a c k i n g ma t e r i a l a n d fi l l i n g n f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i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 X u z h o u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 陈贤拓 , 邹瑞珍 , 陈霄榕 . 钙矾 石表 面碳化 动 力学及 反应 机理 [ J ] . 河北轻化工学 院学报 , 1 9 9 3 , 1 4 3 1 5 . Ch e n Xi a n t u o, Z o u Ru i z h e n, Ch e n Xi a o r o n g Th e s u r f a c e c a r b o n a t i o n k i n e t ic s o f e t t r n g i t e a n d it s r e a c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J ] . 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m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L i g h t I n d u s t u, 1 9 9 3 , 1 4 3 1 5 . 陈贤拓 , 邹瑞珍 , 陈霄 榕. 钙矾 石表面碳 化反应 机理研究 [ J ] . 硅酸盐学报 , 1 9 9 4, 2 2 5 4 7 0 4 7 4 . Ch e n Xi a n t u o, Z o u Ru i z he n, C h e n Xi a o r o n g . S t u d y o n me c h a n i s m o f c a r b o n a t i o n o n t h e s u r f a c e o f e t t r i n g i t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S o c i e t y , 1 9 9 4, 2 2 5 4 7 0 - 4 7 4 . 王善拔. 钙 矾石热 稳定 性的研究 [ J ] . 膨胀剂 与膨 胀混凝 土 , 2 0 0 7 1 8 1 1 . Wa n g S h a n b a .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o f e t t r i n g i t e[ J ] . E x p a n s i v e Ag e n t s& E x p a n s i v e C o n c r e t e , 2 0 0 7 1 8 1 1 . 邹友 峰 , 邓喀 中, 马伟民. 矿山开采沉陷工程[ M]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 Zo u Yo u f e n g, De n g Ka z h o n g, Ma W e i mi n g . M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M] . Xu z h o u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1 3 ] [ 1 4 ] [ 1 5 ] [ 1 6 ] [ 1 7 ] P r e s s , 2 0 0 3 . 何 国清 , 杨伦 , 凌赓娣 , 等. 矿山开采 沉陷学 [ M] . 徐州 中国 矿业大学 出版社 , 1 9 9 1 . He Gu o q i n g, Ya n g L u n, Li n g Ge n g d i , e t a 1 .M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s c i e n c e [ M] . X 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 1 9 9 1 . 刘文生. 覆岩离层注浆充 填保护地 面高压线 路试验 研究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1 , 2 6 3 2 3 6 2 3 9 . L i u W e n s h e n g .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p r o t e c t ing h i g h v o l t a g e e l e c - t r i 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