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采地下水对地质环境影响机理分析.pdf
第 “ 卷增刊第 期 年 月 水资源保护 135 ) , 男, 河北沙河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工作。A9BC4 DEF;GHIJ“539 超采地下水对地质环境影响机理分析 乔光建, 檀领革 (邢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北 邢台K) 摘要 通过对邢台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研究超采地下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如地面沉降、 咸水界面下移等。制定出控制开采地下水的措施, 为今后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超采地下水; 地质环境影响; 邢台市平原区 中图分类号 /K5K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K““ () KK 邢台市平原区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特征 邢台市平原第四系含水层, 由于受不同地质历 史时期的古气候、 古地理沉积环境及新构造运动等 因素控制, 含水岩层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形态和发育 程度, 均存在着差异, 并导致了它们的水力性质、 水 化学、 渗透性、 赋水性及地下水动态等水文地质条件 发生相应变化。因此, 本文以第四纪沉积物为基础, 以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据, 将邢台市平原第四系含水 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 K 个含水层组。 第一含水组为潜水。底板埋深 K L 9, 局部 沿小漳河古道有埋深 L 9 的条带。滏东区有 咸水分布区, 浅层淡水系漂浮在咸水层上的淡水体, 它的分布受南西 L 北东向的古河道控制, 沿清凉江、 索泸河、 卫运河沿线地带, 含水层以细纱为主、 松散 质均、 透水性好, 底板最大埋深 9, 富水性 M L 9“N (D 9) , 其余地区浅层淡水底板埋深较小, 含水 层以粉砂、 粉细砂为主, 除少数岛状富水区单位出水 量达 M L 9“N (D9) , 其余大部分地区小于 M 9“N (D 9) 。宁晋东部水位埋深 9 左右, 南宫、 清 河西南部, 临西及威县的东南部水位埋深 L 9, 其余地区水位埋深 L 9, 水位年变幅一般在 L “ 9, 局部地区小于 9, 地下水动态类型为降水入渗 补给 L 蒸发、 开采型。该区由于受地下水补给、 径 流、 排泄条件及气候等的影响, 水化学类型复杂, 咸 水多呈孤岛、 条带状零星分布, 矿化度一般在 L “ HNO, 部分 “ L HNO, 局部大于 HNO。浅层淡水和下 伏咸水之间多没有严格的隔水层, 直接接受降水补 给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 在河道带影响范围内, 淡水 体靠其渗透压力和淡化作用, 使其嵌入咸水层中。 在远离河道带, 浅层淡水漂浮于咸水层上, 厚度较 小, 故浅层淡水呈波状与咸水接触, 且接触面随季节 变化而稍有变化。 第二含水组为潜水 L 承压水。按其岩性和沉积 特征, 可分为两个亚组, 第一亚组底界面 L P 9, 主要是咸水分布段, 其局部薄层淡水是和第一含 水层组连在一起的。咸水底界由西向东加深, 基本 与该亚组底界一致, 只有在咸水区的西北部, 宁晋县 东汪、 艾辛庄, 新河县王府一带有咸水、 淡水、 微咸 水、 深层淡水交替接触的现象, 咸水的最大深度达 K L 9, 形成独特的咸水凹槽。第二亚组为咸 水层下的承压淡水。含水层岩性为 平乡县高阜镇、 巨鹿县城到南宫市杜村、 大屯以西为中细砂, 以东分 布为粉细砂, 含水层厚度在巨鹿、 广宗一带有环形沉 积规律, 沉积厚度 L 9, 新河南部、 南宫中部以 及东南部、 临西东部、 清河西部及北部亦为 L 9, 清河东部小于 9, 其余均大于 9, 富水性 在南宫市东南部、 清河大部地区小于 M9“N (D 9) , 宁晋县司马、 四芝兰、 百尺口一带在 9“N (D 9) 以 上, 其余地区为 M L 9“N (D 9) 。 第三含水组为承压淡水。自滏阳河至老沙河、 索泸河一带地板埋深 “K L “P9, 含水层为亚砂土、 中细砂, 厚度一般 L K 9, 除宁晋、 新河两县富水 性较好外, 其余多在 L 9“N (D 9) , 只在巨鹿县苏 家营、 王虎寨、 张家町一带富水性小于 9“N (D 9) , 清凉江 L 索泸河以东地板埋深 “ L K 9, 南宫市 段芦头至威县白果树一带, 以及清河县南部、 临西县 老官寨至尖冢地带富水性 M L 9“N (D 9) , 其余为 K “ 8 42 42 89 F4A ;G8 [H] 042 1234562D 7829; I4828, “J, “J () “ 6 NN;48B 1L, “J, O (“) PKPP [ Q ]吴振斌, 邱东茹, 贺锋, 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 质净化作用研究 [H] 武汉植物学研究, 6285828 62 W89;2B L987 65 W985 62D 956; [] X4822 Y2438549L T6DB82GA;9A58 /482, “J “P [ O ]成水平, 吴振斌, 夏宜王 争水生植物的气体交换与输导 代谢 [H] 水生生物学报, 0;85WD 985 6498B W49 B828 899462 42 98 ;;6W 2B 9A5[4B ;G8 38;AW87885, 98 28985;2B [H] 1D4; I9ABD 48, “P, “K“ KKKR [ ]0UC1F1UF, \.F0V1-- H EF8 987N65; ;8 6 ;472894 N5475L N56BA9462 [H] 7 9, “PJ, “ Q“OQKK [“]金相灿, 颜昌宙太湖北岸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群落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H] 湖泊科学, O, “ () “R“ “RO [““]0UC1F1U I U, -SZ*1 Z 188B 756D NL98 62 86L987 N5688 [H] MA9 T69, “PJ, J KQ“ KO [“]童昌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 的研究 [Z] 杭州 浙江大学, Q [“K]缪绅裕, 陈桂珠人工湿地中的磷在模拟秋茄湿地系统 中的分配与循环 [H] 生态学报, “, “ () KJQ“ [“Q]刘伟龙, 胡维平西太湖水生植物时空变化 [H] 生态学 报, O, O (“) “R“O [“R]金相灿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 [] 北京 化学 工业出版社, “ (收稿日期 OO“ 编辑 舒建) (上接第 OO 页)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 要通过强化节水和推 进合理用水, 使地下水超采状况有所控制。在咸水 覆盖区, 越流补给的咸水会破坏地下淡水储水条件, 应采取措施停止深层地下水开采。在南水北调实施 后, 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 并在全部供水 区范围内限制超采地下水, 干旱年地下水与南水北调 来水联合运用应急, 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 状态, 使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QQK []张光辉, 王金哲海河流域中东部平原地下水补给与释 水机制探讨 [H] 水文, (K) R [K]王巧平, 李明良, 卢胜勇河北省京津以南平原区地面沉 陷预测研究 [H]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OK [Q]乔光建, 张均玲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分析 [H] 水资源保护, (Q) “Q [R]乔光建, 张均玲 邢台市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 [H] 水资源保护, K (“) RRQ (收稿日期 OQK编辑 高渭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