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质环境.pdf
/ 一 / f ●保护地质环境 漕 , ∥ . , 加 强 地 质 灾 害 防 治工 作 促 进 “国 际 减 灾 十 年活 动 ” 中 国 地 质 灾 害 研 究 会 秘 书 长 尸 2 今 年 1 o月 1 3日是第 四个 国际 减轻 自 然 灾害十年活动 纪 念 日。 在我 国减轻 自然灾 害 的活动 中 , 地质灾 害的防治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每年各种灾 害造成 的经济 损失 中 , 由地质灾 害造成 的损 失约占 1 / 4以上 。 人员伤亡也很惨 重 , 严 峻的 现实提 醒人 们 抓紧防治地质灾害刻不容缓 。 我 国是 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 国之一 。斜 坡岩土 块体运动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已成 为地质 灾害的常见灾种 据 统计 , 现在我国 已 有 4 0 0多个市 、 县 、 区 、 镇 受 到斜坡危 岩 体 的 严重 威胁 宝成 、 成昆 、 宝兰铁路 , 平均每年 因 此造 成经济损失达 7 0 0 0多万元 长江三蛱航 道多次因滑坡造成堵塞, 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地面沉降也在快速发展 , 经济 发达的江苏省 , 在 7 O年代 只有苏 州 、 无锡 、 常州产 生“ 点状 ” 地 沉现 象 , 到 8 o年 代末 , 已发 展成 面状 ” 沉 降区 。 目前 , 全 国已有 l 6个省 区、 市 近 5万 平方公 里产 生区域性地 面沉降现象 。 我 国地质 灾害 的产 生 , 主要取决 于地 区 的地质 环境条件 , 并与气象 、 水文及人类经济 活 动等 因素密切相 关 , 从 整体 看 , 它们都有明 显 的地 域性 和规律性 我国西 南和西北 地 区 是崩 塌 、 滑坡 、 泥石流 多 发地 区; 地面沉 降则 多发生 在沿 海地 区、 河流三 角洲城市地带 } 在 华北和 华南地区分布有岩溶塌 陷、 矿 区塌 陷; 在东北 和青 藏高 原分布有土地冻融灾 害。 最 值得 引起人们 重视 的是 我 国一 半以 上的地质 灾害是 由人为因素诱发 。人类的经 济工程 活动 , 不经地质论证 , 不考虑地质环境 和 条件而 盲 目上 马 , 往往 造成对 地质 环境 的 严重 破坏 而导致严重 的经济损失 , 倒如 1 9 8 0 年 6月 3 E l , 在湖北 省盐池河 磷矿 发生一 起 巨大的岩崩 灾害 , 山体 从 7 0 0米标 高俯 冲到 5 0 0米 标高 的各 地 , 崩塌 体 积 约 1 0 0万立 方 米 , 最 大岩块 重 2 7 0 0吨 , 顷刻 间在 盐池河 上 筑起 了一座高达 3 8米的堤坝 , 形 成 了一座人 工湖泊。 乱石块把磷矿的 5 层大楼冲倒 , 死亡 3 0 7人 , 设备财产 损失惨重 , 这是 由于不台理 的采矿造成 的 , 特别是大规模爆破 , 使采空区 上部 山体裂开 在连续 3天暴雨诱发 因素下 , 酿成惨痛 的灾害 。 实际上 , 只要 开展 地质 环境 调查, 悉心研究, 采取措施 , 是可以预测、 预报 出岩崩体的发 生, 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的。又如 , 新建的青藏铁路关角隧道 , 由于地 处 强烈的 活动构造 带 内, 路基 和隧道 出现 了 长期难以整治 的拱顶 、 边墙 裂缝 、 底板鼓起等 事故 我国政府对 防治地质灾 害十分重视 为 了加 强地质 灾害 的防治工作 , 国务院授 予地 矿部“ 对 地质 环境进行 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 的职责 ; 1 9 8 9年成立了“ 中国地质灾害研究 会” ; 1 9 9 0年由国家计委、 国家科委、 地矿部 联合颁 发 了 全 国地质 灾害防 治工作 规划纲 要 1 9 9 O ~2 0 0 O年 。为在 全国形成 统一规 划 、 部 署下 的地 质灾 害防治工 作打 下了基础 地矿部几十年来 , 特 别是 近几 年来 , 在有 关部委 、 地方政府和 社会 各界大力 支持 下 , 地 质灾害 防治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绩 。 针对一些对建设和工程危 害较大的地质 灾害体 , 如长江 三峡 链子 崖危岩、 黄 腊石滑坡 体 , 建立 了监 测预 报系统 ; 先后成功地预报 了 2 3 维普资讯 湖 北秭 归县 新滩滑坡 、 鸡呜寺滑坡 、 镇江 云台 山滑坡 等 , 避免 了人 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先后 对 北京 北部 山区泥石 流 、 河北唐 山及湖 北武 汉地面 塌陷等 2 8个 项 目进行了勘查 , 这些项 目大都 已取得 一定成果 , 发 挥 了明显经 济社 会效益 ; 对 内蒙古局部地区饮用水含砷高, 危 害人 民健康 的问题 , 进行 了改水试验工 作 , 取 得 良好效果 ⋯⋯等等 。 去年 , 地矿部按 国务 院的指示 , 将长江三 蛱水库 区和宝成铁路 沿线 的地 质灾 害防治前 期勘查 列 为重 点工作 项 目; 地 矿部于 今年 又 进 一步 开展湖北 、 湖 南 、 四川 I 等 1 1个 省 区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 目前正对 三峡链子崖 危 岩体 、 黄腊 石滑坡 、 四J I I 万县 豆芽棚 、 重 庆镇 江寺 、 王家坡等婿坡进行 治理工作 。 根据近 几年 开展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 的情 况 , 为进 一 步推动 防治和减 轻地 质灾 害的 活 动 , 应加强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防治 地质 灾 害和 减轻 地质 灾 害所 造 成 的损失 , 要从全球和 区域上去考虑 问题 造 成地质灾 害的原 因是复 杂的 、 多样 的 , 是相互 联 系与相互制约 的, 因此 , 要从 宏观方 面采取 统一行动和措施 。 2 .防治地 质 灾 害要 贯彻 “ 以 防为主 、 防 治结合 、 综合治理 ” 的方针 全社会都应该重 视地质灾害的 防治工作 , 才能收到 良好效果 3 .积极 开展 地 质灾 害 防治 知识 的 科学 普及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为开展群 治、 群 防打 下 稳固的基础 。 4 .加强地质灾 害的调查研 究、 勘查 试验 和 监测 、 预测预报工作 。 既要开展 区域性 地质 灾 害的规律性研 究为生产布局和拟 定防治方 案 服务 , 也要加 强地 质灾害 个体 及局 部地 区 的调查 和研 究 , 为制 定合理 的防治方 案提供 科学依据 。 5 .在搞清全 国地质灾 害分布 的基 础上 , 圈出多发 区、 危 险区和 容易诱发 区, 按照 可能 形成灾 害的规模 及严重程度 , 按轻、 重 、 缓 、 急 分期分批地加以 防御和治理 。 2 4 6 .进 一 步建立 健全 地 质灾 害 防治 的法 规体系 。从 当前 的情 况看 , 导致 地质灾害发 生的原 因 , 相 当部分 是与 人类 不合理 的生产 活动有关 , 因此 , 必须用法律手段来限制 由于 人为造成 或诱发 的地质灾害 。 7 .加强 和发 挥地 矿 部在 防治 地 质灾 害 方面 的职 能。 近几年来 , 在我 国政府领导下和“ 中国国 际减轻 自然灾 害十年 活动委 员会 ” 的指导下 , 为配合 “ 国际减灾十年 活 动” , 在减 轻 自然 灾 害的努力 中, 取得 了显著成效 。“ 国际减灾十 年 活动” 对 我国的地 质灾害 防治工 作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 。地学工作者通过这一活动与 世 界各国的有关学者 、 专 家共 同协手 合作 , 提高 地质灾害防治的水平 , 为世 界人民谋 福利 。 - 小资料 I I “国际减灾 十年” 的 由来 面对 自然 灾害给 人类生 存与 发展 造 成 的严重 威胁 和挑战 , 各 国政府 和人 民 纷纷 采取 措施 , 以减轻 自然灾 害带 来 的 - 损失 美 国科学 院院长普勒斯于 1 9 8 7 年 在一 次 国际地震工 程会议 上。 提 出 了在 世界 范 围内开展 “ 国际 减轻 自然 灾害十 年活动” 的倡议 , 得到 了联合 国有关机构 的高 度重 视 。1 9 8 7年 1 2月 1 1日经 4 2 届联大通过 的 1 6 9号决 议 , 确 定了 1 9 9 0 2 o o o年为“ 国际减轻 自然灾 害十 年” , 简 称“ 国际减灾十年” 。我国政府于 1 9 8 9 年 4月成立 了中国“ 国际减灾十年” 委员 会, 并定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 国 际减灾 十年活动纪 念 日” , 今 年 1 0月 1 3 日是 第 四 个 “ 国际 减 灾 十年 活 动 纪 念 日 ” 。 l 翟文 I 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j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