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煤矿顶板事故措施.pdf
预防小煤矿顶板事故措施 游永德 四川省威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 威远642450 摘 要分析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行政 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小煤矿;行政管理;技术管理;顶板事故 中图分类号TD32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 - 44952007 S1 - 0059 - 02 收稿日期2007 - 03 - 08 作者简介游永德1952 , 男,四川威远人,工程师,一 直从事煤矿生产、 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 四川省内江、 自贡、 眉山、 乐山等地的小煤矿,大 多开采近水平极薄煤层。煤薄质优,是当地不可多 得的冶金炼焦用煤和工业用煤。但小煤矿顶板事故 多发,成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因此,小 煤矿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是煤矿、 行业管理部门和安 全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煤矿顶板事故一直是各类事故之首。2006 年,威远县小煤矿发生顶板事故10起,死亡10人, 百万吨死亡率3.37。顶板事故次数、 死亡人数、 百万 吨死亡率均占各类死亡事故的56 。2007年一季 度,威远县小煤矿顶板事故频发,发生死亡事故5 起,死亡6人其中有1起死亡2人,重伤1人的事 故 , 百万吨死亡率10. 53。顶板事故次数占各类事 故的83 ;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顶板占各类事 故的86 。小煤矿顶板事故虽然很少出现群死群 伤,但是发生频繁,起数多,死亡多,伤残多,百万吨 死亡率高,所占比例大,经济损失大,是小煤矿各类 事故之首。小煤矿顶板事故对职工生命财产造成了 重大损失,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 影响。从历年死亡事故看,只要控制了顶板事故,小 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率、 百万吨死亡率就会大大下降。 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顶 板事故是一个多因素问题,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 因素,还有环境因素。但是,根本问题是管理问题, 其次是技术问题。尽管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涉及的 人员多,采掘面不断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但只 要加强日常管理和技术管理这两方面的工作,顶板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2 顶板管理的行政措施 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关键在管理,主要体现在 思想意识、 制度执行和现场监督的管理上。 1 转变理念,制定措施。小煤矿业主、 矿长或 实际控制人要自觉地从 “顶板事故是小事故、 顶板事 故难免” 的误区中走出来,要充分认识加强顶板管 理,预防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无小事”,从 另一角度讲安全就是做小事抓细节。细节抓得扎实 煤矿安全就有保障,细节决定安全工作的成败。抓 顶板管理,就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抓顶板管理就 是抓细节管理。从小事着眼,从细节抓起,从自我做 起。将这种理念变为行动,从行动中体现效果。同 时,认真吸取其他矿顶板事故教训,针对本矿顶板特 点、 职工素质和企业安全文化等条件制定措施。以 “严、 实、 细、 预”严格管理、 扎实工作、 狠抓细节、 预 防隐患的安全管理理念抓顶板管理,建立 “以人为 中心,规章为依托,现场为重点,预防为前提” 的顶板 管理体系。 2 重视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小煤矿职工 的安全意识差,思想麻痹,操作技能低,是工人违章 的主要原因;而小煤矿安全培训肤浅是安全管理的 薄弱环节。重视安全培训教育,消除侥幸心理,提高 采掘队伍和井巷维修人员的自主保安意识、 对岩性 观察和判断能力、 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安全员、 班 组队长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这是安全管理工作 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 采掘作业规程、 支护操作规程、 顶板检查操作规 程、 危岩处理操作规程、 顶板安全技术措施和采空区 处理安全技术措施等,必须组织有关职工学习并考 95 2007年6月 矿业安全与环保 第34卷增刊 试合格。 3 建立健全制度。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 简易可行的顶板管理制度,是顶板管理的依托。主 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敲帮问顶制度,定时 传呼检查制度,危岩排查与报告制度,危岩处理制 度,井巷维修制度,采掘面顶板帮或煤壁与采掘工 程支护质量检查制度,顶板巡回检查与班报制度,顶 板隐患处理和奖惩制度等。明确矿长、 科长、 队长、 安全员、 班组长、 工人等各级职责,特别是班组长责 任制。班组长是顶板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4 片区负责,加强监管。顶板管理落实专人加 强现场监督,实行片区安全员负责制。安全员每班 巡回检查2次以上。监督片区内各班组顶板管理制 度、 操作规程、 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采掘工程支护 质量和采空区处理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及时 发现和处理违章;安全员每日填写顶板检查班报表 送有关领导审签。发现隐患现场监督处理。 安全员要有预防顶板事故的超前意识,预测可能 发生的地点、 人员和时间,更有效地预防顶板事故。 此外,业主、 矿长、 安全科长应经常到采掘作业 现场监督顶板管理现状。特别是要监督安全员、 班 组长的工作状态。 5 挑选好班组长,落实安全责任。顶板事故发 生地点大多数都是采掘面及其附近,因此,顶板管理 的好坏关键在采掘班组长。培养、 挑选一批身体强 壮、 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好,敢管敢说的年轻人当采 掘班组长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环节。顶板安全管 理是班组长的主要职责。做到坚持召开班前班会, 布置安全工作、 检查支护材料和工具、 定时传呼检 查、 检查支护工程质量、 检查采空区处理质量、 检查 顶板煤壁、 两帮状况、 及时处理隐患、 发现并处理 违章和执行安全联座制是班组长的主要工作。 建立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技术 工人也是抓好顶板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做到建制 不全的班组不能安排工作。 6 推行顶板检查班报制度。安全员将每班 顶 板检查手册 记录的采掘面的支护情况填写顶板 检查班报表 当日送有关领导签阅。当班班组长应 在 顶板检查手册 上签字。 顶板检查班报表 主要 内容顶距、 排距、 棚距、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 掺 顶质量、 采空区处理、 隐患及处理情况等。 7 严格执行顶板管理奖惩制度。严格执行奖 惩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照 “无情管 理,有情待人” 的安全管理理念,对顶板管理抓得好 的进行表扬奖励;对顶板管理差的批评惩罚,形成一 种遵章受奖,违章受罚的安全管理氛围。 8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按质量标准,抓好一 个班组、 一个采面、 一个掘面、 一个采区的顶板管理, 以点带面推动全矿的顶板管理工作。 9 专人排查危岩。对于岩石坚硬未支护或部 分支护的井巷,派专人分片负责排查各类巷道危岩,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0 推行安全工资制。采煤掘进工的工资不能 以简单的煤炭产量进尺进行计算,而应包含安全工 资。安全工资包括采掘面工程质量工资和安全作 业工资。吨煤进尺安全工资含量可以控制在 20 ~30 。从经济上促使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 3 顶板管理的技术措施 1 作业规程对顶板管理应详实。在采掘作业 规程中,应明确采掘面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 支护质 量、 采空区处理质量充填、 堡砂规格质量或密集支 柱质量、 顶距、 排距、 棚距、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 距、 安全出口的特殊支护、 特殊断层、 褶曲、 岩层破 碎顶板的支护、 顶板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次数及检查 顺序、 上班和放炮后进入工作面的检查方法、 下班和 放炮前工作面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回柱放顶的安全 措施等。 2 编制破碎顶板支护措施和放假前加强支护 措施。采掘面过地质破碎带时和矿井放假,必须编 制加强顶板支护的安全措施。放假前,组织有关人 员严格验收。 3 编制危岩处理措施。危岩处理措施应包括 危岩检查、 处理危岩前对周围的检查、 危岩处理方 法、 采用工具或材料、 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和位置及 退路、 监护人员位置和退路等。 4 明确操作规程。采、 掘、 维工种的 操作规 程 对敲帮问顶操作、 掺顶操作、 井巷支护操作、 回柱 操作、 不合格顶子的重掺操作、 断梁断腿井巷维护操 作、 危岩检查特别是对帽盔、 涧槽的检查操作、 危 岩处理等有明确的操作步骤的规定。 5 掌握顶板来压规律。顶板来压有一定的规 律,必须掌握其压力显现强度、 来压步距、 来压特点、 来压周期和必须采取的措施。 6 加强应力集中区支护。特别是上下安全出 口路口、 巷道交叉口及附近30 m左右,以及巷道交 叉口等应加强支护。 下转第63页 06 2007年6月 矿业安全与环保 第34卷增刊 3.3 火区封闭 P31109里运输巷设计沿P31109老运输巷掘进, 在过完F31断层后出现11 煤层冒顶,煤矸温度为 40~60℃,该处巷道与老巷斜交,处理完冒顶后采用 注水降温措施观察。2005年4月14日,在前掘进 20 m时,后方高温处发现明火,现场采用灭火器及水 处理,并停头注水观察,5月对该段巷道进行喷浆封 闭。5月21日发现顶部冒烟,实测CO体积分数为 5010 - 6 ,进行注水处理,24日再次冒烟,观察孔内 实测最大CO体积分数为1 800~5 00010 - 6 ,表 面温度27℃。25日采用注罗克休泡沫充填老巷的 措施,共注罗克休泡沫5.8 t ,26日表面温度降到正 常温度 20 ~22℃。到8月末,观察孔内CO体积 分数接近为0。相关实测参数见表1。 表1 P31109火区注罗克休泡沫后参数情况 日期Π 班次 1号孔测点参数 φCOΠ10- 6φ CO 2Πφ CH 4Π 2号孔测点参数 φCOΠ10- 6φ CO 2Πφ CH 4Π 0525Π 夜班02.80751 5000.065 0525Π 早0803004 0525Π 中0802007 052607713014 05300688020 060500.8678400.6237 061501.2275.6501.4235.40 062902.2078.6201.6435.60 071303.1078.0102.8044.60 072703.3086.462.4035.20 续表1 日期Π 班次 1号孔测点参数 φCOΠ10- 6φ CO 2Πφ CH 4Π 2号孔测点参数 φCOΠ10- 6φ CO 2Πφ CH 4Π 083103.4078.452.3032.40 092103.2074.202.4028.40 100503.2070.601.8625.20 从表1可看出,罗克休泡沫充填封闭火区4个 月后,CO体积分数由封闭时的1 50010 - 6 降为0。 实测巷道表面温度正常。 4 结语 1 罗克休泡沫用于巷道高冒区充填可有效控 制顶板的进一步冒落,但如顶板有大的淋水成线 时不适宜,会在膨胀凝固前被水冲走。在施工中,人 员可在支护完好地点作业,操作方便,利于安全。 2 马丽散加固松软破碎煤炭岩体可以提高煤 岩体强度,控制或减缓巷道变形,防治综采放顶煤工 作面片帮效果明显。 3 罗克休泡沫可用于采空区火区、 巷道高冒区 火区的快速封闭。 参考文献 [1]杨东岳.新型聚合产品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J ].煤炭科学技术,200212 . 责任编辑卫 蓉 上接第60页 7 推行支护质量标准化管理。严格按采掘面 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如采面掺顶、 充填、 顶子质量、 井巷支护质量等。采用木点柱支护的采面,木点柱 直径不小于10 cm ,柱帽规格不应低于300 cm 10 cm10 cm;积极推行金属支柱。采面做到“三直 一实两畅通”煤壁直、 掺顶直、 砂口直,采空充填结 实,采面畅通、 安全出口畅通。另外还应推行正规 循环作业,适度集中生产,加快采掘面推进速度,以 减少采掘面顶板压力。 8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做好 “三查四审” 。经常 敲帮问顶,进入工作面时做到 “三查四审”,即 “查危 岩、 查伞檐、 查支护,审炭头、 审顶子、 审路口、 审 片帮” 。 9 改革支护材料,推行以钢代木。采煤工作面 改变传统的木点柱支护,推行摩擦金属支柱或单体 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也要改变传统的木棚支护,尽 量推行一次成巷并采用金属支护、 水泥棚支护或锚 喷支护等。 10 改变掘进工艺,采用掘进机掘进。有条件 的矿井应采用掘进机掘进,其速度快,巷道成形好, 不爆破围岩稳定性好。 11 采面保持适当高度,提供方便操作空间。 少数采煤工作面采高仅0.3~0.4 m ,工人操作困难。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 察局 关于加强极薄煤层开采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煤矿[2006]127号文件要求,“采煤工作面 支护后净高不得低于0.6 m ,煤层较薄时,应挖底或 挑顶。 ” 工人在此高度内操作较方便。 4 结语 预防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关键是管理,而顶板管 理又是一项既平凡又繁琐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地 严格顶板管理,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责任编辑卫 蓉 36 2007年6月 矿业安全与环保 第34卷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