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pdf
白垩纪以来中国西部地体运动的 古地磁证据和问题 吴怀春, “, 张世红, “, 韩以贵, “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6 等 []根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北部 (巴基斯坦西北部的 *A28, 8A) 。这两 个磁极位置靠近, 可以进行平均作为白垩纪的磁极, 磁极位置为 (-88, “8A) 。由于在准噶尔地体 上并没有其他的第三纪数据, 本文采用 09* 等 [8] 在 上白垩统 ; 老第三系中获得的磁极作为老第三纪的 磁极讨论准噶尔地体在第三纪相对欧亚大陆的运动 特征, 磁极位置为 (-8, 图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格架图 (据 3* B9’CD,1 等 []修改) E3CF*G2,3G 132/ ,H 093’ ’ *4’2* ’*’/ 实心点 (空心点) 表示白垩系 (第三系) 古地磁研究位置 8“吴怀春,张世红,韩以贵I地学前缘(A’29 BG3*G* E,23*/) 66, E FEE; ;FE AEB ] 华南地块 (E, EF F;EB ABEEF E; BE; BEF ;EEB E; FE AB EC CEC E AEB77;E EC CE ;E7E7] 由以上 B 个磁极平均 [AB] [AB] [AC] [AF] [AF] [AF] [AF] [A] [B] 由以上 ; 个磁极平均 柴达木地体 (AEB,;E;) (5H CEB 7 ,) 8,( 7 **“) 8,( 7 ) 8。由于各个时期的数据误差 都比较大, 对精确厘定阿尔金断裂活动的径向运动量 是不利的。假若不考虑这一因素, 单纯从数据出发, 可以显示出阿尔金断裂自白垩纪至少经历了 期活 动。白垩纪 6 始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发生了较大的 左行走滑, 其径向分量达到 “ 和 E344F; [“] 由地质证据提出的新生代总走滑量 为 05I 40/15 /0J KF4 JI/;,-,O****O*,“* (),“ (-*)* (**), () ()- ,,O,,**,*O,**-O**** (**)* (-),* (**)*“, (-) (**“)“, UO,,*,-“O*““* (,)* (,*)“ (-)* ()6 “ (,),,, 注 参考点位置塔里木南缘康西瓦地区 (8, -8) , 磁极均引自表 *, 塔里木地块所用磁极编号为 GQ* (,)、 GQ, ()和 GQ (U) ,柴达 木地体所用磁极编号为 TQ* (,) 、 TQ, () 和 TQ (U)。BF10塔里木地块磁极位置, .0KQPF106 柴达木地体磁极位置。JPOJ’置信椭圆的半短轴 和半长轴, “古地磁极 “V置信圆锥半顶角, “ (“) 在塔里木地块上观测到的偏角值及置信度, () 在塔里木地块上观测到的古纬 度值及置信度, R0SP由柴达木地体磁极作为参考极推算的偏角值, B0SP由柴达木地体磁极作为参考极推算的古纬度, TF; () 推测古纬 度相对于实测古纬度南北向缩短量及置信度, .F5塔里木地块相对于柴达木地体的旋转量 磁解释和地质证据得出的结论的细节之间的差异, 还 需要在塔里木地块和柴达木地体上取得更多更好的 古地磁数据以进一步探讨阿尔金断裂的活动特征。 关于第三纪磁倾角偏缓现象 从表 , 中可以注意到, 中国西部各块体第三纪的 古纬度差较白垩纪反而增大, 甚至一些地体基于第三 吴怀春,张世红,韩以贵O地学前缘(3452 CI0;I0 W4F;504) ,,, () 纪数据的古纬度差达到了基于白垩纪数据古纬度差 的两倍 (图 ) 。如塔里木地块由白垩纪磁极计算的 古纬度差为 (““ 等 [5 和 B96E2339E [ F5EK55A E85 B65E*G59; 3*E2E45;(*) , * 3*E2E45; (F) , * 3*E2E45;(G)*A4 E89;5 L6542GE54 *E E85 ;*5 39G*E29A; J69 E85 M6*;2*A L935; 古纬度差在 -0N置信水平上的误差 B8*O2A 等 [) 等 [3] 在锡霍特阿林地区古新世火 山岩中获得的高温特征剩磁通过了倒转检验, 磁极位 置为 (74 A56,3 758) 。在蒙古地块,BC./2C 等 [33] 采用交变退磁法在渐新世玄武岩中获得的磁 极位置为 (7,56, ,6821 A4 B .C61 D8221E8C 7826F87 B2G E7H1E1 [.] 0 56 321A69Q7;B G7;R6SG9;99;G;B8B 6VB;U T8URDQBF 76 *76B Y;9;8B D6B;U T697 [H] -./ 01B -;B6G6) [葛肖虹,刘俊来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 与背景 [H] 地学前缘,“““,’ (Z) SE] [U G6F;O6BS 78A U6GG 8BF ;7G 6GBG6 7 76 G9;A 76 U6B789 297AB C8D 8Q97,*\ -;B8 [H] 016G ) , EE, ZZ (QU6B6 O8DB67G787;D8UR O8DB67;GO 76 W;GQ;DQ G6U7;B,QT6; (58BGQ LP;BU6,]6G7S 6B -;B8)8BF ;OB G899] ;BU9;B87;BG ;B U6B789 2G;8 [H] BU9;B87;B 76 6F6G;76F 6O87;76ST68;BD G6F;O6B7G F;G8DD6D876F O U6B6 6F T6FG(Q]6;A; KO)O 76 C8;O T8G;B,B7]6G7 -;B8 [H] “ ,.-2 78,““’,JJ (Z’) KBD O8DB67;U 8B;G7 U6U7 G899] O8DB67;U ;BF;U87;B 76 -678U6QG .8Q7]6G7 -;B8 [H] “ ,.-2 78,EEE,I (ZI) KJ [’] K2*5 H,1* M 4,C2* W /UR 8B;G7 ;G76O89 6S O8B6B7 O8DB67;[87;B 8BF ;7G 86U7;B ;BU9;B87;B G899];BD [H] 412B -;B6G6) [方大均,沈忠悦,谈晓东, 等 温剩磁各向 异性及其在磁倾角校正中的应用 [H] 地球物理学报,EEE,Z (-9’9’1/1’2-/- ’. ,67 56OO;7766\9F 878 -6B76S(3GU]) ,“J [’U 6GQ97G O ;R76 29;B,8 68G76B /QGG;S 8;OBG F6O87;B 8G7 2G;8 [H] -./ -2 ;9-2GO 8BF ;7G 6987;B 7 7;99 F6G;7;B [H] 4-2- -./ 01,“J,E E’ISEJI [’J] .N20*.N ;-9-9U6GR;6 6RBG7QR7[;; 8AB8 UU96B6B;A8 296Q7GRA FQD; ; .8OU87R; [H] GO L8986D6B6 P9U8B;U G6;6G .8OU87GRA 3AG L6B;BGQ98,8G7 .8OU87R876 O7;B 8B 8U7;P6 ;G98BF 8U [H] ,SUQB, , M12*5 ;SBD, , 12* 4;SDQ;, (D 0’’9 ’ /U89 6P;F6BU6G ;BF;U876 787 76 768B6G ;B \6G76B -;B8 8P6 T66B 8UU676F TA 76 -678U6QG 1]6P6,766 ;G 8 D687 F;GU6 76G6 768B6G 8BF Q8G;8 C6 OG7 99;G;B T67]66B ,BF;8 8BF Q8G;8B,];U G7876F 8QBF 76 TQBF8A -678U6QG 8BF C67;8A (8TQ7 ’B 76 UQG789 G76B;BD 8OBD 76 76U7B;U QB;7G 8G6F B 76 O8DB67;U 6GQ97G 76 76S 8B6G ;B \6G76B -;B8,76 8OQB7 76 UQG789 G76B;BD T67]66B 68U 768B6 8BF Q8G;8 86 U89UQ9876F C6 UQG789 G76B;BDG T67]66B Q8G;8 8BF HQBDD8,C8;O,B76B 08G8 8BF GQ76B 08G8 86 ’P69A C6 O8DB67;U 6GQ97G C8;O 8BF Y8;F8O ;BF;U876 787 297AB C8QD 8Q97 8G 6VOB;U 8U7;P;7A C6 G899] ;BU9;B87;B O6BB ];U 8P6 T66B TG6P6F ;B O8BA S O8DB67;U G7QF;6G ;B 2G;8 O8A T6 ;BFQU6F TA 76 6V;G76BU6 9BDS76O BBSF;96 ;69F ;B 76 C67;8A * ,-\6G76B -;B8;768B6G O7;B;O8DB67;U 6P;F6BU6G ’I吴怀春,张世红,韩以贵_地学前缘(87 U;6BU6 KB7;6G) EE, “(Z) 本刊编辑部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 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 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 “中国期 刊网” 、“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并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 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吴怀春,张世红,韩以贵地学前缘(“ ’** ,-*.) /00/, 1(2)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