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及其技术体系.pdf
第 2 3 卷 第 1期 2 0 0 6年 3月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n i n g 8 L S a f e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2 3 NO . 1 M a r .2 00 6 文章编 号 1 6 7 3 3 3 6 3 2 0 o 6 0 1 0 0 0 1 0 5 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钱鸣高 ,缪协兴 ,许家林 1 .中国矿业 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 2 .中国矿业大学 理学院 ,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8 摘要 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 是 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 更是影响 中国社会与经 济发展 战略 的重要 问题之一. 从 国家对煤炭工业发展要求出发 , 阐述 了研 究煤炭资源绿 色开采的 必要性和意义, 对煤炭资源绿 色开采的 内涵作 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论述煤炭资源绿 色开采技术体 系框 架的同时, 对保水开采、 煤与瓦斯共采、 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 井下矸石处理 、 煤炭地下气化 等主要的关键 问题与研究现状作 了深入的分析, 提 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循环经济 ; 绿 色开采;关键层 中图分 类号 T D 8 2 文献 标识 码 A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n v i r o n me H a r mo n i c Gr e e n a s o u r c e s n v l r o n me n t a r mo n I C S Gr e e n M i n i n g a n d I t s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QI AN M i n g g a o ,M I AO Xi e x i n g ,XU J i a l i n 1 .S c h o o l o f Mi n i n g a n d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 Xu z h o u,J i a n g s u 2 2 1 0 0 8,Ch i n a ;2 .C o l l e g e o f S c i e n c e s ,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Xu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2 1 0 0 8。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e i mp a c t o f t h e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e x p l o i t i n g o n e n v i r o n me n t i s n o t o n l y a f o c a l p o i n t o f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 i n t h e wo r l d b u t a l s o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i s s u e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o n t h e s o c i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i n Ch i n a .Ba s e d o n t h e r e q u e s t o f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r e s e a r c h i n g t h e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g r e e n mi n i n g i s e x p o u n d e d,a n d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g r e e n mi n i n g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e x p l a i n e d . Co mp a n i e d wi t h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g r e e n mi n i n g,t h e k e y p r o b l e ms a n d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d e p t h ,wh i c h i n c l u d e wa t e r p r e s e r v i n g mi n i n g,s i mu l t a n e o u s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c o a l a n d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p a r t i a l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b a c k f i l l mi n i n g,u n d e r g r o u n d d i s c h a r g e o f p a r t i a l r o c k r e f u s e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c o a l g a s i f i c a t i o n,e t c .An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a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o n g r e e n mi n i n g a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Ke y wo r d s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y ;g r e e n mi n i n g ;k e y s t r a t a 1 资源 与环境协调 【 绿 色 开 采的提 出 1 . 1 资源开采与政府的宏观政策 由于经济高速发 展, 凸显发展对环境的影 响. 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及循环经济的提出迫使人们考 虑“ 绿色矿业” 问题。近期 国务院关 于促进煤炭工 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具体对煤炭工业提出 了要求. 如 在指导思想中提 出“ 走 资源利用率 高、 安全有保障、 经济效 益好 、 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 的 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 同时提出要“ 统筹煤炭工业与 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 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 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在发展 收稿 日期 2 0 0 5 1 21 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5 7 4 0 9 0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 目 1 0 5 0 2 4 作者简介钱鸣高 1 9 3 2 一 , 男 , 江苏省无锯 市人 , 中N I mN院院士 , 教授, 博 士生导 师, 从事采矿工程方面的研究 E - ma l l mg q i a n c u mt . e d u . c n T e l 0 5 1 6 8 3 8 8 5 5 8 1 维普资讯 2 采矿与安全 l丁程学 报 第 2 3 卷 目标中具体提出“ 用 3 ~5 a时间 , 矿区生态环境 恶 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 , 再用 5 a左右时间, 形 成 以煤炭加工转化 、 资源综合利用和矿 山环境治理为 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 ” 显然 , 若干意见中的 3个统筹就是要把矿区资 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就是要把矿区变成矿工的绿 色家园. 煤炭是否能成 为主体能源 , 关键是要解决 煤炭开发与利用 中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而煤炭工业 能否健康发展 , 则需要综合研究资源经济特点 , 解 决政策、 机制、 规划、 价格 、 技术等诸多问题 , 并相应 地提出举措 , 才能成功. 显然, 若干意见的发表促使煤炭企业在一系列 问题上要作 出回答 , 例 如, 在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 , 在意见发表 前后作为以生产煤炭为 主的煤炭企业也作了不 少 很有成效的探索 , 如 1 利用 劣质煤和 地面堆 积如 山的煤矸石 发 电 、 制 砖. 2 利用煤矿坑下排水净化. 3 利用瓦斯发电. 4 开采塌陷区的复垦和景观化等. 兖州、 潞安 、 新汶 、 神华 、 淮南 等矿业集团都 有 自身特色的生态恢复系统. 1 . 2 开发资源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有的专家认 为, 事实上 资源开采存 在 2种 情 况 其一 , 人类的索取 超过了 自然的生产力 , 生态 资本出现赤字 , 人类将 自食其果. 其二, 在 向自然索取的同时, 尊重 自然意志, 遵 循 自然规律 , 时刻不忘 回馈 自然和养护 自然 , 从而 在人类和 自然之间建立起复合的生态平衡机制. 显然 , 对于采矿来说就是在开采过程中不要让 生态资本出现赤字. 否则速度越高 , 经济效益越低 , 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 虚假 繁荣. 1 . 3煤炭 开采 与环 境 众所周知, 矿 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已 形成了一定的协调方式 , 而一旦开发建设, 强烈 的 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 由此形成了独 特 的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有人提出警告 “ 莫 让资源大省成为地质灾害大省” .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 占用. 煤炭开采对 土 地资源的破坏损害, 井工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 山 压 占为主 , 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 占为主. 2 对水资源的破坏 和污染. 煤炭开采破坏地 下水资源表现在对其进行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 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 自然疏干, 同时开采 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主要来 自矿井排 出的 煤层瓦斯和煤矿矸石山的 自燃所形成的废气. 以山西为例, 由于山西煤炭产量 占全 国的 1 / 4 ~ 1 / 3 , 因而开采对山西环境影响最大. 1 9 4 9 1 9 9 8 年问山西共生产原煤 5 6亿 t , 造成地 面塌 陷破坏 面积超过 6 . 7万 h m。 , 其 中 4 O 9 , 6 是耕地 ; 矸石山 占 地 2 k h m。 . 到 1 9 9 8年煤炭地 下采 空面积 累计 达 1 3 0 0 k m 全省面积的 1 oA , 采煤破坏地下水 4 . 2 亿 m / a . 这使本来缺水 的山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 坏 . 假若如报道那样 , 山西煤炭开采可能导致生态 资本出现赤字. 而煤炭的价值要依靠延长产业链形 成 , 开采煤炭本身赢利很少 , 因而仅靠出售原煤 , 环 境破坏得不到补偿 , 只会越挖越穷 , 而 下游产业利 用煤炭富裕起来 , 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山西提出了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就是促使 煤炭生产企业 自觉履行治理环境污染的义务 , 建立 生态补偿费制度 , 将煤炭工业生 态破坏成本 内部 化. 由此对经济情况并未完全好转的煤炭工业造成 压 力. 2 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的内涵 2 . 1 对原 有 矿井 废弃 或有 害 物观念 的转 变 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论 , 在矿 区范围 内的煤炭 、 地下水、 煤层内所涵的瓦斯 、 土地以至于煤矸石 以 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 的开发对象而加以利用. 而在 原 来 的定 义 中, 矿 井 瓦斯 Mi n e g a s 是[ 】 ] 矿井 中主要 由煤层气构成 的以甲烷为主的有 害气体. 事实上瓦斯是清洁能源 , 1 m。瓦斯可发电 3~ 3 .5 kWh. 矿井水文地 质类型 Hy d r o g e o l 0 g i c a l t y p e o f mi n e s 是 ;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涌水量、 水害情 况和防治水难易程度 , ⋯⋯类型. 事实上水是资源, 采矿应该将其调控. 其它, 如矸石作为塌陷地的复垦材料以及制砖 利用等. 2 . 2绿色开采技术涉及的范围 1 采矿方法的改变. 如 为保护地面建筑物 而 发展条带开采和条带充填技术 、 采空区以及离层区 充填技术 ;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 保护地下水资源开 维普资讯 第 1期 钱鸣高等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采技术一保水开采技术 ; 地下气化技 术; 开采 与土 地 保护. 2 加强煤巷维护技术 , 从而不出或少出矸石. 从经济原则出发 , 矸石在井下处理 , 或考虑地面处 理以保护环境或将其进行制砖 , 填方等加以利用. 2 . 3 绿色开采技术的基础理论问题 开采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采动所引起 , 因此与 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 岩体不破坏上述问题 都不会发生 . 岩层运动不仅对矿山压力有影响 , 对 环境而言是开采后形成岩层节理“ 裂隙场” , 由此影 响离层的发育状态及位置, 引起地表沉陷, 瓦斯与 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的渗流等. 为此提出了岩层控 制 的关键层 理论 _ 2 ] . 2 . 4 关键层的判别方法与程序 关键层的判别可以用覆岩中的坚硬岩层 的刚 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加以判别. 两层邻近坚硬岩层在 一 起 , 可能形成同时破断复合效应, 则 1 当相邻两硬岩层复合破断时, 两硬 岩层间 将不会出现离层. 2 当形成复合效应 时, 增 大了关键层 的破断 距 , 在位置靠近采场时, 将引起 工作面来压步距 的 增大和变化. 在仅有两层 和 h 。 坚硬 岩层条件下 , 三 为 h 到 h 的距离 , 而 三 。 则是 h 到地表的距离. 只要 满足下述关系, 硬岩层 h 与 h 将同时垮落 甄 3 h 2≥ Y_ d z 2 矗 h z/h 1 . 例如 h 是 h 的 1倍 , 则 三 。 h 只要 等于或大 于 三 。 h 的 4倍, h 和 h 将 同时垮落. 此时 , 虽 然 h 远大于 h , 但 h 。 将不会产生离层. 采动后岩体 内的“ 裂隙场” , 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中心离层区的形成. 关键层运动对离层产 生 、 发展的时空分布起控制作用. 覆岩中心最大离 层区主要 出现在关键层下采空区的中部. 2 采动裂 隙“ 0” 形 圈的形成. 关键 层初次垮 落后 , 关键层在采空区中部离层趋于压实 , 而在采 空区两侧仍各 自保持一个离层区. 此时 , 从平面看 , 在采空区四周存在一沿层面横向连通的离层发育 区, 称之为采动裂隙“ 0” 形圈. 3 煤炭 资源绿色开 采技术体 系 构建如图 1 所示 的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3 ] . 鉴于各种绿色开采技术都具有各 自适用条件 , 各个 矿区应针对矿区的具体条件采用合适的技术 , 从而 形成具有各 自矿区特色的绿色开采模式. 图 I 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Fi g . 1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g r e e n mi n i n g 3 . 1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 显然, 卸压瓦斯的运移与岩层移动及采动裂隙 的动态分布特征有着紧密的关系. 由关键层理论建 立的关键层破断后形成“ 0” 形通道理论 , 在一些矿 区 的卸 压 瓦斯 抽 放 中对 钻 孔 布 置起 到指 导 作 用 ] . 1 揭示 了阳泉 1 5煤综放面岩层移动对邻近 层瓦斯涌 出的影响规律 , 提 出并实施 了阳泉矿 区 1 5煤综放面上邻近层卸压瓦斯高抽巷布置优化方 案 及初采 期 瓦斯超 限治 理方 案. 2 在淮北桃园矿开展了地面钻井抽放上覆远 距离煤层卸压瓦斯 的工业性试验, 结果表 明, 上覆 远距离煤层卸压 瓦斯可通过“ 0” 形 圈大面积抽放 出来. 3 淮南矿区在潘一矿和潘三矿顶板岩层进行 “ 环” 形圈抽放瓦斯纯量达 1 9 ~2 0 m。 / mi n , 抽放率 达 4 8 9 , 6 以上. 因此, 若在开采时形成采煤和采瓦斯 2个完整的系统 , 则不 仅有益矿井 的安全 , 而且 采 出的还是洁净能源. 政府应从政策上给 以支持. 鉴 于我国大部分煤层透气性低 , 因此在开采高瓦斯煤 维普资讯 采矿 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 2 3 卷 层的同时, 利用岩层运动的特点将煤层气开发出来 将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3 . 2 开采与地下水分布 开采后 , 随着 地表 的沉 陷将 改变地 表水 的流 向, 同时随着上覆岩层 中关键层 的破断, 在该 区域 内地下水将形成下降漏斗. 地下水位能否恢复 , 则 决定于上覆岩层中有否软弱岩层 事实上它是研究 地下水渗漏的关键层 , 随着_T作面的推进, 经重新 压实并导致裂隙闭合而形成隔水带. 若有隔水带 , 则随着雨水 的再次补给 , 下降漏斗也将随之消失. 另外 , 必须指出 1 保水 开采与 防止溃水是 2个概念, 后 者是 从安全考虑 , 而保水开采则必须研究开采前后岩层 的水文地质变化. 2 我国西北地 区保水开采是重点, 必须研 究 所开采的岩层是否有隔水带 , 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 形成的漏斗 以及在降雨水后的恢复过程. 3 要研究地下水是全部流失还是保存在更深 的岩层内形成地下水库而后再利用. 3 . 3 减沉技术 减沉开采技术主要包括 条带开采、 充填开采 和离层区注浆减沉技术. 1 条带开采 实验证 明主关键 层对地表移动 过程起控制作用, 主关键层的破断将导致地表快速 下沉 , 地表下沉速度随主关键层周期性破断而呈现 跳跃性变化. 控制主关键层就是控制地表. 对建筑 物下开采设计 的原则是构建成“ 条带煤柱一 上覆岩 层一 主关键层” 结构体 系.因此 , 首先要判别上覆岩 层中的主关键层位置 , 在对主关键层破断特征进行 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设计条带参数 、 覆岩离层 注浆等技术手段来保证 覆岩主关键层不破断并保 持长期稳定. 2 充填技术 充填技术是解决“ 三下” 开采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国外 它与采 矿技术密切相 关. 尤其在经济发达地 区充填技术是解决建筑物下 开采的特殊措施. 目前我国充填技术 的使用成 本高 , 但如果将 “ 充填体一 上覆岩层一 主关键层” 视为统一结构体来 应对地面建筑 , 并使其 达到最低廉的成本, 它将对 地面有 良好的控制效果. 顺利解决上述问题将根本 改变将来我 国在经济发达区域的开采技术. 鉴于在形成结构体中对充填体强度与密实度 要求 , 因而应该 考虑使 用膏体 充填. 所谓 膏体 充 填【 6 指的是把物料制作成不需脱水的牙膏状浆体 , 通过泵压和/ 或重力作用 , 经过管道输送到井下, 在 采空区形成充填体的方法. 考虑到经济原则采用充填技术可以是不 同的, 为了减少吨煤成本 , 它可以是 a . 短壁间隔充填法 , b . 长壁间隔充填法 , C . 冒落区充填法. 3 离层区注浆 减沉技术I 7 ] a . 关键层理论研 究认 为, 确定具体矿井覆 岩中的主关键 层位置 , 掌 握其与下部岩层离层 区发育较好及离层特征参数. b . 合理布置注浆钻孔. 利用条带开采 、 间隔全工作面充填和离层区充 填法等技术 , 完全可 以做到保护地面建筑物而又尽 可能回收煤炭资源. 3 . 4 井下矸石的处理 绿色开采技术之一是井下矸石处理. 首先是加 强煤巷维护技术 , 从而少出或不 出矸石. 随着采深 的增加 , 岩石巷道的开掘将不可避免. 因此可 以将 矸石不上井 , 如作为充填材料. 这样就存在一个矸 石井下处理技术与系统 , 关键是成本如何另一种 考虑能否将矸石在地面处理 , 变废为宝 , 如变为建 筑材料, 充填材料等 , 终究矸石的地面处理要 比井 下处理简单得多. 3 . 5 煤炭地下气化 它是一种整体绿色开采技术. 煤的地下气化作 为绿色开采技术来 理解 , 是指 其不将煤 炭采 出地 面, 而将其在地下直接气化 , 即将地下 煤炭通过热 化学反应在原地转化为可燃气体 的技术. 它 1 9 1 2 年开始于英国, 美国始于 1 9 4 6 , 苏联始于 1 9 3 2年. 其它如德国、 法国、 荷兰、 西班牙都进行过试验 , 但 由于热值低, 成本高而未得到发展 我国于 1 9 5 8 1 9 6 0年 曾在 l 6个 矿区进行试 验 , 于 1 9 6 2年停 止 , 1 9 8 4年 又开始 了新 的试验 , 1 9 9 4年达到连续生 产 2 9 5 d , 产气量为 2 0 0 m / h , 热值 1 3 8 1 6 . 4 4 ~1 7 5 8 4 . 5 6 k J / m。 , 采用 的是有井 式 、 长通道、 大断面的煤炭地下气化方法. 另外 , 地下煤炭气化燃烧产生的苯和酚是致癌 物质, 有可能毒化水 资源. 其次燃烧形成的大量二 氧化碳对空气也是严重的污染. 上述问题均需要进 行研究. 显然 , 目前我国的地下气化技术仍处于工业试 验阶段 , 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因此国家 和有关部门应给予资金等大力 支持 以推动这方面 的研究工作. 煤炭 地下气化与常规 的开采方法不 同, 而且还在试验阶段 , 很不成熟 , 因而在这里不作 详细讨论. 4 关于经济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环境 的要求 , 绿色开 维普资讯 第 1 期 钱鸣高等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采技术必然将受到充分的重视. 随着科技 的发展, 绿色开采 中的部分技术可以成为产业, 甚至可以利 用变废为宝以进一步降低开采成本. 例如瓦斯发 电 与矿井地下水以及矸石资源的利用 , 地下残煤气化 等. 另一方面若处理不好很容易增加煤矿企业的成 本 , 尤其使一些本来开采成本较高的煤炭企业难 以 接受. 资源开发 必须与环境协调 , 这是 采矿者的责 任. 但首先必须解决煤炭开发的经济问题, 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矿业开发具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 , 例如 煤炭的价值是 由整个产业链系统表现出来, 而具体 的煤炭作为商品很难体现其在开采 时的难度及 技 术含量. 煤炭开采成本与售价不仅与技术有关 , 还 与赋存状况及区位等条件有关, 这显然与加工类型 企业有本质的区别. 如 有些条件下煤质虽差, 但开 采难度大 采深增加 , 构造复杂等 , 成本就很高 , 相 反成本反而很低. 因此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要求 , 而 又要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 , 必须从煤炭开采 到利用 的整个系统来考虑加以宏观调控 , 政府应根 据各类情况在政策与税收等方面加以支持 , 以使煤 炭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各个矿区开采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 , 加上开采 成本也不一样 , 因此必须分类作出成本核算 , 以便 提出希望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 5 结 论 绿色采矿是形成绿色矿业及矿区绿色家园的 重要组成 , 政府应该考虑“ 资源经济” 的特点 , 对煤 炭企业关心与支持 , 使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在科学与技术方面 , 应该将岩层运动对工作面 的影响转为研究开采后岩层运动对岩体 内形成空 隙的影 响, 以及气 、 液 体在其 中的 的渗流规律. 另 外 , 还应研究岩层运动可能形成的岩体结构对保护 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重要标志是 1 将有一定含量的瓦斯应视为资源, 变害为 利 , 在采煤的同时形成地面或井下瓦斯共同开采系 统 . 2 根据岩层的组成 , 确定保水采煤相宜的开 采方法 , 不要使水资源流失. 3 根据具体条件 , 形成城镇及村庄下充填 、 条 带开采 、 离层区注浆等保护建筑物及地面的技术 ; 对塌陷的土地则采取复垦或者造景技术. 4 根据经济原则形成矸石在井下的处理技术 或者矸石在井上的利用技术. 加强煤层 内维护巷道 技术的研究. 5 形成煤 炭地下气化技术 , 并研究其对地 下 水环境 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1 ] 俞启香. 矿井瓦斯防治[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 , 1 9 9 3 . I- 2 ] 钱鸣高, 缪协兴, 许家林, 等.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r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 3 ] 钱鸣高 , 许家林, 缪协兴.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J ] . 中国 矿业大学学报 , 2 0 0 3 , 3 2 4 3 4 3 - 3 4 8 . QI AN Mi n g - g a o,XU J i a - l i n ,MI AO Xi x i n g .Gr e e n t e c h n i q u e i n c o a l mi n i n g E J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2 0 0 3 , 3 2 4 3 4 3 3 4 8 . 1- 4 ] 许家林 , 钱鸣高. 岩层采动裂隙分布在绿色开采中的 应用i-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4 , 3 2 2 1 4 1 1 4 4 . XU J i a l i n,QI AN Mi n g - g a o .S t u d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i n i n g -- i n d u c e d f r a c t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g r e e n mi n 。- i n g 1. J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4 , 3 2 2 1 4 1 1 4 4 . [ 5 ] 许家林 , 钱鸣高, 金宏伟. 基于岩层移动的“ 煤与煤层 气共采” 技术研究i-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4 , 2 9 2 ; 1 2 9 1 32 . XU J i a - l i n,QI AN Mi n g - g a o ,J I N Ho n g - we i .St u d y o n“ c o a l a n d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s i mu l t a n e o u s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s t r a t a mo v e me n t 1. J ] .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2 0 0 4 , 2 9 2 1 2 9 1 3 2 . E 6 ] 孙恒虎, 黄玉诚, 杨宝贵. 当代胶结充填技术[ M] . 北 京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2 . [ 7 3 XU J i wl i n ,L A I We n q i ,QI AN Mi n g g a o .An a p p r o a e h t o d e v e l o p i n g p r o s p e c t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wa y s o f f i u mi n i n g i n C h i n e s e C o l l i e r i e s [ J ] .M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2 0 0 4 , 2 4 1 0 9 2 6 3 0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