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pdf
2 0 0 4 年 1 0 月 2 5 卷 5 期 5 3 5 5 4 0 地球学报 A GE0S CI ENTI C A S I NI CA Oc t . 2 O O 4 2 5 5 5 3 5 5 4 0 中旬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 曾普胜 李文昌3 王海平 李体刚4 莫宣学2 李 红5 喻学惠2 杨朝志5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3 7 ;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 0 0 0 8 3 ; 3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云南 昆明, 6 5 0 0 1 1 ; 4 武警黄金一总队,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0 ; 5 云南省地质勘查局第三地质大队, 云南 大理, 6 7 1 0 0 0 摘要中甸岛弧带属于中国西南三江构造一 岩浆一 成矿带中义敦岛弧的南端, 其 中有 2条蛇绿混杂岩带存在, 即 E W 向展布 的洛吉蛇绿混杂岩带和近 N S 向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前者是中甸岛弧带与扬子地台的构造分界线 , 而后者则将岛弧带 内的东、 西两个火山岛弧带分开。西部岛弧带较早, 活动时期为 2 5 0 --2 3 7 Ma ; 而东部岛弧带相对较晚, 活动时期在 2 1 8 ~2 0 3 M a 。从岛弧带活动时段 2 5 0 --2 0 3 M a 分析, 属都蛇绿混杂岩带所对应的洋盆 属都洋 的活动时段当在2 5 0 M a 之前后 , 与甘 孜理塘洋活动时段相近。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2 条蛇绿混杂岩带内的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均表现为大洋拉斑 玄武岩。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 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极大 , 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 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 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 多金属 矿矿产地, 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岛弧带构造格架斑岩铜矿找矿前景中甸 T e c t o n i c S e t t i n g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o f P o r p h y r y Co p p e r De p o s i t s i n Z h o n g d i a n I s l a n d Ar c B e l t Z E NG P u s h e n g WANG Ha i p i n g MO Xu a n x u e 2 YU Xu e h u i 2 LI W e n c h a n g 3 LI Ti g a n g 4 L I Ho n g s YANG Ch a o z h i 5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 C A G S , l i i n g , 1 0 0 0 3 7 ; 2 C h i n a U n i z e r s i t y o f C ,e o s c l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 1 0 0 0 8 3 ; 3 Y u n nan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l y , K u n m i n g , Y u n n a n , 6 5 0 0 1 1 ; 4 A s s e m b l y N o . 1 o ft h e C h i n e s e P 舯 p ’ 5 A r m e dP o l i c e F o r c e s , H a r b i n , H e i lo n g fi a n g , 1 5 0 0 0 0 ; 5 N o . 3 G e o l o g i c a l P a r t y , Y u n nan B u r e a u o f G e o l o g y E ,r p lo r a t i o n , D a l i ,Y u n nan , 6 7 1 0 0 0 A t l _ x t e d i n t h e s o u t h o f Y i d u n i s l a n d a r e o f t h e S a n j i a n g t e c t o n i c ma g ma t i e - me t al l o g e n i c b e l t ,s o u t h we s t e r n C h i n a ,t h e Z h o n g d i a n i s l a n d a r e b e l t i n c l u d e s t wo o p h i o l i t e - m da n g e b e l t s , i . e . ,E W s t r i k i n g L o u j i o p h i o l i t e - md a n g e b e l t a n d S h u d u o p h i o l i t e - me l a n g e b e l t .Th e f o r me rr v es a s t h e b o u n d a r y b e t we e n t h e Zh o n g d i a n i s l a n d a r e b e l t a n d t h e Ya n g t z e p l a t f o r m wh e r e a s t h e l a t t e r d 访d t h e Z h o n g d i a n i s l a n d a r e b e l t i n t o t h e west e r n p a r t a n d t h e e a s t e rn p a r t . Th e w est e r n p a r t k s e a r l i e r 2 5 0 --2 0 3 Ma t h a n t h e e a s t e r n p a r t 2 1 8 2 0 3 Ma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d u r a t i o n 2 5 0 --2 0 3 Ma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a c t i v i t y t i me o f t h e S h u d u O c e a n , C o l r e s po n n g t o S h u d u o p h i o l i t e - mda n g e b e l t , s h o u l d b e c a .2 5 0 Ma,c l o s e t o t h e a c t i v i t y t ime o f Ga r z e - Li t a n g s u t u r e .Th e S h u d u o p h i o - l i t e - me l a n g e b e l t a n d t h e Ga r z e - L i t a n g o p h i o l i t e - me l a n g e b e l t t h e r e f o r e b e l o n g t o t h e E me i s h a n g r e a t i g n e o u s p r o n c e .Th e l i t h o l o g y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t h o l e i i t e i n b o t h o p h i o l i t e - mda n g e b e l t s .Wi t Nn t h e Z h o n g d i a n i s l a n d a r e z o n e ,b o t h t h e e a s t e r n p o r p h y r y b e l t a n d t h ewest e r npo rph y r y b e l t a r eo fg r e a tpot e n t i a l i n s e a r c hf o r po rph y r yCop p e rd e pos i ts.Th eP u l a n gP o rph y r y c o p p e r d e p o s i tis s u p e r l a r g e i n s iz e i n po t e n t i al of r e u l -c e s .Th e Z h o n g d i an porph y r y Cop p e r d e p o s i t i s l i k e l y t o b e c o me a n impo r t a n t b a s e a r e a i n c o p p e r - pol y me t a l l i c r e s o u r c es o f Ch i n a .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wo r k i s v e r y p romi s i n g . Ke ywo l d s Z bon g d i an i s l and a r c b e l t t ect o me s e t t i n g porph y r y c o p p e r d e p o s i t po t e n t i alof r e K u l c e s 本文由国土资源部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项 目 编号 9 5 0 2 0 0 1 0 2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 目 编号 2 0 0 3 1 0 2 0 0 0 0 1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编号 4 0 2 7 2 0 4 6 和 9 7 3 项目 编号 2 0 o 2 C B 4 l 2 6 1 O 资助。 改回la 期 2 0 0 4 2 1 1 ; 责任编辑 宫月萱。 第一作者 曾普胜, 男, 1 9 6 4 年生, 副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 ; E - m a i l z e n g p u s h e n g s o h u . 锄 。 维普资讯 地球学报 2 0 0 4正 中甸岛弧带包括甘孜一 理塘洋以西, 格咱断裂以 东的岛弧区 图 1 - a 。该岛弧带与北部的义敦岛弧 相接, 但构造条件和应力状态与北部差别较大, 北部 由于甘孜一 理塘向西俯冲的角度较陡, 出现了较强的 弧后拉张及相应的“ 张性” 岛弧所具有的双峰式火山 岩和“ 呷村” 式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侯增谦等, 1 9 9 5 。 而南部则由于俯冲角度的变缓, 构造背景变成以“ 压 性” 为主, 产出钙碱性火山一 侵入杂岩有关的斑岩型 铜金矿床, 并且被认为是滇西寻找斑岩铜矿最有前 景的地区 曾普胜等, 1 9 9 9 , 2 0 0 3 ; 杨岳清等, 2 0 0 2 。 其中尤其以新近勘探发现的普朗一 亚杂斑岩铜矿带 最具找矿前景。 1 中甸岛弧带的构造格架 中 甸弧是中国西南三江构造一 岩浆一 成矿带中义 敦岛弧的组成部分, 位于义敦岛弧的南端, 东部和南 部是甘孜一 理塘板块结合带, 经 四川木里 瓦厂至洛 吉一带延入该区, 有较连续的蓝闪石片岩带出露 沙 绍礼, 1 9 8 8 , 并可见到E W 向展布的蛇绿一 混杂岩带 洛吉蛇绿一 混杂岩带 。另外, 在红山一 小雪山垭 口 一 带有超基性岩、 基性岩 堆晶岩 断续出露; 靠近西 斑岩带一侧, 在靠南部的腊左一带也有堆晶岩 蛇纹 石化斜长岩 出露, 这些超基性、 基性岩构成另外一 条近S N向分布的不太完整的蛇绿混杂岩带 图1 , 称其为属都蛇绿一 混杂岩带 缝合带 。这两条蛇绿一 混杂岩带是该区的构造骨架。洛吉蛇绿一 混杂岩带 是中甸岛弧带与扬子地台的构造分界线, 而属都蛇 绿一 混杂岩带则将岛弧带内的东、 西两个火山岛弧带 分开。 西部岛弧带较早 , 活动时期为2 5 0 --2 3 7 Ma 曾 普胜, 1 9 9 9 ; 云南区域地质志, 1 9 9 0 ; 而东部岛弧带 相对较晚, 活动时期在 2 1 8 ~2 0 3 Ma 。从岛弧带活 动时段 2 5 0 ~2 0 3 Ma 分析, 这条蛇绿一 混杂岩带所 对应的洋盆 属都洋 的活动时段当在 2 5 0 Ma 之前 后, 与甘孜理塘洋活动时段相近。属于峨眉山大火 成岩省的一部分。 蛇绿混杂带内, 主要岩性为中下三叠统尼汝组 T n 下部玄武岩和上部的灰岩组成。岩层破碎强 烈, 灰岩多处零星分布, 呈无根的“ 外来体” , 在红山 西侧灰岩可见呈近 S N向展布的5 ~8 k m长的糜棱 岩带。红山矿区有与海底火山岩有关的“ 塞浦路斯” 型含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区东侧可见保存较完 好的 蛇纹石化 超基性岩 蛇绿岩带 。北部小雪山 垭口一带零星出露基性、 超基性岩。腊左中村一带 出露有斜长岩 堆晶岩的一部分 。该混杂带内的玄 武岩特征与南部近 E W 向展布的洛吉蛇绿岩带内 的玄武岩具有相同的岩石学特征。均为大洋拉斑玄 武岩o 。 甘孜一 理塘结合带 洛吉段 以南属扬子准地台 西缘的丽江台缘褶皱带; 近 S N向的格咱深大断裂 以西为中咱微陆块, 此断裂南延至土官村一带与甘 孜一 理塘结合带相接, 从而在南部封闭了中甸弧 图 1 。 属都蛇绿一 混杂带东、 西两侧的岛弧火山一 侵入 杂岩在岩石组合和产出厚度等方面不同, 时代各异。 1 . 1 西斑岩带 西斑岩带分布于烂泥塘一 阿热一带, 由中下三叠 统的一套浅变质的砂板岩和玄武安山岩、 安山岩和 安山质凝灰岩组成, 由于构造作用使其变形变质相 对强烈, 局部地层倒转。相关的浅成一 超浅成侵入杂 岩体为闪长玢岩 、 石英闪长玢岩 6 和少量 石英斑岩 兀 { 。在烂泥塘一带石英闪长玢岩侵入 体常表现为强烈的片理化。其中, 雪鸡坪中型斑岩 铜矿床即位于此带中部, 对雪鸡坪角闪石英闪长玢 岩岩体的角闪石单矿物 A r / A r 同位素测年的坪年 龄 T 为2 4 9 4 . 9 9 Ma 表 1 , 图2 , 等时线年龄为 2 4 2 . 9 2 4 . 8 6 Ma , 全熔年龄 均为 2 4 9 . 9 2 4 . 9 9 Ma ; 雪鸡坪岩体南侧的春都石英闪长玢岩岩 体全岩 R b S r 等时线年龄为 2 3 7 . 5 Ma 云南省地质 矿产局, 1 9 9 0 。 1 . 2 东斑岩带 该岩带分布于亚杂一 懒中一带 , 由上三叠统曲嘎 寺组 T 3 口 深灰色碎屑岩 浊积岩 、 绢云板岩和玄 武岩夹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和灰岩; 图姆沟组 T 3 t 的浅变质灰色绢云板岩和裂隙式喷发的安山质集块 岩、 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组成, 黄铁矿常见 有时 呈粗晶立方体 , 产丰富的 H a lo b ia 化石, 该化石属 晚三叠世诺利期的重要分子; 东部尚有喇嘛垭组 T 浅变质粉砂岩、 绢云板岩和砂岩。相关的浅 成一 超浅成侵入杂岩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 6 o , 少 。曾普胜. 2 0 0 0 . 云南省中甸地区火山一 侵入杂岩及其与铜金矿产的关系.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5 3 8 地球学报 2 0 0 4年 浪都黑云石英 U 1 二长斑岩 3 2 0 4 4 0 6 0 0 7 5 0 8 1 0 9 2 0 1 0 3 0 1 1 3 0 1 . 0 8 2 . 8 1 9 . 3 8 1 9 . 3 1 6. 6 7 8 . 3 4 2 8 . 8 1 1 2 . 0 5 1. 6 3 2. 5 2 8 . 4 9 1 9. 4 4 1 6 . 8 7 8 . 4 7 2 8 . 8 8 1 2. 6 6 7 5 . 7 2 1 2 1 7 . 6 9 9 2 7 . 0 3 3 5 1 1 . 6 3 1 9 4 3 3 2 0 . 5 8 0 . 1 3 1 4 8 9 . 5 3 1 5 9 . 1 5 7 4 3 1 . 1 5 4 2 2 4 1 9 6 . 4 3 9 1 3 3 3 4 2 2 . 4 4 2 1 5 3 . 2 4 0 1 0 . 8 4 8 4 5 7 1 9 8 . 4 7 9 0 . 1 5 3 0 0 8 . 0 3 2 1 1 9 . 7 4 3 5 0 . 9 8 8 5 3 1 2 2 1 9 . 5 2 9 7 . 3 7 1 1 4 0 5 . 5 3 4 8 6. 8 9 5 8 1 . 5 9 0 8 4 3 2 2 0 . 5 5 9 6 . 3 1 8 0 9 2 . 6 1 8 3 3 9 . 7 7 5 5 3 . 2 7 2 3 6 9 2 2 1 . 7 4 9 7 . 5 1 2 0 0 8 . 3 1 5 1 8 . 3 2 2 4 1 . 1 2 0 4 1 9 2 1 8 . 5 5 9 6 . 0 6 7 5 7 3 . 9 5 2 3 1 8 . 9 7 3 2 0 . 7 1 2 9 9 6 8 2 2 0 . 5 6 3 . 5 6 1 . 3 6 1 . 3 3 1 . 1 0 1 . 2 2 2 . 0 3 0 . 9 8 1 . 0 5 9 1 3 2 0 1 . 1 1 1 . 0 4 9 0 . 4 3 3 0 9 8 . 2 1 3 1 3 2 . 0 8 6 1 4 . 5 3 4 3 5 4 2 0 5 . 9 5 2 . 0 7 注 以上样品辐照2 . 2 1 d , 存放 9 8 d 。标样年龄 1 3 2Ma , 其4 0 / 3 。 比值为 1 3 . 3 2 , J 值为5 . 6 9 8 9 4 9 1 0 。; 样品由中国科学院广州 地球化学研究所戴桐模等用MM一 1 2 0 0 B质谱仪测试。 样品号 X J . 1 t 。 2 4 9 . 2 9 --4 .9 9Ma ■一 一 ’ Ar P / o 图2 中甸地区雪鸡坪岩体同位素年龄 F i g . 2 A g e o f X u e j i p i n g r o c k b o d yi nZ h o n g d i a n a r e a 量石英二长斑岩 5 , 无论是喷出岩还是侵入岩, 期变形变质程度都比西斑岩带要浅些, 片理化也相 对较弱 仅在则庸、 亚杂岩体局部出现 。其中的浪 都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黑云母 A r / A r 坪年龄 f 。 为 2 1 6 . 9 34 . 3 4 Ma 表 1 、 图 3 , 等时线年龄 为 2 2 0 . 2 8 4 . 4 1 Ma , 全熔年龄 t f 为 2 1 8 4 . 3 6 Ma ; 南部的懒中岩体的R b S r 等时线年龄为 2 0 3 Ma 云 南省区域地质志, 1 9 9 0 , 而早期研究结果, 该岩体年 龄为 2 2 3 . 8 Ma 全岩加黑云母内部等时线年龄 o 。 红山石英二长斑岩隐伏岩体全岩 R b - S r 等时线年龄 为2 1 6 Ma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 9 9 0 。亚杂东侧有 喜马拉雅期石英闪长玢岩 5 3 . 0 2 Ma 叠加于印支 期斑岩体之上。成矿作用以铜为主, 北部欠虽一 地苏 嘎一带伴有铅锌, 矿床类型仍以斑岩型为主, 但围岩 条件具备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 如浪都 矿床, 其中, 即位于此带南部之普朗斑岩铜矿最为典型。喜马拉 雅期岩浆活动使斑岩铜矿型矿体进一步富集。 o谭雪春, 曾群望, 苏文宁. 1 9 8 5 . 滇西东部斑岩与斑岩铜矿.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科研报告 l 2 3 4 5 6 7 8 维普资讯 第 5 期 曾普胜等 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 5 3 9 4 0 0 3 0 0 时 、 ~ 2 0 0 l 0 0 6 0 8 0 l 0 0 Ar / % 图 3 中甸地区浪都岩体同位素年龄 F i g . 3 Ag eo fL a n g d u r o c k b o d yi n Z h o n g d i a n a r e a 南部是扬子地台西缘丽江台缘坳陷带的一部 分, 包括二叠系下统的中村组 P z 玄武岩夹泥灰 岩、 砂岩; 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P , 玄武岩夹火山碎 屑岩、 灰岩和聂耳堂刀组 P 2 ,z 灰岩夹碎屑岩和玄 武岩; 以及三叠系下统的青山组 T q 泥岩、 灰岩, 底部砾岩, 中统北衙组 T 2 b 白云岩、 灰岩夹碎屑 岩。 格咱河断裂以西为三叠系上统哈工组 T 3 h 碎 屑岩和泥质粉砂岩。属中甸地区弧后盆地的一部 分。 2 斑岩铜矿找矿前景 2 . 1 斑岩铜矿特征简述 如前所述, 中甸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铜、 金多 金属矿床。其时空展布严格受岩浆活动等地质背景 控制。 印支期“ 西斑岩带” 以斑岩型铜矿占主导, 北起 高赤坪, 经雪鸡坪、 春都, 向南至欧赛拉一 阿热一带, 构成一个 N N W 向展布的斑岩铜矿带 图 1 _ b 。由 于陆壳加厚, 向南至欧赛拉一带有出现铜多金属矿 的趋势。重要矿床以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为代 表。 “ 东斑岩带” 分布于地苏嘎一 普朗一线的广大地 区, 较厚的陆壳限定了其矿产以铜、 铅、 锌、 银、 金等 多金属矿床为主, 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铜矿占优势, 已 发现的矿床 点 产于普朗、 美宰永、 松诺、 地苏嘎、 欠 虽、 亚杂等地, 规模不等, 整体构成一个 N N W 向展 布的斑岩铜矿带 图 1 _ b , 前景可观。其 中以普朗 斑岩铜矿最具代表性, 含矿岩性为黑云石英闪长玢 岩、 黑云石英二长斑岩, 岩体约三分之一已铜金矿 化, 地表初步圈出铜矿化面积 3 . 5 k m 2 。初步圈出 铜矿化 体 露头 1 5个, 分布于南、 北 2个矿段。其 中以南矿段控制的 K T 1 号矿体规模最大, P L D 0 0 1 孔 3 0 0 . 1 9 m 控制矿体厚2 8 4 . 1 m C u 0 . 3 % , 铜 品位0 . 3 ~1 . 7 4 ,全孔平均品位 0 . 6 8 %, 伴生 A u 0 . 2 5 g / t 其中, 从地表至 1 0 3 m为富矿层, C u品位 大于 1 % 。该带内围岩条件变化时, 也可能形成矽 卡岩型矿床, 品位较富, 如浪都铜矿床。东斑岩带是 中甸地区最为重要的找矿靶区。 喜马拉雅期则以金铜矿化为主要特征, 叠加于 早期的斑岩型矿化体之上, 使该区的矿床中普遍具 有不同程度的铜金矿化。在雪鸡坪和普朗等地均可 见到晚期斑岩体的成矿作用使斑岩铜矿的铜品位提 高, 局部铜平均品位可达 5 %, 大大提升了斑岩铜矿 床的经济价值。 2 . 2 找矿前景 在东斑岩带内, 除了普朗铜矿外, 向北至亚杂岩 体还有多个矿化的斑岩体整体构成一个 N N W 向展 布的斑岩铜矿带, 通过对该带的地质调查, 在松诺、 地苏嘎、 则庸、 面切等地发现多个岩体矿化, 铜多金 属矿化主要位于黑云石英二长斑岩岩体的硅化带一 绢英岩化带内, 矿体剥蚀很浅, 保存完好。石英闪长 玢岩内 小型破碎带 及其与碳酸岩盐、 含 钙质围 岩及捕掳体接触界面附近有铅锌矿和金矿化。铜多 金属矿化主要在绢英岩化带, 发现 7 个矿化体出露 于黑云石英二长斑岩内, 品位为 C u 0 . 3 %~5 %、 最 高 1 0 %; P b 0 . 1 6 %~1 . 7 4 %; Z n 0 . 1 %~1 . 9 1 %; A u 0 . 0 4 ~1 9 . 6 g / t ; A g 2 . 4 4 ~1 0 9 g / t 。这些矿化 岩体密集分布于东斑岩带内, 与其南部的普朗斑岩 铜矿床相连, 构成一个南北长约 2 0 k m, 东西宽约 4 k m的斑岩型铜一 多金属矿带。该矿带是目前斑岩铜 矿最好的远景区之一。 西斑岩带内除雪鸡坪中型铜矿床外, 通过最近 的调查, 在欧赛拉一 阿热一带已发现重要的斑岩铜多 金属矿的矿化信息。欧赛拉岩体强硅化带内有铜铅 锌矿化, 被较大面积的明矾石化带所包围。与南美 的斑岩铜矿外围的明矾石化带特征非常相似。西斑 岩带内另有雪鸡坪、 春都等斑岩铜矿床 点 也具有 较好的找矿前景。 总之, 中甸地区, 东、 西两个斑岩带的找矿远景 极大, 将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斑岩型铜矿矿产地。 3 结论 1 中甸地 区存在 2条蛇绿一 混杂岩带, 即近 维普资讯 地球学报 2 0 0 4年 E W 向展布的洛吉蛇绿混杂岩带 是扬子地台与中 甸岛弧带的分界线 和 N N W 向展布的属都蛇绿混 杂岩带 是东、 西斑岩带的分界线 。 2 岛弧带内的印支期斑岩体形成于三叠纪, 已 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为, 东斑岩带 2 1 8 2 0 3 Ma ; 西斑 岩带为 2 4 2 . 9 2 ~2 3 7 . 5 Ma 。有喜马拉雅期石英闪 长玢岩 5 3 . 0 2 Ma 叠加于印支期斑岩体之上, 且与 斑岩铜矿化关系密切。 3 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 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 型铜矿的找矿远景极大, 尤以普朗一 亚杂一带的东斑 岩带前景最佳, 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 上。斑岩带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 致谢感谢刘宇淳、 杨伟光、 和中华、 赵茂春、 金 建才等诸位专家在野外工作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侯增谦. 1 9 9 1 .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构造. 岩浆演化特征. 青藏高原地质 文集 , 2 1 1 5 3 ~1 6 5 . 侯增谦 , 侯立纬, 叶庆同等. 1 9 9 5 .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构造. 岩浆演化 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北京 地震出版社. 莫宣学, 路风香, 沈上越等. 1 9 9 3 .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与成矿.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沙绍礼. 1 9 8 8 . 云南中甸、 四川木里接壤地带 洛吉. 瓦厂 的蓝闪石片 岩. 云南地质, 7 1 8 2 ~8 5 . 杨岳清, 侯增谦, 黄典豪等. 2 0 0 2 . 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 统. 地球学报, 2 3 1 1 7 -- 2 4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 9 9 0 . 云南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曾普胜, 莫宣学, 喻学惠等. 1 9 9 9 . 滇西北中甸地区中酸性斑岩及其含 矿性初步研究. 地球学报, 2 0 增刊 3 5 9 ~3 3 6 . 曾普胜, 莫宣学, 喻学惠等. 2 0 0 3 . 滇西北中甸斑岩及斑岩铜矿. 矿 床地质, 2 2 4 3 9 3 ~ 4 0 0 . H o u Z e n g q ia n .1 9 9 1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e c t o n o - ma g ma t i c e v o l u t i o n o f Yi d u ni s l a n d a r ci nS a n j i a n g r e g i o n .G e o l o g ic a l C o l l e c t e dWo r k S o f Q i n g h a i - T i b e t P l a t e a u , 2 1 1 5 3 ~1 5 6 in C h i n e s e . H o u Z e n g q i a n ,H o u L i wd, Ye Qi n g t o n g e t a 1 .1 9 9 5 . Ev o l u t i o n o f t e e t o n i c s - ma g ma t is m a n d v o lc a n o g e n i c ma s s i v e s dfi d e d e p o s i t s i n Yid u n I s land - a r c , S a n j ia n g r e g i o n .B e ij in g S e i s m o lo g i c a l P r e s s I n C h i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M o X u a n x u e , L u F e n a n g , S h e n S h a n g y I l e e t a 1 .1 9 9 3 .S a n j i a n g T e t h y a n v o l c a n i s m and r e l a t ed mi n e r a l iz a t i o n .B e ij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P u b l i s hi n g H o u s e , 2 6 7 i n C h in e s e . S h a S h a o l i .1 9 8 8 .Gl a u c o p h a n e s c his t i n t h e c o n j u n c t i o n o f Z h o ngd i an, Y u r m an and Mu l i , S i c h u an L o u j i- Wa c h a n g . Y u n n a n G e o l o g y . 7 1 8 2 ~8 5 i n C hi n e s e . Y a ng Yu e q i ng .H o u Z e ng q ia n ,Hu a n g Di a n h a o e t a 1 . 2 0 0 2 . C 0 ms i o n o r o g e n i c p r o c e s s a n d ma g ma t i c me t a l l o g e n i c s y s t e m in Z h o ngd i an I s l and A r c . A c t a G e o s c i e n t i a S i n i c a , 2 3 1 1 7 ~2 4 i n C h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Y u n n a n B u r e a u o f Ge o l o g y an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1 9 9 0. R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yo f Yu n n an p r o v i n c e .B e ij i ng G e o lo g ic a l P u b li s hing H o u s e i n C h i n e s e w it h E ngli s h a b s t r a c t . Z e ng P u s h e n g , Mo X u a n x u e ,Yu Xu e h u i e t a 1 .1 9 9 9 .P r e li min a r y r e - s e a r c h o n t h e i n t e r me d i a t e - a c i d i c p o r p h y r i e s and t h e i r o r e - b e a r i n g i n Z h o ng d i an a r e a ,N o r t h we s t e r n Yu n n a n .Ac t a Ge o s c i e n t ia S i n i c a , 2 0 S u p . 3 5 9 --3 6 6 i n C h in e s e w i t h E ngli s h a b s t r a c t . Z e ng P u s h e ng ,Mo Xu a n x u e ,Yu X u e h u i e t a 1 .2 0 0 3 .P o r p h y r ie s an d p o r p h y r y c o p p e r o f Z h o ng d i a n a r e a i n N W Yu n n a n .Mi n e r a l D e - p o s i t s , 2 2 4 3 9 3 --4 0 0 i nC hi n e s e w i t hE ngli s h a b s t r a c t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