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pdf
第 2 5 卷第 3 期 2 0 0 6年 3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_O 1 . 2 5 N0 . 3 Ma r c h, 2 0 0 6 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谢广祥 ,杨科 ,刘全明 J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2 3 2 0 0 1 2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丌采所 ,北京 1 0 0 0 1 3 搞蔓i在较薄厚煤层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应用弹靼性极限平衡理论,考虑煤层厚度及倾 角的影响,分析得出综放而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峰值位置的计算式及分布规律。该研究为综放回采巷道的合理 置 及护巷煤柱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改善巷道维护状态和提高煤炭资源采 出率,并为类似条件下的综 放J f 采提供有益借鉴。 关t词采矿工程较薄厚煤层;综放面支承压力极限平衡理论倾向煤柱 中田分类号T D 3 2 文I - t 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1 0 0 0 6 9 1 5 2 0 0 6 0 3 0 5 4 5 0 5 S TUDY ON DI S TRI BUTI ON LAWS OF S TRES S I N I NCLI NED COAL PI LLAR FOR FULLY M ECHANI ZED TOP. COAL CA VI NG F ACE XI E G u a n g x i a n g ,Y ANG K e ,L I U Q u a n mi n g 1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u a i n a n ,A n h u i 2 3 2 0 0 1 ,C h i n a ; 2 . B e O i n gMi n i n g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ch I n s t i t u t e ,B e r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i n - - s i t u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b o u t s t r e s s i n i n c l i n e d c o a l p i l l a r f o r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o f t h i n n e r c o a l s e a m a n d t h e e l a s t o p l a s t i c l i mi t e q u i l i b r i u m t h e o r y, t a k i n g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a n g l e o f c o a l s e a m i n t o a c c o u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a n d r e l a t i o n s a r e ana l y z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a n d c o mp l e t e l y ;a n d t h e f o r mu l a a n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ws o f s t r e s s p e a k v a l u e a r e o b t a i n e d . T h e s t u d y wi l l p r o v i d e s o me r e f e r e n c e s t o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d e s i g n f o r g a t e wa y a n d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a r a me t e r s f o r c o a l p i l l a r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i n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g o b s i d e d r i v i n g i n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 a n d t o i mp r o v e t h e ma i n t e n a n c e o f g a t e wa y a n d i n c r e a s e t h e r e c o v e ry r a t i o . An d i t wi l l p r o v i d e s o me a v a i l a b l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o t h e r s i mi l a r mi n i n g are a s . Ke y wo r d s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h i n n e r c o a l s e a m;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a b u t me n t p r e s s u r e l i mi t e q u i l i b r i u m t h e o r y i n c l i n e d c o a l p i l l a r 1 引 言 众所周知,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是实现高产高 效 、既经济又实用 的有 效途径 1 ,但 对于较薄厚 煤层 5 m左右 的综放开采,其采场周围支承压力分 布与其他采煤方法开采时不尽相 引 ,而支承压力 的峰值位置及大小是决定同采巷道布置和护巷煤 柱参数的主要因素,对这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一 些成果 [ 3 】 ,但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所考虑的因素欠 妥。综放回采巷道的布置与传统的理论不尽相符, 也与厚煤层的综放开采有一定的区别。为了更好地 确定回采巷道的位置及护巷煤柱参数,提高煤炭资 源采出率 ,改善巷道维护状态 ,有必要对煤柱的支 收稿日期I 2 0 0 41 01 0 修回日期l 2 0 0 5 0 4 2 8 ‘盒珥目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 040 2 3 0 6 1 作者筒介I谢广祥 1 9 5 8 一 ,男。博士,1 9 8 2 年毕业于淮南 矿业学院。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丁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l 作。E m a i l k e y a n g a u s t , e d u ,c n 。 维普资讯 5 4 6 岩石力学与工 学报 2 0 0 6缸 承压力分布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现场实 测分析的基础之上 ,考虑开采煤层厚度及倾角 ,应 用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对较薄厚煤层综放面倾 向煤 柱的支承压力分布进行研究。 2 煤柱支承压力现场实测 谢桥矿 1 1 5 1 3 综放面位于 1 1 4 1 3 综放面采 区的下方,其风巷布置在上区段采空区 1 1 4 1 3 综放 面 侧,并留设 5 ~6 m左右的煤柱护巷;所采 l 3 1 煤半均煤厚 5 . 4 m, 煤层倾角 1 2 。 ~l 5 。 ,平均为 1 3 。 。 为观测煤 柱应 力在 工 作面 回 采过 程 中 的变 化规 律,在煤柱内埋设了 K S E I I 一1型钻孔应力计, 其初始应力值为 4 . 5 MP a , 测结果如图 J , 2所示。 距工作面距离, m 图 1 煤柱应力沿走向的变化曲线 F i g . 1 S t r e s s v a r i a t i o n c u r v e s o f c o a l p i l l a r a l o n g s t r i k e 距巷道上帮距离, m 罔 2 煤柱应力沿倾向的变化 线 F i g . 2 S t r e s s v ari a t i o n c u r v e s o f c o a l p i l l ar a l o n g d i p 观测结果表明,煤柱应力随工作面的推进呈现 出一个l 陕到慢、逐渐 E 升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煤杜的应力状态越来越不稳定 ,且位于多元应力状 态,这一状态主要受上一工作而开采后残余侧支承 压力和本工作面回采时的前支承压力的双重影响, 而前支承压力是动态非线性的。在工作面前方约 1 O _ 8 m 处,煤柱 内出现了应力峰值 ,相对应力值为 8 . 4 9 MP a ,此时的支承压力相对系数 k为 1 . 8 6 。从 图中可见,沿煤柱倾斜方向的支承压力在工作面不 断推进的过程中, 其分布规律曲线从平缓的“ 驼峰” 向陡峭的 “ 驼峰 ”变化。巷道上侧帮浅部煤体应力 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f 逐渐降低,而深部煤体应 力则逐渐升高。从图 2可 以看 出,对于 5 ~6 m 宽 的护 巷 煤 柱 ,其 支承压 力 峰值 位 于距 巷道 上 帮 2. 5 ~ 3. 5 m 。 3 力学分析 与其他丌采方法不全相 同㈣ ,加之巷道开挖 的影 撕 XXl O y ⋯ I COS O“ x ㈣ 、_1 c o s I l一 _ 图3 煤柱力学模型 F i g . 3 M 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c o a l p i l l ar B d R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3期 谢广祥等.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5 4 7 为巷道支护对煤壁沿 方 向的约束力 MP a , , 为煤层与项底板界面处的剪切应力 MP a ,M 为开 采煤层厚度 m ; 五为采空侧至煤柱极限强度发生处 的距离 m 。 3 .2 模型的求解 由图 3可知,求解屈服区界面应力的平衡方程为 孥 x 0 方 向 a v ~ y _ 0 y 方向 a v ’⋯ 一 c 0 O y t a n 2 式中x和 y分别为极限平衡区内煤体在 和 Y方 向的体积J J MP a ,c 。 为煤层与顶底板界面处的黏 聚力 MP a , 为煤层与顶底板界面处的摩擦角 。 。 联立式 2 得 f x g y A 将式 4 代入式 3 并整理得 t a n , ” g 取整个屈服区为分离体, 由极限平衡1 内 方 向的合力为 0的特征可得 Mp a 一2 T x v d x 一 Y o X tM s i n 0 9 方程两边是关于 。 的平衡方程 ,对 。 求 导得 三 L 一 2 f 一 M n 。 c。 式中 为煤体平均体J 3 MP a 。 求解式0o 得 3 可得 方程两侧分别只是 或 Y的函数,故可令方程 两侧等于同一常数日 掣 ta n 。 B f x ~ y 日 g Y 求解式 6 可得 1 _, B le “ l g , B 2 e ‘ m J 联立式 2 , 5 , 7 可得 Bo e 一 e “ ‰ A 一Bo e 8 _ r y e t x 0 A ]tan 。 c。] 式中A,B 。 均为待定常数,B o B 。 B 。 。 6 8 XXl Ce m 一 ⋯ 令式 8 中 却 y M ,并与式 1 1 进行比较 d 一 2 c 0 一MY o s i n o ,1 一一 一 2t a n J B 2t a n 2 a o M/ 3 f B Y M 2 t a n 一 Y Mfl C e 一 Bo e 卢 联立式 1 , 9 , 1 0 , 1 2 可得 叱 。 c e 2 tan2 o0 一 M fl O y 一. 2 出 一 一Y o X l m s i n 0 Jox% dx - -c 1_ e 1] 由式 1 3 和 1 4 可得 c c 7 o x s i n a 将 Y7/ o c o s o 和式 1 5 代入式 1 2 可得 B。[ c sin 1 2 03 1 4 1 5 0 I I y n 没 维普资讯 5 4 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6年 丝 ] e 1 6 2 t a n ‰ l } c l ] e 十 十 【 一 2 a n ‰ _J I 一 [[fl P 7oXl sintz ]_ 『 e 一2t a n o on a n2 o o M/ J ⋯ 吼c nl l p 2 l tAn ,n r l l j J 将 y _M , , I , O “yI C O S 代 入 上 式 , 可以求得巷帮距煤柱极限强度发生处的距离为 生ln l 盟 二 『 2 t a n l fl 2 c 0 一 s i n 2 2 t a n O o I 1 8 如果不考虑煤层倾角的影响,即 0时,确 定上侧煤柱和下侧煤柱 _ 卜 侧煤柱是指采卒 煤柱 位于巷道的上侧方,下侧煤柱是指采空区煤卡 卡 位于 巷道 的下侧方 的支承 力峰值位置 的计算式是相 同的,对于倾斜煤层则应考虑煤层倾角。式 1 8 给 出的是上侧煤柱 的计算式,而对十下侧煤柱内支承 压力峰值发生处至采空侧煤壁距离的计算式则为 l nl fl a y c o s a t a n o o 2 c o M y o s in a l 2 t an I / 2 C o s in 2 t an C O o f 1 9 由式 1 8 , 1 9 可见,支承压力的峰值位置与煤 层倾角相关,当煤层倾角较小时,这 影响并不 明 显,但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上、下侧煤柱支承压 力峰值何置差异增大。 煤柱极限强度实质上是指煤柱长期受垂直荷载 作用下峰值应力点所能达到的极限应力 ,它不仪与 实验室煤岩试样 的单轴抗压强度有关 , 且 与煤 壁所获得的沿水平方向的约束力有关。考虑谢桥 矿 1 3 一 煤层的赋存特点, 本文采用下式I 来计算煤 柱的极限强度 I 却 2 . 7 2 9 r / o 2 0 式中7 7 为煤岩流变系数 , 为煤岩试块的单轴抗 压强度 MP a 。 3 .3 力学分析的应用 对于 1 l 5 l 3 综放面所采 l 3 l 煤, 7 7 取 0 . 4 5 , 、 取 1 3 MP a ,将其带入式 2 0 计算得煤柱的极限强度 13 “ 为 9 . 8 9 1 MP a ,这与现场实测煤柱的支承压 力峰 值 8 .4 9 MP a 基本吻合。 对于谢桥矿 1 1 4 l 3 综放面所采 l 3 一 l 煤 ,取 M 5. 4 m , 1 3 。 , V0. 3 2 , 0. 47 , 028 。 , 2 MP a , 0 . 0 1 4 MP a , 0 . 2 5 , 对于 1 1 5 1 3 综放面 ,所 留护巷煤柱为上侧煤柱,故把参数带入 式 1 8 汁算得 X . 1 . 6 5 7 m。 考虑到实际牛产中由于开采扰动,将不可避免 地使煤柱侧帮产生松动破坏,导致煤朴应力向深部 转移。结合现场实洲数据的分析及考虑采深的影响, 开聚引起的扰动系数取支承压 力相对系数 k,故该 条件 F 支承乐力峰值距采空侧的距离为 。 3 .0 8 2 m,即支承压力峰值距巷道上帮 2 .9 1 8 m。该 值与现场 实测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巷 帮距 离相 吻 合,这说明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是正确可行 的。 4 主要结论 1 在现场实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山 了综放面倾 向煤柱支承压力峰值位置的计算式。 2 在较薄厚煤层的综放开采 中,煤柱支承压 力峰值位置距巷帮距离与开采煤层厚度成非线性正 比关系。 3 煤层倾角对支承 力峰值有一定的影响, 倾角越大,上、下侧煤柱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差异就 越人。 4 为减少 留设煤柱不 当对煤柱及巷道稳定性 和采出率的影响,最小煤柱尺寸应综合考虑煤柱支 承压 力峰值位置距巷帮的距离。 本研究为综放 采巷道的合理布置及护巷煤柱 参数 的合理确定提供 了依据,有利于改善巷道维护 状态和提高煤炭资源采 率 ,并为类似条件下的综 放开采提供厂有益借鉴。 维普资讯 第 2 5卷第3期 谢广祥等.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5 4 9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吴健.我国综放技术 1 5年回顾[ J J .中国煤炭,1 9 9 9 ,2 5 1 / 2 91 6 . Wu J i a n .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i n g wi t h s u b - l e v e l c a v i n g i n t h e p a s t 1 5 y e a r s [ J ] . C h i n a C o a l , 1 9 9 9 ,2 5 1 / 2 91 6 . i n Ch i n e s e 【 2 ] 盂宪锐.李建民.现代放顶煤开采理论与实用技术[ M】 .徐州中 囤矿、 『k 大学出版社, 2 0 0 1 . Me n g X i a n rni , L i .1 i a n m i n .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 o f L o n g w a l l T o p - c o a l C a v i n g [ M] .X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2 0 0 1 . i n C h i n e s e [ 3 】 吴立新.王金庄 ,郭增长. 煤柱设训’ 与监测基础[ M] . 徐州中国 矿业火学出版社, 2 0 0 0 . Wu L i x i n , Wa n g J i n z h u a n g , Gu o Z e n g z h a n g .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C o a l P i l l a r De s i g n a n d Mo n i t o ri n g [ M] . X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2 0 0 0 . i n C h i n e s e [ 4 】 侯朝炯 ,郭励生,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 M] .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1 9 9 9 . H o u C h a o j i o n g 。Gu o L i s h e n g ,G o u P a n f e n g . B o l t S u p p o a i n g o f C o a l R o a d w a y [ M] .Xu z h o u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y o f Mi mn g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 P r e s s , 1 9 9 9 . i n C h i n e s e 【 5 】 高 玮.倾斜煤柱稳定性的弹塑性分析[ J 】 _ 力学与实践.2 0 0 1 , 2 3 2 2 3 2 6 . Ga o We i Th e e l a s t o - p l a s t i c a n aly s i s o f s t a b i l i t y o f i n c l in e d c o al p i l l a r [ J ] . Me c h a n i c s i n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0 1 ,2 3 2 2 3 2 6 . i n Ch i n e s e 【 6 】 谢和平,段法兵.周宏伟,等.条带煤柱稳定性理论与分析方法研 究进展[J ] .中国矿业. 1 9 9 8 , 7 5 ; 3 7~ 4 1 . Xi e H e p i n g - Du a n F a h i n g , Zh o u Ho n g we i , e t a 1 .R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t h e o r y a n d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s o f s tr i p p i l l a r s t a b i l i t y [ J ] . C h i n a Mi n i n g Ma g a z i n e 1 9 9 8 7 5 ;3 741 . i n Ch i n e s e [ 7 】 贾光胜.康立军.综放开采采准巷道护巷煤柱稳定性研究[ J l 1 煤炭 学报 。 2 0 0 2 , 2 7 1 ; 61 0 . J i a Gu a n g s h e n g . K a n g L ij u n . S t u d y o n t h e c h a i n p i l l ar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e n t ry i n l o n gwa i l to p 。 c o a l m i n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2 0 0 2 ,2 7 1 61 0 . i n Ch i n e s e 李东升,李德海,宋常胜.条带煤柱设计中极限平衡理论的修正应 用[ J 】 . 辽宁T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3 , 2 2 1 7 9 . L i Do n g s h e n g,Li De h a i S o n g Ch a n g s h e n g . Ame n d e d l i mi t e q u i l i b r i u m t h e o r y i n s t ri p c o a l p i l l ar d e s i g n [ J ] . J o u rna l o f L 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2 0 0 3 2 2 1 7 9 . i n C h i n e s e [ 9 】 刘爱国,苗 田。王云方 ,等.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煤柱应力分析 与参数优化[ J J . 煤炭科学技术,2 0 0 2 ,3 O 1 5 2 5 4 . L i u A i g u o . M i a o T i a n, W a n g Y u n f a n g, e t a 1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i s a n d p ara me t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c o a l p i l l ar i n g a t e wa y o f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a v i n g f a c e [ ,1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2-3 O 1 5 25 4 . i n C h i n e s e [ 1 O 】陈炎光,钱鸣高.中国煤矿采场 围岩控制[ M】 . 徐州中国矿业火 学 出版社,1 9 9 4 . C h e n Y a n g u a n g ,Qi a n Mi n g g a o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ar o u n d C o a l F a c e i n C h i n a [ M] . X u z h o u C h i n a Un i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 1 9 9 4 . i n C h i n e s e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