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煤层变形规律研究.pdf
第 2 3卷 第 3期 2 0 0 6年 9月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1 . 23 No. 3 Se p . 2 0 06 文章编号 1 6 7 3 ~ 3 3 6 3 2 0 0 6 0 3 0 2 5 3 0 5 远程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煤层变形规律研究 涂 敏 ,缪协兴 ,黄 乃斌。 1 .中国矿业大学 理学 院,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8 ;2 .安徽理工大学 资源开发 与管 理工程系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3 .淮南矿业 集 团 有限责任公司 张集煤矿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摘 要 基 于相 似模 拟试验 方 法 , 模拟 远程 下保 护层 开采 时被保 护层 变形 分布 特征 , 将 被保 护层 变 形分 为压缩 变形 区、 卸压膨 胀 变形 区、 卸压 膨胀 变形稳 定 区 、 卸压 膨胀 变形 区 、 压 缩 变形 区 5个 区 域 , 变形呈 现“ M” 形 态 , 两边呈 现对称 分 布. 工程 实践 表 明 , 远 程 下保 护层 开采后 , 在 采 空 区上 方 的一 定范 围 内被 保护 层产 生卸 压膨胀 变形 , 煤体 弹 性潜 能 得 以释 放 , 透 气性 增 大 , 消 除或 减 小 了 被 保 护层煤 与 瓦斯 突 出危 险性 . 研 究结果 经过 工程 应用取 得 了显著 的经 济技 术效益. 关键 词 下保 护层 开采 ;卸压膨胀 变形 ;煤与 瓦斯 突 出;抽采 ; 模 拟试 验 中 图分类 号 T D 3 2 5 文献标 识码 A De f or ma t i o n Rul e o f Pr o t e c t e d Co a l Se a m Ex p l o i t e d b y Us i n g t he Lo n g Di s t a nc e Lo we r Pr o t e c t i v e Se a m M e t h o d TU M i n ~,M I AO Xi e x i ng ,H UANG Na i bi n 。 1 .C o l l e g e o f S c ie n c e ,Ch i n a Un {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Xu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2 1 0 0 8.Ch i n a 2 . An hui Uni ve r s i t y of M i ni ng a nd Te c hn ol ogy,Hua i n a n 23 2 001,Chi n a 3 .Z h a n g j i Co l l i e r y ,Hu a i n a n Mi n i n g Gr o u p C o . L t d . ,Hu a i n a n,An h u i 2 3 2 0 0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e h e l p 0 f t he s i m i l a r ma t e r i a l s i mul a t i on e xp e r i me n t,t he d e f or ma t i on r ul e o f t he p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e x pl oi t e d b y us i n g t h e l on g di s t an c e l o we r p r ot e c t i v e s e a m me t h o d wa s s i m u l a t e d. Th e d e f or ma t i o n a r e a o f t he p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wa s d i v i d e d i nt o f i ve r e gi on s, whi c h we r e c o m p r e s s i v e d e f or ma t i on r e gi on,d i s c h a r g i n g s we l l i ng de f o r ma t i o n r e g i o n,di s c ha r gi n g s we l l i ng s t a bl e de f o r ma t i o n r e gi on, d i s c ha r g i ng s we l l i n g d e f o r m a t i o n r e g i o n,a nd c orn pr e s s i ve d e f o r ma t i on r e g i o n. Th e d e f o r ma t i on r e gi o ns s h o we d M s h a pe d f o r m ,s y m me t r i c a l l y d i s t r i b ut e d i n t wo s i de s . Th e e ng i n e e r i n g pr a c t i c e i n di c a t e s t ha t t he d i s c h a r gi n g s we l l i n g d e f o r mat i o n of t h e p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t a k e s p l a c e i n a c e r t a i n r a ng e o v e r t h e g oa l ,t he e l a s t i c p o t e n t i a l o f t h e c o a l s e a m i s r e l e a s e d,ma k i n g t h 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b e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r i s k o f c o a l g a s ou t bu r s t i n t he pr o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e l i m i n a t e d o r d e c r e a s e d a f t e r t he p 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ha s b e e n e x pl oi t e d ou t .T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l t s we r e a p pl i e d t o t h e e n gi n e e r i ng pr a c t i c e an d ha s a c h i e v e d r e ma r k a bl e e c on o m i c b e n e f i t . Ke y wo r ds l o we r p r o t e c t i ve s e a m mi ni n g;di s c ha r g i n g s we l l i ng d e f or ma t i on;c o a l a nd g a s ou t bu r s t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s i mul a t i o n e x pe r i m e n t 煤 与 瓦斯 突 出 是指 在 地 应 力 和 瓦斯 压 力 相互 作用下 , 在很短时间内煤和瓦斯由煤岩体内突然猛 烈地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复杂动力现象⋯. 煤矿安 全规 程 明确规 定 “ 在煤 与瓦斯 突 出矿井 开采煤层 收稿 日期 2 0 0 60 5~1 7 基金项 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 目 5 0 2 2 5 4 1 4 ; 安徽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2 o o 5 k j O O 9 作者简介 涂 敏 1 9 6 4 一 , 男, 安徽省六安 市人 , 教授 , 博士 , 从事采矿工程和采动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E ma i l mt u a u s t . e du . c n T e l 0 5 5 4 6 6 6 8 7 3 6 维普资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 2 3卷 群时 , 必须 首先 开采保 护层 . 开采 保 护层后 , 在被 保 护层中受到保护的区域按无 突出危险煤层进行采 掘工 作 , 未 受到 保 护 的 区域 , 必须 采 取 防 止 突 出危 险措 施” . 由此 可见 , 保 护 层开 采技 术是 已被大 量实 践证明并用法规形式确立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危 险的行 之有效 方法 , 被广 泛应 用 . 保 护层 开 采 的 目的是使被保护层膨胀卸压 , 煤体产生膨胀变形释 放弹性潜能 , 使瓦斯赋存状态被激活, 煤层透气性 增大, 使抽采瓦斯成为可能. 但是 , 在远程下保护层 开采过程中, 对位于弯曲下沉带的被保护煤层卸压 变形及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考察等方 面研究成果较 少 . 本 文基 于物理 模 拟 方 法 , 研 究远 程 被 保 护 层卸 压变形 规律 和卸 压瓦斯 抽采 效果 , 研究 结果 可为煤 与瓦斯资源共采提供理论依据. 1 工 程 概 况 采深度大 平均在 6 0 0 ~8 0 0 m , 煤层开采过程中 地 应力 显现 明显 , 瓦斯 压力 大 、 含 量 高 . 并且 随开 采深度 的增 加 , 采掘工 作 面的瓦 斯涌 出量必 然会 急 剧增加 , 煤矿安全生产 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试验 以淮 南 某 矿 的保 护 层 1 1 2煤层 工 作 面 为 研 究 对 象. 地 面 标 高 2 6 m, 工 作 面 标 高 ~ 5 9 0 6 2 0 m. 1 1 2煤层 原始 瓦斯 含量 4 ~7 m / t , 相对 瓦斯涌 出量 5 . 2 3 ~ 7 . 3 2 m / t , 属 于 低 瓦 斯 煤 层 , 煤 层 倾 角 4 。 ~7 。 , 按 水平 煤层 进行 模拟 , 平 均 厚度 2 . 5 m, 工作 面推进 速 度 6 . 0 m/ d . 在 保 护 层 1 1 2煤 上 方 是被保 护 的 1 3 1煤 层 , 与 1 1 2煤 平 均 距 离 8 . 5 m, 相 对层 间 距 为 3 4 . 2 m, 属 远 距 离 下 保 护 层 开 采. 1 3 1 煤层平均厚度 4 . 0 m, 原始瓦斯含量 1 2 ~ 2 2 m / t , 原 始 瓦斯压 力高达 6 MP a , 原始 透气 性 系 数 为 0 . 0 1 1 3 5 m。 / MP a 。 d , 属松 软低透 气性 有 突 出危 险煤层. 煤层 顶底板 岩 石主要 物理力 学参数 淮 南新 区第 四纪 冲积层 厚 、 地 质 构造 复 杂 、 开 见表 1所示. 表 1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Ta b l e 1 Th e m e c ha n i c al pa r a m e t e r s o f c o a l r o c k 序号 岩性 厚度/ m抗压强度/ MP a 自重/ k N I T I 序号 岩性 厚 度/ m抗 压强度/ MP a 自重/ k Nm一 。 8 黏土岩 1 9 . 5 3 7 . 0 2 4 1 6 黏土岩 1 2 . 0 3 7 . 0 2 4 7 细砂岩 5 . 0 5 0 . 3 2 5 1 5 砂质 泥岩4 . 0 4 0 . 0 2 4 6 石英砂岩 1 0 . 0 1 2 1 . 0 2 6 1 4 砂质 页岩 6 . 0 4 7 . 0 2 4 5 黏土岩 1 2 . 0 3 7 . 0 2 4 1 3 细砂岩 3 . 0 5 0 . 3 2 5 . 6 4 石荑 砂岩 1 5 . 0 1 2 1 . 0 2 6 1 2 黏土岩 3 . 0 3 7 . 0 2 4 3 黏土岩 5 . 0 3 7 . 0 2 4 U 1 3 1煤4 . 0 1 5 . 0 1 4 2 2煤 2 . 5 2 0 . 0 1 4 1 O 中砂 岩 6 . 0 7 6 . 0 2 5 . 6 1 黏土岩 1 0 . 0 3 7 . 0 2 4 9 细砂 岩 1 3 . 0 5 0 . 3 2 5 2 相似模拟试验模型 2 . 1 试 验模 型设 计 物理模拟试验应满足几何相似、 运动相似 、 边 界条件相似 、 对应的物理量成 比例 ] , 相似 模拟试 验取 岩石 的变形 特征 相似 , 模 型线 比 a 一1 1 0 0 , 模型容重比 a 一0 . 6 , 模型强度比 a 一a a , 模型 时间 比 a 一11 0 . 相 似材 料主要 有 普通 河砂作 为 骨料 , 石 膏 、 石 灰为胶 结 材料 , 均撒 云母粉 作为 层理 结构. 试 验 采用 长 高 宽 一3 . 0 m2 . 0 m0 . 3 m 的平 面应 力 模 型试 验 架 . 相 似 材 料 模 拟 总 厚 度 1 3 0 c m, 自煤层 底板 一煤 层 一顶板共 1 6个 岩层 , 底 板厚 1 0 c m, 保 护 层 厚 2 . 5 c m, 顶 板 岩层 厚 1 1 7 . 5 c m, 其中被保护层厚 4 . 0 m. 其上未模拟的上部岩 层重量采用物理相似配重实现均匀加载. 模型回采 时 , 在两端 各 留 5 0 c m 煤柱 , 模 型 回采 长度 2 0 0 c m. 模 型开采 时对 被保 护层 变形 、 应力进 行测 试. 2 . 2测点布 置 在 1 3 1煤 层 的上下 界面布 置 3 O对测 点 , 测 点 水平 间距 1 0 c m, 以测 量 被 保 护层 的 膨 胀 变 形 规 律 , 模 型 内测点布 置见 如 图 1 . 1 I 9 c m 1 梦 譬1 3 - 层 3 0 j i 一 莅 磊 6 o 1 1 - 2 I停 采 线 切 眼 J 层 5 0 c mI 2 0 0 c m l 5 0 c m 图 1 模型 内测点布置 Fi g .1 The me a s u r e s po t ar r a ng e me nt i n mo de l 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3 . 1 被保 护层水 平变 形规律 保护层推进不同距离时被保护层水平变形如 图 2 . 横坐标为被保护层相对位置 , 纵坐标为被保 护层水平 变形 值 , 大 于零 表 明煤层移 动 方 向与 开采 方 向一 致 , 反之与 开采 方 向相反 . 由图 2可 知 维普资讯 第 3 期 涂 敏等 远程下保 护层开采被保 护煤层变形规律研究 1 当保护层工作面推进 6 0 c m 时 , 水平移动 较小 , 不利于提高煤层透气性 , 切 眼前方移动方 向 与 回采方 向相 反 , 切 眼外 侧移 动方 向与 回采方 向相 同. 2 当工作面推进到 1 5 0 c m 时, 被保护层卸压 区煤层 水平 变形 明显 出现 两个 区域 , 切 眼前 方一 定 距离煤层的水平移动方 向与回采方向一致 ; 工作面 后方一 定距 离煤 层 的 水平 移 动 方 向与 回采 方 向相 反 , 两区域煤层水平移动呈现不对称性 , 卸压 区煤 层受到水平拉抻和挤压作用 , 使该区域煤体破坏增 加 , 有利于被保护层次生裂隙的发育, 增加煤层 的 透气 性. 3 当工作 面继续推进到 2 0 0 c m 时, 采空区正 上方水平位移基本为零 , 符合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 水平移动规律 , 测点先向采空 区方 向移动, 然后又 转向工作面推进方 向移动, 最后基本恢复到原来位 置. 整个模型范围内仍存在水平移动方向相反的两 个区域 , 且不对称 , 有利于瓦斯的抽采. 0 l 0 . o - .0 篙 0 .0 1 3 5 7 9 1 1 1 3 1 51 7 1 9 21 2 3 2 5 2 7 2 9 3 1 测点 图 2 被保 护层水平变形 曲线 Fi g .2 The c ur ve s o f t h e pr o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de f or mat i o n i n h or i z on t a l di r e c t i on 3 . 2 被保 护 层竖 向膨胀 变形 规律 图 3为保护 层开 采 6 0 , 7 8 , 1 3 2 , 1 5 0 , 2 0 0 c m 后 , 被保护层变形特征. 由图 3可知 1 工作推进 6 0 c m 时, 采空区正上方的 2 2 , 2 3 , 2 4 , 2 5 处于膨胀变形 区域 , 其它各测点处 均 处于压 缩 区域 , 膨 胀 和 压缩 变 形 程 度都 很 小 , 最 大 膨 胀 量 为 0 . 0 4 mm, 最 大 压 缩 变 形 量 为 0 . 0 3 mm, 被 保护 层卸 压效 果不 明显 , 图 3 a . 2 当工作面进一步 向前推进 到 7 8 c m 时, 采 空区上方被保护层膨胀区域有所增加 , 最大膨胀值 从 0 . 0 4 mm增加到 0 . 0 9 mm, 图 3 b ; 随着工作面 的不 断推进 , 采 空 区 上 方煤 层 膨 胀 变形 不 断增 大 , 卸压膨胀区域也在不断 的向前扩展 , 工作 面推进 1 3 2 c m 时 , 最大 膨胀 变形 达 0 . 1 4 mm, 图 3 c . 3 当工作面继续推进到 1 5 0 c m 时, 采空区上 方的卸压膨胀区域及卸压膨胀程度都较大, 工作面 后方 4 0 c m 处 , 最 大膨 胀 变形 值 达 0 . 3 5 mm. 切 眼 外侧 1 0 c m 处 , 被 保 护 层压 缩 变 形 也 达 到 了 0 . 1 9 O O 6 0 .0 4 O .O 2 O .O .O 2 .0 .0 4 O . 1 O 量0 .0 5 蓑 。 蓥 _o _0 5 .O . 1 O 口0 . 2 o . 1 髓0 醯 .0 . 1 O . 4 O _3 0 . 2 O . 1 O .O . 1 .0 . 2 0 . 8 l 0 . 6 0 . 4 0 . 2 . 0 . .0 . 4 测点 a 1 6 0 c m 1 3 5 7 9 1 1 1 3 1 5 1 7 1 9 2 1 2 3 2 5 2 7 2 9 3 1 测点 C o 7 8 c m 图 3 被保护层膨胀变形与工作面推进距离关 系 Fi g . 3 The r e l a t i o n be t we e n t h e s we l l i n g d e f or ma t i o n o f pr o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m a n d t he a d v a n c i n g di s t a n c e o f c oa l f a c e mm, 图 3 d . 4 当工 作 面 推进 2 0 0 c m 时, 切 眼 前 方 的 2 3 , 2 2 , 2 1 , 2 0 点 处 和 终 采 线后 方 的 7 , 8 , 9 , 1 0 , l l 点 处 膨 胀 变 形 较 大 . 采 空 区 中部 的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 1 7 , 1 8 , 1 9 点 处 膨胀 变形逐渐有压实趋势 , 但 膨胀变形量维持在 0 . 2 1 ~ 0 . 2 8 mm之间, 相对煤 层膨胀变化率为 0 . 5 2 ~ 0 . 7 ; 最 大变形 出现 在 l l 和 2 0 点处 , 最 大变 形值为 0 . 5 6和 0 . 4 3 mm, 相对煤层膨胀变化率为 1 . 4 和 1 . 0 7 ; 压缩 变化 区域 位 于 切 眼后 方 及工 作面前方, 最大压缩变形点分别为 2 8 和 5 。 点, 最 大压缩变形值为 0 . 2 8和 0 . 1 3 mm, 相对煤层压缩 目m / 醯 3 ” 2 9 吼 点 测 ● 9 7 5 3 目u / 啦 3 2 9 吼 点 如 测 ● 9 7 5 3 ~ ㈨ 鼬 ● 维普资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 2 3卷 变化 率为 0 . 7 和 0 . 3 3 % , 图 3 e . 采空 区上 方被 保 护层 任 一 点都 经 历 了压 缩 一 膨胀 一膨 胀变 形增 大一 膨 胀 变 形 减 小一 膨 胀 变 形 稳定 阶段 . 采 空 区上 方 1 3 - 1煤 层 卸 压 膨 胀稳 定 区 内 , 膨胀 变形 变 化 率 保 持 在 0 . 4 5 ~0 . 6 之 间 , 可 以为 瓦斯抽 采提 供充 足 的时间 . 上 覆煤岩 变形 稳定 以后 , 被 保 护层 可 划分 为 5 个区域 压缩变形区 始采线到模 型边界 , 卸压膨 胀 变形 区 开 切 眼 向采 空 区侧 7 0 c m , 卸压 膨 胀变 形 稳定 区 采空正 上 方 , 卸压 膨 胀 变 形 区 终 采线 向采 空区侧 7 0 c m , 压 缩变 形 区 终采 线 到模 型边 界 , 呈现对 称分 布 , 被 保护煤 层膨 胀变 形呈 现 “ M” 形态 , 被保 护层 变形分 区 实照见 图 4 . 图 4 被保护层变形分区实照 Fi g .4 Th e d e f or ma t i o n s u ba r e a s o f t h e p r o t e c t e d s t r a t um 4工 程 应 用 试验地 点 为 淮南 某 矿 保 护 层 工作 面, 煤厚 2 . 4 r n , 平 均倾 角 7 。 . 被保 护 煤 层 煤 厚 5 . 0 r n , 绝 对 瓦斯 含量 2 2 . 7 ~3 3 . 1 r n 。 / mi n , 相对 瓦斯含 量 1 7 . 5 ~ 3 0 . 2 r n 。 / t , 水 平瓦斯 压力 5 . 6 MP a , 煤 层 原始 透 气性系数 0 . 0 2 7 4 6 r n / MP a d , 该煤层在开采 过程 中 , 已经多 次发 生 煤 与 瓦 斯 突 出事 故. 为 了了 解保护 层 开采被 保护 层卸 压变形 的效 果 , 对 被保 护 层的瓦斯压力 、 煤层变形 、 应用效果等进行考察. 1 瓦斯 压力考 察 实测结 果表明 , 随着保护层 工作面 向前 推 进 , 在 回采工作面距离测压钻孔 一9 7 . 8 r n时, 钻孔 的瓦斯 压力从 4 . 5 MP a开 始 下降 ; 距测 压钻 孔 一 4 2 i n时, 开始急剧下 降; 距测压钻孔 一1 0 . 9 in 时压力下降到 0 . 7 MP a . 当保护层工作面推过测压 钻孔 1 8 . 2 in 时 , 测压钻孔的残余 瓦斯压力下降为 零. 下保 护煤层 开 采后 , 被保 护煤 层 的 瓦 斯压 力 由 原来的 4 . 5 MP a下降到 0 . 7 MP a , 残余 瓦斯压力 值 随时 间的延 长 , 基 本保 持 在 0 . 6 MP a以 下 , 低 于 防突细则 第 2 6条规定 的“ 突出危险单项指标临 界 值 煤 层 瓦斯压 力 0 . 7 4 MP a . ” 从 突出危 险单 项 指 标 临界值 来看 , 被保 护煤 层得 到 了有 效保 护. 2 煤 层变 形考察 保 护层 开 采期 间 , 被保 护煤 层 的变形量 随工作 面位 置变化 而变 化 , 见 图 5 . -6 1 5 1 . 4l 一 3 l 一 2 I - I l I 9 l 9 2 9 3 9 4 9 5 9 6 9 工作面位置/ m 图 5 相对变形随保护层工作面位置变化 Fi g .5 The c ha ngi n g l a w o f t h e r e l a t i ve de f o r ma t i o n o f p r o t e c t e d c o a l s e a m wi t h d i f f e r e nt c oa l f a c e l o c a t i ons i n pr ot e ct i n g s t r a t um 由图 5 可 以看 出 , 在保 护 层 开 采过 程 中 , 当 回 采工作面距 变形测 定孔 的走 向距离 为 一6 1 . 1 in 时 , 被保 护煤 层开 始 出现压缩 变形 , 继续 推进 , 距 变 形 孔 一1 5 . 1 in 时 , 压 缩 量 达 最大 值 1 4 mm. 之 后 ,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 煤层开始恢复变形 , 当工作面 推过 变形 孔 约 1 8 in 时 , 煤 层 恢 复 到 原 始 厚 度 , 并 开始膨胀变形. 当回采工作面推过变形孔 6 5 . 5 in 时 , 膨 胀变 形达 到 最大 值 1 4 5 . 0 mm, 随后 , 回采工 作面继 续推 进 , 最 大膨 胀 变 形值 维 持 不 变. 打钻 实 测被保 护煤 层厚 度 5 . 2 in, 所 以被 保护 煤 层 的最大 相对 压缩 变形 0 . 2 6 9 , 最 大 膨 胀 变 形 2 . 7 9 . 该 膨胀率表明, 被保护煤层 已充分卸压 , 地应力降低 到最小值 , 煤层 内裂隙发育 , 有利于瓦斯抽采和消 除突 出危 险. 国 内外保 护 层 开 采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当 被保 护煤 层 法 向变 形 大 于 0 . 6 时 , 该 煤 层 的 突 出 、 冲击 地压等 动力 现象 基本 消除. 因此得 出结论 , 被保 护煤 层得 到 了有 效卸 压 , 消 除 了突出危 险性. 3 应用 效果考 察 在保护层开采期间, 向被保护煤层打煤层透气 性系数考察钻孔, 测算得被保护煤层卸压后 的透气 性 系数 为 4 9 . 9 6 6 5 in。 / MP a d , 比原 始透气 性 系数增加 了 4 9 . 9 6 6 5 / 0 . 0 2 7 4 6 1 8 2 0倍. 从透气 性 系数 的变化 来 看 , 远 程下 保 护 层 开采 后 , 被 保 护 煤 层产 生膨胀 变 形 , 得 到 了有 效 的卸 压保 护 , 瓦 斯 抽采率达到 4 1 . 0 . 被保护煤层工作面经消突后 , 在有效 保护 范 围内 已掘 进 煤 层巷 道 2 1 0 0 in, 回采 工作面最高 日产 6 3 2 5 t , 最高月产达 1 4 6 5 5 4 t . 采 掘工作面在作业期间, 未 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征兆和 瓦斯超 限 问题 , 有 效地 消除 了被保 护层煤 与 瓦斯突 出危 险性. 维普资讯 第 3 期 涂 敏 等 远程下保 护层 开采被保 护煤层变 形规律研究 2 5 7 5结论 远程保护层开采使被保护层产生卸压膨胀变 。 。 , 3 3 2 2 8 - 1 3 形 , 降低被保护层的弹性潜能 , 增大煤层透气性 , 为 Y u Q i - x i a n g c H E N G Y “ 一 p i n g J I A N G c h 。 “ g 一 高 效 抽 采 瓦 斯 创 造 有 利 条 件 . n p JeS n d .a p p h “ 。 x p lo.it a io “ 1 采空区上方被保护层任一点都经历 了压缩 。 [ 门.1 o u r n a l 。 f C h i n a 。 Uni v。 r s i t y。f M i g 。 & 一 膨胀一 膨胀 变形 变 大一 膨胀 变 形 减 小一 稳 定 阶 T e c h n o l 。 g v ,2。 。 4, 33 2 1 28 1 3 1 . .段. r 4 ] 程远平 ,俞启 香 , 袁 亮 .上 覆远 程卸压 岩体移 动特 2 靠近开采边界两内侧的膨胀变形 比采空区 性与瓦斯抽采技术i- j ] .辽宁T程技术大学学报, 中部的膨胀变形大, 切眼前方和工作面后方附近被 2 0 0 3 , 2 2 4 4 8 3 4 8 6 . 保护层膨胀变形最大, 两端最大变形值为 0 . 5 6和 C HE N G Y u a n p i n g ,Y u Q i x i a n g ,Y U A N L i a n g . 0 . 4 3 mm, 相 对 煤 层 膨 胀 变 化 率 为 1 .4 % 和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m o v e m e n t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1 . 0 7 %. 采 空 区上方 1 3 1煤层 卸 压膨 胀稳 定 区 内 ,l o n g d i s a n c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r 。 c k m a s s u p 。 n e x 一 膨胀变形变化率保持在 0 . 4 5 ~0 . 6 之 间, 可 以p l o i t e d c o a l s e a mL J D u m L i a o n i n g 眦 为 瓦 斯 抽 采 提 妻 时 ⋯⋯ . [ ] 许U n家iv 林e rs , i 钱 t y, 呜 2 高 00 , 3 金 ,2 宏 2 . 移动的 煤与煤层 3 远程下保护层开采 , 被保护层位于弯曲下 共采, , 术 究[ J ] .煤 炭学 报 , 2 。 。 4 , 2 9 2 1 2 9 一 沉带内, 被保护层划分为 5 个区域 压缩变形区、 卸 1 3 2 . 压 膨胀 变形 区 、 卸 压 膨 胀 变形 稳 定 区 、 卸 压膨 胀 变X U j i 一 l i , Q I A N Mi g g o , J I N H o g 一 e i .St ud 形区、 压缩变形区, 被保 护煤层膨胀 变形呈现“ M” o n“ c o a l a n d c o a l _ b e d m e t h a n e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e x t r a c 一 形 态 , 两 边呈 现对称 分 布.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s t r a t a m o v e m e n t [ J ] . 4 工程实例应用表明, 远程下保护层开采, 被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4 , 2 9 2 1 2 9 1 3 2 . 保护煤层卸压后 的透气 性系数是卸压前的 1 8 2 0 [ 6 ] 程远平, 俞启香, 袁亮煤与远程卸压瓦斯安全高 倍. 被保护煤层产生膨胀变形, 得到了有效的卸 压 效共采试验研究[ J 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4 , 3 3 保护 , 瓦斯抽采率达到 4 1 . 0 9 / 5 , 被保护煤层工作面 。 一 。 经消突后 , 采掘工作面未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征兆和 C H E N . G Yu . a n - p i n g, YU Q i - x i a n g , . u L “ 瓦斯超限问题 , 取得 了显著的经济技术效果, 实现p l o i t a t i o n。 f c o a l a nd p 。r e l i e f g i l o ng di s - 了煤与瓦斯资源的安全共采. t c e [ J 2 .J o u r n a l 0 f C h i U i v e r s i t y o f Mi i g & 参考 文献 T 。 h “ 。 l 。 g Y , 2 0 0 4 , 。 。 。 一 。 [ 1 ] 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I- M] .徐州 中 国矿业 大学 出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2 0 0 4 4 3 0 4 3 8 . [ 2 ] 蒋承林 , 俞启香 .煤与瓦斯突 出机理 的球壳 失稳机理 矿业 大学 出版 社, 1 9 8 8 6 5 6 7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