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
第 1 5卷 第 1期 2 0 0 5年 1月 中 国 安 全 科 学 学 报 C h i n a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ma 1 V0 1.1 5 N o .1 J a n .2 0 0 5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 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郭文兵 副 教 授 邓喀 中 邹友峰 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学科分类与代码 6 2 0 . 1 0 3 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s o 4 7 4 0 6 4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 6 4 s a 0 6 。 【 摘 要】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是矿山开采沉陷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其目的是研究合适的采矿方法和 相关技术 , 尽可能地减少岩层和地表移动, 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从部分开采方 法、 充填开采 方法、 覆岩离层注浆和协调开采方法等几个方面对 目前岩层与地表移 动控制技术 的研究现状进行 了 论述。展望 了我 国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 关键{司】 岩层移动; “ 三下” 采煤; 开采沉陷; 条带开采; 研究现状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S u r f a c e a n d O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S u b s i d e n c e GUO W e n - b i n g . A s s o c .P r o f .DE NG Ka - z h o n g 2 ZOU Yo u . f e n g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s o u r e e a n d M a t e r i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2 C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C a r t o g r a p h y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l a s s i fic a t i o n a n d c o d e o f d i s c i p l i n e s6 2 0. 1 0 3 0 A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y f o r s u rf a c e a n d o v e rl y i n g s t r a t a s u b s i d e n c e i s t h e ma i n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o f m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 I t s o b j e c t i v e i s t o s t u d y a n d s e l e c t m i n i n g me t h o d s a p p r o p ri a t e f o r r e d u c i n g t h e s u rf a c e a n d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s ubs i d e n c e a n d p r o t e c t i n g t h e s u r f a c e s t mc t u s .Re f e r r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f e r e n c e s ,t h e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y f o r s u r f a c e a n d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a s ubs i d e n c e i s d i s c u s s e d f r o m sev e r a l 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 p a rt i a l mi n i n g me tho d, mi n i n g me t h o d wi t h b a c k fi ll ,fi ll i n g t h e c o ll a p sed c a v i t i e s i n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a a n d h a r mo n i z e d mi n i n g me t h o d.Th e d e v e l o p i n g t ren d o f the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y i s a l s o p r o s p e c t e d. Ke y wo r d s O v e fl y i “ g s t r a t a mo v e me n t Mi n i n g u n d e r“ t h ree b o d y ”M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S t rip - p a rt i a l mi n i n g S tat e o f - a r t 1 引 言 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从地下采出, 所引起的地表沉陷及 其环境灾害问题 13益突出。矿山开采沉陷不仅破坏 了人们赖 以生存的矿区生态环境 , 而且对地表及其建 构 筑物造成了 严重损害 见 图 1 。例如 , 德 国在柏克留城下采煤 曾使3 1 所 房屋倒塌 , 严重损害的达3 5所。1 9 9 3年我国甘肃窑街矿务局 曾发生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大面积地面沉陷, 使几十人丧身。 我 国建筑物下 、 水体下 、 铁路下 称为“ 三下” 压煤量大 , 其中以村庄 建筑物下 压煤量最 大。仅河 南 、 河北 、 山东、 安 徽 、 江苏5省压煤村庄达到1 0 9 4个 , 住户约l 1万户 。 据有关资料 , 我 国煤炭 开采 现有沉陷土 地约61 0 5 h a , 我国每采万吨煤 , 平均塌 陷土地0 . 2 h a ; 如淮北矿 区, 每采万 吨煤沉陷土地面积0 . 2 8 h a , 每天 约沉 陷土地面积1 . 0 7 h a , 其 中积水绝产面积约 占3 5 %, 最 大积水深度 1 0 m, 3 4 %为季节 性积水或盐渍荒芜, 仍可耕种的占3 0 %。在村庄稠密的平原 矿 区, 每采出1 1 0 7 t 煤需 迁移约2 0 0 0人 。村 庄建筑物 下压 煤开采 已成为矿 区面临的主要 问题_ 】 J 。 迁 村开采虽不需 一 图 1 受 开采 影 响 的土 地及 建筑 物 要改变采煤 方法 , 煤炭采 出率高 , 但存 在 迁 村成本 不断 上 升、 需要新 占大量土地 、 选址 越来越 困难 等问题。为 了解放 “ 三下” 压煤 , 同时最 大限度地控 制岩层与地表移动 , 有效保 护地表建筑物 、 水体 、 铁路 、 公路 、 桥涵等设施 , 减 少采动损 维普资讯 第一期 郭文兵等 岩层 与地表移 动控 制技术 的研究 现状及 展望 7 害 , 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及促 进矿 区可持 续发展 战略的实施 等 , 深入开展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是矿山开采沉陷学科的主要研 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措施主要有部 分开采法、 充填开采法、 覆岩离层注浆和协调开采法等。 2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是矿山开采沉陷学的主要研 究方向 , 笔者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和探讨 国内外控制技术的 基础上 , 重点研究部分开采、 充填开采 、 覆岩离层注浆 、 协调 开采等方法 , 并对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 综 述 。 2 . 1 部分 开采 2 . 1 . 1 条带法开采 条带法开采是利用保 留的条带煤柱支撑上覆岩层 , 达到 既 回收一部分煤炭资源 , 又能控制地表沉陷 、 保护地表建筑 物 的目的。其优点是在不改变采煤工艺的前提下 , 大幅度地 减少地表沉 陷。我 国自1 9 6 7年开始应用充填条带法开采“ 三 下” 压煤 以来, 已在全 国进行 了大量的条带开采, 取得 了丰富 的研究成果和观测资料 。在理论研究方面 , 我国学者对条带 开采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 其研究内容主要 涉及条带开采地表移动机理和规律 、 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 形预计方法 和预计参数 、 条带 煤柱稳定性研 究与提 高采出 率 、 条带开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等方面L 4 ~ 5。 国外 如波兰 、 前苏联、 英 国等 主要采煤 国家在 2 0世纪 5 0 年代就开始应用条带法开采建筑物压煤 , 尤其是村镇 、 城 市下压煤 , 取得 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波兰采用充填条 带开采法 , 成功开采了卡托维兹 人 口 3 5万 、 贝托姆 人 口 2 5万 等城市下的煤炭资源 , 采出率为 4 5 . 8 % ~6 0. 0 %。国 外条带开采的采深一般小于5 0 0 n l , 个别采深较大; 开采厚度 多为2m左右 , 个别达 到1 6m; 采出率一般 为 4 o % ~6 0 %; 除 个别因采 留宽度太小使下沉 系数偏大以外 , 地表下沉系数一 般小于0 . 1 , 个别采深较大的下沉系数达到0. 1 6 。 我国条带开采 多采用 冒落 法管理顶 板 , 采深一 般小于 5 0 0 m, 开采厚度在6 m以下, 采 出率一般在 4 o % ~6 8 %之间, 地表下沉系数与采出率关系密切 , 一般小 于 0 . 2 见表 1 。 表 1 条带开采地表下沉 系数与采出率的关 系 下 沉 系数 采 出率 % 坚硬 岩层 中硬岩 层 软弱 岩层 6 0 0. O 9 O一 0. 1 l 0 0. 1 30. 1 7 0. 1 7 0. 2 l 5 0 0. 0 5 0 0. O 6 0 0. 0 80. 1 0 0. 1 0 ~0. 1 2 4 0 0. O 2 60. o 3 2 0. 0 30. o 5 0. 0 5 ~0. 0 6 2 . 1 . 2 房柱式开采 房柱式采煤方法广泛应用于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印 度和南非等国。美 国是世界上采用 连续 采煤机 房柱式 开采 最早和产量最高的国家, 回采率一般为 5 0 % ~6 0 %, 地表下 沉系数为 0 . 3 5~ 0. 6 8 。我 国神府东胜矿 区大柳塔煤矿 采用 连续 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法开采 了不适于布置长壁工作 面的 边角煤 ; 陕西黄陵矿是我 国第一个完全采用连续采煤机房柱 式采煤法设计的大型矿井 ; 兖州集团公司南屯煤矿等也采用 了房柱 式 开采 。 2. 1 . 3 限厚开采 限厚开采可以减少地表一次下沉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 其方法是控制每一分层的开采厚度 , 使其在开采后所造成的 地表变形不超过允许地表变形值。根据概率积分法地表最大 水平变形公式可以计算 出分层限厚开采的允许开采厚度 肘 £厶H 肘 ≤ 式中, 建筑物允许变形值 mr n / m; 采 深 // I q 下沉系数 ; 6 水平移动系数 t a n口 主要影响角正切。 2 . 2 充填法开采 2 . 2 . 1 传统充填方法 按充填方式可分为水力充填 、 风力充填 、 机械充填 、 矸石 自溜充填等 , 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向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充 填水砂 、 矸石或粉煤灰等充填材料以支撑上覆岩层的顶板管 理方法。上述充填法中, 水砂充填法减沉效果最好 , 地表下 沉系数一般为 0. 1~ 0. 3 。风力充填一般用于缺乏水源 、 井下 不宜增加水流等条件 。矸石 自溜充填用于急倾斜煤层或倾 斜煤层 , 优点是不需要专用设备 , 对充填材料的要求也不高, 减沉效果不及水力和风力充填, 矸石充填地表下沉系数 一般 为 0. 3 ~0 . 4 。 国外 如波兰、 德国、 法国等国 的煤矿都曾采用过充填法 采煤 。充填开采在波兰、 德 国发展应用最好、 最多。波兰在城 镇及工业建筑物下采煤时采用水砂充填的采煤量 占全国建筑 物下总采煤量 的8 0 %左右。国外使用 的充填材料通常是 河 砂 、 煤矸石和电厂粉煤灰等。长壁工作面使用水砂充填后地 表下沉系数为 0 . 1 ~0 . 2 。英国、 法国、 比利时等国都不同程度 地 采用 了 风 力 充填 方 法 。我 国在 抚 顺 、 蛟 河 、 鸡 西 、 辽 源 、 焦 作 、 淮南等矿 区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采空区充填方法 见表 2 。 表 2 我国部分充填法开采实例 采煤方法和充填方法 地点 煤层条件 保护对象 下沉系数 倾 斜 长壁 上行 水砂 充填 抚 顺胜 利矿 倾 斜特 厚煤层 建筑 物 0. 1 00 . 2 2 走 向长 壁水 砂充 填 新 汶孙 村矿 等 缓 倾 斜厚 中厚 煤层 河 流 0 . 1 50 . 2 0 走 向长壁 水力 矸石 充 填 蛟 河 乌林 立 井 缓倾 斜 厚煤层 水 稻 田 0 、 2 l 走 向 长壁风 力充 填 焦 作演 马庄 矿 缓倾 斜厚 煤层 村 庄 0 . 3 OO . 4 维普资讯 8 中 国 Ch i na 安 全 S a f e t v 科 学 S c i e n c e 学 报 J o u r n a l 第 1 5 卷 2 0 05往 2 . 2 . 2 膏体与似膏体充填 随着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 , 充填材料和工艺在不断改造 和创新 的过程 中得到发展 。经历 了由水砂充填 、 低浓度胶结 充填 、 高浓度胶结充填 、 膏体泵送充填及高水速凝材料 固结 充填。膏体充填技术是 1 9 7 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首先发 展起来 的, 目的是 为了克服金属 矿 山普通 浓度 充填 存在泌 水 , 需要建立复杂的隔排水系统等问题。1 9 9 1 年把膏体充填 技术应用到沃尔萨姆 Wa i s u m 煤 矿。1 9 9 2 年加 拿大在萨德 伯里 S u d b a r y 地 区德克莱顿 C r e i g h t o n 矿首先使用膏体充填 技术 , 随后有 1 0个金 属矿 山建设 膏体充填 系统 。1 9 9 7年 在 澳大利亚的大型矿山卡宁顿 C a n n i n g t o n 矿采用 了膏体 充填 系统。 自德国膏体充填技术试验成功以来 , 在美国、 南非、 瑞 典等 国家也得到推广应用。我国的金川公 司 1 9 9 6年建成了 膏体充填生产系统 , 武夷 山铜矿也在 积极筹 建膏体充填 系 统 ,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近年成功试验并应用 了膏体 充填技术 。 膏体充填料为 充填后不 析水的物料集合体。一般 浓度 在 7 6 % 一8 5 %才 成为 膏体充填 料。是把 煤矿 的矸石 、 粉 煤 灰 、 工业炉渣 、 河砂等加工成不脱水的牙膏状浆体, 在充填泵 的作用下通过管道输送到 井下 , 适 时充填采空区, 形成以膏 体为主的胶结充填 体支撑 上覆岩层 , 有效控制地表沉陷 , 提 高资源采出率 , 保护地下水资源 , 改善矿 山安全生产条件 , 保 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代采矿技术 。 膏体充填也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 系的关键技术之一_ 6 ~一 见 图 2 。 其特点如下 固体废弃物 制成的充填料浆浓度高 , 凝结 前泌水量 小 , 不沉淀 , 不离析 , 井下无充填 污染, 工作面不需 要隔排水设施 , 控制上覆岩层与地表沉 陷效 果好 ; 充填采矿 不影响或少影响工作面机械化的采用 , 有条件实现矿井高产 高效 ; 应用煤矸石 、 粉煤灰、 炉渣等 多种材料的一种或几种混 合作 为充填骨料 , 固体废弃物只需要简单 的破碎加 工, 降低 了材料的加工 要求 , 成本 低; 膏体充填 浆料浓度 高 , 用水 量 少, 有利于提高充填体 的强度 , 有条件降低胶结材料用量 , 一 般掺量为2 . 5 % ~3 . O %就能满足需要, 从 而降低充填材料费 用; 实现了固体废弃物 的资源化 利用 , 解决了固体废弃 物对 环境带来的污染。 r 水资源保护一保水开采 I 地表及建筑物保护一充填与条带开采 “ 绿色开采技术” { 瓦斯抽放一煤与瓦斯共采 I 矸 石 的 井 下 处 理 煤 层 巷 道 支 护 技 术 【 地下气化技术 图 2 煤矿“ 绿色开采技术” 体系 似膏体充填是在综合分析其他充填方式的基础上 , 结合 现代充填发展趋势而形成的一种充填技术 。其特点是 ①用 全砂土固结剂作胶 固剂 , 胶结 强度 高 , 性 能均达到矿山充填 的技术要求 ; ②实现高浓度、 全尾砂管道输送 , 似膏体浓度接 近于膏体 , 采用全砂土固结剂配以骨料制成的高浓度料浆外 观像膏体 , 故称为似膏体 ; ③料浆流动性能好 , 似膏体料浆流 动性能明显优于膏体和高浓度料浆 , 能实现低压泵送充填或 倍线条件较好的 自流输送 ; ④似膏体料浆进入采场后只需少 量脱水 , 充填体质量好 , 能满足各种强度 的需要 , 井下无排水 排 泥污 染 。 似膏体充填 既要具有水力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好 , 易于实 现管道输送的优点, 又要具有膏体充填 的充填体井下不脱水 且强度高的优点 。目前在理论研究 、 充填材料开发 、 室 内试 验等方面取得 了初 步成效_ 8。该技 术的研 究和探索对解决 现有矿 山充填作业 中存在的难题 、 提高充填技术整体水平具 有 理论 和 实际 意 义 。 2 . 3 覆岩 离层 注浆 2 . 3 . 1 采动覆岩中离层的形成机理 离层注浆是在开采过程中, 覆岩 出现离层之后 , 布置钻孑 L 通过高压把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制成的料浆注人到覆岩离层空 间, 达到控制和减少地表沉陷的 目的。覆岩移动过程中离层 的形 成 和 产 生 主要 取 决 于 上 覆 岩 层 的 结 构。波 兰 学 者 J . P a l a s k i 提到波兰的离层注浆减沉效果为2 0 % ~3 o %。钱鸣高 院士等提出的关键层理论强调了岩层移动过程 中官键层的控 制作 用, 为合 理解 释离层 和上 覆岩 体控 制提供 了依 据 见 图 3 。范学理等在离层注浆试验的基础 上, 分析覆岩破坏规 律, 提出了利用拱梁平衡理论作为离层注浆的理论基础。 图 3 关 键 层下 离层 注 浆示 意 图 2 . 3 . 2 覆岩离层带注浆减沉机理 覆岩注浆之所 以能减缓地表沉 降, 原 因在于 注浆 料中 的粉煤灰具有很好 的固结 强度, 当浆 液注人离层带后, 粉煤 灰充满裂隙空间并缓慢 固结 , 阻止上覆 岩层下沉 , 减缓 地表 移动; 离层带发育于软 、 硬岩层的交界面处 , 离层带下部 的软 岩具有遇水崩解膨 胀的特点 , 当浆液中的水进人软岩后 , 岩 层体积产生膨胀 , 充填了部分裂隙空间 , 阻止上覆岩层下沉 ; 与直接充填采空区相 比, 在较高层位上进行充填 , 因而只需 较少的充填量就 能达到较好 的充填效 果 ; 向离层 空隙 中注 浆 , 可以对岩层起到胶结加 固作用 , 使岩层 的整体强度得 到 加强, 提高 了岩层的力学强度和抗变形能力_ 9 一 。 我国 自2 0 世纪 8 O 年代后期在抚顺矿务局开始进行离层 注浆减沉试验以来 , 先后在大屯徐庄煤矿、 新汶华丰煤矿、 兖 州东滩煤矿等进行了离层注浆试验 , 不同程度地减缓 了地表 维普资讯 第一期 郭文兵等 岩层与地 表移 动控制技 术 的研 究现 状及展 望 9 沉陷, 取得了一定 的实践经验 。结果表 明采用覆岩 离层注浆 减沉技术的地表减沉率可达 3 6 % ~ 6 5 %。但对离层注浆的 减沉效果尚存在争论 。文献[ 1 O ] 认 为我国已进行 的 1 O个离 层注浆试验的实际减沉效果为 l 5 % ~2 O %。 2 . 4 协调 开采方法 协调开采是减少地表变形的一种技术措施 , 一般不能减 少地表下沉。在开采过程中通过两个或多个丁作 面的配合 , 使被保护对象处于下沉盆地 的中间区, 只承受 动态变形及最 终的均匀下沉 , 可以有效减 少地表变 形对地 表建筑物 的损 害。波兰在卡托维茨城下采煤时 , 在整个城市煤柱内由 3个 煤矿联合布置三组 阶梯 长壁工作面; 英国 、 前苏联等也采用 此法开采了大量的建筑物压煤 。我国峰峰局曾采用协调开 采技术进行了辛寺庄下压煤开采试验 , 布置了 7个工作面 同 时开采 。丰城八一煤矿在村庄下布置两个工作 面同时开采 , 使村庄下不出现固定 的开采边界, 减小 了地表变形。 3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3 . 1 固体 废 弃物膏体 充填技 术将是 岩层 和地表 移动控 制技术和“ 三下” 压煤开采 的发展方 向 虽然膏体充填系统 目前存在一些 缺点 , 如充填 系统一次 性投资高, 充填倍线要求大 , 充填管道容易阻塞 、 输送技术难 度大等 , 但它是实现煤矿“ 绿色开采” 的理想途径 。固体废弃 物膏体 、 似膏体充填不仅可实现 固体废弃物 的资源化利用 , 解决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 而且 可以解决其他开采 造成的环境与安全问题 , 充填控制上覆岩层 L j 地表沉陷效果 好 。代表岩层和地表移动控制 、 村庄压煤 开采 的发展方 向, 是煤矿“ 绿色开采技术” 体系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 , 应大 力推进固体废弃物膏体 、 似膏体充填新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 究, 特别是加强充填材料、 充填 工艺、 充填系统 的研究 , 进 一 步降低充填成本, 使膏体充填技术真正成为煤矿控制岩层和 地表移动的重要技术措施 。 3 . 2 条带开 采在 我国煤矿 将继续被广 泛采用 条带开采仍将是控制岩层与地表移动、 进行“ 三下 ” 采煤 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 今后将继续被 广泛采用。目前深部大 采宽条带开采研究较少 ,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大采深 、 大采 宽条带 开采设计 和地表 沉陷预计 日趋迫切 , 对 于深度大 于 5 0 0 m的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预测参数 选取 目前 尚无好 的方 法。多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理论 尚不够完善 , 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存在较大的差异 , 阻碍了条带 开采 的优化设计和提高条带 开采的效 益 , 因此 , 有必要采用新 的 理论 和方 法进 行 深 入 研 究 和探 索 岩 层 与地 表 移 动 的 机 理 和 规律 , 为更有效地控制岩层与地表移动提供理论依据多煤 层条带开采和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观测资料少 , 应加强多 煤层条带开采和深部条带开采的现场观测与理论研究工作 。 3 . 3 其他 技术的综合评 价 传统的充填法给采煤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 如需要充 填工艺复杂 、 提高成本吨煤 、 产量降低及对采煤 工作有 不同 程度的影响等原 因, 应用范 围受到一定 限制, 在 我国已很 少 采用。离层注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 的新方法 , 从 目前 的研究 成果来看 , 注浆减沉有一定 的效果 , 但 对上覆 岩层离层 发育 的时空规律 、 注浆材料的强度 、 流动性和凝 固性 、 浆液 的扩散 范围、 注浆后地表沉陷预测问题 以及注浆减沉效果评价等还 有待进一步研究 , 在国内应用也不广泛。房柱式开采虽然广 泛应用于国外主要产煤国家 , 但与长壁式开采相 比, 房柱式 开采所 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在我国 由于缺乏配套技术与设 备 , 并且地质采矿条件与 国外的有很大不 同, 总体上还较少 采用房柱式开采方法 。协调开采 只能局部减少地表变形 , 不 能减少地表下沉 , 而且对于大面积地表建筑物 的情况下实施 技术难度大 , 协调开采技术不可能成为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 技术的主流措施 。 4 结束语 我 国是煤炭资源和生产大国,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 及其环境灾害问题 日益严重。笔 者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 上 , 分析 了国内外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现 状 , 即部分开采方法中的条带开采 、 房柱式开采、 限厚 开采 , 传统充填方法中的水力充填 、 风力充填 、 机械充填 、 矸石 自溜 充填 , 覆岩离层带注浆方法及协调 开采方法 等, 指 出了固体 废弃物膏体充填代表岩层和地表移动控制技术 和村庄 压煤 开采 的发展方向。强调 了条带 开采技术是控 制岩层 与地表 移动 、 “ 三下” 采煤的主要技术措施 , 随着深部条带开采 、 多煤 层条带开采研究的深入, 条带 开采在我 国煤矿将继续被广泛 采用。膏体充填技术和条带开采技术均是煤矿“ 绿色开采技 术” 体系中的重要措施 , 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 , 加强膏体充 填技术和条带开采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 对控制岩层 与地 表移动、 保护地表建 构 筑物 , 改善矿 山生态环境等具有重 要 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收稿 2 0 0 4年 6月; 作者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 河南理 工大学资源与材料 工程 系; 邮编 4 5 4 0 0 0 参 考 文 献 1 李凤明 , 耿德庸 . 我国村庄下采煤的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1 9 9 9 , 2 7 1 1 0 ~ 1 3 2 黄乐亭 . 我国村庄下采煤的现状与发展重点[ J ] . 矿山测量, 1 9 9 9 , 4 3 ~ 5 维普资讯 1 0 _ { 1 国 C h i n Ⅱ 安全 S a f e t y 科学 &、 I⋯ 学报 J o u ma I 第 l 5 卷 2 0 05 妊 Ⅱ 友峰 , 如喀中, 马伟民. 矿山F采 陷工程[ 哪 徐州 甲 矿业大学出皈社, 2 0 0 3 郛文兵 , 邓喀中。 邹友峰, 我国条带开哭 研究现 与三要问韪[ J ] . 谋炭科学技求, . t 3 4 , 3 2 8 6 ~ l 1 张华兴 , 赵有星. 条带开采研究骊状及发展趋势『 】 ] . 煤矿开采 . 2 ] 0 0 . 3 5 ~ 7 钱鸣高, 许家林, 缪协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3 . 3 2 4 3 4 3 3 4 8 周华强, 侯朝炯. 孙希奎等. 固体嘘蜘哥博充填不迁村采煤[ J I . 口 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4 , 3 3 2 1 5 4 ~1 5 8 胡华 . 孙恒虎 矿u - 充填工艺j 耍7 之 发展及似膏催充填新j 亘夭[ J ] .中国 业 , 2 0 0 1 , 1 0 6 4 7 5 0 刘文生, 范学理 赵诱深. 覆岩离层充凛技术 理论基础与工程实施[ J ] . 辽亍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 1 o i , 2 0 2 1 3 5 1 3 7 杨佗. 对采动疆岩离层注浆藏沉按术的寻认识r j ] . 煤炭学授, 2 0 0 2 , 2 7 4 3 5 2~ 3 5 6 国务 院安 全生产 委具会第三次 全体会 议2 0 0 4年1 2闷3 0日召 开 , 中共 中央政治 局 常委 、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 , 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 实跋”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 , . I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的高 度 全面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 , 采取 更勺 【 有力 的措 施 . 确 保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穗定好转。 黄菊指出 . 2 0 0 4年初以来 , 在煤 电泊运供 求关系紧张 、 安全 生产难 度加丈 的情况下 , 各地 区、 各部门、 各单位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安全责任. 深化专项整治. 加强 事故防范, 有力地难动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必须保持清醒的 头脑 . 不断增 强做好 安全生 产工 作的能力和 信心 , 以对人 民群焱生命财产高度 负责的精神 . 做 好安全生产工作。黄菊要求 , 为7确 保全 国安全 生产形势 的稳定 好转 , 各地 区、 各部 门、 各单 位要 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为主线, 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 产措施。 一 是 狠抓安全生 产责任制 的落宴, 特别是强化各 生产 经营单 位的安全 生产主体 责任 , 加 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 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要追究有 关负责人 的领导 责任 。 二 是以煤矿 非煤矿 山、 道路交通 、 水上 交通、 危险化学 品、 烟 花爆竹 、 消防 火灾、 石油 天 然气管线安全等辱业和领域为重点, 继续深开展安全专硬整浩。 三是进一步加大安全投, 各生产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安全适用可靠的技术装备, 努力 弥补 安全欠账。地方冬级 民政府、 各 有关部 门要 研究制订有 关配套政 策措施 , 加 大对企业 安全生产技术改造 支持力度。 四是认真落实 安 全生产许可证 条倒 , 加 强对高危行业 安全生产 的源头 管理 . 提高对 安 全生产事故预见性和应急处鬻能力。 五是完善安全监管监寨体系 . 不断提高安 全监管 水平 黄菊特 别强调 , 要认真 做好 元旦 春节期间的安全工作, 狐孤各项防范措施冉 奄 落实, 加强安全保卫和节 日值班工作, 使广大人民 群众过一个 欢乐祥和 约节 目。 中共 中央政沿局委 员、 国务委员周永康出席会议 并讲话 . 国务委 员兼国 务院秘书 长华建 敏主持 了会议。国务院 安全生 产委 员会 副主任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会上 汇报 了 2 0 0 4年初 以来全匡安全 生产 工作情 兄 3 4 5 6 7 8 9 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