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pdf
第 1 4卷 第 7期 2 0 0 4年 7月 中 国 C h i n a 安 全 S a f e t v 科 学 S c i e n c e 学 报 J o u r n al V o 1.1 4 No. 7 J u 1 .2 0 0 4 瓦 斯 灾 害 治 理 新 技 术 李 学来高 级工程师 刘见中 工程师 煤炭 科学研 究总院科技 发展部 学科分类与代码 6 2 0 . 5 0 4 0 【 摘 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 介绍了 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 进展和新成果。通过“ 十五” 科技攻关项 日的研 究, 提 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 研 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 、 地质动力区划、 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 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 A E声发射、 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 的煤 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 , 实验成功 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 强化抽放等技 术, 开发了矿井通风 系统监测、 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 策控制技术。另外还分析 了我 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 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放; 灾害治理; 新技术 Ne w Ac h i e v e me n t s o f Ga s C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 LI Xu e - l a i ,S e n i o r E n n e e r LI U J i a n - z h o n g,E n g i n e e r C h i n a C o a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I a 赶 a I i 佃a n d c o d e o f d i s c i p l i n e s 6 2 0. 5 0 4 0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t e n d e n c y o f w o r k s a f e t y i n c o a l mi n e s ,d e v e l o p me n t s a n d n e w a c h i e v e me n ts i n the a s p e c t o f r e sea r c h e s o n g a s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i n C h i n a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Wh e n t a c k l i n g the b r a i n s t o r m s t a t e p r o j e c ts o f th e” T e n th F i v e y e a r P l a n ”. fi n d i n g s h a v e b e e n w o r k e d o u t s u c h a s th e m e th o d t o e v a l u a t e h a z . a r d s o f g a san d c o a l d u s t e x p l o s i o n .r e g i o n al p redic ti n gt ec h n o l o gy o f c o al b u r s t a n d g a s b u r t b a s e d o n d e t ec ti n gme tho d s o f g a s g e o l o gy .g e od y n a mi c s d i v i s i o n an d d e t ec ti o n w i th e l ec t r o ma g n e t i c wa v e an d c o a l b u r s t a n d g a s b u r s t n o n c o n t a c t c o n t i n u o u s p r e d i c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b a s e d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A E a c o u s t i c e m i s s i o n ,e l ect r o m a g n e t i c r a dia ti o n and g as i n r u s h. T ech n o l o gi e s o f c o mp reh e n s i v e g a s d i s a s t e r p re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wh e n mi n i n g i n p rot e c t i o n l a y e am o n g seam g r o u p s wi th his h g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s we ll a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alo n g c o al s e a ms h a v e b e e n p rov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Mo n i t o ri n g o n mi n e v e n t il a ti o n s y s t e m ,e v alu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r e h a b i l i ty a n d d eci s i o nma k i n g c o n t r o l t ech n o l o gy h a v e a l s o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I n a d d i ti o n,a n a l y s i s o n c h a l l e n g e s o fw o rk s a f e ty i n Ch i n a ’ S c o a l mi n e s a s we l l as s c i e n t i fi c resea r c h w o rk i n u r g e n t n e e d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h a s b e e n ma d e. Ke y wor d s E v a l u t i n g h a z a r d s C o al a n d g a s o u t b u r s t G as d r a i n a g e Gas c o n t r o l t ech n o l o gy Ne w t ech n o l o gy 1 概 述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 , 瓦斯 煤尘爆炸 、 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 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由 于灾害因素多、 治理难度大 , 矿井瓦斯一直是我 国煤矿安全 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 , 我 国所有煤矿均为 瓦斯矿井 , 据 统计 , 在1 0 0个 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 O 9处矿井中, 高瓦 斯矿井占2 6 . 8 %, 煤与 瓦斯突 出矿 井 占1 7. 6 %, 低 瓦斯矿 井 占5 5 . 6 %。 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 中, 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 突出矿井占l 5 %左右 。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 , 如淮南矿 业集团所属l l 对 矿井均为突出矿井 , 平顶 山煤业 集团所属 的l 3 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 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 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发展的 重要因素, 为此 ,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施 了“ 科技兴 安” 战 略, 并提出了“ 先抽后 采 、 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 的瓦斯 治理 “ 十二字方针” , 与此 同时, 我 国的各类科技计划也逐步加强 了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 十五” 以来 , 科 维普资讯 l 02 中 国 C h i n a 安全 Sa f e t y 科 学 S c i e n c e 学报 J o u r n a l 第 1 4 卷 2004拄 研院所 、 高等 院 校 及 企 业 以 产 学研 结 合 方 式 开展 了攻 关 研 究 , 在瓦斯煤尘爆炸 、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 保护层 开采 、 顺煤 层瓦斯抽放及矿井通风系统监测、 评价与决策控制等方面取 得 了重大进 展 , 并 获得 了一批 重要 的科技 成果 。 2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的新成果 2 . 1 瓦斯 煤尘爆 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 瓦斯煤 尘 爆 炸 一 直 是 困 扰 煤 矿 安全 生 产 的 重 大 灾 害 之一 。近年来 , 我国在煤尘着火机理及瓦斯煤尘爆炸机理研 究方面, 建立了粉尘 云着火及燃烧过程简化模型 , 得出了粉 尘空气混合物点火过程 中慢速导热燃料模式到快速辐射燃 烧模式 的转变具有爆炸特征 , 试验系统中点火诱导期与高温 固体颗粒燃料产物的质量分数和燃烧阵面中的热辐射有关 , 在爆 炸极 限范 围 内颗 粒 相 浓度 与 颗粒 点 立 温度 越 低 火焰 加 速效果越明显 , 辐射热损失可能导致燃烧区域 的重构, 粉尘 空气混 合物 火焰 稳态 结构发 生 明显 变化 等重 要结 论 ; 通过 研 究得出了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煤尘云着火特征参数计算方 法 , 揭示 了瓦 斯爆 炸过程 中爆炸 波 和火焰 的变化 特征 。 在取得 上述 成果 的基础 上 , 建立 了矿井 瓦斯煤 尘 爆炸 危 险性评价模型, 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掘进、 采煤工作 面瓦斯 煤尘 爆炸发 生 的影 响 因素扩 权重 、 可能发 生事故 的模 式 和避 免爆 炸事故 发生 所要 采取 的途径 。确立 了矿井 采煤 工 作 面、 掘进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指标体系, 并将指 标分为爆炸易发性指标和爆炸后果严重性指标。前者包括 自然 因素 、 技术 因素 、 管理 因素和经 济 因素 四方 面指 标 , 后 者 包括煤 尘爆 炸 指数 、 沉 积 煤 状 况 、 隔 抑 爆 方 式 、 隔 抑 爆 用 水 量 、 井下 作业人 员 、 以 往 事故 损 失及 矿 山 救 护 能力 等 。开 发 出 了瓦斯煤 尘爆 炸危 险性预 测评价 技术 和专 家系统 软 件 , 并 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和防治专家系统。 2. 2 煤 与瓦斯突 出区域预测技术 采用瓦斯 地质 理论 与 物探 技 术 相结 合 的 方法 进 行 突 出 区域预 测 , 一 直是 国 内外 的研 究方 向。“ 十 五 ” 计 划 以来 , 我 国煤 与瓦斯 突出 区域 预测技 术取得 重要 成果 1 我 国采用 瓦斯地 质方 法 , 建 立 了瓦斯 地 质 理论 与 物 探技术相结合的多技术 数字地震勘探、 无线电波透视和构 造软煤测井曲线识别 集成的多尺度 矿井突出区和工作面 突出带 瓦斯 突 出区 域 预测 瓦斯 地 质新 方 法 ; 提 出 了以 瓦斯 地质 单 元基础 的 由构 造软 煤厚 度 H 和煤 层 瓦斯 压 力 P 相 配套的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指标 , 初步确定构造软煤厚度 的突出临界值为0. 9 0 I 1 1 ; 2 开发 了具有 信息输 入 、 动 态管 理 和空 间分 析 功 能 的 瓦斯 突 出区域 预测We b G I S 信息 平 台 , 实 现 了瓦斯 突 出区域 瓦 斯地 质方 法 的 自动化 和 可视化 ; 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形成了一套矿井瓦斯富集部位 地震 探测 技术 与方 法 , 建 立 了 由3 D 3 C 地 震 技 术 、 A V O技术 、 地震 反演技 术 、 地震 属性 分析技 术 、 地震 波形 分类技 术 、 瓦斯 地质技术等构成的瓦斯富集部位地质 一地震预测模式 , 形成 了瓦斯富集部位探测的核心技术 ; 3 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 确定 了活动构造和岩体 应力状态对突出的影响 , 并划分出应力升高 区、 应 力降低区 和应力梯度。为此开发了突出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计 算机软件, 确定了活动断裂 、 最大主应力 、 应 力梯度等8个主 要影 响因素 , 并 可方 便 地划 分 突 出 的危 险 区 、 威胁 区和 安 全 区 。 开发 出了 突 出 区域 预测 决 策 分 析 系 统 软 件 。 实 现 了图 、 文 、 声 和像 的可视化 ; 4 采用 电磁 波透 视技术 , 成功 研制 出 了探 测煤 层 瓦斯 灾害易发区的技术和装备, 建立了电磁波反射和吸收特征数 据库 和地质 异常 体 的识 别系 统 , 得 出 了瓦斯 灾害 易发 区分 布 规律 , 提出了判定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 , 形 成一套 适于 瓦斯 灾害易 发 区的判识 方法 。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 完善并发展 了我国煤矿瓦 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体系, 提高了突出预测 的准确性 , 非突 出危 险区预 测准确 性 达到 1 0 0 % , 突 出危 险 区预 测 准确 性超 过 7 0 %, 最大限度地降低 了掘进和回采过程 中的瓦斯影响。 显著提高掘进速度和提高回采工作面产量。 2 . 3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技术 煤 与瓦斯 突 出的非 接 触式 预 测是 通 过 对 瓦斯 或 煤 体本 身的信号的实时监测而进行的连续动态预测技术。这种方 法具有测试简单、 不与生产发生冲突、 实时连续监测等优点。 因此 , 非接触 式 连续 预测 是 目前 突 出 预测 的 主 要研 究 方 向 。 在“ 九五” 攻关 成果 的基 础上 。 针对 掘进工 作 面煤与 瓦斯 突 出 非 接触 动态预 测预报 的需 要 , 分别研 究 出了基 于动态 瓦斯 涌 出规律原 理 、 A E声 发射 原 理 和 电磁 辐 射原 理 的工 作 面 突 出 危险性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 通过分析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规律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 实时监测瓦斯动态涌出特征波形 、 提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 特征指标 , 建立了煤巷掘进炮后 3 0分钟的吨煤瓦斯动态涌 出量指标 、 瓦斯涌出变异系数指标、 炮后瓦斯 涌出最大速率 指 标等 连续预 测指标 , 研究确 定 了这几种 指标 与炮 掘工 作 面 突出危险性 的关系及指标临界值 , 以此综合判断工作面所处 地点 的安 全状 况以及 前方 的潜在 危险性 , 实现 了炮掘 工作 面 瓦斯 动态 涌出 预测 , 为我 国煤 矿提供 了一种 新 的瓦斯 涌 出量 预测方法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工艺技术 ; 开发出了一套 A E声发射监测煤与瓦斯 突出的技术装 备 , 提出了A E声发射滤噪综合处理技术和方法 , 通过阻噪、 隔 噪 、 抑噪 、 滤 噪和有 效 A E信 号提 取 等途 径 , 实 现 了有效 滤 噪 的 目的 , 取得 了历 年来 滤噪研 究 中最有 突破性 进展 的研 究 成果 , 研究出了包 括传感器在 内的 A E声发射 预测工艺技 术, 分析和总结 了煤岩破坏 A E声发射规律 、 A E声发射与瓦 维普资讯 第七期 李学来等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 1 0 3 斯动力灾害的关系; 通过连续监测含瓦斯煤 岩流变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磁 辐射信号强度和脉 冲数及其变化的研究 , 实现了对煤与瓦斯 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预测预报 , 研究并揭示了电磁辐 射与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提出了临界值法与动 态趋势法相结合的煤岩动力灾害预警方法 , 开发成功 了煤岩 动力灾害非接触电磁辐射连续监测仪 , 实现了煤岩动力灾害 的非接触 、 连续动态监测及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 2 . 4 高产 高效 矿井瓦斯 灾害综 合治理技术 加强瓦斯灾害的治理是防止煤矿 重特 大事 故发生 的重 要保证 。高瓦斯煤层群保护层开采 、 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强化 抽放 、 巷道边掘边抽等技 术是瓦斯治理 的有效措施 , 也一直 都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 和难点。在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方 面 , 通过开展了保护层作用机理 的研究 , 利用三维离散单元 法对淮南矿区保护层开采后 , 采空区顶 、 底板煤岩体应力重 新分布的规律、 顶底板变形和破坏 特征进 行 了数值模 拟研 究, 从理论上计算了保护层开采后卸压 范围向顶 、 底板方 向 发展的深度 , 为确定被保护层 的保护效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 可靠的理论依据。 针对首采保护层开采时 , 上下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瓦斯集 中向首采工作面涌出的特点 , 并考虑到确保和提高防突效果 的要求 , 试验成功了多种首采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保护层底板巷道 上 向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技术、 被保护 层顶板煤 岩 巷道 下 向穿层钻孔抽放技术 、 首采层 保护 层 顶板巷道抽放技术、 首采层 保护层 顶板走向钻 孔抽放 技术、 首采层 保护层 工作面采空 区埋管抽放技术、 首 采层 保护层 掘进工作 面边掘边抽技术 。在试验研究 中还在实 际层间距7 0 m 相对层间距3 5倍 近水平煤层 群的下保 护层 开采和8 0 9 0 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 的下保护层开采 上取得 了重大 进展 ; 在顺煤层强化抽放方面上 , 通过试验和理 论研究, 形成 了一套在顺煤层钻孔中运用高压水射流扩孔和钻扩一体化 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成套技术和装备 , 以及对石门揭煤 抽 、 排瓦斯钻孔扩孔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扩孔后钻孔直径达 到 2 0 03 0 0 m m, 为 扩 孔 前 的 4 . 5倍 , 最 大 扩 孔 直 径 达 6 1 9 . 9m r n 。 扩一个钻孔 的时间相 当于施 工一 个钻 孔 时间的 1 / 6 。 而一个扩孔钻孔 的抽排放瓦斯及 防突效果相 当于2个 以上的钻孔 , 明显提高 了瓦斯抽放的效果; 在瓦斯抽放效果评价方面, 研究 了根据煤层的最小突出 瓦斯压力 、 瓦斯含量为依据 , 合理确定评价预抽防突措施有 效性的预抽率指标 和临界值 的方法。下 向钻孔及深孔预裂 爆破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另一重要技术途径。通过 试验 研究 , 解决了下 向钻孔施工中的排渣 、 排水等技术难题 , 取得 了下向孔钻探长度 达到7 0. 1 m的 良好效果。研究 中完善 了 适合于高瓦斯低透气性、 有突出危险煤层深孔控制预裂爆破 强化抽放瓦斯技术和石门快速揭煤技术; 对于单一低透气性 突出煤层巷道掘进的瓦斯抽 放技术 难题 ,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 究, 发现煤层巷道 掘进工作 面 和巷道两帮的煤体在松 动和原始煤体之间存在 的随巷道 向 前掘进而向前移动的蠕 变“ u ” 形 圈, 在“ u” 形圈 内煤层 的透 气系数成百倍地增加; 分析了煤层赋存参数 、 瓦斯抽放参数对抽放钻孔抽放瓦 斯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有效抽放半径与抽放时间的关系、 抽放 负压和抽放量的关系, 并据此合理布置边抽边掘钻孔, 其截流 抽放瓦斯率可达到 3 o %以上 , 并且煤体的强度有较大增加。 2 . 5 矿 井通风 系统安全可靠性评 价与 决策技术 矿井通风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环节 , 合理的通 风是防止瓦斯积聚、 抑制煤炭 自燃和火灾蔓延扩大的重要手 段 , 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或管理不 当, 则是导致 瓦斯积聚和 自然发火及造成瓦斯、 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 因。集 约化生产的大型矿井实行一矿一面已成趋势 , 要求通风系统 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 可靠性和合理性 , 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我国开展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技术的 研究, 建立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 网络仿真技术的两种矿井 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理论体系、 评价方法和数学模 型。 开发了 智能化 、 可视化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在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方面 , 研究并完善 了一维动态模拟技术, 开发 了矿井灾害风流流动模拟 的 G I S 显示 系统 , 实现矿井灾变动态模拟结果在矿井通风系统图各 巷道通风参数 的动态显示 , 提 高模拟结 果与各巷道 的对应 性 , 减少矿井灾害防治及救灾决策中应用灾变状态各参数的 失误率 , 提高决策效率。研究出了矿井火灾 区域 内烟流流动 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和矿井巷道中火灾烟流流动 的虚拟现 实技术。 在通风系统 自动调控方面 , 研究成功了井下 自动控制风 门及远程控制技术, 研制出了带有卸压窗和撞杆 自动开启装 置的远程 自控风门, 实现 了井下人、 车信号分离, 采用控制命 令分级管理的方法, 彻底贯彻了“ 生产服从救灾, 行人服从行 车” 的风门管理理念 , 有效地提高了通风系统的稳 定性 和安 全可靠性 。 作为配套技术研究, 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 决策技术 、 矿井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和井下风 门远程控制技术等有机整合成一体, 开发 了软件平台 , 初步 实现了矿井通风系统从监测、 分析 、 决策到控制 等各环节 的 闭环 运行 。 3 存在的 问题和急需开展 的研究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煤矿安全是煤炭 维普资讯 1 04 中 国 C h i n a 安全 S a f e t y 科学 S c i e n c e 学报 J o u r n a l 第 1 4 卷 2 0 04正 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瓦斯灾 害治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对煤矿瓦斯灾 害进行监测 监控 、 预警防治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 是减少煤矿伤亡 事故 ,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的重要手段。 目前 , 煤矿安全工作 面临两大的挑战 一 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 生产 高效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 瓦 斯涌出量倍增, 产尘强度大幅度上升, 通风压力增大, 瓦斯煤 尘爆炸、 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事故的预防难度增大; 二是矿井生产水平的逐 年延伸 , 地应力增大 , 瓦斯 涌出 量也增大 、 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 , 恶化 了煤 矿生产条件, 增大了生产 中的不安 全性 。为此 , 煤矿安 全技 术也需从两个方面开展攻关研究 1 根据矿 区煤层条件不 同、 瓦斯赋特征不 同、 生产条 件的变化, 采用新的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提高现有瓦斯灾害 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适应性研究 , 如采用现代通讯技术 、 自 控技术 、 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 解 决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监 测系统相互不兼容 、 无法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 2 不断解决 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中出现的新 问题 , 如伴 随我 国东部深井开采带来 了“ 三高” 和深部矿井的延期突出 问题 , 松软低透气性煤层长钻孔瓦斯抽放技术难题。这些问 题急需开展科技攻关加 以解决。 4 结 论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在淮南矿 区进行 了试验和应用 , 取 得了经济 、 社会 、 安全环境 的多重效益。这些研究成果对我 国煤矿生产条件和瓦斯灾害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 性 , 具体成果表现为 1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在淮南潘三矿 、 张集矿应用表明, 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 实用性 , 为预防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提供 了重要技术支撑 。 2 瓦斯地质、 动力 区划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煤与瓦 斯突出预测技术是经实践证 明是 有效的, 是减小防突工程 量 、 提高防突效果的保障技术措施 。 3 A E声发射、 电磁辐射 等非接触连续监测技术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 , 并进入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 4 保护开采 、 顺煤层瓦斯强化抽放技术在联合攻关 , 取得了理论、 技术和试 验研究 的重大进展, 是淮南矿 区治理 瓦斯的有效技术途径。 5 通风系统的监测、 可靠性评价技术随着矿井集约化 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突现其基础作用, 而虚拟现实技术要达 到应用阶段仍需开展大量工作。 收稿 2 0 0 4年 3月; 作者地址 北京市朝 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 5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 邮编 1 0 0 0 1 3 参 考 文 献 1 王显政 , 杨富 , 朱凤 山等 . 煤矿安全新技术[ M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2 2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课题组 . 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验收报告[ R ] , 2 0 0 4 3 范维唐 , 钟群鹏 , 闪淳昌 .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 、 差距和对策[ M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 2 0 0 3 第八层中国青年 科技冀曩冀大会召开 2 O O 4年 6月2 8日, 中共 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在京 召开 了第八届 中国青年科技 奖颁 奖表 彰大会 , 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选拔推荐 的煤炭科 学研究总 院抚 顺分院优 秀青年科技 工作 者罗海珠 同志, 获得 该 奖。 设立 中国青年科技 奖旨在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表彰奖励在 国家经济发展 、 社会进步和科技 创新 中作 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 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根据 中国青年科技奖条例 的规定, 经中国青年科技奖 评审委 员会评审, 报请 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 员会批准, 有 9 8名同志被授予该奖。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