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物联网络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pdf
第3 9 卷第2 期 2 0 1 1 年 2月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Co a l S c i e nc e a nd Te c h no l o g y Vo 1 . 3 9 NO . 2 F e b. 2 01l 煤 矿物联 网络 系统 理论与关键技术 孙彦景 ,钱建生 ,李世银 ,窦林名 1 . 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 徐 州2 2 1 1 1 6 ; 2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 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 苏 徐卅I 2 2 1 0 0 8 摘要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 、预警与应急救援的要求 ,提 出将信息感知、信息传输、智 能处理 、现代控制技术与现代采矿技 术相结合 ,基于工业以太 网综合 自动化 系统和无线传感器 网 络 ,构建动态感知煤矿灾害状况 、设备健康状 态、人员安全环境 的煤矿安全 生产物联协 同网络系 统 ,实现复杂环境下生产网络 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 的协同管理与控制,有效地解决煤 矿安全开采和重大灾害 防治的问题。同时在给 出安全信息分布式传感 、生产过程协同控制、安全信 息识别处理 、受限异质空间传感 网实时传输及动态组网等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上 ,指 出了开 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 关键词 煤矿;无线传感器 网络;物联 网;安全生产 ;工业以太 网 中图分类号 T D 6 5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3 2 3 3 6 2 0 1 1 0 2 0 0 6 9 - 0 4 The o r y a n d Ke y Te c hn o l o g y f o r M i ne I nt e r n e t o f Th i ng s S U N Y a n - j i n g ’ , Q I A N J i a n s h e n g ,L I S h i y i n ,D O U L i n - mi n g 1 .S c h o o l o fI n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1 1 6,C h i n a ;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f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t y Mi n i n g,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mi n e s a f e t y p r o d u c t i o n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me a s u r i n g ,t h e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e a r l y wa r n i n g a n d e m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t h e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e t h e r n e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u t o m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w i r e l e s s s e ns o r ne t wo r k,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n p e r c e p t i o n,i n f o rm a t i o n t r a ns mi s s i o n,i nt e l l i g e nt p r o c e s s i ng,mo de r n c o nt r o l t e c hn o l o g y a n d mo de r n mi n 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c o u l d b e a p pl i e d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e mi n e i n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c o o r d i n a t i v e n e t wo r k s y s t e m o f t h e mi n e s a f e t y p r o du c t i o n wi t h t h e d y na mi c pe r c e p t i o n s o f t h e mi ne d i s a s t e r s t a t us,t he e q ui p men t h e a l t h s t a t u s a n d t he p er s o n n e l s a f e t y e nv i r o n me n t i n o r d e r t o h a v e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v e ma na g e me nt a n d c on t r o l o f t h e pe r s o nn e l ,ma c hi ne r y,e qu i p me n t a nd i n f r a s t r u c t ur e s wi t h i n t h e p r o d uc t i o n n e t w o r k u n d e r t h e c o mp l i c a t e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n l i n c s a f e t y n fi n i n g a n d t h e ma j o r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Me a n wh i l e b a s e d o n t he s a f e t y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t i o n t y pe s e n s i n g,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v e c o nt r o l o f t h e p r o du c t i o n pr o c e s s ,t h e s a f e t y i n f o rm a t i o n i d e n t i fic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g,o n t i m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o f s e ns o r n e t wo r k i n t h e l i mi t e d he t e r o g e n e o u s s p a c e,t h e dy n a mi c g r o up n e t wo r k, a n d o t h e r r e l a t e d t h e o r y a nd t h e ke y t e c h no l o gy ,t he p a p e r po i n t e d o ut t h e ur g e n c y o f t h e r e l a t e d s t u d y t o be c o n d uc t e d. Ke y wo r dsc o a l mi n e;wi r e l e s s s e ns o r ne t wo r ks;i n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s a f e t y pr o d uc t i o n;i n du s t r i a l e t he r n e t 1 概 述 随着 国家对矿 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矿 山企业陆续建立起各种安全 、生产监控系统 ,对矿 井人员、设备 、环境灾 害等安全信 息进行 监测控 制 ,对 保证 矿 山 的安 全 和正 常 生 产起 了重 要 作 用 J 。目前 , 煤矿的综合 自动化系统 ,基于工业 以 基金项 目国家高 技术研 究发 展计 划 8 6 3计划 重点 资助 项 目 2 0 0 8 AA 0 6 2 2 0 0 ;国家青 年 自然科 学基金 资助项 目 5 0 9 0 4 0 7 0 ; 中国博士后基 金资 助项 目 2 0 1 0 0 4 7 1 0 0 9 ;中国矿 业大 学科 研基 金资助项 目 0 C 0 8 0 3 0 3 太网环 网增强通信 的冗余性 ,为信息提供 了实时 、 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但是 ,由于矿山井下作业环 境复杂,有线通信 网络无法达到一些区域 ,有限的 监测点也无法全方位监测采掘工作面等安全关键区 域 的灾害信息 ,现有的有线通信网络在矿山井下范 围内存在盲区,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等关键 区域 的通 信覆盖。因此 ,需要改进信息网络分布的合理性和 冗余 ,以减少矿山信息监测的盲区,提高信息传输 的速度和可靠性 ,增强事故情况下安全信息监控系 统的应急通信能力。同时 ,如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 实现设备 、人员 、安全环境监测协同有效地控制 , 6 9 2 0 1 1 年第2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3 9 卷 从而打破当前各类监控子系统之间的壁垒 ,实现统 一 的网络管理和控制也显得 日益重要。 文献[ 1 ]指出,当前煤炭科技发展远不能满 足产量规模对安全 、机械化和环境治理的要求 。而 物联网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l o T 技术 为未来煤矿 安全开采和重大灾害防治,建立统一的煤矿安全生 产与预警救援新体系提出了新 的思路和方法。作为 传感器网络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基 于物联网 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网络系统将传感器技术 、通信 技术 、分布式计算技术 、控制技术与现代化采矿技 术紧密结合 ,动态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实现矿山安全 生产过程的可靠控制。因此 ,安全生产物联网络系 统理论与关键技术是煤炭复杂环境下作业安全监 测 、远程控制和应急救援 的基础 ,是地下无人采矿 和数字化矿山研究 的核心内容之一 。 2 矿 井信息 网络现状 当前的矿井通信与信息传输技术模式 ,主要是 传统的基于有线的现场总线 、光纤通信 、漏泄通信 等方式和近年发展起来 的工业 以太 网 、无线小灵 通 、射频技术等方式 ,研制的各类矿井人员定位系 统或监测管理系统 ,多采用有线总线型通信网络 , 自成系统 ,难 以实现 井下监测 网络分布式协调控 制 ,无法形成统一的网络信息传输和控制平台。文 献 [ 4 ]提出了全矿井无线信息系统理论 与关键技 术 ,指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 。 无 线 传感 网络 W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 e t w o r k s WS N具有无 需 固定 设 备支撑 ,可 以快速 部署 、 同时具有 自组网、不受有线网络约束的优势 ,使其 非常适合应用无法采用传统有线通信机制的恶劣环 境 ,并能实施实时高效 的安全监测 。对采空区 、工 作面等煤矿安全监测的关键地带 ,由于其 自然条件 非常恶劣 ,布线不能随时进行 ,监测监控难度大, 安全隐患多。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则可以克服存在 的困难 ,实现煤矿采煤 、掘进工作面 、采空 区瓦斯 以及人员定位等无线接入检测和灾变后环境监测系 统的快速重构 ,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灾变条件 下的残存性 。 物联 网是 以感 知为 目的,实现人 与人 、人与 物 、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是泛在传感器 网络的 延伸 。其特征是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 各种信息 ,结合各类 通信 网进行信息 的传送 与交 7 0 互 ,采用普适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 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 ,实现智能化的动态决 策和控制。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打破了之前一直把物理基 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思维。对煤矿安 全生产而言,在物联网时代,瓦斯、C O等各类传 感器、电缆 、电气机械设备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 统一的基础设施 ,基于物联 网络可以对煤矿复杂环 境下生产网络内的人员、机器 、设备和基础设施实 施更加实时有效的协同管理和控制。 矿山物联网是要实现对真实矿山整体及相关现 象的可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 ,将矿山生产过程 、 安全管理 、地理地质 、矿山建设等综合信息全面数 字化 ,实现矿山安全生产过程的动态协 同控制,即 “ 感知矿山” 。 3 煤矿物联 网络 系统 矿井处于动态开采过程 中,矿井灾害发生的区 域和时间均具有未知性,要感知这些灾害产生的前 兆信息 ,只能采用符合矿井生产特点的分布式、自 组网、动态重构 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信息采集方式 , 减少 矿 井信 息 监测 的盲 区,解 决 矿井 无线 传 输 “ 最后一千米”问题 ,构建动态的感知煤矿灾害状 况 、感知设备健康状态 、感知人员安全环境等的信 息感知与处理平台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对矿山 安全的统一监控 、人员与设备的统一管理。 3 . 1 煤矿物联网结构体 系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重要保障之一的煤矿监控系 统 ,在构造统一 、优化 、共享 、基于工业 以太网传 输的煤矿综合 自动化系统方 面 已经基本完 成 。 在煤矿建立了冗余 、有重构能力 、支持煤矿生产、 监控、人员定位 、安全管理、救援通信等综合业务 信息传输 的骨干平台。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新一 代全矿井物联 网络系统在体系上将依托工业以太网 骨干网络 ,结 合多跳无线 网络 Wi r e l e s s F i d e l i t y WI F I 和无线传感器 网络 ,共 同构成全矿井物联 信息感知控制系统 ,实现井 下各种有线和无线监 视 、监测、监控信息基于光纤 的一体化传输 ,如图 1 所示 。 该系统将 工业 以太 网技术 、WI F I 技术 、无线 传感技术和应急联动平台融为一体 ,实现井下和 片 孙彦景等煤矿物联网络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2 0 1 1年第2期 上 ,以及不 同部 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和协 同工作。 图 1 煤矿全覆 盖物联 网结构 煤矿物联网络包括感知层 、网络传输层 、应用 层的三层体系结构,如图 2所示。 网 络 层 感 生 [] 层 I 煤矿灾害预l l 大型设备1 况盼I I 煤矿人员I l 煤矿安全l l 警与防治 l l 测. j 故障诊断 J I 定 位 I l 生产 ‘ 监控I 矿 f J { 物联 网信息处 与t } { 别技术 矿 山物 联网传 输技术 匝 圈匝 匝 因 图 2煤 矿 物 联 网络 层 次 体 系 感知层解决矿 山物理环境 的信息获取的问题 , 所需要 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 、短距离有线和无 线通信技术等。网络传输层要解决感知层所获数据 的传输 问题 ,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 技术 、网络技术等。应用层解决 的是信息识别处理 和人机交互 的问题。 3 . 2理论 与 关键技 术 1 安全信息分布式传感技术 。针对煤矿的特 殊环境 ,采用电磁辐射 、声发射 、透地成像 、微震 监测 、红外视觉识别 等方法 ,研 究矿井 灾害状况 、 设备健康状况、人员环境安全状况感知等矿井物联 网环境参数分布式传感技术 ,研制新型的分布式矿 用传感器 。 2 生产过程协 同控制技术 。 目前的分布式控 制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 尚不能应用于有实时 性 、安全性要求的物联网络系统。主要原因是对于 分散的环境 ,不能收集足够的信息并采取准确的控 制措施 。虽然基 于传感 、 一 通信、决策 的传统模 型 , 对环境信息抽样并可以立即做出动作。但在复杂的 物联网络系统 中,潜在的因素可能引起决策进程 的 不确定性 ,而动作 的延迟将会导致系统产生一系列 的问题 。 一 般的不确定决策模型并不能支持传统 的控制 环路模型 ,基于物联网的协同控制技术需要新的科 学和理论支持 ,包括信息集成 、故障连锁和 自适应 等方面。 3 受限异质空问传感 网实时传 输技术 。针对 无线传感器 网络传输 的需求 ,研究矿井 “ 受 限异 质可变” 空间无线 电波传输 的规 律 ,包括小尺 度 范围内无线衰落的规律 、有限异质可变空间环境下 短距离无线传输机理 ,研究适合矿井无线通信 的频 率 、调制方式 、带宽等参数优化 ,采用认知无线电 技术 自动优化无线 通信参数 ‘ 。 。研究物联 网体 系 结构下矿井通信实时可靠传输与控制技术 ,为 可靠 的矿井信息传输平 台提供基础 。 4 受 限异质空 问传感 网动态组 网技术。针对 不同工作面空间和环境的要求 ,研究合理的无线传 感器拓扑结构、工作模式 、移动节点与相对静止节 点间网络重构与网络 自组织问题 、冗余节点的分布 及冗余度 问题 、MA C层活动调度机制 ,以便更优 化地覆盖所需监控 区域。对有线通信网络 ,从研究 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研究新 的网络传输技术 ,解 决异构互连及 自动拓扑发现和网络重构 问题 。 5 安全信息识别与处理技术。利用先进智能 传感器与物联 网技术对煤矿有关环境与地质参数进 行实时采集 ,根据采集 的数据与理论分析 ,从矿井 安全监测海量数据 中析取 可信 、隐藏 、事先未 知、 潜在有用和最终可理解 的瓦斯知识 ,揭示监测数据 的本质规律 、内在联系,运用这些规律和有用信息 对新的监测数据进行融合 ,实现安全关键信息的自 动识别。 针对煤炭资源开采 ,特别是深部资源开采 中重 大灾害的成 因、预测预报理论以及防治对策等关键 问题 ,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和爆 炸、矿井 突水 、 顶板 冒落 与 冲击 地 压 等 突发 性 动 力灾 害 成灾 机 理 ’ ” ,矿山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与事故分析理论与 技术 ,充分利用物联 网络信息传输平台 ,为深部资 71 2 0 1 1 年第2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3 9 卷 源开发中重大灾害事故的预测 、预报和防治提供可 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3 . 3功能特性 1 安全监测监控。基 于矿井无线/ 有线 混合 结构全覆盖网络实现对温度、风速 、瓦斯 、甲烷、 一 氧化碳 、煤尘 、矿尘等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 影响 的矿井 环 境参 数 进行 有 效 的监 测,并 基 于 WI F I 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矿井环境参数监测与计 算的结果进行无线传输实现,实时控制风门状态 、 风窗状态 、风筒状态 、局部通风机开停 、主通风机 开停等,并实现 甲烷超限声光报警 、断 电和 甲烷风 电闭锁控制等。 2 大型设备工况监测与故 障诊断。煤矿生产 密切相关的大型设备很多 ,有些设备的运转状况直 接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这些大型设 备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一直是关注的热点。 开展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井下采掘装备远程 定位、煤岩界面识别、大型设备姿态控制等技术的 研究。采用物联网技术 、综合监测 、信息融合等技 术对采掘 、提升 、运输 、通风 、排水、筛分等关键 生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3 基 于 WI F I的多媒体通信。语音通信是矿 山井下无线网络的 “ 杀手级 ”应用 。利用 网络节 点的地址编码作为接拨号码 ,在井下矿工与矿工之 间、矿工与地面管理人员之间利用多跳 WI F I 网络 进行无线语音通信。由于矿工在井下是移动的,需 要研究适合语音通信 的无缝切换机制 、动态路由机 制 、双向路由机制 、井下通信的漫游机制等 ,以保 证无线语音通信的可靠性与较高的服务质量。 以无线 WI F I 网络为载体 ,在监测点上布置具 有通信 功 能摄 像 头 ,直 接将 视 频 流传 输 至无 线 WI F I 网络 ,最终传输至地面上的监控中心。 4 矿井实时三维定位。利用无线传感 网络 的 短距离通信实现对矿工的精细定位 ,做到对井下矿 工全方位实时定位、跟踪与管理。结合现有的电子 矿图实时显示整个矿井各个区、煤层人员的数量和 分布 ,以及指定人员的移动路线 ,可对指定人员进 行定位和跟踪 ,查询特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 在地理信息系统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rnG I S 平 台上 ,将矿 山己有开采方式 、地质构 造 、岩层巷道等数据 ,结合实时采集的矿井温度异 常 、电磁辐射 、声发射、瓦斯涌出等信息变化 ,实 72 现井下工作人员、移动设备的三维定位 , 实现井下 巷道工作环境 的各种参数 如温度 、湿度、井巷 通风风速和有害气体含量等 的实 时监 测,分析 实时监测数据 ,预警井下数据异常区域 ,防止灾害 发生 ,分析灾害发生位置 、原 因及 发生时井下人 员 、移动设备等信息,为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有价值 的决策参考。 4 结 语 我国煤矿生产井下生产人员密集 ,事故发生率 高 ,随着开采深度的逐年增加 ,全面提高我国煤矿 安全理论 、技术与装备 的研究水平刻不容缓 。作为 煤矿安全生产与预警救援重要技术保障,由于无线 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 、分布式计算技术与传感 器技术等迅速发展,使构建新一代全覆盖的煤矿物 联网络系统成为可能。因此 ,开展新一代全矿井物 联网络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感 知煤矿灾害状况、设备健康状态 、人员安全环境 , 促进我 国煤矿信息化、现代化 的建设 ,也是煤矿安 全开采 ,绿色开采的重要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 1 ] 钱鸣高.煤炭 的科学开采 [ J ] .煤炭学报 ,2 0 1 0 ,3 5 4 5 2 9 5 3 4 . [ 2 ] 李建 中 ,高宏.无线传感 器网络 的研 究进展 [ J ] .计 算 机研究 与发展 ,2 0 0 8,4 5 1 1 1 5 . 『 3 ] C h a k i h B a o u c h e ,A n t o n i o F r e i ta s ,M i c h e l Mi s son . R a d i o P r o x i m- i t y De t e c t i o n i n a W S N t o L o c a l i z e Mo b i l e En t i t i e s W i t h i n a C o n fi n e d A r e a[ J ] .J o u r n a l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2 0 0 9 4 2 3 2 2 4 0. [ 4] 杨维 ,冯锡生 ,孙 继平.新一 代全矿 井无线 信息系统 理 论与关键技术 [ J ] .煤炭学报,2 0 0 4 , 2 9 4 5 0 6 - 6 1 1 . [ 5 ] 孙彦景 ,钱建生.基于 WS N地下无人采煤安 全监测技术 的 研究 [ J ] .传感技术学报 ,2 0 0 7 ,2 0 1 1 2 5 1 7 2 5 2 1 . [ 6 ] A k y i l d i z I F ,S t u n t e b e c k E P .Wi r e l e s s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e n s o r N e t w o r k s R e s e a r c h C h all e n g e s[ J ] .A d Ho c N e t w o r k s E l s e v i - e r ,2 0 0 6 6 6 6 9 - 6 8 6 . [ 7 ] A k y i l d i z I F ,S u n Z,V u r a n M C . S i g n al P r o p a g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Wi r e l e s s U n d e r g r o u n d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s[ J ] . P h y s i c a l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E l s e v i e r J o u r n a l ,2 0 0 9 3 1 6 7 一 l 8 3. 『 8 ] Y a n Wu,M i n L i n ,I a n J Wa s s e l 1 .Mo d i fi e d 2 D F i n i t e - D i f f e r - e n c e T i me - Do ma i n B a s e d T u n n e l P a t h L o 8 S P r e d i c t i o n for W i r e .- l e s s S e n s o r Ne t w o r k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 .J o u rna l o f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 2 0 0 9 4 2 1 4 2 2 3 . 下转第 7 9页 孙继平 基 于图像识 别的煤 岩界面识 别方法研究 2 0 1 1 年第 2期 像识别 的煤岩界面检测方法又分 为主动红外 图像 和被动红外图像 2种 。 3 . 3 基于 图像 识别 的多参数 信息 融合 煤岩界 面 识 别方 法 为满足不同煤岩界 面识 别的需求 ,笔者 提 出 基于可 见光 图像 识 别 、红外 图像 识 别 、 射 线 、 雷达 、红外 、有功功率 、震 动 、声音 等多参数 信 息融合 煤 岩 界 面识 别 方 法。根 据 不 同 的煤 岩 介 质 ,采用 专 家 系 统 、神 经 网络 、模 糊 数 学 等 方 法 ,建立相应 的辨识模型。 4 结 论 采掘工作 面是 煤矿事故 多发地点 。因此 ,要 通过煤矿机械化 、 自动化和信息化 ,减 少煤矿采 掘工作面作业人员 。煤岩 界面识 别是采煤 工作 面 无人开采的关键技术之 一。通 过煤岩界 面 自动识 别 ,及时调整采煤机滚筒截 割高度 等 ,既能减少 丢煤 、提高资源采 出率 ,又能减少截 割岩石 、降 低煤中含矸量 、提高运输效 率 ;既能减少 由于截 割岩石对截齿等磨损 和破 坏 ,又能避免截 割岩石 所产生的危 险温度 引爆 瓦斯。 射线探 测法 、雷 达探 测法 、红外探测法 、有 功功率 监测法 、震 动 检测法 、声音检测法 、粉尘检测 法等煤岩界 面识 别方法 ,存在着适 用范 围小 、识别 正确率低 等问 题 。笔者提出的基 于 图像 色彩 、灰度 、纹 理 、形 状等特征的煤岩界 面识别方法和基 于图像识别 的 多参数信息融合煤 岩界面识别方 法 ,有助于提 高 煤岩界面识别 的正确率和适用范 围。 参 考文献 孙继平 .屯兰矿“ 2 2 2 ”特 别重 大瓦斯 爆炸 事故 原 因及 教训[ J ] .煤炭学报 ,2 0 1 0,3 5 1 7 2 7 5 . 孙继平 .煤矿 自动 化与信息 化技术 回顾 与展望 [ J ] .工 矿 自动化 ,2 O 1 0 6 2 6 3 0 . 孙 继平.煤 矿 物联 网特点 关键技 术 研 究[ J ] .煤 炭学 报 ,2 0 1 1 ,3 6 1 1 6 7 1 7 1 . 孙继平 .煤矿安全生 产 监控 与通 信技 术[ J ] .煤炭 学报 , 2 0 1 0,3 5 1 1 1 9 2 5 1 9 2 9 . 孙继平.煤 矿井下 安 全避 险 “ 六 大 系统 ” 的 作用 和 配置 方案 [ J ] .工 矿 自动化 ,2 0 1 0 1 1 1 4 . 孙 继平.煤矿 安全监 控技 术与 系统 [ J ] .煤 炭科 学技 术 , 2 0 1 0,3 8 1 0 1 - 4 . 孙 继平煤 矿安 全 监控 系统 联 网技 术研 究[ J ] . 煤炭 学 报 ,2 0 0 9,3 4 1 1 1 5 4 6 一 l 5 4 9 . [ 8 ] 孙继 平.煤 矿井下人 员位置监测技术 与系统 [ J ] .煤炭科 学技 术 ,2 0 1 0,3 8 1 1 1 - 4 . [ 9] 孙继 平.煤 矿井下人员位 置监测 系统 联网 [ J ] .煤 炭科 学 技术 ,2 0 0 9,3 7 1 1 7 7 7 9 . [ 1 0 ] 孙继平 .煤炭产量远 程 监测 与防作 弊技 术[ J ] . 工矿 自 动化 ,2 O l 0 9 1 2 9 一 l 3 2 . . [ 1 1 ] 孙 继 平. 矿 井 通 信 技 术 与 系 统[ J ] . 煤 炭 科 学技 术 , 2 0 1 0.3 8 1 2 1 3 . [ 1 2 ] 任芳 ,杨 兆建 ,熊诗 波. 国 内外 煤 岩界 面识别 技术 研 究 动态综述 [ J ] .煤 ,2 0 0 1 ,1 0 4 5 4 5 5 . [ 1 3 ] 任芳 ,熊 晓燕 ,杨兆 建.煤 岩界 面识 别 的关键 状态 参 数[ J ] .煤矿机 电 ,2 0 0 6 5 3 7 3 9 . [ 1 4] I J l X u, GU T a o .N e w T e c h n i q u e o f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R o c k fr o m C o a l B a s e d o n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Wa v e l e t T r a n s f o r m [ C ]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S P I E Th e I nte r n a t io n a l S o c i e t y f o r Op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7 3 4 3,p 7 3 4 3 0 A 1 0 , 2 0 0 9 . 作者 简介 孙 继 平 1 9 5 8 一 ,男 ,山西 翼 城人 ,教 授 ,博 士 生导师 ,博 士 ,现任 中国矿业大 学 北京 副校长 ,长 期从 事 煤 矿安全 生产 监控与通 信、安全 生产信 息化及 煤矿 电气安 全方面 的研 究 和 实 践 工 作。 T e l 0 1 06 2 3 3 1 9 2 9 ,Ema i l s i p c u mt h . e d u. c n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1 0 7 ;责任编 辑 赵瑞 上接第 7 2页 [ 9 ] I I Mo ,L I U Y u n h a o . U n d e r g r o u n d C o a l Mi n e Mo n i t o fi n g w i t h W 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 e t w o r k s 『 J ] . A C M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S e n s o r Ne t w o r k s ,2 0 0 9 2 1 9 . [ 1 0] C HE N G u a n g z h u, S HE N C h u n - n g ,Z H OU L i j u a n .D e s i g n a n d P e rf o r ma n c e An a l y s i s o f W 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e t wo r k L o - c a t io n N o d e S y s t e m for U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e[ J ] Mi n i n g S e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 ,2 0 0 9,1 9 6 8 1 3 8 1 8 . [ 1 1 ] 彭丽 , 孙 彦景 ,钱建 生.UWB矿井 巷 道无线 信道 模型 [ J ] .华 中科技 大学学报 , 2 0 0 8, 3 6 S 5 8 2 5 8 3 . [ 1 2] 李世银 , 钱建生 , 孙 彦景.煤矿工业 以太 网网络模 型研究 及应用 [ J ] .华 中科 技 大学 学报 ,2 0 0 7 ,3 5 S 2 1 3 2 1 6. [ 1 3 ]D O U L i n n fi n g ,L U C a i p i n g ,MU Z o n g l o n g .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F o r e c a s t i n g o f R o c k B u r s t Ha z a r d s i n C o a l Mi n e s [ J ] . Mi n i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 ,2 0 0 9,1 9 5 5 8 55 9】 . 作者简 介 孙 彦 景 1 9 7 7 一 ,男 ,山 东朦 州 人 ,副 教 授 , 博士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为矿井无线通信与监控、矿山物联 网。T e l 1 3 6 8 5 1 9 8 6 9 9,E n mil y a n j i n g s u n c n 1 6 3 . c o rn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0 2 9 ;责 任编辑 赵瑞 7 9 j i 1 J 寸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