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pdf
第3 8 卷第1 2 期 2 0 1 0年 1 2月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Co a l S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V0 I . 38 De c. No .1 2 2 01 0 l l 。 l l l | 蔓 藕 臻矿井 鞠 呈避险‘‘ 穴大系统, ’ 霹析 矿 井通信技术 与系统 孙 继 平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 0 0 0 8 3 摘 要 研究了矿井通信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 险和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提 出了技术 和装备要求①煤矿必须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调度 电话应直接连接地面调度 交换机 含安全 栅 ,并 由调度交换机远程供电;严禁调度 电话 由井下就地供 电,或经有源 中继器接调度交换机。 ②矿井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 、主 副井绞车房 、压风机房、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 中央变 电 所、井底车场 、运输调度室、采 区变电所 、上下 山绞车房 、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 要机 电设备硐室、采掘工作面、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 、采 区和水平 最高点、井下避难硐室 或救生舱必须设有直通地面调度 室的调度 电话。 积极推广应用矿井 广播通信系统。④积极推广应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⑤煤矿井下带班领导、技术人员、区队长、班 组长 、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电钳工等流动作业人 员,宜配备矿用移动电话。⑥救护队应装备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⑦严禁矿用 I P电话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替代矿用调度通信 系统。 关键词 安全避险;矿用调度通信 ;矿井广播通信 ;矿井移动通信 ;矿井救灾通信 ;矿用 I P电话 中图分类号 T D 6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3 2 3 3 6 2 0 1 0 1 2 0 0 0 1 0 3 M i n e Co mmun i c a t i o n Te c h no l o g y a nd S y s t e m S UN J i p i n g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厂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tyMi n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y o f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o g y B e ij i n g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Ab s t r ac t Th e pa p e r h a d a s t ud y o n t h e r o l e o f t h e mi n e c o mmu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t h e mi n e s a f e t y p r o d u c t i o n di s pa t c h i n g,t h e s a f e t y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h e e m 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 T h e p a p e r p r o v i d e d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q u i 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C o a l m i n e s h a l l b e e q u i p p e d w i t h t h e mi n e di s pa t c h i n g a n d c o n u n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Th e d i s p a t c hi n g t e l e ph o n e c a n be di r e c t l y l i n ke d wi t h t he s ur f a c e di s pa t c h i n g s wi t c h b o a r d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s a f e t y r a i l i n g a n d s h a l l b e p o w e r s u p p l i e d r e m o t e l y b y t h e d i s p a t c h i n g s w i t c h b o a r d .T h e d i s p a t c h i n g t e l e p h o n e s h a l l b e s t r i c t l y f o r b i d d e n t o b e e n e r g i z e d i n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n l i n e o r s t r i c t l y f o r b i d d e n t o b e l i n e d v i a t h e p o w e r e d r e l a y .T h e m i n e s u r f a c e s u b s t a t i o n,t h e s u r f a c e v e n t i l a t o r r o o m ,t h e ma i n a nd a u x i l i a r y h o i s t r o o ff l s,t h e s u r f a c e a i r c o mp r e s s o r r o o m ,t h e u nd e r g r o un d mi n e ma i n wa t e r p u mp i n g c h a mb e r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n fi n e c e n t r a l s u b s t a t i o n ,t h e mi n e s h a f t b o t t o m,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d i s p a t c h i n g c h a m b e r ,t h e mi n i n g b l o c k s u b s t a t i o n,t h e u n d e r gro u n d d i p a n d u p wi n c h c h a mb e r ,t h e wa t e r p u mp i n g c h a mb e r ,t h e u n d e r gro u n d b e l t c o n v e y . o r c e n t r a l c o n t r o l c h a mb e r ,t he ma i n e l e c t r i c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e qu i pme n t c ha mb e r s,a nd t he n ea r p l a c e s o f t h e mi n i n g a nd e x c a v a t i o n f a c e s a n d t h e o u t b u r s t s e a m mi n i n g f a c e s ,t h e p e r s o n n e l g a t h e r i n g p l a c e d u r i n g t h e b l a s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t h e mi n i n g b l o c k a n d h i g h l e v e l l o c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u n d e r gro u n d r e f u g e c h a m b e r o r a r e f u g e c a b i n s h a l l i n d i v i d u a l l y h a v e a d i s p a t c h i n g t e l e p h o n e d i r e c t l y l i n k e d t o t h e d i s p a t c h i n g t e l e p h o n e i n t h e s u r f a c e d i s p a t c h i n g r o o m .T h e mi n e b r o a d c a s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h a l l b e a c t i v e l y p r o m o t e d a n d a p p l i e d .T h e m i n e m o b i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h a l l b e a c t i v e l y p r o m o t e d a n d a p p l i e d .⑤I n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m i n e ,t h e mi n e l e a c e r o n d u t y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pe r s o n n e l ,t h e mi n i n g bl o c k t e a m l e a d e r ,t he f a c e t e a m l e a de r s,t he mi n e g a s i n s p e c t o r s,t h e mi n e s a f e t y i n s pe c t o r s,t he e l e c t r i c b e n c h w o r k e r s w o u l d b e b e t t e r t o i n d i v i d u a l l y h a v e a n l i n e m o b i l e t e l e p h o n e .T h e m i n e r e s c u e t e a n l s h a l l b e e q u i p p e d w i t h t h e m i n e e m 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 T h e I P t e l e p h o n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mi n e m o b i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h a l l b e f o r b i dd e n t o r e pl a c e t he mi ne d i s p a t c hi n g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Ke y wo r dss afe l y a v o i di ng d a n g e r o u s;mi n e di s pa t c h i n g c o mmu n i c a t i o n;mi n e b r o a d c a s t c o mmun i c a t i o n;mi n e mo b i l e c o mmun i c a t i o n; mi n e e m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mi n e I P t e l e ph o n e 基金项 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8 0 2 9 0 0 0 0 8 ;2 0 0 9 0 0 2 3 1 1 0 0 0 8 2 0 1 0 年第1 2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3 8 卷 国务院关 于进 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的通知 国发 [ 2 0 1 0 ]2 3号和 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 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 煤装 [ 2 0 1 0 ]1 4 6号要求煤矿要安装监测监控系 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 、紧急避险系统 、 压风 自救 系统 、供水施救 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等技术装备 ;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通知人员撤离和 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 ,进一步建设完善矿井 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通信系统又称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是煤矿 安全生产调度 、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因此矿井通 信系统不 同于一般地 面通信 系统 ,其具有如下特 点 ] ①电气 防爆 ;② 传输衰耗大 ;③ 设备体积 小 ;④发射功率小 ;⑤抗干扰能力强 ;⑥防护性能 好 ;⑦电源 电压波 动适应 能力强 ;⑧抗故 障能力 强 ;⑨ 服务 半 径 大;⑩ 信 道 容 量 大 ;⑩ 移 动速 度慢。 矿井通信系统包括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矿井广 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矿井救灾通信系 统 ] 。煤矿应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积极推广 应用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救护 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一般由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 调度电话 、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 含安全栅 、调 度台 、电源 、电缆等组成 ,如图 1 所示。矿用本质 安全型防爆调度电话实现声音信号与电信号转换 , 同时具有来电提示 、拨号等功能。程控调度交换机 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 ,具有交换 、接续 、控制和管 理功能。调度台具有通话 、呼叫、强插 、强拆 、来 电声光提示 、录音等功能。 2 矿用本 矿用本 矿用本 防 防堞防堞防爆 安电话 安电话 安 电话 J 播J播 1 示 设备设备 屏 屏 图 1 矿用调度通信 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矿井广播通信系统一般由地面广播录音及控制 设备 、井下防爆广播设备 、防爆显示屏 、电缆等组 成 ,如图 1 所示。地面广播录音及控制设备具有广 播 、录音 、控制等功能 ,一般由矿用程控调度交换 机和调度台承担。防爆广播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大 功率声音信 号,及时广播事故地点、类别 、逃生路 线等。防爆显示屏 显示事故地点、类别 、逃生路线 等信息 。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 手机 、矿用 防爆 基站 、系统控制器 、调度 台、电 源、电缆 或光缆 等组成 ,如图 2所示。矿用 本质安全型防爆手机实现声音信号与无线电信号转 换 ,具有通话 、来电提示 、拨号、短信等功能,部 分本安防爆手机还具有图像功能。矿用防爆基站实 现有线/ 无线转换 ,并具有一定的交换 、接续 、控 制和管理功能。系统控制器控制和管理整个矿井移 动通信系统的设备 ,具有交换 、接续 、控制和管理 等功能。调度 台具有通话 、呼叫 、强插、强拆 、广 播 、来 电声光提示等功能。 囱 ⋯ 囱 ⋯ 圈 ⋯ 卤 图2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一般 由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 移动台、矿用防爆基站 含话机 、矿用 防爆基站 电源 可与基站一体化 、地面基站通信终端、电 缆 或光缆等组成 ,如图 3所示。矿用本质安 全型防爆移动台实现声音信号与无线 电信号转换 , 具有通话 、呼叫 、来 电提示等功能。矿用防爆基站 实现有线/ 无线转换 ,具有交换 、接续 、控制 、管 理 、通话 、呼叫 、来电提示等功能。地面基站通信 匦 匝 ⋯ 卤 ⋯ 卤 豳 ⋯ 圆 ⋯ 困 图 3 矿井救灾通信 系统 囱 凼 孙继平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2 0 1 0年第 l 2期 终端具有通话 、呼叫、来电提示等功能。 2 系统作用及救援案例 矿井通信系统 的作用有以下 4个方面。 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可以通过通信系统汇报 安全生产隐患 、事故情况 、人员情况等 ,并请求救 援 等。 2 调度室值班人员及领导通过通信系统通知 井下作业人员撤人 、逃生路线等。 3 日常生产调度通信联络等。 4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主要用于灾后救援。 2 0 0 7年 7月 2 9日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发生透 水事故 ,共有 6 9人被困。被 困人员通过 电话及时 将被困人数 、位置和状况向地面汇报 ,为救援提供 了准确信息 ,缩短了救援时问。同时通过该 电话安 抚被困人员 ,增强了被困人员生还信心。最终被困 6 9人成功获救 。 矿井通信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紧急避险 、应 急救援 的重要工具。但部分煤矿没有按照 煤 矿 安全规程等有关要求装备矿井通信系统 ;矿用 本质安全 型防爆 电话装 备数 量 和地 点 均不 符 合 煤矿安全规程 等有关要求 ;许多煤矿没有装备 防爆语音广播 没备。 3技术及装备要求 煤矿必须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积极推广使 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山救 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1 矿井通信系统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取得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准用证和防爆合格证。 2 用于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电气 设备 ,在电缆和光缆上传输的信号必须是本质安全 型信号。用于煤矿井下的电话必须是矿用本质安全 型 防爆 电话 。 3 煤矿必须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用于煤 矿井下的调度 电话必须是矿用本质 安全型防爆 电 活。调度电话应直接连接设置在地面的一般兼本质 安全型调度交换机 含安全栅 ,并由调度交换机 远程供电。为防止煤矿井下冈事故停电,影响系统 正常工作 ,严禁调度电话 由井下就地供电,或经有 源中继器接调度交换机。调度电话至调度交换机的 无中继通信距离应不小于 1 0 k m。调度 电话 至调度 交换机应采用矿用电缆连接。 4 矿井地面变电所 、地面通风机房 、主副井 绞车房 、压风机房 、井下主要水泵房 、井下中央变 电所 、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 、采区变电所 、 下 山绞车房 、水泵房 、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 要机 电设备硐室 、采掘_T作面 、突出煤层采掘工作 面附近 、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 、采区和水平最 高点 、井 下避难硐 室 或救 生舱 等必须设 有直 通矿调度室的调度电话。 5 积极推广应用矿井广播通信 系统 ,当发生 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用于煤矿井下的 通信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电气设备 ,在电缆和光缆上 传输的信号必须是本质安全型信号。系统应具有扩 音广播功能 ,宜具有显示功能。发生险情时 ,系统 应能通过广播和显示牌 ,通知事故地点 、类别、撤 离路线等。井下各行人巷道和作业地点应设置广播 设备 ,宜设置显示牌。 6 积极推广应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以提高 通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 ,矿井移 动通信系统和矿用 I P电话通信系统均不能替代矿 用调度通信系统 ,这是因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的基 站和矿用 I P电话通信系统 的井下网络交换等设备 均需井下供 电,其抗灾变能力远低于不需井下供电 的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 7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通信及时和便捷 的 优点 ,特别适合煤矿井下移动的作业环境和流动作 业人员。煤矿井下带班 领导 、技术人员 、区队长 、 班组长 、瓦斯检查员 、安全检查员 、电钳工等流动 作业人员,宜配备矿用移动电话 ,以便及时通报安 全隐患 、紧急避险和调度指挥。 8 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9 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在发 生灾变时迅速通知井 人员撤离避险。 4 结 语 矿井通信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 六大系 统”之一 ,是煤矿生产调度 、安全避 险和应 急救 援 的露要工具。为提高生产率 、及时通报事故隐患 和应急避险,煤矿必须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积 极推广应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 通信系 统。矿 山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下转第 8 8页 2 0 1 0 年第1 2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第3 8 卷 A I 1 ,且 F l a g AT 1同时满足时,短路保护输出 动作 ,同时完成故 障记 录等功能,其 中 △ 为 △ , 延时整定值。 3 A I 延时控制定时器 1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定时计时功能。当该定时器定时时间到时,进入服 务中断程序,置位标志位 F l a g A T 1 。 4 d i / d t 返 回延时控制定 时器 2中断服务程 序 ,完成短路标志的清除功能。进人中断程序 ,将 标志位 F l a g d i / d t 0 ,F l a g T i m e r 2 0 , 并复位 △ , 延时定时器 T i m e r 1 。 5 电流定时采样及处理中断程序,主要完成 电流的定时采样 ,若发生 d i / d t 或 △ ,超过设定值 情况 ,则需根据各标志情况 ,进入不同分 支程序 , 以实现 d i/ d t A l 保护的综合判断。 5 结 论 对于矿用直流馈电系统短路保护来说 ,由于故 障点离牵引变电所的距离远近对短路电流的特性有 较大的影响 ,以及受机车正常启动电流较大等因素 的影响 ,实现直流馈 电保护的关键是能快速准确地 区分正常牵引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 ,从而提高 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深入分析了矿用架线机车直流馈线远端短路 保护所涉及的4种典型电流特征的基础上 ,给出了 直流架线牵引网络微机保护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 , 并对基于 电流上升率 电流增量保护原理及其短路 保护算法的软件实现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负荷电流 定时采样及处理的中断程序流程 。 矿用架线机车直流馈线微机保护的实现 ,对我 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从研究到真正 实现并应用 ,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技术实现方面都 需进一步做大量的工作,例如需要进一步分析煤矿 直流牵引馈电网络分布参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分 析直流馈线远端非金属性短路 ,甚至电弧短路时故 障电流的特征研究等。 参考文献 [ 1 ] 张宏荃 ,张杭,裴军 .地铁直流 馈线微 机保护装 置的 研制 [ J ] .智能电器及计算机应用, 2 0 0 9 1 1 1 7 - 2 0 . [ 2 ] 程 红 ,王聪 ,卢其威 ,等 .附加反 向直流脉 冲的架线 电网漏 电保 护新 方 法 [ J ] . 电力 自动 化 设 备 ,2 0 0 9,2 9 5 6 5 6 8 . [ 3 ] 李凤锦 , 王聪 , 程红 ,等.煤矿直 流架 线系统漏 电保护 88 技术 的研究 [ J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0 7 ,3 5 1 0 5 2 5 4 . 霍育川 ,李长录 ,刘延绪 .直流 架线电 网漏电保护 的研 究 [ J ] .煤矿安全 ,2 0 0 3 ,3 4 s 9 8 1 0 0 . 卢其威 , 王聪 ,程红 ,等 .基于不对称交流方波的直流 架线漏电保护技术[ J ] .煤 炭学报 ,2 0 0 8 ,3 3 9 1 0 7 5 1 0 8 0. 徐劲松 ,高劲 ,江平 ,等 .浅析地 铁直流 牵引变 电所 的保护原理 [ J ] .电气化铁道 ,2 0 0 3 6 4 3 4 6 . 张 目然 .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增量保护的定量测量 [ J ] . 都市 快轨交通 ,2 0 0 7 ,2 0 3 4 6 4 8 . 邸荣光 .地铁直流馈线保 护方案及保护装置设计 [ J 】 .沈阳 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5 4 3 5 2 3 5 5 . 庞开 阳 .变 电所 和车辆 高速 直 流断路 器 的保护 跳 闸分析 [ J ] .都市快轨交通 ,2 0 0 6, 1 9 4 7 6 7 9 . 李 建民 .基于双边供 电的直流牵引馈线保护研究 [ J ] . 电 力 自动化设备 ,2 0 0 7 ,2 7 1 1 5 5 5 9 . 作者简 介程红 1 9 6 6一 ,女 ,浙江 金华人 ,副教授 ,博 士 ,主 要 从 事 电 气 自 动 化 专 业 教 学 及 科 研 工 作 。 T e l 1 3 6 8 1 0 6 4 0 3 4, E~ma il c h e n g h c u mt b . e d u . c n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7 0 2 ;责任编辑赵瑞 上接第 3页 参 考文献 [ 1 ] 孙继平.煤矿安 全监 控技 术与 系统 [ J ] .煤 炭科 学技 术 , 2 0 1 0,3 8 1 0 1 4 . [ 2 ] 孙继平.煤矿井下安全避 险 “ 六 大系统 ” 的作 用和配置 方 案 [ J ] .工矿 自动化 ,2 0 1 0 1 1 1 4 . [ 3 ] 孙继平.煤矿井下人 员位置监 测技 术与系统 [ J ] .煤炭 科 学技术 ,2 0 1 0 ,3 8 1 1 1 4 . [ 4] 孙继平.矿井移 动通 信的特点及 现有系统分析 [ J ] .煤 矿 自动化 ,1 9 9 7 4 2 1 2 4 . [ 5 ] 孙继平.矿井移 动通 信系统 性能 探讨[ J ] .煤矿 自动 化 , 1 9 9 9 1 2 3 2 5 . [ 6 ] 孙继平.矿井移动通 信需 求分 析及 网络结 构 的研究 [ J ] . 煤矿设计 ,1 9 9 9 1 1 7 1 9 . [ 7 ] 孙继平.矿井无线传输 的特点 [ J ] .煤矿设计 ,1 9 9 9 4 2 0 -2 2 . [ 8 ] 孙继平.煤矿安全生产 监控与通信 [ M]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2 0 0 9 . 作者简介孙继 平 1 9 5 8 一 ,男 ,山 西翼城 人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博士,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副校长,长期从事煤矿安 全生产监控与通信 、安全生产信息化及煤矿电气安全方面的研究和 实践工作 。T e l 0 1 0 6 2 3 3 1 9 2 9,E ma i l s i p c u mt b . e d u . c a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9 1 8 ;责任编辑 赵瑞 ],J 1J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