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研究.pdf
第 3 5卷第 1 1期 2 0 1 0年 1 1月 煤 炭 学 报 J OU RNA L OF CHI NA C O AL S OC I E T Y Vo 1 . 3 5 NO V . No .1 1 2 O1 0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0 1 1 1 8 3 7 0 5 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研 究 毛德兵 。 , 姚建国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采设计研究分 院 , 北 京1 0 0 0 1 3; 2 .天地科技股份有 限公 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 北京1 0 0 0 1 3; 3 .中 国煤 炭学会 岩石力 学与支护专业 委员会 , 北京1 0 0 0 1 3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煤冒放性影响 因素、 煤壁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得到 了 顶 煤拉伸破 坏 系数 与煤壁拉 伸破 坏 系数 的 多元线 性 回 归方程 , 给 出 了大 采 高综放 开采 对 煤层 强度 下限以及对煤层开采厚度上限的要求, 并在平朔安家岭煤矿和潞安 屯留煤矿进行 了应用。应 用结 果表 明, 大采高综放开采有利于工作面实现安全均衡 生产。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开采 ; 煤壁稳定性 ; 顶煤冒放性 ;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4 9 文献标志码 A A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 l o n g wa l i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wi t h h i g h c ut t i n g he i g ht MAO De . b i n g . YAO J i a n . g u o ’ , 1 . C o a l Mi n i n g&De s i g n i n g B r a n c h ,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fin g 1 0 0 0 1 3 , C h i n a; 2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o a l Mi n i n gD e s i g n i n g, T i a n d i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 L t d . ,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 C h i n a ; 3 . R o c k Me c h a n ic s a n d S u p p o rt i n g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mm i t t e e , C h i n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n u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c o a l wa l l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t o p c o a l c a v a b i l i t y i n l o n g wa l l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wi t h h i g h c u t t i ng h e i g h t , t h e mu l t i p l e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e qu a t i o n s o f t o p c o a l a n d c o a l wa l l t e n s i l e f a i l u r e c o e f f i - c i e n t s we r e pu t f o r wa r d.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mi ni ng h e i g ht , c o a l he i g h t a n d c o a l s t r e n g t h, l o we r l i mi t o f c o a l s t r e n g t h a n d u p p e r l i m i t o f m i n i n g h e i g h t w e r e s u g g e s t e d . A c t u a l p r a c t i c e i n A n j i a l i n g a n d T u n l i u C o a l Mi n e s s h o ws t h a t l o n g wa l l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wi t h h i g h c u t t i n g h e i g h t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p p r o a c h t o s a f e t y a n d h i g h e ffic i e nc y . Ke y wo r ds l o n g wa l l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wi t h h i g h c u t t i n g h e i g h t ; c o a l wa l l s t a b i l i t y; t o p c o a l c a v a bi l i t y;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大采高综放开采 , 即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高度大于 3 . 5 m的综放开采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不仅 可增 大工作面通风断面 、 降低工作面风阻、 缩短放煤时间、 提高工作面采出率 , 而且为大功率高可靠性大采高采 运设备发挥设备优势创造 了条件 , 为工作面支架后部 通风与放煤提供 了空间 , 为工作面放煤 口附近瓦斯稀 释提供了保证 , 有利于工作 面实现安全 均衡生产 J , 因此已成为实现进一步安全高效综放开采的重要途 径。对于厚及特厚煤层条件 , 大采高综放开采的安全 性较普通综放开采在顶板 、 瓦斯 、 自然发火等灾害控 制方面具有一定 的优越性 J 。但与普通综放开采 相比, 大采高综放开采 割煤高度加大 , 根据煤矿安全 规程 , 顶煤允许放 出厚度加大 , 因此工作面煤壁稳定 性、 顶煤冒放性将成为影响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的主 要问题 H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 的方法研究 了影 响 大采高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以及煤壁稳定性 的因素 , 得到判断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的关系式 , 并进行 了 应用 。 1 顶煤 冒放性影 响因素 的综合分析 1 . 1 顶煤冒放性数值模拟正交方案的设计 由于煤体抗压不抗拉的性质 , 拉伸破坏区域大小 可作为衡量顶煤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 , 因此本文定义 了顶煤拉伸破坏系数来定量描述顶煤 冒放性 。顶煤 拉伸破坏系数即工作面推进方 向单位宽度范 围内控 顶 区顶煤拉伸破坏面积与控顶 区顶煤 的面积之 比。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割煤高度 、 顶煤 厚度 、 煤层强度和煤层埋藏深度等 4个因素各取 5个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7 2 1 责任编辑 许书 阁 基金项 目 国家“ 十一五” 科 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 目 2 0 0 8 B A B 3 6 B O 1 作者简介 毛德兵 1 9 7 O 一 , 男 , 安徽六安人 , 研究员 , 博士 。T e l 0 1 0 8 4 2 6 3 1 1 3 , E m a i l m a o d e b i n g t d k c s j . c o n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第3 5 卷 水平建立正交试验方案 , 研究这 4个因素对顶煤拉伸 破坏系数 的影响, 各因素及水平见表 1 , 试验结果见 表 2 。 表 1 顶煤 冒放性模拟 的因素及水平 Tab l e 1 The f a c t o r s and i t s l e v e l s o f t op c oa l c av a bi l i t y nu m e ric a l s i m u l a tion 表 2 顶煤 冒放性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结果 Ta b l e 2 O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r e s u l t s o f t o p c o al c a va bi l i t y n umeric a l s i mul a t i on 方 案 萎 O . 9 O O . 5 5 0 . 2 8 0 .1 0 0 . O 8 0 . 7 8 O . 5 0 0 . 3 5 O . 2 2 0 . 3 3 0 . 9 0 0 . 4 0 O . 2 8 0 . 4 5 0 . 4 2 0 . 8 0 O. 3l 0 . 6 8 0 . 4 5 0. 5 O O . 3 5 0 . 9 0 0 . 7 0 0. 6 O O. 41 1 . 2 顶煤冒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 2可知 , 除煤层埋藏深度以外 , 割煤高度 、 顶 煤厚度 、 煤层普氏硬度系数与顶煤拉伸破坏系数符合 较好 的对数 关 系, 拟合 曲线 的相 关 系数 分别 为 0 . 9 9 4 5 、 0 . 9 8 1 5 、 0 . 9 9 3 8 。煤层埋藏深度与顶煤拉 伸破坏系数相关性差 , 特别是当煤层埋藏深度超过一 定深度后 , 埋深对顶煤 冒放性 的影响不 明显 , 在此取 埋深 3 0 0 m作为恒定值 , 则顶煤拉伸破坏系数与割煤 高度 、 顶煤厚度 、 煤层普 氏硬度系数等因素的对数形 式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可得 y d 0 . 6 5 3 8 7 30 . 1 9 2 0 7 3 1 n h一 0 . 1 8 7 0 3 1 n M h 一0 . 2 1 5 3 7 1 n f 1 式中, 为顶煤拉伸破坏系数 ; h为割煤高度 ; 为煤 层厚度i 厂 为煤层普 氏硬度系数。 进行显著性判 断, 方程 的 F2 4 . 4 4 1 3 5 , K4 , Ⅳ 2 5, 当 0 . 1 0时, F 4 5 3 . 0 1 , F F 4 s , 说明回归 方程显著 , 用该方程可以对特定条件下大采高综放工 作面顶煤 冒放性进行预测。 2 煤壁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2 . 1 煤壁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提出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 煤体逐渐 由三向应力状态向 二向应力状态或单向应力状态转变, 由于水平压力的 迅速减小 , 煤体向采空区的水平位移量不断增加 , 煤 体从受压状态逐渐转变为受拉状态 , 宏观上 , 煤体 内 部出现大量张拉裂隙并开始扩展为裂缝 , 在外部扰动 下容易发生片帮。因此煤壁前方拉伸破坏 区域的存 在及破坏程度是导致煤壁失稳的关键 。为了定量 描述煤壁破坏情况 , 评价煤壁稳定性, 在此定义煤壁 拉伸破坏系数 , 即煤壁前方拉伸破坏煤体的面积与割 煤高度范围内沿工作面走 向单位长度煤体面积的比 值。 2 . 2 煤壁稳定性数值模拟正交方案的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割煤高度、 煤层厚度、 煤层强度和支架支护强度等4个因素各取 5个水平建立正交试验方案 , 研究这 4个 因素对煤壁 拉伸破坏系数 的影响, 各 因素及水平见表 3 , 试验结 果 见表 4 。 表 3 煤壁稳定性模拟的因素及水平 Ta b l e 3 T h e f a c t o r s a n d i ts l e v e l s o f c o a l wa l l s t a bi l i t y n um e r i c a l s i mul a tion ∞ ∞∞∞ ∞∞∞ ∞∞ ∞∞∞ ∞∞ ∞∞∞ ∞∞∞ ∞∞ ∞∞∞ l 2 3 4 6 3 4 6 1 2 6 1 2 3 4 2 3 4 6 1 4 6 1 2 3 5 0 5 O O 0 5 0 0 5 5 0 O 5 O 0 O 5 0 5 O 5 O 5 O 0 1 l 2 3 1 1 2 3 O 1 2 3 O 1 2 3 O 1 1 3 O 1 1 2 2 4 8 2 6 2 4 8 2 6 2 4 8 2 6 2 4 8 2 6 2 4 8 2 6 0 4 m u他 M “ 加 第 1 1 期 毛德兵等 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研究 1 8 3 9 表 4 煤壁稳定性 数值模 拟正交试 验结果 Ta bl e 4 Or t hog o na l e x pe r i me nt r e s ul t s of c oa l wall s t ab i l i t y nu m e r i c a l s i mul at i o n 割煤高 煤层厚 煤层普氏 支护强 煤壁 拉伸 万杀 度/ 度/ 硬度系数 / MP 破 坏系数 O . 5 1 . O 1 . 5 2 . 0 3 . 0 1 . 0 1 . 5 2 . 0 3 . 0 0 . 5 1 . 5 2 . 0 3 . 0 0 . 5 1 . 0 2 . O 3 . O O . 5 1 . O 1 . 5 3 . O 0 . 5 1 . 0 1 . 5 2 . 0 1 . 7 7 1 . 41 O . 9 5 0 . 9 1 O . 5 9 1 . 6 6 1 . 1 5 0 . 7 1 0 . 8 7 2 . 4 0 0 . 9 0 1 . 2 3 O . 8 2 2 . 3 2 1 . 7 5 1 . 6 8 1 . 0 4 2. 6 7 2. O 6 2. 2 4 1 . 2 8 2 . 81 3 . 0 0 2 . 0 7 2 . 0 3 2 . 3 煤壁稳定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 4可知, 煤壁拉伸破坏系数与割煤高度、 煤 层厚度 、 煤层强度 、 支护强度有很强 的相关性 , 相关系 数 R 分别为 0 . 9 9 0 4 、 0 . 9 7 5 0、 0 . 9 6 5 2 、 0 . 9 9 0 6 , 即煤 壁拉伸破坏系数与各 因素 的指数形式有近似的线性 关系, 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可得 】 , b 2 . 0 0 5 6 6 40 . 0 0 2 6 e 0 . 0 0 0 0 4 3 e M一 0. 0 64 8e 一 0 .1 2 8 3 e 2 式中, y h 为煤壁拉伸破坏系数 ; p为支架支护强度。 进行显著性判 断 , 方程 的 F1 5 . 2 7 , K4 , N 2 5 , 当 O t 0 . 1 0时 , r 4 5 3 . 0 1 , F 5 , 说 明回归方程 显著 , 用该方程可以对特定条件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煤壁稳定性进行预测。 3 大 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条件 的分析 3 . 1 顶煤的冒放性条件 放煤 口上方顶煤是否充分破碎是 顶煤能否顺利 放出的关键 , 由于剪切破坏的顶煤处于受压状态 , 不 易冒落 , 只有放煤 口上方顶煤不存在厚度较大的剪切 破坏区域时才能保证顶煤及时 冒落和较高的采 出率 , 通过对 2 5个模拟方案的模拟分析表明, 共有 2 0个模 拟方案 的顶煤拉伸破坏系数大于 0 . 3 , 在这 2 0个方 案 中, 支架上方顶煤拉伸破坏区域接近甚至达到直接 顶板 , 而 当顶煤拉伸破坏系数小于 0 . 3时 , 放煤 口上 位存在厚度大于 2 m的顶煤处于剪切破坏状态 , 此时 顶煤损失较大, 因此将顶煤拉伸破坏系数为 0 . 3作为 顶煤是否充分破碎 的判断指标。 为保证顶煤充分 冒落 , 必须满足 0. 6 5 3 8 7 3 0 .1 9 2 0 7 31 n 一 0 . 1 8 7 0 3 1 n M h 一0 . 2 1 5 3 7 1 n f≥0 . 3 整 理得 0 . 3 5 3 8 7 30 . 1 9 2 0 7 3 1 n h一0 . 2 1 5 3 7 1 n f一 0 . 1 8 7 0 3 1 n M 一 ≥ 0 3 3 . 2 煤壁的稳定性条件 在煤壁稳定性模拟研究 中, 通过对 2 5个方案的 模拟分析表明, 共有 1 3个方案 的煤壁拉伸破坏系数 大于 1 . 5 , 在这 1 3个方案 中, 煤壁表面拉伸破坏 区域 贯穿到整个煤壁高度范围, 煤壁稳定性完全丧失 , 在 该条件下必将发生煤壁片帮 , 而在煤壁拉伸破坏系数 小于 1 . 5时 , 没有发生整个煤壁 的拉伸破坏情况, 可 视为煤壁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 未完全失稳。因此煤 壁拉伸破坏系数为 1 . 5作为煤壁是否失稳 的判断指 标 。 模拟结果表 明, 支架支护强度越大 , 越有利于煤 壁稳定性控 制, 但增大 的支护强 度需要加大立柱缸 径 , 从而占用工作面行人空间, 而且也会给支架设计 带来 困难。因此 , 支护强度受支架设计 、 制造水平 以 及开采投入成本的限制 , 不可能无限增长。根据 目前 综放支架发展情况 , 为研究大采高综放 开采 的适应 性 , 认 为大 采 高综 放支 架极 限支 护强 度 不 宜超 过 1 . 5 MP a , 在此 P1 . 5 MP a , 由式 2 可知 , 为保证煤 壁稳定性控制 , 割煤 高度 、 煤层厚度和煤层普 氏硬度 系数必须满足 】 , b 2 . 0 0 5 6 6 40 . 0 0 2 6 e 0 . 0 0 0 0 4 3 e M一 0 . 0 6 4 8 d 一0 . 1 2 8 3 e ≤ 1 . 5 整理 得 一 0 . 0 6 9 3 40 . 0 0 2 6 e 一0 . 0 6 4 8 e , 0 . 0 0 0 0 4 3 e ≤ 0 4 3 . 3 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条件的分析结果 为 了保证综放开采煤壁稳定性 和较高的顶煤采 出率 , 割煤高度 、 煤层厚度和煤层强度必须 同时满足 式 3 、 4 。取割煤高度为 2 . 0 、 2 . 5 、 3 . 0、 3 . 5、 4 . 0 、 4 . 5 、 5 . 0 、 5 . 5 、 6 . 0 I l l , 由此可得到不同割煤高度下 , 煤 2 4 8 0 4 8 O 4 2 4 4 2 4 8 O 4 8 0 4 2 O 4 2 4 8 n n n L L L n n L n n L L L n 6 加 6 加 6 加 6 加 6 加 2 4 6 7 9 m H “ 加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层厚度和煤层普 氏硬度系数的相互关系, 见表 5 。 表 5 不同割煤高度下对煤层强度和煤层厚度的要求 T a b l e 5 T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c o a l s t r e n g t h a n d s e a m t hi c kne s s wi t h d i ffe r e nt c ut t i ng h e i g ht 4 大 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评价的应用 4 . 1 安 家岭煤 矿 安家岭煤矿 首采 B 9 0 1工作 面, 煤 层平均 厚度 1 3 . 1 4 m, 其普氏系数平均 为 2 . 0 5 , 根据大采高综放 开采对煤壁稳定性及顶煤冒放性的要求 , 将煤层普氏 硬度系数. 厂 2 . 0 5代人式 3 、 4 , 可得到煤层厚度 与割煤高度的关系曲线 , 如图 1所示 , 图中 和 点 对应的横坐标为该条件下采用综放开采对割煤高度 上 、 下限的要求 , 分别 为 3 . 1和 4 . 6 m。当割煤高度 小于 3 . 1 m时, 顶煤将难 以充分 冒落 , 采出率较低 ; 当 割煤高度大于 4 . 6 m 时, 煤壁稳 定性控制将较为 困 难 。 3 5 3 O 25 2 0 1 5 l O 5 一 \ 一 \ 一 . / / -- 1 3 . 1 4 m ■ / 一\ _ l I ● ● 0 1 2 3 4 5 6 7 割煤高度 / m 图 1 B 9 0 1工作面煤层厚度与割煤 高度 的关 系曲线 Fi g .1 T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s ea m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c u t t i ng h e i g h t i n B9 01 wo r k i ng f a c e 根据以上分析 , 在 B 9 0 1工作面采用大采高综放 开采是可行的, 工作面实 际割煤高度为 3 . 5 m。首采 工作面试验期间最高 日产达 3 8 4 8 2 t , 连续 3个月产 量分别 达到 7 1 . 4、 7 6 . 4 、 7 4 . 1万 t , 工作面采 出率 为 8 2 % ~ 8 8 % , 平均 8 5 %。 4 . 2屯留煤矿 屯 留煤矿 2 2 0 2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 6 . 2 4 m, 其普氏硬度系数平均为 1 . 1 , 根据大采高综放开采对 煤壁稳定性及顶煤 冒放性 的要求 , 将煤层普 氏硬度系 数f _-1 . 1 代入式 3 、 4 , 可得到煤层厚度与割煤高 度 的关系曲线 , 如图 2所示 , 图中A和 日点对应的横 坐标为该条件下采用综放开采对割煤高度上、 下限的 要求 , 分别为 1 . 4和 3 . 7 m。当割煤高度小于 1 . 4 m 时, 顶煤将难 以充分 冒落 , 采出率较低 ; 当割煤高度大 于 3 . 7 m时, 煤壁稳定性控制将较为困难 。 图 2 2 2 0 2工作 面煤层厚度与割煤高度的关系曲线 F i g . 2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s e a m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c u t t i ng h e i g ht i n 2 20 2 wo r ki n g f a c e 由于屯留煤矿为高瓦斯矿井, 且瓦斯吸附性强, 为防瓦斯超限, 需加大采煤机割煤高度以增加工作面 过风断面。根据以上分析 , 将 2 2 0 2工作面割煤高度 加大到 3 . 5 m, 采用大采高综放开采。工业性试验期 间, 最高 日产 2 4 1 8 8 t , 最高月产 4 4 . 5万 t , 单产水平 较周边同类矿井大幅提高。 5 结 论 1 根据保证综放开采煤壁稳定性和顶煤 冒放 性的要求 , 分析了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 , 提出了割 煤高度 h 、 煤层厚度 和煤层普氏硬度系数. 厂 必须同 时满足的关系, 并给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对煤层强度 下限以及对煤层开采厚度上限的要求 。 2 根据研究成果分析 了具体煤层条件下大采 高综放开采的适应性 。实际应用表明, 大采高综放开 采有利于工作面实现安全均衡生产 , 大采高综放开采 是厚及特厚煤层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 、 实现安全高效 高采出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1 ] 毛德兵 , 康立军. 大采高综 放开采及 其应用 可行性分析 [ J ] . 煤 矿开采 , 2 0 0 3, 8 3 1 1 ~ 1 4 . Ma o D e b i n g , K a n g L i j u n . L o n g w al l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m i n i n g w i t h h i g h - e r mi n i n g h e i g h t a n d i t s f e a s i b i l i t y[ J ] .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3 , 8 3 1 1 1 4 . [ 2] 毛德兵. 大采高综 放开采及其在高瓦斯厚煤层 中应用前景 [ A] . 采矿工程新论[ C]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2 0 0 5 8 4 8 9 . [ 3 ] 闫少宏.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 开采支架外载的理论研究 [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9, 3 4 5 5 9 0 5 9 3 . 第 1 1期 毛德兵等 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研究 1 8 4 1 Ya n S h a o h o n g . Th e o r y s t u d y o n t h e l o a d o n s u p p o rt o f l o n g wa l l wi t h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wi t h g r e a t mi n i n g h e i g h t i n e x t r a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m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5 5 9 0 5 9 3 . 张子飞 , 来兴平. 复杂 条件下 急斜厚 煤层高 阶段综放 开采 超前 预爆破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8, 3 3 8 8 4 5 - 8 4 9 . Z h a n g Zi f e i , L a i Xi n g p i n g . S e g me n t p r e - b l a s t i n g o f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o f s t e e p a n d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m u n d e r c o m p l e x c o n d i t io n s [ J ] . J o u r n a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8 , 3 3 8 8 4 5 8 4 9 . 孔令海 , 姜福兴 , 刘 杰 , 等. 特厚煤层 综放工 作面 区段煤柱 合 理宽度 的微地震监测 [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9, 3 4 7 8 7 1 - 8 7 4 . K o n gn g h a i , J i a n g F u x i n g , L i u J i e , e t a 1 . H i g h p r e c i s i o n mi c r o s e i s mi c mo n i t o rin g s y s t e m t o r e a s o n a b l e wi d t h o f s e g me n t c o a l p i l l a r i n e x t r a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m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m i n i n g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7 8 7 1 - 8 7 4 . 付 玉平 , 宋选 民, 邢平伟 , 等. 大采 高采场 顶板 断裂关键 块稳定 性分析 [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9, 3 4 8 1 0 2 7 1 0 3 1 . F u Yu p i n g , S o n g Xu a n mi n, Xi n g Pi n g we i , e t a 1 . 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n ma i n r o o f k e y b l o c k i n l a r g e mi n i n g h e ig h t w o r k f a c e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3 4 8 1 0 2 7 1 0 3 1 . 闫少宏 , 尹希文. 大采高综放 开采几 个理论 问题 的研究 [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8 , 3 3 5 4 8 1 4 8 4 . Ya n S h a o h o n g,Yi n Xi we n.Di s c u s s i n g a b o u t t h e ma i n t h e o r e t i c a l p r o b l e ms o f l o n g w a l l w i t h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8 , 3 3 5 4 8 1 - 4 8 4 . 刘全明 , 毛德 兵 , 王永 秀 , 等. 中硬特厚 煤层综 放工作 面合理 参 数确定研究 [ J ] . 煤矿开采, 2 0 0 6, 1 l 6 1 4 1 6 . L i u Q u a n m i n g , Ma o D e b i n g , Wa n g Y o n g x i u, e t a 1 . R e a s o n a b l e p a r a me t e r s c o n f i r ma t i o n o f f u l l - -me c h a n i z e d c a v i n g mi n i n g f a c e i n me d i -- u m h a r d a n d e x t r e m e l y t h i c k c o a l s e a m[ J ] .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1 1 6 1 4 - 1 6 . 王永 秀, 毛德兵 , 齐庆新 . 数值 模拟 中煤岩层 物理力学参 数确定 的研究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3 , 2 8 6 5 9 3 - 5 9 7 . Wa n g Y o n g x i u , Ma o D e b i n g , Q i Q i n g x i n . S t u d y o n d e t e r m i n i n g o f t h e me c ha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o f r o c k ma s s u s e d i n n u me ri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ci e t y , 2 0 0 3 , 2 8 6 5 9 3 5 9 7 . 宁宇. 大采高综采煤 壁片帮 冒顶机 理与控制 技术 [ J ] . 煤炭 学报 , 2 0 0 9, 3 4 1 5 0 - 5 2 . Ni n g Yu. Me c h a n i s m a nd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o f t h e rib s p a l l i n g i n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mi n i n g f a c e w i t h g r e a t mi n i n g h e i g h t [ J ] . J o u r n a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9 , 3 4 1 5 0 5 2 . 杨科 , 谢广祥 . 采 动裂 隙分 布及其演化特 征的采厚效应 [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8 , 3 3 1 0 1 0 9 2 1 0 9 6 . Ya n g K e, Xi e Gu a n g x i a n g .C a v i n g t h i c k n e s s e f f e c t s o n d i s t rib u t i o n a n d e v o l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mi n i n g i n d u c e d f r a c t u r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c i e t y , 2 0 0 8 , 3 3 1 O 1 0 9 2 1 0 9 6 . 张 日晨 . 神东矿 区保德煤 矿综 放开 采可行 性研究 [ J ] . 煤 炭学 报, 2 0 0 8 , 3 3 5 4 8 9 4 9 1 . Zh a n g Ri c h e n . F 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 o f l o n g wa l l wi t h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i n B a o d e C o a l Mi n e i n S h e n d o n g mi n i n g a r e a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8 , 3 3 5 4 8 9 4 9 1 . 毛德兵. 综放支架 支护强度 与煤层采 出厚度 关系 的研究 [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0 9 , 3 7 1 4 5 4 8 . Ma o D e b i n g . S t u d y o n r e l a t i v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u p p o r t s t r e n g t h o f h y d r a u l i c p o we r e d c a v i n g s u p p o r t a n d t h i c k n e s s mi n e d i n s e a m [ J ] . C o a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9, 3 7 1 4 5 4 8 . 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