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综放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pdf
第8卷 第 1期 总第5 4期 2 0 0 3年 3月 煤矿 开采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1 . 8 N o . 1 S e r i e s N o . s o Ma r c h 2 O 0 3 大采高综放 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 分析 毛德兵 ,康立军 煤炭科学研究 总院 北京开采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1 3 [ 摘要] 根据当前综放开采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 原因,提 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概念并指出该方法是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 1 0 0 0万t 的重要途径。按大 采高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 0 0 0万t 的要求,主要从设备配套的角度分析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的可行 性。 [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开采;年产 1 0 0 0万t ;设备配套;可行性 [ 中图分类号]T D 8 2 3 . 4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6 - 6 2 2 5 2 0 0 3 0 1 - 0 0 1 1 - 0 4 Lo ng wa l l t o p c o a l c a v i ng mi n i n g wi t h h i g h e r mi n i ng he i g ht a nd i t s f e a s i bi l i t y MA O D e b i n g ,K A N G L i - j u n c 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s e n t l e v e l o f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d ma i n 坦 s I哪t h a t i n flu e n c e the o u t p u t of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e x p o u n d e d the c o n c e p t i o n of h i g h e r m i n i n g h e i ght i n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t o p c o a l c a - v i n g t ec h n o l o g y ,an d po i n t ed o u t tha t thi s i s t h e i mpo r t a n t me tho d to r e a c h 1 0 mi l l i o n ton s p e r y e a r i n f u l l y mec h a n i z e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Ac c o r d i n g to the d e ma n d of a n n u a l o u t p u t 1 0 mi U i o n t o n s i n f u l l y mech ani z e d top c o a l c a v i n g f a c e ,the a r t i c l e any z ed th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f f u l l y m e c h ani z e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min i n g t l l h i ghe r m i n i n g h e i ght f r o m the v i e w of e q u i p m e n t g c o mp ati b i l i t y . K e y w o r d s 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 top c o al c a v i n g min i n g w i t h h i ghe r mi n i n g h e i ght ;a n n u al o u t p u t 1 0 mil l i o n to n s ;e q u i p m e n t c o m p a t i - b i l i ty;and f e a s i b i l i t y 近年来随着综采工作面设备装备水平 的提高 , 国内普通大采高综采面年产最高已达 8 0 3万 t 神 东矿区大柳塔矿 2 0 0 0年 ,已具有 实现年产 1 0 0 0 万 t 的能力。根据 1 9 9 7年 6月美 国二 十英里矿长 壁工作面 8 2 9 6 3 2 t 的月产量可知 ,中厚煤层综采工 作面也 已达到年产 1 0 0 0万 t 的能力。 自2 O世纪 8 O 年代以来,综放 开采在 中国经 过 2 O年的发展 ,综 放工作 面年 最 高产 量 持续 增 长 ,已 由 1 9 9 4年 的 2 7 2万 t 上升为 2 0 0 1年的 5 5 0万 t ,2 0 0 2年设计年 产 6 0 0万 t的综 放工作 面在兖 州兴隆庄 矿 已经投 产 ,最高 1 3 产已达 2 4 0 4 7 t 。综放开采 目前 已成为中 国厚煤层开采的首选采煤方法 ,成为厚煤层矿区实 现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1 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提 出 虽然我 国综放工作面的单产已有大幅提高 ,且 其平均单产大于普通综采工作面平均水平 ,但综放 工作面最高年产量与大采高综 采面实现年 产 1 0 0 0 万 t 的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特厚煤层 综放面与大采高综采 面及 中厚煤 层综采 工作面 相 比,增加 了出煤 点 ,一次 开采高度加 大 普通 综 采 目前最大采高一般不超过 5 . 5 m ,综放工作面的 产量在理论上具有超过大采高综采面的可能性 。 但 由于综放开采与大采高综采相 比,在工作面 增加了一部后部输送机和支架 的放煤机构 ,且增加 了支架放煤 、拉后部输送机等工序,导致综放工作 面系统可靠性降低 ,工作面管理难度加大,循环工 序增加 ,使综放工作面的单产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 前综放工作面最高年产量低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 根本原 因在于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慢 ,13推进度较 小。根据综放开采实践可知 ,限制综放工作面提高 推进速度 ,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原因主要为工作面长 [ 收稿日 期】2 O O 2 1 0 2 2 【 作者简介】毛德兵 1 9 7 0 一 ,男,安徽六安人,1 9 9 7年毕业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获采矿工程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 事高产高效与安全开采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 l l 维普资讯 总第 5 4期 煤矿开采 2 0 0 3年第 1 期 度加大后 ,在顶煤厚度较大的情况下 ,工作面循环 放煤时间长 ,严重制约工作面 的推进速度 ,限制 了 工作面产量的进一步增大。 为实现 7 m 以上厚煤层 7 m 以下厚煤层可 由 大采高综采实现高产 高效 的进一步 高产 ,根据 当前工作面设备能力分析 ,在适宜的条件下 ,结合 综放工作面和大采高综采两种采煤方法优点 ,认为 大采高综放开采是 7 m以上厚煤层工作面实现年产 1 0 0 0万 t 的重 要 途径 。 大采高综放开采 ,即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高度大 于 3 . 5 m的综放开采。由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割煤 高度加大,放煤高度相应减小 ,不仅可缩短放煤时 间、提高工作面回收率 ,而且为工作面配备大功率 后部输送机提供 了空间,为工作面增加放煤 口数量 提供 了保证。因此大采高综放开采可以有效地缩短 工作面循环时间,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是综放开 采实现进一步高产的重要途径 。 2 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可行性分析 2 . 1 年产 1 0 0 0万 t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的基本条件 由于 5~6 m煤 层可采用 大采高综采 实现高产 高效 ,而煤层厚度过大时放顶煤开采存在放煤时间 长 上位顶煤易形成大块影响放煤速度 ,难 以实 现快速推进 ,因此在计算工作面长度及工作面 日推 进度时以煤厚 7~l O re考虑。 当前滚筒采煤机截深 一 般为 0 . 6~1 . O m,最 大截深为 1 . 2 m;我 国长壁 工作面采煤机滚筒截深一般为 0 . 6~ 0 . 8 m,最大截 深为 1 . O m。考虑到工作面的高产 高效 及顶煤 的冒 放性 ,计算中采用 1 . O m截深。工作 面回收率包括 2部分 ,即顶煤 回收率和工作面割煤 回收率 ,顶煤 回收率按 7 5 %计算 ,割煤回收率按 9 7 %计算。 表 1 年产 1 0 0 0万 t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基本条件 1 2 根据工作面年产 1 0 0 0万 t的要求 ,按工作 面 年生产 3 0 0 d计算 ,工作面需 日产 3 3 3 3 4 t 。分别按 煤厚7 m,8 m, 9 m和 l O m,采煤机截深 1 . O m,割 煤高度分 别 为 3 . O m,3 . 5 m 和 4 . 0 m ,煤 层密度 1 . 3 5 t / m 计算 工作面 长度与工 作面 日进 刀数 ,结 果如表 1 所示。对于煤层 冒放性好 、水文地质条件 简单的厚煤层 ,不同厚度的煤层按表 1 计算的工作 面长度 及其相应 的进 刀数 、截深 ,即为年产 1 0 0 0 万 t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 的基本条件。 2 . 2 年产 1 0 0 0万 t 综放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根据上述计算,工作面达到年产 1 0 0 0万 t 时, 要求工作 面长度达 到 3 0 0 m 以上 , 日进 9刀 以上。 由于工作面长度加大 ,推进速度加快 ,工作面设备 配套及生产面临以下问题 1 要求工作面设备可靠性高 ,能力大 ; 2 工作面放煤时间长 ,影响快速推进 ; 3 工作面快 速推进 ,顶煤受 工作面 支承压 力作用时间缩短 ,影响顶煤 冒放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应引进或研制高可靠性 采运设备;其次加大工作面割煤高度 ,使割煤 高度 增至 3 . 5~4 . 5 m,加宽放 顶煤支架 宽度 至 1 . 7 5~ 2 m,加大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 能力与溜槽宽度 , 以达到减少顶煤高度 ,提高放煤速度 ,实现工作面 快速推进 ;第 3 ,对于 由于工作面快速推进引起 的 顶煤 冒放性问题 ,采用高压水力压裂 、深孔爆破等 方法对顶煤进行预处理。 增大割煤高度可以减少工作面倾斜方向的单位 长度放煤量 ,缩短支架单 口放煤时间,而割煤高度 的加大 ,在选用当前大功率、高可靠性采煤 机后 , 不会 因割煤而增加循环时间;同时由于顶煤厚度变 薄 ,上位顶煤滞后垮落而造成的放煤 时间长的问题 也可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加大割煤高度可在总体上 缩短工作面循环时间 ,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根据 国内外大采高综采实现高产高效的开采实践 ,以及 电液控制放顶煤支架的成功研制与应用 ,大采高综 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及顶板控制问题可以通过设备与 工艺方面的措施得到解决 ,不会 因此 限制大采高综 放开采的应用并影响工作面产量。 另外加宽大采高放顶煤支架宽度 。一方面是为 了确保支架有较好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 短工作面移架时间与放煤 时间,加快工作面推进速 度。以 3 0 0 m长综放工作面为例 ,支架宽度加大至 1 . 7 5 m或 2 . O m 时,与宽 1 . 5 m 支架相 比,工作面 维普资讯 毛德兵等大采高综放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 2 0 0 3年第 1期 分别可减少 2 8组及 5 0组支架 ,以每架移架、放煤 时间之 和为 7 0 s计算 ,可减 少操 作 时间 1 9 6 0 s和 3 5 0 0s 。 根据上述解决问题 的方法 ,为实现综放工作面 年产 1 0 0 0万 t ,目前需就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1 以研制大采 高综放支架 为核心 ,研制工 作面支护及运输设备 ; 2 研究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技术 ; 3 研究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工艺 ; 4 研究顶煤快 速弱化技术 ,提 高顶煤 的 冒 放性 ; 5 研究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岩层控制技术。 2 . 3 年产 1 0 0 0万 t 综放面设备配套能力分析 由于煤层厚度 、工作面长度不同,对工作面 日 推进度要求也不 同。在对年产 1 0 0 0万 t 综放 工作 面设备配套能力分析过程 中,以煤厚 7 . 0 m、工作 面长 3 0 0 m、工作面 日进 1 4刀为基础。 高产高效综放工作面采煤机进刀方式主要有两 种 ,即端部斜切进刀双向割煤和端部斜切进刀单向 割煤方式。其中,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方式所需 割煤时间较长 ,按端部斜 切进刀 双向割煤 方式计 算 ,采煤机 的平均落煤能力为 T k C L 一 3Td cr 一 蒜 式 中, q 为采煤机平均落煤能力 ,t / h ;q 为工作 面平 均 日产量 ,3 3 3 3 4 t ;B为采煤机截深 ,1 . 0 m; 日为割 煤 高度 ,3 . 5 m; 为实 体煤 密 度 ,1 . 3 5 t / m ;C为工作面采煤机割煤 回采率 ,9 7 % ;L为工 作面长度 ,3 0 0 m;L 为 刮板输 送机 弯 曲段长 度 , 3 0 m;L 为采煤机两滚筒中心距 ,1 0 m;T d 为采煤 机返 向 时 间,1 . 0 mi n ;H 为 工 作 面 顶 煤 厚 度 , 3 . 5 m;C f 为顶煤 回收率 ,7 5 % ;L 为沿工作面方 向放顶煤面长,2 9 0 m;k为采煤 机平均 日开机率 , 8 0 % ;T为 工作 面 日采煤 时间 ,1 2 0 0 mi n 按 2 0 h 计算 。 根据平均落煤能力要求 ,计算采煤机平均割煤 将上述参数代人上两式得 q ≥1 5 8 4 t / h , 5 . 6 m / m i n 在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采煤机的实际落煤流量 和割煤速度是一个 随机值 ,并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用概率统计理论确定达到平均落煤能力要求 的采煤 机最大割煤速度为 V m Kc 8 . 4 m / m i n 式 中, 为采煤 机最 大割煤 速度,m/ ra i n ;K c为 采煤机割煤不均衡系数 ,取 1 . 5 。 采煤机 每采 1 . 0 t 煤 ,要 消耗一定 电能,而且 消耗的电能随煤层 的硬度系数,值或抗切削强度 A 值的增大而增加。因此 ,可根据采煤机生产能力或 割煤速度来计算采煤机 的装机功率 N1 . 2 一 7 2 B H 1 4 8 1 k W 式 中,J v 一 为采煤机的输 出功率 ,k W;1 . 2为功率 富裕系数 ;H 采煤 机 单位 能 耗 ,一般 为 0 . 5 5 0 . 8 5 k W h / m ,取 0 . 7 0 k W h / m 。 目前采煤机最大装机功率 已达 1 9 4 0 k W,根据 计算的采煤机装机功率 ,按照高产高效综放面对设 备 的要求 ,可选用 S L 5 0 0、E L 3 0 0 0和 7 L S 5双滚筒 采煤机。 2 . 3 . 2工作 面前部刮板输送机 选择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的运输能力应满足采煤 机最大落煤能力 的要求 q≥K y K Q 2 3 5 2 t / h 式中,q为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 ,t / h ; 为采煤 机割煤速度不均匀系数 ,可取 1 . 5 ;K 为考虑采煤 机与刮板输送机同 向运动时 的修正 系数 , v o / ; 为刮板 输送机链速 ,取 1 . 3 m/ s ;K y 为考虑运输方向及倾角系数 ,见表 2 ,取 0 . 9 。 表 2 运输方 向及 倾角系数 运输方 向 目前刮板输送 机输 送能力最 大 已达到 5 0 0 0 t / h D B T公司 P F 5型 ,铺设长度最 长为 4 5 0 m,最大 装机功率已达 48 o 0 k w。 “ 十五”期 间,兖矿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及西 北奔牛实 业 集 团有 限 公 司共 同研 制 了 S G Z 1 0 0 0 / 1 2 0 0型和 S G Z 1 2 0 0 / 1 4 0 0型长运距 、高可靠性工作 面前 、后部刮板输送机 ,小 时运输能力已分别达到 2 0 0 0 t / h和2 5 0 0 t / h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当前国内 1 3 维普资讯 总第5 4期 煤矿开采 2 0 0 3年第 1期 生产的刮板输送机能力能够满 足要求。 2 . 3 . 3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 为了实现大采高综放工作 面高产高效 ,工作面 采煤机割煤和支架放煤应保持平行作业 ,即应使采 煤机平均循 环割煤 时间与放顶煤平 行循环 时间匹 配 ,以减少两个工序 的相互影响,缩短工作面循环 时间 ,增加工作面 日循环数 ,提高工作面 日产。 采煤机双向割煤平均循环割煤时间 3 T d 8 0 . 3 mi n r c 式 中, 为采煤机平均循环割煤 时间,mi n ; 为 工作面端头作业影响时间,取 1 0 rai n 。 由于端头作业影 响,割煤时间较长。按上式计 算结果 ,即割 1刀煤需 8 0 . 3 mi n ,采煤机班开机率 要求达到 9 3 . 7 % ,对设 备可靠性 要求高。根据神 东公司大柳 塔矿统计数据 ,大柳塔井综 采面 1 9 9 9 ~ 2 0 0 1年综合开机率分别 为 9 2 。 7 7 % ,9 7 . 8 9 %和 9 5 . 2 5 %。可见工作面开机率达到 9 3 . 7 %还是有可 能 的。另外 ,提高采煤机平均割煤速度 ,可以缩短 循环割煤时间,根据 目前 采煤机 发展水平 ,取 6 . 0 m/ mi n ,则 7 4 . 7 m i n 。此 时工作面开机率 要求达到 8 7 . 1 5 %。 , 工作面循环放煤 时间 yf 式 中, 为工作面循环放煤 时间,ra i n ; 为沿工 作面平均放煤速度 ,m / rai n 。 由 T c 可 得 3 。 8 8 mi n 一 一7 4 .7 一 ‘ \“ “ “ “ 与采煤机落煤能力相配套的工作面平均放煤能 力为 Q f 6 0 / / f B m y C f 1C 9 4 1 t / h 式 中,Q 为工作 面平均放顶煤能力 ,t / h ;m 为放 煤步距与采煤机截深之 比,一采一放时 m1 ;C 为放出顶煤 的含矸率 ,取 1 0 %。 满足工作面最大放煤流量要求 的后部刮板输送 机能力 Q≥K f K Q f 1 2 7 1 t / h 式 中,K f 为放煤流量不均匀系数 ,取 1 . 5 。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当前刮板输送机能力能够 满足要求。 2 . 3 . 4 顺槽转载机 转载机的生产能力应能满足综放工作面两部输 1 4 送机的卸载要求,其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Q ≥Q Q √ 一1 Q ; 一 1 Q 式 中,Q 为转载机生产能力 ,t / h 。则 Q 3 4 4 6 . 2 t / h 目前 国内转 载机 最大输送 能力 已达 3 5 0 0 t / h , 按照转载机的运输能力要求 ,国产刮板转载机能力 能够满足要求 。 根据所选 刮板转载机 的外形 尺寸及其输 送能 力 ,选用破碎机 。 2 . 3 . 5 顺槽胶 带输送机 胶带输送机 的能力应与转载机 的能力相匹配。 根据 当前胶带输送机 的能力 ,我 国目前生产的可伸 缩式 S s J l 4 0 0 / 3 4 0 0带式输送机即可满足要求。 2 . 3 . 6工作 面 液压 支架 对于年产要求达到 1 0 0 0万 t的大采高综放工 作面,支架必须支护强度高 ,移架放煤速度快及稳 定性好 。为保证快速移架与放煤 , ‘ 建议将控制支架 移架 与放煤的液压系统相互独立,采用高压大流量 供液 系统并配备电液控制 ,支架宽度在割煤高度加 大到 3 . 5 m 以上时 ,可将支架加宽到 1 . 7 5~ 2 m。 以上关于年产 1 0 0 0万 t 大采高综 放工作 面设 备配套 能力 的分 析 ,是 在煤 厚 7 . 0 m 条 件下进 行 的。当煤厚大于 7 . 0 m时,由于循环产量增加 ,工 作面所需 日进刀数减少 ,工作面实现年产 1 0 0 0万 t 所需 日开机率将不断下降。可见 ,在现有设备条件 下 ,大采 高综 放 工 作 面 系 统能 力 可 以 达 到年 产 1 0 0 0万 t ,在采用高可靠性设备的基础上 ,大采高 综放工作面可以实现年产 1 0 0 0万 t 。 3 年产 1 0 0 0万 t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原则 3 . 1 要求系统可靠性高 根据上述分 析 ,7 m 厚 煤层 在工作 面 长 3 0 0 m 的情况下 ,实现年产 1 0 0 0万 t的前提 是工作 面开 机率达到 8 7 % 以上。国 内外高产 高效 工作 面与普 通工作面相比,其最大 的特点就是其工作面开机率 高。而 目前国内综放工作 面开机率一般低于 6 o % , 其主要原因就是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胶 带输送机 、液压支架 、泵站等机电故障,工作面停 产影响 ,因此对 于年产 1 0 0 0万 t 的大采高综放 面 设备配套必须保证工作面各系统的高可靠性 。由于 当前我国工作面液压支架 、刮板输送机及顺槽胶带 输送机的可靠性要好于采煤机 ,而采煤机割煤是工 下转 2 1页 维普资讯 居建国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实践 2 0 0 3年第 1 期 表 1 水 泵主要技术特征 排水路线 水泵一输送机道环形水仓一运输机 道一西二七煤下山一 一6 3 0 m水仓。 在工作 面初 次来 压 时 ,涌水 量达 到 5 5 m / h, 对生产 未造成影 响,当工作 面推过 环形水 仓 ,至 5 8 0 m时 ,周期来压 ,老顶断裂 ,导通 基本顶砂岩 水和分界砂岩水 ,水量呈台阶式增长 ,即从 1 2 m / h增 至 5 2 m / h,从 5 2 m / h 增 至1 0 0 m / h ,从 1 0 0 m / h增 至 1 4 0 m / h ,共 3个台阶 ,其 中瞬时涌 水量高达 1 8 0 m / h 。 在工作面推过环形水仓前 ,在运输机道标高最 高处做 2个大排水硐室 ,将 D 8 5 - 4 52水泵移至排 水硐室 ,深挖水沟将水导入排水硐室 ;同时用袋子 装黄泥在运输机尾及下侧筑墙截堵水流,使水绕过 机尾进入水沟及时疏排 ,用 4趟 b 5 0 m m 塑料管接 4台潜水泵 ,将运输 机道低洼处 的水打入 1 5 2 mm 排水管 ,通过它将水排至水仓。 同时在运输机道外 口做 2个 深 高 宽 4 m 2 m3 m硐室,各安 1台 D 8 5 - 4 52水泵 ,在运 输机道下帮砌水沟 ,以便工作面推过高处 ,采下山 时水 自流进入排水硐室及时排水 ,保证正常生产。 5 . 4工作面末采 1 工作面走 向剩余 2 0 m 时开始爬坡 ,工作 面每进 1刀输送机抬 高 1 5 0 m m,自身抬高 困难时 辅助起 吊运输机。 2 严格控制采高 2 . 5 m左右 ,支架加长段拔 出,支架初撑力不低于 2 4 MP a 。 6结语 大倾 角较薄厚煤层综放 工艺克服了大倾角一次 采全高存在的支架容易歪倒 的弊端 ,解决了因采高 大而带来煤壁片帮不利顶板管理的难题 ,解决了一 般机采工作面丢底煤浪费资源的问题 ,降低了分层 开采所带来 的掘进工作量及巷道支护 、维护 费用 , 相对减少了工作 面拆 、安 、搬次数 ,避免 了一系列 生产过程 中的不安全因素 ,创造出了单产高 、效益 高、消耗低的新水平 ,并且具有巷道布置简单 ,万 吨掘进率低 ,块煤 比例高等优点 ,真正做到了既经 济又安全 ,因此大倾角较薄厚煤层综放工艺 的发展 前景广 阔。 [ 责任编辑 毛蕾兵 】 上接 1 4页 作面正常推进的前提 ,因此在工作面设备配套 中应 特别注意选用可靠性高的采煤机。 3 . 2 要求工作面设备能力大 工作面设备能力富裕系数大 ,是工作面高产稳 产的重要保证 。如美国综采面设备 配套 时刮板输送 机、转载机 、平巷带式输送机 的生产能力一般要求 大于采煤机最大生产 能力 的 2 0 % ,以便 形成 由工 作面往外生产能力越来越大的煤流,为保持工作面 安全稳定高产创造条件。同时设备能力大 ,也是提 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措施之一。 3 . 3 要求工作面设备使 用寿命长 根据 当前工作面设备制造水平 ,即使采用国外 先进设备 ,采煤机可采煤量 、刮板输送机过煤量也 不能超过 1 0 0 0万 t ,因此需在工作面搬家时采用备 用设备。但由于工作面要求年产达到 1 0 0 0万 t ,工 作面搬家不能过 于频繁 ,应加大工作 面推进长度, 按年采 2个工作面保证 实现 1 0 0 0万 t的产量 ,要 求工作 面采煤 机可采煤量 及输送 机过煤量 均大于 5 0 0万 t 。 5 主 要 结论 根据 当前国内外采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对 于薄及中厚煤层可采用普通综采实现高产高效 ;对 于 3 . 5~6 m厚 的煤层 可采用 大采 高综采实现 高产 高效 ;对 于 7 m 以上厚煤层 ,根据我 国综放开采技 术及大采 高综采发展水平 ,在采用大功率 、高可靠 性采运设备的基础上 ,通过研制大采 高综放支架 , 应用大采 高综放开采 可实现工作 面年产 1 0 0 0万 t 。 但 由于提高工作 面生产能力 是一项复 杂 的系统 工 程 ,为确保综放工作面能够高产稳产 ,还要求煤层 条件 、工作面设计参数 、工作面管理水平及工作面 外部环境能够满足工作面年产 1 0 0 0万 t 的需要。 [ 责任编辑 邹正立 】 2 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