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变形特征研究.pdf
第 3 5卷第 3期 2 0 1 0年 3月 煤 炭 学 报 J OU RN AL O F C HI N A C OAL S OC I E T Y Vo 1 . 3 5 No . 3 Ma r . 2 01 0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1 0 0 3 0 3 5 7 0 6 矸石 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变形特征研究 张吉 雄 , 李 剑 , 安泰 龙 , 黄 艳 利 1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2 2 1 1 1 6; 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 室, 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3 .中国矿业 大学 理学院 江苏 徐州2 2 1 1 1 6 摘要 在分析传统综采与充填综采覆岩 变形特征的基础上, 建立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力学模型, 并运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 了关键层弯曲变形的特征 , 得到关键层最大挠度与强度、 下部岩层弹性 地基 系数与岩性参数之 间的关系。结合某矿的具体条件 , 计算得 出充填综采工作 面覆岩关键层的 最大挠度 , 并通过改变充填材料的性质 , 研究了充填材料弹性模 量与关键层挠度之间的变化 关系, 提 出可通过提 高充填材料弹性模量的方法减少关键层的弯曲变形量, 证实了矸石充填具有限定关 键层的变形、 控制地表沉陷的作用。 关键词 矸石 ; 充填综采 ; 关键层; 变形 ; 弹性地基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7 文献标志码 A De f o r m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0 f k e y s t r a t u m o v e r b ur d e n b y r a w wa s t e ba c k f i l l i n g wi t h f u l l y m e c h a ni z e d c o a l mi n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Z HA NG J i x i o n g 一, L I J i a n 一, AN T a i l o n g , HUAN G Y a n l i 1 . S c h o o l o fMi n e s , C h i n a U n iv e r s it y of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1 1 6, C h i n a; 2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Mi n e S a f e t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 3 . S c h o o l o fS c ie n c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Xu z h o u 2 2 1 1 1 6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e de f o r m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o f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u m i n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n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b a c k fil l i ng wi t h f u l l y - me c h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n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 me c h a n i c al mo d e l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i n t h e r a w wa s t e b a c k fil l i n g wi t h f u l l y me c h a n i z e d c o a l mi n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y wa s f o u n d e d, a n d t h e b e n d i n g d e f o r m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t h e k e y s t r a t u m wa s a n a l y z e d b y t h e t he o r y o f be a m o n e l a s t i c f o u n d a t i o n . Th e ma x i mu m d e fl e c t i o n a n d i nt e n s i t y o f t h e k e y s t r a t u m , a n d t h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l i t h o l o g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e l a s t i c f o un d a t i o n f a c t o r s o f t he s t r a t u m b e l o w t h e k e y s t r a t um wa s p r e s e n t e d. Ac c o r d i ng t o t h e fie l d g e o l o g i c a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a c e r t a i n c o a l mi n e, t h e ma x i mum d e fle c t i o n o f t h e k e y s t r a t u m i n b a c k f i l l i n g wi t h f u l l y me c h a ni z e d c o a l mi n ni n g f a c e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a n d t h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d e fle c t i o n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a n d t he e l a s t i c mo du l us o f fi l l i n g s wa s r e s e a r c h e d t h r o u g h c ha n g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t h e fil l i n g s .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p r o v i d e t ha t t h e b e n d i n g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e k e y s t r a t um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b y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o f fil l i n g s , a n d r a w wa s t e b a c k fi l l i n g c a n r e s t ric t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k e y s t r a t u m a nd t h e s u bs i d e n c e o f s ur f a c e c a n b e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r a w wa s t e b a c k fil l i n g . Ke y wo r ds wa s t e; b a c k fil l i n g wi t h f ul l y . me c h a ni z e d c o a l mi n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k e y s t r a t u m ; d e f o rm a t i o n; e l a s t i cun d a t i o n 矸石充填综采技术是针对我 国煤矿开采存在 的 “ 三下” 压煤 问题 、 煤矸石排放 问题和土地资源问题 而开发出来的绿色采煤技术 之一 , 已在我 国的新 汶 、 邢台矿区实施并取得成功。 目前 , 全国“ 三下 ” 压煤达 1 3 7亿 t , 全 国国有重 点煤矿村下压煤 5 2 . 2 亿 t , 采用条带开采的“ 三下” 收稿 日期 2 0 0 9 1 2 1 4 责任 编辑 常琛 基金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 0 8 3 4 0 0 4 ; 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 B K 2 0 0 8 0 0 7 ;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 2 0 0 7 11 0 0 3 作者简介 张吉雄 1 9 7 4 一 , 男 , 宁夏 中卫人 , 副教授 , 博士。Em a i l z j x i o n g 1 6 3 . t o m 3 5 8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压煤, 采出率仅为 3 0 %左右 J 。我国煤矿现有矸 石 山 1 6 0 0 余 座 , 堆 积 量 约 4 5亿 t ,占 地 约 1 5 0 0 0 h m 2 。目前每年矸石产生量为 1 . 52 . 0亿 t , 占地 3 0 0~ 4 0 0 h m 。 每年 由于煤炭开采塌陷土地面积约 4万 h m 。 目前 , 受煤炭开采下沉影响的土地面积达 6 0万 h m 左右, 直接经济损失约 2 0亿元 。 地下煤炭开采必然引起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 地 表下沉是覆岩移动由下向上逐步传递至地表的结果 。 长期以来, 由于难 以了解覆岩 内部的移动规律 , 因此 一 直未能建立起地表沉陷与覆岩移动的内部联系 , 影 响了覆岩运动与地表沉陷的预测与控制。钱鸣高 、 缪 协兴等根据多年对顶板岩层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提出 了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卜 , 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 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研究认为 , 由于成岩时问及矿 物成分不同, 形成 了厚度不等、 强度不同的多层采场 上覆岩层, 其中一层至数层厚度岩层在整个覆岩层的 移动过程中起着控制作用。因此, 将对岩体活动中全 部或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由于我国井工煤矿普遍采用长壁工作面垮落法 开采, 关键层理论主要是在针对长壁工作面全部垮落 法采场覆岩层的活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矸石充填采煤是一种全新的采煤技术 , 研究其关键层 的活动特征对该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 的理 论与现实意义。 1 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力学模型 1 . 1 传统综采与充填综采覆岩变形特征 传统综采中,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直接顶与基本 顶相继垮落, 覆岩关键层受到下部岩层 的承载力降 低 , 并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 当达到其强度极限时发 生破断, 如图 l a 所示 。 充填综采 中,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 直接顶达到其 垮落步距时发生垮落 , 由于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 的碎胀性 , 基本顶达到其垮落步距而发生垮落时与破 碎的直接顶接触。基本顶承载的软弱层也发生下沉 而与关键层发生离层, 关键层在其上部覆岩的载荷作 用下产生弯曲变形 , 但 由于离层空间小, 关键层及其 承载体直接作用于其下的软弱层 , 随着变形 量的增 加, 其下部软弱层给予的支撑作用加强 , 从而限制 了 关键层的弯曲变形量。 因此 , 充填综采与传统综采相 比, 基本顶 的垮落 步距增大, 覆岩变形空间减小 , 关键层发生 的变形量 较小 , 一艘隋况下不会失稳破断, 关键层依然可以作 为覆岩 自重的承载主体 , 变形特征如图 1 b 所示。 a 传统综采 f b1 充填综采 图 1 采动过程 中覆岩变形不意 F i g . 1 F i g u r e s o f o v e r b u r d e n r o c k s ’d e f o r ma t i o n s i n i nd u c e d pr o c e s s 1 . 2 关键层力学模型 在充填综采中, 关键层一般不发生破断, 因此认 为其下部软弱岩层已处于压实状态 , 并与关键层没有 产生离层。结合 图 1 b 中的充填综采覆岩变形情 况, 取工作面采空区上部的关键层作为研究对象, 建 立平面梁模型 , 如图 2所示 。关键层上部受到的作用 力为覆岩 的 自重应力 , 以均 布载荷 q 。 代替 , 即 q 。 y H, 其中 为覆岩的平均容重; H为关键层埋深 ; 图2 中, 2 f 为关键层 的长度 ; P 为关键层下部岩层对 关键层 的支承力。 图 2 关键层力学模 型 F i g . 2 M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Wi n k l e r 弹性地基假设理论 认为, 地基表面 任意一点的沉降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成正 比。在充填综采中, 基本顶的断裂垮落导致直接顶碎 块与采空区充填矸石紧密接触 , 充填矸石被上部岩块 逐步压实。因此, 可近似将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矸石、 直接顶碎块和基本顶断裂块视为弹性地基 。 鉴于模型具有对称性 , 取关键层梁的一半进行分 析。梁左端起点表示关键层对应于工作面煤壁的垂 直位置 , 因此简化为固支约束 ; 梁右端可简化为 方 向的滚轴约束。梁长 f 表示充填带长度的一半。简 化模型和受力分析如图 3所示。 第 3期 张吉雄 等 矸石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变形特征研究 3 5 9 f a 简化模型 qo [ 口 ] 腓 f b 受力分析 图 3 关 键层简化模 型及其 受力 分析 Fi g . 3 S i mp l if i e d mo d e l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ke y s t r a t um 2 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弯曲变形 2 . 1 关 键层 弯 曲变形分 析 根据充填综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力学模型 , 运用 Wi n k l e r 弹性地基梁理论对关键层及其下部弹性地基 岩层进行研究。图 3为弹性地基上的关键层梁, 在载 荷 q 。 的作用下 , 梁的位移为 Y , 梁与地基之间的压 力为 P , 弹性地基系数为 k 。梁的挠度 满足 q o 1 a 其 中, E ,为关键 层抗 弯 刚度 ; 为特 征 系数 , 卢 √ 。 求 解 方 程 式 1 , 得 w x e A c o s t 3 xB s i n e C c o s Ds i n 对图 3 b 中的梁 , 通过初参数法 进行求 解 , 得挠度公式 鲁 一 M o E Ij8 2 一 Q 。 其中, W 。 、 0 。 、 M。 、 Q 。 分别为有限长梁端点 0 的挠 度、 转角 、 弯矩 和剪力 。 b 、 、 。 、 咖 为 的 K i c h h o ff函数 , 其表示形式为 咖 c h t c o s 1[ c h s i n s h c 。 s ] , s h s i n 1[ c h s i n 一s h c 。 s ] 结 合 边 界 条 仟 r 。0 删 。 r Q x z 0 I 0 将 式 3 带 入式 2 . 得 W0 0 0 0 0 一 2 TE I 2q o 簪 ㈩ 0 4 El t 3q o 堡2二竺 堡2 V o k s h 2 s i n 2 将式 4 代 人式 2 , 得 到 梁在 均 布载荷 q o作 用 下的挠度和地基压力公式 劳 k s h s i n ”g 。 k 5 2 2 , q 0 [ 2 势 s h器 sin ” 】 2 2 。 、 J 2 . 2 弹性地基系数 k 值的确定 根据弹性地基理论 , 关键层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与 地基系数 k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地基系数 k对关键层 的变形以及整个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有至关重要的 影响。从 图 1 b 中可看到, 弹性地基系数 主要取 决于煤层底板与关键层之间的各层岩体 的综合变形 特性 , 为了研究弹性地基系数 的变化 , 假定 s ~S 各岩层的变形是相互协调 的。选取关键层与煤层底 板之间的各层 S ~ S 作为关键层的地基进行研究, 其基 本结 构模 型如 图 4所示 图4 弹性地基结构模型 F i g . 4 E l a s t i c f o u n d a t i o n mo d e l 将各个岩层视为弹性体 , 对 s 岩层有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一 等 式中, o r 为 S i 岩层 的垂直应力; h 为 S 岩层厚度; E 为 S i 岩层弹性模量 ; A h 为 S i 岩层垂直变形量。 根据 Wi n k l e r 假设 , 弹性地基的本构关系 or k y 6 式中, or为关键层所受垂直方 向应力 ; Y为关键层的 垂直位移。 弹性地基垂直位移与应力之间的关系为 y ∑ o ih i 7 其中, or or 。将式 7 代入式 6 中, 可得 壹 i 1 or ih i 毫 解得地基系数 k为 1 / ∑ 8 3工程应用 3 . 1 矿井地质 采矿条件 矸石充填综采技术工业性试验地点为某矿 7 4 0 3 工作面_ 1 , 其布置如图 5所示。 图 5 7 4 0 3工作 面布置 Fi g . 5 L a y o u t o f 7 40 3 wo r k i ng f a c e 7 4 0 3充填综采工作面走向长 8 0 2~8 7 5 m, 倾斜 长 1 5 0 m。开采4号煤层 , 煤层倾角为 1 1~l 4 。 , 平均 厚度 2 . 0 m, 工作面埋深在 6 8 0 . 5~ 7 2 9 . 7 m。对应地 表为镇医院、 学校、 村庄等建 构 筑物。 3 . 2充填综采关键层弯 曲变形特征 7 4 0 3工作面的部分顶板岩性参数见表 1 。 表 1中, 关键层 的埋深 H6 9 3 . 4 7 m, 覆岩的平 均容重 y2 3 k N / m , 因此, 覆 岩的等效载荷 l 5 . 9 5 MP a 。基本顶的初次垮落步距 L 。 3 3 m, 周期 垮落步距 L L 。 / 2 . 4 5 1 3 . 5 m。取基本顶的初次垮 表 1 岩层特性参数 Ta bl e 1 Li t ho l og i e pa r a me t e r s 落步距与两个周期垮落步距内长度范围进行研究, 所 要分析的关键层长度为 6 0 m, 即 f 3 0 m。 将上述岩层特性参数 带人式 8 , 计 算得 k 8 4 . 5 1 N / m , 代入式 5 中 , 得到关键层挠度随长度 的变化特征如图6所示, 其中 £表示所分析关键层长 度的一半 , W 表示关键层最大挠度。 由图6可知, 关键层挠度 W 随着关键层长度 , J 的增大而增大 , 即随着工作 面推进 , 采空 区充填带 加大, 关键层产生的挠度 W 越大, 关键层挠度最大 部位位于关键层中部 ⋯ 6 2 . 1 3 m m。 采用传统的地表沉陷预计方法 , 可分析得出充填 采煤充分采动地表最大下沉值为5 5 m m。因此, 充填 采煤可通过限制关键层的弯曲变形量, 从而控制地表 的变形在建 构 筑物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 图 6关键层的变形特征 F i g . 6 De f o r m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目前, 该采区已接近充分采动, 实测到的地表最 大下沉量为 1 8 m m、 最大水平变形为 0 . O 1 m m / m, 地 面变形等级仅为轻微 I 级 , 无需对房屋实施加 固或维修。 第 3期 张吉雄等 矸石充填综采覆岩关键层变形特征研究 3 6 1 3 . 3 充填材料对关键层弯 曲变形的影响 矸石充填综采所用充填材料为矸石 , 充填矸石的 压实变形特性是影响充填效果的关键因素 , 而矸石的 弹性模量决定了其压实变形特征。因此 , 研究充填矸 石的弹性模量的大小 , 对于选取合理级 配的充填矸 石 , 深入分析充填后覆岩层 的变形特征具有 重要意 义 。 根据关键层挠度计算公式 5 、 8 , 计算不 同弹 性模量条件下工作面关键层的最大挠度 , 从而得到关 键层挠度随着充填矸石弹性模量 的变化规律 , 如图 7 所示 。 图 7 关键层挠度随充填矸石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F i g . 7 Va ria t i o n l a w o f k e y s t r a t a’ S d e f o r ma t i o n i n f l u e n c e d b y e l a s t i c mo d e l o f b a c k f i l l i n g ma t e ria l 由图 7可知 , 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大 , 关键层 的最 大挠度降低 , 说明选取较大弹性模量的充填材料对控 制关键层变形的效果较好 。通过最小二乘法 的数值 计算方法 , 对挠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变形关系进行 回 归 , 得到关键层最大挠度与充填材料弹性模量的关系 式 W E ⋯ 一0 . 6 9 q 0 1 n E 一1 0 . 3 6 因此 , 在选取充填材料过程 中, 可通过调节弹性 模量来控制充填过程中关键层的变形量 。 一 般情况 , 充填矸石 弹性模量为 3 0~2 0 0 MP a , 矸石充填控制的关键层变形值为 5 6~ 7 6 1T I IT I 。在工 程实践 中, 可以通过调节颗粒配 比、 添加胶结物等方 法来提高充填矸石的弹性模量 , 从而减少关键层的变 形茸 4结 论 1 采用 Wi n k l e r 弹性地基梁理论 , 建 立 了充填 综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力学模型, 分析了覆岩关键层 的变形分布特征, 推导得出关键层挠度计算 的解析 解 。 2 针对关键层下方垮 落岩层与充填矸石之间 的相互作用特征 , 建立 了弹性地基 的结构分析模型 , 得到了弹性地基系数 k 的计算公式。 3 分析 了不 同性质充填材料对关键层变形 的 影响, 得出关键层最大挠度随充填材料弹性模量的变 化规律 , 提出可通过提高充填材料弹性模量的方法减 少关键层的弯曲变形量 , 以控制地表变形在建 构 筑物允许的变形范围之 内。 参考文献 [ 1 ] 钱 鸣高 , 缪协兴 , 许家林. 资源与环境协调 绿色 开采 [ J ] . 煤炭 学报 , 2 0 0 7, 3 2 1 1 7 . Q i a n Mi n g a o , Mi a o X i e x i n g , Xu J i a l i n . G r e e n m i n i n g o f c o a l r e - s o u r c e s h a r mo n i z i n g w i t h e n v i r o n m e n t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l S o - c i e t y , 2 0 0 7 , 3 2 1 17 . [ 2 ] 钱 鸣高 , 许家林 , 缪协兴. 煤矿 绿色开采技术 [ J ] . 中国矿业大学 学报 , 2 0 0 3, 3 2 4 3 4 33 4 8 . Q i a n Mi n g g a o , X u J i ali n , M i a o X i e x i n g . T e c h n i q u e o f c l e a n i n g m i n - i n g i n c o a l mi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 n o l o g y , 2 0 0 3 , 3 2 4 3 4 3 3 4 8 . [ 3 ] 张吉雄 , 缪协兴. 煤矿矸石井 下处理 的研究 [ J ] . 中国矿 业大学 学报 , 2 0 0 6 , 3 5 2 1 9 7 2 0 0 . Z h a n g J i x i o n g, Mi a o Xi e x i n g . Un d e r g r o u n d d i s p o s a l o f w a s t e i n c o a l m i n e [ J ] . J o u rna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 3 5 2 1 9 72 0 0 . [ 4] Z h a n g J i x i o n g , Z h a n g D o n g s h e n g , Z h a n g L e i . Dri v i n g p r e - d ri v e n r o a d wa y f o r c o a l f a c e p a s s i n g r a p i d l y t h r o u g h f a u l t a n d d i s p o s i n g o f a s s o c i a t e d w a s t e i n u n d e r g r o u n g [ A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T h ir t e e n t h I n t e rna t i o n al S y mp o s i u m o n Mi n e Pl a n n i n g a n d Eq u i p me n t S e l e c t i o n [ C] . Ha r d y g 6 r a M, P a s z k o w s k a G, S i k o r a M A. A. B a l k e m a , 2 0 0 4 3 413 4 5. [ 5] 张文海, 张吉雄 , 赵计 生 , 等. 矸 石充填采 煤工艺 及配套设备 研 究 [ J ]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 0 0 7 , 2 4 1 7 98 3 . Zh a n g We n h a i , Z h a n g J i x i o n g, Z h a o J i s h e n g, 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s t e f i l l i n g a n d mi n i n g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v e e q ui p me n t [ J ] . J o u rna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7, 2 4 1 7 98 3 . [ 6] 张吉雄 , 缪协兴 , 茅献彪 , 等. 建 筑物下条 带开采煤 柱矸石置换 开采 的研究 [ J ] . 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 报 , 2 0 0 7 , 2 6 s 1 2 6 8 72 6 9 3 . Zh a n g J i x i o n g, Mi a o Xi e x i n g, Ma o Xi a n b i a o , 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n wast e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s t ri p e x t r a c t i o n c o a l p i l l a r m i n i n g [ J ] . C h i - n e s e J o u r n a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7 , 2 6 S 1 2 6 8 72 6 9 3 . [ 7 ] 钱 呜高, 缪协兴 , 许家林. 岩层控制 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 [ J ] . 煤 炭学报 , 1 9 9 6, 2 1 3 2 2 52 3 0 . Q i a n M i n g g a o , Mi a o X i e x i n g , X u J i a l i n . T h e o r e t i c al s t u d y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i n g r o u n d c o n t r o l [ J ] .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1 9 9 6 , 2 1 3 2 2 52 3 0 . [ 8 ] 缪协兴 , 茅献 彪 , 钱 鸣高. 采 动覆 岩 中关 键层 的复 合效应 分析 [ J ]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1 9 9 9 3 5 9 . Mi a o X i e x i n g , Ma o X i a n b i a o , Q i a n Mi n g g a o .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mp l e x e f f e c t o f k e y s t r a t u m i n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w i t h i n m i n i n g i n f l u e n c e [ J ] . G r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a n d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 1 9 9 9 3 5 9 . [ 9 ] 钱鸣高, 茅献彪 , 缪协兴. 采场覆岩 中关键层 上载荷的变化规律 [ J ] . 煤炭学报, 1 9 9 8 , 2 3 2 1 3 5 1 3 9 . Q i a n Mi n g g a o , Ma o X i a n b i a o , Mi a o X i e x i n g . V a r i a t i o n o f l o a d s o n t h e 3 6 2 煤 炭 学 报 2 0 1 0 年 第3 5 卷 k e y l a y e r o f t h e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a b o v e t h e w o r k i n g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1 9 9 8 , 2 3 2 1 3 51 3 9 . 杨学祥. 均步载荷下一端固定 的文克 尔地基梁的基底压力特性 及其工程意义[ J ] . 工程力学 , 2 0 0 6, 2 3 1 1 7 67 9 . Ya n g Xu e x i a n g . T h e f e a t u r e o f f o un d a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o n wi n k l e r f o u n d a t i o n . b e a m w i t h o n e fi x e d e n d a n d i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 .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c h a n i c s , 2 0 0 6, 2 3 1 1 7 67 9 . 崔弈 , 姜忻良, 鲍鹏 . 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解法及其应用 [ J ] . 岩土力学 , 2 0 0 3 , 2 4 4 5 6 5 5 7 8 . C u i Yi , J i a n g Xi n l i a n g, Ba o P e n g .Co mp u t i n g me t h o d o f e l a s t ic f o u n d a t i o n b e a m w i t h v a r i ab l e b e d d i n g v a l u e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 J ] . R o c k a n d S o i l M e c h a n i c s , 2 0 0 3 , 2 4 4 5 6 5 5 7 8 . 阎盛海. 地下建筑结构 中弹性地基 直梁的初参数法 [ J ] . 大连 大学学报 , 2 0 0 1 , 1 2 2 91 8 . Ya h S h e n g h a i . I n i t i a l p a r a me t e r me t h o d i n b e a ms o n e l a s t i c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u n d e r . g r o u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 J} . J o u r n a l o f D al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1 , 1 2 2 91 8 . A P S塞尔瓦杜雷. 土与基础相互作用 的弹性分 析[ M] . 北 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