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pdf
★ 专题论坛 矿井突水防治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武 强 刘守强 贾国凯 中国矿 业 大 学 北京 地球 科 学与测绘 工程 学 院 , 北 京 市海淀 区 , 1 0 0 0 8 3 摘 要 为解决我 国煤矿区普遍面临的煤层底板 突水评价难题 , 以王庄矿 1 5 煤层开采 为例 , 在 分析 确定 煤层底 板 突 水主 控 因素 及 其对 突水 的 “ 权 重 ” 系数 基 础 上 , 应 用新 型 的 基 于 GI S的 AHP型脆 弱 性指数 法 对王庄 煤矿 底板 水 害进 行 评价 分 析 。并将 脆 弱 性指 数 法 与传 统 突水 系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脆弱性指数法得 出评价结果更为符合 实际。 关键 词 煤层 底板 突水 脆 弱性 指数 法 突水 系数 法 GI S AHP 中图分 类号T D7 4 2 文 献标 识码A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v u l ne r a b l e i n d e x m e t ho d i n t he a s s e s s m e nt o f wa t e r o u t b u r s t s f r o m c o a l s e a m f l o o r W u Qi a n g,L i u S h o u q i a n g,J i a Gu o k a i Sc ho o l of Ge os c i e n c e s a nd M a pp i n g Eng i ne e r i ng,Ch i na Un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g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Be i j i n g 1 0 0 0 8 3,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ol v e t h e pr o bl e m of c oa l s e a m f l oo r wa t e r o ut b ur s t a s s e s s m e nt whi c h i s a wi d e l y s p r e a d p h e n o me n o n i n t h i s c o u n t r y,t h e c a s e o f mi n i n g i n t h e 1 5 c o a l i n W a n g z h u a n g C0 3 l Mi n e i S t a k e n a s a n e x a mp l e .I n a n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h e ma j o r c a u s e s o f c o a l s e a m f l o or wa t e r o ut b ur s t s a n d t h e i r’ ’ we i gh t ”c o e f f i c i e nt on s u c h wa t e r o ut bu r s t s ,GI S b a s e d n o v e l AHP v u l n e r a b l e i n d e x me t h o d i s a p p l i e d i n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mu l t i p l e ma j o r c a u s e s o f c o a l s e a m f l o o r wa t e r ou t bu r s t i n W a n g z h ua n g Coa l M i n e . Be s i d e s ,a c omp a r i s o n i S m a d e o n t he a s s e s s m e nt r e s u l t s ob t a i n e d f r o m v ul n e r a bl e i nd e x me t ho d a n d t h e t r a d i t i on a l wa t e r o ut bur s t e oe f f i c i e nt a s s e s s me nt m e t ho d.The r e s ul t s i n di c a t e t ha t t he vu l ne r a bl e i n de x me t h od 1 e a v e s t he a s s e s s me n t r e s u l t s t r u e r t o t h e r e a l i t y . Ke y wo r d s wa t e r o ut b ur s t f r om c oa l s e a m f l o or ,vu l n e r a bl e i nd e x m e t h o d,wa t e r ou t bu r s t c oe f f i c i e nt me t h od, GI S,A HP 煤 层底 板 突水促 因众 多 ,且 过 程显现 出一 种复 杂 的非线 性动 态特征 ,传 统 的突水 系数法 所 能考虑 的突水影 响 因素极 为有 限 ,未 能全 面描述 煤层 底板 突水这 种受 控 于多 因素且具 有非 常 复杂机 理 的非线 性动力现象 ,已不能适应新 的采矿方法和新 的地质 环境条 件下 的煤 层底板 突水 评价 。而新型煤 层底 板 水害评价方法脆弱性指数法考虑了影响煤层底 板 突水 的多种 主控 因素 之 间相互 复杂 的作用 关 系和 *基金项 目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自主 研 究课题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 0 5 7 2 1 4 9 、 4 0 7 7 2 1 6 2 、 国家重 点基 础研 究发 展 计 划 9 7 3 项 目 2 O O 6 C B 2 O 2 2 0 5 和“ 十 一 五” 国家科技 支撑项 目 2 0 0 7 B A K2 4 B 0 1 , 2 O O 6 B AB 1 6 B O 4 联 合资助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中的应用 * 对突水控制因素的相对 “ 权重” 比例 ,能够真实反 映受控于多因素影响且具有非常复杂机理和演变过 程的煤层底板突水 ,较好地解决 了煤层底板突水预 测 预报难 题 。 1 理论基 础 1 . 1 脆弱 性指 数 法简介 脆弱性指数法是将可确定底板突水多种主控因 素权重系数的信息融合方法与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分 析处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 GI S 耦合于一体 的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预测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融合 数学方法 ,脆弱性指数法可划分为非线性和线性两 大 类 。非线 性 脆 弱性 指数 法 包 括 基 于 GI S的人 工 】 5 神经网络 ANN型脆弱性指数法 、基于 GI S的 证据权重法型脆弱性指数法和基于 G I S的贝叶斯 法型脆弱性指数法等 ;线性脆弱性指数法包括基于 G I S的层次分析法 AHP 型脆弱性指数法等。 由于本 文研究 区 尚未 发生 过突 水 ,主要采 用基 于 G I S的 AHP型脆 弱性 指数 法 对王 庄矿 1 5 煤 层 底 板突 水进行 评价 预测研 究 。 1 . 2 层 次分析 法基 本原 理 层 次分 析法 An a l y t i c H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简 称 AHP法是一种简便 、灵活而实用 的多准则决 策 方法 ,是一种 将半 定性 、半定 量 问题转 化为定 量 问题的有效途径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 由 目标 、准则 、方案 等若 干层次 所组成 的 系统 ,在 每 一层次 ,按 照一 定 准 则 对 该 层 元 素 进 行 逐 对 比 较 ,并按标度定量化 ,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 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以及相对应 的正交化特征 向 量 ,得 出该 元素 对该 准则 的权重 。在此 基础 上 ,可 以计算 出各 层次 元素对 于该 准则 的 比重 。也 就是说 层次 分析法 是在 比原 问题简 单得 多 的层 次上进 行分 析、量化 比较、单排序 ,然 后再逐 级综合 总排 序 ,最后得到所需 问题 的解。利用 AHP解决 问 题的关键是建立 比较合理的递阶层次结构和 比较准 确 的判 断矩 阵 。 1 . 3基 于 G I S的 AHP型脆 弱性 指数 法研 究思路 GI S与 AHP的 耦合 就 是 以 GI S为操 作 平 台 , 利用 GI S强 大 的空 间 信 息 处 理 能 力 ,对 影 响 底 板 突水的各主控 因素信息进行量化 ,生成各主控因素 专题层 图;通过模型的反演识别与训练 ,用 AHP 确定出各主控因素对突水 的权重 系数;在此基础 上 ,通 过 GI S对 各 主 控 因 素 专 题 进 行 复 合 叠 加 , 建立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 的预测预报评价模型 。根 据研究区各单元计算 的突水脆弱性指数 ,采用频率 直方 图的统计 分析 方法 ,合理 确定 突水脆 弱性分 区 阈值 ,最终得出符合实际的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 价分 区方案 。 2研 究 区概 况 王庄煤矿位于山西潞安矿区的东南部 ,距长治 市 3 0 k m,地貌属高原 内部断陷盆地,区内地势起 伏不平 ,年均降雨量 5 5 8 . 8 mm,地表水量 丰富, 有大的地表水体漳泽水库 ,并有浊漳河支流通过 。 该 区处 于 文 王 山南 断层 与 二 岗 山北 断层 之 间 , 总体为 走 向 NNW 向 、倾 向 S W 的单 斜构 造 ,倾 角 】6 一 般为 2 ~6 。 ,局部可达 1 6 。 。断裂构造数量较多 2 4 0余条 ,落差多数小于 1 0 m,小断层 以NE和 NW 构造为主,一般发育在大断层上盘,为次生构 造,宽缓褶曲比较发育 ,陷落柱发现有 5 9 个 。 井 田内共 沉积 含水层 7层 ,本文研 究 的 1 5 煤 层底板充水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奥陶 系中统灰岩与上覆本溪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奥灰 顶 面 距 1 5 煤 层 底 板 平 均 厚 度 2 1 . 2 m,是 威 胁 1 5 煤层 安全 开采 的主要充 水含水 层 。 3 脆 弱性指 数法评 价模型 的建 立和应 用 3 . 1 主控 因素确 定及分析 主控 因素 的合理选 择对 层次分 析法模 型建 立和 评 价结果 的 准确 性 起 关 键 性 的作 用 。控 制 王 庄 矿 1 5 煤层底板突水 的影响因素众多,结合煤层底板 水害主控因素指标体系对王庄矿的水文和地质及生 产 经验资 料 的研 究 和对 突水 因 素 的 分 析 ,确 定 了 1 O个影 响 1 5 煤层 底板 突水 的主 要控 制 因素 1 奥灰 含水层 的水 压 ; 2 奥 灰 含水 层 富水 性 ; 3 构造 线密度 ; 4 断 层交 点 与端 点分 布 ; 5 断 层 规模指数 ; 6 陷落柱分布 ; 7 有效隔水层等效 厚度 ; 8 矿压 破坏 带下 脆性 岩厚 度 ; 9 奥灰 弱 透水层厚度 ; 1 0 奥灰古风化壳等效厚度。 其 中正向相关 因素主要是水压、富水性 、构造 线密度 、断层交点 与端点 分布 、断层 规模指 数 和陷 落柱分布。各正向相关因素的指标值越大越易诱发 底板 突水 。负 向相 关 因素主要 是有效 隔水层 等效厚 度 、矿 压破 坏带下 脆性岩 厚度 、奥灰 弱透水 层厚度 和奥灰 古风 化壳等 效厚度 。各 负 向相 关 因素 的指标 值越小越易诱发底板突水 。 3 . 2 主控 因素指 标量化 及 专题 图建 立 通过收集到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 ,对各主控因 素指标 进行 了量化 分析 。能够 直接量 化 的主控 因素 有奥灰 含水层 的水 压 、奥 灰含水 层 富水性 、断层规 模指数 、有效隔水层等效厚度 、矿压破坏带下脆性 岩厚度 、奥 灰弱透 水层厚 度和 奥灰古 风化壳 等效厚 度。应根据其对应指标值进行量化,利用 G I S将 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生成研究区等值线分布图,建 立对应主控因素专题 图。不能直接量化的主控因素 有构造线 密度、断层焦点与端点分布 和陷落柱分 布。应根据其特征分析对突水的影响,按照一定规 则进行量 化分析 ,然后利用 GI S将其分 布及属性 表 达 出来 ,生 成 对 应 主控 因 素 专 题 图 。通 过 GI S 中国煤炭第 3 6卷第 6 期 2 0 1 0年 6月 图形输 出系 统输 出各 主控 因素专题 图 ,见 图 1 。 3 . 3各 主控 因素影 响权 重的 AHP法 3 . 3 . 1 建 立 层次结 构模 型 根 据影 响底板 突水 的 主要控 制 因素 的分 析 ,将 研 究对 象划 分 为 3个 层 次 见 图 2 。底 板 突水 脆 弱 性评 价为模 型 的 目标层 A 层 次 ;承 压 含 水层 B 、地 质构 造 B。 、底 板 隔水 层 B。 决 定 了 突水 的可能性 ,但其 影 响方式 还需 通过 与其相 关 的 臣因 匝困 底 板 突 水 脆 弱 性 评 价 l 奥灰含 水层B1 l地质构 造B 2 f 底板 隔水层 3 I 上 土 主 - 上 寺 责 一 奥 奥 断 断 陷 有 奥 灰 灰 构 层 层 落 效 压 灰 灰 含 含 造 交 规 柱 隔 破 弱 水 水 线 占 模 分 水 坏 透 风 层 层 密 与 指 布 层 带 水 化 水 富 度 端 数 密 等 下 层 冗 压 水 C3 占 C 5 度 效 脆 厚 件 分 C 6 厚 性 度 效 C 1 c2 布 度 o 厚 G C7 厚 度 度 凸O 图 2底 板 突 水 脆 弱 性 评 价 层 次 结 构 模 型 具体因素来体现,这是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 ,亦即 模型的准则层 B层次 ;各个具体 的主控因素指 标构 成 了本 模 型 的 决 策层 C层 ,通 过 对 该 层 次 问题的决策,即可最终达到所要求解的 目标 ,也就 是决策 层各 主控 因素 C层 在 煤层 底板 突 水脆 弱 性评 价 A 层 中 的影 响权 重 。 3 . 3 . 2构建 AHP判 断矩 阵及 一致性检 验 根 据各 主控 因素在 底板 突水 中所起 作用 ,结 合 专家意见对各主控因素进行专家评分 ,将主控因素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中的应用 * 专题图 进行两两 比较 ,建立分层次判断矩 阵AB i 一 1,2 , 3 、B] 一 C i 一 1 , 2 、 B2 一 C i 一 3, 4 ,5 ,6 、B 。 一C i 一7 ,8 ,9 ,1 0 ,通 过 单 排 序 一致 性检 验后 ,建立 层 次总排 序 AC 一1 , 2 ⋯⋯ 1 0 , 即各 指 标 C , 对 总 目标 的权 重 见 表 1 。层 次总排 序 的一致 性检 验如 下 CR 一 ∑ C I w A ∑R I w A 一 0. O 0 650. 1 0 式 中 C R 层 次总 排序一 致性 比例 ; C I B 一C 判 断矩 阵一 致 性 指 标 单 排序 一致 性指标 ; RI B 一c 判 断矩 阵平 均 随 机一 致 性 指标 单 排 序 平 均 随 机 一 致 性 指 标 ; w 层 次总排 序权 重 。 根 据层 次 分 析法 规 定 若 O . 5 8 底 板 突水脆弱 区 0 . 4 6 V I ≤ O . 5 8 底 板 突水较脆 弱 区 0 . 3 9 V I ≤ O . 4 6 底 板 突水过渡 区 0 . 3 2 V I ≤ O . 3 9 底 板 突水较安 全 区 Ⅵ ≤ 0 . 3 2 底 板 突水安全 区 _ \ 1 牡 0 0 5 0 O O 5 0 0 0 5 0 O . J ● l 』 、 I , 、 7 f \ r .一 O. 1 O. 2 0 . 3 0 . 4 0. 5 0. 6 0 . 7 图 3 脆弱性指数频率直方图 脆弱性指数越大,突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通 过对阈值的确定 和 区域 的划分,最终生成王庄矿 1 5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 见 图 4 。 图4 脆弱性指数法评价分区 3 . 4 . 4 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从脆 弱性评 价分 区 图 图 4 可 以看 出 ,脆 弱 中国煤炭第 3 6卷第 6期 2 0 1 0年 6月 区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南部以及断层、陷落柱及褶皱 轴部及其周边影响带发育地段。矿区西南部水压较 大、富水性强,而起主要阻水作用的有效隔水层等 效厚度和古风化壳等效厚度相对较小 ,容易引发突 水 ;该区开采时详细制定矿井防治水对策方案和具 体 防范 措施 。较 脆 弱 区主 要 分 布在 研 究 区 的 西部 , 主要是水压中等 ,富水性较好,而底板有效隔水层 厚 度较 小 ,隔水性 能相对 较 弱 。开 采时应 采取 底板 灌浆加固等措施以防突水发生。过渡区主要分布在 矿 区 的中部 ,呈条 状贯穿 研究 区南 北 ,虽然 富水性 较好 ,但水压相对较小 ,也可能发生突水 。开采时 应加 强监 测 ,必 要 时采取 一定措 施 。对 于安全 区与 较 安全 区 ,主要 分 布在研 究 区 中东 部 ,由于有 效 隔 水层等效厚度较大 ,开采时一般不会发生突水 。 4 脆 弱性 指数 评价 法与 突水 系数评 价法 的 E 匕 较 突水 系数 即单位 隔水层 厚度 所承受 的水 压 ,而 l 临界 突水 系数则 为单位 隔水 厚度 所能 承受 的最大 水 压 。 D 丁 一 4 式 中 T 煤层 底板 突水 系数 ; M 隔水层 等 效厚度 ,m; P 隔水 层承受 的水 压 , MP a 。 根据 对王 庄矿 1 5 煤层 隔水层 底板 承受 的水 压 与隔水层厚度的分析 ,结合王庄矿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 ,得 出 1 5 煤层底 板 突水危 险性 分 区图 突水 临 界 系数取 0 . 1 5 ,见 图 5 。 对脆弱性指数法评价结果图 见 图 4 与传统 底板突水系数法评价分区图 见图 5 进行 比较可 以看 出 以下 3点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 突水评价 中的应用 1 对于研究区中断层、褶皱 、陷落柱以及其 周 围区域的脆弱性评价 ,未在突水系数法评价分区 图中表现出来 ,而在脆弱性指数法评价图中,则能 够全面反映出来 ,且在断层、陷落柱分布区与其周 围区域 有一 个相 对过 渡 区 ,评 价结果 更接 近实 际 。 2 对 于 突水系 数法评 价 图 中的安全 区和研 究 区南部 ,S 6钻 孔 以东 一 定 区域 的 危 险 区 ,脆 弱 性 指数法则考虑了充填的奥灰古风化壳厚度等因素的 影响 ,对应评价为不同的脆弱性分区。这主要是 由 于突水系数法未能考虑奥灰承压含水层 的富水性, 矿 压破坏 带 下脆性 岩厚 度 ,特别 是奥灰 顶部 相对 隔 水层与充填的奥灰古风化壳等因素的影响 ,评价结 果不如考虑了多种因素的脆弱性指数法评价结果更 为科学 ,更符合实际。 3 突水 系数法 预测 精度 差 ,且从 安全 区到脆 弱区没有明显的过渡区域,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地 质 情 况 的。 通过在 其他 矿 区 的研 究与 实 际生产 揭露 的情况 的对 比也证 明,脆弱性评价法 的评价结果是 比较符 合 底板 脆 弱性 的实 际情况 的 。 5 结 论 1 通 过对 王庄煤 矿 1 5 煤层地 质 条件 、水 文 地 质条件 的分 析 ,确定 了影 响王庄 矿 1 5 煤层 底 板 突 水 的 1 0个 主 要 控 制 因素 奥灰 含 水 层 的 水 压 、 奥灰含水层富水性 、构造线密度 、断层交点与端点 分 布 、断 层规 模指 数 、陷落 柱分 布 、有效 隔水层 等 效厚度、矿压破坏带下脆性岩厚度 、奥灰弱透水层 厚度和奥灰古风化壳等效厚度 。并利用 AHP评价 理论得 出了此 1 0个 因素 在 煤层 底 板 突 水 中的权 重 比例 。对各 专 题 的量 化 处 理 后 ,运 用 G I S建 立 了 各主控因素专题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 1 5 煤 层底板突水的演变过程 。 2 在分析断层 、陷落柱等构造影响时,考虑 了断层 、陷落柱等构造分布 区及其周边裂隙较为发 育的影响带 ,考虑结果更 为合理,更吻合 实际情 况 。利用 极大 值法 等归 一化 方法对 各 主控 因素进行 了无 量纲 化处 理 ,消除 主控 因素不 同量 纲 的数据对 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解决了主控因素与煤层底 板突水脆弱性呈负相关的问题 ,保证了数据叠加的 准确性与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3 通过脆弱性指数法与传统突水系数法进行 对 比分 析 ,脆弱 性指 数法 考虑 了 下转第 2 2页 】9 大青灰岩含水层。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验证 ,突水 水样 为大青水 的判 断是 可靠 的 。 2 由表 2中的关 联度结 果 可知 ,突水水样 与 大青 水 2 X 的关 联度最 高 ,说 明突水水 源 与大 青水 2取样点的联系最紧密 ,位置上突水点离此取 样点 最接近 。 3 由于关联 度计 算结果 中 ,突水 水样 与本溪 水和奥灰水的关联度也 比较高,说 明突水水样 中可 能混 合有本 溪水 和奥灰 水 ,可能存 在奥 灰岩含 水层 和本溪灰岩含水层对大青含水层补给。 3 结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能够客观找到各因素间的密 切关 系 ,进 行 定量 分 析 ,排 除 了人 为 的干 扰 因素 。 用其分析矿井突水水源可节省大量的钻探和试验工 作 ,具有 快速 简单 、客观 可靠 、成本低 等优 点 ,为 矿井防治水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对矿井的安全生 产具 有重 要意 义 。 参考文献 E l i岳梅 .判 断 矿井 突水 水源 灰 色 系统 关联 分 析 的应 用 [ J ]. 煤 炭科学技术 ,2 0 0 2 4 E 2 ]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 E M].武汉 华 中理工大 学 出 版 社 ,1 9 9 0 E 3 ]李明 山,禹云 雷 ,路风光 .姚桥煤 矿矿井 突水水 源模 糊综合评判模型 [ J ].勘查科学技术 ,2 0 0 1 2 E 4 ]魏永强 ,梁化 强 ,任印 国等 .神 经网络在判 别煤 矿突 水水源中的应用 E J ].江苏地质 ,2 0 0 4 1 [ 5 ]高卫东 ,何元 东 ,李新社 .水化 学法在矿 井突水 水源 判断 中的应用 E 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 0 0 1 5 E 6 ]白雪 梅 ,赵 松 山 .灰 色关 联 判别 分 析模 型及其 应 用 E J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 0 0 1 5 E 7 ]刘思峰 ,党耀 国,方志耕 等 .灰 色系统 理论及其 应用 E M].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 0 0 5 作者简 介 郝 彬彬 1 9 8 0 一 ,男 ,辽 宁 黑 山人 ,讲 师 ,从事矿井开采及矿 井安 全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 编辑梁子 荣 上接 第 1 9页 影 响底 板 突水 的多 种 主控 因素 , 同时对研究区进行了多级脆弱性分区,能够全面反 映多种 因素影 响下 的非 线性 的煤层 底板 突水动 态过 程,得 出评价结果更为符合实际。而突水系数法考 虑因素较少 ,不能全面反映底板突水动态现象 。 4 采 用新 型 的基 于 G I S的 AHP型脆 弱 性指 数法对王庄煤矿 1 5 煤层底板奥灰突水脆弱性进行 了评 价分 析 ,得 出 了王 庄煤 矿 1 5 煤 层底 板 突水脆 弱性评价分区。结合矿井生产实际 ,通过与传统突 水系数法的对比分析 ,脆弱性评价分区更为符合生 产 实际 ,对指导 王庄 煤矿 1 5 煤层 安全开 采 具有 重 要 意义 。 参考文献 E l i武强 , 金玉沽 .华北型煤 田矿井防治水决策系统E M].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1 9 9 5 E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 矿防治水规定 [ 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9 E 3 3武强 ,董书 宁,张志 龙 .矿 井水 害防治 [ 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 0 0 7 E 4 ]武强 ,张志龙 ,马积福 .煤层底板 突水评价 的新型实用 方法 I 主 控 指 标 体 系 的 建设[ J ] .煤 炭 学 报 , 2 0071 2 2 E 5 3武强 , 张志龙 ,张生元等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 用方法 Ⅱ 脆 弱 性 指 数 法 [ J ].煤 炭 学 报 ,2 0 0 7 11 E 6 ]武强 , 解淑寒 , 裴振 江等 .煤层底 板突水评价 的新型实 用方法 Ⅲ 基于 G I S的 A NN 型脆弱 性指 数法 应用 [ J ].煤炭学报 ,2 0 0 7 1 2 E T ]武强 ,庞伟 , 戴 迎春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 价的 G I S 与 ANN耦 合技 术 [ J ].煤炭学报 , 2 0 0 6 3 [ 8 ]陈述 彭 .地 理信 息系 统概论 E M].北 京 科学 出版 社 ,1 9 9 9 E 9 ]李 白英 .预 防矿井底板 突水 的 “ 下 三带”理 论及其发 展与应用 E J ].山 东矿 业 学 院学 报 自然 科学 版 , 1 99 9 4 E l O ]孟召平 , 彭 苏萍 , 黎洪 .正断层附 近煤 的物理力学 性 质变化及其对矿压分布的影响 E J 3.煤炭学 报,2 0 0 1 6 E l 1 ]董 书宁,虎维岳 .中国煤矿水 害基 本特征及其 主要影 响因素 E J ].煤 田地质与勘探 , 2 0 0 7 5 作者简介 武强 1 9 5 9 一 ,男 ,教授 ,博导 ,主要从 事矿井防治水、水资源 、数字矿山等方向研究工作 。 责任编 辑梁子 荣 中国煤炭第 3 6卷第 6 期 2 0 1 0年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