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pdf
第 35 卷增刊煤炭学报Vol. 35Sup. 2010 年8 月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Aug.2010 文章编号 0253 -9993 2010 S0 -0038 -06 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 郭文兵, 黄成飞,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454000 摘要 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对厚湿陷性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现场实 测。根据观测站资料, 分析研究了厚湿陷黄土层下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及相关参数; 对厚湿陷性 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超前裂缝角及超前裂缝距的概念, 分析 了地表出现超前裂缝、 反向台阶裂缝的原因, 并给出了地表裂缝角的大小; 得出了起动距、 超前影响 角、 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及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等动态地表移动参数。研究表明 厚湿陷性黄土层下 综放开采具有地表移动剧烈、 地表下沉速度大, 地表非连续变形破坏严重、 起动距偏小、 裂缝角偏大 等特点。 关键词 厚湿陷性黄土层; 综放开采; 动态地表移动特征; 地表裂缝; 地表沉陷 中图分类号 TD325. 4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0-05-17责任编辑 常 琛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97405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项目 2009CB226107 作者简介 郭文兵 1969 , 男, 河南商丘人, 教授, 博士。E - mail guowb hpu. edu. cn The dynamic surfac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under thick hydrous collapsed loess GUO Wen- bing, HUANG Cheng- fei, CHEN Jun- jie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454000, China Abstract By setting up the surface movement surveying station, surface subsidence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under thick hydrous collapsed loess was observe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urveying station, the dynamic surfac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cracks due to fully mecha- nized caving mining under thick collapsed loess were studied. The concept of the front crack angle and the front crack distance were brought forward. The causes of front cracks and reverse step cracks were analyzed and surface crack an- gles were figured out. The dynamic surface movement parameters such as starting distance, fore- effect angle, the maxi- mum surface subsidence velocity and the lagging angle of the maximum subsidence velocity were also figured o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movement is intensive, the surface subsidence velocity is rapid, the surface non- contin- uous deation and damages are serious, start subsidence distance is smaller and angle of crack is bigger in this coal mining area with thick loess. Key words thick hydrous collapsed loess;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 dynamic surface movement charac- teristics; surface cracks; surface subsidence 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从地下采出, 引起的地表沉 陷及采动损害问题日益突出[1 -2 ]。矿山开采沉陷不 仅破坏矿区生态环境, 而且对地表土地及村庄建筑物 造成严重损害, 影响矿区乃至社会工农业生产和可持 续发展。为最大限度地解放村庄下压煤, 提高资源回 收率, 控制地表沉陷,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地表村庄 建筑物, 需要开展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3 -5 ]。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移动过程是一个时间空间的过程, 它是许多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地表点的移 动经历一个由开始到剧烈再到减弱, 最后到停止移动 增刊郭文兵等 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 稳定 的全过程。目前研究地表移动最有效的方法 是现场观测。通过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 对地表 移动变形进行观测, 掌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 律, 获得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 为“三下” 采煤奠定基 础。因此,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特别是在厚湿陷性 黄土层区域等特殊条件下进行地表移动规律和参数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6 -8 ]。 赵家寨煤矿位于河南省郑州矿区, 行政区划属河 南省新郑市管辖。井田东距新郑市约 8 km, 距离郑 州市 53 km。井田范围内自然村庄较多, 随着采矿生 产的进行, 对地面的影响范围也会日趋扩大, 村庄建 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 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开采 引起的岩层和地表移动规律。由于矿井为新建矿井, 首采工作面有条件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测研 究。该矿第四系地表湿陷性黄土层厚, 在厚湿陷性黄 土层条件下进行开采, 地表沉陷具有特殊性, 开采沉 陷具有移动剧烈、 破坏严重等特点, 不但损坏地表建 筑物, 而且造成大面积农田损毁等。本文以观测站实 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地表移动的动态特征。 1煤矿地层概况 1. 1地质采矿条件及观测站情况 赵家寨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上统、 奥陶系中统、 石炭系中上统、 二叠系及第三、 四系。其 中, 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 层。井田第三系为湖滨相沉积, 可分为底部半固结砂 砾石组和上部黏土、 砂质黏土组。砂砾石组岩石浸水 后易崩解, 黏土、 砂质黏土组中间夹有数层薄粉细砂, 黏土具中等压缩性、 水稳性极差的特点, 砂层易坍塌。 第四系上部主要为次生黄土, 其中有少量成层分布的 僵结石, 大孔隙发育, 垂直节理, 压实程度差, 透水性 好, 具有湿陷性和轻度潜蚀现象, 且厚度较大, 平均在 120 m 左右, 属厚松散层, 且具有湿陷性黄土层特征。 1. 2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赵家寨煤矿首采工作面为 11206 综采工作面, 位 于 11 采区西翼中下部, 东临 11 采区回风上山, 西部 为 11 采区边界。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布置, 开采煤层 为二1煤, 工作面正式开始回采时间为 4 月初。工作 面设计走向长2 165 m, 倾斜长170 m, 该面二1煤层厚 度变化较大, 煤厚至东向西由薄变厚, 平均厚度为 6. 54 m, 煤层倾角在 4. 0 ~ 9. 0, 平均倾角为 6. 5。 工作面标高 -245. 0 ~ - 163. 0 m, 地面标高在 131 ~ 138 m, 平均采深为313 m。地面为农田, 地势平 坦, 视野开阔。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 回采,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工作面回风巷、 运输巷及 切巷均沿煤层底板布置, U 型钢支护。根据钻孔柱状 图分析, 二1煤层 11206 工作面的覆岩综合评价系数 P 约为 0. 674, 上覆岩层岩性综合评定为中硬偏软岩 层。 1. 3观测站情况 地表移动观测站采用剖面线状形式布设, 设计走 向观测线一条, 倾斜观测线两条, 走向观测线与两条 倾斜观测线互相垂直, 分别布置在地表移动盆地走 向、 倾斜主断面上, 观测线布设成“干” 字型, 观测线 与工作面相对位置如图 1 所示。走向观测线 A 线, 在切眼的一侧 长度为590 m, 测点间距设计为25 m。 布置 25 个测点, 分别为 A1、 A2、 A3、 、 AC; 倾斜观测 线两条 B、 C 线 , 互相平行, 间距为 50 m, 每条测点 数为 29 个, 长度为 710 m, 两条倾斜观测线长度相 同。编号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 两条观测线分 别为 B1、 B2、 B3、 , C1、 C2、 C3、 。控制点分别布设 观测线两端, 共计 9 个, 本观测站布置共需埋设 83 个 工作测点, 测点结构如图 2 所示。观测站设计的相关 参数见表 1。 图 1观测线与工作面相对位置 Fig. 1Location of surveying lines and the panel 图 2观测点构造 Fig. 2Configuration of the surveying pegs 2厚湿陷性黄土层地表裂缝特征分析 2. 1地表裂缝特征实测 通过多次现场调查和测量, 在 11206 工作面上方 地表裂缝有如下特征 93 煤炭学报 2010 年第 35 卷 表 1观测站参数 Table 1Parameters of the surveying station 观测线名称长度/m测点间距/m测点个数采深/m观测站设计所用参数 A 线 沿走向5902525313 B 线 沿倾向7102529303 ~322 C 线 沿倾向7102529303 ~322 最大下沉角 θ 86. 1 走向移动角 δ 73 上山移动角 γ 73 下山移动角 β 69. 1 松散层移动角 Φ 45 1 在工作面前方地表出现了明显的裂缝 区 群, 随工作面向前推进而前移, 形成动态超前裂缝群, 如图 3 所示。当工作面向前推进, 超前裂缝区有规律 地前移。在现场对工作面前方裂缝进行了定位测量, 通过分析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 9 ~15 m , 工作面 超前裂缝的间距与周期来压步距基本一致。 图 3地表超前裂缝群 Fig. 3Surface cracks in front of faceline 2 工作面边界以外出现的地表裂缝 群 区距 离开采边界较近。当工作面开采面积增大, 切眼、 上、 下山边界附近的裂缝区域扩大, 而工作面上方的地表 裂缝区域扩大并向前移动。现场找到最外侧裂缝并 进行了定位测量。裂缝区域地表非连续移动变形明 显, 出现了地表裂缝、 台阶、 塌陷坑等破坏形式, 地表 裂缝宽度达到 50 cm。 3 在工作面上方局部出现了反向台阶裂缝, 反 向台阶裂缝即裂缝的台阶下沉方向与地表倾斜的方 向相反, 如图 4 所示。 图 4台阶与反向台阶裂缝 Fig. 4Step cracks and reverse step cracks 2. 2地表裂缝特征分析 根据煤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和地表裂缝特征, 对地表裂缝发育特征分析如下。 1 湿陷性黄土的抗拉伸变形能力很小, 结构疏 松, 多空隙, 含有大量多种可溶性盐, 受水浸湿后被溶 化, 土中胶结力减弱 [9 -12 ]。该区域黄土具有湿陷性, 且厚度较大, 黄土层中垂直裂隙发育程度高。黄土层 中的垂直裂缝形成了弱面, 阻滞了土层中的移动传 递, 在拉伸变形作用下使得垂直裂隙扩张, 易形成地 表裂缝。 2 开采工作面煤层厚度不稳定, 局部较大, 而 采深 特别是基岩 相对较小, 综采放顶煤开采一次 性采高大, 对地表影响程度严重。研究发现 工作面 超前裂缝的形成与基本顶的周期性断裂有关。 3 分析认为, 地表出现反向台阶裂缝特征的主 要原因为 ①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工作面推进速度不 一致, 没有均匀连续推进; ② 煤层厚度不稳定; ③ 第 四系松散黄土层厚度大等。 2. 3超前裂缝角与裂缝角 1 超前裂缝角。现场调查发现, 在工作面的前 方出现了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的地表裂缝, 将工作 面前方地表出现的超前裂缝群最外侧裂缝的点与当 时工作面的连线和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定义为 超前裂缝角。最前方裂缝到工作面的水平距离称为 超前裂缝距。根据现场多次实测结果进行整理计算 得出 超前裂缝距平均为 44 m, 该工作面超前裂缝角 平均为 82。分析认为 工作面动态超前裂缝的出现 与本工作面综放开采厚度大、 基岩薄、 工作面推进速 度慢、 厚湿陷性黄土层等因素有关, 是该地质采矿条 件下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有的现象。 2 裂缝角。根据现场实测, 对工作面上山、 下 山及开切眼 走向 的最外侧裂缝进行定位、 测量, 通 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整理计算、 分析得出 该工作面 走向裂缝角为 80. 5, 下山裂缝角约为 76. 6, 上山裂 缝角约为 80。经过对比分析可知, 厚湿陷性黄土层 条件下的地表裂缝角均偏大。 3地表动态移动特征及参数分析 3. 1地表沉陷观测 为了全面揭示动态地表沉陷变形的全过程, 自 04 增刊郭文兵等 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 2009 -03 -20 建立观测站, 进行了 7 次水准测量, 2 次导线测量。每次观测时工作面开采情况及地表沉 陷情况见表 2。目前 11206 工作面已推进 600 多米, 走向观测线点的移动已基本稳定, 走向观测线下沉曲 线如图 5 所示。每次现场观测的同时对地表裂缝的 位置、 方向进行了测量。根据观测数据及现场调查的 情况, 对地表移动起动距、 超前影响距及影响角、 地表 最大下沉速度等动态地表移动特征进行分析。 表 2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对应的地表下沉观测结果 Table 2The observed results of surface subsidence during coalface advance 参数 观测日期 2009 -06 -062009 -07 -052009 -10 -042009 -11 -072009 -12 -082010 -01 -09 工作面推进距离/m100155 330390468544 采厚/m 4. 04. 04.35.65.56. 0 推进速度/ m月 -1 505558607576 采出率/ 858585979085 最大下沉值/mm1 356 2 6114 5144 5894 6114 660 最 大 下 沉 速 度/mm d -1 19. 950. 642. 351. 012. 28.1 图 5走向观测线下沉曲线 Fig. 5Surface subsidence curves along strike line 3. 2起动距 研究表明 起动距的大小主要和开采深度及上覆 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13 -15 ]。我国一般起动距约 为 1/4 ~1/2 H0, 其中 H0为平均开采深度。美国煤 矿的起动距大约为开采深度的 1/6 ~1/3[16 ]。 根据我国的经验, 本观测站在工作面推进 H0/3 即约 100 m 时, 进行了首次水准测量, 结果地表下沉 已达 1 356 mm, 因此, 没有测出地表下沉值为 10 mm 时的工作面推进距离。但根据现场调查地表沉陷情 况、 工作面推进速度和推进时间计算, 地表开始下沉 时工作面推进距离应在 50 ~60 m, 即约 1/5 ~ 1/6 H0。即起动距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相比偏小。分 析认为主要原因有第四系松散黄土层较厚、 工作面开 始推进速度慢、 工作面倾斜长相对较大、 综放开采一 次开采厚度大等。 3. 3超前影响距及影响角 根据超前影响角的定义, 以实测走向主断面的下 沉数据为依据, 分析 11206 工作面走向方向超前影响 距及超前影响角。在下沉曲线图中, 求得工作面前方 地表开始移动下沉值为 10 mm 的点。综合分析取其 平均值, 最终确定出超前影响距平均约为 183 m, 超 前影响角约为 59. 7, 见表 3。 表 3超前影响角计算 Table 3Calculation of fore- effect angle 参数 观测日期 2009 -06 -062009 -07 -05 工作面推进距离/m100155 下沉 10 mm 点与切眼距离/m278343 超前影响距/m178 188 超前影响角/ 60. 4 59.0 平均超前影响距/m183 平均超前影响角/ 59.7 影响超前影响角大小的因素有采动程度、 工作面 推进速度和上覆岩层岩性等。分析认为该条件下超 前影响角较小的原因有采动程度相对较大, 工作面推 进速度相对慢、 松散黄土层较厚及上覆岩层岩性偏软 等。 3. 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下沉速度 1 下沉速度曲线。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计算 分析, 得出走向观测线上各点不同时间区间的下沉速 度。在地表非充分采动时,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地表 各点下沉速度逐渐增大, 最大下沉速度也增大。选取 下沉速度最大的 3 个特征点 A17、 A20、 AC 绘制成下沉 速度曲线, 如图 6 所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地表下 沉速度曲线形状基本不变。地表点的下沉速度经历 一个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动态变化过程。 2 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最大下沉速度衡量地 表移动剧烈程度, 它取决于煤层开采厚度、 煤层倾角、 14 煤炭学报 2010 年第 35 卷 图 6下沉速度曲线 Fig. 6Surface subsidence velocity curves 工作面开采尺寸、 工作面推进速度、 采煤方法和顶板 管理方法、 煤层开采深度、 覆岩性质等。实测得该地 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最大值为 51 mm/ d, 最大下沉速度点有规律地向前移动。根据综采开 采地表最大下沉速度的计算公式[12 ] vmax 槡 K c Wfm H0 式中, Vmax为最大下沉速度, mm/d; K 为决定于覆岩性 质的下沉速度系数; c 为工作面推进速度, m/d; Wfm为 工作面的地表最大下沉值, mm。 通过对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得 Vmax 51 mm/d; c 平均约为 2 m/d; Wfm约为 4 660 mm; H0平均采深取 313 m, 因此, 得出该工作面的下沉速度系数 K 2. 4。 3 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最大下沉速度点的 位置滞后工作面一段距离, 根据实测数据得出地表最 大下沉速度点与相应的工作面位置, 得出最大下沉速 度滞后距,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 φ arccot L H0 式中, L 为滞后距, m。 对数据计算分析可知 不同的工作面推进速度, 滞后距不同, 实测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约为 65. 0 ~ 76. 5 m, 计算得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 76. 3 ~ 78. 3。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可确定在回采过程 中对应地表移动的剧烈区, 对采动地面保护具有重要 意义。 4结论 1 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对第四系厚湿陷 性黄土层下综采放顶煤开采引起的动态地表移动特 征进行了现场实测, 分析研究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 动态地表移动特征。研究表明 该区域具有地表移动 剧烈、 地表下沉速度大、 地表出现超前裂缝、 非连续变 形破坏严重等特点。 2 根据观测站资料, 对厚湿陷性黄土层下综放 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超前 裂缝角及超前裂缝距的概念; 分析了地表出现超前裂 缝、 反向台阶裂缝的原因; 并给出了裂缝角的大小, 即 走向裂缝角为 80. 5, 下山裂缝角约为 76. 6, 上山裂 缝角约为 80, 超前裂缝角约为 82, 超前裂缝距平均 为 44 m。 3 分析研究了地表动态移动规律的特殊性, 得 出了地表移动的起动距约为平均采深 1/5 ~ 1/6 , 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相比偏小; 确定出超前影响距 平均约为 183 m, 超前影响角约为 59. 7。 4 根据实测资料, 分析了地表点在工作面推进 过程中的下沉速度以及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最 大下沉速度, 得出工作面下沉速度系数 K 2. 4; 最大 下沉速度滞后距在 65. 0 ~ 76. 5 m, 最大下沉速度滞 后角为 76. 3 ~78. 3。 参考文献 [ 1]郭文兵, 柴华彬. 煤矿开采损害与保护[ 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 社, 2008. Guo Wenbing, Chai Huabin. Coal mining damages and protection [M]. Beijing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8. [ 2]郭文兵, 邓喀中, 邹友峰. 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参数研究[J]. 煤炭 学报, 2005, 30 3 596 -600. Guo Wenbing, Deng Kazhong, Zou Youfeng. Study on surface move- ment parameters of strip pillar mining[J] .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 ciety, 2005, 30 3 596 -600. [ 3]赵海军, 马凤山, 李国庆, 等. 充填法开采引起地表移动、 变形和 破坏的过程分析与机理研究[J]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 5 670 -676. Zhao Haijun, Ma Fengshan, Li Guoqing, et al. Analysis and mecha- nism of ground movement, deation and fracture induced by un- derground backfill mining[J] .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 neering, 2008, 30 5 670 -676. [ 4]刘义新, 戴华阳, 郭文兵. 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移 动规律[J]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3 334 -340. Liu Yixin, Dai Huayang, Guo Wenbing. Surface movement laws of deep wide strip- pillar mining under thick ulluvium[J] . Journal of Mining & Safety Engineering, 2009, 26 3 334 -340. [ 5]郭文兵, 邓喀中, 邹友峰. 地表下沉系数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方 法研究[J] . 岩土工程学报, 2003, 25 2 212 -215. Guo Wenbing, Deng Kazhong, Zou Youfeng. Study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calculating surface subsidence factor[J] . Chi- 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3, 25 2 212 -215. [ 6]国家煤炭工业局. 建筑物、 水体、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 煤开采规程[ M]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 National Bureau of Coal Industry. Pillars and mining regulation under building, water, railway and main shaft and tunnel[ M] . Beijing Chi- 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0. [ 7]朱卫兵, 许家林, 施喜书. 覆岩主关键层运动对地表沉陷影响的 钻孔原位测试研究[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2 403 -409. 24 增刊郭文兵等 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动态地表移动特征 Zhu Weibing, Xu Jialin, Shi Xishu.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over- burden primary key stratum movement on surface subsidence with in- situ drilling test[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 neering, 2009, 28 2 403 -409. [ 8]谭志祥, 王宗胜, 李运江, 等. 高强度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 测研究[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 25 1 59 -62. Tan Zhixiang, Wang Zongsheng, Li Yunjiang, et al. Field research on ground subsidence rules of intensiv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by sublevel caving[J] . Journal of Mining & Safety Engineering, 2008, 25 1 59 -62. [ 9]陈希哲. 土力学地基基础 第四版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3. Chen Xizhe. Soil mechanics for groundwork and foundation Fourth Edition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 10]余学义, 李邦帮, 李瑞斌, 等. 西部巨厚湿陷性黄土层开采损害 程度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37 1 43 -45. Yu Xueyi, Li Bangbang, Li Ruibin, et al. Analysis of mining damage in huge thick collapsible loess of 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Chi- 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8, 37 1 43 -45. [ 11]黄平路, 陈从新, 肖国峰, 等.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 表变形规律的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 30 10 3 020 - 3 024. Huang Pinglu, Chen Congxin, Xiao Guofeng, et al. Study of rock movement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in mines with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J] .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9, 30 10 3 020 -3 024. [ 12]康建荣. 山区采动裂缝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分析[J]. 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 59 -64. Kang Jianrong. Analysis of effect of fissures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on ground movement and deation[J] .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 1 59 -64. [ 13]腾永海, 王金庄. 综采放顶煤地表沉陷规律及机理[J]. 煤炭学 报, 2008, 33 3 264 -267. Teng Yonghai, Wang Jinzhuang. The law and mechanism of ground subsidence induced by coal mining using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 J] .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08, 33 3 264 - 267. [ 14]王利, 张修峰. 巨厚覆岩下开采地表沉陷特征及其与采矿灾 害的相关性[J] . 煤炭学报, 2009, 34 8 1 048 -1 051. Wang Li, Zhang Xiufeng. Correlation of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disasters under super- thick overlying strata[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09, 34 8 1 048 - 1 051. [ 15]郑志刚, 滕永海, 王金庄, 等. 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动态地表沉陷 规律研究[J] . 矿山测量, 2009 2 61 -62. Zheng Zhigang, Teng Yonghai, Wang Jinzhuang, et al. Analysis of dynamic surface subsidence in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J] . Mine Surveying, 2009 2 61 -62. [ 16]Peng Syd S. Coal mine ground control Third Edition [M]. New York Wiley, 200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