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设计.pdf
书书书 “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设计 李3AB C,DE 8F (CGHI 6FIJ;G KF1 ,8,L,CGHI ’’,K.IC) 5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 IR F; FO ,.; S;T L;U;JFVW;, I,;WR OFG K.ICXR CM,IF OFG MJ;C ;;GT1 CGHI 6FIJ;G KF1 ,8,L R,CG,;L ,.; L;RI CL L;U;JFVW;, FO JCG;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 I **,CL L;RI;L CL VGFLNM;L “ ,- .,/ ,- .,“’ ,- . CL 00’ ,- .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R ,.GFN. MFFV;GC,IF YI,. Y;JJQSFY NIU;GRI,I;R I K.IC CL OFG;I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 WCNOCM,NG;R,,.;G;HT CMMNWNJC,I GIM. ;ZV;GI;M; OGFW L;RI CL VGFLNM,IF FO RNM. HFIJ;GR,CL I, IR FY LFI ,.; ;I;;GI L;RI FO “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 HT LI;R,I CL CHRFGHI ,.; ,;M.Q FJFI;R I,GFLNM;L OFG C S;T [ \ ] VGFGCW I K.ICXR ’,. OIU;QT;CG VJC1 3.; ,GCLI,IFCJ CGGC;W;, IR CLFV,;L I ,.; IC “ MIGMNJC,IF OJNILIP;LQH;L HFIJ;G,Y.IM. MFRIR,R FO M.CWH;G FO ONGCM;,.I.Q,;WV;GC,NG; .;C, IRNJC,IF Y.IGJYIL R;VCGC,FG,LNCJQJFFV O;;LHCMS UCJU;,RJC MFFJ;G,CL ,CIJ MFU;M,IF OJN;1 3.; ;OOIMI;MT FO ,.; HFIJ;G F;R NV ,F *1 “2,CL ,.; L;RNJQ V.NGIPC,IF LQH;L HFIJ;G;RM.;W;;V;GOFGWCM; 55 再热蒸汽流量2 34 “ 25 7 525 给水温度2 ;567 57 保证热效率 (按低位发热量) 2 6“7 “ ’ 6“7 (此时 5“ ) 脱硫效率2 6(*92 A7 ) B.排放值 2 CD (EC) E.F排放值 2 CD (EC) ’ 锅炉总体设计方案 锅炉主要由炉膛、 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 双路 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 燃烧室 (炉膛) 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 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采用 水冷布风板, 大直径钟罩式风帽, 具有布风板风压 分布均匀、 防堵塞、 防结焦和便于维修等优点。燃 烧室内布置双面水冷壁来增加蒸发受热面。燃烧 室内布置屏式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 以提高 整个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 使锅炉过热汽温和再热器汽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 性。 锅炉采用两个直径约 C 的高温旋风分离 器, 布置在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之间。外壳由 钢板制造, 内衬绝热材料及耐磨耐火材料, 分离器 上部为圆筒形, 下部为锥形。防磨绝热材料采用 拉钩、 抓钉、 支架固定。 每个高温热分离器回料腿下布置一个非机械 型双路回料阀。双路回料阀是指有一个进灰口、 两个出灰口的气力式回路密封阀。回料阀为自平 衡式, 流化密封风用高压风机单独供给。回料阀 外壳由钢板制成, 内衬绝热材料和耐磨耐火材料。 耐磨材料和保温材料采用拉钩、 抓钉和支架固定。 以上三部分构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 分 物料热循环回路, 煤与石灰石在燃烧室内 完成燃烧及脱硫反应, 经过分离器净化后的烟气 进入尾部烟道。 尾部对流烟道中布置“级、 级过热器、 低温 再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过热蒸汽温度由 在过热器之间布置的两级喷水减温器调节, 减温 喷水来自锅炉给水。再热汽温通过布置在两级再 热器之间的喷水减温器来调节, 减温喷水来自给 水泵抽头, “级、 级过热器、 低温再热器烟道采 用的包墙过热器为膜式壁结构, 省煤器、 空气预热 器烟道采用护板结构。 燃烧室与尾部烟道包墙均采用水平绕带式刚 性梁, 以防止内外压差作用造成的变形。 锅炉将炉膛中心线、 分离器中心线、 尾部烟道 中心线设成膨胀中心, 各部分烟气、 物料的连接位 置设置性能优异的非金属膨胀节, 解决由热位移 引起的三向膨胀问题, 各受热面穿墙部位均采用 国外成熟的密封技术设计, 确保锅炉的良好密封。 循环流化床采用低温燃烧以降低热力 E.F 的生成; 燃烧用风分级送入燃烧室, 以降低燃料中 的 E.F的生成量, 除从布风板送入的一次风外, 还从燃烧室下部锥段分 层不同高度引入二次 风。脱硫剂采用石灰石, 以气力输送方式直接从 回料阀腿上给入。 锅炉启动采用床上和床下结合的启动方式。 床下布置有两只启动燃烧器, 床上布置 5 只启动 燃烧器。 锅炉除在燃烧室、 分离器、 回料阀有关部位设 (下转第 “ 页) 66 -GH7 5, EG7 ’ ’ ’ ’ ’ ’ ’ ’ ’ ’ ’ 0IJHGKDLJ9KD ,HIM3NJM 8GOIN’ ’ ’ ’ ’ ’ ’ ’ ’ ’ ’ ’ .M37 表 “ 污水处理主要设备汇总表 序号主要设备规格数量 澄清池“ “ “污水调节曝气池“ “ 气浮池“ “ , 环境湿度 -9, 无助燃油, 过剩空气系数为设计值, / 摩 尔比保持设计值, 锅炉保证热效率为 .1 9。 总减温水量范围 ’9 ’9。 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 燃用设计煤种, / 摩尔比保持设计值, 煤、 石灰石粒度达到设计值, 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 9 5 A。 锅炉强迫停用率不大于 “9。 锅炉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年等效可用小时数大 于 ’ ,, 年运行小时数大于 “ ,。 ’2 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安项目的设计情况, 由于 精心设计和研究开发, 新安项目达到了较高的性 能指标要求, 锅炉效率达到了 .1 9, 脱硫率达 到 .9 以上, BCD排放小于 “’ 0 。新安项 目预计在 ““ 年 月投入试运。新安项目 ’ AEF 锅炉顺利设计、 制造及投运将对中国未 来几年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起关键作 用, 进而对 AE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开发 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2 周乃文) IKO*PLO QHRKP2 2 2 2 2 2 2 2 2 2 2 2 C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