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217-2005 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pdf
gJ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城 镇 建设 行 业标 准 C J / T 2 1 7 -2 0 0 5 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C o m p o u n d q u i c k a i r i n b r e a t h e - r e l e a s e v a l v e f o r w a t e r s u p p l y p i p e l i n e 2 0 0 5 - 1 1 一 1 1 发布2 0 0 6 - 0 1 - 0 1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设部发 布 C J / T 2 1 7 -2 0 0 5 月U舌 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具有自动进排气功能, 是排气量大、 吸气性能好、 大量排气时, 浮球抗 吸起压力高、 水密封压力适应范围广的排气阀。 本标准是首次编制的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 参考了AN S I / A WWA C 5 1 2 - 9 9 “ 供水系统用自动排气阀、 空气阀/ 真空阀及复合式排气阀” 标准、 J I S B 2 0 6 3 - 5 7 “ 水管用 空气阀标准” 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佛山市南海永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诸城建华 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 本标准起草人 陈键明、 李政宏、 王华梅、 虞之 日、 余家荣、 曹彬、 李培志、 张延蕙、 王光杰。 C J / T 2 1 7 -2 0 0 5 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以下简称进排气阀 的结构型式、 产品的型号、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产品说明书和包装、 贮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通径 D N5 0 mm- - 3 0 0 m m、 公称压力不大于 1 . 6 MP a 、 水温 0 0 C-6 5 0C , 给水管 道用 进排气 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6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 B / T 1 9 7 普通螺纹公差 G B / T 1 0 4 7 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 G B / T 1 0 4 8 管道元件的公称压力 G B / T 3 0 9 8 紧固件机械性能 G B / T 3 2 8 。 不锈钢冷轧钢板 G B / T 6 7 3 9 涂膜硬度铅笔测量法 G B / T 7 3 0 6 . 2 5 5 “ 密封管螺纹第二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 B / T 8 9 2 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 B / T 9 2 8 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规格试验 G B / T 9 9 6 9 . 1 工业产品 使用说明书 总则 G B / T 1 2 2 2 0 通用阀门 标志 G B / T 1 2 2 2 5 通用阀门 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G B / T 1 2 2 2 7 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 B / T 1 3 9 2 7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 G B / T 1 6 5 8 9 硫化橡胶分类 橡胶材料 G B / T 1 7 2 1 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 B / T 1 7 2 4 1 . 6 整体铸铁管法兰 G B / T 1 7 2 4 1 . 7 铸铁管法兰 技术条件 H G / T 3 0 9 1 橡胶密封件 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 封圈 材料规范 J B / T 3 0 8 阀门型号编制方法 J B / T 7 9 2 8 通用阀门供货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 . 飞 进 排气阀 一种同时具备大 、 小进排气孔 , 当管道空管充水时实现快 速排气 , 当管道 内产生负压 时又能快速进 C J / T 2 1 7 -2 0 0 5 气, 且在工作压力下可排出管道中集结的微量空气的进、 排气装置。 排尽气后具有自动封水功能。 3 . 2 排气f 进排气阀在单位时间内排向大气的空气体积, 换算为绝对大气压力为。 . 1 M P a , 温度为 2 9 3 K 2 0 0C 时的空气体积, 单位 m / h , ‘ 3 . 3进排气阀空气 闭阀压 力 进排气阀大量排气时, 浮球被吹起, 堵塞大孔口, 造成阀门关闭。不能排气时的阀门进口空气压力。 3 . 4 进排气阀进口压力 阀门进口处测压截面的静压力和单位体积流体动能之和。 3 . 5 进排气压差 进排气 阀进 口压力与 出口大气压力之 差。 结构型式 进排气阀的基本结构型式分为整体式 如图 1 、 图 2 和分体式 如图3 , 5 产 品的型号 5 . 1 型号的编制 进排气阀型号的编制参照J B / T 3 0 8 要求, 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表示方法如下 F G P 日 口 一口 一口 口 阀体材质 球墨铸铁Q 公称压力 MP a 数X 1 0 公称通径 m m 密封副材料 橡胶 X 连接形式 法兰4 ; 内螺纹1 ; 外螺纹2 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表示系列型号时, 上述编制中的公称通径可以不标注或只标注前面两部分; 表示系列产品中某一种 规格的产品时应标注型号编制的全称 5 . 2型号 示例 F G P 4 X - 1 0 0 - 1 O Q表示阀体材质为球墨铸铁、 公称压力为 1 . 0 MP a 、 公称通径为 1 0 0 mm、 密封材料 为橡胶、 法兰连接的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6要求 6 . 1 公称通径应符合 GB / T 1 0 4 7 的规定。 6 . 2 公称压力应符合 GB / T 1 0 4 8的规定。 6 . 3 端面连接法兰应符合G B / T 1 7 2 4 1 . 6和GB / T 1 7 2 4 1 . 7的规定。 6 . 4 端面连接螺纹应符合G B / T 7 3 0 6 . 2 的规定。 6 . 5 阀腔内通过气体的流道 , 任意位置的截面积, 不应小于公称通径的截面积。 6 . 6 阀体、 阀盖及主要零件材料见表 1 , 若零件材料被代用时, 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表 1 所规定材料的 机械性能。 2 口/ T 21 7 -2 0 0 5 表 1 主要零件材料表 零件 名 称 材料 名 称牌 号 阀 体 、 阀 盖球 墨 铸 铁Q T 4 5 0 - 1 0 , Q T 5 0 0 - 7 密 封 圈丁腊 橡 胶 N BP 浮球不锈 钢O C r 1 S N i 9 , O C r 1 7 Nil 2 Mo 2 其他内件不 锈 钢 或 青铜 O C r l 9 Ni9 , Z Cu Al 1 0 F e 3 Z C u S n 5 P b 5 Z n 5 , Z C u A19 M n 2 1 一 一 阀体; 2 浮球罩; 3浮球; 4 升降罩; 5 大孔密封组件; 6 一 一 小孔密封组件乡 7 阀盖 图 1 口/ T 2 1 7 -2 0 0 5 1 -阀 体 ; 2 浮 球 ; 3 升降罩; 4 大孔密封组件; 5 小孔密封组件; 6 -阀 盖 ; 7 排气罩。 图 2 1 -阀 体 ; 2 - 浮球; 3 大孔密封组件; 4 阀 盖 ; 5 排气罩; 6 小孔排气阀; 7 检修阀。 小孔排气阀放大图 6 - 1 一 一 阀体; 6 - 2 -密封圈; 6 - 3 一 一 阀盖; 6 - 4 密封座; 6 - 5 顶塞; 6 - 6 杠杆架; 6 - 7 杠杆组件; 6 8 浮球。 图 3 CI / T 2 1 7 -2 0 0 5 6 . 6 . 1 球墨铸铁件应符合 G B / T 1 2 2 2 7 的规定。 6 . 6 . 2 铜合金铸件应符合 G B / T 1 2 2 2 5 的规定 6 . 6 . 3 橡胶应符合 G B / T 1 6 5 8 9 的规定。 6 . 7 螺栓和螺母应符合 G B / T 3 0 9 8的规定, 螺纹尺寸和公差应符合 G B / T 1 9 6和G B / T 1 9 7的规定。 6 . 8 有饮用水卫生要求时, 应符合 G B / T 1 7 2 1 9的规定。 6 . 9 涂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6 . 9 . 1 所有零件表面应清洁光滑, 不应有裂纹、 砂眼、 毛刺、 粘附物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6 . 9 . 2 铸件应经抛丸 喷砂 处理, 应达到 G B / T 8 9 2 3中规定的S a t . 5 表面处理等级, 并在完成后 6 h 内进行涂装 6 . 9 . 3 涂装宜采用环氧树脂粉末静电喷涂, 内外表面涂装厚度均应在 。 . 1 5 mm以上。如有特殊要求, 经供需双方协商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6 . 9 . 4 涂层附着力和硬度应符合 GB 厂 T 9 2 8 6 和 G B / T 6 7 3 9的要求。 6 . 1 0 进排气阀需竖直安装, 允许倾斜误差不大于 2 0 ; 阀门安装在地下阀井中时, 其阀门进 口的检修 阀, 宜采用可在地面上操作的结构型式 6 . 1 1 强度 6 . 1 1 . 1 阀体强度 强度设计的许用应力, 不宜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 1 / 3或材料极限强度的 1 / 5 , 阀体等铸造承压零件的铸造缺陷不应采用焊接、 锤击、 浸溃等方法处理。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 受 1 . 5 倍公称压力, 持压时间不少于3 m i n , 无渗漏、 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并应符合GB / T 1 3 9 2 7的规定。 6 . 1 1 . 2 浮球强度 用于小于或等于 PNl . 0 MP a的浮球应能承受大于或等于 2 . 0 MP a 的静水压, 用于 P N1 . 6 MP a 的浮球应能承受大于或等于3 . 2 MP a 的静水压, 持压 1 2 h , 无可见性变形, 无向内渗漏增重现象。 6 . 1 2 密封 低压水密封为。 . 0 2 MP a 持压 1 mi n , 应无可见性泄漏。 高压水密封为公称压力的 1 . 1 倍, 持压 1 mi n , 应无可见性泄漏, 并应符合 G B / T 1 3 9 2 7的规定。 6 . 1 3 小排气孔尺寸应大于或等于九. 6 mm, 6 . 1 4 浮体组件升降 浮体组件的升降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6 . 1 5 性能 6 . 1 5 . 1 排气性能 进排气阀的排气性能见表2 , 按表 2规定的排气压差 li p , 各种规格进排气阀的实测排气量换算 应符合 3 . 2 条要求, 并不应少于表 2 所确定的2 0 ; 排气量曲线见附录 A, 排气量计算见附录B . 表 2排气性能 公称通径/ mm 5 06 58 0 1 001 5 02 0 03 0 0 4 P为0 . 0 3 5 MP a时的 排气量 - / h 6 7 01 6 0 02 1 0 02 9 0 06 1 0 011 8 0 038 0 0 0 A P为 0 . 0 7 MP a 时的 排气量 m / h 1 0 8 02 80 03 2 0 04 8 5 01 0 8 5 01 8 3 0 049 4 0 0 6 . 1 5 . 2 空气关闭压力 进排气阀大量排气, 浮球被吹起而闭阀时, 阀的进、 出口瞬时排气压差△ 尸应大于或等于 。 . 1MP a . 排气压差 △ 尸计算见附录B. 5 C J / T 2 1 7 -2 0 0 5 6 . 1 5 . 3 压力水冲击浮体组件上升的要求 进排气阀排气完毕, 应瞬间关闭。 6 . 1 6 进气性能要求 当管道内出现负压时, 进排气阀应快速向管道进气。进气量一般按附录 A曲线图所示排气量的 8 0 选取。 6 . 1 7 喷涂外观 喷涂外观表面应平整、 光滑、 喷涂均匀, 无流挂、 漏涂现象。 试验 方法 7 . 1 外观及涂装检验 外观通过目测检验, 应符合 6 . 1 7 条的要求; 涂层附着力和硬度均应符合 6 . 9 . 4 条的要求。 7 . 2材 料 由材料 制造方 提供的材料 质量检 验证明, 必要 时抽样按 相关 G B / T 3 2 8 0 , G B / T 1 2 2 2 5 , G B / T 1 2 2 2 7 , G B / T 1 6 5 8 9 , H G/ T 3 0 9 1 标准检验, 并应符合 6 . 6 条的要求。 7 . 3 阀体强度试验 强度试验按 G B / T 1 3 9 2 7 有关规定进行, 并应符合 6 . 1 1 . 1 条的要求 7 . 4 浮球强度试验 可采用密闭的试压罐, 将单个或数个浮球置于罐内充水, 将罐内空气排除后, 水压分别增至大于或 等于2 . 0 MP a 或大于或等于3 . 2 MP a 。持压 1 2 h 应符合 6 . 1 1 . 2 条的要求。 7 . 5 密 封试 验 密封试验装置图见附录C。应符合 6 . 1 2 条的要求。 7 . 6 性能试验 7 . 6 . 1 排气性能试验 进排气阀排气性能试验装置图见附录 C , 试验计算见附录 B 。允许采用其他形式的试验装置及计 量手段来满足性能试验的要求。对于系列产品的试验, 储气罐的容积不宜小于 1 0 m , 工作气压不宜低 于 1 . 0 MP a . 无论是图 1中按质量守恒定律由储气罐的压力、 温度变化测得的流量或是图 2中由孔板两侧压差 测得的流量, 最终换算排气体积时都应符合 3 . 2条的要求, 排气性能应符合6 . 1 5 . 1 条的要求。 7 . 6 , 2进气 性能试验 进排气阀进气性能试验装置图见附录 C 。允许采用其他形式的试验装置及计量手段来满足性能试 验的要求对于系列产品的试验, 储气罐的容积不宜小于 1 0 m , 工作气压不宜低于 0 . 2 MP a . 最终换算进气体积时都应符合3 . 2 条的要求, 进气性能应符合 6 . 1 6 条的要求 7 . 6 . 3 空气 关闭阀门试验 压力试验装置见附录 C . 将储气罐的压力气体迅速输出并由进排气阀排放, 当浮球被吹起闭阀时, 进排气阀进口处的瞬时压 力值确定应符合 6 . 1 5 . 2条的要求 7 . 6 . 4 水密封压力试验 水压密封试验装置见附录Do 将压力水分别调至 。 . 0 2 MP a和公称压力, 持压 1 m i n , 阀口应密封, 无可见性泄漏, 应符合 GB 丁 1 3 9 2 7 的要求 。 7 . 6 . 5压 力水冲 击浮球试验 进排气阀安装在附录 C装置 卜, 浮体组件下降到最低位置, 压力水快速从阀进口注人阀门, 浮体组 C J / T 2 1 7 -2 0 0 5 件应快速上升, 水外泄时间应满足6 . 1 5 . 3 条的要求。 7 . 6 . 6 浮体组件升降试验 进排气阀安装在附录D装置上进行, 当向管内冲水或放水时应符合 6 . 1 4条的要求 7 . 7 抽样 a 出厂试验抽样见表 3 b 型式试验根据9 . 3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表 3出厂试 验样本抽 样表 公称通径/ mm抽样数占供样数的百分比/ 备注 5 0 - - 3 0 05 注 1 抽样数不得少于2台 含2台 , 供样数小于或等于 2台时, 全检 2 抽样数带小数时, 应往上修正为整数台。 3 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抽样时若有另外规定, 可按规定执行。 4 抽样数若双方有协议规定, 可按协议执行。 8检验规则 8 . 1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按表4 0 表 4 检验及试验项目 项目出厂检验型 式 试 验要求条款方法条款 外观JJ 6 . 1 77 . 1 材料J 6 . 67 . 2 强度JJ6 . 1 1 . 1 , 6 . 1 1 . 27 . 3 , 7 . 4 密封JJ 6 . 1 27 . 5 排气性能有 要 求 时J 6 . 1 5 . 17 . 6 . 1 进 气性 能J 6 . 1 67 6 2 注 1 “ J” 表示必做项目, “ 一” 表示不必做项目; 2 “ 有要求时” 表示一般可不做项目。 8 . 2 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按表 4 。 8 . 3 凡属 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试制的定型鉴定 ; b 批量生产后, 有重大设计改进、 工艺改变, 有可能改变原设计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 恢复生产时; d 产品正常生产三年时; e 出厂试验方法正确, 而试验结果与上次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提出型式试验时。 8 . 4 试验报告 排气阀的试验报告见附录E , C J / T 2 1 7 -2 0 0 5 8 . 5 8 . 5 . 2 格 品 。 判定规则 本标准 6 . 1 1 . 1 条和 6 . 1 1 . 2条为质量否决项, 任一项不合格判定为不合格品。 其余各项不合格, 允许一次返修或加倍抽样, 经返修或加倍抽样后仍然不合格, 判定为不合 9 标志、 产品说明书 9 . 1 标志 9 . 1 . 1 产品标志 排气阀外表面的适当位置, 应牢固地钉上耐锈蚀的产品标牌, 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厂全称; b 产品名称、 规格及型号; c 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 d 商标。 9 . 1 . 2 包装标志 包装外表面应有以下标志 a 制造厂全称; b 产品名称、 规格及型号; c 箱体外形尺寸, 长X宽X高 m m; d 产品件数和质量 k g ; e 装箱 日 期 ; f 注意事项 可用符号 。 9 . 2 产品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 / T 9 9 6 9 . 1的要求。 1 0包装 、 贮运 1 0 . 1 产品包装宜用箱装, 包装材料应能有效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品遭受损伤、 遗失附件和文件情况 的发生, 应符合G B / T 7 9 2 8 9 的 要求。 1 0 . 2 每台产品出厂, 包装箱内应有下列资料, 并封存在能防潮的袋内。 a 出厂合格证明书; b 装箱清单;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1 0 . 3 排气阀应存放在干燥的室内, 堆放整齐, 不应露天放置。 C J / T 21 7 -2 0 0 5 ︵李通创喇店 圈洲租-犷呼军里扩1城泪圳撞狱巾州酬‘0阁一.侧团 000090009叮0002的0008分000甲甲0000寸0009价000入的000团N000分N000OZ0009工000内1000的000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曰曰口曰曰曰曰曰曰曰 曰口口曰曰口曰门门门 闷口口门门门曰门门门 曰门日曰口口曰曰日门 口口口园口口口口口口 日日日曰日日曰日门曰 口口口曰四口门门门门 口曰口曰口闻曰曰曰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日曰日门阳曰曰口 口口口口口口网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曰曰曰曰 口口口曰口曰曰图口曰 口口口曰门门曰网曰口 门口口曰门门口曰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旧曰 曰门曰曰曰口口曰田曰 口口口口口门门门网门 口圈口口口口口口口日 口口国口口口曰曰口旧 口口口四口口曰曰曰旧 口口口曰闪口口口口田 口口口曰口闪曰曰曰网 曰曰日口口曰网口门可 口曰口网日口日口门日 口门门门门闪口囚曰] 目口曰日口门口阅冈曰 旧曰月曰曰目因口阅口 网曰曰曰曰月国日圈囚 当粗-矿1城 碟靛拱裸幕︶ 司麟矢 0团之Q 000 一00 入UO 代00 寸00 山00 临巴0 卜巴0 沈UO 600 补︸舒︶ ﹄之报田 习/ T 21 7 -2 0 0 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排气 t计算方法 B . 1 按质皿守恒定律测定排气f计算 B . 1 . 1 排气量 m / h 的计算公式 对于 1 k g质量的气体状态方程为 u二 RT/ P 得气压罐内的质量为 m一P , V / R T; m P, V/ RT, m, 尸。 V/ RT z 气压罐排出的气体质量为 △ m m , 一 m2 气压罐排出气体的质量流量为 Q.;A m/ t 一t , O m/ O t k g / s 由式 ll得 尸 。 尸/ R T; 气压罐排出气体的体积流量为 Q , - Q m , / p } 一△ m / O t p ; m / s 排向大气的体积流量 即为我们所求的排气量 为 Q 一 Q m / p B . 1 . 2 进排气阀进口处单位体积气体动能的计算 E一A V / 2 V o Q w / A一 △ m / p t ft A P o P o / R To 将 6 式及P . 值代人 5 式得进排气阀进口处单位体积气体动能 E二 A M/ A t A / 2 p , A m R T o / 2 P a ,} t A B . 1 . 3 进排气阀排气时进口压力与大气压的压差 △ 尸- P o E , -P P 一绝对压力 P a 无足标时表示大气压力 ; M一质量 k g; R 一气体常数 2 8 7 . 1 / k g “ K; Q n 、 质量流量 k g / s ; 了一 绝对温度 K; Q一体积流量 M , / S ; V 气压罐容积m ; U - L L 容 m / k g ; t - 一 时间S ; P 一 一 一大气的密度 1 . 2 9 3 k g / m ; 二气体流速m/ S ; F一 单位体积气体动能 P a ; 1 - 一一 阀进 口测压点处截面积 m o 1 O B. 1 B. 2 B. 3 B. 4 6 0 0 ,l m/ l . 2 9 3 ,1t ,, m / h B. 5 B. 6 B. 7 C J / T 2 1 7 -2 0 0 5 注 上 文 中 的 足标 , 表 示 某 截 面 处 某 时 刻 的参 数 , 下 角 标 0表 示 排 气 阀 进 口处 的时 刻 参 数 。 B . 2 按孔板测定排气t计算 B . 2 . 1 体积流量Q , 。 __ _ 。 _ , 牌‘ A P ac v“. ‘ 一 J蕊 1 了一 一下丁一一 v尸 B . 2 . 2换算到标 准状态下 2 0 0 C , 1 0 1 3 2 5 Pa 排气 量 Q vN 一 Q N . P 一 6 0 0 X a . . , , 、 { 耳习. 二 PNVP P N 二 3 6 0 0义a £Al 一 3 6 0 0 X a £A, 1} 哥 A P . -LP } J 2 - A pPL “P NI-- . T NP N P }-X T 3 6 0 0 X a。£A, 2 4 9 . 5 5 9 X a £。 V A P v 〔 2 X 2 93 . 1 51. 20 4 1 X 10 1 32 5 . /p , 10 1 3 25} / 27 3. 15 t, A , 种p ,2 7直 一兴 犷 式 中 Q V N 标准状态下的 排气量 2 0 0C , 1 0 1 3 2 5 P a , m s / h ; a 孔板的流量系数, 无量纲; 。 孔板处空气的可膨胀性系数, 无量纲; A , 孔板节流部位的面积, m 2 ; A p孔板差压 , P a ; P, 孔板上游绝对压力 , P a ; p , 孔板上游相对压力, P a ; P N 标准状态下的绝对压力, P a P N 1 0 1 3 2 5 P a ; T N 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温度, K 几 2 9 3 . 1 5 K ; T 一 一 一工作状态下热力学温度, K T 2 7 3 . 1 5 K ; t , 空气的工作温度, ℃; P N 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密度 k g / M 3 P N 一1 . 2 0 4 1 k g / m 3 2 . 3 系数计算 2 . 3 . 1 孔板处空气的可膨胀性系数 e ‘。 尸 。 ‘ 、 △尸 E 1一 0 . 4 1 0 . 3 5 尽“ 书; K 尸 1 EE 。 一 d1 式中 户节流直径比; ‘ 空气的等嫡指数。 B. 2 . 3 . 2孔板 的流量 系数 a 。 、 。C “ 一L 入 乙 一f二 R 式中 E渐进速度系数, 由下式确定 口 / T 2 1 7 -2 0 0 5 E _一 }/ l一04 C 流出系数, 由下式确定 c 0 . 5 9 5 9 0 . 0 3 1 2 月 ’ ’ 一0 . 1 8 4 o p 0 . 0 0 2 9 尹 2 . , 0 . 0 9 0 O L , 9 x 0 一R 一 ‘ 一0 . 0 0 3 3 7 L , R 式 中 R , Q 雷诺数, 由下式确定 丛训 一- 式 中 11 动力粘度数, P a “ S l v X P , 运动粘度数, m / s ; L , 孔板上游端面到上游取压口的距离除以管道直径得出的商, L , l , / D; L , 孔板上游端面到下游取压口的距离除以管道直径得出的商, La-1z/D; L z 孔板下游端面到下游取压口的距离除以管道直径得出的商, L 2 -1 2 / D; 对于角接取压方式 L , L , 0 本次测试, 孔板采用角接取压方式 。 B . 2 . 4 流量测量不确定度 节流装置零部件的几何精度经现场测量符合 G B / T 2 6 2 4 -9 3标准的要求, 流量测量不确定度 风, 按下式计算 E Q 一士 「 理 zE zc E e 2 p今 1 一R峨’。 j 二 猫 z E d 4 E 0p _1 E z4 } 」 “ B . 2 . 4 . 1 流出系数 c值的百分率不确定度凡 /30 . 6 0时, E }士0 . 6 。 . 6 0 R。 . 7 5时, E c士a 当上游直管段长度 1 0 D l , 2 0 D时, 及 士。 . 6 或士a 环 士0 . 5 B . 2 . 4 . 2 可膨胀性系数 值的百分率不确定度E , E , 士 4 A P/ P , 士4 X0 . 2 0 o0 . 8 B . 2 . 4 . 3 几何尺寸的微小变化值的百分率不确定度 E D , 凡 E D士。 . 4 凡 士0 . 0 7 B . 2 . 4 . 4 差压测量值的百分率不确定度凡p E o 。 一士 O P - x / O P - m E Q 士0 . 2 E , 是差压变送器的精确度等级, E , 士。 . 1 B . 2 . 4 . 5 压力和温度测量值的百分率不确定度E o , 凡 士1。 知, / p , 士。 . 2 , S T , / T , 5D 1 空气压缩机; 2 储气罐; 3 一泄 压 阀 ; 4 电动蝶阀; 5 一稳流栅; 6 -温度传感器参 7侧量管路; 8 孔板流量计 9一 9 。弯管; 1 0 一变径管; 1 〕一 测 压 管 ; 1 2 -复合式排气阀. 图 C . 2 按孔板测定排气f装置示意图 注 该试验系统在进行空气关闭压力试验时, 在接差压传感器高压端处换成精密压力表即可 CJ / T 21 7 -2 0 0 5 1一 空气压缩机; 2 安全阀; 3 一放气阀; 4 -调节阀; 5蝶阀; 6集气罩; 7 一排 气 阀 被 测 件 ; 8 排水阀; 9 一 一 水泵。 图 C. 3进气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注 ll有条件时, 该装置应设置真空泵, 用抽真空的方法试验排气阀进气性能更为直观; 两种方法测得进气量数据 相 近 。 2 进气量的计算与排气量计算相同, 见附录B o C J / T 2 1 7 -2 0 0 5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密封试验装置 1 -增压泵; 2 一 调 压 阀 ; 3 压力表; 4 - 一 排气阀 被测件 ; 5 -截止阀; 6 - 一 截止阀 图 D. 密封试验装置示意图 C J / T 2 1 7 -2 0 0 5 附录E 资料性 附录 给水 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性能试验报告单 制造厂名称试 验 日期年月日 试验类别口型式试验口出厂试验试 验 介 质 温度℃清水 受检单位 机构 装 置 所 在 地 产 品 型 号出 厂 编 号 公称通径/mm公称压力/MP a 静 水 压 强 度 试 验 标 准 要 求实 测 值 公 称 压 力 M P a 试 验 压 力 M Pa 持 压 时 间 n】n 标 准 要 求 试 验 压 力 M Pa 持压时间 r nl n 实侧结果 合格不合格 阀 体6 . 1 0 . 1 浮 体1 2 h6 . 1 0 . 2 密 封 试 验 标 准要 求 实 测 值 公 称 压 力 M P . 试 验 压 力 M Pa 持 压 时 间 mm 试 验 压 力 M P a 持 压 时 间 t 刀】 n 实 测 结 果 合格不合格 你 胜 妥 水 阀 口0 . 0 21 6 . 1 0 . 3 整 机1 . 1 P N1 性 能 试 验单位 MP a 序 号项 目标 准 要 求 实 测 结 果 进 口压 力 尸 l 出 口压 力 P i 合 P P, 一 尸 2实 侧 意 见 合 格不 合 格 排气量与标准偏差 1排 气 量6 . 1 2 . 1 2闭 阀气 压 差6 . 1 2 . 2 3最 小 闭 阀 水压6 . 1 2 . 3 检测部门盖章 审 核 员 检 验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