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3600-2005 船用平衡阀.pdf
I C S 4 7 . U 5 7 备案号 0 2 0 _ 3 0 1 7 1 9 3 一 2 0 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 B / T 3 6 0 0 一 一 2 0 0 5 代替 C B3 4 4 8 一 1 9 9 2 、C B3 4 4 9 一 1 9 9 2 、C B3 6 0 0 一 1 9 9 4 船用平衡阀 M a rinec o u n t e r b a l a n c ev s l v e 2 0 0 5 一1 2 一1 2 发布2 0 0 6 一0 5 一0 1 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 员会发 布 C S / T 3 6 0 0 一 2 0 0 5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 H 1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1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2基本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3图形符号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4连接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 5标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 . 1环境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2外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 . 3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 . 4设计与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5工作介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6密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7耐压强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8内泄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9压力损失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1 0阶跃响应性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10101011l1141414l4l4141414141414l414工 5 . n 最小稳定流量. . . . . . ⋯⋯ 5 . 12 耐久性 . . . . . ⋯ ⋯ , . . . ⋯ ⋯ 5 . 13 内 部清洁度 . . . . .. . . ⋯ ⋯ 6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6 . 1试验条件 . . . . . . . . . . ⋯ ⋯ 6 . 2尺寸 二, . . . . . . . ⋯ ⋯ 6 . 3倾斜、摇摆 . . . . . . . . . . . ⋯⋯ 6 . 4冲击. .⋯ , . . . . . . . . . . ⋯ ⋯ 6 . 5振动 . . ⋯⋯, 二, . ⋯ , ⋯ 6 . 6外观 .⋯, . . ⋯ , . . . ⋯ ⋯ 6 . 7材料 . . . . . . . . ⋯ ⋯ 6 . 8连接螺栓等级 . . . . . . . . . . ⋯ ⋯ 69工作介质 , . . . . . . ⋯ ⋯ 6 . 10 密封性 . . . . . . , ⋯ ⋯ ‘ 6 . 11 耐压强度 ⋯ , , , . , . . ⋯ ⋯ 6 . 12 内泄漏. . . . . . . . ⋯ ⋯ 6 . 13 压力损失 . . . . . ⋯ ⋯ 6 . 1 4阶跃响应性能 . , . . . . . . . ⋯ ⋯ C B / T 3 6 0 0 一 2 0 0 5 .15一一1515151515161616l6 6 . 15 最小稳定流量。 61 6高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1 7低温. , , , , , . . . . . .. ⋯⋯ 卜 . . . . . . . . ⋯⋯ , . , ⋯ 卜 . . ⋯ , 卜 . . . . . .⋯⋯ 6 . 18 耐久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19 内部清洁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 . , 二 , , ⋯ 卜⋯,. . . .⋯⋯ , . , . ⋯⋯ 7 . 1检验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2型式检验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3出厂检验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1标志 ⋯⋯卜 ⋯ ⋯ 卜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8 . 2包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运输与贮存 二, .. ⋯ ⋯ , , , , . . . . . ⋯ ⋯ 卜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B / T3 6 0 0-一2 005 月 IJ吕 本标准代替C B3 4 48一1 9 9 2 船用平衡阀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CB 3 4 49一1 9 9 2 船用平衡阀基本 参数和连接尺寸、C B3 6 0 0 一1 9 9 4 船用平衡阀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C B3 4 4 8 一1 9 9 2 、C B3 4 4 9 一1 9 9 2 、C B3 6 0 0 一1 9 9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粘度测定温度及指标; 修改了工作液污染度等级代号; 修改了控制口伸缩时的压力; 修改了工作油口和外控口的代号; 修改了最小稳定流量; 增加了阀芯开启滞后时间和阀芯响应滞后时间; 缩短了主阀芯过渡过程时间。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归口 。 木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_ 上 海交通大学、 姜堰恒威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永麒、蔡振仲、汪远、韩玉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 一 毛 B3 4 4 8 、C B3 4 4 9于 1 9 9 2年 3月首次发布,C B3 6 0 0 于 1 9 9 4年8月首次发布。 C S / T 3 6 0 任一2 0 0 5 船用平衡 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外控型平衡阀 以下简称平衡阀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介质的 平衡阀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含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6 9 9 一1 9 9 9 优质碳素结构 钢 G B / T1 2 2 2 一1 9 8 4 弹簧钢 G B / T1 3 4 8 一1 9 8 8 球墨铸铁件 G B / T3452. 1 一1 9 9 2 液压气动用0 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 B / T3 0 7 7 一1 9 9 9 合金结 构钢 G B / T3 0 9 8 , 1 紧固 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 B / T1 4 O 3 9 一 2 0 0 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 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 B /T 174 4 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G B / T1 8 8 5 4 液压传动液体自 动颗粒计数器的校准 CB l l46 . 2 舰船设各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低温 CB l l46 . 3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高温 CB l l4 6 . 6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冲击 CB l l 46. 8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倾斜和摇摆 CB l l 46. 9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振动 J B / T7 8 5 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 术语与定义 GB/T 1 7 446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3 . 2 3 . 3 3 4 阶跃流量s t e pf l o w 突然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的流量。 平衡阀的稳定性 s t a b i l i t yo fc o u n t e r b a l a n c ev a l v e 平衡阀在受到一个阶跃流量输入时,其阀芯达到相应平衡位置的能力。 平衡阀的最小稳定流量m i n i m u ms t e a d yf I o wo fc o u n t e r b a l a n c ev a l v e 平衡阀能稳定工作的最小流量。 容积刚度v o l u m es t i f f n e s s C B / T 3 6 0 0 2 0 0 5 包含在回 路中的油液的单位体积压缩量所引起的压力增量。通常用油液的压力对其容积的偏 微分, 即用。 川别表示。 3 . 5 压力梯度p r e s s u r eg r a d i e n t 被试阀进口压力从最终稳态值与起始稳态压力值之差的10 上升到90 的压力变化量与相应时间之 比,用d 川d 滚 示。 4 分类 4 . 1 型 式 4 . 1 . 1 平衡阀按结构可分为单平衡阀和双平衡阀。 4 . 1 . 2 平衡阀按是否带安全阀可分为带安全阀的平衡阀和不带安全阀的平衡阀。 4 . 1 . 3 平衡阀按连接方式可分为螺纹连接、板式连接、法兰连接和插装式连接平衡阀。 4 . 1 . 4 平衡阀按主阀型式可分为锥阀式平衡阀 和滑阀式平衡阀。 4 . 1 . 5 平衡阀按主阀芯功能又可分为主阀芯兼作单向阀的平衡阀和主阀芯与单向阀分开的平衡阀。 4 . 2 基本参数 平衡阀的基本参数见表1 。 表1 平衡阀的 基本参数 公称通径 n 川 公 称 流 量 L / m i n 公称压力 MP a 外控压力 M P a 1 263 ; 1 . 1 . 0 3 . 0 2 0 4. 5 1 61 0 0 2 01 6 0 2 52 5 0 3 2 4 0 0 4 05 0 0 5 06 3 0 6 3 8 0 0 注表中每种规格的平衡阀 均可以 与公称压力25即a 、31. S MPa 、 外控压力1 . O M Pa一3 . 。 淤a 、 2 . o MPa 一 4 . SMPa 相对应 4 . 3 图形符号 平衡阀的图形符号见图1 。 C B / T 3 6 0 介 - 2 0 0 5 1|||习 L|卜|﹂ x- 句 匕 划 一 口 a单平衡阀b 带安全阀的单平衡阀 L|1|卜|-﹂ 1|||﹂ L|||﹂ c 双平衡 阀d 带安全阀的双平衡阀 注图中A 和B 为工作油口、X 为外控口 图1 平衡阀图形符号 4 . 4 连接尺寸 4 . 41 螺纹连接接口 螺纹连接平衡阀的接口简图及尺寸见图2 和表2 。 单位为毫米 图2 螺纹连接接口简图 C B / T 3 6 0 0-一2 0 0 5 表2 螺纹连接接口尺寸单位为毫米 公称通径 及、 进、出油口 刀d 乙 1 23 lM 2 2 火 15 1 5 1 63 6M 2 7X 2 1 9 2 55 4 M 4 2X 22l 3 2 6lM 4 8X 22 3 4 . 4 . 2板式连接 接 口 板式连接平衡阀的接口简图及尺寸见图3 及表3 。 单位为毫米 一r且 J﹃选州勺一叶一||||||州一 习刁尸、才-一厂‘一 动一/工B 闪。誉一例 0洲万 。荆才 八 士。2 ’一 一一 一 艺 5 士 0 . 2 一 一 八士 0 2 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份一一一一一一曰 乙士 。 2 L Z 士。 板式连接接口简图 板式连接接口尺寸 单位为毫米 哪都 公称通径今跳瓦八 试 ‘ 通 孔 里 儿儿乙乙八 l 2 5 4 9 26 6 . 75 8 . 73 3 . 3 1 2 沪1 1 7 8 4 2 . 93 5 . 721 47 .1 1 6 l 6 2 59 7 1 0 57 9 . 47 3 t 03 9 . 72 5 20 . 61 1 . 16 0 . 34 9 ‘ 2 3 21 1 4 1 2 096 59 2 94 8 43 2 1 0 28 46 7 . 54 22 4. 61 6 . 7 C B / T 3 6 0 任一 2 0 0 5 4 . 4 . 3法兰连接接 口 法兰连接接口平衡阀的接口简图及尺寸见图4 和表4 。 单位为毫米 晶 法兰的推荐宽度。 “ 尸 - 法兰的最小宽度 法兰连接接口简图 法兰连接接口尺寸 单 位 为 毫 米 即知 公称 通 径 at 里 角八瓦 里 ‘ 多 乙 多 d 螺纹 名 几 动力 l 2 6 04 82 3 . 87 15 0 5 6 67 07 5 l 2 M 1 01 53 01 0 1 6l 6 2 57 05 427 . 58 15 7 . 27 5S 0 8 42 5M 1 21 83 51 2 3 27 86 031 89566 . 78 39 09 93 2M I 42 13 9l 4 4 O957 O3 6. 51 1 37 9 41 0 11 0 81 1 64 OM 1 62 44 8 1 7 5 0 1 1 48 64 4 . 51 3 39 6 . 8 1 2 01 2 81 3 7 5 0 M2 03 05 71 8 6 56 5 4 . 4 . 4 插装式接口 插装式 平衡阀的接口 简图 及尺寸见图sa、b和表5 。 外控口X 位于插装式平衡阀的顶面。 C B / T3 6 0 任一2 0 0 5 单位为毫米 a 插件外形示意图 b 插装式接口简图 图 5插装式接口简图 公 称 通 检 八跳己成话成成 陈饼踢成 为 1 2 、 1 64 87 05 44 6M 4 2X 2 3 83 44 63 8 . 61 6M 1 0 l 6 2 55 6 8 0 6 05 4M 5 2X 24 84 06 0 4 8 . 62 5M 1 2l 9 3 26 6 9 5 7 26 5M 6 4X 25 8 5 27 45 8 . 63 0M 1 623 公 称 通 栓 乙左几乙态 几吞八九乙 。乙乙 偿阀固定螺钉 1 2、 1 63 91 63 2 1 5 55 0. 66 037 81 2 82 .3 6 51 914 一 M 1 0 X 7 0 2 55 0l 93 92 26 58 O41 0 5 1 8 22 .37 52 5 34 一 M 1 2 X 8 0 3 25 21 94 02 5 7 18 541 1 51 9 82 .39 42 8 94 一 M 1 6 火 1 0 0 注阀固定螺钉的长度应小于力与乙长度之和 4 . 4 . 5夕 卜 控 口接 口 螺纹连接、板式连接、法兰连接及插装式 连接的外控口简图 与尺寸见图 6 C B / T 3 6 0 0一 2 0 5 单位为毫米 图6 外控口简图与尺寸 4 . 5 标记 4 . 5 . 1 平衡阀的型号 平衡阀的型号规定如下 不弗返 进 全阀省略 A-带 安 全阀 鲁 公私 涵 径Dl 笼 仁 连 接形 式 巨 夕 崖压力 公利习 玉 力 _歇 1 . O M F 妞 3 t l 洲 I Ja _卜 2 . { 加 a 4 . S M 而 一 G 一 5 研 、 一 } 于 月1 . 5 姗乞 一锥阀2 一滑阀不标 夕 日 空平 衡 阀 船 用 一单平衡 阀省 略 一 2 一 双平衡 阀 4 . 5 . 2 标记示例 4 . 5 . 2 . 1 锥阀式,公称压力为31. S M P a ,外控压力为 IOM Pa一3 . OM Pa,公称通径为 32二,板式连接 的不带安全阀的双平衡阀标记为 平衡阀C B / T3 6 0 0 一2 0 0 5 2 C P H Y Z 一 H a 3 2 4 . 5 . 2 . 2 滑阀式,公称压力为2 5 M P a ,外控压力为 2 . OMPa 一4 . S MPa ,公称通径为 20 二,插装连接的 带安全阀的单平衡阀标记为 平衡阀C B / T3 6 0 0 一Z O 0 5 C P H Y 一 G b R 2 0 A C B / T 3 6 0 0 一 2 0 0 5 5 要求 5 . 1 环境条件 5 . 1 . 1 概述 平衡阀在5 . 1 . 2 一5 . 1 . 5 的环境条件下,应满足5 . 5 一5 . 13的要求。 5 . 1 . 2 大气条件 大气环境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一25℃一65℃; b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有凝露。 5 . 1 . 3 倾斜、摇摆 平衡阀的倾斜、摇摆值见表6 。 表6 倾斜、摇摆值 樊 峡繁 惬 横摇纵摇 角度 “周 期5角度 “周期 5 士 1 5士5士 2 2 . 55 1 0士7 5 3 7 5 . 1 . 4 抗冲击 平衡阀的抗冲击值见表7 表7 抗冲击值 安装姿态 垂向背向侧向 落锤高度m 0. 3 摆角 “ 3 7 冲击次数 3 5 . 1 . 5 振动 平衡阀的振动值见表8 。 表8 振 动值 频率Hz位移幅值枷加速度幅值 9试验时间m in 2 一 1 01 . 0 士0 . 0 1 2 0 1 0 1 0 00 . 7 士 0 . 0 1 5 . 2 外观 5 . 2 . 1 平衡阀外表面不应有波纹、 裂纹等缺陷。 5 . 22 平衡阀铸件不应有裂纹、气孔、疏松及夹渣等铸造缺陷。 5 . 2 . 3 平衡阀 零件不应有毛刺、碰伤及锈蚀等缺陷。 5 . 3 材料 平衡阀主要零件的材料应按表9 规定,也可用性能不低于表9 规定的其他材料 表9 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材料 标准号 阀体Q T 4 0 0 一 1 8G B / T1 3 4 8 一1 9 8 8 阀芯4 O C r G B / T 3 0 7 7 一 1 9 9 9 弹 簧 6 0 S i Z M nG B / T 1 2 2 2 一1 9 8 4 阀套 4 5 G B / T 6 9 9 一 1 9 9 9 0形密封圈橡胶G B / T3 4 5 21 一1 9 9 2 C B / T 3 6 0 Q 一 2 0 0 5 5 . 4 设计与结构 5 . 4 . 1 外控油口过滤要求 平衡阀的外控口可设置或外接滤油元件。 5 . 4 . 2 缓冲制动功能 平衡阀可设置或外接旁通具有缓冲制动功能的直动型溢流阀 5 . 4 . 3 应急下降功能 平衡阀可设置或外接具有使外负载徐徐下降功能的节流截止阀。 5 . 4 . 4 连接螺栓等级 公称压力为2 5 MPa 的平衡阀,所选用连接螺栓应不低于G B /T 3 0 98. 1 一2 0 0 0 中的8 . 8 级;公称压力为 31. S M P a 时的平衡阀,连接螺栓应不低于G B /T 3 0 9 8 , 1 一2 0 0 0 中的10. 9 级。 54 . 5 减少 轴向液动力 当流量不小于2 5 0 曰min 时,应采用径向分布的小孔群做主阀口。 55 工作介质 5 . 5 . 1 在工作介质温度为 一 15℃一6 5 ℃范围内, 平衡阀应无卡滞现象, 各结合面应无泄漏。 5 . 5 . 2 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度等级代号应不高于G B /T 140 3 9 一 2 。 。 2 中的一 /19 /16 。 5 . 6 密封性 平衡阀阀体在1 . 25倍公称压力下,保压3 min ,不应有外渗油。 57 耐压强度 平衡阀阀体在1 . 5 倍公称压力下,保压3 min ,不应有外渗油及永久变形 SB 内泄漏 平衡阀的内泄漏量应不大于表10规定。 表10内泄漏量 土阀型式 公称通径 mm 加压油口测量油口 工作压力 MP a 内泄漏量 m L / m i n 锥阀 1 2 6 3B A 公称压力0 2 。 . 5 倍公称压力 2 0簇 2 5 X 5 0 3 2 滑 阀 〔 2 5 B 公称压力 3 21 0 0 蕊 2 5 X 0 . 5 倍公称压力 2 0 5 0 3 2 5 . 9 压力损失 平衡阀在公称流量下的正向 A口到B 口压力损失不应超过0 . 6 M Pa对主阀芯又作单向阀芯的结 构,其正向 压力损失不应超过1 . Z MPa 。 5 . 10阶跃响应性能 平衡阀的阶跃响应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见图7 a 阀芯响应滞后时间△t l 毛 0 . 巧5 ; b阀芯关闭滞后时间△九 毛0 . 2 5 ; c主阀芯的振荡次数应不大于 3 次; dB口压力超调量砚不大于 0 . 巧 倍的公称压力; f主阀芯的过渡过程时间 t 毛15。 C B / T 3 6 0 0一2 00 5 只一控制压力」- 阀芯位移△厂 -阀芯位移增量 a 城︶06 霭 只 盯 起始稳态压力;尹 卜 最终稳态压力衣 一上升时间;之一过渡过程时间 b 图7 阶跃响应曲线 5 . 11最小稳定流量 平衡阀的最小稳定流量应不大于0 . 08倍公称流量。 51 2 耐久性 平衡阀在公称压力和公称流量下,经5 万次开关动作后,主要零件不应有损伤和异常磨损现象,并 满足5 . 5 一5 . 11和5 . 13的要求。 5 . 13内 部清洁度 平衡阀的内部污物重量应低于表n的限值。 C B / T 3 6 002 0 0 5 表11平衡阀内部污物重量限值 公称通径 m功 污物重量 m g l 2毛 1 5 1 6蕊 1 9 2 02 2 2 5毛2 9 3 2〔3 5 6 试验方法 6 . 1 试验条件 6 . 1 . 1 试验装置 6 . 1 . 1 . 1 平衡阀的性能试验分为稳态性能 密封性、耐压强度、内泄漏、压力损失、高温、低温、耐久 性和内部清洁度 和瞬态性能 阶跃响应、最小稳定流量 试验。 6 . 1 . 1 . 2 平衡阀稳态性能试验回路见图 8 ;瞬态性能试验回路和测试方框图见图 9 一图 1 1 ;环境条件 试验回路见图 12 1 、16一粗滤器2 一主泵;3 一加载阀;4 一换向阀;5 一节流阀;6 一油温指示器 7 、10、1 9 一阀止阀8 、1 1 、Z O eses 一 压力表;9 一被试平衡阀1 2 一电磁换向阀1 3 一精滤器 1 4 一控制泵巧一调压阀1 7 一冷却器18一流量计 图8 稳态性能试验回路原理图 C B / T3 6 0 0 . 一2 0 0 5 9 裂 卜 月 }’}’阳 月 嘿 1 、9 一滤器;2 一主泵3 一加载阀4 一换向阀5 一油温指示器6 一液压马达 7 一被试阀;8 一流量计;10一冷却器;Pa、P、P 一压力传感器;D l一位移传感器 瞬态性能试验回路原理图 哪七J。即 油 源被 试 平 衡 阀 压 力 、 位 移 传 感 器 压 力 计 流 量 计 温 度 计 记 录 仪 电 信 号 换 向 阀 瞬态性能测试系统方框图 图11瞬态性能测试计算机辅助试验 cA T 系统方框图 1 2 O B / T 3 6 0 0-一 2 0 0 5 甲 止 真 县 一 c l 一 勺曰1 . 1 、14一粗滤器;2 一主泵;3 一加载阀;4 一换向阀;5 一节流阀;6 一油温指示器;7 、9 、卜压力表; 8 一被试平衡阀10一电磁换向阀卜精滤器1 2 一控制泵1 3 一调压阀1 5 一冷却器1 8 一流量计 图12环境条件试验回路原理图 6 . 1 . 2 试验用工作介质 6 . 1 . 2 . 1 试验用工作介质为矿物基液压液,运动粘度在40℃时为42m m 2 / 5 一74二’ / 5 。 6 . 1 . 2 . 2 试验用工作介质温度为 50℃。 6 . 1 . 2 . 3 试验用工作介质的固体污染度等级为 G B /T 1 4 0 39一2 0 0 2中的一 /18 / 1 5 。 6 . 13 试验油源 61 . 31 试验油源的流量通常应大于被试阀公称流量,且流量应能调节。 6 . 1 . 3 . 2 当被试阀的公称流量在 2 00L / min以内时,按公称流量作瞬态性能试验;当公称流量大于 Z O OL / m i n时,瞬态性能试验的流量不应低于 Z O O L/min 。 6 . 1 . 3 . 3 油源的压力脉动应小于 0 . S M P a ,并允许短时超载 20一30。 6 . 1 . 4 压力测量点的位置 6 . 1 . 4 . 1 进口测压点的位置应设在扰动源 如阀、弯头的下游和被试阀 上游之间,即离 扰动源的 距离应不小于 10df d 为管道内径,下同,离被试阀的距离应不小于 5 民 61 . 4 . 2 出口测压点应设在被试阀下游不小于 10d 处。 6 . 1 . 43 控制口测压点应设在离被试阀控制口不小于 10d处 6 . 1 . 5 测压孔 61 . 5 . 1 测压孔孔径应不大于 Ol d, 但不应小于 I nlln 或大于 6 。。 6 . 1 . 52 测压孔中心线和管道中心线应垂直,管道内表面与测压孔的交角处应保持锐边, 但不应有毛 刺。 6 . 1 . 5 . 3 测压孔的长度应不小于测压孔内径的两倍。 61 . 5 . 4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连接管道的内径应不小于 3 。。 6 . 1 . 5 . 5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连接时, 应排除其中空气 6 . 1 . 6 温度测量点的位置 被试阀进口的油温测量点应设在离进 口测压点上游不大于15艺 赴 。 6 . 1 . 7 测量仪器、仪表 6 . 1 . 7 . 1 被控参数平均指示值的允许变化范围按表 12 规定。 C B / T 3 6 0 0-一 2 0 0 5 测量参数 流量 压 力 温度 ℃ 表12被控参数平均指示值允许变化范围 精度 士 2 . 5 2 . 0 6 . 1 . 7 . 2 测量仪器、仪 表应具有检定合格证。 6 . 1 . 8 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平衡阀应试动作,向图8 中被试阀9 的B 口提供公称压力及公称流量的油液,X 口接控制压力 油,调节阀巧使控制压力只 逐渐增加。当A 口出油后, 注意观察压力表6 的指示值几,当几降到0 . 8 倍和0 . 工 倍公称压力值时,由压力表8 读得Px值即为控制压力变化范围。当X 口的压力只 继续增加,B 口压力只应继 续下降。当 只 降至。1 倍公称压力值,只 降至0 . S M P a 时,B 与 A 口间应断开。 62 尺寸 用相应的量具检查平衡阀的连接尺寸。结果应符合44 的要求。 6 . 3 倾斜、摇摆 平衡阀按C Bl l 4 6 . 8 规定的方法进行倾斜、摇摆检验,试验回路按图12。结果应符合5 . 1 . 3 的要求。 64 冲击 平衡阀按C Bl l 46. 6 规定的方法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回路按图12。结果应符合5 . 1 . 4 的要求。 65 振动 平衡阀按C Bl l 46. 9 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回路按图12。结果应符合5 . 1 . 5 的要求。 66 外观 用目 测法检查平衡阀的外观。结果应符合5 . 2 的要求。 67 材料 检查并核对平衡阀所使用材料的牌号和材质说明书。结果应符合5 . 3 的要求 68 连接螺栓等级 查验连接螺栓的 质量保证书。结果应符合5 . 4 . 4 的 要求。 69 工作介质 用GB/T 1 8854规定的方法,测量工作介质的污染度。结果应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