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舌簧阀研究综述.pdf
4 2 FLUI D MACHI NERY Vo 1 . 3 9, No .1, 2 01 1 文章编号 1 0 0 5 0 3 2 9 2 0 1 1 O 1 0 0 4 2~ 0 4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舌簧阀研究综述 王枫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西安7 1 0 0 4 9 ; 2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辽宁大连1 1 6 0 3 3 摘要 气阀是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关键部件之一, 直接影响着压缩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简述了活塞式制冷压 缩机舌簧阀的发展, 并对其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动力学性能、 流通面积、 流量系数、 升程限制器等 进行对比分析 , 并结合作者的设计案例对一些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从事气阀设计的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并探索压缩机阀片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舌簧阀; 制冷压缩机 ;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中图分类号 T H 4 5 7 ; T B 6 5 2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0 3 2 9 . 2 0 1 1 . O 1 . o l 1 St ud y o n t h e Re e d Va l u e o f Pi s t o n Re f r i g e r a t i o n Co mpr e s s or WANG F e n g ‘ 1 . 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 1 0 0 4 9 , C h i n a ; 2 . D al i a n S a n y o C o m p r e s s o r C o . , L t d . , D a l i a n 1 1 6 0 3 3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s T h e v a l v e i s o n e o f t h e k e y e l e me n t s f o r a p i s t o n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 c o mp r e s s o r ,w h i c h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s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 e c o mp r e s s o r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r e e d v a l v e o f t h e r e c i p r o c a t i n g r e f ri g e r a t i o n c o mp r e s s o r wa s r e v i e w e d,a n d s o me k e y d e s i g n p a r a me t e r s wa s a na l y z e d,s u c h a s d y n a mi c a l mo de l s,c i r c u l a t i o n are a,f l o w c o e f fic i e n t s ,s t o p p l a t e s e t c.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r e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a u t ho r g r e s e a r c h r e s ul t s .Th e u s e o f a d v a n c e d ma nu f a c t u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d n e w ma t e r i a l s p r o v i d e s n e w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r e e d v a l v e d e s i g n i n t h e f u t u r e . Ke y wo r ds r e e d v a l v e;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 c o mpr e s s o r ; pi s t o n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 c o mpr e s s o r 1 前 言 舌簧阀是气 阀的一种 形式 , 阀片用弹性薄钢 片制成 , 阀片的一端固定在阀座上 , 另一端是 自由 的。由于阀片本身是柔性的启闭元件, 具有弹性 , 可不另设 弹簧 , 舌簧阀具有结构简单 、 运动质量 轻 、 余系容积小的特点 , 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微小型 空气压缩机和小型制冷压缩机上 。 由于阀片具有弹性, 所 以舌簧阀的研究源于 自动阀的发展。1 9 4 1年 , 前苏联学者 曾发表“ 片 状 自动阀理论与计算” ; 1 9 4 9年美 国的 C o s t a g l i o l a 完成 了舌簧阀的研究, 并于 1 9 5 0年发表 “ 具有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90 9修稿 日期 2 0 1 01 1 0 1 基金项目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2 0 1 0 0 4 1 0 0 0 弹簧压 紧的压缩机 气阀理论” 一文。2 O世纪 7 0 年代 , 美国P u r d u e大学的学者们 , 对压缩机气阀进 行 了深 入细致 的研究 , 同时带动 了舌 簧 阀的发 展 。在我国, 舌簧阀的早期研究多集 中于 2 O世 纪 8 0、 9 0年代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学者在这方 面做 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文献 [ 3 ] 系统介绍了簧 片阀运动学的基本数学模型, 对阀片的流量系数、 推力系数等影 响气 阀效率的关键 参数进行 了研 究; 文献 [ 4 ] 中对舌簧阀结构设计 、 工作 的计算机 模拟、 动静态测试等做了详尽的论述。文献 [ 3 , 4 ] 中所建立的理论为后来的舌簧 阀研究工作提供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 杨乐之等对舌簧阀的工 2 0 1 1年第 3 9卷第 1 期 流体机械 4 3 程设计 、 优化设计进行 了研究 。对 于舌簧 阀 的工程设计 而言 , 阀片的运 动规律 、 有效流 通面 积 , 流量系数 , 升程 限制器 是设计研究 的关键 问 题, 因此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对 比分析 。 2 舌簧阀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舌簧阀构成 的气 阀组件如 图 1所示 , 它是 由阀座 、 阀片和升程限制器 3个主要零部件组成 , 阀片是受两侧气体压力差控制而 自行起闭的 自动 阀。舌簧 阀的有效工 作状态 就是在 吸排气过 程 中, 适时打开 , 适时关闭。不 当的开启会导致压缩 机容积效率的降低 , 影响压缩机的效率。 阀座通 流面积 a 阀隙通 流面积 排气 阀组件 b 吸气阀组件 图 1 舌簧阀组的基本结构形式 2 . 1 动 力 学研 究 气阀的动力学研究着重于气 阀在工作时的运 动规律 、 状态 , 即阀片是否适时打开 , 适时关闭, 以 及在启闭过程 中阀片的运 动曲线。气阀的动力学 性能直接影响压缩机的经济性与可靠性。主要的 研究方法是这样 将一端 固定 一端 自由的舌簧 阀 片按其运动特征及不 同的简化条件 , 运用不 同的 力学原理, 进行简化 , 同时兼顾考虑气 阀、 气体 、 压 缩机等参数 , 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 型, 并借助于计 算机进行计算、 模拟。最早 的气 阀的动力学研究 是从 1 9 5 0年 开 始 的, 1 9 6 7年 P u r d u e大 学 的 Wa m b s g a n s s 和 C o h e n对舌簧阀提出多 自由度 的弯 曲梁的数学模型 , 其计算 曲线和实验曲线 获得 了 良好的吻合 J 。在我 国, 林梅等将舌簧 阀作 为单 质点力学系统H ; 吴丹青将 阀片当做易弯曲的梁 或者薄板模型进行分析 ’ 8 J 。文 献 [ 9 .] 对单质点 力学系统、 连续梁力学系统及平板振动力学 系统 进行了对比分析 , 认为连续梁模 型能比单质点模 型更精确地反映阀片的动态 响应 , 但对于工程设 计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意义不大 ,因此不推荐用 连续梁模型及仿真程序; 当需要对 阀片进行强度 分析或阀片形状优化时 , 推荐使用平板模型及仿 真程序 ; 对于工程设计或仅一般 了解 阀片 的启 闭 及时性 , 推荐使用单质点模 型及仿真程序。近几 年对舌簧 阀运动规律没有提出新的数学模型。 2 . 2 舌簧阀的有效流通面积和流量系数 气阀的通流截面积有两处 , 阀片开启时, 其与 阀座 间所形成隙缝的截面 , 即阀隙通流面积 , 以及 阀座孔道处的阀座通流面积 如图 1 所示 。舌簧 阀的有效流通 面积和 流量 系数影响着 气阀 的效 率。需要指出的是 , 压缩机行程容积 随特征尺寸 的三次方增大 , 而气 阀通道的有效 面积只 随特征 尺寸的二次方增大 , 因而在给定转速下 , 随着压缩 机尺寸的增大 , 越来越难为气阀提供足够大 的流 通截面 J 。同时 , 所需的气 阀流通面积也正 比于 压缩机转速 , 故高速大型压缩机的气 阀的设计最 困难 , 建议采用缸径行程 比较大 的设计方案。就 流通截面限制来说 , 压缩机 越小 , 气 阀设计 越容 易 。 对于舌簧 阀有效通流面积的研究 , 文献[ 1 、 3 、 1 0 ] 上提供 了计算方法 , 其 中通流面积的计算准则 是数值方法 , 通过公式计算获得 , 不 同参考资料上 提供 的计算方法几乎是一致 的。而流量系数则一 般采用和标准孔板 相 比较 的方法测试获得 的, 即 将气 阀组件安装在气阀静 吹风试验装置上 , 进行 试验测定 , 试验条件 的不同决定着测试 的数据存 在着差异 。文献 [ 1 , 4 ] 提供的流量系数主要考虑 了不 同形状的舌簧阀随着 阀隙与 阀座面积 比的不 同测试得到的; 文献 [ 3 , 1 0 ] 主要考虑了舌簧 阀特 征升程与阀孔直径的关 系来进行测试的 , 并给 出 了详尽的分析 ; 杨乐之等 的测试结果表明 , 流量 系数不仅跟舌簧阀的形状有关 , 而且与孔的数量 , 与隶属于吸气阀片还是排气阀片均有关 系。作者 在设计气缸径为 7 3压缩机 容积是 1 5 1 m / h 的 吸排气阀片时 , 分别参 考了文献 [ 1 , 4 ] 和 [ 3 , 1 0 ] 提供 的流量系数, 从试验结果上看 试验是由压缩 机来测试的 , 文献 [ 3 , 1 0 ] 的数据气阀模型较为准 F LUI D MACHI NERY Vo 1 . 3 9, No .1, 2 0 1 1 确一些。从样机测试 的结果上可 以看出, 流量系 数的确定 , 不仅要考虑舌簧 阀特征升程与阀孑 L 直 径 的关 系 , 阀片 的形 式 t - L n 单孔 阀还 是多孔 阀 , 还 要考虑 阀片 的 吸排 气 状 态 、 以及 气 缸 直径 的大 小等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在参考这些数据 的 时候需要根据 自己设计有条件地进行选择, 而且 要经过试验验证后再进行修正优化 , 最终得到符 合 自己产品的设计参数 , 且不可盲 目的进行搬用。 需要指出的是气阀通流面积 的增加, 可以使 气阀阀隙马赫数明显下降 , 压缩机的能效 比提 高, 而且还可以降低排气温度 。但是气 阀通 流面 积的增大不能用增加气阀升程的方法来实现 , 因 为气阀升程 的增加会降低气 阀的寿命 , 以及产生 高噪声等危害 。 2 . 3 舌簧 阀升程 限制 器 升程限制器是气 阀组件的重要组成 部件, 在 以舌簧阀为特征 的气阀组件中, 吸气 阀片通常没 有升程限制器 , 而是在气缸的相应位置 , 开设一个 凹槽, 限制吸气阀片的行程 参见图 1 。所以, 本 a 根部垂直约束 文重点讨论排气升程限制器 , 在部分文献 中又称 为限位阀片。升程限制器的形状将直接影响阀片 的运动规律 和寿命 , 同时也影响气流的有效流通 面积。 目前对升程限制器的研究多集 中于限制器 的线 型 、 特征 升程 图 1所示 的 Z o s 即为特征 升程 以及对阀片寿命的影响⋯ 。 由于舌簧阀的弯曲疲劳断裂经常发生于阀片 根部及相对的孔部位[ 1 3~1 6 , 3 0 ] , 因此升程限制 器的形状应与阀片运动撞击升程限制器时的运动 规律相适应 , 这样接触应力小 , 阀片寿命长。文献 [ 1 ] 给出了常用的3种升程器的结构形式 参见图 2 , 其主要区别是根部的形状不同。 目前, 在小型 制冷压缩机气阀的设计 中, 对升程器限制器的形 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设计模式, 一般都采用弧形, 目的是为了改善阀片在运动时根部和气孑 L 处的受 力状况。文献[ 1 7 ] 通过有限元对这 3种升程器进 行分析 , 计算了阀片根部弯曲应力 , 并对 比了他们 的优缺点。指出圆弧式升程限制器使阀片有更好 的运动特性 b 根部成一定角度 c 弧形 约束 图 2 根部不同约束形式的升程限制器” a 直线型 C 双直线型 b 单曲率型 图 3 不同线型 的升程限制器 文献 [ 1 9 ] 针对弧面升程器的 4种线型进行 对比分析 , 如图 3所示 , 直线型, 单曲率型, 双直线 型 , 单曲率直线型 , 并指出经过试验测试单曲率直 线型 前部直线 和根部直线均与大圆弧相切 一 方面可以使气流有效通流面积增大 , 根部变形减 小 , 另一 方面其线 型 与 阀片 实 际运 动 的变 形 比较 d 单 曲率直线 型 吻合 , 使得阀片撞击应力减小。作者在设计条状 舌簧阀时分别采用了单曲率和单 曲率直线型两种 方案 , 经分 析 发现 , 对 于小 型制 冷压 缩 机 , 采 用单 曲率和单曲率直线型限制器形状几乎一致, 对于 中型压缩机, 两种方案的限制器形状存在一定差 异 , 单曲率直线型设计方案的优点得以体现 , 即流 2 0 1 1年第 3 9卷第 1 期 流体机械 4 5 通面积 比较大, 特征升程 比较小。 对 于升 程限 制器 特 征 升 程 的计 算 , 最 常 见 的 是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提 出的公式 进行计算 , 文献[ 2 0 ] 则根据振动力学 的理论 , 提出了条状簧 片阀升程限制器曲率的工程计算方法。作者在设 计阀片时, 分别采用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 并绘制 出 图形 , 对 比分析之后发现 , 两种设计方案的计算结 果几乎一致 , 线型基本重合 。 舌簧阀的升程是影响阀片寿命 的一个决定性 因素 ,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 了研究 m “ 工 。 。阀 片升程大 , 气阀有大的阀隙通流面积 , 压力损失降 低 , 马赫数小 , 但是升程过大 , 阀片的撞击速度随 之加大 , 阀片磨损加快 , 导致阀片使用寿命降低。 作者在设计 中, 将升程从 3 . 5 mm增加到 5 . 5 mm, 运转几个小时后 , 阀片与阀座接触部分便出现了 明显的磨损痕迹。因此在设计阀片升程 时, 要兼 顾 阀隙通流面积和阀片撞击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 在保证通流面积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 阀片的升程。 对于中小型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 一般特征 升程可以控制在 3 . 5~1 . 7 m m之间 , 小型 的可取 下限值 , 中型的可取上限值 , 吸排气阀片的升程可 以选用相 同的值 。 3 舌簧阀研发的发展趋势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发展历史悠久 , 具有丰富 的设计 、 研究 、 制造 和运行经验 , 同时现代计算机 和新材料的发展 , 推动了舌簧阀从实验室进入了 工厂 , 目前围绕舌 簧阀的优化设计 多是在 已有的 理论基础上进行改进 的, 比如对阀片的运动规律 进行改进 , 对舌簧阀形状优化等 。近十几年 在舌簧阀的设计上没有提出更新 的设计方法 , 这 说明舌簧阀的设计理论 已13趋完善 。随着现代制 造业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使得 阀片的制造精度大 幅提高, 其所用的材料 的机械的机械性能也 比以 前有了更多 的改善。作者在设计 中发现, 现有文 献上提供很多设计参数 比如流量系数 , 推力 系 数 , 气体力与弹簧力的 比值等 是测试 由以前 的 加工工艺和材料制成的阀片获得的 , 其中的一些 参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在 由新工艺、 新 材料制 成的阀片, 因此对于阀片的未来 的研究 , 一方面要 做一些试验 , 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一些 已有 的设计 参数 ; 另一方面在阀片的优化设计中, 应更多考虑 使用新的制造技 术和性能优 良的材料 , 使 阀片的 经济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 进而提高压缩机 的能 效 , 以满足国家低碳经济发展 的需要。 参 考文献 [ 1 ] 林梅 , 郁永 章. 容积式 压缩 机技 术手 册 [ M]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0 , 3 2 8 - 3 6 8 . [ 2 ] S o e d e l W.D e s i g n a n d m e c h a n i c s o f c o m p r e s s o r v a l v e s [ M] .P u r d u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e s t L a f a y e t t e , I N 4 7 9 0 7, 1 9 8 4. [ 3 ] 吴丹青, 丛敬同.压缩机簧片阀的数学模拟与设计 [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 9 9 3 . [ 4 ] 林梅, 吴业正.压缩机自动阀[ M]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社 , 1 9 9 1. [ 5 ] 杨乐之.微型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舌簧 阀的计算 [ J ] .流体工程 , 1 9 8 3 , 1 1 3 2 3 - 2 6 . [ 6 ] 杨乐之, 代汝平 , 徐玉党.空气压缩机舌簧阀的工 程计算法[ J ] .流体工程,1 9 8 6 , 1 4 1 1 7 - 1 2 . [ 7 ] 杨乐之.无升程限制器舌簧阀运动规律的试验研 究[ J ] .流体机械, 1 9 9 7 , 2 5 4 1 1 - 1 3 . [ 8 ] 吴丹 青.压缩机 舌簧 阀运动规 律的数 学模 拟 [ J ] . 流体工程 , 1 9 8 4 , 1 2 1 0 3 7 - 4 1 . [ 9 ] 林梅 , 姚 峻 , 潘树林 , 等.簧片 阀三种 力学模 型的建 立及比较[ J ] .应用力学学报, 1 9 9 7, 1 4 1 1 8 1 2 3 . [ 1 0 ] 吴丹青 , 压缩机簧片阀的有效通流面积和流量系 数研究 [ J ] .流体工程 , 1 9 9 1 , t 9 6 5 - 8 . [ 1 1 ] 冯爱玉, 刘浩.提高微型压缩机舌簧阀性能与寿 命 [ J ] .机 电设备 , 1 9 8 7 , 5 9 1 0 . [ 1 2 ] 张春安. 舌簧阀片升程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J ] .流 体机械, 1 9 9 8 , 2 6 6 4 5 47 . [ 1 3 ] P a p a s t e r g l o r e S .B e n d i n g f a t i g u e f a i l u r e s o f c o m p r e s s o r v a l u e r e e d s [ A] .1 9 8 4 P u r d u e e o m p .t e c h .c o n f . p r o c . [ C] . 1 9 8 4 , 3 5 2 3 5 6 . [ 1 4 ] 麦克劳伦 R J L , 冯爱 玉. 舌 簧 阀吸气 阀片弯 曲应 力分析[ J ] . 国外舰船技术 , 1 9 8 5 , 1 0 1 2 1 9 . [ 1 5 ] 李哲, 杨乐之.舌簧阀阀片受力试验研究[ J ] .流 体工程 , 1 9 9 0 , 1 8 5 5 8 . [ 1 6 ] 李明达, 薛金华, 林 匡行. 舌簧 阀片的动力响应计 算[ J ] .流体工程 , 1 9 8 7 , 1 5 1 2 8 3 0 . [ 1 7 ] 郑学鹏 , 王存 智 , 郭 秀萍 . 舌簧 阀升程 限制 器型 线 研究 [ J ] .压缩机技术 , 1 9 9 9 , 6 7 - 1 0 . [ 1 8 ] 王迪 生 , 江 波.压 缩 机 舌 簧 阀 的 部 分形 状 优 化 [ J ] .流体工程 , 1 9 8 9 , 1 7 4 1 8 - 2 0 [ 1 9 ] 陈天及. 压缩机舌簧阀升程限制器设计 [ J ] .流体 机械 , 1 9 9 4, 2 2 1 3 8 -4 0 . [ 2 0 ] 陈天及. 压缩机 条状簧 片 阀升 程 限制器 曲率 的工 程计算方法[ J ] .天津商学院学报, 1 9 9 5 , 1 7 1 3 . 下转第 5 1页 2 0 1 1 年第 3 9卷第 1期 流体机械 5 1 吹除工作完毕后 , 将冷凝器 泄漏 的 5根 管束两端 用锥形紫铜销钉紧盲死 , 并 采用铜焊工 艺进行焊 封。冷凝器进水区共有 5 5根管束 , 其中 5根仅使 其减少 9 %的冷却面积 , 回水冷却面积未受影 响, 使得上述措施对冷却能力影响不大 原机设计 中 冷凝器的冷却能力有 1 0 %的富裕量 。 将冷凝器冷媒 系统管 路进 出 口阀关闭 , 从其 冷媒加注阀处外接氮气源 或氮气瓶 填充至2 . 0 M P a , 之后关闭加注阀, 断开外接气源进行保压试验 来检验冷凝器的严密性。通过 2 4 h保压检查填充 压力没有下降, 证明冷凝器的泄漏处理是严密的。 3 系统保 压严 密性检 查和抽 真 空 后续安装压缩机活门、 冷凝器及蒸发器端盖 , 恢复所有 系统管路连接 , 打开冷媒 系统 角阀、 热 力膨胀阀、 各控制阀 外接电源 , 使冷媒系统全部 贯通。之后 , 仍通过冷凝 器冷媒 加注阀处外接氮 气源填充至 0 . 6 MP a , 之后关 闭加 注阀, 断开外接 气源进行保压试验 , 对冷媒系统严密性进行安装 后检漏。通过 2 4 h保压检查填充压力没有下降 , 证明冷媒系统是严密的。 保持冷媒系统全通状态 , 从 冷凝器加注 阀处 外接真空泵及管路对整个冷媒系统抽真空。当真 空度达到 7 2 0 m mH g后持续 i 0 mi n , 关 闭加注阀, 完成抽真空工作 , 断开真空泵及其管路。 4 润滑 油的加 注及 冷媒 R 2 2的填 充 通过压缩机注油孔添加给 3台压缩机加注专 用 6 冷冻机油 约 1 7 k g , 加注时注 意控制 阀门 不能断流 , 以确保系统内部保持真空负压。 通过冷凝器加注阀进行冷媒 R 2 2的填充量 约 6 3 . 5 k g , 填充时可使冷媒罐高于冷凝器 , 避免汽化 冷媒形成气塞。观察冷凝器通流窥视孑 L , 冷媒液位 达到 2 / 3处即充满。完毕后进行试机工作。试机 运行中, 整个 1 冷水机组机体震动很小 , 系统高、 低 压及电流负荷值均正常 , 冷冻效果良好。 该冷水机组 自试 机运行恢 复正 常后 , 至今一 直在运行 , 各项性能参数及 出力效率均 良好正常。 说明此次检修是成功的。 6结 语 对于以氟里昂或氨为冷媒介质 的制冷设备来 说 , 冷媒系统 的严密性 是其 正常运行 的基础 。此 次进水事故与处理措施也是氟系统 的严密性被破 坏与最终被恢 复的过程。因此 , 对 于这类设备 的 检修与维护 , 保证 和维持其严密性应被视 为重要 的前提 作 者简介 刘 文军 1 9 6 9 - , 男 , 工程 师 , 现从事 制氧设备 的 管理及维护工作, 通讯地址 8 3 0 0 2 2新疆乌鲁木齐市宝钢集团八 钢公司能源中心动力分厂 。 上 接 4 5页 [ 2 1 ] w A .G l a e s e r F a i l u r e m e c h a n i s ms o f r e e d v a l v e s i n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 c o m p r e s s o r s[ J ] .We a r ,1 9 9 9 ,2 2 5 2 2 9 , Pa r t 291 8- 9 2 4. [ 2 2 ] S e o n g W O O Wo o ,D e n n i s L 0“N e a l ,Mi c h a e l P e c h t . Re l i a b i l i t y d e s i g n o f a r e c i pr o c a t i ng c o mp r e s s o r S l l C t i o n r e e d v a l v e i n a c o m m o n r e f ri g e r a t o r s u b j e c t e d t o r e p e t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l o a d s[ J ] .E n g i n e e ri n g F a i l u r e A n a l y s i s , 2 0 1 0, 1 7 4 9 7 9 - 9 9 1 . [ 2 3 ] L i n M, S h e n g L .S t u d y o f t h e D y n a mi c D a mp i n g B e h a v i o r f o r R e c i p r o c a t i n g C o m p r e s s o r s V a l v e s [ A] . Pr o c e e di ng s o f t he 1 9 92 I nt e r n a t i o n a l Co mpr e s s or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f e r e n c e a t P u r d u e [ C ] .We s t L a f a y e t t e , I n di a na,1 9 9220 7- 21 . [ 2 4 ] 刘瑞林.舌簧 阀设计 理论 的探讨 [ J ] .压缩机技 术 [ J ] . 1 9 8 7 , 2 1 9 - 2 2 . 王迪 生 , 江波.压缩机 舌簧 阀的部分形 状优化 [ J ] 流体工程 , 1 9 8 9 ,1 7 4 1 8 - 2 0 . 杨乐之 , 张小青.微型压缩机舌 簧阀的最佳化研究 [ J ] .流体机械 , 1 9 9 4 , 2 2 9 1 2 1 6 . 王毅 , 谭伟华.制冷压缩机气 阀运 动规律 的数学模 拟[ J ] .流体机械 , 2 0 0 1 , 2 9 3 1 8 - 2 2 . 张华 俊 , 吴业 正.舌簧 阀通 道 的热交 换研 究 [ J ] . 流体工程 ,1 9 8 9 , 1 7 2 5 7 - 6 0 . 叶航 , 王毅 , 叶金铎 .箱 压缩 机吸气 簧片 阀的优化 设计 [ J ] .天津理工大学学 报 , 2 0 0 7 2 3 6 4 6 7 . 压缩机舌簧 阀阀片弯 曲疲劳断裂的分析 , 压缩机技 术 [ J ] . 8 7 , 2 1 7 . 作者简 介 王枫 1 9 7 4 一 , 女 ,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 , 主要 从事制冷压缩 机性能提高 的研究 , 通讯地 址 1 1 6 0 3 3辽 宁大连市 甘井子区东海路 7 8号大连三洋压缩机有 限公司 。 1j 11J 勰 如 _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