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核电闸阀流固热耦合分析.pdf
1 6 F LUI D MACHI NERY Vo 1 . 4 0, No . 3, 2 01 2 文章编号 1 0 0 5 0 3 2 9 2 0 1 2 0 3 0 0 1 6一 o 5 高温高压核电闸阀流固热耦合分析 刘建瑞, 李昌, 刘亮亮, 向宏杰, 何小可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 1 2 0 1 3 摘要 以高温高压核电闸阀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流固热三场耦合的原理。数值模拟后得到流体的压力、 速度和温度 分布, 以及闸阀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通过对闸阀施加载荷, 分析压力和温度对闸阀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 , 流体在 阀座部位产生压力波动, 并在底部产生涡流 , 流体压力能转换成热能。在不限制闸阀整体 自由变形的情况下 , 因热产生 的变形较大, 因流体压力产生的应力较大, 热变形能减小闸阀因流体压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 关键词 闸阀; 高温; 高压; 核电; 流固热耦合 中图分类号 T H 1 3 4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0 3 2 9 . 2 0 1 2 . 0 3 . 0 0 4 Fl u i d- s ol i d- h e a t Co upl i ng Ana l y s i s f o r H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d Hi 【g h- pr e s s u r e Nuc l e a r Po we r Ga t e Va l v e L I U J i a n r u i , L I C h a n g , L I U L i a n g l i a n g , X I A N G Ho n g i e ,H E X i a o - k e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i a n g 2 1 2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 h i g h -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g a t e v a l v e wa s s t u d i e d ,a n d t h r e e fi e l d c o u p l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o f fl u i d - s o l i d h e a t wa s a n aly s e d .Di s t ri b u ti o n o f fl u i d p r e s s u r e ,v e l o c i t y ,t e mp e r a t u r e ,v alv e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s t r e s s we r e o b t a i n e d b y n u me ri c al s i mu l a t i o n .T h e e f f e c t of fl u i d p r e s s u re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u p o n t h e v alv e wa s a n a l y s e d b y l o a d e d t h e m o n i t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p res s u r e of fl u i d fl u c t u a t e s a n d e d a y c u r r e n t g e n e r a t e s i n t h e s e a t a r e a ,t h e p r e s s u r e e n e r g y o f fl u i d t r a n s - f o r ms i n t o h e a t e n e r gy.Wh e n t h e w h o l e f r e e - for m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v a l v e i s u n r e s t r i c t e d,h e a t g e n e r a t e s l a r g e r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fl u i d p r e s s u r e g e n e r a t e s g r e a t e r s t r e s s ,t h e rm al d e f o rm a t i o n r e d u c e s t h e s t r e s s of the v a l v e u n d e r fl u i d p r e s s u re. Ke y wo r d s g a t e v alv e ;h i g h t e mp e rat u r e ;h i s h p r e s s u r e ;n u c l e a r p o we r ;fl u i d - s o l i d - he a t c o u p l i n g 1 前言 流固热耦合是指在由流体、 固体和温度场组 成 的系统中三者之 间的相互作用 , 流固热耦合问 题是流 动、 应力、 温度三场 同时存 在时的基本 问 题。流固热耦合问题不仅仅是在流固耦合问题上 附加一个体现温度变化的条件, 而是将体现流体 流动 、 固体变形、 温度场变化的量如流体压力、 固 相质点位移、 绝对温度同时视为基本变量 , 基本变 量处于平等地位 。在流固热耦合问题 中, 热效应 与流体压力导致固体变形, 固体变形与流体流动 导致温度场变化, 固体变形与热效应导致流动特 性的改变 , 以上 3种效应是同时发生的。 闸阀主要作为接通或切断管道中的介质用, 即全开或全闭使用- l J 。在核电站 中, 闸阀受到高 温高压流体 的作 用 , 必然会产 生变形及应力 J 。 为了防止全开时闸阀变形或应力超过许用值而造 成的结构破坏 , 必须对其进行计算 。由于闸阀工 作时结构的变形很小, 对流体流动状态及温度的 变化影响也很小, 故此处只考虑流体压力及温度 对闸阀结构的影响, 即单向耦合作用。 收稿 日期 2 0 1 1 一o 6 2 7 基金项目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B E 2 0 1 0 1 1 6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 目 2 0 1 2年第 4 o 卷第 3 期 流体机械 1 7 2 耦合场分析原理 2 . 1 流固耦合计算 流固耦合是指固体在介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 变形或运动 , 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介质 , 从而 改变介质载荷的分布和大小 。 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方程为 f A V★B U U七C P七D U EF { G U H 1 C 艿K8P 各系数矩阵由全域各单元相应 的系数矩阵按 统一的方式叠加而成 , 即 A∑A 。 , B∑B 。 , c∑c 。 , D∑D , E∑E 。 , F∑ , G∑G 。 , H∑W 式中肘质量矩阵 C阻尼矩阵 刚度矩阵 、P 由全域各节点所组成的列矢量 A 。 质量矩阵 对流矩 阵 C 。 压力矩 阵 损耗矩阵 E 。 、 体积力矩阵 C 。 连续矩阵 边界速度矢量 艿、 艿、 占加速度、 速度 、 结构应力列 向 量 2 . 2 温度场分析原理 温度场是指在指定 区域 内, 各个部分 的温度 分布情况, 它是各个时刻物体中各点温度分布的 总称 】 。固体与流体本身产生导热现象, 流体与 固体之间将产生对流换热现象, 其原理主要是传 热学中的传热基本定律。 1 热传导微分方程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 对于导热物体中的任意 点 , y , z , 三维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 式为 O t 未 A O t - y A O t 。 I A J J 啬 A O t 2 式中p密度 , k g / m c p 比热容 , J / k g。 K A导热系数 , W/ m K 单位体积发热率 2 热对流微分方程 连续性微分方程 o p w . 0 3 O t O x O y O z 、 运动微分方程 景 一 p g 十 4 O x O c ‘。 能量微分方程 O T aT a T “ T x U y T y “ 一O z 窘 c 5 3 闸阀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闸阀的三维实体模型要能准确地反映结构的 实际情况 , 同时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 , 模型应 尽可能简化 j 。闸阀的承压边界主要包括阀体 、 阀盖和闸板 , 从力学特性上分析 , 可以认为阀体 、 阀盖和闸板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内压 。因此 , 在 建立有限元模型时, 将阀体 、 阀盖和闸板作为一个 整体进行建模, 忽略它们之间的连接螺栓。简化 处理一些不影响闸阀总体性能的特征, 忽略一些 不必要的倒角 , 得到计算模型如图 1 所示 。 图 1 闸阀三维实体模型 1 8 F L U I D MAC HI N ER Y V o 1 . 4 0, N o . 3, 2 0 1 2 4 流体流场及温度场分析 4 . 1流体 流场分 析 采用 A N S Y S Wo r k b e n c h平台中的 C F X对介质 流动状态进行分析 , 阀体 内部空腔结构复杂 , 流体 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进行离散 , 划分后得到网格单 元数为 3 0 5 8 8 0 8 _5 曲 J 。对流体进V I 施加 2 5 M P a的 压力及 3 3 O a 【 的温度值, 出口设置o u tl e t , 相对压力 为0 P a , 闸阀壁面采用无滑移固壁条件。图 2和图 3所示为设计工况下闸阀内流场对称截面上的静 压及绝对速度分布。 ■ 3 3 3 e o 0 m o 0 譬6 _8 75 00 5 墨 盈 ~ 5 6 3 2 e 0 0 6 _ ● 一 1 .1 9 5e 0 07 图2 流场对称截面的静压分布 图 3 流场对称截面的绝对速度分布 由图可知, 流体最大静压力为 1 3 . 3 3 M P a , 在阀 座部位产生压力波动, 并在底部产生涡流, 这是由 于阀座部位的截面形状相对于管道来说产生了突 变, 导致流体质点之间的相对速度发生变化, 质点 之间互相混杂、 撞击加剧。阀座部位之后静压值明 显下降, 流道壁面处流速减小。闸阀中腔上部的压 降和速度都很小。 4 . 2流体温度场分析 由于流体的流动速度很快, 其温度下降的趋 势很小。由图 4可知 , 在流动过程中, 流体的温度 值约为 3 3 0 ℃ 6 0 3 K , 变化值很小 , 阀座部位之后 的壁面底部温度值略有升高, 这是 由于此处产生 涡流, 流体压力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 图4 流场对称截面的温度分布 5 闸阀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 5 . 1 闸阀温度场分析 闸阀主要由阀体、 闸板、 阀杆、 阀盖、 填料等部 件组成, 它们均会承受流体的压力和温度载荷。 热源是求解温度场的重要边界条件 , 闸阀温度场 的热源是流体。 将流体的温度载荷作用在闸阀的内壁面, 外 壁面暴露在空气 中, 对外壁面施加相应的对 流换 热边界条件。计算后得到闸阀的温度场分布如图 5所示 , 主要承压部件 的温度值均在 3 2 2 3 3 O ℃。 闸阀上部由于距 内壁面较远 , 温度梯度 比较明显。 图 5 闸阀的温度分布 5 . 2闸 阀应 力场 分析 为研究流体压力 , 温度 以及两者的组合各 自 对闸阀的影响, 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计算 。 1 将流体压力 载荷作用在 闸阀内壁 , 对阀 体主通道两端面施加 2 0 MP a的接 管载荷 。考虑 到与阀门所连接的管道比较长, 轴向伸缩量相对 于阀门比较大, 而且管道与阀门通道具有几乎相 同的径 向伸缩量 , 故对阀门左端面施加无摩擦约 束且固定端面下方的一点。计算后得到图 6所示 . Ⅳ ~ 2 9 6 2 9 6 3 7 4 0 5 7 2 8 4 5 1 0 2 5 7 0 2 5 8 0 3 3 2 1 O 0 9 8 7 7 6 3 3 3 3 3 2 2 2 2 2 ㈣ ●圜 幽●■I 2 2 2 , 0 0 0 0 0 0 0 0 O 0 0 e e e e O 8 6 4 0 0 8 ● 4 2 0 2 7 l 7 0 2 l l 5 0 I■ 黼 ■曩甚■■ 2 0 1 2 年第 4 0卷第 3 期 流体机械 1 9 的只有流体压力载荷而没有温度载荷的闸阀变形 图 6 a 及应力图 6 b 。闸阀有沿流体流动方 向 变形 的趋势 , 最 大变形 为 1 9 1x m, 位 于 阀门 出 口 端。闸阀的最大应力为 1 8 5 . 2 MP a , 出现在 闸板与 阀体导向键的配合处, 此处结构复杂, 容易产生应 力集 中。 m 1 . 94 8 , - .85 2 e 8 M a O2 4 e 7 .65 8 e 5 .1 2 7 e 4 72 8 5 S 2 .2 79 .2 9l 8 0l 61 3 .0 0 08 91 3 Mi a 变形 b 应力 图6 有压力无温度载荷时闸阀变形和应力 2 将 流体 温度载荷作用在 闸阀内壁 , 接管 载荷及约束条件与 1 相 同, 计 算后得到 图 7所 示的只有流体温度载荷而没有压力载荷的闸阀变 形图 7 a 及应力图 7 b 。闸阀有以固定点为中 心点 向周 围放射状膨胀 的趋势 , 最大变形 为2 . 9 mm, 位 于 阀杆顶 端 。闸 阀的最 大 应 力 为6 4 . 3 9 M P a , 出现在闸板与阀座的配合处 , 此处结构受热 后膨胀受到限制, 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3 将介质压力和温度载荷 同时作用在阀门 的内腔壁面, 对其进行单向流 固热耦合计算 , 接管 载荷及约束条件与 1 相同。计算后得到 阀门在 开启状态的变形及应力分布如图 8所示 , 阀门最 大变形为约 2 . 9 m m, 位于阀杆顶端。最大应力为 1 7 3 . 3 M P a , 位于闸板与阀体导向键的配合处。 Pa 6 . 4 3 9e 7 a 变形 b 应 力 图 7 有温度无压力载荷时闸阀变形和应力 0 O2 9 4 9 b l a 0 02 6 21 0 0 22 93 0 0i 9 6 6 O I l 6 3 8 0 0I 3l 0 0 O9 8 2 9 0 0 06 5 5 2 0 0 03 2 7 6 M i n Pa a 变形 b 应力 图8 单向流固热耦合时闸阀变形和应力 9 6 3 7 4 8 1 5 8 2 6 3 , 8 5 3 0 7 5 2 9 6 2 9 6 3 9 6 3 2 2 2 ● l l 0 0 O n ∞ ∞ ∞ ∞ ∞ ∞ ∞ 彻 F I J U I D MAC HI NE RY Vo 1 . 4 0, No . 3, 2 0 1 2 6 结 论 1 由于流道截面积在阀座部位产生变化, 流体在此处产生压力波动 , 并在底部产生涡流 , 减 小阀座部位流道截面积的变化能减小涡流损失 ; 2 由于流体 的流动速度快 , 在流经闸 阀的 过程 中温度下 降的趋势很小。阀座部位 产生涡 流 , 流体压力能转换成热能使壁面底部温度升高 ; 3 在不限制闸阀整体 自由变形的情况下, 与流体压力相比, 因热产生的变形较大, 而应力较 小 , 热变形能减小闸阀因流体压力而产生的应力。 参考文献 [ 1 ] 陆培文. 阀门设计入门与精通[ M] .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 0 0 9 . [ 2 ] 张建华, 刘春宇 , 徐相兰, 等. 高温高压电站平板闸 阀的设计与计算[ J ] . 阀门, 2 0 1 0 , 2 1 4. [ 3 ] 王保国. 传热学[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 [ 4 ] 安宗文, 权帅峰. 基于 A WE的大口径闸阀阀体强度 分析与结构优化 [ J ] .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9 , 3 5 2 6 2 - 6 6 . [ 5 ] 张雪. 水轮发电机流固热耦合仿真分析及通风散热 参数研究[ D] . 天津 天津大学, 2 0 0 7 . [ 6 ] H a o Wu , N o u r e d d i n e B e n s e d d i q , A b d e l l a t i f I m a d .F r a c - t u r e t o u g h n e s s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a v a l v e b o d y Nu me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J ] .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a i l u r e A n aly s i s ,2 0 1 0 , 1 7 1 1 3 5 - 1 4 2 . [ 7 ] K a n g D a c h ang ,S u n H o n g y i ,C h e n Y u ,e t a1.R e -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h e a r - e x t r u s l o n ”p r o c e s s t o f o r m l a r g e - s c a l e c u t - o ff v alv e b o d i e s[ J ] .J o u r n al o f M a t e ri a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1 , 1 1 7 1 - 2 1 5 - 2 0 . [ 8 ] 黄建军, 郑源 , 张盾. 泵闸结构流场的水力特性[ J ] .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 0 1 0 , 2 8 2 1 4 9 . 1 5 4 . [ 9 ] 娄冬梅, 赵飞. 闸阀阀座外压分析 [ J ] . 锅炉制造, 2 0 0 9 , 6 6 3 6 4 . 作者简介 刘建瑞 1 9 5 2 一 , 男,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流体 机械及工程研究 , 通讯地址 2 1 2 0 1 3江苏镇 江市学府路 3 0 1号 江 苏大学流体 中心 。 节能减排 制冷空调行业升级与发展国际论坛暨 第六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征文通知 2 0 1 2年是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主办的两 年一届的行业信息大会举办年份, 为了深入贯 彻落实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十二五” 节能减 排综 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的精神, 推动制冷空调行 业节能减排技术 的发展, 增进企业作为落实节 能减排 目标责任 的主体作用, 促进制冷空调行 业可持续 健康 发展 , 结合 当前 国家及 行业 各方 面的发展现状和形势要求 ,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 协会和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决定借 此机会共 同主 办“ 节能减 排 制 冷空 调行业 升级与发 展 国际 论坛 ” , 论 坛 初 步 定 于 2 0 1 2年下 半 年 暂 定 8 月 举办。大会拟邀请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 科 技部、 住建部等部委领导 , 联 合 国环境规划署 和 开发计划署、 工业发展组织、 国内外行业协会学 会以及科研机构和企业界代 表共 同参与这一 盛 大的行业交流活动 。 本次论坛将以“ 节能减排制冷空调行业 升级与发展” 为主题 , 围绕我 国节能减排 方针政 策和约束性 目标以及国家“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 目标和任务开展交流与探讨 , 深入分析制冷空调 行业在我国节能减排总体形势下的产业发展现 状 , 交流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 、 新产品发展 , 探讨 行业和企业 如何 围绕 国家产业政策及 “ 十二五” 方针 目标 , 有 的放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 找寻制冷 空调行业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技术路 线与方 向, 明确整个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事业 以 及 “ 十二五” 规划 目标 的实现过程 中所应承担 的 责任和义务 , 推动行业沿着政府所提倡的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前进 , 以此实现我国由制冷空调产品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本次论坛诚挚邀请行业 内外的专家、 学者和 技术人员为本次论坛撰写论文, 有关论文撰写内 容和要求请登录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网站 w w w . c h i n a c r a a . o r g 查询, 或与投稿联系人 高 珊 联系, 电话 0 1 0 8 3 5 1 0 0 9 9 6 3 3 。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