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阀门铸件的工艺设计与应用.pdf
应用与试验 2 0 1 3 年 第4 期 第2 6 卷, 总 第1 2 6 期 机械 研究与应用 高压阀门铸件的工艺设计与应用 郑繁华 兰州黄河石化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 司, 甘肃 兰州7 3 0 0 5 0 摘要 重点介绍 了加氢裂化装置止回阀铸件 的生产 工艺设计和具体 生产过程 , 通过对铸件 生产 过程的铸造 工艺、 冶 炼工艺及热处理 工艺的再设计 , 在较低 成本下生产 出满足客 户要 求的高质量产品 。 关键词 高压 阀门; 铸钢件 工艺设计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 Hl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4 4 1 4 2 0 1 3 O 4 一 O 1 0 6 0 2 Te c h no l o g y De s i gn a n d App l i c a t i o n o n Hi gh Pr e s s ur e Va l v e S t e e l Ca s t i n g ZHENG Fa n h u a L a n z h o u Y e l l o w R i v e r P e t r o l e u m C h e mi c a l Me c h a n i c a l E q u i p m e n t C o . , L t d , L a n z h o u G a n s u 7 3 0 0 5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s i g n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p r o c e s s o n t h e c h e c k v a l v e c a s t i n g s t e e l o f t h e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c r a c k i n g u n i t a r e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d ,a f t e r t h e r e d e s i g n o f c a s t i n g p r o c e s s ,s me l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h e a t t r e a t me n t p r o c e s s d n r i n g a c t u a l o p e r a t k m ,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p r o d u c t s wh i c h me e t s t h e n e e d s o f c u s t o me r a r e p r o d u c e d wi t h a l o w c o s t . Ke y wor dshi g h pr e s s ur e v a l v e;t e c h no l o g y d e s i g n O n s t e e l c a s t i n g;a p pl i c a t i o n 1 引 言 国际市场重燃料油需求量减少 , 中馏分油特别是 柴油馏分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以及有关运输 燃料环境法规的 日益严格 , 炼厂迫切的需要新的石油 炼化工艺及设备来实现这一 目标。随着 U O P公司首 先将加氢技术用于 【艺生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高 压加氢工艺已发展成为石油炼制深加工 的一个重要 工艺措施 , 它既能捉高原油 的轻油回收率 , 义能提高 燃料油的质量 , 减轻燃油对环境的污染 , 从而提高炼 油厂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压加氢装置还 能为石油化工装置提供优质的原料 , 也是油品脱硫的 理想装置。我国 2 0世纪 9 0年代开始 了高压加氢装 置的建设 , 以此来提高高硫油 的炼制质量 、 能力和效 益。因此 , 高压加氢装置的建设将是我国石油炼制行 业的重点和热点。 高压加氢装置中的阀门承压部件 , 其功能虽与普 通阀门虽无较大区别 , 但需要具有抗高温蠕变 、 耐高 温腐蚀 , 耐高压 、 耐疲劳 、 防氢脆等特点 , 特别是在高 温高压条件小 , 因氢分子很小 , 容易进入金属晶格 , 造 成极大内应力, 降低材料性能 。因此 , 需采用具有 抗氢腐蚀和抗硫化氢腐蚀的材料进行制造 , 通常选用 奥氏体不锈钢[ 2 - 4 ] 。因生产难度较大 , 国内 目前尚缺 乏成套供应的能 力 主要原 因在于阀门制造厂与用 户 尤其是工程设计部门沟通联系不够 , 不了解 阀 门的使用条件和要求 , 缺少一套与介质条件相适应的 技术文件 、 模具和 纸等 , 而且缺少工业化批量生产 的经验。基于此 , 开发高压加氢装置中的阀门, 不仅 能降低阀门价格, 而且可减少供货周期 , 方便补充订 货 , 同时又能推动阀门行业的发展。 2 阀体设计要求 2 . 1 阀体结构 公司承接中石化 2 4 0万吨/ 年加氢裂化装置止 回 阀, 该产品型号 D N 4 0 0 2 5 0 0 1 b , 材料为 C F 8 C, 属高温 高压超低磷硫阀门, 用于硫酸介质环境 , 铸件毛重 4 3 0 0 k g , 外形尺寸 1 6 0 0 mmx 9 0 0 minx 1 4 0 0 m m, 铸件 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C F 8 C止 回阀图示 2 . 2 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基于该阀门使用环境 , 设计采用 C F 8 C不锈钢材 料对阀体铸件进行浇注。其材料成分与 A S T M A 3 5 1 标准基本相 同, 只是 S 、 P限制为 S≤0 . 0 1 5 , P≤0 . 0 2 0 , 较 A 3 5 1 标准要求更高。该材料力学性能要求 抗拉强度 MP a /4 8 5 ; 屈服强度 MP a ≥2 0 5 ; 延 收稿 日期 2 0 l 3 0 6 1 1 作者简介 郑繁华 I 9 6 2 一 , 男 , 浙江文成人 , 工程帅 , 主要从事铸锻件方面的工作 1 06 机械 研究 与应 用 2 0 1 3 年 第4 期 第2 6 卷, 总 第1 2 6 期 应用与试验 伸率 L 4 d ≥3 0 % , 并 附加金相组织及侵蚀试验 要求 , 试验按 A S T M E 3 8 1 执行 , 结果符合下列要求硫 化物 ≤1 . 0级 , 硅酸盐 ≤1 . 5级 , 氧化 铝 ≤1 . 0级 , 球 化氧化物 ≤2级 , 总级别数 ≤5级 , 不允许有尺寸大于 A S T M E 4 5标 准的 2 . 5级 的偏析和带状不均匀组织 , 不允许有条状夹渣和裂纹。 所有铸件需逐件进行射线探伤检查 , 检查范围符 合 A S ME B 1 6 . 3 4, 检查方法按 MS S S P 5 4标准进行 ; 按 A S T M E 1 6 5标准逐件 1 0 0 %进行液体渗透检查 ; 每 批铸件均应抽检一次进行敏化态晶间侵蚀试验 , 试验 方法和试验结果应符合 A S T M A 2 6 2 E法的要求。 3阀体制造工艺 3 . 1 铸造工艺 目前 国内生产 的加氢裂化高压阀门在工程使用 中主要存在 以下 问题 阀体泄漏 铸造 阀体砂 眼、 裂 纹等 、 阀门密封面内漏 、 填料 函密封泄漏 、 阀盖与 阀 体连接处泄漏 及 阀杆断裂 等。因此 , 需严格 制造工 艺。该阀体铸件整体结构为三通管状 , 铸件全体积 1 0 0 %着色探伤 , 同时管 口及管 口内腔止 回阀加工 面 1 0 0 %进行射线探伤。 由于不锈钢铸件体收缩大 , 易产生缩孔 、 缩松 、 裂 纹等缺陷, 为满足射线探伤要求 , 防止缩松、 裂纹等缺 陷的产生 , 工艺设计力求达到顺序凝 固, 最大 限度保 证铸件致密度。为保证铸件表面质量 , 对于局部厚大 部位施放虚热系数较大的铬矿砂激冷 , 砂型和型芯表 面涂刷耐火度较高的镁砂粉醇基涂料 , 并保证足够的 涂层厚度 。此外 , 为保证铸件外表 面质量 , 满足着色 探伤要求 , 采用 间接外冷铁 加快铸件局部 热节 的冷 却 , 加强顺序凝固, 防止缩松和裂纹 。 由于 C F 8 C钢液含铬量高 , 在浇注过程 中钢液表 面易产生氧化铬膜 , 使得流动降低 , 氧化铬膜还使铸 件易产生冷隔 、 表面皱皮和夹渣 等现象 , 钢液温度愈 低浇注时间愈长时 , 氧化现象愈严重。因此需适 当提 高浇注温度并缩短浇注时间。 为 了保证铸件能 良好充型 , 防止铸件缩孔 , 裂纹 等缺陷的产生 , 在 阀体开模试 制前 , 工艺人员首先根 据铸件结构进行尽可能多的虚拟方案试验 , 减少在现 场反复的模具试制 , 同时也减少了修改模具造成的时 间浪费和模具费损失 , 减少铸造缺陷 , 提高工艺 出品 率。通过优化工艺方案 , 降低了铸造工艺设计运用于 实际风险。 3 . 2 冶炼工艺 按照 A S T M A 3 5 1标准 C F 8 C化学成分 为 P≤0 . 0 4 0 % , S ≤0 . 0 4 0 % , 基于客户对化学成分的苛刻要求 S ≤0 . 0 1 5 % , P≤0 . 0 2 0 % , 采用电弧炉氧化法冶炼 A O D精炼工艺可满足成品 P要求, 但生产成本较 高 , 劳动强度大 , 且不能满足客户较低报价 成本 要 求 ; 采用 电弧炉返 回法冶炼 A O D精炼 工艺成本较 低 , 但要求 返 回料 中 P的含量低 , 目前 , 市场可采 购 的返回料中 P含量一般在 0 . 0 4 0 %左右 , 所 以, 采购 到含 P量 0 . 0 3 0 %返回料是实现电弧炉返 回法冶炼 A O D精炼操作 的前提 , 在此基础上 , 通过配入适量 的低 P钢和使 用较廉价的铬铁 等, 可在较 低成本下 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 的高质量产 品。钢水经 电弧炉 初炼及 A O D精炼深度脱 s , 可使成品 S ≤0 . 0 1 0 % , 确 保客户成品 S ≤0 . 0 1 5 % 的要求。 A O D A r g o n O x y g e n D e c a r h u r i z a t i o n 精炼炉即实 施氩一氧脱碳 , 去气 、 夹 杂物较彻底 , 可 冶炼超低碳 C 0 . 0 3 % 和超低硫 S 0 . 0 0 3 % 的钢水 , 钢水纯 净度高 、 气体含量低 , 同时可准确控制钢水 中碳及合 金元素含量 , 达到理想的 c r 、 当量 比, 使后序热处 理过程得到奥氏体 适量铁素体组织 4 % ~ 1 6 % , 当钢中含有适量 的 6铁素体时, 可以改善奥氏体不锈 钢的晶问腐蚀倾 向, 保证了阀体使用性能。 3 . 3热处 理工 艺 奥氏体类不锈钢铸件 的铸态是奥氏体 碳化物 或奥氏体 铁素体两相组织 , 为了使钢具有最佳的抗 腐蚀性 , 该类铸钢件均需施行 固溶处理 即将铸件加 热到 9 5 0 1 1 7 5 c , 使碳化物完全溶解 , 保温后淬入 水中, 控制水介质初始温度 5 0℃ 和冷却速度 , 从 而得到奥氏体组织 与适量的铁素体组织。为 了提高 该不锈铸钢的抗 晶界腐蚀性能 , 在固溶处理后 , 尚须 进行稳定化处理 将铸件重新加热到 8 5 0~9 3 0 o C空 冷 , 因 N b与 C的结合能力更强 J , 这样首先形成稳 定的 N b C , 保证奥氏体中足够的铬含量 , 尽量减少铬 形成碳化物 C r , C 沿奥 氏体晶体界析出, 使晶界附 近贫铬 , 以防止晶间腐蚀 , 改善钢的使用性能。 4 实物检测 目前 已试制该 阀体铸件 3件 , 经性能处理后 , 力 学性能完全合格 ; 通 过金相检测 , 夹杂物等级及铁素 体含量均满足要求 。R T检验一次通过, P T检测未发 现超标缺陷。 5 结 论 1 开模试制前 , 通过华铸 C A E数值模拟 , 切实 有效的减少了现场反复的模具试制 , 同时也减少了修 改模具造成 的时间浪费 和模具 费损失 , 减少铸造 缺 陷, 提高工艺出品率, 交付产品质量达标, 并得到客户 认可 。 2 通过电弧炉返回法 A O D精炼的冶炼方式, 降低了钢液中 P 、 S及气体的含量, 提高了钢液的纯 净度 , 有效减少了气孔等缺陷的产生。浇注温度的适 下转第 1 1 2页 1 0 7 设计与制造 2 0 1 3 年 第4 期 第2 6 卷, 总 第1 2 6 期 机械研究与应 用 结合 T R I Z 理论创新软件 P r o / I , 受到专利热收缩 将管固定在壁 中 的启发 , 可使用热收缩树脂 制作 照明模块的外壁, 并将光源做成柱状。将待固定的光 源插入活动靠背两侧 的预留孑 L 中。靠背侧 面上孔的 周围有凸出部分 。用一段长度较短 的热收缩柱形件 将凸出部分和一部分插入管包覆起来 。在相对较低 的温度下加热热收缩柱形件。在所提供的热 的作用 下 , 柱形件发生热收缩, 即其尺寸减小 。柱形件被压 缩 , 在壁 内将照明模块与凸出部分连结起来 。这样, 便将照明模块 固定在了床上活动靠背上。 此安装方式简单轻便 , 占用很小的空间, 且比传 统 的插入式安装要牢固很多。 另外 , 传统的照明模块或者床头台灯的光线分布 不均匀 , 易被遮挡且不适合 阅读。要解决这个 问题, 运用 S o l u t i o n K B软件对专利进行检索 , 如图 6所示 , 图 6 光片均匀分布光线 运用光片使光线均匀且充分地分布到整个空间 上接第 1 0 7页 当提高 , 提高了钢液的流动性 , 使其 良好充型 , 保证了 铸件质量。 3 通过固溶化 稳定化的热处理工艺 , 保证 了 铸件的机械性能 , 结合冶炼 时钢液 C r / N i 当量控制 , 使夹杂物等级也均低于标准要求 , 铁素体含量 约为 8 %左右 , 产品性能一次合格。 参考文献 [ 1 ] 朱飞.P A T装置加 氢反应 器出料控 制 阀国产化 改造 的探讨 1 l 2 上 , 当活动靠背的用户为病人 、 老年人时, 这项设计使 光线更加柔合, 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适合用户使用。 4 评价各方案 由 T R I Z专家 分析 , 总结 问题解 决过 程及 方案 解 , 将角度调节部分与椅背设计部分所得结果结合 , 可得相对最优解 角度调节处使用图3 中的长度可调 带, 靠背支架部分增加弹簧缓冲, 且靠背分为两部分 , 加强下半部分对腰部 的支撑, 且靠背采用多孔材料 , 增加透气性 。 对于采用调角器或者采用电控的方案, 可根据使 用者的要求不同, 采用权值计算法 , 确定最终解。 5 结 语 本文运用 T R I Z理论 , 对于现有活动靠背所存在 的一些缺陷 , 提 出针对性 的解决方法 , 改进 的方 案可 以完善所存在的缺陷 , 综合考虑, 获取最优解_ 9 。 参考文献 张建荣 , 王凡 , 党晶, 等.应用 T R I Z理论改进作业实验的研 究[ J ] . 机械研究 与应用 , 2 0 1 3 1 7 - 9 . 戚荣成 床上活动靠背[ P ] . 专利号 2 0 0 5 2 0 0 9 7 4 6 0 . 7 . 阮汝祥 技术创新方法基础 [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9 . 章曲, 谷林. 人体工程 学[ M] . 北 京 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社 , 2 o o 5 . 左春柽 . 人 机工程 与造 型设 计 [ M] . 北 京 化 学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7. 潘承怡 , 张简一. 基 于 T R I Z理论 的多功 能异 形架 椅创新 设计 [ J ] .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2 0 0 8 , 3 6 1 0 2 9 - 3 1 U S U I K o k u s a i S a n g y o K a i s h a L t d . J P .M e t h o d o f F i x i n g a P i p e b y Me a n s o f a C l a m p B o d y [ P ] .N O . 4 9 8 0 9 6 0 3 M I n n o v a t i v e P r o p e i e s C o m p a n y S t .P a u l , MN . O p t i c a l S h e e t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S p r e a d i n g L ig h t [ P ] . N O . 6 4 5 6 4 3 7 . 檀润华. T R I Z及应用[ 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2 0 1 0 . [ J ] . 中国仪器仪表 , 2 0 0 8 1 0 4 8 5 1 . [ 2 ] [ 美 ] 唐纳德皮克纳 ,I .M.伯恩斯坦.不锈钢手册 [ M] .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1 9 8 7 . [ 3 ] 黄嘉琥 ,吴剑.耐腐蚀铸锻材料应用手册 【 M] .北京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1 9 9 1 . [ 4 ] 吴伟阳 , 乐 精华.高压加 氢装 置 阀门 的工 况要 求 及技术 分析 [ J ] . 阀门, 2 0 0 6 6 3 3~3 7 . [ 5 ] 吴承建, 陈国良. 金属材料学[ M] . 第 2 版.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 社 , 2 0 0 9 . j 1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