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德尔尼矿区的找矿空间问题研究.pdf
1 青海德尔尼矿区的找矿空间问题研究青海德尔尼矿区的找矿空间问题研究 1 宋忠宝 2 王凯 任有祥 陈向阳 陈 博 栗亚芝 王升勤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710054710054)) 摘要摘要德尔尼大型钴铜矿床,自上世纪 70 年代初被成功勘探以来,倍受矿床地质学家 的青睐在德尔尼的浅部工业矿床被成功勘查之后,研究者和探矿者并非停滞不前,而 是把目光瞄向矿区的中深部,然而,德尔尼矿区的找矿空间如何一直困扰着地质工作 者,本文通过德尔尼铜钴矿床钻探工程提供的数据统计可知德尔尼矿床之工业矿体, 其平均深度仅 198m,考虑到工业矿床钻探平均孔深不到 200m 的现状,作者的认识性结 论是在德尔尼矿区中深部仍有 300-350m 的找矿空间,而外围找矿在深度上大体在 200 或 550 以上的有利地段或靶区内进行普查找矿当是可行的。 关键词关键词德尔尼铜矿,钻探工程, 找矿空间, 中深部 国内外矿业实践表明,已开发矿山的深部和外围是发现新矿床、扩大资源储量的重要 途径。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外发现的 100 个贵重有色金属大型、超大型矿床,至少有 58是在已知矿床周围发现的。近年来,西方许多矿业公司采取了优先在矿区外围找矿的策 略。我国不少生产矿山矿区深部和外围都有不小的找矿空间。现在,绝大多数矿山的开采 深度一般不足 500 米,而国外许多大型矿山勘探开采深度已经超过 1000 米,南非的兰德金 矿开采深度已达 4000 米。在国内,我国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床的开采深度已达 1000 米左右,山东新城、台上等几个百吨以上大型金矿,近年新增储量大部分也都是在 500 米 以下的“第二富集带”获得的 (1)。 基于固体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之特征,矿山开发史无数次向人们证明,在矿山深部 和外围找矿是矿山投资者最具经济效益的期盼和诉求,2005 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危机矿山找 矿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找矿空间问题是找矿实施者必须面对的基本找矿问题之一。鉴于本项目是商业性合 同项目,找矿地段已由甲方给定,故项目执行者所要面对的找矿空间就是在所给定的工作 区范围内找矿并着重其找矿深度的思考。为此,作者当以成功勘探的德尔尼矿床为对象述 说该地区可供参考的找矿深度问题。 1 本文由青海省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玛沁县德尔尼铜矿外围普查找矿”项目资助 2宋忠宝,男,(1963),研究员,主要从事岩石矿床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邮编710054, E mailxaszhongbao 2 1、矿床钻探工程提供的数据 表 1 是根据青海省地球物理勘察队(1992)关于德尔尼铜钴矿床钻孔的统计结果数据 表。由表可知德尔尼矿床之工业矿体,其平均深度仅 198m,而平均孔深 224.76m的Ⅱ号 矿体在垂向上位于Ⅴ号矿体之上(图 1)。全矿区 118 孔中除 4个钻孔超过 400米未参加数 据处理外,其余 114 孔的平均孔深也只有 189.11m。也就是说,德尔尼矿床的主体探矿工 程所控制的深度不超过 200m,而在 1992 年前全矿区仅有的 4 个孔超 400m,它们分别是 ZK114(500.94m)、ZK24495m、ZK14449.89m,以及 ZK56435.78m,亦未发现矿 体。这种状况使找矿者处于迷茫状态,即矿区 200m 以下是否有工业矿体谁也无根据说清 楚。 表表 1 德尔尼铜钴矿床钻孔数据统计表德尔尼铜钴矿床钻孔数据统计表 矿体编号 钻孔数 见矿深度(上)/m 见矿深度(下)/m 平均孔深/m Ⅰ 46(3 ★) 76.4 97.58 136.06 Ⅱ 21 86.88 95.87 224.76 Ⅴ 38(1 ★) 131.45 145.79 198.00 Ⅶ 13 121.59 132.46 197.86 总数 118(4 ★) 平均数 189.17 备注 1、资料来源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队青海省德尔尼铜钴矿床综合勘查方案研究,1991.11 2、带 ★的数据为孔深超过 400m的钻孔个数(未参加数据处理)。 图 1 德尔泥矿床Ⅰ.Ⅱ.Ⅲ.Ⅴ.Ⅶ号矿体高程对比图(据章午生,1981) 2、深钻探矿的意外收获 随着探矿仪器的创新、改造和引进,在 1999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研究者于德尔 尼河Ⅰ号矿体间沿 13 勘探线作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之测量,发现两个低阻体,尔后青海 地矿局在本区对 5号点的低阻体组织施工了 ZK1303 孔的深孔验证(1010.13m)如图 2。尽 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队(薛广仁等),1992,青海省德尔尼铜钴矿床综合勘查方案研究报告 3 图图 2 德尔尼矿床Ⅰ号矿体综合柱状图(据王玉往等,德尔尼矿床Ⅰ号矿体综合柱状图(据王玉往等,1997 删简)删简) 管钻孔在 970米处验证的低阻体系玄武岩引起,但却在 355-545m深度区段内发现了 5个或 7 个厚度 1-5.7米不等的小矿体(段国莲,1998,王玉往等 1997)。王玉往等(1997)把他 们称作“含 CoCu磁黄铁矿体”。虽然这些小矿体不具工业价值,但这未在意料之中的发 现却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德尔尼矿区其成矿作用发生的深度至少可达 500m,这也正是段 国莲(1998)所以定的该矿区“成矿深度为 550m”之由来。考虑到前述工业矿床钻探平均 孔深不到 200m 的现状,作者的认识性结论是在德尔尼矿区中深部仍有 300-350m 的找矿 空间,而外围找矿在深度上大体在 200 或 550 以上的有利地段或靶区内进行普查找矿当是 可行的。 3、前人关于矿区中深部继续找矿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德尔尼的浅部工业矿床被成功勘查之后,研究者和探矿者并非停滞不前,而是把目 光瞄向矿区的中深部,其中被探矿者讨论最多者为Ⅴ号工业矿体之下的中深部找矿。现将 4 前人何以瞄准Ⅴ号矿体之下找矿的理由或依据简述如下。 1)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第七地质队,孙侃等,1990),在矿区西南角, Cu、Co、Zn、S 趋势面等值线值显著增高(章午生,1981)推断在Ⅴ号矿体之下,可能有 较大矿体或矿体群存在,也可能是矿液上升通道存在的反映。 2)原青海省第三地质大队张北川等(1993)认为Ⅴ号矿体之下有“深部矿体”存在的 依据既充分又详实(1)矿区东段 17 线 ZK14 孔测井,在 200-300m 井段,电法反应激 烈;(2)23 线Ⅴ号矿体南有 DHZ4 自电异常;(3)据 23 线,19-15 线有关钻孔所见Ⅴ号 矿体的卫星矿体标高位置认为 21 线西Ⅴ号矿体之下应属“深部矿体”。故此,张北川等认 定Ⅴ号矿体之下有“深部矿体”存在,且有“一定规模”,建议后来者“今后应加强普查 找矿”。 3)青海省地球物理勘查队的薛广仁(1992)在 26 线综合物探剖面上发现重力异常与 Ⅴ号矿体的位置并不吻合,故认为其重力异常应另有所指。 归结以上可知,德尔尼矿区中深部却又进一步找矿的信息和依据,Ⅴ号工业矿体之下 可能有“深部矿体”存在就是探矿者不断议论的一个实例。至于矿区其他地段的找矿线 索,限于篇幅恕不再赘述。 4 结论 通过德尔尼铜钴矿床钻探工程提供的数据统计可知德尔尼矿床之工业矿体,其平均 深度仅 198m,考虑到工业矿床钻探平均孔深不到 200m的现状,作者的认识性结论是在 德尔尼矿区中深部仍有 300-350m的找矿空间,而外围找矿在深度上大体在 200 或 550 以上 的有利地段或靶区内进行普查找矿当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宋忠宝 王凯 任有祥,等,德尔尼铜矿成因探讨.矿床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新机遇与新挑战第八 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6 章午生, 德尔尼铜矿地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1 杨经绥,郑新华,王希斌等,德尔尼 Cu Co Zn 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探讨新进展兼论矿床围岩是蛇绿岩 地幔岩而不是超基性火山岩[J].地学前缘, 1999,(6)179-180 章午生,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一个特殊类型德尔尼铜矿[J].甘肃地质学报,1995,(2)22-31 章午生,陈杰,超基性岩中含铜、钴块状硫化物矿床德尔尼铜矿成因新认识[J].青海地质,1996, (1)37-52 青海省第七地质队 孙侃等,1990,青海省玛沁县大武乡德尔尼矿区氧化带金(银)矿详查地质报告。 5 阿延寿,青海德尔尼硫化物矿床成因的新认识[J].青海地质,2001,(1)40-44 王玉往,秦克章,VAMSD 矿床系列最基性端员青海省德尔尼大型铜钴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J]. 矿床地质,1997,(1)1-10 段国莲 论德尔尼黄铁矿型铜钴矿床的成矿规律[J].化工矿产地质,1996(2)92-100 段国莲 论德尔尼黄铁矿型铜-钴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与塞浦路斯铜矿的区别[J].化工矿产地质,1998 (4)287-294 祝新友,姜福芝,王玉往,超镁铁岩的 REE 特点及其对青海德尔尼铜钴矿的成因意义[J].有色金属矿产与 勘查,1996(3)162-168 木易,中部找矿,潜力在“外围与深部”[N].地质勘查导报,2006 年 3 月 11 日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