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 隧道全长***m,主要穿越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砂粘土,硬塑厚0-1m下伏白垩系含砾砂岩极严重风化~颇重风化,地下水不发育。围岩级别Ⅴ级、Ⅲ级。隧道进口设置在R800园曲线上,隧线中距在DK***~DK***段d18.5cm,隧道加宽W50cm,在DK***~DK***段d9.5cm W30cm,在DK***~DK***段d0cm,隧道加宽W0cm,出口设置在直线上,线路纵坡5.4 ‰。根据会议精神,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从**隧道出口往入口单方向打下坡。隧道采用喷锚作施工支护,薄型模筑衬砌。在模筑衬砌的背后,纵环向设置TR加劲型软式透水管盲沟。隧道洞口段设置格栅架加强支护。洞门进口设置端墙式带翼墙洞门,出口设置11.25斜坡式洞门。全部模筑衬砌施工缝采用NPJ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平均每8m设一环。 二、施工原则 1、*****隧道均按喷锚构筑法原则及全过程信息化组织施工,钻爆开挖,喷锚支护,模筑衬砌,施工顺序见图2.1。 2、Ⅴ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开挖施工;Ⅲ级围岩采用正台阶法开挖施工。(见附图) 3、隧道进出口大部分都位于软弱围岩中,均为Ⅴ级土质或软弱破碎围岩,因而对洞口段地表采用竖直锚杆结合地表网喷射砼进行加固。对洞口段做到“短进尺、小循环、早喷锚、强支护、快封闭”,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 4、土质及软弱破碎围岩隧道采用人工风镐开挖,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石质隧道均采用上台阶光面爆破、下台阶预裂爆破,严格控制超挖。对软岩、破碎岩层,实施浅眼多循环,超前支护及强支护、早封闭的开挖原则。 5、隧道洞内按无轨运输组织施工。 6、挖、装、运,锚喷施工支护、衬砌等工序按配套完善、匹配合理原则组织机械化作业。 7、施工过程中遵循“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三、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㈠、控制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在洞外根据复测成果布设精测网点。隧道外采用五等主、副精密导线控制。导线各水平角及导线边采用尼康DTM-450ES全站仪进行观测,导线测角进行3个测回,导线边往返观测二个测回,要求精度1/20000以上。 2、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平面控制点利用洞外五等导线投3~4个基准点,洞内设主、副导线,形成角度闭合条件,洞内观测角采用J2级经纬仪,观测2个测回,导线边丈量采用DI2002光电测距仪,要求精度1/10000以上。 3、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五等高程控制测量,洞口设2~3个水准点。 ㈡、洞口工程 1、地表预加固 依据隧道洞口的工程地质现状和地面斜坡,进洞前需对洞口、洞顶地表进行预加固。 首先在仰、边坡刷坡顶外5~8m作双向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防止流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对洞门四周地段采用横竖锚杆并结合地表网喷射砼进行加固。即从隧道洞口段至埋深小于10m地段,横向5m范围内设置竖向锚杆加固地表。锚杆长度为3-5m,呈梅花型布置,间距1.01.0m。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普通锚杆为注浆锚杆,并对地层注水泥净浆,同时将仰坡面刷到洞门端墙背,并挖至其拱脚标高,沿拱部开挖轮廓外0.1m处,设环向双层水平灌浆锚杆加固,长度4.0m,外露0.5m,外插角5-10,环向间距0.4m,层间间距0.3m,外露双层锚杆,用φ20钢筋连成整体钢构,同时仰坡挂钢筋网喷射5~8cm厚C20混凝土,根据洞口开挖边坡地质情况,必要时边坡面用网喷混凝土封闭洞口段,以确保洞口安全。 2、洞口段施工 隧道进出口均地处Ⅴ级围岩,土质或风化破碎岩层,地质条件差。 进洞前先做好天沟,并完成地表预加固,进洞采用短台阶或超短台阶法施工,先施工上台阶,凡能用十字镐、风镐挖动者,不允许爆破,需爆破时,采用由隧道中心掏槽分段起爆,严格控制药量,人工风镐修边,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采用超前小钢管进行超前支护,配合格栅钢架及锚、喷、网综合加固方式,先拱后墙喷锚支护进洞,然后先墙后拱分段完成模注混凝土,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 (1) DK***~DK***段,L11M,洞门进口~拱顶起点,V级岩土,按设计洞门做成斜坡形,两侧外露坡面表面将松散土清理,清水洗干净,C20小石子喷锚砼。靠洞门1~2M范围内设置2-3M锚杆,并加喷加钢筋的网喷砼。 (2) DK***~DK***段,L20M,极严重风化层,岩面裂隙水不发育。隧线中距由DK***~DK***,每5m加宽d3cm逐加至DK***,隧线中距为0.095m,W30cm。 ① 施工做到“短进尺,小循环,早喷锚,强支护,快封闭”,全段人力开挖,人力出碴,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上导坑做到开挖0.7M,支护0.5Ma.用0.5m台法检查开挖断面尺寸,修整至设计要求;b.初喷砼2~3cm;c.架设上导钢格栅架,并加φ6mm的钢筋网;d.喷设砼至设计厚度,将钢格栅间填平,厚度0.21m~0.22m厚。 ② 按洞门坡度要求从DK***开始立第一排钢格栅(洞外)并按每0.5m间距布设钢格栅架。共设置格栅架42榀,第1,2榀格栅与顶部超前锚杆电焊成一整体。 ③ 按要求设置φ22螺纹钢筋超前锚杆,长度为3-5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5-10纵向相邻两排锚杆保证不超过1m的水平搭接长度。 ④ 由于此段顶部土层较簿,为安全保证,将施工误差考虑5cm,预留沉落量按2cm设置。 ⑤拱部边墙设置经向锚杆,锚杆采用φ22mm,L3m,梅花型布置,环向间距1m,纵向间距1m,顶部、边墙采用φ6mm网格,间距2020cm。 三洞内施工 1、洞身开挖 1 开挖方法和钻爆设计 对V、VI级围岩段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3~5m,用风镐和十字镐人力开挖,确需爆破时采用短进入(1.0~1.5m)分阶段起爆的控制爆破。 III级围岩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应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