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井工业园区地灾报告.docx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 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内蒙古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 4 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4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15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6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18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19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20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20 第二节 气象、水文 22 第三节 地形、地貌 23 第四节 地层岩性 25 第五节 地质构造 25 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 25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26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8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6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6 第二节 现状评估结论 39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0 第一节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40 第二节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灾害危险性预测 42 第三节 预测评估结论 42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44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44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45 第三节 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46 第四节 防治措施 47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48 附 件 1、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自 然资字〔2021]104 号文件; 2、关于印发乌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乌工改字〔2019〕4 号); 3、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工业园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批复(乌海政字〔2021〕56 号)。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名称 比例尺 1 1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 业园区) 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110000 2 2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 业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10000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注重资源的集聚与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建立专业化产业园区,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乌海市经济开发区海南工业园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1998 年批 准建设的首批 20 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沿黄河沿交 通干线 34 个重点园区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精 细化工科技示范园区。乌海市经济开发区海南工业园遵循产业差异 化发展模式, 根据园区内各产业片区现状发展情况及未来产业发展 方向,对园区各产业片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细分, 分为西来峰工 业片区【(西来峰 1 号区(六五四工业园区)、西来峰 2 号区(西 来峰工业园区)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拉 僧庙工业片区【(拉僧庙 1 号区(老石旦建材园区) 、拉僧庙 2 号 区(拉僧庙化工园区)】、西水工业片区,共三个片区。 本次评估的园区为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 号井工业园区) 。 为查明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 区)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2021 年 10 月,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委托内蒙古第一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对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1 二、评估依据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94 号令); (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 (四) 相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规范和规程; (五)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 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 (六)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文件; (七)关于印发乌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细则(试 行)的通知(乌工改字〔2019〕4 号); (八)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工业园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批复(乌海政字〔2021〕56 号)。 三、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和综合评估,并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最大限度的避 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为全面提升服务 效率和质量、共享区域评估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并为园区建设地 质灾害防治与监管提供依据。 2 (二)任务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充分收集与分析评估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区域地质等相关资料。 2、基本查明入住企业规模、分布、建构筑物特征及评估区范围 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查明评估区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及其危害 程度,并对其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4、对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工程建设 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5、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危 险性大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依据各分区内地质灾 害的危险性、防治难度及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并对存在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3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一、地理位置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位 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境内,行政区隶属于乌海市海南区管 辖,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6 55 ′05″- 106 57 ′49″; 北纬 39 19 ′03″- 39 25 ′ 18″。 二、交通 评估区北距海南区约 15km,北临 G109,评估区内有棋盘井西街 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 1)及区位图(图 2) 4 5 图 2 区位图 9 三、工程概况 (一)园区总体布局 1、整体布局 西来峰工业片区包含三个片区, 1 号区(六五四工业园区)、2 号区(西来峰工业园区)、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本次评估 区域为“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 2、园区功能结构布局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园区功能规划结构主 要由综合加工处理产业片区,见图 3。依托神华物流园区及公乌素 矿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煤焦油、氯碱化工、煤制气、精细煤 化工、 PVC 深加工等产业。 7 图 3 园区规划结构图 8 3、用地布局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为 560.55 公顷,其中工业用地 302.54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53.97%。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0.3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0.05%。物流 仓储用地 230.82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41.18%。道路与交通设 施用地 15.00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2.68%。公用设施用地 0.67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0.12%。绿地与广场用地 11.22 公顷, 占 建设用地面积的 2.00%。详见表 1-1、图 4。 表 1-1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m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大类 中类 小类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0.30 0.05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0.30 0.05 B41 加油加气站用地 0.30 0.05 M 工业用地 302.54 53.97 M3 三类工业用地 302.54 53.97 W 物流仓储用地 230.82 41.18 W2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230.82 41.18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5.00 2.68 S1 城市道路用地 15.00 2.68 U 公用设施用地 0.67 0.12 U1 供应设施用地 0.67 0.12 U12 供电用地 0.67 0.12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11.22 2.00 G2 防护绿地 11.22 2.00 H11 城市建设用地 560.55 100.00 H21 铁路用地 4.47 H22 公路用地 13.83 E 非建设用地 23.47 总用地面积 602.32 9 图 4 园区规划总图 10 (二)道路交通规划 1、园区道路规划 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根据园区的用地规模和 布局结构,依据国标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在遵循上位 总体规划道路网结构的总体布局条件下,本次规划对部分与现状企 业用地产生冲突的道路进行调整。 规划园区的道路等级分为两级过境公路及园区内部道路。 规划园区主干路断面红线宽度为 40 米,机动车道宽 22 米,两 侧各控制 4 米人行道和 5 米非机动车道。规划园区次干路道路断面 红线宽度为 30 米, 机动车道宽 25 米, 两侧各控制 2.5 米人行道。 (道路横线宽度详见道路系统规划图)。 11 图 5 道路交通规划图 12 2、道路竖向规划 (1)规划原则 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道路及两侧地块土方工程量; 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符合规范要求; 3)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4)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5)规划区外围道路的高程与规划区内道路标高相衔接。 (2)竖向规划设计 将规划区内整体地坪标高与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做到既 能满足规划区内地面排水要求,又有利于建筑布局与空间环境的设 计。根据规划路网及现有地形进行规划区道路的竖向规划设计, 设 计道路平均坡度 0.2%以上。结合地形,减少填挖量,保持填挖平 衡。规划道路纵坡按最小 0.2考虑设计, 道路纵坡小于 0.2时,在 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 1-3 米宽范围内设锯齿形偏沟, 以保证路面排 水。 四、园区现状情况 园区已入驻企业共 3 家,加油站 1 座,见表 1-1、表 1-2。园区 依托神华物流园区及公乌素矿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煤焦油、 氯碱化工、煤制气、精细煤化工、 PVC 深加工等产业。园区总面积 为 5.37km2。根据现场调查, 现状建成区已占园区总面积 60,面积 约 3.22km2 。现将入驻园区内的主要的 1 家企业进行分述 1、蒙鑫煤化工有限公司 13 蒙鑫煤化工有限公司, 属于采矿业,主营行业为采矿业,服务领域为生 产销售洗精煤、机焦, 占地面积 0.216399km2 ,工厂内建筑物为 1-5 层, 建筑 高度约 3m-15m,限高 30m,基础埋深约 3m-5.0m(照片 1-1)。经调查访问, 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未引发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照片 1-1 蒙鑫煤化工有限公司 表 1-2 园区入驻企业 序 号 企业名称 建筑限高 基础埋深 建设过程中引发 地质灾害 1 蒙鑫煤化工有限公司 3m-15m、限高 30m 2.1m-5.0m 否 2 公乌素镇明星煤化 3m-15m、限高 30m 2.1m-5.0m 否 3 银海煤业公司 3m-15m、限高 30m 2.1m-5.0m 否 表 1-3 园区入驻加油站 序 号 企业名称 建筑限高 基础埋深 建设过程中引发地 质灾害 1 加油站 1 座 12 1.8m-5.0m 否 通过调查访问,入驻园区内的其他 3 家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14 也未引发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用地范围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规划 用地面积为 5.37km2,全部为国有土地。规划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1-4。 表 1-4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规划范 围拐点坐标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带为 3 度带,中央子午线为 108。 编号 Y X 编号 Y X J1 4359517.19 407913.18 J11 4356896.99 409160.48 J2 4359459.42 408370.48 J12 4356896.99 409160.48 J3 4359444.66 408813.65 J13 4356939.62 408989.94 J4 4359413.73 409131.52 J14 4356489.62 408844.94 J5 4359315.31 409424.51 J15 4355974.62 408809.94 J6 4359262.41 409537.76 J16 4355673.10 408064.29 J7 4359047.14 409879.89 J17 4357004.62 407634.94 J8 4358446.63 409577.95 J18 4357379.62 407700.94 J9 4358464.63 409387.95 J19 4358259.63 407808.94 J10 4357799.62 409364.95 J20 4359169.63 407808.94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所在区域及其附近以往为不同目的进行过不同比例尺的 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现将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研究情况评述 如下 (一)1966 年, 贺兰山煤炭公司水文队编制的【内蒙】桌子 山煤田公乌素矿区反封区供水水源勘探报告; (二) 1980 年, 宁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交的乌海市幅 J-48-5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三) 2008 年,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 15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四) 1987 年,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提交的内蒙古自治 区区域地质志; (五) 2014 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提交的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划报告; (六) 2017 年, 乌海市公乌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神华 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乌素煤矿三号井 2017 年度矿山储 量年度监测报告 (七) 2021 年, 内蒙古国威土地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了乌海经 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勘界测量工 作; (八) 2021 年, 内蒙古国威土地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的乌海经 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110000 地 形图。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一)收集资料 我公司于 2021 年 10 月接受了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后,充分收集了该地区内水文、气象、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自然地理、地震等有关资料,详见表 1-5。 16 表 1-5 收集资料明细表 资料名称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内蒙】桌子山煤田公乌素矿区反封区供水 水源勘探报告 贺兰山煤炭公司水文队 1966 年 乌海市幅 J-48-5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 告 宁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 队 1980 年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地质灾害防治 区划 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 有限责任公司 2008 年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87 年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 划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 产勘查开发院 2014 年 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乌素 煤矿三号井 2017 年度矿山储量年度监测报告 乌海市公乌素煤业有限责 任公司 2017 年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 井工业园区)勘界测量工作 内蒙古国威土地服务有限 公司 2021 年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 号井工业园区) 110000 地形图 内蒙古国威土地服务有限 公司 2021 年 (二)根据拟建园区工程规模和地质环境条件确定了评估区范 围,评估级别。 (三)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从 2021 年 10 月 7 日开始到 10 月 9 日结束, 采用比例尺 110000 地形图作底图。 (四)现场采用穿越法进行调查, 点线结合, GPS 定位,对特 殊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及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描述记录和摄影记录。 二、完成的工作量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中的有 关规定进行了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基本查明了 评估区内地层岩性、构造和地貌特征等,完成工作量见表 1-6。 表 1-6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单 位 完成工作量 调查面积 km2 6.5 调查线路长 km 16 地质地貌调查点 点 39 17 照 片 张 58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的确定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主 要为面状建设工程,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GB/T40112-2021)中的有关规定,结合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 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已有建设工程本身特点和区域 地质环境条件等综合确定, 将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 区(三号井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做为评估区范围, 由 20 个界址点圈 定,评估区面积 5.37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建 设场地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建设项目属重要建设项 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及关于全区推行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工作通知, 确定该项目评估级别为一级(见表 1-7)。 表 1-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分析表 项目 条 件 分析结果 地质环境条件 复杂程度 1、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建设场地 附近无全新世活动断裂,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或 等于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0g。 2、地形较较简单, 相对高差小于 70m, 地面坡度小于 8,局部 15 -35。 3、岩性岩相变化较小,岩土体结构较简 单,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4、地质构造较较简单,褶皱、断裂、较 发育。 5、单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小于 5m, 复杂 18 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6、地质灾害发育弱或不发育,危害小。 7、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的影 响、破坏强烈。 建设项目类型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 井工业园区) 重要建设项 目 评估级别 一级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对评估 灾种的要求,对评估区内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 泥石流、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不稳定斜坡地 灾害进行评估。 19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一、区域构造 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西侧、贺兰山褶皱带之 北端。区内岩层走向多为 NNE 向, 褶皱轴方向亦为 NNE,西翼较陡, 东翼平缓,具不对称形态。断裂分两组, 一组以压扭性构造为主,为 逆断层, 走向多为 SN 向至 N515E,并由西向东逆掩,少数由 东向西逆掩; 另一组以张性构造为主,为正断层或平推断层, 其走向 NWW 或近于 EW。主要构造有千里山~阿尔巴斯逆断层,桌子山背斜、 岗德尔~西来峰逆断层、岗德尔背斜等。公乌素煤矿三号井位于桌子 山煤田南端西来峰断层西侧、公乌素背斜的东翼。 ①桌子山背斜 以千里山、桌子山为主体, 出露长度 80km,轴向近 SN,背斜西 翼地层出露较完全,在千里山沟中见有 NEE 向之断层将背斜横切,致 使太古界千里山群形成沟壑纵横的低山,而南部则发育为陡峭的高 峰, 其上均覆盖奥陶系桌子山组灰岩。背斜西翼产状平缓, 倾角小于 15。东翼被桌子山东麓大断裂切割牵引,地层较陡,倾角大于 25, 形成一个东陡西缓的不对称背斜。 ②岗德尔背斜 背斜轴呈南北向展布, 南呈复式褶曲,向南倾伏, 北至岗德尔山 主峰, 东西两翼均被断层切割, 东翼有部分基岩出露,西翼均被第四 系覆盖。 ③桌子山东麓大断裂 20 位于桌子山东侧,为一压扭性断裂带,断层走向近南北, 倾向西, 倾角大于 60,断距大于 300m,其北段称千里山逆断层, 南部分叉形 成多条扭性断裂,如苛素乌莫里逆断层、棋盘井逆断层、阿尔巴斯逆 断层等, 由北向南展开呈扫帚状。 ④岗德尔西来峰大断裂 位于岗德尔山东坡,为两条平行的压扭性断裂,北起千里山沟北, 经凤凰岭山、岗德尔山, 在岗德尔山南部断层分叉, 岗德尔大断裂拐 向西南进入老石旦,长达 65km,西来峰逆断层继续向南,长达 75km, 断层倾向西,倾角大于 50, 断距大于 400m。 评估区次一级构造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大部分为高角度正断 层,断距不等, 小的仅几米,大者可达 100m。 二、区域地层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层区划图, 工作区所在的桌子山煤田地 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之鄂尔多斯地层分区贺兰 山~桌子山小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古生界奥陶系桌子山组(O22); 石炭系本溪组(C2b)、石炭系太原(C2 t); 二叠系山西组(P1 s);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2 s); 二叠系石千 峰组(P2 sh); 三叠系刘家沟组(T1 l)、和尚沟组T1h、二马营组 T2 e、铜川组T2 t、延长组T3y;侏罗系延安组J1y、直罗组J2 z、 安定组J2a、志丹群J3 ~k1 zh;新生界新近系(N);新生界第四 系(Q)。 区域出露地层详见表 2-1 表 2-1 区域地层简表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厚度m 新生界 第四系 Q 0 100 新近系 N 0 255 中生界 白垩系 志丹群 K1 zd 625 21 侏罗系 中统 安定组 J2a 188 直罗组 J2z 92~260 中下统 延安组 J1y 238 三叠系 上统 延长组 T3y 293-324 中统 铜川组 T2t 598 二马营组 T2e 458~734 下统 和尚沟组 T1h 115 刘家沟组 T1l 291 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P2 sh 200~315 上石盒子组 P2s 160-230 下统 下石盒子组 P1x 25~123 山西组 P1s 113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C2t 89 本溪组 C2b 200-1200 奥陶系 中统 拉什仲组 O2l 50~154 乌拉力克组 O2w 27~141 克里摩里组 O2k 40~217 桌子山组 O2z 240~596 下统 三道坎组 O1s 290~794 寒武系 下统 炒米店组 ∈3 c 266~653 元古 界 长城系 Ch 127~694 第二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具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干旱少雨,四季多风,冬季严 寒、夏季炎热,日温差大, 属中温带半干旱高原性大陆性气候。本区 降水量较少,据乌海气象站 1971~2018 年资料,年降水量 54.9 357.6mm,多年平均降水量仅 157.97mm,且集中在 7、8、9 三个月内, 常以暴雨(1967 年 8 月 25 日,海勃湾最大暴雨 110.6mm)突发形成 间歇性之洪流为特征。本区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炎热干燥, 春秋季节 少雨多风。昼夜温差较大, 最高气温 41℃, 最低气温-32.6℃,平 均温度 4.8 度。年蒸发量 3132.1~3919.3 mm。主要风向,夏秋季节 为东南风, 冬春季节为西北风, 最大风速 32m/s,一般风速为 3.2m/s。 年内风大沙多, 全年 8 级以上大风 15~32 天, 最高 52 天,扬沙以上 天气平均 41~52 天,最多可达 80 天, 其中沙暴天气 23~26 天,最 22 多 50 天。霜冻期较长,为半年左右,最大冻结深度为 1.32m。 二、水文 评估区无常年性河流, 公乌素沟横贯评估区南部, 平时干涸, 在 雨季, 地表产生径流后, 洪水沿沟谷自东向西汇集到拉僧庙沟而注入 黄河。由于乌海市地区多年干旱少雨, 地表积水很小,只有在汛期时, 地表才产生径流,最终汇入黄河。 第三节 地形、地貌 一、地形 评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区内总体上呈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 评估区北东部, 海拔标高 1286m,最低点位于评估区中部,海拔标高 1222m,最大高差 64m。 二、地貌 根据地形及微地貌形态特征,将评估区划分为丘陵地貌类型。 丘顶浑圆, 坡面较缓,坡角一般在 15~35, 一般相对高差 10 30m。丘间为宽而浅的洼地,洼地内被第四系坡残积砂土及砂砾石覆 盖。植被发育一般,丘顶有基岩裸露。见照片 2-1、2-1。 23 照片 2-1 丘陵地貌 照片 2-2 丘间洼地 24 第四节 地层岩性 评估区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所覆盖, 局部地区出露二叠系下统山 西组基岩,根据钻孔揭露及区域地层资料,矿区地层由老至新有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 s) 据原报告资料, 该层厚度达 140m,其岩性以灰色砂岩,灰色、 黄绿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下部由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组 成。该组地层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2、第四系全新统(Qh) 评估区内大部分地区被该地层覆盖。岩性为残坡积物及冲洪积 层,由砂土、砂砾石组成, 厚度 0~25m,一般为 6.5m。 第五节 地质构造 一、地质构造 评估区内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平缓,没有大的地 质构造行迹, 处在区域相对稳定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 良好,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型。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 )确定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2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评 估区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 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 一、岩土体类型 25 根据评估区地层岩性、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土体结构及工程地 质特征, 将评估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较硬岩和砂土两种类型。 1、较硬岩 由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粗砂岩、泥质灰 岩组成。 2、砂土 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砂土和砂砾石及风积砂组成。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较硬岩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岩性为泥岩、中粗粒砂岩、 泥质灰岩。根据 钻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 容重(湿) 25.3-26.6MPa、泥质 灰岩抗压强度小于 50MPa、砂岩抗压强度 50MPa、泥岩抗压强度 23-40.5MPa、可采煤层顶底板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层状结构, 抗压强 度特征值在 23-50MPa,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2、砂土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及南部洼地中,结构松散~中密,稍湿 湿, 具层状结构, 分选差,由砂砾石和砂土组成, 厚度不大, 一般为 5m,渗透性良好,承载力特征值 280-300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层分布连续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为良 好。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 (一)含水层分布 26 评估区含水层位于丘间洼地,含水层水位深度约 6.5-25m 处。 (二)含水层赋水性 根据收集的资料,含水层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细砂、粉砂等 组成,水位埋深 6.5-25m,单井出水量可达 1.23L/s m。 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 根据矿区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和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和基岩裂隙水。分述如下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含水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冲洪积砂土、砂砾石组成,结构 松散,透水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沟谷。 该层地下水含水层厚度约为 6.5~25m。富水性一般, 含水量较 少。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孔抽水得 q1.23L/sm,K23.60m/d。水 化学类型为 SO4 HCO3 ClKNa 型, 矿化度小于 1g/L,水质良好。 (2)基岩裂隙水 该含水岩组可分为三个含水带和二个相对隔水层。 第Ⅰ含水带(P1 s2和 P1 s1上部)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砂岩,厚 度约 65m,含水层厚度 39.65m,钻孔简易水文抽水试验得 q0.46L/ sm,K1.34 m/d。一般厚 3.83m,隔水性能较好。 第Ⅱ含水带(C3 t2~C3 t1上部) 厚度 75m。含水的砂岩和石灰岩 厚 33.04m。钻孔简易水文抽水试验得 q0.198L/sm,K0.31m/d。 水质为 SO4 ClKNaCaMg。全区发育稳定隔水。 三、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评估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 其次有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该类潜水的径流是由地形较 27 高处沿沟谷向地形较低处运动。其排泄形式有蒸发、补给地表水及向 区外侧向径流排泄以及人工排泄。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乌海经济开发区海南西来峰工业 3 号区(三号井工业园区) 无 自然风景名胜、地质遗迹、军事基地等。但评估区周围有采矿工程 活动。 图 2-1 28 一、园区内人类活动 根据现在调查, 建成区已入驻企业共 3 家,加油站 1 座,园区 依托神华物流园区及公乌素矿区,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煤焦油、 氯碱化工、煤制气、精细煤化工、PVC 深加工等产业。园区总面积为 5.37km2 。根据现在调查,现状建成区已占园区总面积 60,面积约 3.22km2 。因此,评估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详见 下列照片。 照片 2-3 人类工程活动 29 照片 2-4 人类工程活动 照片 2-5 人类工程活动 二、园区外人类活动 根据现场调查,三号井工业园区西部存在 2 处采坑,编号为 1 号、 2 号采坑; 6 处渣堆(其中园区东部 1 处为 1 号渣堆;西部两处编号 30 为 2 号、 3 号渣堆、西南 1 处编号为 4 号渣堆,东南 2 处,编号为 5 号、 6 号渣堆)。现将采坑和渣堆进行简单论述 (一)1 号采坑 位于距评估区西部约 200m(万源二采区井工开采形成的采空区, 后开展过灭火工程现状采空区经过灭火工程后形成现状露天剥挖坑, 深度约 50m,水面以上边坡高度约 3-5m;边坡角 55 -65。经分析 对园区无影响。 详见照片 2-8。 (二)2 号采坑 位于评估区西部,现状 2 号采坑,为神华集团露天三采区开采形 成的露天采坑, 距评估区约 40-50m,深度约 50m,园区建设可能产生 影响, 考虑影响外推 100m 范围,因该采坑与 4 号渣堆相邻,外推面 积不重复计算。 照片 2-6 2 号采坑 31 (三)1 号渣堆 位于园区东部, 坡脚约 25 -36, 渣堆高约 60m,2 个台阶, 对 园区建设可能产生影响, 考虑影响外推 60m 范围,面积约 0.4578km2, 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8.53。园区建设有引发和遭受崩塌(滑坡) 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 照片 2-7 1 号渣堆 (四)2 、3 号渣堆 位于评估区西部,部分位于评估区内(万源二采区井工开采形成 的采空区, 后开展过灭火工程现状采空区经过灭火工程后形成现状渣 堆) ,坡脚约 25 -33; 渣堆高约 20-60m,2-3 台阶,矿山已对其 治理硬化,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 等地质灾害。经分析对园 区无影响。 32 照片 2-8 2、3 号渣堆影像图 (五)4 号渣堆 位于评估区南西部, 紧邻评估区,坡脚约 25 -36 ,渣堆高约 100m,5-6 台阶,矿山已对其治理, 对园区建设可能产生影响, 考虑 影响外推 100m 范围,面积约 0.1031km2 ,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1.92。 园区建设有引发和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3 照片 2-9 4 号渣堆 (六)5、6 号渣堆 位于评估区东南部,距评估区约 100m,坡脚约 25 -33 ,渣堆 高约 30m,2 个台阶,矿山已对其治理,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 坡)等地质灾害。经分析对园区无影响。 照片 2-10 5 号渣堆 34 照片 2-11 6 号渣堆 35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通过对评估区野外调查,对各种资料及环境地质条件的综合分 析,评估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 按建成区与待建区进行现状评估。 一、建成区 根据现在调查, 建成区包括已入驻企业共 3 家,加油站 1 座、部 分道路及园林绿化,占园区总面积 60,面积约 3.22km2。 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及收集资料, 建成区位于丘间洼地,地势总体 相对高差较小,无高陡临空面及人工切坡, 地表松散堆积物较少,植被 发育较好, 无隐伏地下工程和集中供水水源地,无采空区,无冲沟, 无 活动断裂发育,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现状评估认为 现 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 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 面沉降、地裂缝、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不发育。 二、待建区 包括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