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回风巷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doc
105回风巷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05回风巷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巷道内出现冒顶,冒顶长约10m,高4m,原巷道断面为2.5*2, 冒落量约90m,现由采煤队一组进行巷道内冒顶的处理。为保证处理冒顶的安全,现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经批示后认真执行。 二、人员组织安排 由生产科、安全科成立专门的105回风巷冒顶处理技术组进行专项负责 组长 师向鹏、石国栋 成员王远良、李江水、王景华、沈强(安全员) 现场施工由采煤队跟班副队长安排具体实施,通防科、安全科负责配备每班的瓦斯员、安全员,负责现场瓦斯检查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冒顶处理方案的顺序和方式 1、生产科负责准备处理冒顶所需的材料,采煤队安排好有技术水平和有经验的人员施工。 2、距离冒顶前5m先用木棚(梁2.3m,腿2m)进行加强支护,棚间距为0.5m,梁腿之间用扒钉连接牢固。巷道应满足上全宽2.3m,下全宽2.8m,全高2m。支护后巷道应满足上净宽2m,下净宽2.5m,净高1.8m。 3、采用3m的钎子,从后部完好的拱架打钎杆穿到冒顶区,控制钎杆上部的煤岩不再跨落。钎杆数量以不让煤岩跨落为准,但钎子要分散布置,使拱顶受力均匀。 4、钎子打好后,向冒落的两帮清理,将两边的基础清理出来,用木棚(梁2.3m,腿2m)进行支护,棚间距为0.5m,配合拉杆、撑木,其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5、木棚子支护好后,采用3m直径25mm螺纹钢向冒顶区打穿杆,一方面控制冒顶区,另一方面加固拱架。 6、按控制冒顶区“清理两帮“架木棚,“清理“打穿杆的顺序一直处理见到岩层。 7、冒落的矸石暂时用编织袋整齐堆放在巷道宽阔处,随后排出地面。 四、处理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队必须安排有经验和技术水平好的施工人员和管理队伍,队管理人员必须每班带班进行作业,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 2、清修时,严格执行“由外往里、逐棚逐架”的原则进行,人员不得进入空顶区以里,清理维修时要保证退路畅通。 3、清理及支架过程当中,作业人员要对所在地点的退路、巷道的稳定性、穿杆的压力详细、认真的进行检查,保证在清理过程采取的措施恰当,当有意外情况发生时,人员能迅速、安全的撤离到安全地点。 4、在架棚前,必须对工作场所的顶板进行检查,进行敲帮问顶,清除活石、危石;对一时无法排除或松动的煤岩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好顶板。架棚时所有人员要相互协调动作,齐心协力,防止碰、砸伤人。支架每次施工要连续,架好后必须封帮接顶,确保安全。 5、架设的棚子(梁2.3m,腿2m)棚距为0.5m,帮顶要背严背实,不得空帮漏顶,棚架不得有歪扭、迈步、前倾后仰等现象。 6、清修地点所有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时,要在支护完好、顶板稳定的地方进行,并有专人观山。 7、清修地点出现空顶时,先进行找顶,找顶由队管理人员指挥,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并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动静,找顶后加固空顶区域附近的支架,用长木搭挑梁,挑梁上排木垛接顶,然后再清除巷道的浮煤、矸,在巷道内架密棚加强支护,最后背帮。严禁空顶作业。 8、出现顶板来压预兆、响声、顶板掉渣、离层等冒顶预兆时,人员必须立即撤出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人员方可继续工作,严禁在顶板有威胁的情况下强行蛮干。 9、严格通风瓦斯管理,清修地点必须保证正常通风,瓦检员必须对清修地点、冒空区及可能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的地点对瓦斯进行检测。当瓦斯浓度大于1时,必须立即停止人员作业并撤出到安全地点,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只有保证瓦斯符合要求后,才能恢复施工。 10、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技术和保安能力,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11、瓦检员、安全员必须跟班作业,对出现的瓦斯超限现象,瓦检员、安全员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处理的,必须及时向调度室值班领导汇报。 12、其余未提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