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破碎机流场及工艺参数对破碎性能的影响.pdf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新型破碎机流场及工艺参数对破碎 性能的影响 英文题目英文题目New type of crusher flow field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ffect the perance of broken 学位类学位类别别 工程硕士 研 究 生 姓研 究 生 姓 名名 董鹏飞 学号学号2017033007 学科学科领域领域名称名称 机械工程 指导教指导教师师 汪建新 职称职称教授 协助指导教协助指导教师师 职称职称 2020 年 6 月 7 日 分类号分类号 TD451 TD451 密密 级级 公开公开 U D C 学校代码学校代码 1012710127 万方数据 独独 创创 性性 说说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纸质版 和电子版)的规定,即本人唯一指定研究生院有权保留送交学位论 文在学校相关部门存档,允许论文在校内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论文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 生院可以转授权第三方使用查阅该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Ⅰ 摘摘 要要 由于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比不均匀,细碎效率不高,为了适应高品质的矿物需 求,一款新型的破碎机来提高破碎效率应用而生。本文主要对提出的新型上下双转子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探究新型破碎机的破碎效率。使用 Solidworks 三维制图软件进行建模,将模型导入 ANSYS 进行气固两相的仿真,分析了新型破碎 机转子、内腔以及离散颗粒的情况。并将模型导入 EDEM 软件中,导入由多个小颗 粒模型粘结替换的大颗粒模型,通过控制上下转子转速,探究不同粒径下转子最佳转 速配置情况,提高破碎效率。 运用 Solidworks 建立新型破碎机的三维简化建模,运用 ICEM CFD 进行模型网 格划分,划分运算区域,通过 FLUENT 仿真得到转子结构的压力云图、破碎腔内压 力云图、破碎腔内速度矢量云图、破碎腔内流线轨迹云图、离散项受力分布图、离散 项速度矢量云图。分析得到新型立式反向双转子破碎机中上下转子的受力分布规律, 破碎腔内部集中受力分布情况,破碎腔内空气速度方向及分布变化规律,离散项颗粒 在破碎腔内受力情况,验证新型破碎机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不同速度下破碎腔内部流 线轨迹,分析了影响破碎效率的具体工艺参数。 通过对新型破碎机内部两相流的分析,从而确定了转子转速对破碎效率的影响。 使用 EDEM 软件,设定由小颗粒粘结而成的大颗粒模型,通过观察粘结键的断裂数 量变化,推断不同颗粒模型下双转子结构中两个转子的最佳转速。由于双转子结构在 破碎腔内部产生涡流,对细粒径颗粒影响较大。实验结果表明,上下转子转速为 700r/min 左右速度差在 200r/min 的条件下, 内部流场紊乱程度最大, 增大了小颗粒的 混乱度,提高颗粒与颗粒、颗粒与机构之间的接触概率,从而提高细碎效率。由 3mm 粘结而成的 30mm 颗粒模型,其最佳破碎转速为上转子逆时针 750r/min,下转子顺时 针 600r/min。20mm 以下的颗粒随双转子转速的整体增大,以及速度差的增大可以达 到更好的破碎效果。本文进行的仿真分析为双转子设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提出 提高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效率,改进破碎结构的新方向。为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双转 子结构可以提高细碎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立轴反击式破碎机;ANSYS;EDEM;转子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Abstract Because the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crushing ratio is not uni, the fine crushing efficiency is not high, in order to meet the high quality mineral demand, a new crusher to improv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new type of double rotor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of the new type of crusher. Modeling was carried out with Solidworks 3D mapping software. The model was imported into ANSYS for gas-solid two-phase simulation, and the rotor, inner cavity and discrete particles of the new crusher were analyzed. The model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EDEM software, and the large-particle model which was replaced by the bonding of multiple small-particle models was introduced. By controlling the upper and lower rotor speeds,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rotor speeds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was explored to improv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Use solidworks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crusher three-dimensional simplified modeling, meshing, using ICEM CFD model divided operation area, the structure of the rotor is obtained by the FLUENT software simulation stress nephogram and crushing cavity pressure contours, crushing cavity velocity vector cloud cloud, crushing cavity flow path, stress distribution, are discrete velocity vector nephogram. Analysis of the new type of vertical reverse double-rotor crusher, the upper and lower rotor force distribution law, the concentrated force distribution in the crushing chamber, the air velocity direc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nge law in the crushing chamber, the discrete particle force in the crushing chambe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type of crusher. The streamline trajectory of the crushing chamber at different velocities is obtained and the specific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influence of rotor speed on crushing efficiency is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two-phase flow in the new crusher. EDEM software was used to set a large-particle model bonded by small particles, and the optimal speed of the two rotors in the double-rotor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models was deduced by observing the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bond fra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rtex generated in the crushing chamber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ine particle si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disorder is the greatest when the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rotor is 700r/min and the lower rotor is 200r/min, which increases the chaos of small particles, improves the contact probability between particles and mechanism, and thus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ine breakage. For the 30mm particle model bonded by 3mm, the optimal crushing speed is 750r/min counterclockwise for the upper rotor and 600r/min clockwise for the lower rotor. Particles below 20mm can achieve better crushing effect with the overall increase of double rotor speed and the increase of speed difference.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in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ssumption of double rotor, and puts forward a new direction to improv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and crushing structure of vertical shaft counterattack crusher.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ouble rotor structure of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to improve the perance of fine crushing. Key wordsVertical counterattack crusher;ANSYS;EDEM; Rotor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Ⅰ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引言 ............................................................ 1 1.2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简介 ............................................ 1 1.3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简介 ........................................ 2 1.3.1 破碎机结构 ................................................ 2 1.3.2 破碎基本原理 .............................................. 3 1.3.3 破碎机破碎系统 ............................................ 4 1.4 立式反击式破碎机研究现状 ........................................ 6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6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8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9 2 数值分析理论及软件介绍 ............................................. 11 2.1 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法 ............................................. 11 2.1.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 11 2.1.2 数值模拟求解流程 ......................................... 12 2.2 离散元方法基本理论 ............................................. 13 2.2.1 离散元法的基本算法 ........................................ 13 2.2.2 离散元算法的基本接触模型 .................................. 15 2.3 多相流模型 ..................................................... 16 2.3.1 欧拉-欧拉方法 ............................................. 17 2.3.2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 17 2.4 软件介绍 ....................................................... 18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3 新型立轴破碎机转子建立及配置分析 ................................... 20 3.1 破碎能耗普遍公式 ............................................... 20 3.2 传统转子分析 ................................................... 22 3.3 新型双转子设计 ................................................. 22 3.4 其他部件设计 ................................................... 24 3.5 新型立轴破碎机工作原理 ......................................... 24 3.6 模型简化 ....................................................... 25 3.7 本章小结 ....................................................... 26 4 破碎机内腔流场分析 ................................................. 27 4.1 模型的前处理 ................................................... 27 4.1.1 函数的选用 ................................................ 27 4.1.2 网格划分 ................................................. 29 4.1.3 设置边界条件 ............................................. 30 4.1.4 网格交界和连接 ........................................... 30 4.1.5 求解设置 ................................................. 31 4.2 数值模拟仿真结果 ............................................... 31 4.2.1 压力场分析 ............................................... 32 4.2.2 速度场分析 ............................................... 33 4.2.3 离散相受力分析 ........................................... 36 4.2.4 流场流线 ................................................. 37 4.3 本章小结 ....................................................... 37 5 新型破碎机转子配置仿真分析 ......................................... 39 5.1 建立物料颗粒模型 ............................................... 39 5.1.1 颗粒形状的确定 ........................................... 40 5.1.2 待破碎颗粒的替换 ......................................... 41 5.1.3 破碎及模型参数设置 ....................................... 43 5.2 粘结键断裂的数值模拟分析 ....................................... 45 5.2.1 破碎转速的施加 ........................................... 45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46 5.3 本章小结 ....................................................... 50 结 论 .............................................................. 51 参考文献 .............................................................. 52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绪论绪论 1.1 引言引言 随着我国矿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选矿行业成本居高不下,生产对所需矿物的品质 要求逐渐苛刻,亟需矿物粒度更加精细的矿粉作为生产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破碎工 程对矿物品质的影响巨大,因此机械碎矿设备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革新。 破碎机做为主要机械设备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 目前市场上的破碎机种类主要有 冲击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其中立轴 反击式破碎机由于结构简单、耗能少、维修方便,是矿物细碎和超细碎的主要破碎设 备之一[13],得到广泛应用。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主要通过立式转子与矿物颗粒接触碰撞和颗粒加速后互相碰 撞达到破碎的效果,高速转子提高矿物颗粒的动能,导致具有高能量的矿物撞击反击 板后实现破碎。其中转子的结构、转速、材料等,反击板安装角度、形状、材料等, 进料速度,出料口数量等都直接影响破碎效果。转子转速决定了颗粒加速可以获得的 最大动能,对出料率和细度模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也会 造成破碎机转子和反击板的磨损。由于实际生产中矿石原料的岩性差异巨大,导致了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工况环境复杂恶劣,因此,对其结构等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4]。 1.2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简介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简介 早期受锤式破碎机的启发,将主轴竖立安装后可以将内腔设计为圆筒形,提高承 载能力,内壁铺设耐磨衬板保护筒体,首先设计制造了立轴锤式破碎机,在此之后, 破碎机的设计又受到反击式破碎机的启发,发展成为立轴反击式破碎机[5]。 20 世纪 50 年代, 艾利斯-查尔默斯公司已经对破碎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发了 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式反击式破碎机, 但是由于未能解决磨损等实际生产问 题,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6]。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新西兰的一家公司提 出了立轴反击式制砂机,立轴反击式破碎机才有了突破性进展,十年之后,立式破碎 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7]。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告诉旋转的转子对矿物颗粒进行加速,高速运动的矿物颗粒与 破碎腔中的反击板发生碰撞,受到冲击后反弹再与转子碰撞而破碎(“石打铁”),在 混乱的破碎流域内物料互相碰撞以及物料相互摩擦而破碎(“石打石”) [8],上述过程 反复进行,直至从出料口排出。因此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可以实现特硬、中硬及中硬以 下矿物石料的粗碎及细碎作业[9]。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在矿业领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 矿石原料等高硬、特硬物料的中、细碎等磨矿过程的前段工艺,如图 1.1 为立轴反击 式破碎机工作现场。 图 1.1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工作现场 1.3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简介破碎简介 1.3.1 破碎机结构破碎机结构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主要由转子、破碎腔以及电控系统等组成[10]。如图 1.2 所示 为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用来粉碎石子的新型高效粉碎机, 破碎机中转子是立轴反击 式破碎机的主要部件,对破碎效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国内外主流研究主要针对破碎 机的转子进行,不同的转子机构和参数提高了生产灵活性。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图 1.2 立式反击式破碎机结构 1-主轴;2-进料口;3-转子;4-小板锤;5-大板锤; 6-内衬板;7-主轴支架;8-轴套;9-机体;10-皮带轮;a-砧板 1.3.2 破碎破碎基本基本原理原理 物料破碎的目的是,通过减小矿物的几何尺寸,增大矿物颗粒表面积,以便于进 行选矿作业。破碎是指物料受到外力作用,改变原始尺寸,发生几何形变的物理变化 过程,在一般的矿物加工过程中,物料的最大几何直径可能达到 130mm,经过破碎 得到的粒径可能在 1-5mm 左右。由于物料本身含有除矿物以外的其他岩石成分,对 矿物进行破碎可以实现有效的筛选,因此需要对矿物颗粒进行粒度尽可能小的碎磨 [12]。 碎磨可分为两种(1)机械碎磨用机械结构的往复运动产生破碎力,破碎力 施加于矿物上而发生破碎,此种破碎形式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有效的方法。另一种是 非机械能碎磨,即应用热能、电能进行破碎,选矿厂采用的都是机械能碎磨。机械能 碎磨主要有五种基本方式[13]如图 1.3 所示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图 1.3 破碎基本方式 a挤压破碎。物料在两个破碎工作表面,受到上下两个工作面缓慢增大的压力作 用而破碎, 物料受到的压应力达到其抗压强度极限发生破碎。 多用于脆性、 坚硬物料。 b劈裂破碎。一个尖棱和平面或两个尖棱挤压矿石时,两个带尖棱靠近并楔进矿 物颗粒,使之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值超过物料抗拉强度极限时,物料裂开,所需工作压 力较小。 c研磨破碎。工作表面与矿物颗粒发生相对位移,矿物颗粒受到来自工作表面产 生的剪切力,当剪切应力达到矿物颗粒的抗剪强度极限时而破坏。研磨将产生细粒径 颗粒,应用广泛但能耗较大、效率较低。 d折断破碎。受到简支梁或多支梁产生的集中力作用,矿物颗粒内部受到弯曲应 力,当弯曲应力达到矿石的剪切强度极限时矿石发生折断,在物料与工作面接触处受 到劈力作用。 e冲击破碎。矿物颗粒受到来自机械的巨大瞬时冲击力,物料从内部或外部发生 破碎。此种破碎效率高且破碎比大,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14]。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矿物破碎的实现,破碎机破碎腔内发生的破碎类型不是 单一存在的,由多种破碎类型混合作用实现破碎。每种破碎机在设计上都有主要的破 碎形式,根据实际工况会产生多种破碎类型,因此破碎机的受力是复杂多样的,常是 多种破碎方式并存 [15]。 1.3.3 破碎机破碎系统破碎机破碎系统 立式反击式破碎机的转子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如图 1.4 所示)(1)开式转子 在转子上焊接导流板,导流板数目和安装角度根据不同的物料进行调整,开式转子的 入料口一般在破碎腔边缘。矿物颗粒与物料发生直接冲击,转子受力情况复杂,工况 恶劣,破碎效率较高。(2)闭式转子导流板封闭,矿物从转子中心入料,内部导流 板安装合金刀片,物料可以短暂停留在转子中心,形成物料垫层,减小物料对转子的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冲击。 图 1.4 不同转子结构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的开放式转子使矿物材料和板锤、反击板等碰撞实现破碎,封 闭式转子使矿物材料分流, 并对部分进行加速实现材料之间互相碰撞导致破碎[17]。 根 据实际的破碎情况,以破碎形式之分,将破碎分为“石打石”和“石打铁”两大类,前者 主要的破碎形式是破碎腔内部发生物料之间的冲击破碎, 后者主要发生物料和金属砧 板的冲击破碎[8]。如图 1.5 所示。逐渐发展成的两种模式混合破碎方式,使得破碎机 不仅在耐磨性上得到显著提高,也提高了立轴破碎机的破碎效率。 a 石打石 b 石打铁 图 1.5 两种独立的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原理 转子结构的设计对破碎机的耐磨性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对于破碎机破碎效率 的提升显得微不足道,着眼于矿石破碎原理及破碎理论,转子转速对立轴破碎机的破 碎效率有着直接且巨大的影响[18], 提高转子转速可使得进入破碎机的物料获得较大的 动能,降低了破碎机出口粒度[19]。破碎机中转子的转速影响了破碎效率,做为破碎机 的重要参考指标,转子转速影响转子制造质量等。转子转速太大会使得转子和其他易 损件的磨损加剧, 难以保证破碎机长期安全连续运转[20]。 与此同时破碎机主轴承受的 冲击载荷和轴向载荷相应的提高,轴承发热,因此单一依托提高转子转速达到破碎机 效率提升是不可取的,应当合理设计转子破碎机构,以满足高动能撞击要求。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总得来看,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工作方式可以总结为五个过程1矿物受自身重 力作用下落加速与高速转子进行第一次碰撞;2转子与矿物发生冲击后动量转化提 高了矿物动能;3具有极大动量的矿物与反击板之间发生冲击,实现第二次破碎的 同时部分动能无法释放使矿物发生反弹;4具有一定动能的矿物再次与转子发生碰 撞,实现第三次冲击破碎;5整个过程存在矿物之间的碎磨和冲击,连续冲击结束 后落入落料仓或者从出料口逸出。 经过反击式破碎机后的出料粒度能达到平均 3mm 以下,但由于矿物直径本身存 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其出料粒度直径存在着波动和不稳定性,与市场进行下一步 选矿的需求存在着一些差异, 而这种破碎后的结构形式自产品诞生以来没有获得新的 突破,出料粒度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21]。 1.4 立立式式反击式破碎机研究现状反击式破碎机研究现状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30 年从开式转子演变到闭 式转子、演变出不同的给料方式[22]、研究者们对破碎机从转子结构、腔形设计、控制 进料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也有学者通过选择多种转速和功率的电机等从整个破碎系 统进行改进。 1.4.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Mats Lindqvist 在现场实验中加入了能耗模型,将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和圆椎破碎 机做了对比实验,较圆锥破碎机而言,立式反击式破碎机中只存在一个固定周转的转 子, 能量消耗显著低于前者。 经过能耗模型计算, 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的能量损耗更低。 但由于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存在颗粒之间碰撞而直接逸出破碎腔的情况, 导致破碎后粒 径极差较大,粒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特别指出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对粒径在 9mm 以 下的颗粒破碎效果较差[22]。 F Shi 等人对立轴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了单一粒子的离散元模型仿真分析,实验结 果表明粒子达到较大能量时发生破碎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大, 单一粒子在较大的冲 击能作用下才可以实现破碎, 而粒子部分受到叠加的冲击能达到破碎最小能量时便可 以破碎。R.D.Morrison 优化了离散元实验中的粒子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冲击能叠加 过程,以及做了多粒径梯度对比试验[23]。 T Kojovic 和 F.N Shi 通过实验结合颗粒粒度效应验证了模型参数, 拟合出粉碎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和分级模型参数与一次进风量密切相关,建立了各粒子模型与空气流量的关系,将立 轴破碎机粒子离散破碎模型和分级粒子模型集成到已有的颗粒模型中 [24]。 C.T. Jayasundara 和 R.Y. Yang 等人对某高速搅动磨腔流场进行入地研究采用 CFD-DEM 耦合仿真,分析了在搅动入料对内部流场的影响,指出在入料过程中不同 的混合密度不同程度增大颗粒之间碰撞概率,通过流速、密度、粘度、功率等方面描 述了颗粒浆液混合模型 [25]。 N. Djordjevic 等人采用粒子离散元模型分析模拟仿真了立轴反击式破碎机和卧 式反击式破碎机内部粒子流迹情况,计算得出了粒子的速度和碰撞能量云图,指出不 同粒径下能量分布情况。将结论转化为产品,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26]。 Wolfgang Peukert h 和 Lutz Vogel 使用单颗粒冲击实验设备, 对单个颗粒冲击破碎 进行了实验,得到单颗粒脱离转子时其切向速度等于径向速度,通过对比不同粒径下 粒子速度情况,还得到了粒径较小的颗粒因接触面积较小,冲击时对自然裂纹受力小 而导致破碎能力差[27]。 澳洲昆士兰大学几位学者, 在单颗粒基础上利用离散元模型对反击式破碎机中多 颗粒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实验结果对照实际矿料样本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后进行比较 分析,得到碰撞能量分布图,实现拟合。此项技术对未来设计破碎机转子结构、破碎 腔研究和进料速度等方面提供理论性的指导[28]。 几位学者长期对其进行研究, 已经将 单颗粒模型应用在磨损问题的研究上,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9]。 美卓公司生产的新型破碎机可以实现开式转子和闭式转子的自由切换, 在实际破 碎过程中可以进行“石打石”和“石打铁”破碎方式的切换,提高了闭式转子所允许通过 的最大物料直径,为复杂的破碎环境提供了灵活的磨碎模式。该公司还首次采用圆柱 形反击板,实现了降低磨损的同时可以因磨损严重后更换另外一面继续作业,大大减 低反击板更换时间,提高了破碎工作效率,为反击式破碎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0]。 Mwtso Minerals 采用了闭式转子的瀑落给料方式, 并将一部分落料直接落入破碎 腔,可以实现不停机更换转子,并且可以手动调整给料系统的进料量、配制不同的转 子转速,可以再实际工作中实现更多的预期破碎效果 [31]。Sand lik Rock Processing 采 用了双流道给料系统和旋风转子联动的破碎模式,对双流道给料系统落料角度、落料 量的调节,可以实现最终破碎出料粒级范围[31]。 Cemco 公司对导向板和反击板配置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调节导向板和反击板 万方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的数量、组成及对应的最佳转子转速,可以实现调节颗粒冲击效果 [32]。德国 BHSSonthofen 采用了星形转子,与传统的三室转子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 粉尘排放、转子磨损降低,并避免了因给料量大和物料粒径大所导致的出料口堵塞现 象 [32]。 国外对立轴反击式破碎机的研究倾向于整体结构及生产系统参数调节, 以及降低 维修成本等方面,对转子结构的研究局限于内部结构、导流板、分料堆等。少数对破 碎机转子的研究多采用离散元分析法进行单颗粒物料模型设计和改进, 主要为设计转 子提供理论基础,忽略了破碎环境复杂和物料质量等因素,较少的对耦合分析和多颗 粒之间相互影响等复杂情况进行研究情况。 近几年有部分学者主要对破碎机工业生产 中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包括对入料控制和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