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在Co3O4煅烧过程中的行为.pdf
4 0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9 年1 期 阴离子在C 0 30 4 煅烧过程中的行为 李桃英1 ,陈松2 ,苏兰伍1 1 .金川集团公司精炼厂,甘肃金昌7 3 7 1 0 0 ;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 0 0 0 8 8 摘要研究了C o a O t 煅烧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通过对钴沉淀物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 析研究表明钴沉淀物中所含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呈现出分解、自氧化效应和空间效应,在尖晶石型 C o 。O t 形成过程中起到提供氧源和空间阻隔的作用,对C o 。O 。的生成温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 影响。 关键词阴离子;热分析;四氧化三钴 中图分类号T F l 2 3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7 7 5 4 5 2 0 0 9 0 1 0 0 4 0 0 5 T h eB e h a v i o u ro fA n i o nd u r i n gt h eC a l c i n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fC 0 30 4 L IT a o y i n 9 1 ,C H E NS o n 9 2 ,S UL a n - w u l 1 .R e f i n e r yo fJ i n c h u a nG r o u pL t d .,J i n c h a n gG a n s u7 3 7 1 0 0 ,C h i n a 2 .G e n e r a l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f o r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B e i j i n g1 0 0 0 8 8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e f f e c t so fa n i o nd u r i n gt h ec a l c i n a t i o np r o c e s sf o rC 0 3 0 4w a ss t u d i e d .B ym e a n so ft h e r m o a n a l y s i s ,I Ra n a l y s i sa n dc h e m i c a la n a l y s i s ,i tw a se l u c i d a t e dt h a tt h ea n i o n s ,c o n t a i n e di nt h ep r e c i p i t a t e , c o u l dl e a dt o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d e c o m p o s e ,s e l f - o x i d a t i o na n ds p a c ee f f e c td u r i n gt h e r m o l y s i s .T h ea n i o n c o u l dp r o v i d eo x y g e ns o u r c e sa n ds p a c es e p a r a t i o nd u r i n gt h ep r o c e s so fs p i n e lC 0 3 0 4a p p e a r a n c e .I th a d g r e a te f f e c t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s i z ea n dp o r o u sr a t eo fC 0 30 4 . K e y w o r d s A n i o n ;T h e r m o - a n a l y s i s ;C 0 30 4 C o 。0 。粉末在催化剂、磁性材料及电化学等领 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化学沉淀热分解法已 经成为制备C o 。0 。粉末的主要方法口] 。然而,这一 领域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对化学沉淀过程的控 制,对热分解过程研究较少。钴沉淀物的热分解涉 及到离解、氧化、相变、再结晶和团聚等一系列复杂 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产品 C o 。0 。粒子的形貌、粒度、比表面积、孔隙率等[ 2 ] 。 本文通过采用热分析、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钴沉淀物粒子中吸附的阴离子在热分解过程 中的作用行为。 1 实验原料和过程 用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分别配制1m o l /L 的 作者简介李桃英 1 9 6 3 - - .女。湖北省仙桃市人,工程师 C o S O 。、C o C I 和C o N O 。 溶液,碳酸铵作沉淀剂 6 0 ℃下混合反应1h 。得到的沉淀物过滤、洗涤、烘 干后煅烧。煅烧在管式电阻炉中进行。 用N i c o l e t7 4 0 红外光谱仪和化学分析确定生 成物的成份;用D o P o u t 9 9 0 0 热分析仪进行热重一 差热分析。用S i e m e n sX D 9 8X 射线衍射仪确定煅 烧产物的物相和结构。 2 结果和讨论 2 .1 沉淀物的化学组成 分别对S 0 2 一、C r 和N 0 f 体系中制备的沉淀 物粒子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表1 为不同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生成沉淀物粒子 的化学成份结果。从表1 可以看出,沉淀物吸附有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9 年1 期 4 1 一定数量体系中的阴离子。 图1 为沉淀物粒子的红外光谱图。图1 表明 不同阴离子体系生成的沉淀物在低频率区呈现出不 同的特征峰位置。在红外光谱高频率区,20 0 0 ~ 37 5 0c m .1 范围内是O H 一的特征峰;13 2 0 ~15 3 0 c m - 1 范围内是C 。2 一的特征吸收峰。其中在14 3 2 c m .1 v 3 附近有强吸收峰,在10 8 7c m - 1 v 1 和 8 7 4c m _ 1 v 。 附近是C O i 一的吸收峰。C o C O 。的 特征峰在14 7 0c m - 1 和10 9 0c m - 1 附近。在14 9 5 c m 一1 和9 4 7c m 叫处附近是N 0 f 的v ;、v 2 振动吸收 峰。10 7 4c m - 1 处是S 0 一的振动吸收峰。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沉 淀物是吸附一定数量阴离子的钴的碱式碳酸盐。在 沉淀物热分解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是不容忽 视的。 表1不同沉淀反应条件下沉淀粒子的化学组成 T a b l e1T h ec h e m i c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o f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p a r t i c l e sa tv a r i o u sr e a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编号原料pH 产物成分/% O H C C 日一S 0 4 2 一 A N 一1 A N 一2 A N 一3 A L r l A L 1 2 A L ,3 A 一1 A S r l A S 1 C o N 0 3 2 C o N 0 3 2 C o N 0 3 2 C o C l 2 C O C l 2 C O C l 2 C o S O t C o S 0 4 C O S 0 4 O .4 9 1 .7 0 L9 3 7 .0 7 .5 8 .0 7 .5 6 .5 8 .0 0 .4 9 1 .7 0 1 .9 3 2 .Z 2 1 .7 0 1 .4 8 2 .4 0 O .9 8 I .7 0 8 .5 9 8 .9 2 9 .2 8 1 .5 8 3 .5 1 5 .0 4 6 .6 5 1 .5 1 1 2 .7 5 4 0 .3 5 4 0 .7 8 4 1 .8 5 3 8 .7 0 3 9 .9 0 3 9 .5 5 3 6 .1 0 2 2 .4 5 3 9 .1 0 0 .0 4 2 1 .3 5 0 0 .0 7 2 0 .0 2 3 0 .0 2 2 0 .0 3 3 图1 部分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图 F i g .1 I Rs p e c t r ao fp a r t i a l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2 .2 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的行为 2 .2 .1 沉淀物的热分析 对部分样品进行热重一差热分析。图2 为不同 钴盐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生成沉淀粒子的热重一差热 分析图。图3 为不同钴盐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生成沉 淀粒子在氩气气氛下的差热分析图。 热重分析图表明粒子在2 0 ~2 3 0 Y 出现两次 失重;在2 0 ~1 1 5 ℃失重约2 .3 %;在1 1 5 ~2 3 0 ℃失 重5 .4 1 %。这两次失重可认为是样品吸附水和结 晶水的脱除引起的。在2 3 0 ~2 7 0 ℃出现的最大而 且非常迅速的失重现象,失重达2 4 .8 %。这是由于 碳酸盐和羟基的分解所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还有 部分二价钴氧化成三价钴生成C o 。0 。。在2 7 0 ~ 4 5 0 ℃失重率为2 .4 6 %,这是由于碳酸盐及其它吸 附的阴离子迸一步分解造成的。在9 0 0 ~9 5 0 ℃出 现4 .0 7 %的失重,这是C o 。O 。分解生成C o O 引起 的。在对应的差热分析图中,1 5 0 ~2 4 2 ℃有一较宽 的吸热峰;在2 4 2 ~2 6 7 ℃有一放热峰;在9 1 5 ~ 9 3 0 ℃有一尖锐的吸热峰。 碳酸盐沉淀物的热分解过程中存在着吸附的阴 离子的分解过程。C 0 2 一的氧化是一放热过程,而许 多阴离子如N O 。一、S O 。2 一的分解则是吸热过程[ 3 ] 。 在1 5 0 ~2 0 0 ℃时,有脱羟基过程,同时也发生 C O 。2 - 、N O 。一、S O 。2 一等阴离子的分解,这一过程持 续到约4 0 0 ℃左右。虽然C o 。0 。相在1 5 0 ℃时就会 生成,但是要形成纯度高、晶型完整的尖晶石型 C o 。0 4 ,煅烧温度仍要保持在4 0 0 ℃以上,以确保水 和吸附的阴离子完全脱除。 2 .2 .2 阴离子的分解过程 由于钴的碱式碳酸盐具有层状结构[ 4 ] ,在小于 1 6 0 ℃时主要的热损失是由于脱出层间水和表面吸 附水引起的。而在大于1 6 0 ℃时,C 0 2 氧化成C 0 3 是放热反应,但试样在氩气保护下的差热分析表明 在氩气保护下,不同体系中在2 3 05 0 0 ℃范围内呈 现出明显的吸热峰,说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出现阴 离子的分解行为,产生以下的反应 万方数据 .4 2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2 0 0 9 年1 期 母 盖 ‘矗 ≥ 出 、 羔 粤 ≥ 2 0 04 0 06 0 0 8 J 1 0 0 0 T c m p e r a t u r e /。C T e m p e r a t u r e /℃ T e m p e r a t u r e ] ℃ T e m p e r a t u r e /℃ T e m p e r a t u r e /℃ 图2 部分沉淀粒子的T G - D T A 图 F i g .2 T h eT G /D T Ac u r v e so ft h ep a r t i a l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菇.4 9 \k 黼 .5 8 q\ ,/扬.2 4 ℃\ 黼∞扒 T e m p e r a t u r e /℃ T e m p e r a m r e f C 图3 部分沉淀粒子氩气保护下的D T A 图 F i g .3 T h eD T Ac u r v e so ft h ep a r t i a l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i nA r 2 N 0 3 ~一N 0 2 g 1 /2 0 2 e 1 C O 。2 ~一C 0 2 g 1 /z 0 2 2 e 2 C l ~一C l g e 3 S 0 4 卜一S 0 2 g 0 2 2 e 4 这些反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钴沉淀物的团 聚体,使生成的C o 。O 。具有较小的粒度和多孔特 征[ 引。 在阴离子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氧能够作为生成 C o 。O 。所需的氧源。与空气中的氧不同,空气中的 氧需要经表面吸附和分子溶解及扩散作用从固相表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面进入到固相内部中。而来自阴离子分解的氧已经 被固定在固相中,可直接与C 0 2 作用。反应式如 下 C 0 2 O 一一N 0 2 一C 0 3 0 2 一 N 0 2 5 3 C 0 2 2 0 2 _ 一C 0 2 一 2 C 0 2 0 2 一 2 C O 6 C 0 2 O 一一O 一一S 0 2 一C 0 3 0 2 一一O 一十S 0 2 7 2 .2 .3 热分解过程中阴离子对钴氧化行为的影响 钴沉淀物热分解生成C o 。O 。的过程存在部分2 价钴转化为3 价钴的氧化反应过程,大约3 0 %的2 嫩 江。薹 产 一 . , 一 一 一 ~ 一 rr}。}.o_jkL..ooLLLL O二 O O O O 0 一了脚口.甜留l辩制审拙a盘&墨毫E O 0 O O O 0 O O O 枷‰蹦孙剁‰‰群 一_二嚣E.舯一陆8£群H辑£茁g置g出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9 年1 期 4 3 价钴被氧化成3 价钴。由于钴的碱式碳酸盐的层状 结构,阴离子夹在各层之间,在煅烧过程中对C o 。O 。 的生成也起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上述差热分析曲线可知在低于6 0 0 ℃时, T G 曲线可分成三部分。在4 0 ~1 6 0 。C ,是样品中的 表面吸附水和结构水脱除的过程;在1 6 0 ~2 3 0 。C , 所有样品都出现较大的失重,这一温度范围内主要 是钴化合物的分解过程。根据热重分析结果,这一 部分在1 2 0 ~1 9 0 ℃发生了部分C o Ⅱ 氧化生成C o Ⅲ 的反应,三价钴以H C o O z 的形式存在。在2 3 0 ~6 0 0 ℃,可以认为是持续的分解过程。主要是钴化 合物组成阴离子和H C o O 。的分解。在2 4 0 ~3 0 0 ℃ 是H C o O 分解转化成C o 。O 。。T G A 图中2 7 0 ℃附 近存在很小的失重,在D T A 图中与之对应的有一 吸热峰,可以确定在2 7 0 ℃附近是水合氧化钴 H C o O 。 的分解反应[ 6 ] 。这种三价钴化合物在真 空和氧气气氛中的分解温度相同。反应式为 1 2 H C 0 0 2 4 C 0 3 0 4 6 H 2 0 0 2 8 分解温度达到大约8 5 0 ℃时,C o 。O ;在氩气气 氛里可进一步发生分饵并存在以下反应 C 0 3 0 4 3 C o O 1 /2 0 2 9 在空气中反应 9 发生需要较高的温度 约 9 4 魍S 9 5 0 ℃以上 。从样品的D T A 和T G A 图中也可看 出温度从约6 0 0 ℃到C o 。O 。开始分解时 约 8 5 0 ℃ ,样品几乎没有失重。温度约在8 5 0 ℃时,失 重率约为6 .4 %,这与C o 。O 。转变为C o O 时的理论 值失重率6 .6 2 %非常接近。 综上所述,由于沉淀物中的阴离子将钴化合物 的层状结构进行物理上的分隔,使氧化分解过程中, 氧到达固态基体的扩散速度加快。同时一些夹层中 的阴离子本身具有氧化性,在形成C o 。O 。的过程中 作为附加的氧源,使2 价钴的氧化和C o 。O 。的生成 速度加快,生成温度降低。在较高温度下,氧的扩散 和溶解较快。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氧化能力的 阴离子作为煅烧前驱物的组成部分,可以对尖晶石 型C o 。O 。的粒度、表面积、孔隙率进行调控。 2 .3 煅烧产物的物相分析 将部分钴沉淀物试样分别在3 0 0 、6 0 0 和8 0 0 ℃ 下煅烧2h 后,所得产物进行X 射线衍射分析和红 外光谱分析。图4 为不同温度下产物X 射线衍射 图谱。从图4 可以看出随着分解温度的升高,产物 的特征峰更尖锐,即较高的温度下热分解所得粉末 的晶型更完整。 1 2 2 02 8.%4 4 S 2 6 06 87 68 49 2l o o 2 0 / 。 图4 样品A - I t 3 在不同温度煅烧后的C 啦o I 的X 射线衍射图谱 r i g .4 Ⅺm 阳晰Io fl m x l 眦lo fA - I ,3c a l d I 脚a td i f f e r 哪lt e I 叩哪I t I 聪 图5 为沉淀物在8 0 06 C 煅烧后的I R 图,图5 表示的不同角度晶面间距 d 值 可以确定热分解的产 明在3 4 0 0 ~3 4 4 0c m 、1 6 5 0c m ~、1 4 0 0c m l 和物是尖晶石型C 0 3 0 4 。 1 2 7 0e m - 1 附近的峰为水分子的特征峰,这些是检测 时制样造成的。在低频区5 7 0c m _ 1 附近是尖晶石 晶格的B O B 。型的特征吸收峰,B 是位于八面体的 C 0 3 离子I 在6 4 0c m .1 附近,存在A B 0 3 型特征峰, A 是位于四面体的C 0 2 离子。结合X 射线衍射显 3结论 1 沉淀体系中的阴离子作为沉淀物的组成部 分,在热分解过程中对尖晶石型C o a O 。的生成温 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万方数据 4 4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9 年1 期 4 0 0 03 5 I o30 0 025 0 020 0 0J5 0 0l0 0 05 0 0 W a v e n u m b e r /c m 一1 图5 沉淀物在8 0 0 .1 C 煅烧后的I R 图谱 F i g .5 I Rs p e c t r ao f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p r o d u c t c a l c i n e da t8 0 0 ℃ 2 阴离子的分解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 钴沉淀物的团聚体,使生成的C o 。0 4 呈现多孔的特 征; 3 在阴离子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氧能够作为生 成C o 。O 。所需的氧源。这种氧已经被固定在固相 中,可直接与C 0 2 作用; 4 利用阴离子分解的行为可以通过选择一定 数量的具有氧化能力的阴离子作为煅烧前驱物的组 成部分,对尖晶石型C o 。0 。的粒度、表面积、孔隙率 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E l i 陈松.湿法制备单分散C o 。0 。粉末的形貌和粒度控制研 究[ D ] .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0 0 3 . [ 2 3 苏勉曾.固体化学导论[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8 6 . [ 3 ] R a b aP ,A n g e l o vS ,L e g o l lP ,e t a l .F e r r o m a g n e t i s mi n t r i a n g u l a rc o b a l t 1 I l a y e r s C o m p a r i s o no fC o O H 2 a n dC 0 2 N 0 3 0 H 3 [ J ] .I n o r g .C h e m .1 9 9 3 ,3 2 2 4 6 3 . [ 4 ] V i s h n uK a m a t hP ,H e l e nA n n a lT h e r e s eG .O nt h ee x - i s t e n e eo fh y d r o t a l c i t e - 1 i k ep h a s ei nt h ea b s e n c eo ft r i v a l e n tc a t i o n s [ J ] .J o u r n a lo fS o l i dC h e m i s t r y ,1 9 9 7 ,1 2 8 3 8 . [ 5 ] X uZP ,Z e n gHC .S y n t h e s i so fC 0 30 4s p i n e la ta m b i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 J ] .C h e m .M a t e r .,2 0 0 0 ,1 2 3 4 5 9 . [ 6 ] X uZP ,Z e n gHC .T h e r m a le v o l u t i o no fc o b a l th y d r o x i d e s ac o m p a r a t i o ns t u d yo ft h e i rv a r i o u ss t r u c t u r a lp h a s e s [ J ] .J .M a t e rC h e m .,1 9 9 8 ,8 1 1 2 4 9 9 . 上接第3 9 页 3结论 在焊缝中原位生成的T i C 颗粒,不仅性能优于 S i C 颗粒,而且颗粒小分散均匀,在焊缝中有效克服 了用铝合金焊丝直接焊接时导致的焊缝增强颗粒贫 乏和容易生成脆性相的缺陷,生成了更好的增强颗 粒的同时抑制了有害相的生成。优化了焊缝结构, 提高了焊缝质量。 参考文献 [ 1 ] W a n gHM 。C h e nYL 。Y uLG .’I n - s i t u “ W e l d ~a l l o y i n g / l a s e rB e a mW e l d i n go fS i C p /6 0 6 1A IM M C [ - J - ] .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0 ,A 2 9 3 1 6 . E z ] 冀国娟.填充材料对S i C p /1 0 1 铝基复合材料T I G 焊接 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D ]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 硕士学位论文,2 0 0 2 . 母它置怎ag】工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