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pdf
2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5 年第6 期 氰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杨玮 广西大学商学院,南宁‘5 3 0 0 0 4 摘要通过对河南某氰化厂的氰渣浮选选铜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综合回收了氰渣中的钢、金、银等有价元 素。使氰渣成为二次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氰渣;浮选回收铜;实践 中图分类号1 1 9 5 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 9 4 9 2 2 0 0 5 0 6 0 0 2 0 - 0 3 我国采用氰化提金的冶炼厂较多,不论是采用 金精粉氰化还是采用全泥氰化,其排放的氰渣中或 多或少都含有可回收的金、银、铜、铅等有价元素,如 何将氰渣中的这些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使氰渣成为 二次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 河南某矿产品加工厂地处小秦岭地区,日处理 金精粉5 0 t ,处理的原料主要是含金多金属硫化矿, 设计采用金精粉氰化一锌粉置换 浸渣浮选选铅工 艺,原料的主要成分金5 0 趴、银1 2 0 9 /t 、铅3 %一5 %、铜1 .5 %~5 %。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生产基本正 常,但也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工艺流程的局限 性,在采购原料时,不得不限制原料含铜量,将大量 高铜金精矿拒之门外,这在原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的今天,无疑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铜作为重要 有色金属之一,该厂在处理部分含铜高的原料时,由 于受工艺流程所限,铅尾矿中的铜白白流失,不仅造 成资源浪费,而且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搞 好资源的合理配置,深挖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们对氰渣浮选回收铜进行 试验研究,并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完善。 1 试验研究 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一般的氰化厂金精粉都要经 过多段磨矿,渣的粒度很细,如该厂的金精粉经过两 段磨矿分级,细度达到一3 8 1 x m 占9 0 %以上。第二,金 精粉经过氰化浸出,使矿物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变化, 矿物的可浮性发生变化,给浮选分离带来困难。第 三,产品的选择要明确,不能再以选金为目的,因为 经过浸出,该溶解的金已经溶解,所以要注意针对目 的矿物确定浮选药剂种类和用量。 由于是氰化后再浮选铜,所以要充分考虑浸出 药剂氰化钠以及所加的助浸剂对浮选的影响,我们 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精矿中铜的品位的前提下提高 铜的回收率,结合其他生产厂家的实践,据此安排了 如下试验试验的原则流程是一次粗选、一次扫选, 粗选的浮选浓度为3 3 %,试验采用的试样取自尾矿 场堆放的氰化选铅后的铅尾矿,经取样化验品位为 铜4 .6 4 %,铅2 .9 7 %。 1 .1 探索试验 为了考察试样中铜的可浮性,首先安排了一个 探索试验,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工艺流程, 粗选的药剂为乙硫氮8 0 9 /t ,苯胺黑药5 0 加,丁基黄 药6 0 9 /t ;扫选丁基黄药2 0 虮,松醇油1 0 9 /t 。试验 结果见表1 。由试验可以看出试样中的铜有一定的 对于金精粉氰化后的尾渣进行浮选,笔者认为 可浮性,在浮选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综合回 表1 T a b1 探索试验结果 R e s u l t so fe x p l o r i n gt e s t 收稿1 3 期2 0 0 5 0 8 - 9 5 作者荷介杨玮 1 9 7 1 一 ,河南灵宝A ,工程师。 万方数据 2 0 0 5 年第6 期 杨玮氰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收的目的。精矿品位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药剂用 量过大。为保证回收率,应调整试验的浮选时间,粗 选时间由4 m i n 谪为1 0 m i n ,扫选时间由7 m i n 调为 1 0 r a i n ,浮选时间这个条件在下面的试验中作为固定 条件。 1 .2 药剂制度试验 乙硫氮4 0 计、苯胺黑药6 0 虮,扫选丁基黄药1 0 卧、 苯胺黑药2 5 矾和粗选z 一2 0 03 0 趴、丁基黄药 2 0 趴,扫选z ~2 0 01 5 9 /t 、丁基黄药1 3 趴,按照这两 个药剂条件分别进行试验,试验的结果见表2 。由试 验结果可以看出,z 一2 0 0 和丁基黄药确实对提高精 矿中铜的品位有作用,而且有利于粗选作业回收率 在固定浮选浓度及浮选时问的条件下,对浮选的提高,但总回收率没有苯胺黑药和乙硫氮的作用 药剂种类及用量进行了析因条件试验,并进行了重 好,所以考虑粗选加z 一2 0 0 和丁基黄药作为捕收 复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两个药剂条件分别是粗选 剂,扫选分别加苯胺黑药、丁基黄药和苯胺黑药、乙 表2 浮选药剂制度试验结果 T a b2 R e s u l t so ff l o a t a t i o nr e a g e n tr a t et e s t 兰竺2 41翌 3 7 5 2 2 4 9鱼0 0 6 1 _ 4 3 3 2 1 5 粗选z _ 2 0 03 0 酏,丁基 嚣3 5 23 7 茗;., 3 0l 聃O .0 。12 。2 .帅6 735..7641 o1 .4 2 1 98 23 20 9 蒿‘篓董z i 尾矿 2 .5 .89 81 5 .9 0. ”‘Ⅷ⋯⋯⋯。 合计1 1 3 0 .03 , 6 6 1 2 .8 03 6 .6 12 7 .9 91 0 0 .0 01 0 00 0 1 5 矾,r 基黄药1 3 矿 硫氮作对照试验。 基黄药2 0 矾作为捕收剂,扫选分别加苯胺黑药2 5 异, 1 .3 综合试验t 、乙硫氮1 0 虮作为试验推荐药剂制度,并按照此条 根据对照试验决定把粗选加z 一2 0 03 0 9 /t 、丁 件作重复试验,取得的试验结果见表3 。 袁3 综合试验结果 T a b3R e s u l t so fs y n t h e s i z i n gt e s t 产品名称产率,% 品位,% C u 垒星苎垒 C u 回收率,% C u 试验条件 粗精2 5 .0I t .5 8 2 89 5 而丽疆_ 选z - 2 0 03 0 9 t t 扫精3 8 .02 .6 3 9 .9 92 3 .3 2 丁基黄药2 0 趴 尾矿3 7 .01 .0 5 3 .8 99 .0 9 扫选己硫氮l o g /t 鱼茎 坠 垄.竺翌 塑 茎堕墨堑 醴 2 生产实践 2 .1 生产工艺 生产中采用的工艺为将现有工艺生产的铅尾 矿,经过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浮选后,生产 出铜精矿和硫精矿。浮选机使用的是S F 一1 .2 ,其中粗 表4 T a b4 选4 槽,扫选一、扫选二、扫选三各4 槽,精选一、精 选二各2 槽,精选三1 槽。 2 .2 生产指标 2 0 0 4 年3 - 8 月的生产指标见表4 。需要说明的 是表中的回收率计算是根据产品实际化验品位按照 理论回收率计算公式算得。 2 0 0 4 年3 8 月生产指标,% T h ep r o d u c i n gs t a t e m e n td u r i n g3 8m o n t h si n2 0 0 4 /% 注金品位的单位是计。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0 5 年第6 期 2 .3 生产体会 根据近一年来的生产实践,氰渣浮选回收铜从 工艺上来讲是可行的,但由于氰渣性质的复杂性与 不稳定性,氰渣的浮选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笔 者认为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对于处理多金属硫化矿金精粉时,由于方铅 矿的可泽l 生受氰化钠的影响较小,所以应采取优先 浮选,将氰渣中的铅优先回收,这样在保证铅回收的 同时为下段选铜作业创造条件,有利于保证铜精矿 质量。 2 氰化后的尾渣不论是选铜还是选铅,笔者认 为有一个主导思想十分重要,那就是此时的浮选不 是为了选金,而是要选铜或者铅,如果按选金来确定 药剂制度势必造成金.铜、铅都要损失,因为金本身 已经过氰化浸H { ,该溶解的已经溶解,留下的大多是 和铜、铅或其他有价元素的包裹体,所以此时按照选 铜或选铅来制定药方,这样的话在富集铜、铅的同时 将金也富集起来了,这一点通过表4 就可以看出。 3 生产中要注意控制矿浆浓度,宜采用高浓度调 浆、低浓度浮选,粗选浓度控制在2 0 %左右较为合适, 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消除细泥对浮选铜的影响,同时控 制精选作业的浓度在7 %一1 0 %,保证铜精矿的品位。 4 生产中要注意控制矿浆的p H 值,用z ~2 0 0 作捕收剂时,随着矿浆p H 值的提高,黄铁矿的回收 率急剧下降,而铜的回收率在很宽的p H 值范围内 仍保持不变,E } 品位上升,因此,町将p H 值控制在 】o .1 0 .5 ,, , 5 生产中一定要注意保证浮选时间,在生产中 该厂选铜总共用了2 l 槽S F 一1 .2 的浮选机来保证 浮选时间。 6 不论是在试验中还是在生产中,使用选铅压 滤后的滤液作为调浆水比用新水调浆选别效果好, 这与氰化钠的抑制理论有些矛盾,但在该厂的生产 中一直用滤液作为调浆水 因为该厂采用生产污水 零排放工艺,这些滤液中的铜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 后才用半酸化法进行处理 ,而且选铜并没有加活化 剂,也没有加硫酸破坏氰根,笔者猜测是不是滤液中 含有其它离子起到一定的活化作用,这需要进一步 分析和检验。 3 结语 在保证氰化浸出主流程技术指标的前提下,通 过浮选铅尾矿,进一步回收铅尾矿中的铜 含部分 金、银 ,不仅使工艺流程更加完善,提高流程对原料 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实现综合 回收有价元素,每年可多回收黄金9 k g 、白银3 0 0 k g 、 铜1 6 t ,年增加经济效益约6 0 万元。 参考文献 [ 1 ] 胡为柏.浮选[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0 . [ 2 ] 许时.矿石可选性研究E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8 1 . [ 3 ] 中国黄金生产实用技术编委会.中国黄金生产实用技 术[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3 1 7 3 2 0 S T U D Yo NA N DP R A C T I C Eo F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R E C L A ⅡⅡC o P P E RF R o M C Y A N l D ER E S ⅢU E Z a ⅣGW 反 B u s i n e s sS c h o o lo fG u a n g x i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n i n g5 3 0 0 0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o m ep l a n ti nH E N A Nr e c l a i mc o p p e rb yf l o a t i n gf r o mc y a n i d er e s i d u c e .A f t e ral o n gp e r i o d et e s ta n d p r a c t i c e ,T h e ys u c c e e di nr e c l a i m i n gc o p p e r ,g o l da n d s i l e v e rf r o mc y a n i d er e s i d u ew h i c hb e c o m et h e i r c y c l i n gr e s o n l e ea n dg i v eg r e a tb e n e f i tf o r t h i sp l a n t . K E YW O R D S c y a n i d eI ℃s i d u e ;i l o a t a t i o n ;c o p p e r ;p r a c t i c e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