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pdf
6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1 年第4 期 D o I l O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1 9 4 9 2 .2 0 l1 .0 4 .0 0 2 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王明燕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 0 0 0 7 0 摘要对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进行了T 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x 射线衍射、 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等综合手段,查明该矿石的化学成分,锌、铜、铅、锡的化学物相组成,矿物组成 及相对含量。矿石的结构和构造,锌矿物、银矿物、铜矿物、锡矿物等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阐明影响锌、银、铜、 锡选别的矿物学因素,为该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矿物学资料。 关键词锌银铜锡矿;工艺矿物学;嵌布特征;综合回收 中图分类号T D 9 1 3 ;’r D 9 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9 4 9 2 2 0 1 1 0 4 _ 0 0 0 6 一0 5 P r o c e 鳃M i n e r a l o g yo fZ n A g C u S nP o l y m e t a l l i co r ef t 嗍AM i n ei nI I l n e rM o n g o l i a w 以 r G 施n 鲫肌 I s £n t e 砌如6 0 m 幻哪。厂M f n 唧Zm c e S S z 姆。厂吼i ,l n ,B e 抗叼G e n e m Z 尺e s 睨砌h 蹴M t e0 厂 M Z n f 叼肌d 胁£n Z Z u 例,B e 彬叼I D D D 7 0 ,锄f 船 A b s t r a c t f h c e s s i n gm i n e r a l o g , r e s e a r c ho fZ n A g C u S np o l y m e t a l l i co r ef 如mam i n ei n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i s c a r r i e do u t .B yt h em e a n so fc h e m i c a lm u l t i 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 ,c h e m i c a lp h a s ea n a l y s i s , X r a y d i f b a c t i o n , o p t i c a lm i c r o s c o p y ,s c a n n i n g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y S E M a n de l e c t r o n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c h e m i c a l p h a s ec o m p o s i t i o n so fZ n ,A g , C ua n dS na r ee x a m i n e d ,a tt h es a m et i m ec h e m i c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 ,I I l i n e r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a J l d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 t e x t u r ea n ds t l l l c t u r e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c h a m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g r a n u l a 血yo f i m p o r t a n tm i n e r a l s a r ed e t e r n l i n e d .S o m em i n e r a l o 舀c a lf a c t o r s a f k c t i n g 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o fZ n , A g , C u a n dS na r ed e s c r i b e d ,s oa st op r o V i d ep r i m a r y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d a t af o rt h e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r e s e a r c h . K e yw o r d s Z n A g - C u _ S np o l y m e t a l l i co r e ;p r o c e s sm i n e r a l o g y ;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c h 啪c t e r i s t i c s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c o v e r y 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资源丰富, 有价组分种类繁多,并且各有用矿物之间的嵌布关 1 矿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系较为复杂,为了配合该多金属矿的选矿试验,以 1 .1 矿石的化学多元素分析 便更好地利用矿产资源,对该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 从表1 可以看出,矿石是以锌、银、铜、锡为 矿物学研究。主的多金属矿,其中伴生的有价元素主要为铅、 表l矿石的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T a b l e1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m u l t i e l e m e n to fo r e ,% 组分 C uP bZ nF eS nS b SA s M n S i 0 2N a 2 0K 2 0 A 1 2 0 3C a 0M 9 0T i 0 2 PCA u A 矿 O .2 64 .0 8O .7 70 .0 6 75 9 .6 0O .2 3O .9 51 1 .1 91 .1 3O .4 5O .4 5 O .0 2 8O .2 9O .0 51 5 6质蛰分数O .4 0 0 .3 61 .3 66 .7 00 .9 l A u 、A g 单位为矾。 收稿日期2 0 l l 0 3 一0 4 作者简介王明燕 1 9 8 3 一 ,女,广西桂林人,工程师。 万方数据 2 0 11 年第4 期王明燕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7 锑,有害元素主要为砷。脉石矿物以石英及含铝的 硅酸盐为主。 1 .2 铜、锡、锌、铅的化学物相分析 矿石中铜、锡、锌、铅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见 表2 、3 。 表3 锌、铅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T a b l e3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z i n c ,l e a dp h a s e /% 相别氧化锌中锌硫化锌中锌 总锌氧化铅中铅硫化铅中铅 总铅 含量 O .0 31 .3 41 .3 7O .0 1 2 0 .3 5O .3 6 2 占有率 2 .1 99 7 .8 11 0 0 .O3 .3 l9 6 .6 91 0 0 .0 根据表2 、表3 的物相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矿 石中锌、铜、铅的氧化率都很低,均小于4 %。 2 矿石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矿石的组成较复杂。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铁 闪锌矿;银矿物及含银矿物主要为银黝铜矿,其次 为辉银锑铅矿、深红银矿,方铅矿、硫锑铅矿中也 含有少量银;铜矿物主要为黝铜矿一银黝铜矿和黄 铜矿,另有少量车轮矿、黄锡矿、硫铜锑矿,微量 铜蓝、蓝辉铜矿;锡矿物主要为锡石,其次为黄锡 矿;铅矿物主要为脆硫锑铅矿、方铅矿;其次为硫 锑铅矿,另有少量车轮矿,微量捷硫铋锑铅矿;锑 矿物主要为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其次为黝铜 矿一银黝铜矿、车轮矿、辉锑矿、硫铜锑矿,另有 微量自然锑、深红银矿、辉银锑铅矿、捷硫铋锑铅 矿等;砷矿物主要为毒砂;其它金属硫化矿物有黄 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辉钼矿以及微量硫镉矿 等;金属氧化矿物有磁铁矿、褐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白云母、黑云 母、绿泥石、电气石、高岭石,另有少量钾长石、 斜长石、菱锰铁矿、白云石、金红石、方解石、萤 石、磷灰石、绢云母、辉石、石榴石等。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见表4 。 3 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块 状、斑点状及斑杂状构造,偶见晶洞状构造。 表4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T a b l e4 M i n e 同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r e l a t i v ec o n t e n ti no r e ,% 注1 包括车轮矿、辉锑矿、硫铜锑矿; 2 包括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 矿石的结构比较复杂,按其成因可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1 由结晶作用形成的它形晶粒状结构、半自 形晶结构、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共结边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在矿石中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黄铁 矿、闪锌矿、黝铜矿、黄铜矿、锡石、方铅矿、毒 砂等常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有时黄铁矿、闪锌矿、 毒砂呈自形、半自形晶结构;闪锌矿、黄铁矿中还 常包裹有微细粒黄铜矿、方铅矿包体。 2 由交代作用形成的交错结构、骸晶结构、 交织网状结构、镶边结构。这种结构类型在矿石中 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在黄铁矿、白铁矿、脆硫锑 铅矿与闪锌矿交错穿插;部分黄铜矿呈不规则交织 网状分布在闪锌矿中;有时可见黄锡矿与闪锌矿形 成镶边结构。 3 由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乳滴状结构。这 种结构类型主要表现在黄铜矿、磁黄铁矿呈乳滴状 嵌布在闪锌矿以及黄锡矿中。 4 在某种地质条件 如变质、成岩、后生及 表生作用等 下,由再结晶作用形成的放射状、胶 状结构。这种结构类型一般表现在黄铁矿、闪锌矿 呈胶状结构嵌布在脉石中。 5 由应力作用形成的压碎结构。一般表现在 黄铁矿、锡石受应力作用后常呈压碎结构。 万方数据 8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1 年第4 期 4 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4 .1闪锌矿 Z n S 闪锌矿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嵌布,少量呈胶 状结构嵌布在脉石矿物中;其次,闪锌矿与黄铜 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常与之共生 分布在脉石中,或形成复杂的相互包含结构,部分 闪锌矿中包裹有细粒黄铁矿、黄铜矿以及脉石;有 时可见闪锌矿与黄锡矿共生嵌布在脉石中;有时还 可见闪锌矿与方铅矿、脆硫锑铅矿共生;偶尔可见 闪锌矿与辉钼矿、自然锑共生;偶尔还可见闪锌矿 中包裹有硫镉矿。 闪锌矿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闪 锌矿含有铜、镉,大部分闪锌矿含铁,平均含量为 6 .1 0 %。闪锌矿的粒度分布很不均匀,一般为 0 .0 2 一o .8 3m m ,粗的可达2m m 。 4 .2 银矿物 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较简单,经镜下观察和扫 描电镜x 一射线能谱分析,确定银矿物主要为银黝 铜矿,其次为辉银锑铅矿、深红银矿等,此外方铅 矿、硫锑铅矿等矿物也含少量银。 银黝铜矿 c u ,A g ,z n 。2 s b 4 s 。3 是矿石中主 要的铜矿物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含银矿物。银黝 铜矿与黄铜矿、闪锌矿关系密切,常与之共生嵌布 在脉石矿物中,部分呈微细粒包体分布在闪锌矿、 黄铜矿中,少量呈脉状沿着闪锌矿的裂隙分布;此 外,银黝铜矿与黄铁矿、白铁矿、毒砂、黄锡矿的 嵌布关系也较为密切,有时形成复杂的相互包含结 构;有时可见银黝铜矿与脆硫锑铅矿、方铅矿、硫 铜锑矿共生;有时可见银黝铜矿与锡石共生分布在 脉石中;偶尔可见银黝铜矿中包裹有深红银矿、车 轮矿。银黝铜矿的粒度一般分布在O .0 2 0 .3 0m m 。 黝铜矿一银黝铜矿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 明,其绝大部分含银,平均含银8 2 6 %,铜3 2 .4 5 %, 锑2 7 .8 4 %,硫2 3 .9 6 %,铁4 .4 2 %,锌3 .0 7 %。银 含量变化较大,变化范围一般为0 ~1 9 %,其中, 银含量大于8 %者为银黝铜矿,银小于8 %的为含 银黝铜矿,为方便起见,含银黝铜矿及银黝铜矿均 称为银黝铜矿。 深红银矿 A 9 3 S b s 3 很少见,一般呈不规则粒 状分布在黝铜矿一银黝铜矿和方铅矿中。辉银锑铅 矿 A 妒b 2 S b 3 S 8 也较少,该矿物常呈粒状产出, 与方铅矿、硫锑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关系密切,紧 密共生。辉银锑铅矿的粒度较细,一般为5 ~2 0 m 。 4 .3 黄铜矿 C u F e S 2 黄铜矿也是主要的铜矿物之一,常常呈不规则 粒状分布,少量呈微粒嵌布在脉石中;黄铜矿与黝 铜矿一银黝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关系密 切,常形成复杂的嵌布关系,有的黄铜矿呈细小颗 粒被包裹在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有的呈细网脉状嵌 布在闪锌矿中,少量以细小乳滴状甚至极细小的包 体形式分布在闪锌矿中;有时可见黄铜矿与脆硫锑 铅矿、黄锡矿、方铅矿、毒砂、锡石共生,少量以 包体形式嵌布在黄锡矿中;有时还可见黄铜矿被包 裹在硫铜锑矿中;偶尔可见黄铜矿被铜蓝、蓝辉铜 矿等交代。 黄铜矿的粒度一般为0 .0 2 ~o .3 0m m ,粗粒可 达1 .2m m ,少量被包裹在闪锌矿、黄锡矿中的微 粒黄铜矿的粒度不到0 .0 0 3m m 。 4 .4 锡石 S n 0 2 锡石是矿石中最主要的锡矿物,也是选矿试验 回收的对象。锡石主要以不规则粒状或集合体的形 式分布在石英等脉石矿物中,这种形式存在的锡石 粒度较粗,部分锡石呈细粒状分布在脉石中;其 次,锡石与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毒砂关系较 为密切,常与之共生,有时闪锌矿、黄铁矿、白铁 矿、毒砂等硫化物中包含有少量细粒锡石包体,这 种形式存在的锡石,其粒度一般相对较细,易损失 在浮选硫化物产品中;有时可见锡石裂隙中分布有 黄锡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黄铜矿,或与黄锡矿 形成相互包含结构,少量黄锡矿呈脉状分布在锡石集 合体裂隙中;偶尔可见锡石与脆硫锑铅矿共生。锡 石的粒度主要以细粒为主,一般为O .0 2 ~O .1 0m m 。 4 .5 黄锡矿 C u 援e S n S 4 黄锡矿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锡的硫化物,常呈不 规则粒状分布在脉石中;黄锡矿与闪锌矿关系密 切,常与之共生,有的沿着闪锌矿边缘分布,少量 被包裹在闪锌矿中;有时可见黄锡矿与锡石、黄铜 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毒砂、黄铁矿、白铁矿共 生,部分细粒黄锡矿被包裹在锡石、毒砂、黄铁 矿、白铁矿中,此外少量黄锡矿中含黄铜矿固溶 体;有时也可见黄锡矿与脆硫锑铅矿、方铅矿共生 在一起。 黄锡矿的粒度一般为0 .0 2 ~0 .1 0m m ,粗的可 达0 .6m m 。 4 .6 脆硫锑铅矿 P b 腰e S b 6 s - 。 ,硫锑铅矿 P b 5 s b 书。。 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是矿石中主要的铅矿 万方数据 2 0 1 1 年第4 期王明燕内蒙古某锌银铜锡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9 物,常常呈针状、柱状、放射状、羽毛状及其集合 体的形式分布在脉石中,有时呈脉状分布在脉石裂 隙中;其次,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与闪锌矿关系 最为密切,常与之共生分布在脉石中,有的呈不规 则粒状或脉状分布在闪锌矿颗粒及其裂隙中;有时 可见与黄铁矿、白铁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方铅 矿、毒砂共生,有的为闪锌矿、毒砂等矿物的包 体,有的呈带状交代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有时 还可见与黄锡矿、黄铜矿共生。 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的嵌布粒度极不均匀, 一般分布在0 .0 2 5 ~0 .2 0m m ,粗粒可达2 .4m m 。 x 一射线能谱分析,硫锑铅矿平均含铅3 9 .9 1 %,锑 3 5 .5 9 %,铁2 .3 1 %,硫2 2 .0 2 %,铜0 .1 8 %。 4 .7 方铅矿 P b S 方铅矿是含量仅次于脆硫锑铅矿的铅矿物之 一。方铅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分布在脉石中,有的 呈半自形一自形晶嵌布,少量呈胶状结构嵌布在脉 石中;此外,方铅矿与闪锌矿关系密切,常与之共 生,少量细粒方铅矿以包体形式嵌布在闪锌矿中; 有时可见方铅矿与黄铁矿、白铁矿、毒砂共生;有 时还可见方铅矿与脆硫锑铅矿、黄铜矿、黝铜矿一 银黝铜矿、黄锡矿共生,有的被包裹在黝铜矿一银 黝铜矿中,少量方铅矿中甚至包裹有细粒黄铜矿; 偶见方铅矿与车轮矿、硫铜锑矿或自然锑共生。方 铅矿的粒度一般为0 .0 1 ~0 .0 7m m 。 4 .8 车轮矿 P b C u S b S 3 车轮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分布在脉石中;有时 可见与黄锡矿、黄铁矿、闪锌矿共生;有时可见车 轮矿被包裹在黄铜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中;偶尔 可见车轮矿与方铅矿共生。车轮矿的粒度一般为 O .0 1 5 ~0 .0 5m m 。 4 .9 黄铁矿、白铁矿 F e S 黄铁矿、白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硫化物,主 要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在脉石矿物中,部分呈脉状分 布,少量呈胶状形式分布;其次,黄铁矿、白铁矿 与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毒砂关系 密切,常与之形成复杂的嵌布关系,有的粗粒黄铁 矿中包裹有细粒黄铜矿、闪锌矿、毒砂以及脉石, 有的呈脉状分布在闪锌矿裂隙中;有时可见黄铁矿、 白铁矿与锡石、脆硫锑铅矿、黄锡矿、方铅矿等矿物 共生在一起;偶尔可见黄铁矿、白铁矿被褐铁矿交 代。黄铁矿、白铁矿的粒度一般为O .0 4 ~0 .8 0m m 。 4 .1 0 毒砂 F e A s S 毒砂常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在脉石中,有的呈自 形一半自形粒状分布,少量呈脉状分布在脉石裂隙 中;此外,毒砂与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关系较 为密切,常与之共生,有的分布在黄铁矿裂隙及其 颗粒中;有时可见毒砂与黄铜矿、黝铜矿一银黝铜 矿、锡石、黄锡矿共生;有时还可见毒砂与脆硫锑 铅矿共生;偶见毒砂与褐铁矿共生。 毒砂的粒度一般分布在0 .0 2 ~0 .2 0m m ,粗的 可达1 .5m m 。 表5矿石中重要矿物的嵌布粒度统计结果 T 曲l e5S i z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m a i nm i n e r a l si no r e/% 注1 包括银黝铜矿、深红银矿、辉银锑铅矿;2 包括黄铜矿、黝铜矿一银黝铜矿、黄锡矿;3 包括黄铁矿、白铁矿、毒砂及磁黄铁矿。 万方数据 1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1 年第4 期 5 矿石中锌、银、铜、锡等的嵌布粒度 由表5 可知,闪锌矿的嵌布粒度较集中于粗一 中粒,银矿物主要以中一细粒为主,黄铜矿等铜矿 物的嵌布粒度主要以中一细粒为主,锡石的嵌布粒 度主要为细粒,黄铁矿的粒度比较粗,主要以粗粒 为主。在 7 4 m 粒级中,闪锌矿的粒度占有率为 7 1 .6 0 %,银矿物为5 1 .3 3 %,铜矿物为5 1 .5 5 %,锡石 为3 0 .9 1 %,黄铁矿为7 9 .8 3 %;在一1 0 斗m 粒级中, 闪锌矿的粒度占有率为1 .9 7 %,银矿物为3 .0 3 %, 铜矿物为3 .4 2 %,锡石为7 .1 8 %,黄铁矿为1 .0 2 %。 矿石中黄铁矿的嵌布粒度最粗,其次为闪锌 矿,铜矿物和银矿物的粒度都主要以中一细粒为主, 锡石的粒度最细。 6 影响锌、银、铜、锡选别的矿物学因素 6 .1 影响锌选别的矿物学因素 1 x 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闪锌矿 平均含铁6 .10 %,主要影响浮选获得的锌精矿品位。 2 部分闪锌矿中包裹微细粒黄铜矿、黝铜矿一 银黝铜矿、黄铁矿、黄锡矿、脆硫锑铅矿、方铅 矿、硫锑铅矿等矿物,这在磨矿过程中不易单体解 离,影响锌、铜或锌、铅浮选分离。 3 矿石中有1 .9 7 %的闪锌矿分布于一1 0 斗m 粒 级,这部分微细粒级闪锌矿浸染于脉石矿物中,在 浮选过程中主要影响锌的回收率。 4 矿石中部分锌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黝铜 矿一银黝铜矿中,主要影响锌、铜或锌、银分离。 5 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0 .0 3 %的 锌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这部分锌在浮选过程中将损 失于尾矿。 6 .2 影响银选别的矿物学因素 1 银矿物主要为银黝铜矿,另有少量辉银锑 铅矿、深红银矿等。由此可见在浮选过程中银、铜 的走向一致,另外,各个银矿物的浮游性存在一定 差异,而且银矿物中同时含有铜、锌等元素,造成 银、铜或银、锌分选难度增大。 2 1 2 .9 7 %的银矿物分布于一2 0 斗m 粒级,微 细粒级银矿物主要嵌布于闪锌矿中,其次嵌布于黄 铜矿中,这部分银矿物即使在细磨矿条件下也不易 与闪锌矿、黄铜矿相互单体解离,使得浮选过程中 银、锌或银、铜的分选难度很大。 3 此外少量方铅矿、硫锑铅矿呈细粒浸染状 分布在脉石矿物中或者在闪锌矿的裂隙中,与这种 方铅矿有关的银矿物也较难回收。 6 .3 影响铜选别的矿物学因素 1 铜矿物主要是以黄铜矿和黝铜矿一银黝铜矿 的形式存在,黄锡矿、车轮矿、硫铜锑矿中也含部 分铜,此外还有微量铜以蓝辉铜矿和铜蓝的形式存 在。黄铜矿与黝铜矿一银黝铜矿、闪锌矿、黄铁矿、 白铁矿关系密切,常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在磨矿过 程中不易单体解离,影响铜、锌、硫浮选分离。 2 矿石中有3 .4 2 %的铜矿物分布于一1 0 斗m 粒 级,这部分微粒铜矿物主要浸染于脉石矿物和闪锌 矿中,在磨矿过程中难以达到单体解离,在浮选过 程中主要影响铜的回收率。 6 .4 影响锡选别的矿物学因素 1 锡石是锡的主要回收矿物,而矿石中锡只 有7 1 .1 1 %以锡石的形式存在,2 1 .11 %以黄锡矿形 式存在,这部分黄锡矿是锡损失的主要状态。 2 锡石的粒度主要以细粒 1 0 ~7 4 斗m 为 主,其占有率为6 1 .9 1 %,微粒 一1 0 斗m 锡石占 7 .1 8 %,锡石的嵌布粒度整体偏细是影响其选别回 收率的主要因素。 7 结语 矿石中锌、银、铜、锡及伴生有价元素铅、锑 等矿物种类繁多,还常存在多个有价元素赋存在同 一个矿物中的现象,例如脆硫锑铅矿 P b J e S b 6 s ,4 、 车轮矿 P b C u s b S , 、银黝铜矿 C u ,A g ,Z n 。2 S b 4 s 。, 、 黄锡矿 c u F e S n s 4 等,并且锌矿物、银矿物、铜 矿物等相互共生关系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矿石中 大部分黝铜矿一银黝铜矿与黄铜矿、闪锌矿复杂共 生,有时相互包裹,这使得矿石中锌、银、铜等浮 选分离难度大,可考虑混合浮选来提高锌、银、铜 的回收率。 参考文献 [ 1 ] 于蕾,李正要,马斌.某铅一锌一银矿银的工艺矿物 学研究[ J ] - 现代矿业,2 0 0 9 1 3 3 3 5 . [ 2 ] 蔡劲宏.南京栖霞山铅一锌一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J ] .矿产与地质,2 0 0 7 ,2 1 2 1 9 6 1 9 9 . [ 3 ] 王玲,汤集刚.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工艺矿 物学研究[ J ] .矿冶,2 0 0 4 ,1 3 2 9 4 9 6 . [ 4 ] 曾令熙,张志成,黄亚琴.西藏索达县锡铜铅锌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研究[ J ] .矿产综合利用,2 0 0 8 5 2 2 2 5 . [ 5 ] 刘智林,叶雪均,肖金雄,等.某铅锌银矿工艺矿物学研 究[ J ] .矿业快报,2 0 0 8 1 2 6 8 6 9 . [ 6 ] 王静纯.麒麟厂铅锌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J ] .矿物学 报,2 0 0 l ,2 1 3 5 3 l 一5 3 3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