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镍矿Ⅰ号岩体镍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pdf
6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年第5 期 金平镍矿I 号岩体镍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 戈保梁,胡秀梅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 5 0 0 9 3 摘要金平镍矿矿石性质复杂,属于极难选矿石。原现场生产工艺选别指标不甚理想。为改善原有工艺,提高选矿 厂效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新的选别工艺。与现场生产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不脱泥以及扫选泡沫再 磨再选等特点。新工艺开路试验使镍精矿品位达到3 .2 4 % 3 .1 4 % ,回收率达6 5 .7 4 % 6 7 .9 6 % 。 关键词新工艺;不脱泥;再磨再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9 4 9 2 2 0 0 6 0 5 一O 0 0 6 0 3 金平镍矿I 号岩体镍矿石属贫镍矿石,原矿含~金属率的8 5 .6 7 %。该矿以铜、镍为主,伴生少量的 镍0 .6 3 %,含铜0 .3 3 %。该矿以铜、镍为主,伴生少量银、钴、锡及铅。矿石由3 0 余种矿物组成,主要金属 的银、钴、锡及铅。矿石由3 0 余种矿物组成,主要金矿物有磁黄铁矿、磁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1 2 属矿物有磁黄铁矿、磁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1 2种;脉石矿物主要有绿泥石、云母、伊利石、蛇纹石、 种;脉石矿物有绿泥石、云母、伊利石、蛇纹石、滑石、滑石、石英、长石、萤石等1 8 种。嵌布粒度粗细不均 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等。各种矿物的嵌布粒度 匀,镍黄铁矿颗粒粗者可达0 .2 r a m ,细者达0 .6 1 x m , 粗细不均,分布粒级宽,共生关系复杂,属难处理低分布粒度较宽;单体解离度较差,占镍金属率 品位铜镍硫化矿石。3 5 .4 6 %的 0 .6 r a m 级别,均没有呈单体产出的镍黄铁 选矿厂在生产中所采用的工艺,选别指标不太矿,在 0 .0 7 4 m m 级别,粒级单体解离度只达到 理想,镍精矿品位不大于3 %,回收率也不超过4 5 .6 9 %, 0 .6 0 .0 7 4 m m 级别,镍金属率累计占了镍金 6 0 %。为提高选别指标,应寻求更佳的工艺条件及流属率的6 6 .0 7 %,而显微镜下所能见到的镍黄铁矿, 程,以提高选矿厂经济效益。其单体解离度累计只占了镍金属率的4 .5 6 %,极大 .帚ru .嘻 部分则呈包裹体、结合体的形式存在。从原矿物质组 1”7 ~p 似 成可知,此矿石属难处理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 金平镍矿I 号岩体属贫镍矿石,原矿含镍原矿矿石的矿物组成含量分析、原矿多元素分 0 .6 3 %,含铜0 .3 3 %。镍主要呈硫化镍形式存在,占镍析结果、镍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 、表2 、表3 。 表1原矿物质组成及含量分析结果/% T a b1T h ea n a l y s i so fm i n e r Mc o m p o n e n ta n dc o n t e n to fr u n - o f - m i n eo r e /% 属重量1 .5 1 30 .0 1 60 .8 1 60 .0 0 10 .0 0 91 8 .8 5 0 荔 矿物名称萤石电气石锡石 重量0 .4 7 1 0 .0 0 30 .0 1 0 方解石 白云石 O .6 4 0 石英 长石 5 .4 9 4 绿帘石 O .0 0 7 2 选矿工艺试验 在工艺矿物学及选矿厂现场生产的基础上,我 发稿日期.2 0 0 6 0 3 2 3修回日期2 0 0 6 0 4 2 0 6 鲁筒介蝴焉梅It 9 7 9 一} ,盘,福建坨岩人.顶{ j 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l 】,主要包括人选细度试 验、药剂用量试验、捕收剂选用试验、脱泥试验、药剂 作用时间试验等。通过试验确定了新的开路试验流 万方数据 2 0 0 6 年第5 期 戈保梁等金平镍矿I 号岩体镍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7 . 表2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T a b2M u l t i - 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r u n _ 吣f - m i n eo r e /% 元素 N iC uSF e S nC o A 1 2 0 3 含量0 .6 3 4O .3 2 97 .62 1 .6 O .0 4 70 .0 4 74 .5 4 相态 硫化镍含镍硫酸镍含镍硅酸镍含镍全镍 表4 镍在矿物中的金属分布/% T a b 4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N i c k e li nm i n e r a l /% 墓黧簇摹誊纂登摹绿泥石其它- 0 .0 1 0 m m 合计 名称 铁矿 镍矿铁矿替“们持匕 。。’o 程,见图1 ,试验结果见表4 。与现场工艺相比,新工 艺所得选别指标优于现场工艺。现场生产开路流程 见图2 ,结果见表5 。 新工艺开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抑制剂抑 制矿泥,经过两次粗选、三次精选流程获得的镍精矿 表5 新开路试验结果/% T a b5T e s tr e s u l to fn e wc r a f t /% 产品名称精矿I精矿Ⅱ中矿1中矿2中矿3中矿4 中矿5尾矿原矿精矿I 精矿Ⅱ 产率 1 2 .7 20 .8 61 .6 02 .6 67 .6 5 0 .9 83 .2 87 0 .2 51 0 0 。01 3 .5 8 镍品位 3 .2 4 1 .6 20 .9 60 .7 30 .5 10 .7 70 .4 30 .1 50 .6 33 .1 4 回收率6 5 .7 42 .2 22 .4 53 .1 06 .2 21 .2 02 .2 51 6 .8 5 1 0 0 .06 7 .9 6 表6 T a b6 现场流程试验结果,% T h et e s tr e s u l to fp r o d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 /% 主昌名签擅芷焦堑卫 生窆堑婆星笙厦芷擅蔓 堑2蕉笙 壁2 虫筻 产率1 2 .0 08 .8 04 .0 08 .4 06 6 .8 01 0 0 .02 0 .8 02 4 .8 0 镍品位2 .4 11 .0 0O .6 9O .3 3O .3 lO .6 41 .8 11 .6 3 回收翠4 5 .2 31 3 .7 44 .3 14 .3 83 2 .3 41 0 0 .05 8 .9 7 6 3 .2 9 原矿 图1 新开路试验流程 F i g 1 T h et e s tf l o w s h e e to fn e wc r a f t 品位达3 .2 4 %,镍回收率达6 5 .7 4 %,若与精矿Ⅱ合 原矿 中矿尾矿 图2 现场生产粗扫选开路流程 F i g2 T h et e s tf l o w s h e e to fp r o d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 并,可得品位为3 .1 4 %、回收率达6 7 .9 6 %的镍精矿。 与现场流程相比,进行改进后,镍的回收率从 5 8 .9 7 %提高到6 7 .9 6 %,提高了9 %。 万方数据 8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年第5 期 3 讨论 从试验结果分析,新工艺流程在尾矿损失了 1 6 .8 5 %的镍回收率,而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在尾矿损 失了3 2 .3 4 %的回收率,在脱除的矿泥中也损失了 4 .3 8 %的镍回收率。从这点看出新工艺流程比现场工 艺多回收了1 9 .8 7 %的镍。 新选别工艺与现场选别工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1 新工艺没有脱泥工艺,而是采用碳酸钠、水 玻璃、C M C 的联合作用,抑制易浮的脉石矿物,在流 程中控制矿泥走向[ 引,减小矿泥影响,以达到减少镍 在矿泥中的流失。水玻璃在选别中能较好地抑制石 英、硅酸盐等脉石矿物,同时也是较好的矿泥分散 剂;C M C 是辉石、角闪石、高岭土、蛇纹石、绿泥石、 石英等泥质脉石的高效有机抑制剂,也是矿泥絮凝 剂;碳酸钠用于调节矿浆p H 值,同时也可起分散矿 泥的作用引。三种药剂共同作用,在抑制脉石矿物的 同时,对矿泥也取到很好的分散效果,有利于改善选 别产品质量。 不脱泥工艺优于脱泥工艺的原因可从工艺矿物 学分析,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绿泥石中镍的金属分布 率达5 .4 0 %,这部分镍易随可浮性好的绿泥石上浮损 失在矿泥中,而采用抑制剂的办法,不仅可以消除矿 泥对浮选的影响,还能避免绿泥石中的镍损失在矿泥 中。同时,抑制剂的使用也减少了镍在尾矿中的损失。 2 新工艺采用了扫选泡沫再磨再选的工艺,实 现了难易分选,使易选镍得到回收的同时,又回收了 一部分难选的镍。工艺矿物学分析显示,镍黄铁矿粒 度分布范围较宽最大粒径为0 .2 m m ,优势粒径在 0 .15 m m ~0 .0 0 6 m m 之间,最小粒径 0 .0 0 0 5 m m 。镍黄 铁矿共生关系复杂,与磁黄铁矿、绿泥石、黄铜矿、磁 铁矿、赤铁矿、石英、方解石、阳起石等矿物均形成共 生关系。如果采用一次全量磨细,在各矿物达到解离 的同时,易造成部分粗粒镍矿物和钙镁矿物泥化,矿 泥的增加会影响浮选效率,增加药剂的耗量,影响精 矿质量。同时细粒的单体镍矿物在浮选体系中,由于 矿粒质量小,表面能高,表面电荷和比表面积大等原 因,易与矿浆中的细粒脉石形成团聚,浮选效果差, 在选别过程中不易回收4 | 。因此,采用阶段磨矿,先 粗磨回收部分易选镍,再细磨使未达到单体解离的 镍矿物得到充分解离再回收,这种工艺有利于镍品 位及回收率的提高。 4 结论 金平镍矿I 号岩体镍矿石由3 0 余种矿物组成, 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是极难选矿石。在 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出新的选别工艺,开路试验 得镍精矿品位3 .2 4 % 3 .1 4 % ,回收率达6 5 .7 4 % 6 7 .9 6 % 。该工艺的特点一是不脱泥。而是采用碳酸 钠、水玻璃、C M C 的联合作用,抑制易浮脉石矿物,既 消除了矿泥对浮选过程的影响,又提高了选别产品质 量。与脱泥相比,具有流程简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对 于选矿厂现场来说也就免去了浮选前的脱泥槽,从而 降低了资金与人员的投人,提高了选矿厂效益。二是 扫选泡沫再磨再选工艺,实现了矿物的难易分选。 参考文献 [ 1 ] 胡秀梅,戈保梁.金平镍矿I 号岩体镍矿石浮选矿泥处 理方式的探讨叨.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3 3 1 3 3 [ 2 ] 方启学,卢寿慈.硫化镍铜多金属共生贫矿石的浮选【J 】. 有色矿冶,1 9 9 5 3 1 1 - 1 5 . [ 3 ] 陈家模.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 M ] .贵州科技出版社, 2 0 0 1 1 9 . [ 4 ] 胡为柏.浮选E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3 ,2 4 1 . T H EN E WC R A F TS T U D YT OJ I N P 矾GN o .1N I C K E Lo R E G EB a o l i a n g ,H UX i u m e i K u n m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 i n g , 6 5 0 0 9 3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n i c k e lo r eo fJ i n P i n gi Sv e r yd i m c u l tt os e p a r a t e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e “ si n d e xo fp r o d u c t i o nc r a f ti S n o tv c r yp e r f e c t .S o .a f t e ras e r i e so f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n e wc r a f th a sb e e n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n e wc r a f t h a s t w o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n ei s n o n d e s l i m i n gc r a f t b u tt ou s et h ed e p r e s s i n gr e a g e n tt od e p r e s st h em i r ea n d c o n t r o lt h et r e n do fm i r e .A n o t h e ri St oc o n c e n t r a t et h es c a v e n g e rf r o t h i n t or e g r i n d i n ga n dr e c l e a n i n g .T h e r e s u hi n d i c a t e st h a t 。t h en e wc r a f ti sp r e f e rt ot h ep r o d u c t i o nc r a f t .T h ef i n a lr e s u l ti St h a t ,t h eg r a d eo fN i c o n c e n t r a t ei S3 .2 4 % 3 .1 4 % a n dt h er e c o v e r yo fN ii S6 5 .7 4 % 6 7 .9 6 % . K E YW O R D S n e wc r a f t n o n d e s l i m i n g ;r e g r i n d i n ga n dr e c l e a n i n g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