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高效矿浆搅拌槽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pdf
2 5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7 年增刊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1 - 9 4 9 2 .2 0 1 7 .z 1 .0 5 7 C K 高效矿浆搅拌槽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 朱凯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4 1 0 0 1 2 摘要对C K q ,2m 2m 高效矿浆搅拌槽进行了人工配矿条件正交试验。考查了叶片倾角、叶轮安装高度、叶轮转速及 矿浆浓度等因素对搅拌强度和搅拌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倾角4 5 。,叶轮安装高度6 0i n m ,叶轮转速2 1 8r /m i n 为该 搅拌槽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此条件下,使用计算流体力学 C F D 软件F l u e n t 6 .3 对该搅拌槽固液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 c K 高效搅拌槽的大型化设计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高效搅拌槽;工艺参数;正交试验;计算流体力学;流场 中图分类号T I M 6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 - 9 4 9 2 2 0 1 7 S 0 - 0 2 5 0 - 0 4 P e r f o r m a n c eS t u d yo nC K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P u l pA g i t a t i n gT a n k s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Z H UK a t C h a n g s h a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C o .,L t d .,C h a n g s h a4 1 0 0 1 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w i t ha a i f i c i a lo r ep u l po nC K 税m 2m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p u l pa g i t a t i n gt a n k w a sc a r r i e do u t .F a c t o r sa f f e c t i n ga g i t a t i n gi n t e n s i t ya n dm i x i n ge v e n n e s s ,s u c ha sb l a d ea n g l e ,i m p e l l e rm o u n t i n g h e i g h t ,i m p e l l e rs p e e da n dp u l pd e n s i t y ,w e r es t u d i e d .M e a n w h i l e ,b ya d o p t i n go p t i m u mt e c h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 ss u c ha s b l a d ea n g l eo f4 5 。,i m p e l l e rm o u n t i n gh e i g h to f6 0m m ,i m p e l l e rs p e e do f218r /m i n ,t h ef l o wf i e l d s o fs o l i da n d l i q u i do nC K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p u l pa g i t a t i n gt a n kw e r es i m u l a t e db yu s i n gF L U E N T6 .3 .T h er e s u l t sp r o v i d ea d e c i s i o nb a s i sf o rt h el a r g e - s c a l i n gd e s i g na n dt h eo p t i m u mf o rC K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p u l pa g i t a t i n gt a n k . K e yw o r d s e f f i c i e n ts t i r r i n gt a n k ;t e c h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 s ;o r t h o g o n a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e t h o d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f l u i dd y n a m i c s ;f l o wf i e l d 搅拌槽是选矿工艺中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浮 选厂中,浮选前对矿浆的搅拌调和,是浮选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作业圳。对矿浆的合理调节,可强化矿化 效果,缩短浮选所需时间。破坏矿物间的磁电团聚, 改善油药作用条件,降低浮选药剂消耗,对提高浮选 指标有重大影响口j 。 搅拌调浆所需的强度和时间由药剂在矿浆中分 散、溶解的难易程度以及浮选药剂与矿粒相互作用 的速度决定‘4J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螺旋桨式叶轮搅 拌槽,由于对搅拌调浆性能的研究较少,未能有明确 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调浆作业的质量及效率,因而该 种型式的搅拌槽在搅拌大比重、高浓度、高团聚、强 磁性的矿浆时,由于搅拌强度不够,矿泥罩盖层难以 脱落,容易产生沉槽,甚至压死的现象,而且叶轮寿 命短,更换频繁,严重影响选别作业“ J 。 为实现新型高效调浆机制,研究调浆搅拌槽内 流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而计算流体力学 C F D 理 论的发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使得采用C F D 方法对搅 拌设备进行设计、放大和优化成为可能M j 。数值计 算可获得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和微观湍流特性的详细 信息,并预测不同构型和不同操作条件下槽内的流 体动力学特性,具有更好的通用性o7 。。 为解决上述问题,长沙矿冶研究院进行了高效 搅拌槽的开发研制‘8 引。本文通过对C K q 2m 2m 高效矿浆搅拌槽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研究,以确定 C K 高效搅拌槽工艺参数的最优匹配,并利用 F l u e n t 6 .3 .2 6 对槽内两相流的流场分布、浓度分布等 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为实现新型高效调浆机制的研 发提供理论基础。 1 试验设备与方法 1 .1 设备结构与原理 收稿日期2 0 1 7 - 0 7 1 6 作者简介朱凯 1 9 8 6 一 ,男,汉族,山西山阴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多相浆体搅拌调和技术与装备。 万方数据 兰盟7 年增刊朱凯C K 高效矿浆搅拌槽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 2 5 1 高效矿浆搅拌槽槽体规格为观m 2m ,搅拌 轮采用自主设计的下掠式异形搅拌轮,其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C K 2mX2m 高效矿浆搅拌槽结构示意 F i g .1 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r a mf o rC K q 2mX2m 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p u l pa g i t a t i n gt a n k l 一传动皮带及安全罩;2 一搅拌轴部件;3 一电机部件;4 一大梁; 5 一槽体;6 一导流整流装置;7 一玻璃管液位计;8 一电控系统 1 .2 试验方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搅拌槽的最佳工艺参 数组合,以最大程度提升搅拌效果 搅拌强度 。试 验中,搅拌强度用插入槽内的玻璃管水柱上升的高 度来表示,玻璃管内径为5m m ,插入液面的深度为 1 .2m ,矿浆面距槽体上缘为0 .2m 。 试验采用人工方法配制浓度为5 8 %的矿浆,考 虑到生产中重而粗的矿粒易产生沉槽现象,选用比 重4 .3g /c m 3 、粒度为一7 4 m 粒级占7 0 %的某铁精 矿作为配制矿浆的物料。当叶轮直径一定时,影响 搅拌强度的直接因素有叶轮安装高度、叶片倾角以 及叶轮转速,选择三因素三水平L 。 3 4 正交表,试验 设计见表1 ,依照正交表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搅拌 试验。 表1 L 9 3 4 正交试验设计 T a b l e1 O r t h o g o n a lt e s td e s i g no fb 3 4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依照正交表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正交搅拌试 验,试验结果见表2 。 表2 搅拌强度k 3 4 正交试验及极差计算结果 T a b l e2R e s u l t so f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o fL q 3 4 f o r m i x i n gi n t e n s i t ya n dt h er a n g ea n a l y s i s 搅拌强度 水柱高/m m 优水平 从极差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叶片安装倾角是 影响高效搅拌槽搅拌强度的最显著因素,其次是叶 轮转速,而叶轮安装高度影响相对不显著,最佳水平 为A B c ,,即叶轮安装高度6 0m m 、叶片安装倾角 4 5 。和叶轮转速2 1 8r /m i n 。 3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C F D 技术的发展为搅拌槽内流体 的复杂流动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0 ’⋯。利 用F l u e n t 6 .3 .2 6 对C K 高效矿浆搅拌槽内部流场进 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槽内整体流场特性的研究对 搅拌性能进行进一步解析。 3 .1 计算模型 搅拌槽计算模型选用最佳水平条件,叶轮安装 高度6 0m m 、叶片安装倾角4 5 。和叶轮转速2 1 8 r /m i n 。搅拌槽稳定运行时内部流场为定常流动,进 口为盐与料浆混合物,固相质量浓度为取6 0 %,不考 虑相间传热,选取M i x t u r e 多相流模型,采用稳定、不 可压缩流工况下的标准K 一£双方程为湍流模型。 计算时采用多重参考坐标系 M R F 模型模拟叶轮旋 转,选取整个流场区域为计算域,计算域网格采用四 面体非结构网格,网格单元总数为10 2 71 4 2 万。 3 .2 边界条件 本模型边界条件设定如下进口为速度进口,根 据进口流量及通流面积计算得进口流速为0 .1 5 m /s ,出口为自然出流;动区域 叶轮区 内流体和轮 弘加∞∞盼乾钙跖弘 c一。,,。o。一曼|{呈猫钳铝鹋抖q口一。,。,。,一Ⅲ拢Ⅲ∞“钾卯吃 A一。。。,o o一㈣mⅢ弱如钙H赴 盟。,4,。,。, “蛔锄b 砀b R 万方数据 2 5 2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7 年增刊 毂及叶片以相同转速旋转,旋转方向为y 轴负方向, 轴表面设置为旋转壁面;槽内壁与导流装置壁面均 定义为无滑移固壁边界,在近壁面区域采用标准壁 面函数法进行处理。 图2 槽体纵向剖面混合相速度矢量 F i g .2V e l o c i t yv e c t o ro fm i x e dp h a s e 0 1 1t u bl o n g i t u d i n a lp r o f i l e 图3 槽体纵向流迹图 F i g .3 F l u i dt r a c eo nt u bl o n g i t u d i n a lp r o f i l e 3 .3 数值模拟结果 图2 和图3 分别为槽体纵向剖面混合相流场速 度矢量图和槽体纵向流迹图。由图2 和图3 可知, 高效搅拌槽内流场主要呈现轴向流,流体由叶轮上 部吸人,在叶轮区和导流装置内被加速后,经整流装 置分流,沿槽底平滑流出,将轴向流动分量转为径 向,而后沿槽壁向上流动,最后在槽体上部沿轴向返 回到叶轮区,呈“w ”型迹线大循环流动。同时,流体 在槽内又形成槽体上下两个区域循环,其中槽体下 部的循环区,流速高,搅拌混合强度大;槽体中上部 的循环区搅拌混合强度稍小,但循环区域较大。叶 轮区和导流装置内的循环区,由于较强的循环搅拌 效果,使固体颗粒能有效地参与槽体内的流动循环, 减小槽体内部死区出现,槽体上部的大循环区域保 证了矿浆和油药在槽体内有较长的混合停留时间。 图4 槽体纵向剖面固相浓度分布 F i g .4 S o l i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nt u bl o n g i t u d i n a lp r o f i l e 图4 给出模拟所得槽体纵向剖面固相浓度分 布。由图可知,在转速为2 1 8r /m i n 的下,槽内固相 浓度分布趋于均匀,但在整流装置外侧与槽体之间 固相浓度相对较高,为6 2 %左右;在表层和槽底固相 浓度较低,分别为5 6 %和5 3 %左右,矿浆固相浓度 沿槽高方向始终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固相颗粒均离 底悬浮,没有发生槽底堆积现象。 4 C K 高效搅拌槽在金川硫化铜镍矿 浮选中的应用 金川硫化铜镍矿的主要脉石矿物是蛇纹石。蛇 纹石硬度低,在碎磨过程易泥化,在硫化铜镍矿浮选 常用的弱碱性p H 区间,蛇纹石表面荷正电,金属硫 化矿物表面荷负电,蛇纹石矿泥通过静电吸引作用 在金属硫化矿物表面形成矿泥罩盖层,阻碍了矿物 表面吸附黄药和向气泡黏着,影响了金属硫化矿物 的浮选‘12 | 。 为提高金川硫化铜镍矿的浮选指标,金川公司 选用了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制的6 台C K 0 2m 2m 高效矿浆搅拌槽。试验发现,对矿浆进行强搅拌调 浆能够显著提高细粒铜镍矿和铜矿的浮选回收率及 品位,镍的浮选回收率从8 1 %增加到8 7 %,节能明 显,能耗较老式搅拌槽可降低2 0 %~4 0 %,油药用量 可减少2 0 %左右,因系统停车检修,导致槽内矿浆沉 积,C K 高效搅拌槽无需卸矿即可直接启动正常工 作。为此,2 0 1 4 年和2 0 1 5 年金川集团在二选车间扩 万方数据 2 0 1 7 年增刊朱凯C K 高效矿浆搅拌槽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2 5 3 . 能降耗技术改造中,陆续选用了4 台C K 函2 .5mx 2 .5m 高效搅拌槽、6 台C K q 4mx4m 高效矿浆搅 拌槽和4 台C K q 6mx 6m 高效强力搅拌槽,单台容 积达到2 5 0m 3 ,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C K 高效搅拌槽还在金堆城钼业公司、中 金岭南凡口铅锌矿、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乌格吐努 山矿、酒钢集团粉矿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改造工程等 领域中,均取得了良好指标。2 0 1 5 年为福能环保新 材年产6 0 万m 3 脱硫剂项目设计了2 台C K 少1 1m 1 2m 高效搅拌槽,单槽有效容积达l0 0 0m 3 ,目前为 国内应用最大的高效调浆搅拌槽。 5结语 1 影响C K 高效搅拌槽搅拌强度和功耗的主要 因素是叶片的安装倾角,其次是叶轮转速,而叶轮的 安装高度对其影响较小,且叶片安装倾角和叶轮安 装高度的最佳值分别是4 5 0 、6 0m m ,最佳搅拌转速 为2 1 8r /m i n 。 2 采用C F D 对C K 高效搅拌槽的流场进行数值 模拟。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2 1 8r /m i n 时,搅拌 器对浆液产生了足够的强烈剪切扰动,槽内流场主 要呈现轴向流,呈“w ”型迹线大循环流动,搅拌相对 均匀,矿浆中的固体颗粒均离开槽底悬浮在槽内,不 发生沉槽现象。槽内固相浓度分相对均匀,但沿槽 高确实存在一定的浓度差,中部存在一个高浓度区 3 C K 高效搅拌槽搅拌强烈均匀,能耗低固相不 离析、不沉槽,矿化效果好;油药弥散均匀、用量少; 操作简便,系统停车检修无需卸矿即可直接启动,可 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其大型化的发展成为浮选 调浆的关键设备,在浮选前的调浆搅拌为提高浮选 指标发挥着关键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 1 ] 王凯,冯连芳.混合设备设计[ 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 0 0 0 ,3 5 8 8 . [ 2 ] 陈允中,汪霞倩.搅拌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J ] .石油化工设 备技术,1 9 9 7 ,1 8 6 1 3 - 2 1 . [ 3 ] 王凯,虞军.化工设备设计全书一搅拌设备[ M ]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3 ,4 4 _ 4 9 . [ 4 ] 徐季亮.搅拌器的选型方法探讨[ J ] .化工装备技术, 1 9 9 1 ,1 2 5 2 4 - 3 0 . [ 5 ] 来永斌,杨敏官.无挡板搅拌槽内固液悬浮的试验[ J ] .江 苏大学学报,2 0 1 0 ,3 1 3 3 0 9 - 3 1 3 . [ 6 ] 张竞,张志荣.某铬铁矿选厂的工艺设备升级改造 [ J ] .矿冶工程,2 0 1 1 2 3 9 4 1 . [ 7 ] 王桂福.高效搅拌槽8 0 1 0 5 9 9 9 [ P ] .1 9 8 8 旬8 1 0 . [ 8 ] 刘排秧,王桂福,易凤英,等.高效搅拌槽9 6 2 4 2 5 0 1 .X [ P ] .1 9 9 8 J 0 7 旬1 . [ 9 ] 朱凯,刘排秧.高效矿浆搅拌槽试验研究[ J ] .矿冶工 程,2 0 1 2 ,3 2 8 1 9 2 1 9 4 . [ 1 0 ] 王峰,冯鑫,毛在砂,等.搅拌槽内多相流动数值模 拟研究进展[ J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 0 0 9 ,3 l 4 1 0 3 - 1 1 0 . [ 1 1 ] 周国忠,王英琛,施力田.用C F D 研究搅拌槽内的混合 过程[ J ] .化工学报,2 0 0 3 ,5 4 7 8 8 6 8 9 0 . [ 1 2 ] 冯博,冯其明,卢毅屏.强搅拌调浆在金川硫化铜镍 矿浮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J ] .化工学报,2 0 1 4 ,3 8 5 8 6 2 - 8 6 7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