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难选硅质磷矿选矿试验研究.pdf
5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2 年第4 期 d o i l 吣9 6 蚴.i s s n l 6 7 1 - 9 4 9 始0 1 2 .04 .0 1 2 云南某难选硅质磷矿选矿试验研究 毛素荣,何剑,王君,张才学,余新文 国土资源部成都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成都6 1 0 0 8 1 摘要介绍云南某硅质磷矿的矿物组成及矿石性质,在浮选流程中,采用正浮选和反浮选相结合的流程.取得很好 的选别效果。闭路试验指标为磷精矿品位3 1 .7 4 %,磷回收率8 I 朋%,M 9 0 的含量为o .6 4 %,s i 0 2 的含量为1 1 3 2 %。 关键词硅质磷矿;正浮选反浮选 中图分类号1 1 D 1 9 2 3 ;T D 9 7 l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l 一9 4 9 2 2 0 1 2 o 仙0 5 咖3 E x p e r i n 烈她lS t u d y 舭舳a lP r ∞耐n go fS m c 鲫噼P h o s p h a t eO r eo fY u 衄粕 皿A 0S H r D 叼,丑露毋鲫,W 为2 \骼山n ,幻础V Gc c 凼豫。,阿弼n 加肌 C k 咧u 尬n e r 谢R B s o u r c e s 弛艇t 阳a 叭t 盯。厂施n 萱s t 憎D 厂上棚t d ∞以R I B ∞M n 。嚣, a l 霸鲥酲瞰∞8 J ,C 蛔曲 A b s t r a c t M i n e r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娜r t y0 fs i l i c e o u s p h o s p h a t e o r ei nY u n n a np m v i n c ea r e d e s c r i b e di nt I l i s 邮r .A d 叩t i n gc o m b i 啮t i o np m c e s Bo fd i I e c t .n o t a d o na n dI { e v e r s e _ n o t a t i o ng o o d 吕e p 盯a t i o n e c ti sa c l l i e v e d .n e 矗n a lc o n c e n t m t eg r a d i l l g3 1 .7 4 %P 2 q ,o .6 4 %M g o ,1 1 .3 2 %S i 0 2a r eo b t a i n e d b y t l l e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 ,a tr e c o v e r yo f8 1 .4 7 %P 2 0 5 . K e yw o r d s s i l i c e a 璐p h o s p h a t eo r e ;d i r e c tf l o t “叫;r e v e r 的f l o t a t i o n 我国的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探明资源总 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全国有磷矿大型矿产7 2 处, 中型1 3 7 处,保有资源储量为1 6 7 .5 6 亿t ,其中储 量2 1 .1 1 亿t ,基础储量4 0 .5 4 亿t ,资源量1 2 7 .3 2 亿t 。我国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鄂、 湘五省,云南省的磷矿储量最大[ 1 】。 磷矿石的用途目前主要用作磷酸质肥料及各种 磷化合物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医 药、轻工及军事等领域。浮选是国内处理磷矿石最 主要的选矿方法,浮选又分为正浮选、反浮选、 正一反浮选、反一正浮选【2 】。本次试验原矿样属硅 质型磷矿,因此采用正一反浮选进行试验研究。 1 矿石性质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 该矿石含磷矿物主要为胶磷矿和微量磷灰石, 收稿日期2 0 1 1 1 0 一2 1 修回日期2 0 1 2 0 5 2 2 作者简介毛素荣 1 9 7 9 - ,女,安徽萧县人,工程师。 表1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T a b l e1 A n a l y 8 i sr 既1 1 1 t so f Ⅲu l t 沁l e m e n t o fn I r H ,} t l l i n e o r e /% 垡坌呈垒丛坦 i Q 21 鲤皇 墅 堡垒 含量2 3 .9 7 1 .4 4 2 3 .“3 1 .7 8 2 .7 42 .2 9 0 .1 4 7 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和石英,为硅质磷矿。 胶磷矿含量较高的条带中见较多的磷质粒屑 砂屑、砾屑 ,大者可达3 嗍x 5m m ,主要由胶 磷矿构成,可见少量微晶石英集合体及石英砂屑混 杂。磷矿粒屑间见黏土矿物,粉晶及微晶石英、胶 磷矿及少量磷灰石。 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的条带中见较少的磷质 粒屑 一般小于2 咖,主要由胶磷矿构成 。另 见微晶石英集合体、石英砂屑等。该类条带中有相 对较多的磷灰石半自形一自形晶,较均匀散布,粒 度一般0 .0 2 ~O .1 姗。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第4 期毛素荣等云南某难选硅质磷矿选矿试验研究 5 1 胶磷矿为隐晶质集合体,主要以磷质粒屑存 在,局部见为充填于粒屑间的不规则隐晶质集合 体。磷质粒屑由胶磷矿组成,个别见混杂较多微量 石英,为硅质磷质粒屑。 黏土矿物分布较为广泛,在黏土矿物相对较多 的条带中,见其构成的基底中散布其它矿物。在胶磷 矿相对较多的条带中,见其充填于磷质粒屑等粒问。 石英以粉晶、微晶石英集合体为主,少量一部 分石英砂屑分布较均匀。粉晶、微晶集合体大小一 般o .0 5 加5 唧。石英碎屑一般0 .0 3 m 1 2 衄。部分 粉晶、微晶石英集合体中有不等量的胶磷矿混杂。 白云母为鳞片状,较均匀散布,量微。 2 选矿工艺研究 2 .1 试验方案的选择 国内外对胶磷矿的选矿研究很多,最有效的是 浮选法。磷矿石又主要分为硅质磷矿和钙镁质磷 矿。当矿石属硅质胶磷矿时,采用正浮选法,如宁 夏石嘴山磷矿;当矿石属硅镁质胶磷矿时,采用 正一反浮选法,如湖北王集磷矿;对钙镁质或镁质 胶磷矿,采用反浮选法,如贵州的瓮福磷矿及四川 金口河老汞山磷矿[ 3 】。此外云南滇池地区如晋宁、 昆阳等地采用重选一浮选联合工艺流程【4 】。 本次试验磷矿试样主要以硅胶磷矿为主,S i 0 2 的含量为2 3 .6 4 %,属于难选的硅质磷矿。试验的 目的主要是降硅,由于采用单一的正浮选不能获得 合格的磷精矿,所以试验采用正浮选与反浮选相结 合的浮选方法。正浮选与反浮选的选矿方法也有相 关的报道。例如罗惠华、李丽芬采用正反浮选, 对云南海口中品位硅一钙质磷矿进行了常温条件下 的浮选试验,获得较好的工业指标,磷精矿P 舡 品位达到3 2 .4 7 %,回收率为8 1 .0 6 %,其中M 9 0 含 量仅为0 .8 8 %。S i 0 2 为1 1 .0 2 %【5 。。 2 .2 浮选试验 原矿试样磨至- 7 4I I 柚占7 6 .8 %的细度时,采 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的正浮选,将正 浮选所得的精矿再进行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反浮 选工艺流程方案,可以获得产率6 1 .4 8 %、P 她品 位为3 1 .7 4 %、回收率为8 1 .4 7 %的磷精矿。磷精矿 中M g o 的含量为O .“%,s i 0 2 的含量为1 1 .3 2 %。 所采用的药剂有调整剂碳酸钠,抑制剂水玻璃、 硫酸和磷酸,捕收剂为l £z - 1 和反浮选捕收剂K z .2 。 2 .2 .1 磨矿细度的确定 磨矿是选矿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宜的磨 矿细度能够使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有效分离,直接影 响选矿指标的好坏。药剂条件碳酸钠2 .5k 砂, 水玻璃2 .0k 酢,K z - 13 .2k 矾,试验结果见图1 。 蓬 墼 叵 餐 厝矿细腰 .7 4 斗m % 图1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F i g .1 T e s tr e s u h so f 班n d i n gf i n e 眦s s 从图1 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磷矿 物的回收率增加,磷的品位曲线呈抛物线状,在磨 矿细度为_ 7 4 m7 6 暑%,粗精矿P 如,品位为2 5 名1 %, 磷的回收率为9 5 .5 5 %,浮选效果较好。综合考虑 磨矿成本,选用磨矿细度为一7 4 斗m7 6 .8 %。 2 .2 .2 碳酸钠用量试验 碳酸钠药剂用量为变量,水玻璃的用量2 .ok 驴, K z 一1 的用量1 .6k 趴,试验结果见图2 。 堡 翅 咯 卷 碳酸钠用量, k g t - 1 图2 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F i g .2 E 自f e c to fd o s a g e0 fN a 2 C 0 3 堡 瓣 擎 回 蕊 由图2 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碳酸钠用量由 1 .5k 趴增加到2 .5k 趴,磷的回收率不断增加;继 续增加碳酸钠的用量,回收率却有所降低。磷精矿 的品位先呈上升趋势而后降低,所以选用碳酸钠用 量为2 .5k 虮。 2 .2 .3 水玻璃用量试验 水玻璃为硅酸盐的抑制剂,本次试验的目的主 要是抑制二氧化硅,药剂条件碳酸钠药剂用量为 2 .5k 加,水玻璃的用量为变量,K Z l 的用量为 1 .6k 趴,试验结果见图3 。 由图3 试验结果可知,磷的回收率随着水玻璃 鳃%舛s粥昭嘶材跎 9 8 7 6 5 4 3 2 l 5笛笛笱笛笱笛笛笱药 。6,翅咯眷 蚰∞∞∞卯∞∞∞m O 7 8 6 4 2 6 8 6 42施托;毫孤2强旌搀 万方数据 5 2 有色金属 选矿螂分2 0 1 2 年第4 期 2 6 .9 2 6 .8 2 6 .7 堡鬈 曩| | i | 2 6 .1 2 6 2 5 .9 8 3 8 2 .5 8 2 堡 8 1 .5 镬} 8 l 蔷 8 0 .5 锚 舳 7 9 .5 水玻璃用量, k g ‘t _ 。 图3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F i g .3 E 任e c to fd o s a g eo fN a 毒’i 0 3 的增加而增加,当水玻璃为3 .0k 虮,磷的回收率 为8 2 .7 9 %,继续增加其用量,回收率却呈下降趋 势。磷精矿P I D 5 品位为2 6 .7 6 %,所以选用水玻璃 用量为3 .0k 趴。 2 .2 .4K Z 一1 用量试验 K Z 一1 为磷矿的正浮选捕收剂,碳酸钠的用量 为2 .5k 虮,水玻璃的用量为3 .0k 趴,l z 一1 的用 量为变量,试验结果见图4 。 堡 趔 略 馥 K z - l 用量, k g t .I 图4K z 一1 用■试验结果 F i g .4 E 脆c t0 fd o s a g e0 fK Z l 堡 祷 馨 叵 链 由图4 试验结果可知,磷矿物的回收率随着 K z 一1 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 炽品位随着其用量的 增加而降低。在K z l 的用量为2 .8k 虮时,磷精 矿的回收率为9 4 .7 0 %,P 2 0 s 品位为2 6 .1 7 %。所以 选用K z 一1 的用量为2 .8k 矾。 2 .2 .5 闭路试验 由于采用单一的正浮选流程,不能获得合格的 磷精矿,所以在前面正浮选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浮选 作业,反浮选的捕收剂为K z 一2 ,药剂条件正浮 选粗选碳酸钠2 .5k 矾,水玻璃3 .Ok 舭,K Z 一1 为 2 .8k 鲈;正扫选水玻璃1 .5k 趴,K Z 一1 为1 .2k g , t ;反浮选粗选硫酸4 .0k 趴,磷酸1 .0k 趴,K Z 一2 为1 .6k 矾;反浮选精选硫酸2 .Ok 鲈,磷酸O .5 k 矾,K Z - 2 为O .8k 趴;闭路试验流程见图5 ,试 验结果见表2 。 表2闭路试验结果 7 I 铀l e2R e s l l l t s0 f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尾矿2精矿 图5 闭路试验流程 F i g .5 n o w s h e e t0 fc l o s e d c i r c l l i tt e s t 3 结论 1 试验对云南某硅质磷矿的矿石性质及选矿 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磷矿石有用矿物为胶 磷矿和微量磷灰石,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和石英。 试样中P 如5 的含量为2 3 .9 7 %,M 9 0 的含量为1 .4 4 %, S i 0 2 的含量为2 3 .6 4 %,属于难选的硅质磷矿。 2 试验采用正浮选和反浮选相结合的工艺流 程,选用新型捕收剂K z 一1 和K z - 2 ,最终获得磷 精矿P 2 0 5 品位为3 1 .7 4 %、回收率为8 1 .4 7 %,磷精矿 M g o 的含量为0 .6 4 %、S i 0 2 的含量为11 .3 2 %。 参考文献 [ 1 ] 杨小芹,马树江.化学工业矿物原料选矿.当代世界的矿 物加工技术与装备第十届选矿年评[ M ] .北京科学 出版社,2 0 0 6 . [ 2 ] 郑水林.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 0 0 5 . [ 3 ] 胡为柏.浮选[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9 2 . [ 4 ] 杨茂椿.滇池地区中低品位胶磷矿重浮选矿试验研究 [ J ] .化工矿物与加工,2 0 0 4 5 3 5 . [ 5 ] 罗惠华,刘丽芬,柏中能,等.云南海口中品位磷矿常温 浮选试验[ J ]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 0 0 5 2 3 1 3 5 . %%舛g∞勰硒弘跎 8 6 4 2 6 8 6 4孤孤觚施2强强丝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