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氧化铜矿捕收剂及其浮选性能研究.pdf
2 0 1 9 年第5 期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1 1 9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l 6 7 1 9 4 9 2 .2 0 1 9 .0 5 .0 2 2 一种新型氧化铜矿捕收剂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路亮1 ,张行荣1 ,朱阳戈1 ,郑桂兵1 ,李成必1 ,李有辉2 1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 0 2 6 2 8 ; 2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上杭3 6 4 2 0 0 摘 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氧化铜矿捕收剂H Z 对纯矿物的浮选行为,考察了溶液p H 值、捕收剂用量等对浮选效果的 影响,并与传统捕收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捕收剂H Z 适应p H 值范围较广,在p H 值为6 ~9 时,均可取得良好 的浮选性能,同时具有用量少、捕收能力强等优点。孔雀石一石英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当硫化钠用量3 0m g /L 时,铜精矿品位可达5 0 %以上,其回收率为6 5 .1 4 %。实际矿石闭路试验结果表明,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浮选工艺流 程,可以获得铜品位为3 2 .5 6 %、作业回收率为6 1 .5 6 %的氧化铜精矿。 关键词孔雀石;捕收刺;浮选;石英;分离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 .1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 9 4 9 2 2 0 1 9 0 5 0 1 1 9 一0 6 AN o v e lC o l l e c t o rf o rM a l a c h i t ea n dR e s e a r c ho nI t sF l o t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L U L i a n g1 ,Z H A N GX i n g r o n g1 ,Z H UY a n g g e1 ,Z H E N GG u i b i n g1 ,L IC h e n g b i2 ,L IY o u h u i 2 1 .B G R I M MT e c h n o l o g yG r o u p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i n g10 2 6 2 8 ,C h i n a ; 2 .Z i j i nM i n gG r o u pC o m p a n yL i m i t e d ,S h a n g h a n gF u j i a n3 6 4 2 0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f l o t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o fH Zc o l l e c t o ro np u r em i n e r a l si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i nt h ep a p e r , i n c l u d i n gt h ee f f e c to fp Ha n dt h ed o s a g eo fH Z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t r i a l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l l e c t o r s .I ti sf o u n d t h a tag o o df l o t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c o u l db ea c h i e v e di naw i d er a n g eo fp H6 9 .T h ec o l l e c t o rh a s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o fl e s s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s t r o n gc o l l e c t i n ga b i l i t y .T h es e p a r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a r t i f i c i a l m i x e d m i n e r a l so fm a l a c h i t ea n dq u a r t z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a t ,w h e nt h ed o s a g eo fN a 2Si su pt o3 0m g /L ,t h eg r a d e a n dr e c o v e r yo fm a l a c h i t ec o n c e n t r a t ec a nb er e a c h e d5 00 /;a n d6 5 .1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f l o t a t i o nr e s u l to f p r a c t i c a lo r e ss h o w st h a tam a l a c h i t ec o n c e n t r a t ew i t hg r a d eo f3 2 .5 6 %a n dr e c o v e r yo f6 1 .5 6 %i so b t a i n e d a f t e raf l o w s h e e to fo n e s t a g er o u g h i n g ,t w o s t a g es c a v e n g i n ga n dt h r e e - s t a g ec l e a n i n g . K e yw o r d s m a l a c h i t e ;c o l l e c t o r ;f l o t a t i o n ;q u a r t z ;s e p a r a t i o n 铜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金属资源,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且易与多种元素形成 合金,因此广泛用于电气、轻工、建筑、机械制造、国 防工业等领域[ 1 ] 。氧化铜矿是我国铜矿资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处理方法主要有浮选法、浸出法、离析 法及这些方法的组合。其中,浮选法应用最为广泛、 工艺最为成熟,是处理氧化铜矿的首选方法[ 2 ’3 ] 。但 是,氧化铜矿矿石种类繁多、组分复杂、矿物粒度嵌 布不均匀、矿物本身亲水性强,一般伴有大量含泥 量,使得此类矿物的浮选难度增大[ 4 巧] 。 孑L 雀石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氧化铜矿物,在铜金 属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处理方法 主要以浮选为主。但是在矿浆溶液环境下,孔雀石 表面极易于形成羟基化表面从而表现出较强的亲水 性,致使其可浮性下降∞] 。孔雀石的浮选通常采用 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浮选法,捕收剂主要有脂肪 酸、羟肟酸等;另外一种是硫化浮选法,主要采用黄 药或其他巯基类为捕收剂[ 7 ‘1 1 | 。因此,在孔雀石浮选 过程中,浮选药剂的选择成为关键。 本文结合直接浮选工艺以及硫化浮选工艺,开 发了一种新型的强力捕收剂H Z ,并将其用于孑L 雀石 的浮选,考察了其纯矿物浮选行为以及与石英人工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2 0 1 5 D F A 6 0 3 3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1 6 3 4 0 0 9 收稿日期2 0 1 9 0 1 2 1修回日期2 0 1 9 - 0 8 0 9 作者简介路亮 1 9 8 7 一 ,男,山东德州人,硕士。工程师,从事选矿药剂研究。 通信作者朱阳戈 1 9 8 5 一 ,山东临沂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选矿工艺及选矿药剂研究。 万方数据 1 2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9 年第5 期 混合矿的浮选分离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H Z 在实际矿石浮选中的应用,取得到较好的试验结果。 1 试验部分 1 .1 纯矿物 本试验所用的孑L 雀石、石英纯矿物均来自中国地 质博物馆,矿物破碎后经拣选得到高纯度的纯矿物,然 后用瓷磨辊磨机磨矿后,经筛分取- - 7 4 3 8 肚m 粒级产 品作为试验样品,经X R D 、化学分析得到其纯度分 另J 9 8 %和 9 9 %。 1 .2 实际矿石 本试验中实际矿石来自云南某硫化一氧化混合 铜矿,其辉铜矿品位在1 .7 %左右,孔雀石品位在 1 .6 %左右,氧化率约占4 7 %,属于难选氧化铜矿。 1 .3 浮选试验方法 1 .3 .1 纯矿物浮选试验 单矿物浮选试验在X F G 5 3 5 型挂槽式浮选机 中进行。准确称取纯矿物2g 并置入浮选槽中,然后 加入3 0m L 去离子水,充分搅拌1m i n ,然后用稀盐 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整矿浆p H 值,搅拌2m i n ;然 后加入捕收剂,搅拌2r a i n 后开始浮选,浮选5r a i n 得到泡沫产品并烘干称重,最后计算其回收率。 孔雀石和石英的人工混合矿 1 1 浮选分离试 验同样在X F G 5 3 5 型挂槽式浮选机中进行,试验流 程与单矿物浮选试验流程基本一致,但需在加入捕 收剂之前加入适量的硫化钠调整剂,最后将得到的 泡沫产品和尾矿分别进行制样送检分析得到孔雀石 品位,然后计算孔雀石回收率。 1 .3 .2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实际矿石采用云南某硫化一氧化混合铜矿,矿 石氧化率为约4 7 %,硫化铜矿主要以辉铜矿形式存 在,而氧化铜矿主要以孔雀石形式存在。实际矿石 经过硫化铜浮选后的尾矿作为本试验的氧化铜矿原 矿,其试验流程在后续试验中列出。 2结果与讨论 2 .1 单矿物浮选行为试验 2 .1 .1 p H 值试验 选择捕收剂H Z 用量为1 5m g /L ,考察了孔雀 石在不同p H 值条件下的可浮性,试验结果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捕收剂H Z 的适宜p H 值范围 较广,当矿浆p H 值在6 到9 之间时均可以得到 7 0 %以上的回收率;在矿浆p H 值为6 到7 之间可浮 性最好,孔雀石回收率可达8 5 %以上;当矿浆p H 值 大于9 以后,孑L 雀石的回收率迅速下降;当矿浆p H 值超过1 0 以后,孔雀石回收率仅有2 0 %左右,这是 因为强碱性条件下,孔雀石表面容易吸附羟基从而 亲水性增强,所以导致其回收率降低。综合考虑,这 里选择适宜的p H 值为7 左右,即中性条件。 图1矿浆p H 对孔雀石可浮性的影响 F i g .1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p u l pp Ho n f l o a t a b i l i t yo fm a l a c h i t e 2 .1 .2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试验 1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对孔雀石可浮性的影响 目前,孔雀石浮选主要采用硫化一黄药法和螯 合捕收剂法,因此本文在矿浆自然p H 值条件下,对 H Z 捕收剂和传统的捕收剂进行了对比试验,包括丁 基黄药、辛基羟肟酸、8 一羟基喹啉等,试验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不同捕收剂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F i g .2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tc o l l e c t o r so n t h ef l o t a b i l i t yo fm a l a c h i t e 万方数据 2 0 1 9 年第5 期路亮等一种新型氧化铜矿捕收剂及其浮选性能研究 1 2 1 由图2 可以看出,只采用丁基黄药,孔雀石的回 收率较低,当丁基黄药用量达8 0m g /L 时,孔雀石回 收率仅为2 0 %左右;当加入硫化钠 用量5 0r a g /L 时,同等条件下,孑L 雀石回收率明显提高,当丁基黄 药用量8 0m g /L 时,孔雀石回收率达6 0 %,随着丁 基黄药用量的增加,回收率依然有升高的趋势。采 用8 一羟基喹啉为捕收剂,孔雀石回收率随捕收剂用 量增加而升高,当用量达到3 0m g /L 时,孔雀石回收 率为6 0 %以上,但再增加用量,其上升趋势不明显。 对辛基羟肟酸而言,其表现出良好的捕收性能,当其 用量达到8 0m g /L 时,孔雀石回收率为8 5 %左右, 因此羟肟酸是一种良好的孑L 雀石捕收剂。但与H Z 捕收剂相比,H Z 表现出更优秀的捕收性能,用量 4 0m g /L 时孔雀石回收率即可达到8 0 %左右,而采 用辛基羟肟酸为捕收剂,此时孔雀石回收率仅为 6 0 %,因此H Z 作为孔雀石捕收剂具有良好的优越 性。随着捕收剂H Z 用量的增加,孔雀石回收率亦 随之增加,当H Z 用量达到1 0m g /L 时,孔雀石回收 率可达7 5 %以上;继续增加捕收剂用量,孔雀石回收 率缓慢增加,当用量达到4 0m g /L 时,回收率基本稳 定在8 0 %左右。综上,本文确定捕收剂H Z 用量为 1 5m g /L 。 2 捕收剂用量对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在孔雀石浮选过程中,石英作为脉石矿物会对 孔雀石的回收率和品位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考察了 矿浆自然p H 值条件下 约7 .1 捕收剂用量对石英 可浮性的影响,从而考察H Z 捕收剂的选择性,试验 结果如图3 所示。 H Z 用量/ r a g L - 1 图3捕收剂用量对石英可浮性的影响 F i g .3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d o s a g eo fc o l l e c t o r o nt h ef l o t a b i l i t yo fq u a r t z 由图3 可以看出,在矿浆自然p H 值条件下,H Z 捕收剂对石英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当H Z 用量 在3 0m g /L 以下时,石英的回收率仅为5 %左右,且 其泡沫产品多为细粒级石英,这也有可能是泡沫夹 带所致。因此,H Z 捕收剂对石英几乎没有捕收作 用,是一种良好的孔雀石选择性捕收剂。 2 .2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本文考察了以H Z 为捕收剂,在矿浆自然p H 值 条件下 7 .O ~7 .1 人工混合矿 孔雀石与石英1 1 浮选分离的效果,试验结果列于表1 。 表1孔雀石与石英I 1 人工混合 矿浮选分离试验结果 T a b l e1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o fs e p a r a t i o n o fm a l a c h i t ea n dq u a r t zw i t hm a s sr a t i oo f1 1 精矿 8 4 .4 8 尾矿1 5 .5 2 原矿1 0 0 .0 精矿 8 7 .4 4 尾矿 1 2 .5 6 原矿 1 0 0 .0 精矿 9 1 .6 1 尾矿 8 .3 9 原矿 1 0 0 .0 精矿 9 4 .1 4 尾矿5 .8 6 原矿 1 0 0 .0 由表1 可以看出,孑L 雀石与石英人工混合矿在 只加H Z 捕收剂情况下,浮选分离出现异常,孔雀石 精矿中含硅较高,分离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孔雀石 在矿浆中容易解离出C u 抖,因而对石英产生了活 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雀石与石英的人工混合矿 不能有效分离。为了消除C u 2 影响,这里考虑加入 硫化钠以消除C u 2 的影响,这里硫化钠可能起到两 种作用,一种是C u 2 去活,另外一种有可能对孑L 雀 石造成一定程度的活化。因此,考察了硫化钠用量 对孔雀石与石英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列于表2 。 7 3 0 1 9 0 一Z 8 O 一4 ;OⅢ吕孳帅一m瑚啪一m罟号咖一似%咖 趴M m一船坞m一罟8m一弘u;如 一 一 一 9 1 O 一6 l 0 1 j 0 4 ;0 m m㈣一岗㈣一m趵咖一Ⅲ%㈣盯地加一%豇如一%乱加一弘豇m洲惝哪一心㈣蝴一㈣帅㈣一蜥嘣堋 三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拙豫缎一弧孤一独m拖一缀阻拙 万方数据 1 2 2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9 年第5 期 表2孔雀石与石英1 1 混合矿 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T a b l e2 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o fs o d i u m s u l f i d ei nt h es e p a r a t i o no fm a l a c h i t e a n dq u a r t zw i t hm a s sr a t i oo f1 1 由表2 可以看出,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孔雀 石精矿中铜的品位呈上升趋势,但回收率先小幅上 升然后缓慢下降,这说明,当硫化钠用量越大,越能 消除C u 2 对石英的影响,但是用量过大,反而对孔 雀石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考虑,硫化钠用量 选为3 0m g /L ,此时精矿铜品位为5 1 .6 7 %,回收率 为6 5 .1 4 %。 2 .3 实际矿石探索试验 以云南普洱某硫化一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考 察了硫化钠用量、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其 浮选工艺流程如图4 所示。 硫化铜粗选尾矿 5 ; N “S 3 I l l H z 捕收剂1 5 ;B K 2 0 12 氧化铜J 精选氧化铜l 扫选 暑2 号I 量1 2 气尸2 1 2 亨I 鼍号 55 2 I 硫化钠2 0 0 2 永H z 捕收剂1 0 ;B K 2 0 12 氧化铜l 精选 皇詈詈摹詈詈d 量詈皇詈 4 0.。二氧化铜I 扫选 中矿3中矿4 ;尝攀 半中争z 中争s 氧化铜精矿中矿1 图6 开路试验流程图 F i g .6 T h ep r i n c i p l ef l o w c h a r to fo p e n c i r c u i tt e s t 表4 T a b l e4T h er e 浮选s u l t s 开路o fo 试p e 竺nc i r 果c u i tt e s t /% 3结论 一 % ⋯ 表5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T a b l e5T h er e s u l t so f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 1 H Z 捕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孔雀石矿捕收剂, 表现出优良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单矿物试验表明 H Z 捕收剂的适宜p H 值范围较广,当用量为 1 5m g /L 时,矿浆在中性条件下,孔雀石回收率约 8 0 %,此时石英的回收率仅为5 %左右。与传统捕收 剂相比,H Z 性能更为优越,同等回收率情况下 1 7 5 % ,用量仅为辛基羟肟酸用量的。 O 2 孔雀石一石英人工混合矿 1 1 浮选分离试 验结果表明当浮选体系中不加硫化钠时,两者分离 效果不是很理想;当加入硫化钠 3 0m g /L 时,铜精 矿品位可达5 0 %以上,回收率为6 5 .1 4 %。 3 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当硫化钠用量 15 0 0g /t ,H Z 用量为3 5g /t 时,此时铜精矿品位为 万方数据 1 2 4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9 年第5 期 1 1 .0 6 %,回收率为5 8 .6 8 %;与同等用量条件下戊基 黄药相比,精矿品位略低,回收率高出近1 0 个百分 点。闭路试验结果表明,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 扫选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铜品位为3 2 .5 6 %、作 业回收率为6 1 .5 6 %的氧化铜精矿。 参考文献 [ 1 3 白洁,艾晶,张行荣.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J ] . 现代矿业,2 0 1 4 ,1 2 4 8 5 2 . [ 2 ] L E EJS ,N A G A R A JDR ,C O EJE .P r a c t i c a la s p e c t so f o x i d e c o p p e rr e c o v e r y w i t h a l k y l h y d r o x a m a t e s [ J ] . M i n e r a lE n g e e r i n g ,1 9 9 8 ,1 0 9 2 9 9 3 9 . [ 3 ] L I UG U A N G Y I ,H U A N GY A O G U O ,Q UX I A O Y A N , e ta 1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h y d r o p h o b i cm e c h a n i s mo f 3 - h e x y l 一4 一a m i n o q ,2 。4 - t r i a z o l e 一5 一t h i o n e t om a l a c h i t eb y T o F S I M S ,X P S ,F T I R ,c o n t a c ta n g l e ,z e t ap o t e n t i a la n d m i c r o f l o t a t i o n [ J ] .C o l l o i d sS u r f .A P h y s i c o c h e m .E n g . A s p e c t s ,2 0 1 6 ,5 0 3 3 4 4 2 . [ 4 3 武薇,童雄.氧化铜矿的浮选及研究进展[ J ] .矿冶, 2 0 1 1 ,2 0 2 5 - 9 . [ 5 ] 赵涌泉.氧化铜的处理[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2 . r 6 ] B A R B A R OM ,U R B I N ARH ,C O Z Z AC ,e ta 1 . F l o t a t i o no fo x i d i z e dm i n e r a l so fc o p p e ru s i n gan e w s y n t h e t i c c h e l a t i n gr e a g e n t a sc o l l e c t o r [ J ] .I n t .J . M i n e r .P r o c e s s .,1 9 9 7 ,5 0 2 7 5 2 8 7 . [ 7 ] C H O IJ ,C H O ISQ ,P A R KK ,e ta 1 .F l o t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u ro fm a l a c h i t ei nm o n o a n dd i v a l e n ts a l t s o l u t i o n su s i n gs o d i u mo l e a t ea sac o l l e c t o r [ J ] .I n t .J . M i n e r .P r o c e s s .,2 0 1 6 ,1 4 6 3 8 4 5 . [ 8 ] H O P EGA ,N U M P R A S A N T H MA ,B U C K L E YAN ,e ta 1 . B e n c h s e a l ef l o t a t i o no fc h r y s o c o l l aw i t hr r o c t a n o h y d r o x a m a t e [ 刀.M i n e r .E n g .2 0 1 2 ,3 6 3 8 1 2 2 0 . [ 9 ] X UH A I F E N G ,Z H O N GH O N G ,W A N GS H U A I , e ta 1 .S y n t h e s i so f 2 - e t h y l 一2 一h e x e n a l o x i m ea n di t s f l o t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f o rc o p p e ro r e [ J ] .M i n e r .E n g ., 2 0 1 4 ,6 6 6 8 1 7 3 1 8 0 . [ 1 0 ] P A R KK ,P A R KS ,C H O IJ ,e ta 1 .I n f l u e n c eo fe x c e s s s u l f i d ei o n so nt h em a l a c h i t e - b u b b l ei n t e r a c t i o ni nt h e p r e s e n c eo ft h i o l c o l l e c t o r [ J ] .S e p .P u r i f .T e c h n 0 1 ., 2 0 1 6 ,1 6 8 1 7 . r 1 1 ] K O N G O L OK ,K I P O K AM ,M I N A N G AK ,e ta 1 . I m p r o v i n gt h ee f f i c i e n c y o fo x i d e c o p p e r c o b a l t o r e s f l o t a t i o nb y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u l p h i d i s e r s [ J ] .M i n e r . E n g .,2 0 0 3 ,1 6 1 0 2 3 1 0 2 6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