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某超大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pdf
4 4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7 年第4 期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1 - 9 4 9 2 .2 0 1 7 .0 4 .0 1 0 甘肃某超大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李鸿睿,史文全,田向盛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勘院,兰州7 3 0 0 5 0 摘要甘肃是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主要集中区,新近又发现了一超大型金矿床。为了更好地利用该金矿资源,进行了 详细地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中矿物种类复杂 金属矿物较少,非金属矿物含量较大 、嵌布粒度细小且不均匀的特性,通 过全泥氰化法提金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金浸出率8 5 .1 3 %的良好指标,因此推荐该方法作为矿床矿石的选矿工艺方法。 关键词金矿床;选矿试验;甘肃 中图分类号T D 9 5 3 ;T D 9 1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 - 9 4 9 2 2 0 1 7 0 4 - 0 0 4 4 - 0 4 E x p e r i m e n tS t u d y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o naS u p e r - l a r g eG o l dD e p o s i ti nG a n s u L /H o n g r u i ,S H IW e n q u a n ,T I A NX i a n g s h e n g f 吼i 以I n s t i t u t eG e o l o g i c a la n dM i n e r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o fG a n s up r o v i n c i a lB u r e a uo fG e o l o g y a n dM i n e r a lR o s o u r c e s ,L a n z h o u7 3 0 0 5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G a n s ui st h em a i nr e g i o nw h e r et h eg o l dd e p o s i t so c c u rd e n s e l yi nw e s t e r nQ i n l i n g ,w h e r eas u p e r l a r g eg o l dd e p o s i th a sb e e nn e w l yd i s c o v e r e d .I no r d e rt oe x p l o i tt h eg o l dr e s o u r c e s ,t h ed e t a i l e dl a b o r t a t o r yt e s t s h a v eb e e nc o n d u c t e d .F o c u so nc o m p l e xm i n e r a lk i n d s c o n t e n to ft h eM e t a lm i n e r a l sa r el e s s ,w h i l et h en o n m e t a l l i cm i n e r a l sa r el a r g e r a n du n e v e nd i s s e m i n t e d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o r e ,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 w h o l em u dc y a n i d el e a c h i n gt oe x t r a c tg o l d .g e t t i n gag o o di n d e xo fg o l dl e a c h i n gr a t eo f8 5 .13 %.n i sp a p e r r e c o m m e n d st h i sp r o c e s st oc a r r yo u t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 K e yw o r d s g o l dd e p o s i t ;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G a n s u 甘肃是西秦岭造山带中金矿最为发育的地区, 构造作用强烈,岩浆作用发育,成矿作用显著,近年 来已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卡林型一类卡林型金矿 床剖。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对该地区所发育的金矿 床的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 品位变化规律及控矿特征、矿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等 方面进行了研究报道,但对于目前已发现的矿床地 质特征及金赋存状态均极为相似的众多金矿床而 言,矿床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却鲜有报道“ J 。为此, 对该地区新发现的某超大型金矿床矿石选冶试验研 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超大型金矿床矿产资 源的评价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区域内 与该超大型金矿床相似的金矿床开展选冶试验研究 提供借鉴。 1 矿石性质 1 .1 矿石化学成分 经光谱半定量分析,矿石中仅砷元素含量较高, 平均为0 .2 4 %,达到金矿伴生组分综合利用指标,其 余成矿指示元素银、铅、锌、铜、锰、锑等元素含量均 较低。矿石全分析结果显示S i O 平均含量为 5 7 .4 2 %,A 1 O ,平均含量为1 6 .4 7 %,F e 2 0 ,平均含 量为5 .8 l %,C a O 平均含量为4 .9 5 %,K O 平均含量 为3 .6 8 %,M g O 平均含量为1 .6 3 %,N a O 平均含量 为0 .4 %。可以看出S i O 含量较高,表明成矿流体 为富含硅质流体,表明强烈发育的硅化蚀变与成矿 关系密切,F e 0 ,含量较高,C a O 、K 0 及N a 0 等含 量较低,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代 作用。此外,镉、镍、钡、钴、嫁、镧、钨相对略高于地 壳克拉克值,而钽、锶、钍、铕、锆略低于地壳克拉克 值,表明镁铁质在成矿流体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 因而加甘滩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深源印记。 1 .2 金赋存状态特征 本次选矿试验研究工作对矿区矿石矿物进行了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 2 0 1 5 ] 0 2 - 0 9 - 0 2 - 0 3 0 、D D 2 0 1 6 0 0 5 2 1 9 收稿日期2 0 1 6 - 1 2 - 2 6修回日期2 0 1 7 - 0 5 - 2 2 作者简介李鸿睿 1 9 7 6 一 ,男,甘肃平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 万方数据 2 0 1 7 年第4 期李鸿睿等甘肃某超大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4 5 金赋存状态特征研究,矿床金属矿物主要可见毒砂、 黄铁矿、辉锑矿,其次可见少量的黄铜矿、闪锌矿及 方铅矿,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黄铁矿及褐铁矿,此 外石英脉中也可见金分布。通过镜下观察及扫描电 镜分析,结果表明矿床金可见有明金、显微包裹体 金、显微裂隙金及显微粒间金四种,其中明金与显微 包裹体金占绝大部分。物相分析表明包裹体金可见 有褐铁矿中包裹金、黄铁矿中包裹金以及石英中包 裹金三种,其中褐铁矿中包裹体金最为普遍 表1 。 通过镜下显微观察,查明矿床中微细粒金主要嵌布 状态,除了赋存于主要载金矿物中的金外,其余微细 粒金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体及其它脉石矿物的粒间或 者微裂隙中 表2 。 表l金物相分析结果表 T a b l e1 A n M y s i sr e s u l t so fg o l dp h a s e 矿物名称金品位1 / g t 一 金品位2 / g t “平均品位/ g t - 1 含量/% 自然明金0.93 0 .6 80 .8 04 8 .1 9 褐铁矿中包裹金0 .4 1 0 .4 00 .4 02 4 .1 0 黄铁矿与毒砂中包裹金0 .3 2 0 .3 30 .3 21 9 .2 8 石英脉中包裹金0 .1 2 0 .1 70 .1 48 .4 3 共计1 .7 81 .5 61 .6 61 0 0 .0 2 选矿试验研究 从矿床矿石的物质组成特点来看,矿石中的硫 化物如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辉锑矿等含量均较 低,不具有回收价值,因矿物含量也很低,不作为重 点回收对象,因此本次试验只针对金矿物进行重点 研究。根据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采用全泥 氰化提金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 2 .1 磨矿细度试验 为了了解本矿床金矿石适宜的入选细度,需要考 察磨矿细度对矿床选金效果的影响。因此本次选矿 工作首先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 图1 ,结果见表3 。 表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T a b l e3T e s tr e s u l t so fg r i n d i n gf i n e n e s s 。一7 5 怒篙鹏产品貅忿,,警 一 斗m 含量 /% ’。。二白孙 / g .t 一1 /% 6 0 浸渣0 .3 8 8 0 .5 l 7 0 浸渣0 .3 4 8 2 .5 6 8 0 浸渣0 .3 3 8 3 .0 8 9 0 浸渣0 .3 1 8 4 .1 0 9 5 浸渣0 .3 1 8 4 .1 0 浸原 1 .9 5 贵液浸渣 鲈; 间单位r a i n ;下同 图1磨矿细度试验工艺流程 F i g .1 F l o w s h e e to fg r i n d i n gf i n e n e s st e s t 根据表3 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金的浸出 率也随着增加,而当磨矿细度达到9 0 %以上时,浸出 率保持不变。当磨矿细度一7 5 斗m 的占9 0 %及9 5 % 时,金浸出率均达到8 4 .1 0 %,因此选择磨矿细度一 7 5 斗m 占9 0 %。 2 .2 石灰用量试验 在考查了磨矿细度试验后,在氰化钠用量为1 .5 k g /t ,矿浆浓度为4 0 %,浸出时间为2 4h 的条件下, 以石灰用量为变量,用同样的工艺流程对石灰用量 进行了条件考查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 万方数据 4 6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7 年第4 期 表4石灰用量试验结果 T a b l e4R e s u l t so fl i m ed o s a g et e s t /鬻乏产品貅忿。,浸出彰%/ k g .t 一1 ’”铂孙 / g .t 一1 便面旱7 ” 1 .2 浸渣0 .3 7 8 1 .0 3 2 .4 浸渣0 .3 5 8 2 .0 5 3 .6 浸渣0 .3 2 8 3 .5 9 4 .8 浸渣0 .3 2 8 3 .5 9 浸原 1 .9 5 由表4 可知,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金的浸出率 也随着增加,而当石灰用量达到3 .6k g /t 以上时,浸 出率保持不变,不再提高。当石灰用量达到3 .6k g /t 时,金浸出率均达到8 3 .5 9 %,因此选择石灰用量为 3 .6k g /t 。 2 .3 氰化物用量试验 在磨矿细度、石灰用量等确定以后,在石灰用量 用量为3 .0k g /t ,矿浆浓度为4 0 %,浸出时间为2 4h 的条件下,以氰化钠用量为变量,用同样的工艺流程 对氰化钠用量进行了条件考查试验,试验结果见 表5 。 表5氰化物用量试验结果 T a b l e5R e s u l t so fc y a n i d ed o s a g et e s t /氰化 k g 搠.t - 量t 产品貅忿詈。 浸出彰% 0 .5 浸渣0 .3 7 8 1 .0 3 1 .0 浸渣0 .3 5 8 2 .0 5 1 .5 浸渣0 .3 2 8 4 .1 0 2 .0 浸渣0 .3 2 8 3 .5 9 浸原1 .9 5 由表5 可知,随着氰化物用量的增加,金的浸出 率也随着增加,而当氰化物用量达到1 .5k g /t 时,浸 出率最高,可以达到8 4 .1 0 %,当氰化物用量继续增 加达到2 .0k g /t 时,浸出率不再升高反而降低,因此 最佳的氰化物用量为1 .5k g /t 。 2 .4 浸出时间试验 在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氰化钠用量等确定以 后,在石灰用量用量为3 .0k g /t ,矿浆浓度为4 0 %, 氰化钠用量为1 .5k g /t 的条件下,以浸出时间为变 量,用同样的工艺流程对浸出时间进行了条件考查 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 。 由表6 可知,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金的浸出率 总体上也随着增加,但浸出时间达到2 4h 以上时金 的浸出率出现了波动,且不再提高。而浸出时间达 到2 4h 时,浸出率最高,可以达到8 4 .6 2 %,与浸出 时间4 8 h 相同,因此最佳的浸出时间为2 4h 。 表6浸出时间试验结果 T a b l e6R e s u l t so fl e a c h i n gt i m et e s t 浸出时间/h 产品名称 品位/ g t _ 1 浸出彰% 1 8浸渣0.368 1 .5 4 2 4浸渣0.308 4 .6 2 3 6浸渣0.318 4 .1 0 4 8浸渣0.308 4 .6 2 浸原 1 .9 5 2 .5 浸出浓度试验 在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氰化钠用量以及浸出时 间等确定以后,在石灰用量用量为3 .0k g /t ,氰化钠 用量为1 .5k g /t 的条件下,以浸出时间为2 4h 的条 件下,以浸出浓度为变量,用同样的工艺流程对浸出 浓度进行了条件考查试验,试验结果见表7 。 表7浸出浓度试验结果 T a b l e7R e s u l t so fl e a c h i n g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t e s t 由表7 可知,随着浸出浓度的增加,金的浸出率 总体上没有什么改变,当浸出浓度达到4 0 %以上时 金的浸出率反而出现了稍微的降低。结合综合浓度 对比,本次试验选择最佳的浸出浓度为4 0 %。 2 .6 浸渣浮选试验研究 在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氰化物用量、浸出时间、浸 出浓度均已确定以后,本次研究对浸渣浮选进行了试 验。浸渣浮选试验工艺流程见图2 ,试验结果见表8 。 浸渣 精矿精尾 图2 浸渣浮选试验流程及条件 F i g .2 F l o w s h e e ta n dc o n d i t i o n so ff l o t a t i o n o fl e a c h i n gr e s i d u e 万方数据 2 0 1 7 年第4 期李鸿睿等甘肃某超大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4 7 表8浸渣浮选试验结果 T a b l e8R e s u l t so ff l o t a t i o no fl e a c h i n gr e s i d u e 从浸渣浮选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浸渣经过一次 粗选一次精选,精矿含金品位可达1 5 .3 0g /t ,浮选作 原矿 型型 3 型垒 3 业金回收率为3 3 .7 4 %,相对于原矿金回收率是 5 .0 2 %。 2 .7 闭路试验研究 在前述各项选矿条件试验的基础上,本次选矿 工作进行了闭路试验 图3 ,结果见表9 。试验结果 表明,金精矿品位为3 2 .6 0g /t ,回收率为8 5 .3 7 %, 在金大多数为包裹体金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金回 收效果。 磨矿一7 4 “m 占7 5 % 5 f I I 淞醇油1 0 扫l 选I I g 皇 | 自置 金精矿 尾矿 图3闭路试验流程及条件 F i g .3 F l o w s h e e ta n dc o n d i t i o n so f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表9闭路试验结果 T a b l e9R e s u h so f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3结论 1 试验矿石中矿物组成较为复杂,矿物种类较 多,但金属矿物含量较少,而非金属矿物含量较大。 2 通过选矿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全泥氰化法提 取金的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一7 5 斗m 占9 0 %,石灰 用量为3 .6k g /t ,氰化物用量为1 .5k g /t ,浸出时间 为2 4h ,浸出浓度为4 0 %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金浸 出率8 5 .1 3 %的良好指标,特别是矿床包裹体金占比 较重的情况下,该套选矿工艺流程可以作为矿床的 选金工艺方法。 参考文献 [ 1 ] M A OJW ,Q I UYM ,G O L D F A R BRJ ,e ta 1 .G e o l o g y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g o l dd e p o s i t si n 山ew e s t e r n Q i n l i n gb e l t ,c e n t r a lC h i n a [ J ] .M i n e r a l i u mD e p o s i t a , 2 0 0 2 ,3 7 3 /4 3 5 2 - 3 7 7 . [ 2 ] 陈衍景,张静,张复新,等.西秦岭地区卡林一类卡林型 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 J ] .地质论评, 2 0 0 4 ,5 0 2 1 3 4 1 4 8 . [ 3 ] 刘学飞,王庆飞,杨立强,等.秦岭与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 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J ] .地质科技情报,2 0 0 8 ,2 7 3 5 1 - 6 0 . [ 4 ] Z H O UT ,G O L D F A R BRJ ,P H I L L I P SNG .T e c t o n i c s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g o l dd e p o s i t s i nC h i n a a no v e r v i e w [ J ] . M i n e r a l i u mD e p o s i t a ,2 0 0 2 ,3 7 2 4 9 - 2 8 2 . [ 5 ] Z H UL ,Z H A N GG ,L E EB ,e ta 1 .Z i r c o nU P bd a t i n ga n d g e o c h e m i c a ls t u d yo ft h eX i a n g g u og r a n i t ei nt h eM a ’a n q i a o 耐dd e p o s i ta n di t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g o l dm 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 J ] . S c i e n c eC h i n aE a r t hS c i e n c e ,2 0 1 0 ,5 3 2 2 0 - 2 4 0 . [ 6 ] 刘春先,李亮,隋吉祥.甘肃枣子沟金矿的矿化特征及 矿床成因[ J ] .地质科技情报,2 0 1 1 ,3 0 6 6 6 - 7 4 . 。 [ 7 ] 温志亮.西秦岭某金矿床矿石特征及可选性研究[ J ] .有 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6 6 4 8 - 5 1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