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高铁黄铜矿的细菌堆浸试验研究.pdf
第5 2 卷第4 期 2 000 年1 1 月 有色金属 N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V 0 1 .5 2 .N O .4 N o 、 e m b e r20 00 低品位高铁黄铜矿的细菌堆浸试验研究 雷云1 ,贾云芝1 ,邹平1 ,顾晓春2 ,袁明华2 1 .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 5 0 0 3 1 ;2 .易门矿务局科技开发部,易门 6 5 1 1 0 0 摘要大红山低品位高铁黄铜矿2 t 规模细菌溶浸提取铜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 2 0 d 的堆浸,铜的浸出率可达1 4 .2 %.细 菌的活性及氧化性能好,浸出参数选择合理。该工艺流程畅通。可作为1 5 0 0 t 井下堆浸的设计基础。 主题词低品位黄铜矿;细菌堆浸;萃取;铜浸出率 中图分类号T F S l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0 2 1 1 2 0 0 0 0 4 0 1 6 6 0 3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前几年开展的大红山低品位 硫化铜矿小型细菌杯浸及柱浸试验基础上,进一步 扩大规模,开展2 t 低品位高铁黄铜矿细菌堆浸和萃 取试验,以优化各项参数,同时考察模拟井下细菌堆 浸过程中各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为大红山低品 位硫化铜矿石井下细菌堆浸工艺的工程化作准备。 1 试验原材料及样品分析 2 .5 t 试验用低品位原矿样取自矿山井下采空 坑道.矿石堆密度为1 .8 3 9 /c m 3 。矿样成分采用化 学分析及X 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分析。 1 .1 原矿性质 样品的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铁和铜的物相 分析结果见表2 和表3 。 表1 试样多元素分析结果 项目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铁矿 黑云母 含量/% 1 .0 01 7 .4 61 .7 1 4 .3 0 分布率/% 3 .4 56 0 .2 55 .91 4 .8 作者简介雷云 1 9 6 6 一 ,女,高级工程师。博士 表3 试验原料铜物相分析结果 项目原生铜次生铜结合铜游离铜全铜 0 .7 5 9 9 .9 9 含量/%0 .4 9 0 .1 90 .0 1 0 60 .0 5 9 4 分布率/%6 5 .3 32 5 .3 31 .4 1 7 .9 2 1 .2 矿物鉴定 该试样的金属矿物以磁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其 次是斑铜矿和黄铁矿、赤铁矿,偶见褐铁矿、铜蓝及 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以黑云母、长石 大部分是斜长 石 、白云石、石英及绿泥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 榴石等,其它极微量。矿石组成概量见表4 。 表4 矿石矿物组成相对量 笙塑塑望 兰 望塑量 兰笙望 堡量 苎 磁铁矿2 4 .4 8黄铜矿0 .4 9斑铜矿0 .1 8 黄铁矿0 .1 4 赤铁矿O .2 4铜蓝微 7 L 雀石微褐铁矿微黑云母 2 5 .1 7 斜长石 1 4 .1 5自云石1 6 .1 5石英1 0 .2 9 绿泥石3 .0 2方解石1 .1 8其它 3 .0 6 2细菌菌种的再优化及放大工艺研究 本试验所用浸矿细菌为前期工作期间驯化的氧 化亚铁硫杆菌,经过将近两年多的驯化,该菌已完全 适应了大红山高铁低品位黄铜矿石的特点及其浸出 环境,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本试验过程中将重点 摸索考察其放大规律,继续对其进行综合的优化、驯 化培养。 细菌放大方式为逐级放大。细菌放大培养槽分 别为带搅拌系统的5 L 玻璃烧杯和自行设计的2 0 I 。 机械搅拌槽。机械搅拌槽上设计有通气插口、温度 计插口、p H 计插口和恒温水套,以保证细菌培养过 程中的供气、酸度控制和恒温 3 0 ℃ 的需要。培 养过程中细菌所需的空气由一台压缩空气泵和数台 万方数据 第4 期雷云等低品位高铁黄铜矿的细菌堆浸试验研究 1 6 7 微型供氧泵连续供给以保证注入培养槽的空气流量 足够保持溶解氧达到大于2 p p m 的水平。将一定量 的起动菌液加入5 I 。细菌一级放大槽内,槽中装有 一定容积的培养液 或萃余液 营养素 ,其p H 控 制在2 左右,温度控制在3 0 ℃。向放大槽内加入一 定量磨细矿粉,使矿浆浓度为1 0 %,同时开始充气。 定期测定p H 、温度、C u 2 和F e 2 /F e ”浓度并观察 细菌活性及个数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级放 大细菌的工艺是成功的。 3 堆浸试验及结果 。为模拟井下堆浸环境,试验设计时充分考虑了 井下细菌堆浸时的矿堆高度、供气、带菌溶液的循 环、喷淋以及布液方式和萃余液的返回等因素。设 计的主要参数为每天运转2 4 h ,处理量2 t ,堆高 l m ,矿石粒度一2 5 5 m m ,喷淋1 6 h ,堆浸温度2 5 ~ 2 8 ℃,喷淋量1 0 ~1 2 L /h m 2 ,向矿堆插管连续鼓入 空气,萃余液返回率9 8 %。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 1 .5 m 3P V C 塑料堆浸槽。 堆浸一萃取系统包括细菌放大槽、溶浸液高位 槽、耐酸泵、喷淋头、压缩空气泵、萃取槽、溶液喷淋 等设备,试验流程见图1 。 图I 喷淋循环堆浸工艺流程 浸出时,首先向第一次铺的3 0 c m 高矿堆喷入 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并引入少量菌种,同时调整p H 值至1 .8 ~2 .0 进行5 d 间歇喷淋带菌酸化处理。然 后,再铺3 0 c m 厚矿样,同时进行再次酸化处理,待 溶液p H 稳定在1 .8 ~2 .0 ,铺完剩余矿样,使堆高至 l m ,再将适量菌种接种至2 t 矿堆内,同时配适量清 水、营养素和酸化溶液达所需体积后开始进行喷淋 循环。以后则用萃余液进行配液。 溶浸剂自上而下向深部渗透,借助细菌、硫酸铁 和酸的作用达到浸出目的。溶浸液的循环由自行设 计的溶液循环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完成。为了避免柱 浸试验过程中矿石表面产生大量沉淀物,堆浸试验 中采用大流量、大强度的间歇喷淋制度,即控制喷淋 强度为1 0 ~1 2 I 。/m 2 h ,喷淋制度为间歇喷淋。浸出 液从矿堆底部流出,汇集入集液槽,集液槽和一耐酸 泵连接,其中的溶液由该泵打入高位槽后,自流到主 布液管并由此分配至喷淋管道系统进行循环。循环 量的大小由设定好参数的自动循环控制系统完成。 试验过程中随时调整溶液p H 2 并每天监测 p H ,细菌活性及个数变化,C u ”、V e 2 /F e 3 浓度以 及测定溶液的蒸发量和溶液喷淋损失量大小,以便 定期补充溶液的损失。 合格浸出溶液成分为C u l .5 ~3 9 /I 。,F e 2 .5 ~ 1 5 9 /I 。,p H l .5 ~2 .2 。合格浸出液进行二级萃取和 一级反萃。萃取在1 2 L 的萃取搅拌槽内进行。萃 取工艺参数为 萃取剂浓度L I X 9 8 41 0 % 以煤油稀释 原液铜离子浓度1 .5 ~3 9 / 。 反萃剂H 2 S 0 41 2 0 9 /L 萃取温度常温 。 萃取方式二级萃取,一级反萃,混合时间为 3 m i n 。 萃余液返回喷淋浸出系统或细菌放大系统。为 了避免长期循环过程中,萃余液中的有机相对堆浸 造成不利影响,萃余液返回喷淋浸出系统前进行渗 滤处理以除去部分残留有机相。含铜较低的不合格 浸出液循环喷淋。 图2 堆浸过程中铜浸出率的变化规律 万方数据 1 6 8有色’金属第5 2 卷 堆浸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开始浸出较慢,经过 3 0 d 后,浸出加快,浸出1 2 0 d 后,铜浸出率达 1 4 .2 %。铜浸出率的变化规律见图2 。浸出溶液中 铜、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见图3 。 , j 晶 ≤ 赵 烂 搽 , 最 图3 浸出溶液中铜、铁离子浓度 的变化规律 由图3 可知,溶液中铁浓度从第7 d 起开始急剧 升高,1 4 d 后已高于1 0 9 /L ,但由于喷淋循环浸出一 萃取制度控制得较好,所用细菌已经对大红山矿的 特性完全适应,故在随后的浸出过程中铁离子浓度 基本在1 0 ~1 4 9 /L 的范围内,浓度没有继续增加。 3结论 2 t 规模的堆浸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 2 0 d 的堆 浸,铜的浸出率可达1 4 .2 %,细菌的活性及氧化性 能好,浸出喷淋参数及循环制度的选择、控制较合 理。由于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浸出喷淋系统的循环 溶液进行控制,使试验过程中的溶液、物料达到了较 好的平衡,溶液中的铁浓度得到较好的控制,工艺流 程畅通,堆浸过程各参数可作为1 5 0 0 t 矿井下堆浸 的设计基础。 上接第1 5 0 页 果较为理想。因此还原焙烧作业可以省去。 酸浸后经氯化焙烧其产品白度均可达9 0 %以 上,煅烧产品的分析结果列于表5 。该煅烧高岭土 产品白度大于9 0 %,经超细研磨制备成一2 肚m 含量 大于9 0 %,从而达到高档高岭土产品的要求。 表5 煅烧产品分析结果 垡兰壁坌璺 Q 型 堕 望Q 垒Q 丛箜坠Q 型 Q 垡 兰 含量/%5 3 .3 63 9 .1 20 .7 60 .4 7 0 .2 7 0 .3 00 .8 9 1 .0 8 2 .9 5 3结论 1 由于F e 2 0 3 、T i 0 2 含量较高,脱碳后F e 2 0 3 、 T i 0 2 可达3 .8 2 %和1 .3 4 %,为此除去F e z 0 3 、T i 0 2 等显色杂质非常重要。 2 采用磁选、酸浸、氯化焙烧联合工艺,可有效 除去F e z 0 3 、T i 0 2 ,使得产品中F e 2 0 3 、T i 0 2 分别降 至0 .7 6 %、1 .0 8 %。煅烧产物白度大于9 0 %,可以 达到高档高岭土产品。 3 单纯采用酸浸、氯化焙烧,除铁率可达 6 8 .0 %以上,F e 2 0 ,净含量下降1 .7 %~1 .9 %。煅 烧产物白度也可达9 0 %以上,但A 1 2 0 3 流失率较 大。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