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2).ppt
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非金属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糸,★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2345678,IAIIAIIIAVIAVAVIAVIIA0,12345678,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原子半径由大变小,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IAIIAIIIAVIAVAVIAVIIA0,12345-------,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负价从-4递增到-1,-4-3-2-1,1234567,-4-3-2-1,1234567,,,族,元素周期表,周期,1234567,,,短周期,长周期,,1234567,,,七个主族,七个主族,第ⅡA与ⅢA所差的原子序数是多少,1234567,,,七个主族,七个副族,1234567,,,一个零族,一个第八族,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联系,IAIIAIIIAVIAVAVIAVIIA0,,,12345678,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1234567,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联系,IAIIAIIIAVIAVAVIAVIIA0,,12345678,-4-3-2-10,,,最外层电子数-8,非金属负价主族序数-8,,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联系,IAIIAIIIAVIAVAVIAVIIA0,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23,,,,,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自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下到上,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能力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能力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自右至左,原子半径增大,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失电能力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非金属元素共种,金属元素,,,22,每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的种数的计算方法是,,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递增,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Br,Se,AS,,,Cl,S,P,Si,I,Te,,,F,O,N,C,,性质递变,VIIA,VIA,VA,IVA,,,,,,,,,,,,,,,,,元素氢化物化学式,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RH4,RH3,H2R,HR,-41RH,,4,RH4,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RH4,RH3,H2R,HR,-31RH,,3,RH3,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正四面体,三角锥形,V形,直线形,,RH4的空间形状,RH3的空间形状,H2R的空间形状,,氢化物可燃性大小的变化规律,易燃,可燃,不可燃,不可燃,自燃,极易性,可燃,不可燃,,氢化物分子的分子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这些氢化物中熔点比较高的有哪些为什么,哪些极易溶于水哪些极易溶于有机溶剂,练习思考题,制取HCl可用浓硫酸,而制取HBr、HI酸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应选用哪种酸说明原因。,,氢化物还原性增强,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气态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H2OHCl,,,,即非金属性愈弱则其氢化物还原性愈强,练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最高正价氧化物化学式,4,5,6,7,,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氧化物的晶体类型,SO2、NO、NO2、CO等低价氧化物的共性是什么怎样处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酐吗酸酐的特点一种氧化物只能是一种酸的酸酐吗,H2RO3,HRO3,H2RO4,HRO4,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H3RO4,ROH4H4RO4H2RO3,,,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即非金属性和水化物酸性一致。非金属愈强,则其含氧酸酸性越强。,H2SO4HClO4,,,,同种或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酸性比较,1、H2SO3和H2SO42、HClO和HClO4,3、H2SiO3、H3PO4、H2SO4,同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一般价态越高,酸性越强。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非金属性越强则其酸性越强。特殊情况氧化性酸性不特殊HClO>HClO3>HClO4,,,,,强氧化性的含氧酸有常见的HNO3、H2SO4、HClO、HClO4、HBrO、HIO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有H2SO3HNO2不表现还原性或氧化性的有H3PO3、H2CO3、H2SiO3,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类型和熔沸点,,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类型和熔沸点,,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随分子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单质氧化性、还原性变化规律,A组,C组,B组,D组,单质氧化性大体上与非金属元素氧化性一致。可分为四组A、B、C、D,单质氧化性、还原性变化规律,A组,C组,B组,D组,A组单质以还原性为主。B组单质以弱氧化性为主C组单质表现强氧化性。,氧化性还原性均不表现,,,,,,常见非金属单质的制取方法,1、电解法①电解熔融物②电解水溶液2、分解法3、置换法4、氧化法5、还原法6、分离法,说出工业制取F2、Cl2、Si、O2、N2H2等气体的方法,写出实验室制取Cl2、O2、H2等气体的方法,,,,,,实验室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制取Br2实验装置如何MnO24HBrMnBr2Br2↑2H2O(Δ)MnO23H2SO42NaBr2NaHSO4MnSO4Br2↑2H2O,,,,,,,【讨论】能否直接用浓硫酸氧化NaBr固体来制取Br2为什么【讨论】用MnO23H2SO42NaBr制取Br2,是否也会出现上述问题【讨论】该实验装置必须注意什么,SO2和Br2蒸气同时逸出,除去Br2蒸气中的SO2很困难。该方法不可行。,不会。MnO2氧化性比浓硫酸强。浓硫酸不被还原。,使用铝箔包住橡胶塞,并且在用乳胶管连接玻璃导管处尽量使玻璃管靠近。,,,,,,1、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事实最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A、已经制得了IBr、ICl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D、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练习,C,,,,,2、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F2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A、H2B、HFC、OF2D、O2,C,,,,,,3、下列物质与浓盐酸均能产生氯气,若要制取一定状态下等体积的氯气,所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最小的是()A、MnO2B、KMnO4C、KClO3D、CaClO2,CD,4、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制取氯化钠B、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取氯化氢C、氯气和石灰水作用制漂白粉D、浓硫酸和萤石在铅器中作用制HF,D,,,,,,5、只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为A.Ba22OH-2HSO2-4BaSO4↓2H2OB.CO2-32HH2OCO2↑C.2Br-Cl22Cl-Br2D.SO2Cl22H2O4H2Cl-SO2-4,D,,,,,,6、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备氨(ND3)的是()A、重氢和氮气合成法B、重水和氮化镁反应C、ND4Cl和消石灰共热D、通氨气于重水中进行氢交换7、假设原子晶体SiO2中有25的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时,形成正长石,则正长石的化学组成为()A、KAlSiO4B、KAlSiO8C、KAlSi3O8D、KAlSi4O8,BC,C,